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翻译公开课课件PPT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ppt(完整)

文言文翻译ppt(完整)

总 结
文言语句重直译, 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 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 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 领会语气重流利。
文言文翻译需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1、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如:在郡多有出息。 它不是现代汉语的“有前途”的意思 ,而 是文言文中的“产生利息、收益”的意思。
翻译下列句子: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委婉:会(决)战
译: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 会(决)战。
小结: 人名、地名、年号、国号、 庙号、谥号、书 名、物名均保留不译 ; 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 的词语可保留。 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 如表敬副词、 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 , 同义复用的实 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 删去。 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 把典故、部分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不 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 换 )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 去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发语词,删去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助词,表提顿,删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被事物拘束, 而能够世事转变 (自己的想法)。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 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
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 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补 换 移 补 换 换 换 补
翻译:(张弘范) 坚持索要
(招降张世杰
换 留
的书信), (文天祥) 于是 书写了 《过零

最新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最新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玄宗2用、别的帝事以由召他见事崔隐召甫隐,对甫他,说:指“曰就请:你“宽免就这请个人丏吧。” 崔此隐甫人回。答:”“(陛下看轻)臣对子而曰重:视一“个陛乐工下,轻请辞臣官而。”
重乐工,请辞官。旁 落,朝润请帝躬览万机。 实词替换
当时皇帝登基一年多,不曾亲自处理政务,国家大权多 落在别人手里,周朝瑞请求皇帝亲自处理政务
随时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 态。不要过分轻松,那样会放纵 自己不学习,最后无所事事、百 无聊赖、空虚寂寞;也不要过分 紧张,负担过重的鸟是飞不高的。
有叛逆的想法和行动 是正常的,但请在叛逆的 时候,想想毕业后的自己。
别为了省事不学数理化, 别因为理科不行才选择读文 科。别以为文科很好学也好 考,那是一个谎言。
别以为父母等告诫你是“读书 为自己啊”,你就可以轻松自如。 既然你花着父母的钱,享受着父母 给予的生命,那你也得为他们活。 这,就是责任!
目标和动机很重要。要有明 确的长远目标,要有切实可行的 行动计划。带着心怡的大学梦进 入重点中学,只是你迈向成功的 第一步。
“考进了重点中学就万事 大吉!”这是我至今听到的最后 悔的鬼话。正式录取进来的同学, 不一定上得了二本;择校来读的 同学,人家分数已经早在二本分 数以上了。
曹彦约回到长沙,不久,又出来督战,残 余的盗贼都被平定。
(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疏远 亲信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所以 不一定

1、用双音节词换单音,2、用本字词义换通 假字, 3、用普通话词语换 文言词语 3、词类活用的词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 )触草木,( )尽死;( )以 啮人,( )无御之者。
4、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 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调整语序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句中的父母、弟兄为偏义复词)
2021/3/1
3、删(删减法)
• 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有 些关联词语、结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陪 衬等,都要在翻译中剔除。如“之”,作 为助词,它可以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也可以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这 些情况下就无法译出,可以删除。另外某 些发语词、语气词、表停顿、补足音节、 和缓语气的虚词,也应删除。
译文: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台阁。 (补数词后的量词) 例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译文: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
2021/3/1
(补出分数相应得部分)
6、补(补充法)
•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 (主语、谓语、宾语、介词 等)
2021/3/1
例1、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往指前六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2021/3/1
1、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异同”一
(览1)表古汉语具有单音性,
现代汉语是双音性;

(2)古今词语同义

(3)古今词语异义

(4)古汉语多余虚词、偏义复词

(5)古今句型表达方式不同(句式不同) 调
( 6)古汉语省略现象突出

2021,进行翻译。 •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替换。 •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清楚誊写,翻译完毕。
2021/3/1
夯实课本知识 树立语境意识
遵循两个原则 掌握七种方法
独具慧眼 采点翻译 信达雅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3)得分点: “安”(使动用法)、“以”
究 (虚词)、则(多义词)
第3页/共22页
(考点)得分点设置: ①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名作动、名意动、名作状、动词使动、 形作<使>动、形意动)
一、② 句 式 : ( 判 断 句 、 被 动 句 、 倒 装 句 、 省 略 句 )

③语气:(陈述、疑问、感叹、揣测、祈使等) ④虚词
(2)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 失火烧其藏椁。(3分)
一、译文:在这之后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了墓室的通道,牧童拿火 把照着寻找羊,不小心失火烧了始皇的棺椁。
考 得分点:“亡”(多义词)、“凿”(多义词),句
点意
探 (3)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3 分)

译文: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 可以把这作为准则。

技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2.夫晋,何厌之有?
有什么满足的呢 3.不拘于时,学于余。
向我学习
4.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第12页/共22页
翻 6、贯:委婉说法慈父去世了


2. 秋毫不敢有所近。
直: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
言 文 翻
带回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 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 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



第16页/共22页
回顾翻译得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联系语境,明确大意 :把握句子
大意,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
第二步: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请用笔

文言文翻译意译-完整ppt课件

文言文翻译意译-完整ppt课件


精选编辑ppt
10
• 表辞官
总结:文言积累
• 1、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
山,悬车告老。
• 2、悬车:致仕,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家居,废 车不用。借指七十岁。指隐居不仕。
3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 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 4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 老,晋侯问嗣焉。
精选编辑ppt
4
意译
• 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 地进行翻译。意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 句,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采 用与原文差异较大的表达方法。所谓 意译为辅,就是适当采用意译的方法。
精选编辑ppt
5
• 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 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 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 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 原文束缚住,不能机械地采用直译, 而应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 意思明确。意译,多用于一词或短 语的翻译。
精选编辑ppt
16
2、比喻
• (1)纵一苇之所如。 • 任凭小船随意漂荡。 •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 总结: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需要把本 体翻译出来。
精选编辑ppt
17
3、用典
•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
也要报恩。
总结:“结草”是用典,应把典故意 思译出。(这个典故包含的普遍意义 。)
精选编辑ppt
18
பைடு நூலகம்
4、互文
(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 英。
• 译: 燕、赵、韩、魏、齐、楚六国所积 存的金玉珠宝。

文言文翻译展示课PPT课件

文言文翻译展示课PPT课件

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
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
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
译: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这样的。 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
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
第17页/共22页
巩固练习:
1、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闻(这件事),不肯与(之)会。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3、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还矢(于)先王,而以成功告(之)。
就竭尽了。
第12页/共22页
5、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
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 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 序,使译文准确畅达。
1、“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欺余也!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 秦国的人,未能找到。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 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 来。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第5页/共22页
•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 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 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注意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 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 表达出来。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21张]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21张]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省略句和 被动句等特殊句式往往给译者 带来困扰。正确理解和转换这 些句式,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 古汉语基础和翻译技巧。
采用“增、删、移、换”的翻 译策略。
针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可以 通过调整语序来还原其原意; 对于省略句,需要补充适当的 词语来使句子完整;被动句则 需将被动语态转换为现代汉语 的主动语态。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词汇差异
文言文使用的词汇与现代 汉语有很大不同,有些词 汇的意义和用法也发生了 变化。
语法差异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 汉语存在显著差异,如句 子成分的位置、词性的变 化等。
表达方式差异
文言文在表达方式上更加 含蓄、委婉,而现代汉语 则更加直白、简洁。
文言文中的特殊表达
倒装句
在翻译过程中,对于原文的语言风格,译 者应尽可能地进行再现和表达。这不仅要 求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 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有深入的了解。通过 准确的用词和流畅的句子结构,力求使译 文达到与原文相似的艺术效果。
06
文言文翻译的应用与价值
文学作品的翻译
总结词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应用之 一,它能够让现代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 代文学作品,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详细描述
在学术研究中,文言文资料往往涉及到重要的历史事 件、人物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翻译和整理,学 术界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趋势,为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 助。同时,学术研究的翻译也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和 合作,促进学术界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学习建议与展望
建议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 续加强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提高自己的语言基础和素养。

文言文翻译技巧课件(15张PPT)

文言文翻译技巧课件(15张PPT)
指白居易泪湿青衫
② 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古代圣贤)之忘情也。 译:我和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用典的译法: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
4.翻译红色的词语。
指发动战争
① 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国名)。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指决战
②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译:(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决战。
补 规律五:“补”即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如主语、谓 语、宾语、介词等。
翻译方法探究六: 1.翻译红色的词语。 瑾、瑜:比喻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
①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译: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股肱:比喻栋梁之才。
② 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 译:您有治理天下的美好德行,一定可以成为蜀国的栋梁之律六: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 用典、委婉、互文等,翻译时要根
变 据上下文灵活、变通地译出。我们首 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 “直译”不能完成时,才用“意译”, “变”即“意译”。
方法小结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留、删、换、调、 补、变
发语词 语气助词 句中停顿助词 偏义复词 语气助词 助词 音节助词
删 规律二:删除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和偏 义复词中的衬字。
翻译方法探究三:
思考:翻译红色的字。
①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疏远;信任
②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③ 草行露宿。
在野草中;在露天下
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信: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加或者减少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1、夫战,勇气也。
译:作战,靠的是勇气。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不译
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
17
1、将军身被坚执锐。 译:将军穿着铁甲,手拿武器亲自上阵。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带领妻子儿女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 地方。
换 将文言词语替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
的现代汉语词语。 (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古今异义——古义, 通假字——本字,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
28
蔡璘坚还亡友财
蔡璘,有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① 。亡 何② ,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 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 券者?且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 不在纸。而翁③知我,故不语郎君④ 。”卒 辇⑤而致之。
[注释] ①券:票据,凭证; ②亡(wú)何:不久; ③而 翁:你的父亲; ④郎君:古代对年轻男子的尊称; ⑤辇: niǎn,车子。
3
一、字词解释
总特点: 取材于课外,知识在课内
4
丑女效颦①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② ,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子而 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 ①颦:皱眉头。 ②颦其里:在她乡里皱眉头。 ③ 捧心:用手捂着胸口。
5
(一)、“迁移法”
课内扎实 课外自如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
1
明确考点:
《考试说明》课外文言文考试范围及内容:
考试范围:课外浅显的文言文。 考试内容:借助注释整体把握内容
字词解释(常用实词和虚词) 重点句子翻译 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学习目标
1、学会用迁移法和揣摩法解释课外文 言文重点字词。
2、掌握课内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和 技巧,翻译课外文段的语句。
22
越人溺鼠
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①,恣②鼠啮不顾。 鼠呼群类入焉,必饫③而后反。越人乃易粟以水, 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复呼群次第入, 咸溺死。
【注释】 :①盎(àng):腹大口小的盆子。 ②恣:放任 ③饫(yù):饱
23
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恣 鼠啮, 且呼群类入焉,必饫而后反。月余,粟 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易粟以 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 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24
方法:留 换 调 1、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
越人便用水替换粟,使糠浮盖在 水面上。
25
2、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到了晚上,(老鼠)又招呼它那一群依次 爬进(盆子),(老鼠)全都淹死了。

26
【小结】-- “读懂”是理解的基础 “课外”是课内的延伸
27
巩固练习
见《课外文言文复习题》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
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6.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用来) (……的原因)
③吾知所以距子矣(……的方法)
一词多义,应结合语境选择义项
7
1、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巨伯探友病》
委而去之
(常见实词)
2、咸畏而爱之。
—《三国志》
咸来问讯
1、挈妻子而去之走:
(妻子儿女) (依据:“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挈妻子而去之走:
(跑)(依据:“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6
3.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以…为美)
4.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 所以美( 美丽)
①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美丽)
①去国怀乡(离开) 5.挈妻子而去之走(离开)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 之所以美。
10
“之”
1、代词:代人或事 公与之乘
2、助词:的 小大之狱
比较
其里之丑人
3、动词:往、到 辍耕之垄上
4、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吾妻之美我者
贫人见之 挈妻子而去之走
5、宾语或定语前置的标志 不
何陋之有?

6、语气词,调整音节
怅恨久之
11
1.唯与外弟萧琛善
——《范缜》
(常见虚词)
3、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哀溺文》
腰白玉之环。
(词类活用)
4、其妻怒而去之。 —《说苑正谏》
去国怀乡。
(古今异义)
5、回年二十有九。 —《颜回好学》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假字)
8
(二)、揣摩法
①恐托付不效(实现)
1、丑女效颦(仿效)
②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
2、西施病心而颦其里(患病,生病)
3、挈妻子而去之走( 带领

在“训诂学”中有一种解词方法为“据文证义”, 其目的便在于探求一定语言环境中的词的确切意 义。——“猜”也是有依据的。
9
虚词多义 “而”
1、表并列关系: 泉香而酒洌
2、表承接关系: 再而衰,三而竭
3、表转折关系: 出淤泥而不染
4、表修饰关系: 蹴尔而与之
比较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2.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三国志》
12
二、句子翻译
总特点: 掌握技巧,应用于课外
13
评评议议
错误原因? 正确翻译?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文:先帝不因为臣的身份低下,亲自三次来访 臣在自己的草房中。
正确译文: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18
1、 战于长勺。 即“于长勺战”
2、甚矣,汝之不惠。 即“汝之不惠甚矣。”
调 文言文中倒装句翻译时要作调
整,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致。
19
1、见渔人,乃大惊。
译:(村人)见到渔人,(村人)就非常吃惊。
2、一鼓作气,再而衰。
译: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起来了,第二次(击 鼓),(士气)就开始衰减下去了。
14
文言文句子翻译
“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六方法”——留删换、调补贯。
15
课内典型例题解析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 郡做太守。
留 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
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补 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根据上下文文
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
20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译:全国百姓没有不有求于大王的。
贯 指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译。
首先要“直译”,在“直译”不能完成时,
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
的“意译”。
21
翻译口诀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通假古本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