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生物复习
沪教版生命科学复习提纲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主题一人体人体的结构层次一、使用显微镜观察构成人体的几种组织1、显微镜的结卞和使用(P7)2、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P5)o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3、组织(细胞分化产生组织)(1)组织的概念:(P7)(2)四大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特点(P8—P10)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二、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1、器官的本K念(P10)以胃的横切面为例说明器官是由有关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组成的2、知道人体的重要器官及其着生部位(P12)3、系统的概念(P15)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其主要组成器官:三、人体的整体性1、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2、通过实例分析理解人体的整体性及其意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主要对生命活动行使调节功能。
人体的内环境一、测定人体的体温、心率、唾液、PH值等1、一些工具的使用:例:体温计2、某些人体生理数据的正常值心率:60次/分——100次/分体温:正常为37摄氏度二、内环境及其组成成分1、内环境概念(P21)2、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红细胞(数量最多):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体积最大):免疫防御3、血液血小板(细胞碎片、体积小):促进血液凝固(止血)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会分析血液常规检查报告三、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等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P25)四、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意义(P30)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细胞(神经元)2、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脑发出的神经)脊神经(脊髓发出的神经)大脑: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3、人脑小脑:维持身体平衡间脑:脑干:其中的延髓是重要的生命中枢(主管呼吸、心跳等)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一反射1、反射和反射弧(1)反射的概念(P41):(2)反射弧概念(P41):(3)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效应器2、反射的类型(会举例)(1)非条件反射分析膝跳反射(P41)(2)条件反射三、激素调节(P47)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只能对特定的组织细胞(靶细胞)起作用。
高一生物知识点沪教版

高一生物知识点沪教版高中生物是一门涉及到生命的科学课程,它主要关注生物的结构、功能、演化和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高一生物课程的起点,我们将回顾并学习一些重要的生物知识点,这些知识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1. 生物的组成与特征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生物根据能否制造有机物质来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制造有机物质,而异养生物则需要通过摄食或吸收外部有机物质来获取能量和营养。
2. 生物的继承与变异遗传是生物演化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的基因中,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特征。
遗传信息传递通过基因的复制和遗传物质的分离实现。
在有性生殖中,两个不同个体的遗传物质通过交配和受精结合,形成新的个体,并且基因在这个过程中发生重组,导致交配后代的遗传变异。
3. 生物的进化与分类生物的进化是指物种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适应环境和变化的过程。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进化是由于物种的适应性变异和自然选择造成的。
物种按照共同的形态特征和生殖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学根据物种之间的相似性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不同的分类单位。
4.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生长是生物体积和质量增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数量和大小也随之增加。
发育则是指生物体从生物体结构的初态到最终形式的变化过程。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而环境因素则能够影响生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行为等特征。
5. 生物的生殖与遗传生殖是生物繁衍后代的过程,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的结合和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具有变异性状的后代。
无性生殖则是通过自身分裂或者等分裂,使得后代与父代基本相同。
遗传是指生物的基因在繁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
通过遗传,生物能够将自己的遗传特征传递给下一代,同时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异,从而推动物种的进化。
2024-2025学年沪教版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2025学年沪教版生物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是细胞内所有细胞器的边界B、线粒体是细胞内唯一的能量转换场所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但仅存在于真核细胞中D、高尔基体负责将细胞膜上的物质运送到细胞外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细胞获取能量的过程B、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C、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呼吸作用的产物D、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题干:以下关于生物膜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生物膜系统只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B.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C. 生物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D. 生物膜系统的形成与生物进化有关,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产物4、题干: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只能在阳光下进行B.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氧气C.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葡萄糖5、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双层结构。
B.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少量磷脂组成。
C. 细胞膜是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分界线,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D. 细胞膜不含任何糖类物质。
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B.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C. 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TP和NADPH。
D. 暗反应阶段不需要光,称为“卡尔文循环”。
7、题干:在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的原则是()A. A-T、G-CB. A-C、T-GC. A-G、T-CD. C-G、T-A8、题干: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有机物转化为能量的过程B. 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是唯一被氧化的物质C.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D.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比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9、在植物细胞中,下列哪种细胞器与光合作用有关?A. 线粒体B. 溶酶体C. 叶绿体D. 内质网 10、下列关于DNA和RNA的描述,错误的是:A. DNA和RNA都是由核苷酸单元组成的大分子。
沪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知识点总结本篇文章将会对沪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包括生命的基本特征、结构、功能和演化等方面。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和机体等层次。
-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组织:同一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按一定方式组合成为组织,包括动植物组织。
- 器官:具有特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组织与其他结构物组成的结构。
- 器官系统:由一些有联系的器官和组织协作,完成特定功能。
- 机体:指生物个体,在个体内的所有生物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等的统称。
生命体的调节和控制生物体通过一系列生命基本过程维持体内稳定环境,主要包括调节和控制功能。
- 调节:指生理过程的自动调节,保持内部环境的平衡稳定,例如体温调节、水分代谢调节等。
- 控制:指外部刺激对生理过程的影响及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相应反应,例如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到野生生物的作息规律。
遗传遗传指生物间物质、能量、信息的遗传和变化(包括DNA和RNA基因信息的变化等)。
- 遗传物质:指生物所遗传的物质,包括基因和染色体。
- 遗传变化:包括突变、杂交和基因重组等。
生命现象生命现象是生物体内所有过程的统称,包括代谢、生长、分化、再生、繁殖和死亡等。
- 代谢:指生物为了维持生命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物质合成和分解等。
- 生长:指生物个体大小、重量等的增长。
- 分化:指细胞在生物发育过程中向不同的方向转化发展。
- 繁殖:指新个体形成。
- 死亡:指生物完全失去生命活动能力的过程。
以上是本文对沪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主要知识点进行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教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沪教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沪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基本概念与结构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
4. 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2. 基因是DNA上的特定片段,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
4.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适者生存和不适者淘汰的过程促进物种的适应性改变。
三、生物的新陈代谢1.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的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4. 生物体内的酶是新陈代谢的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四、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1.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和组织形成。
2. 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后代的方式。
3. 无性生殖不涉及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4. 激素是调节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物质。
五、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
2.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的途径。
3.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生物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等。
六、人体健康与疾病防治1. 人体结构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构成,各系统协调工作维持生命活动。
2. 营养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
3. 疾病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受到破坏的状态,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沪教版生物学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沪教版生物学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所有生物均由细胞发育而来C、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D、新细胞可以从已存在的细胞中产生2、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的作用是:A、将两条DNA单链结合在一起B、促使每个DNA单链与其互补的核苷酸配对C、解开DNA双螺旋结构以便复制D、合成新的DNA链,沿着配对的模板链延伸3、题干:在下列物种中,下列哪个物种高度依赖于同种个体进行繁殖?A. 季节性引入的草莓B. 野生的狼C. 鸡D. 海星4、题干:下列关于细胞膜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B.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透过性。
C. 细胞膜可以通过胞吞作用摄取大分子物质。
D. 细胞膜是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信息存储者。
5、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B、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具有流动性C、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分为膜内蛋白和膜外蛋白6、下列关于酶的特性,错误的是()A、酶具有高效性B、酶具有专一性C、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D、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7、下列关于细胞器功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主要负责能量的转换。
B、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
C、高尔基体仅负责对蛋白质进行最后的修饰和包装,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负责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8、在光合作用中,哪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光反应的进行?A、CO2的浓度B、O2的浓度C、光的强度和光质D、温度9、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作用只在动物体内发生B、细胞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D、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主要能量形式是水 10、题目:关于酶在生物体内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只具有催化作用,无其他生物学功能B、酶的能量消耗比无机催化剂少,但催化效率低C、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易受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D、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会增强11、题干:在下列关于细胞呼吸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物是丙酮酸和[H]B.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物是乳酸或酒精C.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产生ATPD.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需要氧气的参与12、题干:以下关于生物膜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B. 生物膜系统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 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物质的运输和能量转换D. 生物膜系统中的蛋白质种类多样,功能也各不相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细胞通过原生质的流动来进行物质运输,以下描述中哪几项是正确的?A、细胞的原生质均匀流动,物质运输效率高。
沪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科学学科之一,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生物的知识。
这篇文章将对沪教版初中生物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一、细胞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和细胞器,真核细胞则具有核膜和多种细胞器。
细胞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如神经细胞、红细胞等。
二、组织与器官细胞可以组织成组织,不同的组织又可以组织成器官。
常见的组织有皮肤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而常见的器官有心脏、肺、肝等。
三、维持稳定的机制生物体能够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这依赖于各种调节机制的作用。
例如,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通过肾脏的调节来实现,体温的调节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完成。
四、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将一部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遗传物质是DNA,它携带了生物的遗传信息。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的过程,通过自然选择,适应程度高的个体能够在繁殖中传递下来。
五、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单位。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营养链、能量流动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见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
六、人体健康人体健康涉及到饮食、运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进行适量的运动,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以上对沪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希望这篇总结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能够培养大家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让我们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吧!。
初二沪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二沪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物的特征: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特征的物质,包括生长、繁殖、代谢、适应环境、具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等特征。
2. 生命的层次:生物能够在不同的层次上组织成生物个体、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层次。
二、细胞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是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的功能:细胞通过各种细胞器完成不同的生命活动,如细胞膜进行物质的交换、细胞核进行遗传物质的传递和组织、线粒体进行能量的产生等。
三、生物遗传与进化1. 遗传基因:遗传基因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包括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2. 遗传的形式:遗传的形式包括等位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等内容。
3. 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阐述了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规律逐步进化的过程。
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是支持进化理论的主要证据。
四、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与调节1.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维持生物体内稳定环境的重要机制,包括心脏、血管系统和血液等内容。
2.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生物体对外界营养物质的摄取、吸收和利用的生理过程,包括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
五、生物免疫1.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保护生物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的重要系统,包括淋巴器官、白细胞和抗体等内容。
2. 免疫的形式:免疫分为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形式,其中获得性免疫又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六、生物技术1. 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人类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各种生物产品,包括药物、疫苗和生物工程产品等内容。
2.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人类利用基因技术手段改造生物体的遗传结构,包括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等内容。
以上就是初二沪教版生物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对于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胞结构和功能、生物遗传与进化、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与调节、生物免疫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内容都至关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多加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生物复习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一.植物:
(1)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淡水或者海水中,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代表植物:衣藻、水绵、紫菜、海带
(2)蕨类植物植株较小,没有维管组织。
有类似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
代表植物:葫芦藓、地钱
(3)苔藓植物有根茎叶、有维管组织、孢子繁殖
代表植物:卷柏、肾蕨、蕨、鹿角蕨
(4)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大类群,以种子繁衍后代。
根据种子裸露还是有果皮包被的,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裸子植物:松、柏、杉、榧、银杏、铁树
被子植物:大部分蔬菜、观赏的花、大部分树木、经济作物
(5)被子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前三个称为营养器官,后三个成为繁殖器官
(6)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
(7)具有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的完整叶称为完全叶。
(8)一个叶柄上有许多小叶称为复叶,复叶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
(9)叶片有三个部分组成:表皮、叶肉、叶脉。
(10)表皮有保护作用。
上面有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门户。
(11)叶肉组织位于上下表皮之间,接近上表皮的是排列整齐、圆柱形的细胞的栅栏组织。
(12)接近下表皮的是排列疏松、排列不规则的细胞组成的海绵组织。
(13)叶脉有疏导水分、养分、支持叶片的作用
(14)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雄蕊组成
(15)雄蕊由细长的花丝、膨大的花药组成,花药内有花粉粒,里面有生殖细胞精子。
(16)雌蕊顶部膨大的不分叫做猪头,中间细长的部分叫做花柱,下面粗大部分为子房。
(17)子房内有胚珠,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子房发育为果实(18)果实的果皮由单纯子房壁发育来的为真果;花被、花托、花序轴共同形成的为假果。
(19)食用根的植物:萝卜、胡萝卜、山芋食用茎的植物:土豆、藕、甘蔗
食用叶的植物:破财、洋葱、大蒜食用花的植物:黄花菜、花菜
食用果实的植物:刀豆、豆角、茄子食用种子的植物:豌豆、玉米、蚕豆
二.动物
(1)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2)原生动物体型微小,结构简单,是原始单细胞动物。
代表动物: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
(3)腔肠动物营水生生活,身体辐射对称,具有原始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
代表动物:水母、水螅、海蜇、珊瑚虫
(4)扁形动物身体扁平,不分节,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
(5)线形动物呈圆柱形,体长两端尖细,不分节,雌雄异体。
消化道不弯曲,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多数营寄生生活。
代表动物:蛔虫、丝虫、蛲虫
(6)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或扁平,体长分节,消化道发达,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
(7)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身体可分头、足、内脏囊等不分,多数种类有贝壳
代表动物:鹦鹉螺、蜗牛、河蚌、乌贼
(8)节肢动物由前、后连接的体节组成,结构与功能不同的体节构成身体不同部分。
体表有外骨骼,附肢分节。
代表动物:蝗虫、蟹、虾、昆虫等
(9)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有外骨骼;感觉器官发达;运动能力强;生殖能力强。
(10)棘皮动物生活在海中,幼体两侧对称,成体辐射对称,有内骨骼,突出体表形成刺。
代表动物:海星,海胆,海参
(11)鱼类营水生生活,以鳃呼吸,用鳍游泳、维持身体平衡。
体表覆盖鳞片,体温不恒定,生殖方式大多为卵生。
有侧线可感知水流水温。
(12)鱼类适合水中生活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减小水流阻力;有侧线可感知水流水温;用鳃呼吸、鳍游泳;有鳔、有黏液
(13)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没有附肢,适于水生;成体用肺呼吸,出现前肢、后肢,体表皮肤裸露,富有黏液,有辅助呼吸的功能,体温不恒
定,卵生。
(14)爬行类体表覆盖鳞片、骨板。
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产羊膜卵。
卵生或者卵胎生。
(15)鸟类体表被有羽毛,呈纺锤形,前肢成翼;用肺呼吸,有气囊进行双重呼吸。
体温恒定,产羊膜卵。
(16)鸟类适合空中飞翔的特点:身体呈纺锤形;前肢成翼;有气囊进行双重呼吸。
(17)哺乳类动物体表被毛,体腔由膈分为胸腔和腹腔。
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用乳汁哺育幼崽。
三.微生物
(1)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及其他等。
(2)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环境差的时候也有孢子繁殖)。
(3)酵母菌呼吸方式:
(无氧)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放出的能量少;
(有氧)将葡萄糖和氧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放出能量多。
(4)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5)青霉是多细胞生物,孢子繁殖,有菌丝组成,腐生。
(6)真菌有细胞核,无叶绿素,孢子繁殖。
(7)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三部分组成;细胞中没有成型细胞核,没有叶绿素。
应腐生和寄生生活。
分裂繁殖。
有球
菌、杆菌、螺旋菌。
(8)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衣壳和内部核酸核心两部分组成。
不能独立生活、依靠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生活。
四.生物的分类
(1)生物种都有两种名称,一种是本国人、当地人的称呼,成为俗名;还有一种是国际上对每种生物规定的世界通用的名称,成为学名。
(2)瑞典生物学家林耐提出双名法。
用拉丁化文字,由属名、种名、定名人组成。
属名为名词,首字母大写;种名为形容词,首字母小写。
(3)分类有7个基本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4)生物分类最低阶元是种,同种的雌雄个体可以交配,并且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