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七国的领土现在大概在哪里
战国时期地图(战国七国版图现代版)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中国历史朝代一目了然(附地图)中国历史一目了然——太难得了!中国年代表:?盘古氏、三王五帝……??夏:约公元前2100----1600年约500年?商:约公元前1600----1028年约550年以上?周:约公元前1027----256年共772年?西周公元前1027----771年共257年?东周公元前770----475年共295年?春秋公元前770----256年共295年?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共254年?秦:公元前221----206年共15年(221庚辰秦灭齐,统一全国)?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共426年?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公元元年,为西汉平帝时期)? 新莽公元9----25年共15年?东汉公元25----220年共196年?三国:公元220----280年共60年?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蜀公元221----263年共43年?吴公元222----280年共59年?晋:公元265----420年共156年?西晋公元265----317年共53年?东晋公元317----420年共104年?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宋公元420----479年共60年?齐公元479----502年共24年?粱公元502----557年共56年?陈公元557----589年共33年?后梁公元555----587年共33年?北朝公元386----581年共196年?北魏公元386----534年共149年?东魏公元534----550年共17年?西魏公元535----556年共22年?北齐公元550----577年共28年?北周公元557----581年共25年?隋:公元581----618年共37年?唐: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武周公元684----705年共21年?五代:公元907----960年共54年?后梁公元907----923年共17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共14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共11年?后汉公元947----950共4年?后周公元951----960年共10年?宋: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北宋公元960----1127年共168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152年?契丹.辽公元907----1211年共305年? 契丹公元907----947年共41年?辽公元947----1211年共265年?西辽公元1124----1211年共88年?金公元1115----1234年共120年?蒙古.元公元1206----1368年共163年? 蒙古公元1206----171年共66年?元:公元1271----1368年共98年? 明:公元1368----1644年共276年?洪武公元1368----1399年共31年? 建文公元1399----1403年共4年? 永乐公元1403----1425年共22年? 洪熙公元1425----1426年共1年? 宣德公元1426----1436年共10年? 正统公元1436----1450年共14年? 景泰公元450----1457年共7年?天顺公元1457----1465年共8年? 成化公元1465----1488年共3年? 弘治公元1488----1506年共18年? 正德公元1506----1522年共16年? 嘉靖公元1522----1567年共45年? 隆庆公元1567----1573年共6年? 万历公元1573----1620年共48年? 泰昌公元1620----121年共1年?天启元1621----1628年共7年?崇祯公元1628----1644年共17年? 清:公元1644----1911年共267年? 顺治公元1644----1662年共18年? 康熙公元1662----1723年共61年? 雍正公元1723----1736年共13年? 乾隆公元1736----1796年共60年? 嘉庆公元1796----1821年共25?道光公元1821----1851年共30年? 咸丰公元1851----1862年共11年? 同治公元1862----1875年共13年? 光绪公元1875----1908年共34年? 宣统公元1908----1911年共3年? 中华民国公元1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图文并茂【素材积累】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疆域史是关于从古至今中国领土变化过程的历史

疆域史是关于从古至今中国领土变化过程的历史。
中国疆域自远古以来不断演进变化,从《尚书·禹贡》九州开始直到中清朝极盛时疆域:被认为是中国疆域原型华民国时期的秋海棠叶形状,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的又有改变,成为被喻为“雄鸡”的形状至今。
期间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目录概述远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统一王朝的建立秦朝疆域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土隋唐鼎盛时期隋朝疆域唐朝疆域周边其它民族国家宋朝时期大蒙古国与元朝时期明朝时期的疆域清朝时期的疆域民国疆域共和国疆域近代的国土沦丧近代西方国家侵占中国领土方式一、邻国强占中国领土二、殖民地三、西方国家强租强占中国沿海地区中国历代疆域面积变迁概述远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统一王朝的建立秦朝疆域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土隋唐鼎盛时期隋朝疆域唐朝疆域周边其它民族国家宋朝时期大蒙古国与元朝时期明朝时期的疆域清朝时期的疆域民国疆域共和国疆域近代的国土沦丧近代西方国家侵占中国领土方式一、邻国强占中国领土二、殖民地三、西方国家强租强占中国沿海地区中国历代疆域面积变迁展开编辑本段概述现代中国疆域现今中国的国境南邻越南、老挝和缅甸;西南与印度、不丹、尼泊尔接;西接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部;正北与蒙古接壤;东北则和俄罗斯东部、朝鲜接壤;隔海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相望。
编辑本段远古时代战国时所著的《禹贡》记载的九州(中国)是关于中国疆域最早的文献记载。
虽非禹时实著,然亦体现了战国时人九州的天下观与地理观。
其将中国分为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豫州、雍州、梁州、荆州、扬州九州。
以今日来看,冀州在今山西及河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兖州则在今河北与山东省部分地区;青州在今天的山东半岛;徐州在今山东省南部与江苏省北部;淮水以南之江苏省与安徽省则为扬州;荆州在今天的两湖;豫州指今河南省;梁州指四川省与陕西的汉中地区;雍州包括了今天的关中与甘肃东部。
中国古代各朝各代的都城和对应的现在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中国古代各朝各代的都城和对应的现在的名称.及地理位置1. 夏朝前2100年- 前1600年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2. 商朝前1600年- 前1066年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还有商朝早期的都城“毫”一直有争论,影响较大的说法一种说在今天的郑州,还有一种说是在今天的河南省偃师县。
3. 周朝前1066年- 前221年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由于春秋时期诸侯国上百个,数量太多,只说战国的。
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
楚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燕国--蓟(今北京城西南)。
韩国--宛(今河南南阳)。
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
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
秦国--咸阳(今陕西咸阳)。
4. 秦朝前221年- 前206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5. 汉朝前206年- 220年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公元25年—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6. 三国220年- 280年曹魏220年- 265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西蜀221年- 263年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孙吴222年- 280年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
7. 晋朝265年- 420年西晋265年- 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317年- 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8. 十六国304年- 439年1. 汉前赵304年- 330年2. 成汉304年- 347年3. 前凉314年- 376年4. 后赵319年- 350年5. 前燕337年- 370年6. 前秦350年- 394年7. 后秦384年- 416年8. 后燕384年- 407年9. 西秦385年- 431年10. 后凉385年- 403年11. 南凉397年- 414年12. 南燕398年- 410年13. 西凉407年- 421年14. 夏407年- 431年15. 北燕407年- 436年16. 北凉401年- 439年9. 南北朝420年- 581年1. 南朝南朝宋420年- 479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南朝齐479年- 502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南朝梁502年- 557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南朝陈557年- 589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2. 北朝北魏386年- 534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春秋战国时期的七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七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非常复杂,分为七个主要的国家,即齐、楚、燕、韩、赵、魏、秦。
这七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争斗不断,既有同盟结合也常有战争爆发。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七国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持续到公元前221年,贯穿了近五百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周朝末年,当时的中央政权已经开始衰落,各地的诸侯国逐渐崛起,形成了统治割据的局面。
二、七国之间的关系1. 齐国: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形成的大国之一,它的疆域位于今天的山东地区。
齐国在此时期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富饶的经济资源而著称,是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 楚国:楚国位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地区,也是七国中的一个强国。
楚国的君主以贵族出身为主,他们采取强权政治和军事扩张的策略,致力于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3. 燕国:燕国位于今天的河北地区,与齐国相邻。
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强大了自己的军事力量,成为华北地区的一支重要势力。
燕国与齐国、秦国等国家之间有着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关系。
4. 韩国:韩国位于今天的河南、陕西一带。
他们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壮大,成为七国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韩国与魏国、秦国等国家有着一定的政治和军事联系。
5. 赵国:赵国位于今天的河北、山西一带。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崛起,成为华北地区的一支重要势力。
赵国与齐国、秦国等国家有复杂的政治关系,经常发生战争和外交斗争。
6. 魏国:魏国位于今天的河北、河南一带。
它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崛起为七国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魏国与齐国、赵国等国家之间有着复杂的政治关系。
7. 秦国:秦国位于今天的陕西一带,它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崛起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秦国的君主秦穆公通过一系列变革措施,成功地巩固了国内的统治地位,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三、七国之间的影响七国之间的关系相互牵制,既有同盟也有战争。
从夏朝到清朝历史版图演变

从夏朝到清朝,4000多年的艰苦卓绝:从历史地图看中国疆域扩一、从万邦林立到战国七雄夏朝到底位于哪里,至今尚有很大的争议。
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夏朝大概位于以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其主要依据是《国语·周语上》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夏朝的疆域大概其北到达省南部,其西到达了黄河、潼关一带,其东到一带,其南大概到达伏牛山一带。
从夏朝开始,中国对地方的管辖就实行了分封制,夏朝分封的诸侯有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等。
其越国祖先也是夏朝分封,可能早期分封于今天的淮河上游一带,后来因为周公东征而南迁到了江浙一带。
夏朝版图商朝起源于东夷地区,其疆域比夏朝更大。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商朝的活动围主要在华北地区,主要包括省、京津冀地区、省、省、和的北部,其西到黄河、潼关,其南到淮河一带,其北到达燕山一带,其东到半岛。
商朝同样实行了分封制,其王畿地区位于、、交界地区,首都为殷(),在西周初期被分为了、卫、宋等国。
商朝版图周人主要活动在渭河流域,是西戎北狄中的一支,后来依靠农业而兴起。
在公期间初步建立了国家制度,在古公亶父时期进一步发展。
季历时期,周国强盛起来,曾被商朝册封为“牧师”,称为西部的霸主,发展到了文王时期,正式称王,和商朝对立。
周武王时期,灭商朝,将疆域扩到了。
周公东征,继续讲疆域扩展到了东海、黄淮一带。
后来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等不断对南方的楚国、徐国用兵,使得周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
其疆域北到燕山一带,东到大海,西到渭河上游,南到江汉淮地区。
西周也同样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封国有鲁、齐、燕、晋、宋、卫、等。
要注意的是楚国是和周朝是对立的国家,楚国国君称“王”,和西周国王并立,周朝也只是在名义上册封楚王为“楚子”而已,因此楚国不算西周的疆域。
在整个西周历史上和楚国的战争几乎也是没有断绝过。
西周版图在上古时代,在黄河流域存在在夏商周三个王朝,而南方地区也存在其他的国家。
古时候七国的领土现在大概在哪里

古时候七国的领土现在大概在哪里古时候七国的领土现在大概在哪里?战国七雄的疆土面积: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和甘肃东南部、四川省大部;秦都咸阳(今长安)。
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
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韩都新郑(今河南新郑)。
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附近)。
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楚都郢(今湖北荆州)。
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燕都蓟(今天津蓟县)。
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
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春秋战国和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非常精彩的历史时期。
在祖国社会制度发生质变的重要关头,各种思潮,各种人物,正确的、错误的;正面的、反面的;各个阶级的,各个阶层的代表纷纷走上历史舞台,做了淋漓尽致表演。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在世界是相当发达的,在此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直接关系到中国向什么方向发展。
社会政治统治最薄弱的时期往往是社会文化最发达的时期。
分崩离析的社会动荡和社会对立激化着矛盾,活跃了人们的思想,诱发了百花齐放,引来了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争了皇权,不争民主,究竟是为什么,就思维能力而言,春秋时杰出的思想家应该不乏民主意识和智商,但是那么多杰出的思想家为君主处心积虑地策划统治国民的良方,却只字不谈民主,说明当时培植思想的社会土壤是集权统治,而非民主共和。
整个春秋战国时代,整个一个知识分子阶层,那么多杰出知识分子,那么多千古不朽的思想家没有一个设身处地地为民众着想,几乎没有一个人未老百姓争人权,实在令人不可思议、匪夷所思。
战国时七国各有多少人口和国土面积

战国时七国各有多少人口和国土面积?∙最佳答案-网友投票选出苏秦说:燕地2000里,兵甲数十万,车600乘,骑6000匹赵地2000余里,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韩地900余里,带甲数十万魏地1000里,然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无如魏者(魏国在六国中人口、甲兵第一)楚地5000余里。
估计:燕面积大约20万平方千米,人口150万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面积会超过苏秦时期,大约25万平方千米)赵面积大约2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350万都城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齐面积大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都城临淄,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
魏面积大约10万平方千米,人口500万都城安邑,后迁至开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块)、河南中部、东部、安徽西北部(一小块)韩面积大约9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都城平阳,后迁至新郑,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南部(一小块),长平之战前山西领土全部划给赵国,韩国面积这时大概只剩下不到3万平方千米。
)楚面积大约50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苏秦时期)都城郢,后迁至寿春,最大时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部分、重庆、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东西南、江苏南部、浙江北部,面积大概有150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500万。
秦面积大约30万平千米,人口300万(苏秦时期)都成雍,后迁至咸阳,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
长平之战前四川应该大部分划入秦地,面积大概可以达到80万平方千米,人口400余万。
吴从晋巫臣开始算起到灭国不过百余年,疆域约5万平方千米,人口不超过100万。
越,允常时期面积不超过5万平方千米,人口数十万,后灭吴,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人口100余万。
不久就被楚国灭掉。
五代十国之十国疆域范围表

吴越
西府(今浙江杭 吴越有今浙江省和江苏南部苏州以东土地。闽国灭亡后,趁乱于开运四年
州)
(947年)扩地到闽江下游今福州一带。
楚
潭州(今湖南长 楚国拥有今湖南、贵州东部、广西红水河和浔江以北地。被南唐灭亡后不
沙)
久出现割据势力武平军,迁治朗州(今湖南常德)。
闽
长乐府(今福建 闽国据有今福建省全境。内乱时分裂的殷国一度建都建州(今福建建瓯)
福州)
。闽亡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还长期存在割据势力“清源军”。
汉
兴王府(今广东 南汉初期,已占有今广东、海南和广西红水河及浔江以南地。楚亡后,又
广州)
乘机北上,使疆域扩大至今广西全境及湖南郴州一带。
蜀(前蜀) 蜀(后蜀)
前蜀疆域包括今四川邛崃山以东、湖北西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东南部。
成都府(今四川 成都) 后蜀疆域基本与前蜀相同。但在秦、成、阶、凤四州的归属上,先失后得 。到广政十八年(955年),四州仍被后周攻取 [67]。
五代十国之十国疆域范围表
政权/势力名 实际都城
疆域
吴
江都府(今江苏 扬州)
杨行密于唐末受封吴王时,占有江淮一带。到吴后期,其疆域大致相当今 江西,安徽淮河以南,江苏江淮间地和江南无锡以西、苏北东北部,湖北 东部,河南淮河、大别唐继承吴国疆域,到保大三年(945年)灭闽后,分得今福建西部的土 地。保大九年(951年)灭楚,得到今湖南和贵州东部,但次年为楚旧部 驱逐。保大十五年(957年)失去江北。
南平
江陵府(今湖北 荆州)
南平的统治范围约相当今湖北石首、沙市、荆门以西一带。
北汉
太原府(今山西 太原)
北汉仅辖有今山西离石、沁源、阳泉、代县之间的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时候七国的领土现在大概在哪里?
战国七雄的疆土面积:
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和甘肃东南部、四川省大部;秦都咸阳(今长安)。
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
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韩都新郑(今河南新郑)。
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附近)。
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楚都郢(今湖北荆州)。
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燕都蓟(今天津蓟县)。
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
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春秋战国和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非常精彩的历史时期。
在祖国社会制度发生质变的重要关头,各种思潮,各种人物,正确的、错误的;正面的、反面的;各个阶级的,各个阶层的代表纷纷走上历史舞台,做了淋漓尽致表演。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在世界是相当发达的,在此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直接关系到中国向什么方向发展。
社会政治统治最薄弱的时期往往是社会文化最发达的时期。
分崩离析的社会动荡和社会对立激化着矛盾,活跃了人们的思想,诱发了百花齐放,引来了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争了皇权,不争民主,究竟是为什么?
就思维能力而言,春秋时杰出的思想家应该不乏民主意识和智商,但是那么多杰出的思想家为君主处心积虑地策划统治国民的良方,却只字不谈民主,说明当时培植思想的社会土壤是集权统治,而非民主共和。
整个春秋战国时代,整个一个知识分子阶层,那么多杰出知识分子,那么多千古不朽的思想家没有一个设身处地地为民众着想,几乎没有一个人未老百姓争人权,实在令人不可思议、匪夷所思。
在这种集权政治及其畸形的君主唯上思想的影响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实质上只能是一种患得患失的、服务统治阶级的变革。
经过长期的思想积累,在这种理论支配下的理论终于使政治变革将中国纳入了长期封建统治的轨道。
百家争鸣的仁人志士十分可悲,他们忠心耿耿、处心积虑地维护王道乐土,为集权统治出谋划策、呕心沥血。
然而,当中国集权统治一统天下时,他们迎来的却是空前绝后的焚书坑儒!
很难说这是咎由自取,还是罪有应得。
不过,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将正义寄托给集权与将财宝交给窃贼看管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
20世纪毕竟不是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的社会背景了。
近代的中国与春秋战国时期变革的重要区别在于:皇权统治步入穷途末路,科学和民主方兴未艾。
“五·四”运动对新文化的追求,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意味着祖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开天辟地的新时代。
在政治上,孙中山是这个新时代当之无愧的旗手。
鲁迅是这个新时代新文化的旗帜,是旧文化的掘墓人。
鲁迅精神是对过去那种奴颜婢膝的所谓仁人志士的彻底批判,是追求独立、自由的新时代民众人格的象征。
但是,囿于鲁迅自身所处的环境,鲁迅思想反映在民主上还存在许多盲点,鲁迅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多,受美国西方文化的熏陶少。
回头看,在过去2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走过了中国2000多年没有走过的路。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祖国国民经济超高速地发展虽然缩短了祖国与美国的距离,但就社会科学、国民经济的发展实力而言,祖国与美国仍有一代人的距离。
差之一毫,失之万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血雨腥风中诞生的中国封建皇朝权极一时,其统治似乎是何等强大、何等辉煌。
然而事实上,祖国政治统治偏离民主是多么的遥远、背离真理是多么的荒唐。
这个从小就扭曲的歪脖树犹如迷入歧途的羔羊,此后在世界亚热带这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里,她的生长了2200余年居然都没有长直自己的主干。
2002年春节,中华孔子学会学人聚会时张岱年即席发言说了三句话:19世纪是中华民族饱受屈辱的世纪,20世纪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世纪,21世纪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世纪。
我当然希望张岱年的预见是正确的,我知道,21世纪,祖国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在近20年时间里实现民主政治体制的改革——我们必须建立这样一种管理工作和运行机制——将祖国各个单位、各个行业、各个地区、整个国家最优秀的人的置于最重要的岗位。
和平和民主是20世纪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五·四”运动以来,祖国人民为了争取科学和民主已经流了无数次鲜血。
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祖国民主政治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不要再流血,不要再失败,祖国人民期待着这渴望已久的成功,世界大同需要祖国取得更加巨大的成果和成功。
祖国政治文明——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事关全球,这不只是由于祖国有13亿人口,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个泥足巨人彻底跳出集权主义的巢穴,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事业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长驱直入会为整个人类社会起到不可忽视的示范作用。
从理论上到实践上,中国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不过是时间问题。
目前,我们期待的和应该作为的着力点在于: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原地踏步,不要急于求成,要理智地、从容地、稳步地、斩钉截铁地、创造***地去工作、去努力、去奋斗,去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管理机制。
春秋战国长城地图
春秋长城地图战国长城地图(一)战国长城地图(二)楚长城地图(一)(二)魏长城地图(一)(二)燕长城地图齐长城地图(一)(二)赵长城地图
秦长城地图秦昭王长城地图中山长城地图
秦长城地图
秦始皇长城地图(一)秦始皇长城地图(二)秦始皇长城地图(三)秦始皇长城地图(四)
汉长城地图
汉长城地图(一)汉长城地图(二)
以后各代地图
魏长城示意图东魏长城示意图北齐长城示意图北周长城示意图隋长城示意图辽代长城示意图金长城示意图
明长城地图
长城辽东地段地图明长城地图(一)明长城地图(二)
其它长城地图
中国长城分布示意图嘉峪关城平面图(选
自《甘肃旅游地图》)
嘉峪关图(选自《甘肃
通志》)
山海关筑城复原图
江南长城导游图宁夏长城分布图河北省兴隆县长城图铁矿峪地图
直隶长城险要关口形势图——沙坡峪、罗文峪直隶长城险要关口形
势图——冷口
直隶长城险要关口形势
图——喜峰口
直隶长城险要关口形势
图——山海关
青海城址长城图唐山境内明长城位置
图
金界壕分布示意图八达岭长城导游图
北京周边明长城地图明长城西段示意图甘肃宁夏境内的秦长城大关口楚长城遗迹分布图
秦代明代万里长城(日绘)陕西省长城遗存图九边图(《筹边纂议》
插图)
九边图
辽宁境内长城走向示意图北京怀柔西栅子环山
长城地形图
张家口长城山西境内长城
辽宁境内明长城辽宁境内长城辽宁建平县境内燕长城辽宁建平县境内汉墩台长城
九门口长城复原图金山岭长城黄崖关长城河北北京天津所辖明长城
山西地区长城(标准版)八达岭长城示意图北京长城游览图长城示意图
齐长城古建部分示意图八达岭导游图慕田峪导游图嘉峪关旅游地图
嘉峪关关城地图古北口长城示意图湘西南方长城示意图居庸关城示意图
山海关长城示意图嘉峪关长城示意图涧扣长城九眼楼长城
九谷口长城黄花城长城横岭、镇边、长峪白羊城长城
居庸关长城上关长城水关长城小水口长城
龙泉峪长城四海冶长城延庆段长城(一)延庆段长城(二)内蒙古长城遗迹图娘子关地理位置略图司马台长城示意图汉反击匈奴战争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