批评教育孩子需遵守的四个原则
正确批评孩子

批评孩子应注意些什么?
为了更好地发挥批评的教育效果,父母在批评孩子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不要挖苦嘲笑孩子,如不能孩子说“傻瓜”、“笨蛋”、“亏你想得出这么愚蠢的办法,你可真聪明!”等,因为这些伤害性语言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②及时训斥。
对于幼小的孩子,如果不及时加以训斥,就不会有好效果。
因为早上发生的事情等到晚上孩子早就忘记了。
③训斥时,全家人意见要统一,态度要一致,由一个人作代表,其他人可以采取赞同的态度。
④不要以偏概全,孩子一件事没做好,就说他什么都做不好。
⑤批评时不要感情冲动。
批评不是目的,使孩子知错改错是关键,批评和发火不是一回事。
⑥不要动手打,要用语言批评。
应耐心地指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错误有多严重。
⑦批评对事不对人,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错误就全盘否定孩子。
⑧不要在饭前和吃饭时或入睡前批评孩子,因为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睡眠。
⑨不要追根究底,不因为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就把他以前的错误一一数落。
【育儿知识】4个批评孩子的讲究

【育儿知识】4个批评孩子的讲究要想取得教育孩子的良好效果,就得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孩子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要注意尊重孩子。
有些家长受到传统家族教育的影响,往往存有很强的惟我独尊意识,与孩子不是在公平的边线上。
抨击时态度蛮横、言语刻薄,危害孩子的自尊心。
抨击刚刚开始,双方已发生了轻微的心理壁垒。
存有经验的家长很特别注意“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必须使孩子感觉到其中的慈爱之心。
认同孩子的人格,并使他自动消解看待抨击的自我防水意识,为转变矛盾扫清心理障碍,从而构成收紧的谈话氛围。
其次,注意批评的地点及其场合。
大多孩子都很爱面子,如果在公共场合,当着其他孩子的面受责罚、侮辱甚至毒打,就难构成矛盾情绪,即使他晓得弄错了,也可以宁折不弯,强词夺理,甚至与你对着干。
所以,在公共场合教育孩子必须讲究抨击的环境艺术,特别注意给孩子“下坡的台阶”,使他把情绪化情绪平息一下,再加个地点再个别谈话,这样难获得预期的效果。
再有,要多看孩子的优点与长处。
有人看看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左看看右看不顺眼。
”其实这不仅就是教育观念问题,也就是教育水平问题。
即使孩子犯下了错误,抨击时也必须用“两分法”,既看见错误缺点,又看见长处优点。
家长必须擅于发掘孩子潜在优点,抨击前多作调查分析,给孩子申明的机会,以便分清是非,以理服人。
最后,批评要点到为止,不要翻旧账。
孩子对家长的抨击,每当的就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把孩子多少年以前的老账反反复复絮叨没用。
昨天已经认得了错,而今天又必须翻旧账,并使孩子灰溜溜无人知晓何日能够笑著走跌做人。
最有效率的抨击必须言简意明,点到为止,对于这样的抨击,孩子可以牢记终身。
家长批评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家长批评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和榜样。
然而,教育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面对挑战和错误时,家长往往会采用批评的方式来纠正孩子的行为。
但是,在批评孩子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让批评变成指责。
家长应该明确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期望,但是要避免过度批评并给孩子带来伤害。
2.不要用语言攻击孩子的个性或者能力。
批评应该是行为导向的,而不是攻击孩子的个性或者能力。
3.要给孩子留下改正错误的机会。
批评不应该是终点,而应该是一个起点,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并给予改正的机会。
4.要有耐心和同理心。
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同理心,即使孩子犯错,也需要理解和支持。
5.要及时表达赞扬和鼓励。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家长也应该及时表达赞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支持。
总之,家长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批评孩子,让批评变成一种正面的力量,帮助孩子成长和改正错误。
- 1 -。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的十大原则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的十大原则滕州市田陈矿区学校褚福胜2016年3月29日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是一种艺术。
怎样批评教育学生,才能使“忠言逆耳”变成“忠言顺耳”,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并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则需要广大教师掌握好批评教育的技巧和原则。
本人结合十多年中学班主任的教学实践,认为批评教育学生应遵循以下十大原则。
一、尊重人格原则在批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班主任工作方法简单,处理问题的方法偏激,忽视了学生应有的合法权利,侵犯了学生的人格。
其实体罚、训斥、辱骂、讽刺、挖苦等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因此,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强加指责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要相信学生能接受教育并改正错误。
学生人格得到了尊重,认为老师和他的谈话是在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的,学生才能尊重和信赖老师,才能乐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才能达到批评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真诚友爱原则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基础。
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教师要加强情感的投入,对待学生要真诚友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理解信任和宽容每一个学生。
当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是真心为他好,是在关心和爱护他时,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指点。
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后,要及时关注他们的后续行为,对他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多关心,做好心灵上的疏通,学生就会健康稳定的成长。
三、先扬后抑原则当学生犯了错误站到老师面前时,往往带着很强的防御心理和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很难收到效果。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再听到批评,心里往往好受得多。
”所以老师在批评教育学生之前,先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对其优点进行表扬赞赏,使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快乐中,心理上获得满足,消除了抵触情绪,然后指出其不足,再进行激励,不但学生容易接受,而且会增加前进的内动力。
四、公平公正原则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批评孩子的要点

批评孩子的要点批评孩子的要点怎样正确批评孩子?1、批评孩子要有理有据。
当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有理有据,千万不要冤枉孩子,否则会给孩子心理蒙上一层阴影。
而且批评孩子时,可以拿出足够的证据,孩子听了也会心服口服。
2、不要带粗口。
在批评孩子时,家长要特别注意不要带粗口,一些骂人的、非常难听的话不能用在孩子身上,这些过于脏的话会教坏孩子的。
不仅达不到批评孩子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让孩子学会了骂人。
3、不要伤害孩子自尊心。
别看孩子年龄小,自尊心也很强了,可以批评孩子,但是不能动不动就贬低孩子,尤其不能数落孩子的短处,否则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的,而且批评也起不到教育警醒的作用。
4、尽量单独批评孩子。
在批评孩子时,尽量单独的批评,不能在大庭广众下批评教育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很难为情、很没有面子,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不服气等心理。
所以还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单独的批评孩子,这样他也能听得下去。
5、批评和适度处罚相结合。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要捎带着一些处罚,不能只是空口批评,否则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
比如罚孩子一天不能玩电脑、pad等,或者做几个俯卧撑等等。
让孩子感到犯错的坏处,能加深他们的悔改。
处罚措施不可过分,否则会伤到孩子。
6、不同孩子区别对待。
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不同类型孩子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对于比较听话懂事的孩子,一般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批评方法即可;如果不听话的、比较顽固的孩子,应该适当地给点惩罚。
批评孩子谨记抓住6个要点作为家长在教导自己宝宝的时候,总是想要严于律己,有时候也没有多大注意批评孩子谨记的事项,久而久之就让小孩有种抵触的心理。
宝宝是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妈妈们都会比较溺爱小孩,这时候就需要有个严厉的父亲,但是对宝宝还是要有讲究说话的艺术,尤其是年纪比较小的宝宝,其实内心也是非常脆弱。
批评孩子谨记抓住6个要点,现在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在人多的.时候不进行批评宝宝虽然年纪很小,但也是要面子的,当自尊心被攻破之后,小孩就会有不好的情绪产生,打心眼里会带着一点点记恨的情节,所以长辈们一定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批评自己的小孩。
班主任批评应遵循的八项原则

班主任批评应遵循的八项原则
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应遵循以下八项原则:
1. 公平公正原则:批评应公平公正,不偏袒个别学生,不带有个人情感或偏见。
2. 私下批评原则:批评应在私下进行,避免公开羞辱学生,保护其尊严。
3. 行为批评原则:批评应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或表现,而不是对学生本人进行评价。
4. 具体明确原则:批评应具体明确,指明学生哪方面的表现需要改进,并提出针对性
的建议。
5. 时间适宜原则: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批评,避免在学生情绪低落或焦躁时进行批评,以免产生过激反应。
6. 心理共鸣原则:在批评中尽量表达对学生的理解和同情,以建立起互信和沟通的基础。
7. 适度控制原则:批评的语气和方式应适度控制,不要过于严厉或过于宽容,以达到
有效的教育效果。
8. 帮助成长原则:批评应以帮助学生成长为目标,通过指导和激励,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提高自身素质。
以上原则旨在保护学生的利益,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维护班级秩序和教育环境。
惩罚孩子的四个原则育儿经验心得

惩罚孩子的四个原则育儿经验心得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有礼貌、守纪律、乖巧懂事的孩子,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听话、不守规矩等问题,这时候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来引导孩子。
在我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四个原则,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育儿经验心得。
首先,惩罚要适度,不可过分严厉。
孩子是需要我们引导和教育的,不是需要我们严惩的。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惩罚来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并有所改正。
但是,过分严厉的惩罚不仅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也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适得其反。
因此,在惩罚孩子时,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具体问题来进行评估,选择适当的惩罚方式。
其次,惩罚要有理有据,不可随意决定。
做父母的,应该冷静地分析孩子的错误行为,并清楚地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惩罚。
当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是什么、为什么要受到惩罚时,他们更容易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改正自己的行为。
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避免自己的错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再次,惩罚要及时,不可拖延。
孩子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在太久之后进行惩罚,往往容易让孩子忘记自己犯下的错误。
因此,在孩子犯错之后,我们要尽量在当天进行相应的惩罚,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并及时改正。
同时,在惩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方式和方法,避免过度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后,惩罚要友善,不可粗暴压制。
惩罚应该是一种教育行为,而不是一种打压行为。
因此,在进行惩罚时,我们要注意用友善的语气和方式对待孩子,传达出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我们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同时也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改正错误,避免再次犯错。
学生批评教育注意事项

学生批评教育注意事项批评是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允许的惩戒方式。
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发挥批评的正向教育作用,反而会起到负面的教育作用。
要做好学生批评教育,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不能曲里拐弯。
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注意不能曲里拐弯、含沙射影,要批的诚诚恳恳、明明白白,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改正错误。
二、不能夸大其词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不能夸大其词、夹枪带棒,要批的实事求是、清清楚楚,让学生对批评心服口服,乐意接受。
三、不能打击信心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不能伤害学生人格、打击学生信心,要用批评唤醒学生内心的自尊,要让学生懂得怎样把批评转化为发展的信心。
四、不能讽刺挖苦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不能讽刺挖苦、“一批一大串”,要批的情真意切、“恨铁不成钢”,让学生认识到批评的出发点是帮助自己改正错误,体会到批评蕴含的爱心与善意。
五、不能千篇一律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不能不分场合、千篇一律地批评,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犯错情况,选用不同的场合与方式进行批评,避免出现学生不接受批评的问题。
六、不能一蹴而就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不能一蹴而就、一批了之,要先用恰当地批评点出学生错误,然后留给学生反省自己错误的时间,让学生在内心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七、不能针尖对麦芒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不能针尖对麦芒、火上浇油地批评,要让正在“气头上”的犯错学生先冷静下来、理智起来,然后再针对其错误给予批评,避免出现当场上演“师生对台戏”的问题。
八、不能“不教而杀”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不能只批不育、“不教而杀”地批评学生,要始终铭记“批评只是教育的手段,教育才是批评的目的”原则,要多选择“一对一”的场合对学生进行批评,多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让学生理解批评、接受批评,感恩批评,这样批评教育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评教育孩子需遵守的四个原则
批评教育孩子需遵守的四个原则
导读:很多家长都会来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怕自己的批评方式会导致孩子变得内向退缩或是叛逆,对自己批评教育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尺度。
其实批评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家长在批评教育孩子过程只要能掌握好以下四个原则,就不用担心批评教育孩子会导致孩子出现成长问题。
批评教育四原则
一、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做错了事已经批评过就应结案了,不必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
在父母面前永远无法翻身。
二、先褒后贬,奖惩结合。
在批评孩子时,应先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再反映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
孩子知道家长并非只盯着她的错处,做得好的地方同样看得见。
三、亲密接触,恩威并用。
在批评孩子时可以搂着她的肩膀说话,并拉着她的手讲道理给她听,这样恩威并用
效果会更好。
四、批评是爱,感情依旧。
批评过后,父母不要一直板着脸说话或不理睬孩子。
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应该受到
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她做错了事就不爱她而是希望她更好的成长起来。
————————————文章来源:燕园博思深圳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