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除法》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除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除法》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四个方面的内容。
这四方面内容在安排上,以笔算教学为主线,把其他三方面内容的教学与笔算教学交融,力求形成比较优化的结构。
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里有0的除法)。
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几百或几十多。
解决实际问题解答关于除法的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解答关于除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本单元的重点是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基本算法一特殊情况一实际应用这条线索贯穿整个单元。
基本算法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一般步骤与方法,特殊情况是商里有0的除法,实际应用着重教学连除的实际问题。
2.口算教学安排在笔算教学的两端,即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在笔算的前面,口算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在笔算的后面。
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的第一步,要把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除数,这就是在计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所以,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是笔算的基础,应该先于笔算教学。
其次是类似6303、6307这样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都是比较容易、比较特殊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学生在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学习这些口算很轻松,完全能够自己学会。
所以,教材把口算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安排在笔算后面。
3.估算和笔算相伴相随、相辅相成。
全单元四道教学笔算的例题都以估计开道,即先估计再笔算,这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
估计在这里为笔算导向,为笔算化解难点;估计在这里能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励学生主动探索。
第l页第二个例题教学 9862,引导学生先估计9百多除以2得4百多,笔算时学生就可能想到先算9个百除以2,并把4写在商的百位上。
第6页第二个例题教学3063,先估计商比100大些,笔算时就不会漏写商十位上的0。
在笔算教学后又安排估算。
如先说说3782、 3786等题的商各是几位数,再计算;先估计2283、 9448等题的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再计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7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和被除数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用快速除法口诀快速计算除法。
3.能够运用图形辅助计算除法。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用快速除法口诀快速计算除法。
三、教学难点
1.运用图形辅助计算除法。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
1. 记忆口诀
1.商一定要谷底取,余数不为零加一分。
2.互为倒数除以小,乘除颠倒勿践踏。
2. 案例演示
例:如何计算765 ÷ 9
解:根据口诀,选谷底5,得商85,余数为0。
3. 图形辅助计算
利用图形辅助计算除法,可以更直观、清晰地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
将被除数分解成若干个相等的图形,然后将这些图形分成9份,每份就是1个9。
将3个整块分给商为3,剩余6块,继续分成9份,每份就是1个9。
将6个9分给商为6,剩余为0。
图形辅助计算Example
图形辅助计算Example
五、课后作业
1.熟练记忆快速除法口诀。
2.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3.自行编写除法练习题,至少5道。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记忆口诀、案例演示和图形辅助计算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记忆口诀是为了提高学生对除法口诀的记忆。
案例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
而图形辅助计算则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除法的实际运用。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数学三下第一单元《除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下第一单元《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下第一单元《除法》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方法和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关系,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掌握除法的知识和技能。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法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关系和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除法的意义。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除法运算的理解。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实物、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意义。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上有8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让学生思考如何分配。
2.呈现(10分钟)介绍除法的基本概念,讲解除法的运算方法。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关系,掌握除法的步骤。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分组完成,互相交流心得。
4.巩固(10分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知识。
教师可提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除法的拓展学习,例如查找除法的应用场景、探索除法的运算规律等。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除法教学内容:p.1-16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方法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教学内容:P1~3教学目标:1、能运用以前所学的方法探索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出发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2、培养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我们都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那我们来坐下下面的几题!如:98÷2 94÷3 94÷4 98÷5这样的计算孩子们你们是怎做的啊?说说你们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学习例1:谈话:同学们你们参观过养鸡场吗?(有600只鸡共三排)从题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出算式?2、探索口算方法问:600÷3结果是多少?⑴学生独立思考⑵学生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有的方法:①因为3 个200相加是600所以600÷3=200②6个百除以3等于2个百2个百是200③因为6÷3=2所以600÷3=200⑶谈话: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自己选一种喜欢的方法把600÷3是怎么算的?得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三、探索笔算方法1、提出问题养鸡场的鸡还都是产蛋高手呢这些鸡2天共产蛋986个平均每天产蛋多少个?算式怎样列?2、问:谁能估计一下平均每天产蛋几百多?3、谈话:到底是多少个呢?大家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呢?⑴请一位学生示范写出竖式⑵问:你能用以前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方法试着计算这道题吗?学生尝试⑶交流算法①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引导学生明确:9百除以2得4百多4表示4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②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引导学生明确:9个百除以2商4分掉了8个百还剩1个百没分所以要和十位上的8个十合起来成18个十再除以2也就是说除的过程中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数合并起来继续除③问: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练习:李师傅4小时共加工856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四、总结鼓励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索共同合作大家取得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请大家谈谈你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也可以说说你在学习中还有哪些疑惑?五、课堂作业(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教学内容:P4-9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复习导入1、口算20÷2 24÷2 40÷420÷4 24÷4 40÷5同时指名两位学生板演:63÷7 52÷5集体订正时让板演的学生说说商为什么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二、新课1.例题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指名回答要求用竖式计算评讲: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问:根据刚才的估算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怎么样?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会有什么好处?讲解:如果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除不尽除数可以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写0例题2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了解学生的方法有选择地请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写在黑板上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重点学习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分析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讲解书写格式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三、完成"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3、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4、如果学生写出的竖式不够简便可以进行引导分析:最后一步的竖式计算能否省略?如果省略商的个位上的0要不要写?还要在哪里写0表示除完?5、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四、课后作业(3)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P11和P12的1~3题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口答说出下面各题中商是两位数的商是三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商末尾有0的563÷4 303÷5 426÷6 912÷3259÷6 856÷8 700÷5 214÷7二、学习新课看书本图(书架)1.224÷2=112(本) 112÷4=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2.4×2=8(层) 224÷8=28(本)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3、讨论比较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讲解:应用两部连除应该要知道自己的第一步是求出什么第二部得出我们需要的答案三、课堂作业补充题1、学校把买来的840本图书分给3个年级每个年级有2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图书多少本?商店运来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2、拓展题3、填上合适的数4、油厂把411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至少需要这样的油壶多少只?5、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35商是3那么被除数=()除数=()两步练除1、三(4)班有三个小组每组有6个同学一共做了108朵红花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朵红花?2、王叔叔2分钟打了106个字他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用了8分钟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吗?3、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要选150名同学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平均每班要选多少名同学?4、一个旅行团有153人他们入住的酒店现在只有5人间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个房间呢?5、图书室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一共有750本图书平均每层有多少本?6、学校新买来840本故事书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本?7、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第二单元:年、月、日教学内容:p.17-2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嫉妒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2月的应用平年、闰年的实际运用教学难点:2月的应用平年、闰年的实际运用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年、月、日教学内容:P17--18教学目标: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2、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一张大的2013年的年历卡学生:每人准备一张2013年的年历卡黄、蓝色彩笔各一枝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出示2013年的年历卡)这是一张2013年的年历(教师在年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老师刚才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你知道为什么吗?你知道自己是在哪月哪日出生的吗?能在自己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指名到讲台上交流并在年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问:你对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有哪些了解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吗?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有关年、月、日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吗?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生活动后组织全般交流谈话:同学们对年、月、日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究1、初步认识年、月、日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卡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充分地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如: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有28天......)2、认识大月和小月谈话:用列表的方法把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整理出来简洁明了小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013年的2月有28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3、记住大月和小月学生交流利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讲解:老师有一种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老师是用自己的拳头来帮助记忆的(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注意两点:①讲清数的方法;②数到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习惯上称"2月平")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拳跟老师一起数4、计算全年的天数谈话: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2013年全年的天数吗?学生独立计算并选择不同的算法反馈三、总结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年、月、日的有关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今天的学习怎样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谈话:同学们不但知道了很多年、月、日的知识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以后还要进一步研究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再想办法解决好吗?(2)认识平年、闰年教学内容:P19--21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了解气象部门对春、夏、秋、冬的科学划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2012年和2013年的年历卡;教学过程:1、探究活动一小明的弟弟出生的日期是2012年但是到2013年时发现小明却没有生日的那一天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2012年和2013年的年历卡对比着找一找小明应该是2012年哪一天出生的?小结:2012年2月的天数和2013年2月的是不同的小明应该是2012年2月29日出生的可2013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29日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问:谁来说一说2012年和2013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活动:这样一来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也不一样你能很快算出像2012年这样的闰年的全年有多少天吗?你是怎样算的?归纳: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问:那么公历年份中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呢?年份中找几个平年和几个闰年分工计算这些年份除以4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小结: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4的倍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讲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出示问题: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问:闰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季度也是常用的时间单位从每年的1月份起3个月为一个季度一年有四个季度要求: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算出每个季度的天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讲解:一年有四个季度和通常所说的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不是一回事三、平移和旋转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3、通过设计图案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几何图形的美二、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内容:P24~26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2、通过对物体运动现象的感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提高应用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谈话:在生活中很多物体都在运动着而它们的运动方式却各不相同今天这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1、提高典型的感知对象引出平移现象2、教师用纸片在方格纸上做歪歪斜斜的运动问:是这样平移的吗?2、提供更多更贴进学生生活的实例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并引出旋转现象多媒体依次出示动态的风车、小火车、升国旗、方向盘、钟摆等的运动状态观察剩下物体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给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引导讨论钟摆的运动是不是旋转3、在活动中加强对平移和旋转的体验⑴想想做做1多媒体依次出示各种物体的运动状态请学生判断哪些是哪些是旋转说明理由4、小结:平移和旋转是常见的物体运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就可以看做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看做是旋转现象二、将图形进行平移谈话: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工程师将我们的"小纸片"进行平移1、移一移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和一张小房子纸片按要求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平移2、教学例题出示下图:问:在方格纸上的"音乐厅"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学生独立研究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解决以下问题:"音乐厅"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去数某个点或某条边移动的格数学生独立分析例题中金鱼图和火箭图的平移情况完成填空后全班交流3、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组内交流互相评价4、教学"试一试"问:如果在方格纸上把"音乐厅"向上平移3格平移后的图形将在什么位置?你能将平移后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吗?怎样画比较好?组织学生讨论后得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先确定几个关键的点再将这些点平移最后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请一个学生当场在投影仪上做示范再让学生选择"试一试"中的图形进行平移也可以由自己设计一个简单图形来进行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平移操作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组织评价如果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只要正确、合理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5、想想做做5学生独立画一画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法教案

5.完成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从题中能知道什么信息,要求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如何通过已知的信息去求解。
板
书
设
计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学生板演
教
学
反
思
桥头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
主备人:徐中山二次备课人:丁玲玲审核人:王鸿杰
3、通过计算,渗透连除和除乘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相关学习做准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计算方法
1.完成第1题,分组练习,指定学生板演,最后集体评讲订正。
2.完成第2题。
先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再计算
228÷3 712÷6 231÷5
944÷8 543÷2 197÷4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并在此基础上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五、作业:
想想做做P4-2
板
书
设
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312÷2
312÷4
学生板演
教
学
反
思
桥头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
主备人:徐中山二次备课人:丁玲玲审核人:王鸿杰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对比练习,进一步理清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算理;继续加强估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1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10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除法运算的概念。
2.能够运用竖式算除法。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需要用到除法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除法运算的概念。
2.掌握竖式算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1.复习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2.引入除数和被除数的概念。
3.介绍竖式算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4.练习竖式算除法的运用。
5.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中需要用到除法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除和余数的概念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概念。
2. 介绍除数和被除数的概念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除数和被除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 介绍竖式算除法的步骤和方法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和板书,介绍竖式算除法的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竖式算除法的基本运算。
4. 练习竖式算除法的运用教师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巩固竖式算除法的运用,并通过互相讨论和交换答案的方式检查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5.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中需要用到除法的计算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通过提供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让学生练习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学生能够逐步理解除法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并且掌握竖式算除法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学习能力。
但是,还需要继续强化学生的基本功,加深对除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复习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复习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
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验算的习惯,在练习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验算的习惯。
教学对策:在对比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以此来丰富这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一、基本训练。
1、口算下面各题。
80÷4= 60÷2= 46÷2= 82÷2=先让学生直接写出结果,指名说出口算思路。
完成第1题剩余部分的题目。
集体核对。
2、算一算,比一比。
(1)64÷2 = (相同点:首位能整除63÷2 = 不同点:有否余数)(2)52÷4 = (相同点:首位不能整除54÷4 = 不同点:有否余数)(3)30÷3 = (相同点:首位能整除32÷3 = 不同点:有否余数)二、教学第4题。
1、先让学生算出每种书的单价。
先指名说说方法,然后自己独立完成。
2、再让学生说说:你知道些什么?三、教学第5题。
1、说出已知条件:1枝圆珠笔5元,1本笔记本4元。
小明拿出50元。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能买几枝圆珠笔?50÷5= 10(枝)(2)最多能买几本笔记本?能买几本笔记本?还剩几元?(3)两种物品都买,并且钱全部化完。
2枝圆珠笔和10本笔记本。
6枝圆珠笔和5本笔记本。
四、课堂作业。
第3题、补充题。
板书设计:复习(一)口算:46 ÷2== 23想:40÷2 = 20 6÷2 = 3 20 + 3 = 23圆珠笔 5元笔记本 4元50元?课前思考:复习分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1~5题。
第1题在让学生进行口算之前,可以先引导他们简单回顾本单元所学的除法中有哪些题目自己能够口算,然后让学生各自写出得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法》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除法的概念;2.掌握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竖式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实际问题应用竖式除法。
三、教学难点1.竖式除法中的进位和借位;2.能够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练习法;3.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笔等;2.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除法的定义: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作用是求出一个数(被除数)能够被另一个数(除数)整除的次数。
2. 导入新知识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如下例子:20 ÷ 5 = 4;2.教师问学生这个算式的含义是什么;3.学生回答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4.教师进一步问学生除法的作用是什么;5.学生回答除法的作用是求出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次数。
3. 理论讲解1.教师讲解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2.教师通过例子向学生展示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3.教师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尝试计算几个例子。
4. 练习与巩固1.学生自己练习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2.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一些例题;3.学生和同桌一起做一些练习题,教师进行辅导和指导。
5. 拓展1.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2.学生通过竖式除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3.学生自己思考一些实际问题,用竖式除法进行解决。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练习的成绩;2.学生学习兴趣的表现;3.教师在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和学生的表现。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教师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3.教学改进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除法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教学内容:P1~2教学目标:1.能运用以前所学的方法探索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出发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培养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独立探索、大胆尝试及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探索口算方法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们参观过养鸡场吗?(出示主题图和题目),从题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出算式?2.探索口算方法问:600÷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⑴学生独立思考。
⑵学生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①因为3 个200相加是600,所以600÷3=200②6个百除以3等于2个百,2个百是200。
③因为6÷3=2,所以600÷3=200学生在介绍完一种方法后,教师引导大家想想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你是否同意他的想法。
⑶谈话: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自己选一种喜欢的方法,把600÷3是怎么算的再说一遍给同桌听。
3.观察对比,探索发现。
出示P2想想做做1,提出要求:请大家口算下面各题,在书上直接写得数,然后观察这几组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吗?⑴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得数。
⑵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可能的发现:①每组三个算式中被除数的第一个数字是相同的,除数是相同的,商的第一个数字也是相同的。
②每组的第二个算式的被除数比第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末尾多了一0,除数相同,商的末尾也多了一个0。
每组的第三个算式的被除数比第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末尾多了两个0,除数相同,商的末尾也多了两个0。
③口算第二、三个算式时,只要和第一个算式一样算,然后再看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在商的第一位的后边添上几个0就可以了。
⑶教师小结:大家发现得真好,而且观察很有顺序,能注意竖着对比每组三个算式之间的联系,横着对比三组算式之间的关系。
二、探索笔算方法1.提出问题。
养鸡场的鸡还都是产蛋高手呢。
这些鸡2天共产蛋986个,平均每天产蛋多少个?算式怎样列?2.问:谁能估计一下平均每天产蛋几百多?指名估算并交流方法。
3.谈话:到底是多少个呢?大家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呢?⑴请一位学生示范写出竖式。
⑵问: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试着计算这道题吗?学生尝试。
⑶交流算法。
①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引导学生明确:9百除以2得4百多,4表示4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
②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引导学生明确:9个百除以2商4,分掉了8个百,还剩1个百没分,所以要和十位上的8个十合起来成18个十再除以2,也就是说除的过程中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数合并起来继续除。
③问: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揭示课题。
⑷谈话:怎样检查结果对不对?你会验算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验算,其他同学同时验算。
三、巩固练习,深化感知1.模仿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2的前两题,教师巡视指导,再组织学生交流,解决个别问题。
2.独立练习学生独立计算想想做做2的后两题,再同桌互相交流算法,互相批改。
四、实际运用,解决问题1.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2.想想做做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计算,然后组织交流。
五、总结鼓励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索,共同合作,大家取得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请大家谈谈你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六、课堂作业想想做做3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24.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
(重点检查除的顺序及首位商的书写位置。
)2.想想做做2为了减少计算中的错误,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结:除了计算认真仔细,还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出示第2题,每组练习一题,并验算。
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3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再集体交流。
组织交流,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两题的商哪一个大一些?4.想想做做4回忆这些图形的名称,同桌交流,并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问:你发现这三题的计算结果怎样?(渗透被除数不变,除数大商就小的规律。
)5.想想做做5、6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后再进行交流。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与同伴密切合作获得并掌握了除法的新知识,你能告诉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吗?还要提醒同学们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吗?五、作业想想做做3后两组。
练习一教学内容:P5教学目标: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5一、基本练习1.想想做做1分组练习,并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评讲。
2.想想做做2出示题目,先让学生估算,并要求说出估算的依据。
再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小结。
3.想想做做3问:能不能通过题中条件一眼看出谁跳得比较多?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比较快一些呢?先估计,再要求计算。
4.想想做做4分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完成后观察每组中两题之间的联系。
集体讨论,领会其中的联系和区别。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5.想想做做5出示图,理解图意和题意。
同桌互相说说解题策略。
二、课堂练习1.同学们栽树,上午栽了524棵,下午用了4小时栽了488棵,下午平均每小时栽多少棵树?2.油厂把610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
准备120个油壶够吗?三、全课总结四、作业:想想做做5五、板书设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1)教学内容:P6~8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都等于0。
2.经历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算式怎样列?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2.结合旧知,解决问题三只小猴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呢?“一个都摘不到“那么0÷3等于多少呢?如果是4只小猴摘桃结果会怎样?5只呢?9只呢?……算式怎么列?结果呢?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二、巩固练习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结:0除以或乘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
三、教学例2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图,问:你从图上知道些什么?问:要求“前3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
了解学生的方法,有选择地请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重点学习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分析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
讲解书写格式。
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四、完成“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
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4.如果学生写出的竖式不够简便可以进行引导分析:最后一步的竖式计算能否省略?如果省略,商的个位上的0要不要写?还要在哪里写0表示除完?5.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五、全课总结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题目,你认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67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除到0前边的一位正好除完,就直接对齐被除数里的0,在商里写0。
六、巩固提高1.想想做做2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
再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选两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3独立找出3题的错因,并改正,再指名回答。
七、作业想想做做4想想做做5八、板书设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2)教学内容:P9~10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教学例题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题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求“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算式怎么列?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谈话: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
指名回答。
要求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学生的计算情况。
评讲: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问:根据刚才的估算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怎么样?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会有什么好处?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
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二、完成“试一试”出示题目,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统计正确率,帮有错误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问:“试一试”的两道题和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三、巩固提高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选两题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统计正确率,指导有错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2.想想做做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要求: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谈话: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觉得在做笔算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四、作业想想做做3、4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P11和P12的1~3题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看图体温并解答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