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县庙塘镇滑坡治理(二期)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引言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滑坡防治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工程地质、土木工程、地质灾害预防等多个领域。

为了保证滑坡防治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本文将针对滑坡防治工程的施工组织进行详细阐述。

2. 施工组织的目标和原则滑坡防治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原则,以确保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施工组织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合理利用资源等。

施工组织的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适宜性、经济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等。

3. 施工组织的内容滑坡防治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工程的整体布置、施工方案、施工流程、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资源配置等内容。

3.1 工程的整体布置工程的整体布置是指滑坡防治工程在整体上的安排和布局。

要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区域和施工范围,并制定相应的施工区域划分方案。

施工方案是指滑坡防治工程的具体施工措施和方法。

要根据滑坡的性质和规模,确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包括开挖方式、护坡方法、加固措施等。

3.3 施工流程施工流程是指滑坡防治工程施工的一系列步骤和流程。

要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确定施工的先后顺序和时间节点,详细规划施工的各个阶段。

施工技术是指滑坡防治工程施工所需的技术和方法。

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确定适用的施工技术,包括土方开挖、护坡加固、土工合成材料的施工等技术。

3.5 施工人员滑坡防治工程施工人员的组织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要根据工程的要求,确定施工人员的数量和职责,并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所需的设备主要包括土方机械、护坡机械、测量设备、安全设备等。

要根据工程的规模和要求,确定需要的设备种类和数量,并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

3.7 资源配置滑坡防治工程施工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要合理配置资源,确保资源的充足和合理利用,以保障工程的正常进行。

某滑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某滑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 主要的施工技术方法1.1 测量工程1.2 抗滑桩工程1.3 挡土墙工程1.4 截、排水工程1.5 盲沟排水工程2 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2.1 材料采购要求2.2 拟投入本工程的材料计划2.3 拟投入本工程的水、电用量计划3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3.1 拟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计划3.2 施工机械设备进、退场计划4 劳动力安排计划4.1 总体按排原则4.2 项目管理人员计划4.3 劳动力按排计划5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5.1 质量目标5.2 质量保证机构、职责、过程与程序管理5.3 质量保证措施5.4 质量奖罚办法5.5 工程质量承诺5.6 工程保修承诺6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6.1 安全施工目标6.2 安全施工保证体系6.3 安全施工管理6.4 安全职责6.5 安全施工保障措施6.6 安全生产奖罚措施6.7 安全承诺7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7.1 工期保证措施7.2 工期奖罚办法7.3 工期承诺8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8.1 文明施工目标8.2 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8.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4 文明施工奖罚办法8.5 文明施工承诺9 环境保护技术组织措施9.1 场地污水排放9.2 防尘措施9.3 弃土处理9.4 施工降噪9.5 遵守其它环保措施9.6 环境保护奖罚办法9.7 环境保护承诺10 工程施工预警与应急抢险措施10.1 组织措施10.2 人员及设备配备10.3 一般处置措施10.4 工程施工预警10.5 应急抢险措施11 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11.1 施工总工期11.2 施工总进度控制方法11.3 施工进度总计划图11.4 里程碑时间12 施工平面布置12.1 施工总平面布置12.2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1 主要施工技术方法1.1 测量工程1.1.1 施工测量要求(1)施工测量应符合防护工程设计图纸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有关要求。

(2)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应复核无误后方可引用。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目录一、第一章项目概述二、第二章编译基础三、第三章建设部署四、第四回建设目标五、第五章主要建设内容六、第六章施工技术要求七、第七章主要施工技术八、第八章建设进度和工期保证措施九、第九章工程机械设备布置十、第十章施工管理和劳动组织十一、第十一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十二、第十二章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概况斜坡位于2-4、6-8、10-12、14-16号楼北侧。

坡长159.50m,坡高1.14~10.16m。

2011年雨季局部崩塌。

坡长约160m,坡面面积约3000㎡,平均坡度约70°。

改造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按永久边坡设计。

2、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根据XXXX工程勘察院地质资料,斜坡范围自上而下地层为残土、强风化石英、中风化石英岩。

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基坑支护型式的选择坡度主要由以下方法支撑:1、K0+000~K0+090断面:采用全长粘结螺栓+混凝土格架的支护方式。

2、K0+090~K0+159.5段:预应力锚索+挂网喷浆支护方式。

3、坡地平台:现浇0.15m厚钢筋网混凝土板硬化处理。

4、坡地排水:坡顶采用明沟排水方案。

第二章编译基础1.《XXXXX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SJ2011-A24)》。

2.《施工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基础施工手册》2005。

5、《建筑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JGJ-20-99)。

6.《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范》(CECS96-97)。

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46-92)。

8.《土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

第三章建设部署一、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图及相关技术资料进行研究和审查,对图纸进行自查,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标准,熟悉技术规范、法规及相关技术规定,撰写自查记录图纸,并提前提交。

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治理工程方案设计、排危除险工作报告编写提纲

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治理工程方案设计、排危除险工作报告编写提纲

滑坡(崩塌、泥石流)治理工程方案设计编写提纲>—一、刖百包括工程概况,实施治理工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工程可行性研究论证通过情况,治理目标和任务,方案设计编制依据等。

二、地质环境条件包括隐患区交通位置、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及岩浆岩、地质构造与地震、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

三、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四、防治工程方案设计包括防治原那么,设计工况、参数确实定,防治工程方案设计比选,总体工程、分项分部工程和工程监测方案设计,设计工程量汇总等。

五、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条件、材料选择、施工交通及施工布置、施工机械基本要求、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施工管理与监理等)。

六、投资概算七、保障措施八、预期效益分析(附工程绩效表)附:勘查报告,工程立项论证意见、投资概算书、防治工程平面布置图、相关剖面图及工程设计图等。

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排危除险工作报告编写提纲-AXX-.一、刖百包括工程概况、工程由来、组织实施概况二、地质灾害特征及危害含地质灾害发生过程、地质灾害灾险情规模及分布特征,威胁群众生命财产情况,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灾害发生原因及开展趋势分析,危险区划定等。

三、排危除险情况包括临灾处置、勘查设计、排危除险方案、施工组织、监测预警、组织实施等情况,完成的主要工程量,灾后重建等情况。

四、排危除险资金投入主要为灾发地财政先期支付的地质灾害勘查、监测预警、治理工程预决算情况C五、排危除险效益分析六、申请补助额度及资金使用方向附件:工程决策过程记录及纪要、政府(部门)决议等,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排危除险工程方案设计及专家审查论证意见,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招投标记录(确属抢险救灾需要来不及招投标的应按程序批准)及有关合同等,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槽记录和有关影像资料,实测竣工图,完成工程量汇总表,资金支付凭证及其汇总表,财务决算报告及审计意见或财政部门批复意见,初步验收意见等,并按2019年修订的《江西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工程验收细那么》进行资料立卷整理。

陡坡滑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陡坡滑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陡坡滑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陡坡滑坡治理施工的组织设计进行说明。

陡坡滑坡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需要合理的组织和设计,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

2. 组织设计陡坡滑坡治理施工需要一个明确的组织结构和相关的施工计划。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组织设计方案:2.1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陡坡滑坡治理工程的组织和管理。

他/她应具备相关工程管理经验,并负责制定整体的施工计划和目标。

2.2 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是陡坡滑坡治理施工中的关键角色,负责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方法。

他/她应具备相关的工程技术和设计能力,并负责指导施工人员的工作。

2.3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是实际执行陡坡滑坡治理施工的关键人员。

他们应具备相关的工程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施工按照计划进行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2.4 供应商和合作单位陡坡滑坡治理施工中需要合作的供应商和合作单位,包括原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公司等。

他们应按照合同规定提供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与项目组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

2.5 安全和质量控制在陡坡滑坡治理施工中,安全和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项目组应设立专门的安全和质量控制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工人安全。

3. 施工计划陡坡滑坡治理施工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3.1 工期工期是指整个施工过程需要的时间。

根据具体情况,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应根据工程量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工期安排。

3.2 施工顺序施工顺序是指各个施工阶段的先后顺序。

根据具体的治理方式和工程要求,技术负责人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并确保各个施工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3.3 资源需求施工过程中需要各种资源,包括人力、材料、设备等。

项目组应准确估计资源需求,并提前做好资源准备和调配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4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滑坡工程施工方案

滑坡工程施工方案

滑坡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一处山坡滑坡治理工程,位于XX省XX市XX县XX村,总面积约为XXX平方米。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雨水侵蚀等因素影响,导致该山坡发生了滑坡现象,严重影响周边民生和交通安全。

因此,本项目旨在对滑坡进行治理工程,恢复山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工程内容1. 采取阶段性施工,分别为勘测设计、拆除清理、支护加固、植被恢复等工程;2. 采取机械化施工方式,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3. 在施工期间,严格遵守环保法规,保护周边环境。

三、施工方案1. 勘测设计阶段:由专业勘测设计团队对滑坡进行详细勘测和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和工程量;2. 拆除清理阶段:首先对滑坡区域进行拆除清理工作,清除杂物和碎石等障碍物;3. 支护加固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对滑坡区域进行支护加固工程,包括喷浆加固、植筋加固等;4. 植被恢复阶段:通过植被种植和固化工作,恢复滑坡区域的植被覆盖,提高土壤的保持力。

四、具体施工流程1. 勘测设计阶段:(1)确定施工范围和工程量;(2)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预案;(3)投入专业勘测设计团队进行勘测和设计工作。

2. 拆除清理阶段:(1)组织机械设备对滑坡区域进行清理和拆除工作;(2)清除滑坡区域内的杂物和碎石等障碍物;(3)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

3. 支护加固阶段:(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支护加固工程;(2)喷浆加固、植筋加固等工程;(3)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4. 植被恢复阶段:(1)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植被种植和固化工作;(2)确保种植植物适应当地环境;(3)提高土壤的保持力,恢复滑坡区域的植被覆盖。

五、安全保障措施1. 设立安全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施工现场安全情况;2.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3. 配备专业救援队伍,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救援。

六、环保措施1. 采取封闭作业方式,减少扬尘和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 垃圾分类处理,保障环境卫生;3. 合理利用工程废弃物,减少资源浪费。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滑坡地质灾害是指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由于外力的影响或内部力失调而产生的坡体滑动现象,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治理滑坡地质灾害,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下是一个关于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示例。

一、工程背景二、工程目标1.稳定滑坡体,防止进一步扩大。

2.保护C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恢复滑坡地的自然环境,防止再次滑坡。

1.施工队伍组建工程施工队伍应包括土木工程师、地质专家、测绘工程师、机械师等相关专业人员。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聘请当地施工队伍提供协助。

2.资源准备根据工程需要,准备充足的土方、石方、水泥、钢筋等建材,以及各种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等。

3.施工方案(1)勘察设计:根据滑坡地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质地貌、土层性质、地下水位等参数的测定。

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加固措施、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

(2)场地准备:清理滑坡体上的杂草和杂物,确保施工区域清洁。

(3)地质处理:根据勘察设计结果,采取相应的地质处理措施,如土体加固、排水、切削等,确保滑坡地的稳定。

(4)加固工程:进行土方加固、钢筋混凝土砌石和支护结构的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钢桩、锚杆等加固措施。

(5)环境恢复:施工结束后,对滑坡地进行环境恢复,包括绿化工程、道路修复等。

4.安全措施施工期间,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的培训。

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5.工期安排根据工程量和施工队伍数量,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计划,确保治理工程按时完成。

6.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7.环境保护施工期间,采取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降尘喷淋、垂直挡土墙设置等。

以上是一个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大致内容,实际实施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

2024年坡耕地综合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2024年坡耕地综合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2024年坡耕地综合治理是我市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落实国家农村发展政策的一项关键任务。

为了有效实施这项工作,特别需要进行坡耕地综合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情况,对2024年坡耕地综合治理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施工组织设计需确定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

坡耕地综合治理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田产能,保护生态环境。

具体任务包括移植苗木、清理垃圾、挖掘沟渠、修建护岸、施肥等。

根据项目的实施计划,确定各项任务的进度和完成时限,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其次,施工组织设计需确定施工队伍和人员配置。

根据实际需要,组建施工队伍,确定队长和各类工人的配备比例。

具体人员配置根据工作内容确定,比如移植苗木需要专业的园林工人,清理垃圾需要专门的环卫工人,挖掘沟渠需要专业的土建工人等。

同时,为了保证施工队伍的安全和健康,还需要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三,施工组织设计需确定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根据具体的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例如,在移植苗木过程中,要注意挖掘的深度和栽植的角度,保证苗木能够顺利生长;在清理垃圾过程中,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安全和高效;在施肥过程中,要按照科学的施肥量和方法,提高土壤的营养含量等。

最后,施工组织设计还需考虑项目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施工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使用。

另外,在施工中要注意环境保护,采取措施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土壤、水源等产生污染。

以上是对2024年坡耕地综合治理施工组织设计的详细阐述。

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可以保证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的顺利进行,达到提高农田产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及时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 第二章工程概况-----------------------------------------------------------------------------4 第三章工程施工目标------------------------------------------------------------------------6 第四章施工部署----------------------------------------------------------------------------9 第五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35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20 第七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25 第八章工期保证措施----------------------------------------------------------------------31 第九章季节性施工措施-------------------------------------------------------------------34 第十章应急预案 ----------------------------------------------------------------36 第十一章工程特点和难点分析、解决措施-------------------------------------------38附图表: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2、施工总体计划表第一章编制依据1.1《正安县庙塘镇庙塘滑坡治理工程(二期)施工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1.2《正安县庙塘滑坡半边街(HP1)防理工程设计图纸》;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6《给排水构筑施工及验收规范》(JTJ801-2003);1.7《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1.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12其它与工程相关的其它规程,规范和强制性条文,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第二章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1.1.1工程地理位置及现状本工程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庙塘镇镇区,滑坡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0′07″,北纬28°33′34″。

庙塘镇西北与桐梓县相接,西南与绥阳县相接,东与本县扶焉镇、小雅镇毗邻,303省道经过滑坡区,庙塘镇距正安县56公里。

工程区地理位置图见1.1-1庙塘滑坡位于庙塘集镇区,由半边街滑坡(HP1)、上场口滑坡(HP2)组成,本次治理半边街滑坡(HP1)位置见图1.1-2.庙塘滑坡工程设计治理方案为“地表截排水+抗滑桩支挡”。

实施内容:均在HP1部位,实施C型抗滑桩工程25根(C1-C25),实施A型抗滑桩工程16根(A11-A26),挡土墙工程,1号、2号排水沟工程。

半边街滑坡(HP1)滑坡体宽约560M,纵长约230M,滑体平均厚度12M,规模约为184m ³,滑坡主滑方向为215°,为大型推移式堆积层滑坡,滑坡体表面坡度10°——32°前缘较平缓,中部和后缘较陡。

滑坡平面上呈半圆形。

实地调查,滑坡的变形过程表明:滑坡发育于第四系坡积层的缓斜坡地形,滑动面为岩石界面。

分居滑坡体变形特征,该滑坡变形破坏模式为退役式滑坡。

根据滑坡的变形发展趋势,结合滑坡的变形现状分析,虽然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稳定状态,在暴雨状下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但达不到安全稳定的要求,在持续强降雨条件下,滑坡再次失稳下滑是极有可能的。

位于滑坡体上的建筑物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开裂变形现象,部分房屋已成危房,受威胁对象包括:常住居民91户418人,流动人口约100人,国土所、卫生院、砖厂等,建筑面积约1000m²,耕地约100亩,可预见经济损失约6600万元。

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该滑坡危害对象等级为一级。

1.1.2气象水文滑坡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丰沛,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亦有冰雹、暴雨和倒春寒等灾害性天气。

区内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日照1114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

4-8月为丰水期,降雨量累计达895.10mm左右,占81%;9-10月为平水期,降雨量累计132.55mm左右,占12%;11-12月及次年1-3月为枯水期,降雨量累计72.35mm,占7%。

降雨多集中在4-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

24小时最大降雨量175.0mm,1小时最大降雨强度为55mm/h时,保证率P=90%,相当于10年一遇;暴雨强度为60mm/h时,保证率P=95%,相当于20年一遇;暴雨强度为65mm/h时,保证率P=96%,相当于50年一遇。

区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芙蓉江支流河麻沟,滑坡位于河麻沟左岸(东岸),由于受河流切割的影响,坡面冲沟发育,区内地表水系发育。

河流、山溪均具有明显的高原季节性雨洪水文特征。

1.1.3地形地貌滑坡区位于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东南缘的过度地带,受河流切割控制,地形多沟深陡坡,比较破碎,地貌类型属于黔北山侵蚀性中低山河谷地貌。

HP1小区域上为侵蚀沟谷斜坡地貌,违约河麻沟左岸(东岸),山体近向延伸,地形北西高、南东低。

斜坡欠河麻沟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约745m,最高地位于北东侧山头,标高约982.6m,最大相对高差237.6m,地形高差大。

滑坡位置高程在760-810m。

1.1.4地层岩性滑坡区出露地层从新至老为第四系(Qel+d1+ml+col+pd),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S11)地层,现简述如下:(1)第四系(Qel+d1+ml+col+pd):成分主要为残坡积层(Qel+d1)、前部公路房屋修建处的人工填土层(Qml)、后部的崩坡积层(Qel+d1)、中部的耕植土层(Qel+d1),为黄色、黄褐色、黑色含碎石粉质粘土、含大量植物根系和生物碎屑,结构松散、厚薄不均,厚约2-14.0m,分布于滑坡表层。

(2)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S11):灰黄色薄一中层粉砂层、页岩、泥灰岩,岩层产状115°∠20°,厚度0-100m。

节理裂隙发育,岩体风化破碎。

在滑坡后部出露,为HP2滑床。

1.1.5地质构造及地震区域构造上处于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川黔南北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带交接的复合部位,北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的“四川盆地”相接根据国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2日发布的,同年8月1日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滑坡区区域上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动峰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

综上所述,该区属震级较低,震率不频繁区域地质环境,区域稳定性较好,故在对整个滑坡的稳定性评价中,不考虑地震因素的影响。

1.1.6水文地质特征根据滑坡分布区的岩性和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富集及水力特征,将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二类,为分述如下:(1)第四系(Q)松散孔隙含水层含水层为第四系坡积层含碎块石粉质粘土,上部密实度差,孔隙发达,透水性较强,下部则较密实透水性差,水体在土颗料中滞留时间段,由于滑坡区土层厚度较大,形成条件总体不利于排水。

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下水沿相对隔水层的侧向补给,在持续性降水作用下,第四系覆盖相对薄弱的地段有水体渗出地表现象,是滑坡形成的条件之一。

(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S11)、奥陶系水上统(02+3)粉砂岩、页岩、泥岩,赋存于岩体风化、构造节理裂隙内,地下水埋藏浅,流量小,季节性动态变化大。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量小,大部分降水沿坡面流失,滑坡区地下水运移速度较慢,径流途径较短,具有近源排泄的特点。

1.1.7不良地质现象区内不良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滑坡、HP1滑坡外围危岩体(潜在崩塌)、河谷地带分布一些软土。

1.1.8人类工程活动工作区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滑坡体上的房屋建筑建设、耕作、公路修剪运营、砖厂开采运营等活动。

其中耕作的稻田水体渗漏对滑坡的影响较强烈,公路的动荷载也影响较大。

1.1.9滑坡体基本特征及分析滑坡位于正安县庙塘集镇,根据滑坡体的位置,结合滑坡区的微地貌特征、滑坡的变形特征等最终确定滑坡的边界条件。

滑坡体宽约560m,纵长约230m,滑体平均厚度12m,规模约为184万m³,滑坡主滑方向为215°,为大型推移式堆积层滑坡,滑坡体表面坡度10°-32°前缘较平缓,中部和后缘较陡。

滑坡平面上呈扁半圆形。

第三章工程目标本工程施工目标确定如下: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施工进度目标:正式开工后180天完工。

安全目标:安全施工无事故。

文明施工目标:确保施工现场有序、整洁卫生,尽可能减少施工噪音、污水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带来的施工干扰。

1.1本工程设计图所示工程量如下:1、抗滑桩工程本工程抗滑桩由A型和C型两种组成。

桩型均采用矩形桩,桩芯砼强度等级为C30,护壁砼强度为C20,护壁厚上部350mm,下部300mm,钢筋为Ф12HRB235级圆钢,纵横间距均为200mm,每节护臂高 1.0m。

A型抗滑桩共16颗桩(A11-A26),C型抗滑桩共25颗桩(C1-C25)。

钢筋:桩身主筋采用36HRB33500级螺纹钢,箍筋采用16HRB335级螺纹钢;桩身护壁筋采用12HPB300级圆钢。

其工程量见表1.1-2:表1.1-22、排水沟工程排水沟总长815m。

其中1号截排水沟长600m,1-5段采用梯形断面,长约340m,5-10段采用矩形断面,长约26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