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生活环境与健康-水体卫生

合集下载

环境医学(整理版)

环境医学(整理版)

环境医学环境卫生学: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碍事的发生、开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一次污染物:直截了当排进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某些一次污染物进进环境后在理化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反响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机体内产生的有害生物学效应而随之增强的相互关系。

剂量—反响关系: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产生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数而随之增加的关系。

剂量—反响关系的评定:是环境化学物显露与健康变量效应之间的定量评价,是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核心。

阈值化合物的剂量—反响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呈S型或抛物线型,通过应用未瞧瞧到的有害效应计量〔NOAEL〕或最低瞧瞧到有害效应计量〔LOAEL〕来计算和推导出参考计量〔RfD〕。

有害效应计量〔NOAEL〕只是一个试验剂量值,它受每组动物数、试验组距等因素的碍事。

必需微量元素的剂量—反响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呈U型。

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分5级:1、生理负荷增加;2、生理代偿性变化;3、胜利反响异常;4、患病;5、死亡。

临床所见疾病患者和死亡者只是“冰山之巅〞易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响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

碍事人群易感的因素:1、非遗传因素:年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2、遗传因素;性不、种族、遗传缺陷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对机体或后代引起有害健康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显露:人体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过程。

环境显露水平:指人群接触某一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剂量。

显露评价:确实是根基要确定显露水平和显露人群的特征。

内显露剂量测量:指过往一段时刻内已汲取进体内的污染物量。

生物有效剂量测量;指经汲取、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组织器官、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5篇)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5篇)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本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保障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适用于所有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和使用者。

2. 主要责任2.1 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的责任:- 建立健全水质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供水系统的水质进行检测;- 确保集水源、水源地、水处理设施等设备设施的安全、卫生;-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建立健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2 生活饮用水使用者的责任:- 定期对家庭自来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 及时维修或更换家庭自来水设施,确保供水设施的安全可靠;- 遇到供水突发事件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3. 水质监测3.1 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定期对供水系统进行水质监测,包括集水源、水源地、水处理设施等;3.2 水质监测应涵盖生活饮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化学污染物等;3.3 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公开向社会公众。

4. 水源地和水处理设施的安全管理4.1 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水源地和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4.2 检查项目包括设备设施的完好性、消毒设备的正常运行、作业人员的卫生状况等;4.3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水源地和水处理设施的安全、卫生。

5. 拒绝使用和报告不合格饮用水5.1 生活饮用水使用者应定期对家庭自来水进行水质检测;5.2 若发现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6. 应急预案6.1 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应建立健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2 应急预案应包括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置和恢复措施等;6.3 生活饮用水使用者应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7. 外部监督和投诉处理7.1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生活饮用水供应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其依法履行职责;7.2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接到的饮用水问题投诉及时处理和回复。

环境卫生学监测分析总结

环境卫生学监测分析总结

环境监测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加 强与其他国家 和国际组织在 环境监测领域 的合作与交流
01
国际交流:参 与国际环境监 测项目,提高 我国环境监测 水平和国际影
响力
02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CREATE TOGETHER
• 评价环境污染状况和治理效果 • 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结果的报告与反馈
监测结果的报告
• 编写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和评价结论 • 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机构
监测结果的反馈
• 为环境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 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指导
04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实践案例分析
空气污染的监测案例分析
05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技术创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环境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创新:研发新型环境监测设备和方法,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01 政策制定:完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明确监测标准和要求 02 政策实施: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监测数据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土壤污染的监测方法与技术
土壤污染监测方法
• 采样法: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 • 遥感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土壤质量 • 模型法:通过数学模型预测土壤质量
土壤污染监测技术
• 光谱法:分析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 • 色谱法:分析土壤中污染物的成分 • 电化学法:分析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
03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数据分析与评价
环境卫生学监测对公共卫生的促进作用
• 降低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风险 • 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 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环境卫生学讨论题参考答案

环境卫生学讨论题参考答案

环境卫生学讨论题第一章绪论试述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环境因素?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后称何种污染物,并试举一例说明之。

参考答案: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因素(得分30%)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后称二次污染物(得分20%)试举一例说明(得分50%)第二章环境与健康1.问答题:试述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参考答案:(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25%)(2)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25%)(3)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25%)(4)环境因素对机体作用的复杂性(25%)2.问答题:试述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复杂性参考答案:(1)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和多途径入侵(25%)(2)机体对有害因素反应的差异性(25%)(3)低剂量长期暴露影响的隐匿性(25%)(4)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可发生转化、降解或形成新的污染物(25%)第三章大气卫生问答题:试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1.引起急性中毒:(1)烟雾事件(得分:10%)(2)生产事故(得分:10%)2.造成慢性危害及远期影响:(1)长期刺激作用产生炎症:(得分:10%)(2)心血管疾病(得分:5%)(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得分:5%)(4)慢性中毒(得分:10%)(5)致癌作用(得分:10%)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1.气候改变(得分:10%)2.产生温室效应(得分:10%)3.臭氧层破坏(得分:10%)4.形成酸雨(得分:10%)第四章水体卫生问答题:简述的水俣病的发病机制及其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标准答案及评分办法:1.水俣病是一种汞污染引起的公害病。

(得分:30%)2.发病机制:含汞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经化学和生物化学转化形成脂溶性3.极强的甲基汞,在水生食物链中经生物放大作用,生成高汞含量鱼、虾等水产品。

(得分:30%)4.甲基汞具有脂溶性强、容易穿透血脑屏障而蓄积在人脑中,大脑中枢神经是水俣病危害的靶器官。

环境卫生的调查内容

环境卫生的调查内容

环境卫生的调查内容环境卫生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环境污染现状、垃圾分类及处理、水质检测与评价、污染源排放情况、生态保护和恢复、环境风险评估、资源利用与节约、公众卫生与健康状况以及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环境污染现状环境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需要关注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例如颗粒物、臭氧、重金属、有机物等。

通过了解污染现状,可以揭示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垃圾分类及处理垃圾分类和处理也是环境卫生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当地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的分类情况,以及各类垃圾的处理方式。

例如,垃圾是否进行了回收利用、填埋或焚烧等处理,以及这些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水质检测与评价水质检测是环境卫生调查的关键环节,包括对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检测和评估。

我们应了解水质检测的方法和指标,如微生物指标、有毒有害物质指标等,并学习如何评价水质的好坏,为后续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

污染源排放情况污染源的排放是环境卫生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我们需要调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焚烧等污染源的排放情况,了解其排放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污染源排放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

生态保护和恢复为了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我们需要重视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调查中应关注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例如自然保护区、绿色植被覆盖等。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如何进行受损环境的恢复,包括土壤修复、水体治理等方面。

环境风险评估为了预防环境风险的发生,我们需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在调查中,我们需要了解环境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风险矩阵等。

同时,我们还要探讨如何预测环境可能出现的风险,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环境风险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资源利用与节约为了保护环境资源,我们需要关注资源的利用和节约。

在调查中,我们需要了解当地如何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以及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措施。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人类和环境1.卫生学:卫生学是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环境与健康关系”为主线,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理论和方法,以公共卫生策略为手段,研究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有益和有害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与环境因素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以达到改善环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命质量。

2.※生物圈: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即生物圈。

3.※环境: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4.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认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5.次生环境: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

6.※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状关系。

各种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

食物链可影响环境中的物质转移和蓄积。

7.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8.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9.※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10.※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环境破坏,给人类生活和健康造成危害者,称为公害。

11.※公害病:由于严重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地区中毒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

12.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13.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14.※生物富集:一些重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远远高于其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这种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环境卫生学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课程学分:_____学分4、课程总学时:_____学时5、授课对象:_____专业学生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环境卫生工作在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解决实际环境卫生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2、了解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3、熟悉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

4、掌握环境卫生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原则和依据。

5、能够运用环境卫生学的知识和方法,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绪论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2、环境卫生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

3、环境卫生工作的任务和意义。

(二)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人类环境的组成和特点。

2、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3、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特征和作用方式。

4、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大气卫生1、大气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2、大气污染物的来源、种类和存在形式。

3、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大气污染的调查、监测和评价方法。

5、大气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水体卫生1、水资源的种类和卫生学特征。

2、水体污染的来源、种类和特点。

3、水体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水体污染的调查、监测和评价方法。

5、水体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五)饮用水卫生1、饮用水的卫生学要求和标准。

2、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卫生要求和管理。

3、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方法。

4、饮用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

(六)土壤卫生1、土壤的组成和特性。

2、土壤污染的来源、种类和特点。

3、土壤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土壤污染的调查、监测和评价方法。

5、土壤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重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2018-2019学年环境卫生学-水体卫生(单选)

重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2018-2019学年环境卫生学-水体卫生(单选)

重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2018-2019学年环境卫生学-水体卫生(单选)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只写两位即可)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水永久硬度指:( ) [单选题] *A.溶解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B.钙、镁的重碳酸盐C.钙、镁的硫酸盐和氧化物D.水中不能除去的钙、镁盐类(正确答案)E.溶解于水中的钙、镁盐类总和2.影响水中溶解氧含量的主要因素为:( ) [单选题] *A.空气氧分压B.水温(正确答案)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同一生物体在不同阶段富集系数增加的过程是:( ) [单选题] *A.生物蓄积作用(正确答案)B.生物浓缩作用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4.近海富营养化表现为:( ) [单选题] *A.赤潮(正确答案)B.水华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5.水质细菌学检验的常用指标是:( ) [单选题] *A.细菌总群B.总大肠菌群C.两者均是(正确答案)D.两者均不是6.地面水氮化物含量突然增时,表明其受:( ) [单选题] * A.生活污水污染B.农田径流污染C.工业废水污染D.人、畜粪便污染(正确答案)E.含氮有机物污染7.最主要来源于动植物体的有机物为:( ) [单选题] *A.有机氮(正确答案)B.蛋白氮C.氨氮D.亚硝酸盐氮E.硝酸盐氮8.可致水质发黑、发臭的是:( ) [单选题] *A.耗氧作用>复氧作用B.耗氧作用<复氧作用C.耗氧作用=复氧作用D.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E.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正确答案)9.含亚铁盐地下水抽出地面后呈现:( ) [单选题] *A.棕色或棕黄色B.绿色或黄绿色C.黄褐色(正确答案)D.黑E.蓝色10.流量大的江河,污水在断面可出现:( ) [单选题] *A.岸边污染带(正确答案)B.污染物在断面分布均匀并多方位扩散C.水华D.赤潮11.有微生物参与的化学净化过程是:( ) [单选题] *A.中和酸废水B.有机氮化物分解(正确答案)C.乙拌磷杀虫剂在腐殖酸存在下分解D.氨基甲酸酯在天然水中通过自由基作用E.中和碱废水12.一条受污染河流中鱼类突然大量死亡,最常见原因:( ) [单选题] *A.pH值异常B.DO值过低(正确答案)C.有毒物存在D.有病原物存在E.缺少营养物质13.产生氯酚臭的水酚浓度为:( ) [单选题] *A.0.1 mg/LB.0.01 mg/LC.0.001 mg/LD.0.005mg/L(正确答案)E.0.0025mg/L14.酚的毒性作用机制主要是:( ) [单选题] *A.与酶中巯基结合B.使蛋白质凝固(正确答案)C.影响呼吸链功能D.致突变E.影响介质平衡15.清洁水量BOD205一般应小于( ) [单选题] *A.1mg/L(正确答案)B.2 mg/LC.3 mg/LD.4 mg/LE.5mg/L16.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贡献较大的元素是:( ) [单选题] *A.PB.NC.两者均是(正确答案)D.两者均不是17.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代表性指标是:( ) [单选题] * A.CODB.BODC.DOD.TODE.TOC(正确答案)18.污水一级处理主要是为了除去:( ) [单选题] * A.BODB.悬浮固体(正确答案)C.总固体D.氮肥等营养物质E.细菌19.下列哪种属废水三级处理方法:( ) [单选题] *A.物理处理法B.化学处理法(正确答案)C.活性污泥处理法D.生物处理法E.以上方法综合20.属于污染物物理净化过程的有:( ) [单选题] *A.氧化还原作用B.分解作用C.减毒作用D.增毒作用E.沉淀作用(正确答案)21.关于医院污水处理,下列哪项论述是正确的:( ) [单选题] *A.仅需一级处理B.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可满足要求C.医院污水处理中污泥可作为肥料D.医院污水中放射性物质不需处理E.医院污水消毒后方可排放(正确答案)22.河水取水点的防护带是:( ) [单选题] *A.上游100米至下游50米B.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正确答案)C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0米D.上游50米至下游100米E.上游100米至下游1000米23. 水中检测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说明(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改良饮用水质的卫生学对策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Drinking Water Quality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 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
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以保证不发生和传播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应经消毒处理,并符合出厂水消毒剂限值及出厂水和管网末
针对这个难题,市政府决定有效利用雨水,在一些溪流上建起拦河坝。当雨后溪水水 流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将蓄水引到处理厂中,最后放入水库。据水利工作者预测,这 样做将解决全市6000多户家庭的饮用水问题。对于这项计划,当地居民的态度非常复 杂。果农伊恩•皮尔斯担心新计划会影响他灌溉庄稼,有些居民对水质是否达到饮用水 标准心存疑虑。但政府方面却认为这些担心都是不必要的。预计奥兰治市建设拦河坝 的工程将于2009年3月完工。 (本文来源:新华网 )
水在体内循环,使身体内各部分的体温保持均匀
▪ 在维持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以及绿化、医疗、体育锻炼( 游泳)以及机械用水、洗消用水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水。
▪ 国际上常以用水量来衡量城市的文明程度 现代化城市,每人每天平均耗水量 400升以上 现代化大城市,每人每天平均耗水量 1500升以上 北美地区每人每天平均耗水量 6000升以上
地下水 Underround Water:降水和地表水经土壤地层渗透到 地面以下而形成。矿化度高、硬度大;细菌少;水质、水量、 水温稳定;水质好。有浅层地下水Shallow ground water、深层 地下水Deep ground water和泉水Fountain。
项目
来源 水量 感官性状 硬度 细菌含量 溶解氧含量 自净能力 防护 用途 水厂投资
各种水源卫生特征比较
降水
雨、雪 少、不稳定 良好 软 少 高
受大气污染物影响 特殊地区使用
地面水
降水地表径流 充足、不稳定 浑浊、悬浮物多 较软 多 高 强 不易防护 城乡水源 多
地下水
降水和地面水渗透 充足、较稳定 无色透明 硬 少 低 差 易防护 城乡水源 少
新华社 澳大利亚是一个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澳大利亚的一 座城市开始尝试将雨水转化为饮用水。 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部地区的奥兰治 市长年缺水,全市市民的“大水缸”——水库容量总是维持在40%左右。虽然奥兰 治市一直在采取严格的节水行动,仍无法摆脱缺水的窘境对此。
梢水消毒剂余量的要求。
▪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中共规定了水质常 规指标四类38项水质标准 微生物指标
总大肠菌群 耐热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菌落总数 毒理学指标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放射性指标
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Types of Water Sources and Hygienic Characteristics
▪ 水源种类 Types of Water Sources
降水 Fall Water 地表水 Surface Water 地下水 Underground Water
Page 52
第二节 水体卫生
水的生理和卫生学意义
▪ 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 正常人体内水份含量约占体重的65%, 儿童体内水量可达体重的80% , 成人每日生理需水量约为2500ml
其中:饮水约1200ml 从食物摄取的水约1000ml 体内由氧化糖、脂肪、蛋白质所产生的代谢水量300ml
成人每日排出的水量约为2500ml
水体卫生
▪ 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Water Sources and Hygienic Characteristics
▪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 水体污染与疾病 Water Pollution and Diseases
▪ 改良饮用水质的卫生学对策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Drinking Water Quality
其中:经肾脏排出1500ml 肠道排出150ml 皮肤蒸发500ml 呼吸蒸发350ml
摄入与排出基本保持平衡状态
体内含水量减少对机体的影响
1%-2%时,感到口渴 5%-6%时,唇裂口干,尿少,体弱,心情烦燥不安等。 7%-14%时,眼眶下陷,皮肤起皱纹,出现幻觉、谵语、狂躁等 ,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显著降低。
Leaking septic tank (化粪池裂隙)
水体卫生
▪ 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Water Sources and Hygienic Characteristics
▪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 水体污染与疾病 Water Pollution and Diseases
▪ 机体的物质代谢
水中含有多种无机盐类,是供给机体所需盐类的重要来源之一 水将机体摄取的养分输送到机体的各个部分 水能将溶于其中的某些物质离子化 是各种酶发挥作用的基液,各种生化反应在水中完成
▪ 水具有调节体温作用
水的比热和蒸发潜能热很高,能存储和吸收较多的热,故有调节体温的 作用-在炎热环境下,水份从皮肤、肺胞表面蒸发,散发过剩的热量。
我国为世界上缺水国之一
▪ 我国为世界上110缺水国家之一,排行88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 一,目前我国660多座城市中有380座城市缺水,128多个严重缺水的 城市。
▪ 缺水 水量型缺水 水质型缺水
江苏省水质情况63%河流不符合3类水标准 70-80%监测断面不符合3类水标准 大运河苏南段100%超标
▪卫生学特征 Hygienic Characteristics
降水 Fall Water:雨、雪、冰雹。矿化度低;吸收气态污染 物,易污染;水量无保证。
地表水 Surface water:降水的地表径流和汇集后形成的水体 ,包括江河水、湖泊水、塘水、水库水等。含盐类少;悬浮物 (江、河)、细菌多,易污染;枯水期、丰水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