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上去高山望平川
上去高山望平川(河湟花儿)

包楞调是流行 于山东成武的 民歌,1962年 经成武县文化 馆干部魏传经 挖掘整理出来 后,由彭丽媛 把这首歌带到 北京,迅速传 遍全国各地, 成为中国民间 的花腔女高音
多彩的民歌
成武二中:宋述君
地域?歌词?旋律?节奏?
地域
歌词
旋律
节奏
青海 甘肃 宁夏
方言 衬词
音域宽广 高亢嘹亮
自由
民歌
►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 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 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提炼, 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 方色彩。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以花喻人,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和爱慕之情
山歌:
►歌词多用方言即兴创作,旋律高亢嘹亮、热情奔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节奏自由、悠长 。 ►是劳动人民在户外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
►民歌常见的体裁: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山歌的不同称谓:
●青海:“花儿” ●四川:“晨歌” ● 陕北:“信天游” ●山西:“山曲” ●内蒙古:“爬山调” ●湖北:“赶五句”
A.地域 歌词
B. 旋律
D.表达了怎样的音乐情感?
C.节奏
歌曲 特点
《上去高山望平川》
《茉莉花》
地域 歌词 旋律 节奏
青海 甘肃 宁夏
方言 衬词
音域宽广 高亢嘹亮
自由
江苏
方言
细腻委婉 柔美流畅
规整
《茉莉花》表达了怎样的音乐情感? 抒发对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热爱。
►茉莉芬芳:
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 契尼把《茉莉花》曲调作为世界著名歌剧《图 兰多》的主要音乐素材,飘向海外。
合唱分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到1973年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复三部曲式。
引子(1-6小节):旋律悠长,宽广。
A乐段(7-27小节):旋律悠长,具有陕北特色,使人眼前呈现出一副陕北景色;B乐段(28-98):突然转入热闹场面其。
中有包含B1、B2、B3小乐段。
从整体上说表现人民对红军的欢迎之情。
A乐段再现(99-111小节):音乐回复到开始的绵长节奏中,表现的是人民在向中央红军挥手道别。
[教学目标](一)能够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西北民歌和根据西北民歌改编的音乐作品。
(二)聆听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三)知道陕北“信天游”和青海“花儿”的知识。
[作品分析]/programs/view/N_C2SeKGfuA/音频资料《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陕北民歌改编的合唱曲。
歌曲反映了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陕北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心情与场面。
歌曲曲调采用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类。
流行于陕西北部、宁夏东部和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
信天游歌词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上句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这是信天游的显著特色。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满天的乌云风吹散,毛主席来了睛了天。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信天游的曲式多用上下句。
上句经常分成两个短句,一扬一抑,下句则一气呵成。
下句常用重复或变化重复上句的手法,形成对比。
曲调起伏较大,音调高亢、舒展、宽广。
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陕北成为革命根据地后,信天游被用来讴歌新生活,音调更加刚健、明朗;同时吸收了当地其他民歌的体裁,使音乐更加丰富。
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用管弦乐队伴奏的大型合唱曲。
歌曲情绪热烈、宽广,男声领唱与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相互配合。
歌曲的节奏,尤其是领唱部分的节奏比较自由,4/4拍、2/2拍、3/2拍和2/4拍相互交替变换。
上去高山望平川(河湟花儿)

信天游
何为信天游?
• 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
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
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
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
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
振。
黄
土
高
坡
上
的
信
天
游
信天游
简介: 它,便是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
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 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则被叫作“爬山 调”。无论是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 还是内蒙的爬山调,其歌词多为即兴编唱, 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增可减,大都是以七 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常用叠字句增 强其生动性。
走进西北民歌
1《泪蛋蛋》 2《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通过刚才的短片,同学们看到了一些什 么样的景象?
1、高原纵横、山川连绵、黄土地空旷、荒 凉、 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气候寒冷……
2、生产以放牧、种粮为主 3、服饰:棉袄,头巾…… 4、语言粗犷,性格刚健、豪爽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走进西北民歌
授课教师:袁清华
民歌及其特点
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 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 歌曲。
特点: 1、民歌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
2、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 。 3、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 点。
信天游的类型:
1、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 较大的。
2、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 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山野放歌》二课时《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学期音乐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山野放歌第二课时:《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目标1、情意目标:能够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西北民歌和根据西北民歌改编的音乐作品。
2、知识目标:知道陕北“信天游”和青海“花儿”的知识。
3、能力目标:聆听男声独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花儿与少年》,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教材分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陕北民歌改编的合唱曲。
歌曲反映了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陕北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心情与场面。
歌曲曲调采用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类。
流行于陕西北部、宁夏东部和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
信天游歌词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上句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这是信天游的显著特色。
曲式结构为兼具三部曲式的变奏曲式。
歌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奏,主题和主题变奏Ⅰ(第一段、第二段歌词)。
第二部分:简短的间奏,变奏Ⅱ(分节歌反复)和间奏、变奏Ⅲ(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歌词)。
第三部分:主题旋律的间奏,再现变奏Ⅰ,结尾句(第六段歌词)。
《上去高山望平川》《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著名的青海民歌,是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花儿”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相毗邻的广大地区,是生活在这里的回、汉、东乡、土、撒拉和保安族人民广泛流传的民歌,也是回族代表性民歌。
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属于山歌类。
“花儿”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为广泛。
由于“花儿”长期传播于高原、山川之间,所以“花儿”在整体上形成了高亢、奔放、刚健、粗犷的音乐风格。
当地人称“花儿”为“令”,如“黄河令”、“土族令”、“尕马儿令”和“脚户令”等,约有100余种。
“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
“长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由于宽广,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演唱,“短调子”短小、平和,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多用真声演唱。
八年级下册音乐试题

八年级下册音乐试题一、填空1、《我和你》作曲家,速度。
2、《奥林匹克号角》演奏形式,作曲家。
3、《我们是冠军》速度,情绪。
4、《摇篮曲》情绪,演唱形式。
5、《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作曲家【】。
6、协奏曲是独奏乐器和协同演奏的大型乐曲。
由什么乐器担任就叫什么协奏曲。
7、是一种能产生多种音响的。
8、《樱花》是民歌,演唱形式。
9、《像花儿一样》演唱形式,节奏。
10、安格隆是用材质制成的乐器。
11、《我不挂帅谁挂帅》选自。
12、京剧的行当包括、、、。
13、《姹紫嫣红》选自《》选段。
二、选择1、《鳟鱼》的演唱形式。
A、合唱B、齐唱C、独唱2、《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和《G大调弦乐小夜曲》演奏形式都是。
A、室内乐B、小夜曲C、协奏曲3、《摇篮曲》作曲家。
A、勃拉姆斯B、莫扎特C、舒伯特4、《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的结构是。
A、奏鸣曲式B、变奏曲C、三段体5、《打支山歌过横排》体裁是。
A、劳动号子B、兴国山歌C、江南小调6、《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演唱形式是。
A、齐唱B、领唱、合唱C、独唱7、《花儿与少年》是民歌。
A、江西B、山东C、青海8、《深情》演奏形式。
A、佳美兰演奏B、安格隆演奏C、西塔尔与小提琴重奏9、下面属于印度传统乐曲的是。
A、《小河的呼唤》B、《班内》C、《鹦鹉》10、《像花儿一样》是民歌。
A、伊朗B、日本C、菲律宾11、下列属于京剧传统戏的是。
A、《我不挂帅谁挂帅》B、《我们是工农子弟兵》C、《姹紫嫣红》12、选自京剧《姹紫嫣红》选段。
A、《三岔口》B、《这一封书信来的巧》C、《空城计》13、下列属于京剧的板式的有。
A、文场B、净角C、一板一眼类14、由汉调和徽调结合并吸收了秦腔、昆曲等地方戏曲的精华而成,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A、昆曲B、越剧C、京剧三、判断1、《奥林匹克号角》是指定期为奥运会开幕式升旗时必唱(奏)歌曲。
()2、小夜曲最初是指在贵族的客厅里演奏的音乐,是和教堂音乐及剧场音乐相对而言的。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歌词 精选民歌军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歌词千寻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live版) - 阿宝词:李若冰,关鹤岩,徐锁,冯福宽
曲:刘烽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那水咱们中央那个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一杆杆枪
咱们的队伍呀势力壮
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哟
把门儿开哎咳哎咳哟
快把咱亲人迎进来
咿儿呀儿来吧哟喂
围定亲人哎咳哎咳哟
热炕上坐哎咳哎咳哟
知心的话儿飞出心窝窝
咿儿呀儿来吧哟喂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个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lrc by:珍妮
以上就是关于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案一、教学内容:1、《山丹丹开花红艳艳》2、《上去高山望平川》二、教学目标:1、能够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西北民歌根据西北民歌改变的音乐作品。
2、聆听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3、知道陕北“信天游”和“花儿”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并学习演唱此歌。
2、难点:信天游的音乐风格特点。
四、教具准备:琴、录音机等。
五、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复习:1、进一步加深学习《黄河水手歌》。
2、演唱上要求模仿演唱风格和特点。
(二)新课学习:1、欣赏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感受作品整体风格。
2、问题:①整首作品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变化?②作品中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3、师综合学生的回答做进一步介绍作品。
①作品曲调采用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
(属山歌类)信天游歌词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上句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这是信天游的显著特色。
②信天游的音乐曲调起伏较大,音调高亢、舒展、宽广。
③作品曲式结构为兼具三部曲式的变奏曲式。
歌曲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前奏主题变奏1 间奏变奏2 间奏变奏3 主题变奏1 结尾4、再聆听由阿宝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作品,并说说不同演唱风格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作品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1、先聆听作品整体风格。
①问题:作品的基本的情绪?作品是民歌题材中的哪类?②对作品的介绍、分析。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花儿”中流行最广、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成为河洲大令。
河洲,即甘肃临夏,这里素有“花儿之乡”的美称。
《上去高山望平川》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象,以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现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和倾慕之情。
《上去高山望平川》为四声微调式,全曲采用西北民歌中的2、5、6、等典型音列,并以“2——5”这一四声音调为契机,推动曲调的进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设计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教学设计刘宏伟【授课年级】初中八年级(下)【教材分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新民歌。
作品表达了陕北人民热爱红军的真挚情感,再现了陕北人民欢迎红军到来时的热烈场面。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回转起伏、优美舒展,高亢嘹亮,尤其是采用了合唱这种表现形式,使得歌曲的表现力更丰富。
歌曲为d商调式,2/2、2/4、3/2拍混合节拍,演唱形式为女声领唱与和齐唱、合唱,曲式结构可视为兼具三部曲式原则的变奏曲式。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著名的青海民歌“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歌曲为四声徵调式,全曲采用西北民歌中的“”典型音列,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单乐段结构。
全曲跌宕起伏,奔放高亢,演唱时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式,是一首极富西北地区色彩的民歌。
【教学目标】1.熟悉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句式结构及风格特点,感知传统信天游与新民歌之间的关联及发展变化。
2.能熟唱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主要段落,并能以多种方式进行体验和表现。
3.浏览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和了解青海民歌“花儿”的风格特征及相关知识,使之能对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有总体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目标:学生能感知陕北民歌信天游中的主要风格特征:句式结构、旋律调式、表现形式及内容(所形成的地域环境因素)。
㈠教师范唱一首传统信天游片段(推荐曲目:《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蓝花花》),辅以板书,提出问题:这首陕北信天游在句式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㈡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小结。
苍凉、苦涩……;上下句结构;叠词—陕北方言中的特征之一。
㈢音乐知识:信天游课题:《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二、新课之一:重点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阶段目标:学生能熟悉A段的旋律,并能对新民歌与传统信天游之间的关联与变化进行比较。
㈠欣赏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思考:这首合唱作品与传统的信天游相比有哪些拓展和变化?㈡指导学生从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归纳小结:1.结构:在上下句结构的基础上拓展为A B A三个部分2.形式:由独唱变为领唱与合唱3.练习:用模唱的方式指导学生学唱A段;用师生接龙演唱的方式练唱B 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民歌特点
演唱特点:旋律高亢开阔 演唱方法:真假声结合 节奏:自由 舒展
探究二
• • • • • 花儿 节奏自由舒展 节拍富有变化 旋律起伏跌宕 情绪高亢奔放 • • • • • 信天游 节奏规整紧凑 节拍单一 旋律平稳流畅 情绪平静悠扬
山丹丹开花红 上去高山望平 艳艳 川 类别 节奏 节拍
旋律
• 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创造者。 在传唱中,他们免不了矢口即兴 的随意创作,在创作了之后,又 不断地传播出去。当然,“信天 游”属于所有生活在黄土高原上 的人们。无论在放牧耕地,或是 节日游乐,他们总要哼唱几句。 作为一种风格个性都很强的山歌 品种。
பைடு நூலகம்
听音乐
思考
●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演唱形式?
上去高山望平川
• 上去——高山——望平川,(上句)
•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下句) • 看是——容易——摘去难, (上句) • 摘不到——我手里——枉然。 (下句)
歌词常采用“比”、“兴”的 手法。 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石 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 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 存必须向大自然做斗争,所以 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 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曲式结构:
A乐段+B乐段+A’乐段再现
探究一
播放阿宝演唱的 MTV《山丹丹开花红艳 艳》
请同学们尝试着来进行一个作品首发的推介会, 想想怎么样才能让乐迷们喜欢这首作品,来购 买这张专辑,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怎么样推荐 这首作品,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
花儿会
“花儿”不是指我们生活中的美丽花 朵,“花儿”是中国民歌山歌的一种。 取名叫做“花儿”,一是因为歌词、 歌名中有大量的花名,二是各族老百 姓对它的喜爱,所以叫“花儿”。 在阴历五六月间,各族百姓聚集在 一起,开展“花儿会”。你 看!他们 在风景优美的山野间纵情放歌,可热 闹了,到处充满的是欢悦的情趣。
第三单元 山野放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平川 (花儿)
民歌——
民歌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 的口头传唱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 的集体创作。
根据体裁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和号子三类。
中国最美的淡水湖之一
•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中国最美的淡水湖之一
•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 同学们看到的画面是哪个 地区呢?
•
•
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 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 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 户”“脚夫”“赶脚的”。“脚 户”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 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 他们所唱的主要就是“信天游”。
情绪
• 民歌的美就在于她的:“原生性”。 人们情绪的宣泄和抒发都包含在高 亢的歌声中,体现和渗透着传统的 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文化与情感 之中,易接近,贴近民众。 • 欣赏 民乐合奏《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