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泥人制作工艺
泥人工艺学1第一节 泥塑与彩塑

第一章泥人简述第一节泥塑与彩塑泥塑,是用泥塑造的一种塑像,有上彩与不上彩之分,我国雕塑传统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广阔地域上都有分布,流派门类众多。
佛塑艺术家创作了许许多多大型泥塑,陈设于历代庙宇之中。
民间艺人设计制作了形形色色的泥玩具,以能跑、能叫、能动的拙拙形态、亮丽的色彩,来吸引儿童玩耍。
一些技艺高超的工艺匠人,被宫廷御用,塑造了大量的用于观赏、祭祀和陪葬的艺术珍品。
这大量的上彩或不上彩的泥塑,形成了我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泥人艺术大观。
而做人俑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是我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史记》中有“帝乙为偶人以象天神”的叙述,《战国策》苏秦阻孟尝君入秦故事中有搏泥作土偶的记载,唐代卢赞善的故事中有关于“瓷妇子”的描写,宋代是泥塑艺术的盛期,文献记载更加丰富。
说明了我国的泥塑艺术源远流长。
我国发现最早的纯泥土的泥塑制品是红山文化的牛河梁庙遗址,出土的泥塑残品女神头像,距今约为5000年。
由于泥塑制品不易保存,容易风化,遇水溶解,所以年代久远的泥塑实物实不多见,无锡泥人的历史悠久,已有500多年,但明代的作品却一件未见,最早年代的也是晚清。
泥塑的制作从选泥上来说,有黄泥、红泥、黑泥、白泥等。
只要泥质细腻,可塑性好,便可塑造。
有的还在泥中掺入棉花丝棉纸等纤维物,大型泥塑用泥还可掺入禾草、毛发等以增加抗拉强度。
泥塑可以说是陶艺的本源,陶乃是粘土火烧而成。
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文化,黑陶文化就是在泥塑塑造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文明型志。
彩塑:指表面着有彩色或妆銮的一种塑像,是在泥塑阴干后先上粉底再施彩。
我国的彩塑艺术造诣高深,尤其宗教艺术在隋唐时期就非常盛行,如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大同的辽塑和太原晋祠的宫女,苏州紫金庵罗汉,昆明筇竹寺罗汉等等遍布全国,在民间泥塑中无锡的“惠山泥人”,天津的“泥人张”的彩塑最富盛名,所表达题材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泥人工艺学14 涂绘

第七章涂绘泥人行业内有句行话“三分坯子七分画”,形象地说明了彩绘在泥人生产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除了喷绘,用画笔涂绘更是重要的工艺部份,还有的干脆不用喷绘而全部涂绘。
泥塑产品通过彩绘,不仅保留了作品原有的神韵,更增添了色彩图案的装饰美,其中的开相工艺“画龙点睛”,成为展现作品精气神的最关键步骤。
当前社会用泥料制作的彩绘泥人成为主流,其涂绘工艺技法相比其它材料的泥人也显得复杂且大同小异,因此我们着重介绍泥坯的涂绘工艺流程和操作技法。
涂绘工艺流程:整理糊尺→涂肉色→开相→上色→上光亮剂第一节整理糊尺泥制的坯体印制时,由于二爿泥片的干湿度不尽相同或者合缝时没有按实、相粘,泥坯干燥时收缩会造成表面局部裂隙,业内人员行话叫“崩尺”,放置时间长,坯体上还会出现其它的损伤,如:在搬运移动、储存过程中,遭受撞击嗑碰,造成缺损或断裂,一些附加在泥塑上的小道具、小配件,如:发结、辫子、棍、枪等附件,因湿泥时装配不当,或者由于附件和坯体含水量的不同,收缩不同步,也会产生裂隙。
因此在彩绘涂色前,整修泥坯,用纸糊平裂隙是涂绘工艺第一个重要步骤。
它分为二个工序。
1、揩坯:上彩前由于前面所讲的种种原因,泥坯表面还会有尘污,就需要再揩一次坯体(方法按照成型章节中介绍的方法),使产品干净光滑,轮廓更加清晰,更适合走笔画彩。
2、糊尺:泥坯彩绘实际是一个多次涂刷颜料的过程,坯体会反复多次吸湿和干燥,坯体表层不断产生膨胀和收缩,难免产生开裂“崩尺”,而坯体二爿泥片合缝线是一个薄弱部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二爿泥片合缝的缝线处,无论是产生裂隙还是没有产生裂隙都要求“糊尺”,糊尺就是在缝线处糊上一层吸水松软的纸。
糊尺的主要材料是丝棉纸、木胶(在70年代前用牛皮胶)和泥浆水。
糊尺的方法:(1)先将木胶或泥浆和水调制到适用的稠度。
(凭操作者经验和材料性能而定)(2)将丝棉纸裁剪成宽1—2公分的细长条(据产品大小而定),再将长条的丝棉纸用手撕成小段。
泥人

泥人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泥人吧!而我今天说的主题刚好和这个有关。
没错,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民间传统工艺品——泥人。
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泥人本身。
民间捏面泥人面塑艺术技法民间工艺面塑,是我国古老的一门民间艺术,俗称“捏面人”。
它以泥巴陶土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由于它的色彩丰富,造型生动,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深受人们喜爱。
面塑一般都是在街头巷尾,现场制作,现场出售。
中国有记载的泥塑可上溯4000年前,是一种最古老和常见的民间艺术。
在天津、北京、陕西等省市都有泥人彩塑各具代表的传承流派。
其中,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北京韩家泥人彩塑等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传承。
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泥人的来历。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惠山一带荒草丛生,古木参天,经常有野兽出没,危害人类。
人们谈兽色变。
但是,事情总是一物降一物的。
在深山里,不知何时开始,住来了两个人形巨兽,名叫"沙孩儿",它们力大无比,山中各种猛兽长虫,只要见到它们微微一笑,就会俯首贴耳地投入它们的怀抱,任其吞食。
自从出现了"沙孩儿"之后,附近的百姓从此都安居乐业了。
有一年冬天来临,上山伐木的农民纷纷下山。
雄的"沙孩儿"出于好奇,就在未伐下的大树下玩耍。
这时,这棵大树突然倒下,把它压死了。
雌"沙孩儿"寻踪到此,见此惨状,伤心不已。
为了殉情,也就一头撞死在这棵树下,后来,人们为了怀念它们,便根据它们的形象捏制了一男一女两个泥人,取名为"大阿福"。
从此,这一对大阿福就作为镇山驱兽、避灾辟邪的吉祥物流传于民间。
最后,我来介绍一下泥人的制作方法。
先找一个塑料杯子,在里面放上泥,大约放半杯,再往里面放一些水,搅拌均匀,让它变成一团。
把做好的泥巴拿在手里,然后我们先做好泥人的头,注意如果做耳朵的时候,捏不起来可不要捏,不然的话会拔坏的,捏不起来,我们可以用剩下的泥做一双小耳朵。
泥塑的制作方法

泥塑的制作方法1、泥塑用泥的准备。
第一步,将泥土放置于木盆或其他容器中,加水和成泥浆,用丝网将泥土中的沙石和杂物去掉,然后把泥浆置于太阳下,将多余水份蒸发掉,使塑泥的软硬程度适中。
第二步,将塑泥切成块状,用塑料布包好备用。
2、制作泥塑用的塑刀。
取长度和宽度不同的竹签若干,将竹签的一头削尖,并打磨光滑,用这种方法制作大、中、小号塑刀数把。
3、制作泥塑的骨架。
根据泥塑的造型,制作木制或铁制的骨架,骨架可增加泥塑的坚固程度和造型的复杂程度。
4、开始实质性的泥塑制作泥塑俗称“彩塑”。
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
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秃上底粉,再施彩绘。
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至唐宋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太原晋调的宫女等。
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
“泥人张”指天津泥人张长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
其子张兆荣、孙张景桔继承祖业,为中国彩塑艺术作出贡献。
惠山泥人又可分两类:一类“泥要货”供儿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
其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色彩明朗热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另一类为“手捏戏文”,主要塑造戏曲人物。
这类泥人很注意种态刻画,造型适当夸张,表现技法精练,色彩纯朴、深厚,实有江南地方特色。
现代著名艺人有胡新明、王忠富、于庆成等人。
此外,陕西凤翔、河北白沟河、苏州虎丘等地亦为著名的民间泥塑重要产区。
制作方法:泥塑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但需要有一些技巧,否则制作出来的泥塑作品容易干裂,没有色泽,不会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1、选择合适的泥土。
在选择泥土上一定要用上好的泥土,黏性好的为佳。
然后将其捣碎并且加入适当的水进行揉捏直至柔软。
2、捏制胚胎。
常用的泥塑制作方法

常用的泥塑制作方法
1、泥塑制作
泥塑制作简单泥塑的具体制作方法
所需材料:粘性强的泥土,棉絮,滤网,少量水。
2、选泥,要粘性强、少沙石的红色粘土。
捏泥人需要新鲜的泥(或者水分适中的泥)。
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蜂蜜等。
3、制培,把粘土一晒二搅三过滤,制成细腻的粘土胚,然后反复摔打,直到粘土有了韧性,就可以开始塑形了。
4、塑造,手工将泥人捏造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如果是初次制作可以选简单的,易上手的,比如一些小动物。
5、阴干,在阴凉处将制好泥人阴干。
捏泥人简单方法 步骤

捏泥人简单方法步骤
捏泥人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手工艺,可以通过将泥巴或者粘土塑造成各种形象。
下面是捏泥人的简单方法步骤:
1. 准备材料: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捏泥人所需的材料,如粘土、剪刀、小刀、牙签、颜料等。
在选择粘土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颜色的粘土。
2. 捏出形状:首先,将粘土揉搓成球状,然后用手指将其压扁形成泥人的底座。
接下来可以开始捏泥人的形状了。
3. 造型:根据泥人的形象,用手指在底座上塑造出头部、四肢等部位。
可以先捏出大概的形状,再逐渐细化。
可以用小刀修整泥人的细节,如眼睛、鼻子等。
4. 雕刻细节:可以用牙签或小刀在泥人的表面雕刻出细节,如衣服的纹理、发型等。
注意要轻点,以免损坏泥人。
5. 加入装饰:完成基本的形状后,可以在泥人上添加一些装饰,如眼睛、口红、项链等。
这里可以使用小颜料或者其他小物件来装饰。
6. 干燥:完成后,需要将泥人放置在通风的地方让其自然晾干。
通常需要一些时间,根据所用的粘土种类和形状的大小而定。
以上就是捏泥人的简单方法步骤。
当然,捏泥人的过程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创意进行调整和变化。
希望你能够享受这个过程并创造出美丽的泥人!。
惠山泥人制作工序

惠山泥人制作工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泥塑艺术,是利用泥土为原料进行创作的一种民间工艺。
惠山泥人是中国的著名泥塑之一,因其独特的造型、细致的做工和鲜艳的色彩而备受瞩目。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惠山泥人制作的工序。
第一步:选材。
选取适宜的泥料是惠山泥人制作的重要一步。
泥料的质地要细腻、黏稠,且不易开裂。
一般使用的是苏州湖泥或镇江泥,料子经过筛选、淘洗、晾晒、搅拌等准备工序后才能使用。
第二步:胚制。
胚制是泥人制作中的关键步骤,也是最费时间的环节。
制作胚的工艺纯手工进行,包括揉、捏、压、拉等多个步骤,要求制作者手法灵活、细心耐心。
第三步:整形。
经过胚制后,泥人的基本造型已经成型,接下来就是将泥胚进一步修整、整形。
通过多次精细的抠、刻、打、捏等过程,使泥人的造型更符合客户的要求、更加生动逼真。
第四步:上色。
惠山泥人在色彩上尤为注重,讲究色调的协调搭配,使泥人更具艺术感染力。
上色时需要将泥人分成若干个部位,一部分涂上底色,再逐一上色,至于阴影、高光等细节层次的勾勒也需要技艺精湛的泥人工匠一针一线地制作。
第五步:晾干。
泥人的制作完成后,需要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直到彻底干透,这时的泥人才能更好地保持形态和颜色。
第六步:上蜡。
泥人的上蜡工艺十分考验工匠们的经验和技术水平。
蜡涂得太多会影响色彩、提高色差;蜡涂太少则不能很好的保护泥人,难以达到延长保存效果的目的。
蜡是一层保护泥人的外衣,还可以增加泥人的美感和灰尘的抵御力。
总之,惠山泥人的制作过程需要有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创意。
它以其精美的技艺、独特的制作工序和鲜艳多彩的外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泥人背后,都有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无限的心血,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爱护。
泥塑(天津泥人张)

天津泥人张在色彩的运用上强调运用固有色彩,注重表现真实性,色彩搭配注重明度对比,适当运用补色对 比,多运用黑色、深红、深蓝、深绿、中黄等较重色彩,色彩效果较为厚重、朴实、苍劲。
制作工序
天津泥人张彩塑制作工艺过程有六部分:准备泥料、塑造泥人、阴干泥塑、入窑烘烧、实施彩绘和道具制作。
准备泥料
天津西郊区古河道地下一米处有一层红色黏土(俗称胶泥),其黏性强,含沙量小,适合作为制作泥人的原 料。泥土经过晒干、制泥浆过滤、沉淀等多个步骤,后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为熟泥,这便是制作天津泥人张彩 塑需要的泥料。
谢谢观看
天津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禧,他在承袭前两代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主张技术应服从神态,神态 应服从主题。重视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注重人物细节刻画和真实感。服饰运用一定的装饰纹样,注 重工艺性和装饰性。
天津泥人张第四代及第六代传人继续传承天津泥人张一贯的造型特征,以写实为主,神情适当夸张,比例精 确,造型生动,并且吸收国画中的用笔特点及杨柳青年画中的装饰性,追求形象、动态、肌理上的工艺美。
泥塑(天津泥人张)
天津市传统美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历史渊源
03 制作工序 05 传承保护
目录
02 文化特征 04 题材作品 06 社会影响
泥塑(天津泥人张),天津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民间美术品,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已有180年的历史。其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 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天 津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塑泥人制作工艺-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纯粹泥土的艺术,手工制作泥塑、泥人从线描到上色,从制模到成品,整个泥塑过程皆为手工制作,每个泥塑皆独一无二,一线一面展现着憨厚、活泼、质朴的的风情,同时也体现着民间艺术家们的坚韧和智慧。
和泥
泥取回后,整整齐齐地堆在院墙角上,随用随取。
和泥不需用手,一般都备有石磨盘和木棰。
首先,将泥块捶碎成粉末,掺水拌和,直到纸屑与泥完全融为一体,将泥巴掰开后,其断面出现纤维状便可以了。
取泥
坚固的泥塑离不开一块好泥,泥塑以陕西万泉沟的泥为基本原材料。
万泉沟沟壁的泥一层一层能让人瞧得清清楚楚,做泥塑的泥最好取第三、四层,这种土表面光洁、坚硬、掺水拌和后还比较柔软,手感好,又便于捏制,加上它的膠性好,不易干裂。
擀泥饼
做泥塑用泥不能太稀,须有一定的稠度,做虎头挂片,要将泥团擀成饼状,大小比挂片的模子略大一点,厚度约1.5厘米。
擀泥饼
切泥块
泥饼擀成
泥饼擀成后,即可入模,只需将泥饼对准模子,重合放上就行。
然后按模,并除掉模子以外的多余泥饼部分;再次按模,检查各个部位都以妥当为止。
入模
除掉多余部分
按模
再按模
插铁钳
虎头挂片基本成型,趁泥未完全干时,在挂片上方和两侧插上细细的铁钎,以便在铁钎上加放小花模。
铁钎是自制的,绕成弹簧状。
自制的铁丝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插钎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插钎
晾晒
将半干的挂片摆在空坪中晾晒,直到挂片干透后,便可竖立起来,摆在一侧备用。
在空坪中晾晒
上白粉
在彩绘前,要在泥挂片表面上涂白粉,以便上彩色后色泽鲜艳。
白粉是本地产的一种白膠而成的,将泥块辗成粉末,置入锅内放水调和,加入少量骨膠,稀稠适度,加热调匀为止。
上浆是将挂片置于锅旁,用勺子舀出白泥浆淋于泥片上,反复三四次,上完后置于阴处晾干。
线描
上彩
上大红。
大红是主色,为达到热烈喜庆效果起到决定作用。
上品绿。
也是主色,与大红互为相辅,民间说:红配绿,看不足。
上玫瑰红。
副色,为加强热烈喜庆效果,补充大红的不足,又让红色有了冷暖变化。
上品黄。
为陪衬色,起到增加画面亮度的作用。
但不宜太多,太多就烦了。
上大红
上品绿
上玫瑰红
上品黄
彩绘全部完成后,带颜色完全干透,便在彩绘表层薄薄地涂上一至二层透明清漆,起到保护色彩不被水溶化的作用。
至此,一个虎头挂片的制作就全部完成了。
线条有讲究,线条是造型的根本,一切纹样符号靠线来表现;线条是分界线,各种色彩线在条内涂敷,就不会乱。
线条分为四大类:主线:绘出主要结构,线条较粗壮有力。
分线:往往随主线而行,线条较细。
随线:随机应变之线,随意而劲挺。
绕线:装饰性强,呈弯曲流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