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探索和困惑。目前我县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是好几年了,在"走进课堂月"活动和平时的下乡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

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课例:一位教师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片段。上课伊始播放了一段动画片: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草地,飞过花丛,又飞过一片树林,和树叶有一段对话,最后树叶对蝴蝶说:“其实呀,在图形的王国里,我们是一家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想不出来为什么树叶和蝴蝶是一家,课堂一片寂静。明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呀!教师只好不停地引导:“你们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几经周折,终于引出了课题。至此,十几分钟过去了。

问题二: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合作欲望,是确实有合作必要的选择,而不是教师认为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一节观摩课上都有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一至六年级都在用。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干什么,因此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有的合作学习,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课例:两个教师在执教《数据的整理与统计》这课时,在让学生统计一分钟内十字路口通过的小轿车、客车、卡车、摩托车的数量这一环节上,第一个教师,出示学习内容后,马上根据自己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需要,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来统计,整个教学过程很顺利。第二个教师,出示学习内容,让学生各自选择方法统计,由于时间短、车辆多、速度快,每个学生都无法统计出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统计,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恍然大悟,自己进行分组和分工统计出准确的结果,合作成功的喜悦洋溢在小朋友的脸上。

同样是统计一分钟内某十字路口通过小轿车、客车、卡车、摩托车的数量这一环节,都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一个是“强迫”进行的,一个则是基于学生迫切需要而展开的。总之,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问题三: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启发性

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还有吗?”……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

一方面把整体性的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变为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形式呆板,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动起来。就像涂长顺老师说的,由原来的“填鸭子”到现在的“问鸭子”了。

案例:满堂尽是“还有吗?”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节“9加几”的公开课:导入时.多媒体展示操场上学生正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画面上有赛跑、跳绳、踢毽、跳远等项目,还有观战的同学。教师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我看到有很多小朋友在操场上开运动会。我想问:一共有多少人?教师面带微笑地请他坐下,接着问:“还有吗?”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学生相继说了他们看到的东西和提出的问题,可就是没有问到与本节课相关的“9加几”的问题。老师在连续问了几个“还有吗”之后急了,表情僵硬,头冒冷汗。学生被逼着“思考”,与其说思考,还不如说学生在揣摩:“老师,到底还有什么?我们怎么说,你才满意?”最后教师只好自己提出“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而此时已经上课10分钟。

探究算法时,教师问:“9+5可以怎么算?”生1:9加1等于10,再加4加等于14。师:“还有不同算法吗?”生2:可以先5加5等于10,再加4等于14。师又问:“还有吗?”生3:可以数上去:10、11、12、13、14。师接着问:“还有吗?”学生表情茫然,终于又有一个学生说:“还可以从5开始数,6、7、8、9、10、11、12、13、14。”……

还有吗?还有吗?还有吗?满堂尽是“还有吗?”让人情不自禁地想问:除了“还有吗”还有吗?到底还有什么?

问题四:评价形式失真,缺少个性化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在课堂上,经常听到的是“啪,啪,表扬他!”“棒,棒,你真棒!”的表扬声。

课例:这是一节观摩课。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这些学生确实提出了有创见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或者有明显的进步,这样的表扬是适当的。但有些学生仅仅是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或者重复别人的发言,那么这样的表扬就有违发展性评价的初衷了,更有些教师对一些学生的错误回答也不敢马上加以纠正,长期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对表扬的“迷失”,就会造成评价的失真。这主要是未能掌握激励性评价的“度”而造成的。

二、今后的教学对策

1、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生命互动成长的过程,以师带生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应该特别关注的是具有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观念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否诚心诚意的把学生视为学习的小主人——一个个具有个性且是鲜活生命的人,这是教学的关键问题。在教学时,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特点灵活的运用教材的内容,根据区域特点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即有选择性地删减,更注重以人为本,变不利为有利,从学生的实际基础为出发点展开更好的教学。

2、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境促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

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例如一个老师在教学《分类》时,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容易地学到了新知识。

3、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并存

新课程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当中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我们要注意小组合作的时机。一要选准合作学习的内容。一般来说,出现新知识,需要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可以让学生合作探讨;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也有一定难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有争议的时候、而且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在辩论中求真。二要把合作技能当做重要内容教给学生。首先,要如同传授学科知识一般教会学生各项合作、人际交往技能。如,“善于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所谓“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专注地听,眼睛注视着对方,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等等。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通过模仿形成合作技能。三要注意在合作交流中,要提出合适的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空,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在合作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弱势群体,不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旁观者”,一定要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注重个性化的学习。

4、注重创设全面参与的学习活动,动静结合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课堂中,要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做到“活而不乱”。

5、探索评价的途径和方法,全面得体

新课程把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认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不是筛选,而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积极探索评价的途径和方法,发挥评价的功能,如学生的表现评定、档案袋方法等,教师们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尝试开展。表扬与批评都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共有的作用。适当的批评不仅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认识到今后改如何改正,认清前方的路。

课程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它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有收获、有困惑、有思考……相信只要每一位老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新课改一定能“为有源头活水来”。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此,我们的数

学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基的,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放在

为学生发展服务上。一些学校的墙上贴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

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等标语,但很多教师教学时却反过来要求

学生为教师服务。

案例1: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特别是上公开课时,提出一个问题后,要求学生马上回答,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心目中的答案不一致时,有的教师脸上或毫无表情或“睛转多云”,或不作任何表示(解析),而急于问下一个学生,甚至有求救于其他学生的心理,心里祈祷着有一个学生快帮忙答出正确答案;也有的教师会表现得很急躁、很生气。当终于有一个学生答出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时,大部分老师脸上会“多云转睛”,露出甜甜的微笑,心里会长长地舒一口气,心想真的很感谢你(指学生),是你救了我,要不然我的课上不下去,会在这么多听课老师面前显得很尴尬。

案例2:

青山湖区罗家镇某村小一位年轻的教师上完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听说明天我(区教研室主任兼中小学数学教研员)要去听他的课,他非常高兴,晚上认真备课,还自制了一些教具和学具。第二天,上课铃响了,这位年轻的教师充满着朝气、面带微笑、信心百倍地走进教室。他说:“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然后老师一手托着个火柴盒,一手拿着教鞭指着火柴盒说:“同学们,你们看,我这手上拿着一个什么呢?”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充满自信地回答:“老师,你拿的是一个火柴盒。”因为这个学生的答案不是老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长方体),老师明显迟疑了一下,眉头有些紧锁,继续说“你下去,谁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因为缺乏经验或是有点紧张或是有些急,所以便又问:“谁有不同的答案?”这显然是否定了那个同学的答案,这时学生很茫然,窃窃地议论着,“这难道不是火柴盒吗?”再瞪大眼睛认真看一看,叽叽喳喳……,突然有一个胆大一点的学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你拿的是一个火柴盒呀!”,这时老师脸上表现得很不高兴,并开始脸红、冒汗、急躁不安,并大声地说:“这是火柴盒呀?”(老师我的意思不是要你们答火柴盒,而是要你答长方体),这时学生一片哗然,课也因此上不下去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案例,这些老师的这些做法与新课程的哪些理念相悖?然后再提出对策。

关注知识,不如关注人。

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也就是说,知识是没有感情的,人是有感情的。只关注知识会使我们教师失去情感,会使我们的课寡然无味,因为数学知识是冷酷无情的,只关注知识还会使我们教师感到工作毫无意义(今年教1+1=2,明年还是教1+1=2,……),身心疲惫,精神萎靡。因为学生一年换一茬,而老师却像红烛燃烧自己。

案例3:

教学二年级整百、整千的加减法,如果你只关注900+600=1500, 1500—600=900就会感觉没有多大的意义。但关注人就不同,关注人,就是关注学生是怎么来学习知识的?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家庭环境、学习基础均不同,每个人的想法就不一样。如果我们来关注学生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会这样想?他的想法为什么这么好?你才会感觉到我们从事的工作有意义。也只有当你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有意义了,你才会拼发出智慧和创新的灵感。

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方法

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方法,教会学生方法不如教会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到学习方

法和解题方法。因此,课堂教学不是把学生当作容器去装、去填、去灌,而是多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探究,形成方法。平常孩子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会问爸妈或老师,而许多做父母的或做老师的,会埋怨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呢!这道题是怎么怎么做的啰!这就是我们讲的教会学生知识。如:

案例4: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教材“烙饼问题”:有一口锅,每次最多能烙2张饼,烙每面饼需3分钟,一天家里来了3位客人,为了能让三位客人尽早都能吃上一张饼,应该怎么烙饼?请设计一种烙饼的方案。

很多教师教此课时,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再大组交流。学生在交流时,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烙4次,每次3分钟共12分钟。这显然不是最佳方案,这时教师会问学生:“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有个别学生站起来说,烙3次即可,教师便让这位学生叙述一遍,即完成教学。

分析案例,提出对策…

又比如,有些老师教学生,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求平均每份是多少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数量,求它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或方程……。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教给学生方法,实际上就相当于给了学生解题的钥匙。但是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因此教学的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钥匙,即自己获得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技巧。就像是学生的前面有一条河,你是背他过去呢?还是造一座桥让他过去,还是引导他自己去造桥,自己过去?

案例5:六年级有一道几何题的教学:

方法1:老师直接去添好一条辅助线,再讲。(教会学生知识)

方法2:老师会说,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添辅助线,怎么添辅助线呢?你们自己想一想。(教会学生方法)

方法3:先问:看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两个图形是我们熟知的,知道正方形、长方形的长,求长方形的宽?这是两个有关联的图形,怎么从正方形过渡到长方形呢?你能否从中找到一座桥过去呢?(有一个不规划的四边形,把正方形的长方形联起来了,这座桥可以从正方形过渡到长方形去)但这座桥我们熟悉吗?不够熟悉,你能否把这座桥修得小些但我们很熟悉,即让学生感悟到添辅助线的必要,以及怎么添辅助线。

自信会使人不断攀登人生的最高峰

新课程提出数学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教学价值观。

前两个目标老师们都比较熟悉,第三目标是新课程最新提出来的,如何实施,有些困难。在小学里,这个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坚毅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价值观,我在此讲一下如何培养的学生的自信。

自信能够让人充满朝气、容光焕发、充满智慧、充满创造力,会使人不断攀登人生的最高峰。反之,将非常可怕,将一事无成。一个成功的老师,是让学生越来越自信,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一个失败的老师是让学生越来越不自信,感受到学习的痛苦。

孩子刚走进学校时,他的眼睛乌黑发亮,天真无瑕,敢想、敢说、敢问,慢慢到了三四年级、五六年级,眼睛就没有什么光泽,甚至有的人有些呆滞了,也不怎么发言了。是谁使这些孩子失去自信呢?是我们教师,是家庭,是社会。

案例6:

中国教育报上曾经登载过一个教育案例,说一个教师上公开课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举了手。于是,老师就请那个从来不举手的同学回答,可这个孩子站起来什么也不说,老师又请他坐下来想一想。下课后把这个孩子请到办公室,问他:“你不知道为什

么要举手呢?”学生说:“我不举手,同学们就不跟我玩,于是我不懂也假装举手。”老师说:“真为难你了,下次你知道举左手,不知道举右手……”

案例7:

从前有个读书人,进京赶考,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自家的堂屋北面墙上种了小白菜;出门去考试,外面下雨,自己身穿蓑衣,手里还拿了把雨伞;走在街上看见一个飘亮的女孩身影,回头一看却是自己的梦中情人,但擦肩而过。梦醒后,出了一身冷汗,感觉有一种不祥的兆头,于是便早早起床,找了个解梦人。解梦人说,墙上种小白菜——白种。下雨天,出门既穿蓑衣又拿伞——多此一举。在街上遇到自己的梦中情人又擦肩而过——无缘。听了解梦人如此一说,读书人彻底没了自信,就像泄了气的气球,无精打采地回到了住处。店老板看见他,没去赶考,非常惊异!怎么回事啊?读书人就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店老板就说,听我来解这个梦……

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让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富有个性。而当今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贯彻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案例8:有一位中年女教师,她上一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认识时间”一课,做练习时,老师口述了一个问题:“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是几时开始,几时结束?”这时,只见下面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孩子还站起来了,一边说:“老师,我,我。”很是激动。老师见这么多小手举起来,个个想回答,为难了。就说:“我的问题只有一个,可你们这么多同学都想回答,那我要看谁坐最端正。”这时,只见孩子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小手举得直直的,面带微笑,充满自信,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心想老师我坐得最端正),老师这时实际上是分辨不出谁坐得最端正的,但老师有权请她认为坐得最好的学生回答,于是终于有一个学生被请站起来回答,这个学生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站起来后,脑子里一片空白,忘了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分析案例,提出对策

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我建议将“手势法”引入课堂…

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看看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让学生富有个性,就是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不能要求他像现代化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个个一样,他们应该像百花园里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千姿百态。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要要求班上的每个同学都学得一样,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地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让学生自由地飞翔。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由于把握不准,这样做的话又完不成教学任务。

案例9:有一位老师在教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一道题,教师出示两幅挂图:(图1.荷叶上有8只小青蛙,图2.跳下去了几只小青蛙,荷叶上现在有2只青蛙)教师就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这幅画的是什么?”生说:“有池塘,荷叶,荷叶上有小青蛙,8只……。”师又说:“图2呢?”生说:“跳下去了几只?荷叶上还有2只。”师又说:“还有不同意见吗?”生说:“因为天上打雷,几只胆小的青蛙‘扑通’‘扑通’跳下水……。”师说:“你真有想像力,表扬。”有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同伴因为有想像力而得到表扬,马上举手说:“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青蛙跳下水,因为一条小水蛇从荷叶边游过……。”师说:“你的想像力更加丰富。”生又说:“不对,我认为是小青蛙做游戏呢……。”老师这时才意识到由于自己的评价导向使孩子们正在对青蛙为什么跳下去展开丰富的想像,这时老师为难了,是继续孩子们的想像作文,还是打断学生呢?继续让孩子们进行想像作文比赛(成了语文课)时机成熟,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但是如果不打住的话,又完成不了今天的教学任务,该怎么办呢?老师不忍心打住,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放飞,但当天的数学任务没有完成。

案例分析,提出对策

要注意处理好课堂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时,课堂预设的东西往往会与课堂生成的东西不相符,有时还会发生矛盾。如果,教师不以学生为本,不冷静思考对策,继续朝着课前的预设行进,简单、粗暴、随意处理课堂生成的东西,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出问题。

案例10:一位老师教一年级统计课时,当这位老师教完了以条形统计图的方式进行统计后,设计了一道题:“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一(3)班的45个同学想在“六一儿童节”开展活动,老师提了五个地方供大家选择:公园、动物园、图书馆、海洋馆、海滩。采取投票表决,每人一票(每人发了一张红色的五角星蜡光纸),并且每人发了一张统计的纸。

如下:

公园动物园图书馆海洋馆海滩

接下来是每个孩子上黑板贴五角星(投票表决),完了以后,开始统计,在统计时,孩子们发现,教师课前预设的20格不够用。投票的答案是“去公园3人,去动物园5人,去图书馆6人,去海洋馆29人,去海滩的2人”。孩子们在涂条形统计图时,发现老师事先准备的20格不够用,老师一看有29人去海洋馆,便自言自语的说:“我事先没想到这么多人会海洋馆,你们怎么都喜欢去海洋馆呢?”孩子们也说:“是啊,我们就是喜欢去海洋馆!”老师又说:“这可怎么办呢?”…这样吧,委曲几个同学了,请你们去图书馆。”说着,便随手拿下几个红五角星贴在图书馆的圈内。孩子们哇哇叫,:“别动,那个五角星是我的,我不愿去图书馆……。”然后再叫同学去统计,发现方格还是不够,去海洋馆的还有21人。于是老师又重复刚才的做法,强行按预设完成教学准备,但孩子们的心情却非常糟糕。

案例分析…

案例11:有一位教师启发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因素有关。有的同学说,与半径有关;有的同学说,与直径有关。可是有一个同学却说:“圆的周长与半径和直径都有关。所以我想把半径与直径加起来,再来研究与周长的关系。”教师完全没有想到学生会这样回答,而他的教案中又只设计了要么根据半径发现周长与半径的关系,要么根据直径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当时这位教师只好说,你的想法挺独特的,不过我们就不在这节课上来研究了。过后教师反思说,自己备课太不充分了。

案例分析:这样的课堂生成是不是因为教师备课不充分引起的呢?我认为这样的生成是很正常的,教学有它预设的一面,但更有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出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把课备得天衣无缝,而在于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有应变能力,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既要尽可能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要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未必在教师准备的教案中,水平再高的教师也不能在备课时把学生所有可能的反应都考虑到。但是没有考虑到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教师完全可以较为灵活地处理好这一“意外”生成。比如一种做法是:就让该组学生按照他们的研究思路去研究,结果无非会出现周长是半径加直径的2倍多一点。也可以让别的小组对此问题发表看法,鼓励大家一起来讨论。由于这节课的内容是安排在学生已经学过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之后,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必要时教师再稍稍启发一下,学生是完全可以发现这样的结论:“如果知道直径与周长的关系,也就知道半径与周长的关系,反过来也如此。两者各是一个影响因素,不用加起来。”这时再让学生任意选择半径或直径来研究它们与周长的关系,教学过程就能顺利地回到预先设计的轨道上来。

情境创设乱编了事

当今,情境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钟爱,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许多数学课堂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也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了。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所设计的情境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甚至影响到数学课改的健康发展。

创设的情境与数学内容无关

案例12 :

《角的认识》教学片段。

教师谈话启发:“同学们,你们认识角吗?”学生纷纷举手列举出生活中的许多角:牛角、羊角、鹿角……接着教师提问:“谁来说一说生活中这些角是什么样的?”学生各抒己见,好不热闹。随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角,谁来说一说这个角是什么样的?”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后,接着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了一个“□”问:“你们看一看这个长方形它有几个角?”学生一脸茫然:“没有角。”

这种为了联系学生生活,片面追求情境的有趣,而忽略了情境的负干扰,于教学何益?固然,情境创设要有趣,要联系生活,但不是所有有趣的生活场景都可以不加选择、不加节制地搬到课堂中来。

创设情境是为了骗取学生的兴趣

案例13 :

伴着上课的铃声,一位教师手提一盒月饼,面带微笑,走进了教室。

师:谁能将12块月饼分给3个小朋友,并且使每个小朋友分到的是一样多?如果大家解决了这个难题,下课后,老师就把这盒月饼分给你们吃。大家愿意吗?

学生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纷纷举手发言。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气氛中,教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下课铃响了,学生的兴奋度也达到了最高点,因为他们以为很快就可吃到香甜可口的月饼了。不料此时只见教师慢条斯理地将月饼一块一块装回了精美的盒子,提着它走出了教室。同学们愣住了—老师这是怎么了?

像这种为了骗取学生的配合而创设的情境,在平常教学中并不鲜见。这样的情境不要也罢,因为它向学生灌输了这样的思想:人有时可以不讲诚信,有时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创设的情境太“新异”,预期的结果难出现

案例14:

一位教师执教“平行和垂直”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两根铅笔掉在地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图形?”之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把可以出现的图形利用铅笔在桌子上摆出来,然后再把典型的图形展示出来。随着教师的一声令下,教室里沸腾了,铅笔掉在地上的响声此起彼伏。到了展示时间,虽然一个接一个地展示,但教师所期望的平行和垂直就是迟迟没有现身。

这种不考虑实际情况,教师只是一厢情愿地让学生探究的情境,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劳而无获。

创设的情境太荒诞,没有实际意义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学习数学是枯燥的,特别是学习计算题,学生的情绪更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

案例15:

一位教师在进行退位减法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妈妈到商店去给他买生日礼物,一双旱冰鞋98元,妈妈给了售货员136元,应找回多少元钱?

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纷纷举后回答:136-98=38(元),答:应找回38元。

师:大家真聪明,一眼就看出了用减法计算,而且计算非常正确,真是太棒了。

然而,细细品味,这样的情境却严重违背了生活常理。这一情境看似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实则离实际生活更远了:98元的东西,只有精神病人才会付出136元!这样瞎编的情境还意义吗?

恰当的情境创设,不仅能为学生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蕴藏学生将要学习探究的数学信息和数学内容,同时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相适应,这样情境创设才能达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

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案例16:一位教师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片段。上课伊始播放了一段动画片: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草地,飞过花丛,又飞过一片树林,和树叶有一段对话,最后树叶对蝴蝶说:“其实呀,在图形的王国里,我们是一家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想不出来为什么树叶和蝴蝶是一家,课堂一片寂静。明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呀!教师只好不停地引导:“你们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几经周折,终于引出了课题。至此,十几分钟过去了。

案例分析:

教学时,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特点灵活的运用教材的内容,根据区域特点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即有选择性地删减,更注重以人为本,变不利为有利,从学生的实际基础出发,展开更好的教学。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境促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例如一个老师在教学《分类》时,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容易地学到了新知识。

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合作欲望,是确实有合作必要的选择,而不是教师认为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一节观摩课上都有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一至六年级都在用。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干什么,因此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有的合作学习,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案例17:两个教师在执教《数据的整理与统计》这课时,在让学生统计一分钟内十字

路口通过的小轿车、客车、卡车、摩托车的数量这一环节上,第一个教师,出示学习内容后,马上根据自己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需要,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来统计,整个教学过程很顺利。第二个教师,出示学习内容,让学生各自选择方法统计,由于时间短、车辆多、速度快,每个学生都无法统计出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统计,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恍然大悟,自己进行分组和分工统计出准确的结果,合作成功的喜悦洋溢在小朋友的脸上。

案例分析:

同样是统计一分钟内某十字路口通过小轿车、客车、卡车、摩托车的数量这一环节,都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一个是“强迫”进行的,一个则是基于学生迫切需要而展开的。总之,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要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并存。

新课程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被动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当中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我们要注意小组合作的时机。一要选准合作学习的内容。一般来说,出现新知识,需要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可以让学生合作探讨;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也有一定难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有争议的时候、而且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在辩论中求真。二要把合作技能当做重要内容教给学生。首先,要如同传授学科知识一般教会学生各项合作、人际交往技能。如,“善于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所谓“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专注地听,眼睛注视着对方,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等等。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通过模仿形成合作技能。三要注意在合作交流中,要提出合适的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空,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在合作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弱势群体,不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旁观者”,一定要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注重个性化的学习。

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启发性

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还有吗?”……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一方面把整体性的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变为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形式呆板,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动起来。就像涂长顺老师说的,由原来的“填鸭子”到现在的“问鸭子”了。

案例18:教师的口头语:满堂尽是“还有吗?”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节“9加几”的公开课:导入时.多媒体展示操场上学生正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画面上有赛跑、跳绳、踢毽、跳远等项目,还有观战的同学。教师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我看到有很多小朋友在操场上开运动会。我想问:一共有多少人?教师面带微笑地请他坐下,接着问:“还有吗?”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学生相继说了他们看到的东西和提出的问题,可就是没有问到与本节课相关的“9加几”的问题。老师在连续问了几个“还有吗”之后急了,表情僵硬,头冒冷汗。学生被逼着“思考”,与其说思考,还不如说学生在揣摩:“老师,到底还有什么?我们怎么说,你才满意?”最后教师只好自

己提出“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而此时已经上课10分钟。

探究算法时,教师问:“9+5可以怎么算?”生1:9加1等于10,再加4加等于14。师:“还有不同算法吗?”生2:可以先5加5等于10,再加4等于14。师又问:“还有吗?”生3:可以数上去:10、11、12、13、14。师接着问:“还有吗?”学生表情茫然,终于又有一个学生说:“还可以从5开始数,6、7、8、9、10、11、12、13、14。”……

还有吗?还有吗?还有吗?满堂尽是“还有吗?”让人情不自禁地想问:除了“还有吗”还有吗?到底还有什么?

案例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课堂中,要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做到“活而不乱”。

评价形式失真,缺少个性化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在课堂上,经常听到的是“啪,啪,表扬他!”“棒,棒,你真棒!”的表扬声。

案例19:这是一节观摩课。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案例分析:

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这些学生确实提出了有创见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或者有明显的进步,这样的表扬是适当的。但有些学生仅仅是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或者重复别人的发言,那么这样的表扬就有违发展性评价的初衷了,更有些教师对一些学生的错误回答也不敢马上加以纠正,长期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对表扬的“迷失”,就会造成评价的失真。这主要是未能掌握激励性评价的“度”而造成的。

新课程把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认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不是筛选,而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积极探索评价的途径和方法,发挥评价的功能,如学生的表现评定、档案袋方法等,教师们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尝试开展。表扬与批评都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共有的作用。适当的批评不仅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认识到今后改如何改正,认清前方的路。

教师要善于在“叉路口”指点迷津。

案例20:实习老师上了一课《我的读书生活》,在体验反思这一教学环节,学生谈论了各自的阅读体会。“我喜欢读书,因为我觉得读书有无穷的乐趣,”“我用一句名言概括我的阅读体会,“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读书虽然又苦又累,但为了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下苦功读书”……还在兴头上,班上有学生霍地站起来说:“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得交学费”,引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部分同学还点头表示赞同,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这位实习老师慌了神不知怎么应对,只是微笑着说了一句:“这就是你的体会”草草收兵。

如果你遇到上述情况,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案例分析:

我认为,首先是肯定那位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的勇气,在畅谈阅读体会时,就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因为即使说一句属于自己的错话,也胜过重复千万句别人说过的正确的话。接着会让学生讨论,组织大家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一起议一议,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不健康的,并感受到其危害性。

幽默,教学的好助手,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安全阀”。

案例21:张老师在昨晚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些学生因为看电视而忘了做作业,课前便问学生,却说未带作业,正是事出有因而查无实据,张老师声色俱厉地训斥了一通,则出现师生关系对峙的局面,引起了学生逆反的心理,从而讨厌他教的科目,在这种情况下,李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晚上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戴的可是望远镜,透过镜片我清清楚楚地看见有学生是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而忘了写作业,我大概没有说错吧?”这种幽默的现场描摹,避免了学生自尊心的伤害,却针对性很强的讲得……脸红了。

案例分析,提出对策:

这样的批评方式有刺但不伤人,因为有幽默的存在,能保证师生关系正常的运转,教师要稳定沉着,这样在不尽人意的现状面前,你才能流露出自信的微笑,在怒不可遏时,你才不会失去控制,说出尖酸刻薄的话语。让批评的话在嘴里“转几圈”加点“润滑剂”,再说出来,其功效非常奇妙。

教师的幽默常常又是一种内心情绪的表露过程,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姿态动作,都可以折射出智慧之光,如学生的朗读声音放不开,倾身细听的样子,并将手贴在耳背,这样会减轻学生的压力。

如遇学生抄作业,怎么办?不妨如下试:

天工造物真是奇妙无比,既使是同一种事物也会千差万别,人的长相,手指纹,两片叶子均不同,可这一次我们班出现了奇怪现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了不少相同的面孔,比如,这个嘴巴往下歪,那个嘴角也往下歪,孪生姐妹也没像到这个程度……

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学思想

卡笛尔说过:“教学是使人变聪明的科学”,而教学思想则是形成教学精神、科学世界不可缺少的条件。数学思想方法反映着教学概念,原理及规律的联系和本质,是学生形成良好知识结构的纽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桥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不分割的一部分,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极限思想、符号化思想、集合思想、转化的思想、建模的思想、运筹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量代换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

案例22:教学小学五年级教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教材的安排是先将一个长方形和底和长方形长相等,高与长方形宽解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置于格点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既可以运用公式计算,又可以通过数小方格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能通过数小方格大约算出来,这种计算方法显然不方便,必须推导出一个公式来计算。多数老师是让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案例分析与对策

新课程提出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老师要善于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玩中学。

案例23:某老师在教小学一年级可能性——抛硬币时,让学生四人一组,一人抛硬币,一人记录(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然后全班汇报统计,得出抛硬币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机会大约各占一半。学生学得非常生硬,没有童真童趣,也没

有激情,为统计而统计。应该怎么教,才能让学生在玩中学,表现童真、童趣呢?

分析案例,提出对策。

误认为“评价学生”就是“夸奖肯定”

《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有些教师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有夸奖、表扬和肯定,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对学生一味地夸奖和肯定。

案例24: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注:在讲授圆面积之前的复习题)

师:大家看,这道题你们会做吗?

生:会做。(学生齐答)

师:你们计算一下,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大约30秒钟)

生: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学生齐答)

师:同学们真棒!真聪明!

分析:这种流于形式的,粗浅的教学评价,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是对学生、对教学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案例25:计算:99×25+25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哪几种方法解答这道问题呢?

生1:99×25+25=2475+25=2500。

师:你做得很好!很正确!

生2:99×25+25=25×(99+1)= 25×100 = 2500

师:你真聪明!方法真简练!

生3:99×25+25=(90+9)×25+25=90×25+9×25+25=2250+225+25=2500。

师:你真棒!你的解法真有独创性!

分析:这道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解答问题的能力,可教师缺少有针对性的评价,一味地表扬。由于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起不到鼓励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前提,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误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提倡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学习会增加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能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就、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等,但个别教师为了突显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往往会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讨论这一形式,误以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只要有疑问,无论问题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通过讨论这一方式来完成。

案例26: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异分母分数?大家分组讨论讨论。

生:分母不相同的分数是异分母分数.

师:大家再讨论一下:是异分母加法吗?

生:是的。

师:你们合作的真好!真棒!

案例分析,提出对策:

像这样的合作交流就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合作的理论吗?显然不是,以上教学片段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的讨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教学中应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当真正遇到有挑战性、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而学生个体又无法解决时,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不单是小组讨论这一形式。但不少数学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误认为“教师是引导者”就是“满堂提问”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师是引导者”,想尽办法构建引导的课堂,因此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认为这样就体现了教师是一位引导者,致使每堂课出现了一系列价值不高或无价值的提问。

案例27: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圆片,你们能将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三份吗?

生:不能.

师:能不能将一个圆片折叠成三份呢?

生:不能.

师:这样,你们会折吗?(老师边问边折)

生:我会折.(学生折叠)

师:折得很好!你们觉得沿着折痕剪开,是不是将圆片分成三份呢?

生:是的。

案例分析,提出对策:

如果教师的提问就是将“知不知”、“是不是”、“能不能”、“对不对”、“好不好”、“怎么样”之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课堂教学变成废话连篇的问答,将大大降低知识的智力价值;把“引导者”庸俗化为“满堂问”,表面上师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法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乖乖“就范”,才算罢休。当然,数学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但只有有价值的提问才可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有效的引导。

误认为“提供活动机会”就是“放手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就不需要任何讲解、评价和示范。

案例28: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教学片段。

师:60÷2 = ?大家讨论讨论。

生:等于30。

师:606÷2 = ?大家再讨论讨论。

生:等于303。

师:以上两道题目就是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大家会做吗?

生:会做.

师:下面的时间,同学们自己做课本第28页和29页的“做一做”来巩固一下这部分知识。

案例分析,提出对策:

作为数学教师对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不加任何讲解和指导,算是合格的数学教师吗?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没有讲解“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在解题时,出现了种种疑问。从学生的练习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事项等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渴求。然而使人遗憾的是:教师未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任何适当的解答。课后,与授课教师进行交谈,他说:“为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不再讲授‘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而是留给学生自己去感悟、去讨论。”《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非把方法和技能排除于数学教学之外。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同时结合知识点进行方法和技能的教学,才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目标定位的问题

一节课怎么上,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本质上,课堂教学的具体呈现形式是由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来决定的。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们时不时会遭遇价值定位的问题

自主建构与知识技能落实的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形成较为熟练的技能是我们衡量一节好课的重要尺度之一。可如果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建构新知,则可能会占用巩固知识技能的时间,导致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案例29:

前不久,听了一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课。执教老师从“订一份牛奶每个月要28元”的生活信息开始,启发学生提出“订一份牛奶一年要多少钱”的问题。在列出28×1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能否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巧妙地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提出28×6×2、28×3×4、28+28+……+28(12个28相加)、28×10+28×2等计算方法。在学生交流各种计算方法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最后一种计算方法引出竖式,介绍竖式计算的过程和方法,这也是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之后是巩固练习,内化竖式计算的方法,但教学时间已所剩不多……

分析与对策:由于本课在自主探索算法的过程中用时较多,导致后面练习时间不足,因而有一些学生在用竖式计算时出现错误,没有过关。我们在潜意识里期望的教学效果是既让学生经历自主建构的过程,又使计算的正确率达到令我们满意的水平。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教学目标又该如何定位呢?我认为,类似本课教学中的技能要求,是否可以理解为那是一个阶段以后的要求,在第一课时中,重点应是掌握计算的算理和算法,而计算技能的形成则可以在日后的教学中逐渐习得。

“数学味”与“生活化”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于是,情境创设就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情境创设得好,既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又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可如果一味地追求情境创设中的“生活化”,有时则会适得其反,丢失学习材料的“数学味”。

案例30:

在“平行与相交”一课中,一位教师创设了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情境。

画面一:两辆汽车在交叉的两条道路上行驶,快到路口时,车暂停。教师问:“此时要注意些什么?”(小心驾驶,否则即将相撞,因为这两条路是相交的。)

画面二:两辆汽车在即将相交的道路上行驶。教师问:“这两辆车会碰到一起吗?”(虽然这两条路暂不相交,但肯定还是相交的。)

画面三:两辆汽车在平行的两条车道上行驶。教师问:“这两辆车会碰到一起吗?”(不会,由此抽象出平行的概念。)

分析与对策:这样的情境设计,虽然找到了与学习内容相似的素材,但却不严谨。汽车在交叉道上行驶就会相撞吗?在两条平行的车道上行驶就不会碰撞吗?而且,学生不方便用数学语言表述他们见到的现象。如果换一种引入方式: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三幅情境图,然后提出要求:“请你根据这三幅图画出三组直线,看看两条直线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之后,再交流、比较、分类,引出相交与平行的概念。这样引入,便于操作,效率又高,学生容易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一句话,情境中的“数学味”更浓了。因此,我们要认真推敲,从最有利于揭示学习内容本质属性的角度创设情境。

案例31:

前段时间,听了一节课,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以后的一节活动课。一位老师头天下午就布置学生,回家用茶杯、水桶、脸盆等器

具接自家水龙头漏的水,并计算接的时间。第二天带到教室,老师要同学们计算出自己带来的水的体积,如果1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照这样的速度,你家一年会漏掉多少吨水?全国四亿个家庭呢?这节课,学生通过亲自参与,亲身实践

亲身感知,深深感受到要节约每一滴水,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

另一位老师却是这样做的:上课了,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个一次性的纸杯、一根大头针,排队到讲台前接一杯纯净水,计算出水的重量,然后,用大头针对准纸杯戳一个或几个洞,并记时,然后算出在这段时间内漏掉的水,并推算自家的水龙头如果像这样漏水,一晚,一月,一年会漏掉多少水…但由于前面排队节水、戳洞漏水用时过多,后面就没有时间计算自家一晚,一月,一年会漏掉多少水…教学也无法完成任务。

隐性目标与显性目标的问题

数学教学目标有隐性目标和显性目标之分。过去的教学更多地是关注显性目标,而忽视了隐性目标。现在我们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三维目标的落实,也就是关注了隐性目标。特别是,数学教材中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这一领域的内容对落实隐性目标很有意义。比如,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通过“数一数”(先数出100本练习本,看需要多少时间,再列表推算出数1亿本练习本所需的时间)、“排一排”(量出1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的长度,推算出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的长度)、“称一称”(数出100粒米称出重量,再推算出1亿粒米的重量)等活动,帮助学生体会1亿有多大。教师认真准备了卷尺、天平、米、练习本等材料,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开展活动,教学效果很好。特别是“称一称”的活动,学生通过操作和计算,惊奇地发现:全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节省下的粮食竟然可供1 个人吃大约二百多年。课上到这里,教师毋需再多说什么,学生肯定感受到了思想上的强烈震撼:要节约每一粒粮食。

可是就同样的教学内容,我们了解到另一位教师迥然不同的上法。教师只是带领学生读一读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利用教材给出的数据在表格中照样推算一下,就算完成了这一实践活动的教学。因为这节课上,没有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这一教学内容不作为考试的要求。

如果这样教学,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目标都会被我们在不经意中淡化或弱化。虽然我们对于这样的内容花了很多力气和心思,也不一定对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起多少作用,但是舍弃那些最易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点燃学生想象之火、照亮学生思维之光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我们于心何忍?难道我们还要满足于以牺牲大量的时间、消耗太多的精力为手段去挣得高分数的功利主义行为吗?

操作活动的表面化问题

案例32:教师让学生通过摆圆片计算出“23-17=6”,却不告诉学生把23中的一个10拆开,是因为个位不够减,所以要向十位“退1”,结果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都在拆圆片、数圆片,好像离开这些圆片就不知道如何解决这类问题似的。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学生把教师提供的模型当成了获得答案的装置,而不是数学思维的载体。

案例分析:动手操作是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思维的。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活动,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学材料是教学设计中的第一步,这一步要让学生“看到”其中所蕴涵的数学观念,将外部的动作内化为头脑中的表象,进而内化为头脑中的思考,绝不能让这些数学活动只停留在动手操作层面上。当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像我这样做”时,对操作材料一个最普遍的误用就会出现,即学生只是盲目地跟着教师指出的方向操作,在这种看似每一步的操作都很正确的假象掩饰下,学习者自身和旁观者都误认为对学习内容已经理解了。

为此,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教师要加强学生数学思维和解答方法的指导。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是很少作出任意反应的,他们倾向于根据各自所持有的个人观点或者基于他们能对环境赋予意义的理解水平,尽量使自己的回答具有意义。但由于他们具有

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使得他们对于同一个概念的理解常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出现错误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儿童在理解上存在着质与量的差别。因此,鼓励儿童进行积极的反思性的学习将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策略。

有趣与数学游戏之间的问题

案例33: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教师希望在课始先复习一下以前学习过的“分数的比较”,于是便设计了一个游戏:让两个学生到讲台前分别举着两块上面分别写有一个分数的牌子,再请一个同学拿着一块“不等号”的牌子上前来判断不等号的箭头应该朝向哪个同学,然后让全班判断他是否举对。这样玩了几次,复习结束,准备开始新课时,上课的时间已经花去了8分钟,而且学生玩的兴趣还很高,都想再上讲台前来玩一玩,完全没有想学习新内容的欲望。

案例分析:数学教学要有趣,并不意味着每节课都要设计游戏。特别是一节课的前1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是教学的黄金时间,如果让学生陶醉在嬉戏之中,且花费不少操作的时间,就事倍功半了。有些教师把游戏设计得很复杂,要花不少时间来讲解游戏规则,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把握游戏的规则,以及如何赢得游戏的胜利上,结果数学问题反而成为不重要的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源于生活,如果教师选取学生相对熟悉的现实问题,学生就会利用他的生活经验作为理解的基础,对该问题产生学习的愿望,因为人们对身边的一些现象都是希望自己能够了解并理解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因此,要突出数学的有趣,可以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花工夫。比如学习“对称”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对称的应用,如闹钟的对称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在空中保持平衡。当然也可以安排一些美丽的对称图案,包括卡通画中的有趣图案。这样,就让学生进入富有童趣的情境,既满足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又让他们从中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获取更多数学知识的愿望。

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问题

案例34:在教学“12-9”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出以下几种算法:A因为9+3=12,所以12-9=3;B从9接着数10、11、12少3个,所以12-9=3;C把12分成10和2,10-9=1,1+2=3;D第一排画10个○,第二排画2个○,从第一排里划去9个,还剩1个,这1个和第二排的2个合在一起是3个;E 9-2=7,10-7=3;F?郾把9分成2和7,12-2=10,10-7=3。教师表扬: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你喜欢用哪一种算法就用哪一种计算。同一内容的课,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时,学生只说出A、B、C、D四种算法,为了展示各种算法,老师一个劲地引导,千呼万唤总算出来了预设中的其他方法。

案例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在新教材中予以体现,这为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提供了空间。在教学中,是不是要把所有算法都展示出来?算法有没有优劣之分?是否需要优化?如果放任让学生“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就用哪一种计算”,那么其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学生没掌握怎么办?

其次,算法多样化绝非多多益善,教师无须刻意追求,穷尽所有算法,而应贴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去引导。学生想出多种算法后,教师在积极评价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一种算法比较合适。如上面案例中的A、B和D等方法学生在幼儿园就已学习过,并不合适,C是基本算法,E、F算法有创意。正因为老师不妥切的“你喜欢用哪一种算法就用哪一种计算”的引导,某些学生在计算“15-7”时,汇报说:“老师,我是画出来的……”“因为7+8=15,所以15-7=8”……而没有用基本的算法计算。老师勿忘: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捷径只有一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探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不良症状”。

“自主探究”重形式轻内容

案例35:“乘法的意义”教学片段。

出示算式:6+6+6+6、4+4+3、4+4+4、4+5+6、3+3+3+3+3。

师:你们能把这些加法算式分分类吗?

生:把6+6+6+6、4+4+4、3+3+3+3+3分为一类,因为这几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把4+4+3、4+5+6分为另一类,因为这几个算式的加数不完全相同。

师:你们能不能探究一下,6+6+6+6还能用不同的算式表示吗?

生1:可以列算式为12+12。

生2:也可以用算式6+18来表示。

生3:还可以用算式18+6来表示。

师:还有吗?

生4:还可以用算式6×4表示。

师:你(指生4)能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吗?

生:不知道,我是从课本上看到这样列式的。

分析:在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教师把“探究”视为医治百病的良方,不考虑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选择探究的时机,一堂课中盲目安排几个探究环节,这种有形式无效果的探究,造成教学效率低下,使自主探究成了点缀课堂的“花瓶”。

对策:自主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能把它异化成花哨的走过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探究的价值,都非得探究。有些知识是很难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来获取的。上述教学片段,教师在非关键性环节让学生随意探究,这就必然导致学生理解和探究“乘法的意义”这一重点知识的时间相对不足。其实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6+6+6+6、4+4+4、3+3+3+3+3还可以写成6×4、4×3、3×5,再启发学生着重探究其中改写的规律。因此,自主探究首先要看学习材料是否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是否有利于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再理智选择,合理使用,让自主探究真正突出知识的重点。

“自主探究”重自主轻引导

案例36:“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画面: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中间有一条小河,河里有四组金鱼,每组3条。小河上有一座小桥,桥的一侧有几棵小树,一棵树下有三组小兔子,每组两只,另一棵树下有2组小鸡,每组4只……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看到画面真漂亮!有小桥、小河,还有大树、白云、小鸡、小兔子、金鱼。

生2:我看到河水在哗哗地流着。

生3:我看到小河里的金鱼游来游去,有的还在吐着泡泡呢。

生4:我看到小兔子在树下跑来跑去。

生5:我看到小鸡在草丛中找虫吃。

教师为了体现知识是由学生自己探究得来的,面对学生的“七嘴八舌”就是不开口,依旧放任学生继续自由探究下去,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

分析:自主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应当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一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越“放”越好,导致学生的探究盲目无序,耗时低效,难以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对策:自主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让学生盲目探究,随意交流,不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点拨。相反,学生的自主探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时时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在思维障碍阻塞处点拨,在认知肯綮处疏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探究取得成功。此例中,教师可以在第一个学生回答后即时点拨:“你的想象真丰富,那你能不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里发现一些数学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既保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轨道或促其顿悟,使学生的探究过程由曲变直,更有实效。

“自主探究”重行为轻思维

案例37:“圆锥的体积”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一个空心圆柱和一个空心圆锥,通过验证得出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师:下面我们采用实验的方法来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老师边说边演示),先在圆锥内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圆柱内,看看倒几次可以将圆柱装满。现在我们分小组做实验,大家边做边讨论实验要求。

(出示实验要求:“(1)实验仪器中,圆锥的底面和圆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高有什么关系?(2)圆锥的体积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3)圆锥的体积怎么算?体积公式是怎样的?”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在我们用的仪器中,圆锥的底面和圆柱的底面是相等的,它们的高也是相等的。

师:谁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

生2:圆锥的体积是它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板书: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得出这个结论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

师:你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生:我们先在圆锥内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内。这样倒了三次,正好将圆柱装满。所以。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说得很好。那么圆锥的体积怎么算呢?

生:可以先用圆锥的底面积乘以高,算出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再除以3,就是圆锥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圆锥的体积公式,V

圆锥=1/3V

圆柱

=1/3sh。)

分析:综观这堂课的教学不难发现,注重探究的教学确实解放了学生的双手,但学生的思维真的得到发展了吗?以上教学片段,看似学生个个都主动参与了操作活动,经历了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但是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依据教师的实验要求按部就班完成的,即使再差的学生也能按图索骥,找到教师需要的答案,学生的独立思考又体现在何处呢?整个探究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少之又少,这种脱离学生独立思考的动手操作,实际上是将一种智力活动变成纯粹的动手活动,学生的思维没有达到实质性的发展,也就失去了自主探究的价值。

对策:探究之路总是充满艰辛的,正因为如此,探究的过程才更有魅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创设一系列极富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得以自由驰骋。就上述案例来说,可创设如下情境进行教学:(1)把圆柱形的一段铅笔削成圆锥,使学生自悟到圆柱与圆锥的关系;(2)出示一个圆锥,先扩大其底,再延伸它的高,让学生联想到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一定的关系;(3)用一个圆柱形萝卜削成一个最大圆锥体,让学生体验到“等底等高”这一重要前提,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究竟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关系呢?(4)最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圆锥、圆柱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只有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自主建构知识,积累探究经验,体验探究乐趣,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课程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它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有收获、有困惑、有思考……相信只要每一位老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新课改一定能“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篇简短

教学反思 一、角的度量 1.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二、轴对称 本节微课的设计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能够采用技术手段达到图形的变化和演示到位,教学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学习起来很轻松,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本节微课注重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微课制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观看的,所以在设计时采用背景音乐,目的是给观者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这一做法还是有必要的。但老师的语言表达上过于严肃,少了一点童趣,如果讲解声音再亲和一点,个性一点效果会更好。 微课设计缺乏大胆创意,要勇于做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 三、8、9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与合的意义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时,我一直认为有序地说出一个数的分与合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有序才能做到不遗漏,况且有序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数学思维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时,重点强调有序的操作,引发有序思维。而在教学6和7的分与合是出现了虚线框,要求学生用联想的方式得到 6 7的另外的分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教学8 9的分与合时已没有了虚线框, 数的分与合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大小,数与数的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由学生自己完整的说出:8 9能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 9两句话是本课的重点,有序的掌握“8 9的分与合”是本课的难点。多媒体动画分苹果的设计,突破了这一难点。 根据内容安排,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等原因,我在本课一开始就安排了“开火车”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对猜谜的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空前的高涨。接着是在把授课的内容讲完之后加了一个“点子数”的练习和一个“抢答题”的游戏,把所学的内容加深巩固了一遍。然而,他们毕竟只是 小孩子,到下半节课的时候,注意力就不那么集中了,如何让学生“跟着老师走”?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心得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心得 华而不实,光注重热闹的课堂,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讲求实在、讲求有效。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学生既能学到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又能达到教学目的,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是不断在实践着的事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就更为重要。好说好动,精力分散是一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就能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你的课堂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比如:现有的课件,教学参考以及任教过的老师的等,尽可能的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以此来达到有效。 我记得印象很深的是教学“10的认识”,其实学生都认识10 ,可我们书本上还是有这个知识点,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饶有兴趣地听课从而使得我能很好地开展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开头:我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我自己配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 学生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我操作,这时我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效果出奇的好。 二、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谈有效。 记得在教一年级的时候,很多孩子已经熟练掌握了10 以内的加减法甚至20 以内的进退位的加减,有的还能做100以内的呢。刚开学的时候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是数学教学发挥作用的主战场,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对于小学教育培养的外在期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对从教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众多方法中选择适合实际情况的一种或多种,提升课堂有效性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望可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有效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233-02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数学是一门实用学科,可为学生日常生活服务;数学更是一门充满创造力的学科,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活跃充满激情的,师生之间能够实现充分交流,学生能够高效地接收知识并高质量的加以消化,而不是流于形式的热闹与茫然。特别是在现今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摆在每一个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必须重点对待。 1.创设多样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是一个显著特点,通过创设有利情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显著增强,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学生,方便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在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有利情境,首先可结合实际生活创设导入情境,例如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学习时,可讲述这样的例子,”老师昨天傍晚路过菜市场的时候,发现一位阿姨在与摊主还价,西红柿一块五一斤,阿姨想买三斤,让摊主便宜点算给她,一共五元钱”,例子讲到这里戛然而止,学生一时间未能反应过来,简短沉默后,学生逐渐发现了问题所在,教师可顺势让学生讲述原因,经过这一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调动,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内容上,有利于后续知识教学的开展。同时,也可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课堂情境,例如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可展示三国时期的地图并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历史上有名的’三国鼎立’是哪三个国家么?”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魏、蜀、吴”,教师继续提问,”三国时期每个国家根据自身所处位置与自然条件采取不同的政策,那么同学们知道怎样判断这三个国家的相对位置么?”通过图片展示与问题设置,顺利地导入了课堂内容,同时也为学生简单介绍了有关三国历史时期的部分背景,实现了学科交融。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练习教学行为兴趣改革摘要:数学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变化.本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进教师把握新教材,领会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一、加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我在结合平时的上课经验和外出听课的启示,总结了课堂练习的精髓应是求新、求活、求近。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求新、求活、求近是数学课堂练习的精髓。1、求新——提供新鲜的东西引起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转变为主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因此,数学练习设计要走出数学学科,让学生去领略另外学科的精彩。设计时综合学生所学科目,确立了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情景 2 主题为背景,适时的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从而领略数学的精。,数学练习设计要走出数学学科,让学生去领略另外学科的精彩。2、求活——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保持兴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表现在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题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获得不同的结果。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开放式的课堂结构,需要教师设计出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作为自然科学基础课的数学只有实现回归自然,融入生活都应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设计,既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获。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层次,这既是学生能力转化的客观规律所致,又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3、求近——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兴趣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练习大多来源于生活,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显得抽象而单板,如果教师能创造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入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使这一个数学题耳目一新,产生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总之,数学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文化。可见,精心设计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中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学好数学的机会,特别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二、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的尝试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在小学中,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对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先学后教”的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就在小学高年级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谈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兴趣,增强信心。学生获得知识的途经无非有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是比较关键的。可通过一些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服学生。教师在实施时不可操之过急,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刚开始进行自学,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的疑虑。2、精心选材,因人而异。在进行“先学后教”时,并不要求所有的知识都进行自学。针对小学生,主要是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可让他们自学。教师要把好这个关,切忌千篇一律。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正确处理好不同内容的关系,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3、循序渐进,指导方法。数学教学要按照数学知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4篇) 本节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 1、本课从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百分数。 本课开始,设计了一个网上竞答:李斯同学答25题,对22题;张良同学答20题,对18题;刘清同学答50题,对46题,你觉得那位同学可以参加下一轮的比赛呢?学生开始了积极思考,说出了以下几种结果:“刘清,因为他答对的最多。”“张良,他答错的最少”“我比较正确率”。在学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三位同学汇报的结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较正确率,转化为分母为100的分数的比较,在将这些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 2、通过课前收集百分数信息,课上汇报,主动去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百分数的含义只有一句话,如果老师教给学生只要几分钟,但真正理解它还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给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来理解领悟。学生收集了很多信息,如“羊毛 70%”,“橙汁含量〉10%”等等,让他们说出含义之后再问学生,到底什么叫百分数?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反思(九) 我上了一节“扇形统计图”,课后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举 1、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标的落实 如提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你应该怎样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败笔之处 1、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特别是第七张幻灯片中计算扇形B表示的人数和C表示公顷数时讲的不透彻。 2、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点拖堂。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在小学数学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填鸭式”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活跃。然而,我们不难看出,华丽的“外衣”、热闹的“学习活动”掩饰不了形似神离的痕迹,放任而浮躁,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创造宽松、和谐且便于学生思考、乐于探究的优质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更是关键。怎样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呢? 一、准确解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十分紧密。教师解读教材要做到“瞻前顾后”,既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也应关注相关知识的后续学习任务及要求。同时,解读教材要做到“入木三分”,如果没有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也就不可能有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准确把握,留下的只是对教材的“背离”和“误读”。因此,唯有以审慎的态度解读教材,并从教材“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重组、改造,才能真正做到超越教材,实现科学、有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比如,教学三年级初步认识平均数“比一比”时,学生在操作中通过“移多补少”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后,依托“平均分”的基础,借鉴“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的经验,学生不难想到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来直接求平均数。接着拓展情景,深化对平均数本质的理解,设计以下教学环节,结合统计图观察,虚线表示的平均数6和最多的比怎样?和最少的比呢?使学生明白平均数一定会在最多与最少之间,接着让学生观察:比平均数6个多的有谁?比平均数6少的有谁?从中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多的和与少的和肯定一样多,要不就拉不平。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如果佳佳投中的不是9个,而是5个,那平均数会怎样?如果佳佳投中的比9个还要多,是13个,那平均数又是多少呢?这样三次拓展情景,使学生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介于原始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数据中每一个数与平均数之差的总和为0及平均数易受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影响等特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丰富了这一统计量意义的构建,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生而言,通过这三个环节的教学,平均数的概念变得丰富、饱满而灵动。当然,创造性使用教材要建立在对教材的整体知识体系的把握上,并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只有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处理教材,真正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法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学情境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在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情境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识别,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涉境体味,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龚富 (贵州省威宁县羊街镇兴隆厂小学553100) 小学数学教师要上好一堂数学课是很不容易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情感体验,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坚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首先是由于教学的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教师素质不同所决定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条件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势必不同。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其次是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心理学证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是由各种教学方法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各个教学方法有各自的适应性,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如观察法有利于敏锐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讨论法有利于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博采众长,综合地运用教学方法。 一.阅读数学教材 学习数学只需要多做习题,认真听讲和多“加餐”,就会提高学习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至于数学教材则可读可不读。其实大谬不然。众所周知,数学中的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叙述及例题的解答或证明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况且数学中的符号、图表、算式、例题的解答都以其形式优美、内容丰富、表达准确而简明见长,数学教材在表述上科学而通俗、生动而有趣,因而大有可读之处,大有阅读之必要。 从学习的角度上讲,阅读材料,特别是阅读已解答好的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有好处。学习数学,目的是为了掌握数学,这就意味着学生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独立思考、合情思考。有些学生虽然懂得解题方法,心里明白却又说不清楚。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比较课本上的规范形式与自己的解答,从中找出异同,发现纰漏,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标准的格式,养成严谨而深刻地进行数学思维的习惯。同时,阅读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5分钟左右) 这一步是为学生先学打下基础,是学生进行“自学”前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度过“尝试题”发挥旧知的“迁移”作用,为学生学习解决尝试题铺路搭桥。 这一环节可视教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 1、尝试题引路。(常用的) 2、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教育情景。 总之在这一阶段,通过尝试题的引路或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迫切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下开始新的一课。 二、认准目标指导自学(5分钟左右) 认准目标,即把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准确地把握住,这既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教师说的。教师和学生只有目标明确,方向才不会跑偏,才会集中精力攻主要问题,才会高效。目标的认定方式可灵活多样。既可课前重点认定,也可课中逐一认定。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转入自学,这里关键的是教师要根据学情出示相应的自学指导。让学生自学提示的引导下,更加有目的的自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自学情况,特别应关注学困生的自学指导。同时要对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守纪律的学生以正面引导。 三、合作学习引导发现(12分钟左右) 合作学习首先是“兵教兵”,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有了问题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可以在课本范例中获得启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解决开始提出的尝试题,这也是学生自学后的第一次反馈。最后教师抓住普遍性的关键问题认真点拨,作最后的概括讲解,把新知纳入学生的知识系统。 四、变式训练反馈调节(8分钟左右) 这是第二次的集中反馈,学生经过了前面的自学,解决了尝试问题,还没有从本质上抓住问题的特征,有必要进行巩固。这一层次教师要通过变式题的训练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所学知识,从多角度掌握解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目的。教师也可以从这次训练中发现前面没有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明确。 五、分层测试效果回授(10分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案例 4月中旬,我有幸参与了县上的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会场在中心小学举行, 而看课活动的主要形式——同课异构,更是让我们基层教师从中获益匪浅。通过我镇的教 师和县上的名师同上一节课,让我们看到了名师的风采,从她们身上学到了备课、上课的 技能,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和名师之间的差距。 看课中,自己的感受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们的课堂为什么效率低”“我们的课堂 能不能达到较高的层次”一直萦绕这我,而这些思考,也一直伴随我回到了单位。可能是 第一节看的是数学吧,所以县上王老师和我镇的张老师同上的数学三年级下册《比一比》 给我留下的印象较深,感悟也叫颇多。为了更好的说明上面的两个问题,以及今后我们的 课堂应当怎样去做,接下来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谈一谈自己不成熟的见解。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我们的备课上课能力呢? 一、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即: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 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解决策略 1、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课前 调研 2、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抓准切入 点 3、教学实际要关注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亲历过程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 解决策略: 1、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 2、美丽的童话情境 3、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溢水中小李敏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着重强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科学性和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以此希望我们每位老师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力求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扎扎实实地上好每堂课,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了全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无论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新课程实施后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然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何避免课堂教学的过于形式化,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此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一些我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缺乏对教材的研究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三维目标。就目前的数学教学来看,很多教师往往会出现教材吃不透,理解不到位, 缺乏对教材的研究,看似课堂中热热闹闹,很为成功,其实仔细分析,偏离了重点、难点,学生凑了热闹,基础性的知识都没有学好。比如在一年级《认识物体》教学中,这一单元要求学生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对它们形状、特点有整体的、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只要能识别这些物体,能找出生活中的这些形状的物体即可,不要求学生对物体的特征做规范的语言描述。而有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归纳出特征并板书出来,过高要求学生记住,提高了教学要求,这样做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就谈不上什么有效课堂了。因此,教师专业培训必须回归理性,回归到教材的把握研究上来。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传统 由于受年龄限制小学生对自身的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弱枯燥的学习很难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集中。而我们小学课堂里的学生们,都是新世纪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下成长。在家长的精心教育下有着比以往学生更好的基础,同样他们拥有更强的个性思想,往往不愿接受单一的教育方式。因此,再用以往单向的由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的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肯定无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教,把知识单纯的灌输给学生,必然无法得到学生的共鸣,甚至遭到学生的排斥,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上传: 朱瑞斌更新时间:2012-12-29 9:23:24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展的条件是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根本保证。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尊重,互动学习,是形成民主平等教学氛围的主要因素。传统教育中,课堂气氛严肃,往往是“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样一种被动局面,学生很少有自己提问的欲望和权利,根本谈不上什么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 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 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

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 要提升学生素质,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升多种水平和养成一定思想观点的主渠道,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成绩。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无论课改到哪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怎样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则是新课改后长期实践、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所谓"有效",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或是否讲完课时教学内容,而是看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看学生有没有真正学懂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数学课堂更需要真实的、富有实效的学习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教学呢?我将使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阐述以下几个观点。 一、注重学生发展的策略 陶行知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也好,在研究中也好,首先应该注重什么?每个教师都会知道: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注重学生,促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具体又要注重学生的那些方面呢?即: 1、注重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也能在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例如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课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将所学知识用于买东西算帐,算家里的电费等,使他们体会到,每学一节数学课,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就增大了一点。 2、注重学生的生活中的“数学思考”。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与形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教材实行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魅力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魅力 ——师生词穷理极的“语言化”教学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对教师来讲,语言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各种丰富的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又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相互的活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相长”。教师语言的清晰讲解,更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是为教师教学的良好反馈和对学生更好学习的激励、培养。对于学生而言,在预习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习题练习中,在纠正错误中,能够把自己心中所想的思路清晰的表达出来,更利于他们去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更利于形成自我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更利于主动学习、主动讨论、主动探索。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 对教师来讲,语言是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条件,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又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对于学生而言,在预习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习题练习中,在纠正错误中,能够把自己心中所想的思路清晰的表达出来,更利于他们去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更利于形成自我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更利于主动学习、主动讨论、主动探索。 课堂教学的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体态无声语言、板书书面语言、现代多媒体语言、常用口头语言等。 一、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个小动作,可以改变许多,无声之言 无声之言是指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手脚等活动来表现个人情感的身体动作。其一,表情语言,有学生开小差,一个严肃的眼神使他迅速改正;学生回答对问题,一个赞许的目光或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使他得到莫大的鼓励。学生在认真听课时,一般都会盯住教师的脸,如果一位教师总是一种表情,就会使学生的注意中心由于缺乏变化而容易分神。其二,手势语言,是教师个人情感的外在表现,能起到口头语言无法取代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可以为教师控制和调节课堂气氛节奏,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科学间的情感交流。 二、有针对性、规范性的课堂知识的提炼、概括,书面之言 板书不仅仅是讲授内容课本知识的重复,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画龙点睛”的启示。板书语言受空间限制较大,但时间有延续性、对重点内容突出性强,教师的板书应做到有计划性和规范性。板书的计划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板书设计,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的要点。板书的先后顺序还能使学生看到知识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看到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而通过板书的位置设计还可以让学生看到知识点间的异同,把握到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板书的规范性,板书的时间的延续性强,不象口头语言过了就过了,它会留在黑板上,所以板书语言的规范性、严密性的要求都更高。统一风格的规范性板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把握知识的重点和记忆的规律,形成良好记忆和思维习惯。 三、形象、具体、动态的现代多媒体细节展示,现代之言 现代科技的发展,优化组合多种现代多媒体,不但可展示内容中的细节和动态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而且可以节省活动的时间和拓宽活动的宽间,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把具体和抽象结合。 例如,在讲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物体的平面形状、物体色彩、位置关系”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出较形象、立体、动感的图像,利于他们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的培养。又如,在“小数除法的数式计算”过程,可以展现“如何去试商、数位的判别、商与除数的积在哪个位置、有余数不够除的做法、小数点如何点等”,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多媒体的动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媒体的直观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因此,能促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结合,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课改的热潮下,我们要使数学教学活动灵活多样,让学生应用实际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灵活地利用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彻底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以前的由教师一昧说教而变成教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标签:数学;课堂 促进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课堂是学生學习知识的摇篮,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制定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的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所以,课堂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指导并开展课堂教学,对教学价值的体现、学生成长的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根据自身的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把握好时间,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一般在20分钟左右。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学习体验,激发主动参与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要从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动作和思维密切相连,切断动作和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现在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知建构过程,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是从手、眼、脑协调活动开始的,对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提出来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于是,教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其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指定考试范围,学生死记硬背。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1、过程高效率。关注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师的导控制在10分钟以内,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35分钟以上;充分利用和调动了小组学习,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按规定导学;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关注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2、方式高效力。能按要强求认真完成预习,做好了预习笔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参与自主、合作学习人数达到100%;能围绕学习目标参与学习态度认真,习惯良好,乐于自主,善于合作,勤于探究,学习质量高;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明确,“对学”“群学”充分,合作高效,共同达标;乐于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诵读、演讲、说理、评价、自信等能力,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会倾听、欣赏,书写或演示规范;能按要求当堂完成达标检测。 3、模式高效能。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并关注了全体学生;依据“三步六段”导学模式撰写的导学案和上课,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及自我管理;做到没经过学生认真自学的不讲解,没经过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不交流探究,没发现学生思维困惑点和障碍点的不讲解;导学过程和环节流畅;围绕“三维目标”能启发、善纠偏、真解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质量高效益。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量和质达标,测评反馈“基础达标”100%,“能力提升”80%,“拓展延伸”70%;学生处于乐学、善问、会听、敢议、能评的学习状态,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智商、情商同步得到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在学习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800字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800字 下面是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期又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常平镇木棆小学:张小波 【摘要】我们要在紧抓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有个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创造思维 前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黄爱华执教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不时被黄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所感染。回来也在深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太重要了,学生都有好奇心,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就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和养成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把一堂课上好了,学生不仅知识掌握得好,而且能举一反三。如果一堂课上不理想,课后再花时间来“炒冷饭”,那“味道”也就不同了。因此,如何用好40分钟,让学生学的轻松?这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呢?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营造氛围,培养自信。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的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养自己的信念、意识,学生的潜能也才能得以释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往往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就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一般来说,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怕被同学笑话,更怕老师投来不屑的眼光。而我在教学中却有心多让这部分的同学回答问题,特别是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会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他们。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在课堂中没有嘲笑,没有羞辱,没有指责,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得到充分的放松,人格得到真正的尊重。例如,一次数学课上,有这样一道题目:有个圆的直径是6cm,求它的面积,由于题目比较简单,我叫了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上来黑板前板演。她列式为:3.14×62,刚写出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