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一)答案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及解析第I部分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7世纪之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是()。
A.个性说B.类型说C.共性说D.写实说2.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的阅读心理现象,通常称为()。
A.误读B.共鸣C.灵感D.召唤3.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
A.正义感B.生命力C.激情D.美感4.我国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是()。
A.庄子B.刘勰C.王昌龄D.王国维5.《牡丹亭》处理情与理的方式是()。
A.合情合理B.悖情悖理C.牵理就情D.牵情就理6.一般说来,浪漫主义强调情感的()。
A.节制抒发B.自然流露C.深藏不露D.服从理性7.抒情作品的根基和血肉是()。
A.思想B.情感C.韵律D.节奏8.文学创作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A.客体制约主体B.主体驱使客体C.主客体双向建构D.主客体互不关联9.既是象征主义的理论纲领,又是象征主义的忠诚实践,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是()。
A.《恶之花》B.《交感》C.《荒原》D.《西风颂》10.下列诗句按王国维的标准属于“隔”的是()。
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B.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C.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D.谢家池上,江淹浦畔11.文学文本存在的基本方式是()。
A.形象B.文字C.语言D.纸张12.我国古代将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统称为()。
A.小说B.骈文C.散文D.古文13.先秦时代所谓“文学”是指()。
A.诗歌及文学性散文B.一切文化学术的总称C.政令律法D.教育中的一门学科14.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
”A.希望发生的事B.将发生的事C.事件引发的情D.可能发生的事15.第一次在文学中运用“现实主义”一词的文学家是()。
文学概论(一)(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潍坊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文学理论只要能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就可以有效地阐释文学状况,掌握文学规律了。
A:对B:错答案:B2.离开了文学理论的指导,文学批评、文学史就失去了活的灵魂。
A:错B:对答案:B3.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学科。
A:对B:错答案:A4.文学理论不一定要与时共进,只要能解读当时的文学作品就可以。
A:对B:错答案:B5.《威尼斯商人》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A:达尔杜弗B:阿巴贡C:唐·璜D:夏洛克答案:D6.《窦娥冤》的作者是元代的()。
A:马致远B:关汉卿C:汤显祖D:张可久答案:B7.“灯在颤抖/在不安的灯光下我写诗”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的诗《夜》中的诗句。
A:艾青B:江河C:牛汉D:北岛答案:C8.《变色龙》是俄国作家()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A:高尔基B:托尔斯泰C:契诃夫D:屠格涅夫答案:C9.文学理论的性质包含以下哪几个方面?A:实践性B:学术性C:科学性D:人文性答案:ACD10.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要素包括()A:作品B:批评C:读者D:作家E:世界答案:ACDE第一章测试1.当代形态的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可以完全脱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对B:错答案:B2.二十世纪西方的人本主义文论和科学主义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根本上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学习和研究。
A:对B:错答案:B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来源只是来自于对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批判性继承。
A:对B:错答案:B4.孟子在谈到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时提出了“兴”“观” “群” “怨”说。
A:对B:错答案:B5.关于文化问题,结合中国国情,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全盘西化论。
A:对B:错答案:B6.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虽然也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但它只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文学事业的指导思想,并不存在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A:对B:错答案:B7.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卷子(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对文学的界定是A.审美意识形态B.社会意识形态C.符号论的文化形态D.客观世界的再现形态2.“艺术除了表现它白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
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白己的路线开展。
〞这句话的作者是A.里普斯B.鲁迅C.王尔德D.屠格涅夫3.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言语组织的A.整体性B.自足性C.反常特性D.内指性4.提出文学文本四层次说的西方学者是A.伯丁B.黑格尔C.英加登D.莎士比亚5.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A.托尔斯泰B.别林斯基C.契诃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6.“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这句话的人是A.XB.恩格斯C.左拉D.王夫之7.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的著名论著是A.《人间词话》B.《典论》C.《论格》D.《宋元戏曲史》8.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A.圆形人物B.扁平人物C.表意型人物D.性格人物9.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群众化、最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式样是A.诗歌B.散文C.戏剧D.影视文学10.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诗歌以A.叙事为主流B.抒情为主流C.议论为主流D.挖苦为主流11.寸于情作品的本位是A.感情B.理性C.形象D.叙事12.艺术与感情关系紧密,艺术是感情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被称为A.再现论B.表现论C.直觉论D.灵感论13.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是A.世界观B.创作个性C.作家气质D.文学修养14.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表达是A.文学言语B.文学题材C.文学风格D.表现手法15.以下关于艺术感情与白然感情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是美好的B.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共通性C.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私人性D.艺术感情是自然感情的升华16.柏拉图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A.突发性B.迷狂性C.制造性D.感情性17.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A.看男女关系是否公平B.以艺术形式为中心C.开掘意象的象征精神D.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18.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观赏的活动,被称为A.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9.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X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20.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是A.游戏B.巫术C.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D.模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21.文学言语组织的文法层面包含A.词法B.句法C.篇法D.音律E.比喻22.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生命律动D.韵味无穷E.如实描写23.人物类型有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E.“性格〞人物24.文学风格的特征有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思想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E.文学风格的多样性25.艺术起源的观点常见的有A.模仿说B.巫术说C.游戏说D.劳动说E.炫耀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4分,第27、28小题每题3分)26.文学27.表达功能28.心灵共鸣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2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0.文学言语组织有哪些层面31.抒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2.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思的要素有哪些33.读者的期待视野包含哪些层次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小题15分,第35、36小题每题10分)34.试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自考文学概论(一)(2014.10)真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一)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一单选1. "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提出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学者,四要素的名称,四要素的关系难易程度简单讲解"表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西方的真正的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
统计刷题次数 : 408 错误率 : 75%2.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 )A.一种语言艺术B.审美意识形态C.作家体验的凝结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性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是由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结构而成的。
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又分为制度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又可以分成许多种类,例如哲学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中就包含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
在这里我们强调了作品与社会的联系。
统计刷题次数 : 255 错误率 : 40%3. 与历史文化相比,文学更重于( )A.情感B.真实C.事实D.理智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文学与其他文化的互动关系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因此,一篇作晶的本原和实质是诗人作家的属性和活动。
文学创作的起因不是诗人,作家模仿人类及其特征所获得的愉快,也不是为了打动欣赏者并使其获得教育的终极原因,真正的动因是诗人,作家内心的感情,愿望寻求表现的冲动。
统计刷题次数 : 408 错误率 : 0%4. 提出典型人物"特征"概念的理论家是( )A.黑格尔B.歌德C.席勒D.希尔特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故事,人物与行动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提出典型人物"特征"概念的理论家是黑格尔。
自考文学概论(一)论述题大全含答案

由于文学形象与审美理想的密切关系,这就决定了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文学形象必须是灌注了作家审美感情的,既揭示生活意蕴,又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因此是否具有审美属性,便成了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分水岭。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
(1)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毋须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2)音乐性是指文学语言组织所具有的富于音乐效果特性。
(3)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来说的,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
35.举例说明抒情的策略。5.2.4
在创作抒情作品时,作者总是在语法或修辞上采取某种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并强化抒情的效果,这样的方法和手段谓之抒情策略。
34.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35.分析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36.举例说明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小题12分,第36小题10分,共22分)
35.结合文学实际论述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
36.文学批评的意义有哪些?举例说明。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35题各12分,第36题14分,共38分)
34.结合自己的接受过程,试述文学接受的审美效果。8.4.1
(1)精神的享受与愉悦感的获得。
(2)情感的宣泄、补偿与升华。
(3)认识空间的拓展。
(4)人格境界的提高。
(5)审美能力的提高。
35.结合具体的叙述作品,试述文学人物的类型划分。4.3.2
00529文学概论(一)2022年10月自考真题和答案

00529文学概论(一)2022年10月自考真题和答案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课程代码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B.有极强的节奏感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2.我国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了()A.“风骨”说B.“自然”说C.“童心”说D.“境界”说3.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这句话是指()A.语言是小说的全部B.语言是小说的本体C.语言是小说的工具D.语言是小说的源泉4.“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此语出自()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顾炎武5.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
这是指()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6.现代派艺术中大量出现荒诞、丑怪的艺术形象,这表明()A.文学形象不必具备美的属性B.现代派艺术不再体现美的理想C.“丑”可以直接进入艺术作品D.“丑”经过艺术家的审美评判和改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7.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8.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A.理性B.情感C.直觉D.象征9.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A.以叙事文学为主导B.以抒情文学为主导C.以雅文学为主导D.以俗文学为主导10.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A.意象B.意境C.肌理D.格调11.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象征主义12.叙事的三个层面是()A.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B.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C.故事、人物和结构D.事件、情节和情景13.“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A.风格相似性的表现B.风格独创性的表现C.风格替代性的表现D.风格一致性的表现14.文学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叫做()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5.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
自考文学概论(一)(2015.4)真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一)2015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一单选1.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D.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提出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学者,四要素的名称,四要素的关系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再现说"是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和再现。
统计刷题次数 : 561 错误率 : 36%2. 从创作的角度看,文学是( )A.一种语言艺术B.审美意识形态C.作家体验的凝结D.作者与读者沟通感情的渠道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从创作的角度看,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感情的渠道。
统计刷题次数 : 204 错误率 : 100%3. 与其他艺术相比,文学重在( )A.以色彩描绘世界B.以声音抒发情感C.以语言描写世界D.以形体表达情感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与其他艺术相比,文学重在以语言描写世界。
统计刷题次数 : 255 错误率 : 40%4.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莺茸"(白居易《秋蝶》),这句诗运用的韵律类型是( )A.双声B.叠音C.叠韵D.押韵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文学语言组织的特性难易程度简单讲解"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莺茸"(白居易《秋蝶》),这句诗运用的韵律类型是押韵。
统计刷题次数 : 255 错误率 : 60%5. 季羡林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B.认知阅读C.审美阅读D.价值阅读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文学接受者的素质与心境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价值阅读”只是发现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不是价值评判。
就是说,通过“价值阅读”只是发现文化内涵的有或没有,如果有的话,具体又是有什么,不是评论其中的好与不好。
2014年10月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B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2.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B)A.一种语言艺术B.审美意识形态C.作家体验的凝结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3.与历史文化相比,文学更重于(A)A.情感B.真实C.事实D.理智4.提出典型人物“特征”概念的理论家是(D)A.黑格尔B.歌德C.席勒D.希尔特5.从文学形象的类型来看,苏轼的《题西林寺壁》所表现的是(B)A.抒情性文学形象B.表意性文学形象C.叙事性文学形象D.写实性文学形象6.《民间故事形态学》的作者是(B)A.贺拉斯B.普洛普C.托多罗夫D.列维斯特劳斯7.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时,“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C)A.史诗类、悲剧类、喜剧类B.小说类、诗歌类、散文类C.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D.现实类、浪漫类、象征类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本诗表达的是(B)A.生命瞬间获得的欢欣B.“百年孤独”的悲叹C.“物我两忘”的和谐D.乡村生活特有的情趣9.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D)A.丰厚的积累B.合理的想象C.卓越的技巧D.真实的情感10.通常被誉为作家徽记或指纹的是(D)A.题材B.主题C.结构D.风格11.提出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的是(C)A.柏拉图B.布封C.斯威夫特D.福楼拜12.文学风格的灵魂是( A )A.创作个性B.创作原则C.创作冲动D.创作动机13.作家的独特素质之一是(C)A.高尚的道德人格B.深厚的理论基础C.敏锐的观察能力D.丰富的知识储备14.与科学想象相比,艺术想象是一种(C)A.纯粹的认知活动B.严谨的思维活动C.审美的创造活动D.主观的模仿活动15.从本质上看,创作冲动是一种(A)A.情感活动B.想象活动C.思想活动D.认知活动16.艺术变形的根本意义在于能够(B)A.使艺术形象变得生动B.准确地反映生活本质C.加强作品的教育意义D.形成作家的独特风格17.最先提出“召唤结构”的是(D)A.海德格尔B.加达默尔C.胡塞尔D.伊瑟尔18.“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1.在第三人称叙述中,由于叙述者的叙述视点可以游移,因此,这种叙述又被称作( C )A.游移焦点叙述B.多焦点叙述C.无焦点叙述D.反焦点叙述2.提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是( B )A.陆机B.刘勰C.叶燮D.严羽3.现代数码成像技术比古老的神话更善于制造的是( A )A.虚拟现实B.生活真实C.悲剧效果D.喜剧效果4.作家创作活动的动力是( B )A.表象记忆B.情绪记忆C.情感积累D.生活阅历5.直接运用巫术说来解释史前艺术的理论家是( D )A.爱德华·泰勒B.弗雷泽C.苏珊·朗格D.萨洛蒙·赖纳许6.清末诗人黄遵宪提出的主张是(D)A.“小说界革命”B.“不讲对仗”C.“平民文学”D.“我手写我口”7.高尔基认为,在诗篇和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因素是(D)A.人物B.情节C.性格D.形象8.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是(C)A.概略B.场景C.减缓D.省略9.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是(C)A.圆型人物B.典型人物C.表意人物D.性格人物10.托尔期泰认为,艺术抒发情感是(C)A.表现情感B.宣泄情感C.传达情感D.投射情感11.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方法是指(D)A.女权主义批评B.结构主义批评C.精神分析批评D.接受美学批评12.“我恐惧又希望,我燃烧又冰凉”,这种两面上自相矛盾的语句,一般称之为(D)A.意象B.隐喻C.典故D.悖论13.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古代诗歌“开山的纲领”的是(C)A.“感物”说B.“养气”说C.“诗言志”D.“诗缘情”14.文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指(A)A.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B.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流通收藏C.创作出版、复制生产与消费接受D.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购买占有15.一般说来,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B)A.文学积累B.文学创作C.文学鉴赏D.文学批评16.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能力,称为(A)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7.口头传播是文学传播发展的(A)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18.艺术真实性包括(C)A.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细节真实B.现实真实、历史真实与情感真实C.历史真实、情感真实与细节真实D.生活真实、情感真实与历史真实19.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哲学基础是(D)A.经验主义B.理性主义C.唯物主义D.实证主义20.自学提倡“三一律”的文学思潮是(D)A.现实主义B.自然主义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21.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C)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B.有极强的节奏感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22.我国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了(C)A.“风骨”说B.“自然”说C.“童心”说D.“境界”说23.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这句话是指(A)A.语言是小说的全部B.语言是小说的本体C.语言是小说的工具D.语言是小说的源泉24.“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此语出自(A)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顾炎武25.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
这是指(C)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26.现代派艺术中大量出现荒诞、丑怪的艺术形象,这表明(D)A.文学形象不必具备美的属性B.现代派艺术不再体现美的理想C.“丑”可以直接进入艺术作品D.“丑”经过艺术家的审美评判和改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27.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A)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28.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B)A.理性B.情感C.直觉D.象征29.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B)A.以叙事文学为主导B.以抒情文学为主导C.以雅文学为主导D.以俗文学为主导30.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B)A.意象B.意境C.肌理D.格调31.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B)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象征主义32.叙事的三个层面是(A)A.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B.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C.故事、人物和结构D.事件、情节和情景33.“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B)A.风格相似性的表现B.风格独创性的表现C.风格替代性的表现D.风格一致性的表现34.文学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叫做(A)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35.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
这观点一般称为(A)A.“感物”说B.“养气”说C.“胸有成竹”说D.“镜子”说36.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是(B)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37.文学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文学批评的目的是探求作品抽象结构的批评方法指(B)A.女权主义批评B.结构主义批评C.精神分析批评D.马克思主义批评38.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在于(C)A.文学鉴赏以文学批评为前提B.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是无关联的C.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D.它们是同一种活动的两种称谓39.文学接受者在接受动机与需求中产生的对作品价值的整体期待,被称为(D)A.文学期待B.生活期待C.生理期待D.价值期待40.席勒将诗区分为(B)A.素朴的诗与理想的诗B.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C.古典的诗与感伤的诗D.浪漫的诗与象征的诗41.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提出过(C)A.“兴观群怨”说B.“知人论世”说C.“美善相乐”说D.“以意逆志”说42.从文学观念上说,“寓教于乐”应该属于(B)A.“表现”说B.“实用”说C.“再现”说D.“客观”说43.《牡丹亭》处理情与理的方式是(C)A.合情合理B.悖情悖理C.牵理就情D.牵情就理44.人们通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C)A.文学中的语言B.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C.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D.诗化的语言45.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D)A.气韵B.韵律C.声调D.声音节奏46.西方叙事文学的审美理想形态是(A)A.典型B.特征C.风格D.性格47.中国抒情文学的最高审美范畴是(B)A.兴会B.趣味C.性情D.意境48.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与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二者在审美形态上的区别是(B)A.前者突出个性刻画,后者突出共性特征B.前者体现为类型性格,后者表现为个性典型C.前者是一个符号式人物,后者是对生活的“镜子”式模仿D.前者是某种观念的图解,后者是生活的复制49.黑格尔按照他自己的审美理想,把风格分为(D)A.崇高、平庸、低下B.刚柔、虚实、奇正C.简约、繁丰、疏放D.严峻、理想、愉快50.“风格”一词最初所属的学科是(D)A.法学B.神学C.哲学D.修辞学51.在抒情作品中,字音的有序结合和变化,可以构成和谐的音调人们常把这种和谐的音调称为(B)A.韵味B.韵律C.风韵D.神韵52.与“发乎情,止乎礼义”比较接近的西方创作原则是(A)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象征主义53.主张“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的理论家是(D)A.列夫·托尔斯泰B.罗斯金C.阿恩海姆D.克罗齐54.在《水浒传》中,林冲这个人物属于(A)A.“圆形”人物B.表意性人物C.“扁平”人物D.符号性人物55.可以称为“无视角限制”的叙述方式是(C)A.第一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第三人称叙述D.视角变换叙述5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D)A.陶渊明B.苏轼C.苏辙D.郑板桥57.“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这种说法可概括为(A)A.“感物”说B.“养气”说C.“胸有成竹”说D.“镜子”说58.在作品上加以点评、批注的批评方法被称为(B)A.诠释式批评B.评点式批评C.印象式批评D.即兴式批评59.我国的“文学的自觉时代”出现在(C)A.先秦时期B.东汉时期C.魏晋时期D.盛唐时期60.关于艺术起源的主要观点包括(C)A.摹仿说、巫术说、表现说、劳动说B.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反映说C.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D.摹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反映说61.强调“文学只存在于读者与作品的交流活动中”,这种文学观念被称为(B)A.再现说B.体验说C.实用说D.表现说62.德国19世纪著名作家歌德曾把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描述为(D)A.艺术家必然是自然的主宰B.艺术家只能是自然的奴隶C.艺术家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D.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63.文学语言节奏的三种类型是(C)A.低音型、中音型、高音型B.声调、语调、情调C.长短型、高低型、轻重型D.单音型、双音型、和声型自考《西方文论选读》、《文艺心理学》、《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马列文论》《马列文艺论著选读》、《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师能力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资料可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