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专家解析常见饼干不合格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糕点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

糕点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王建晖刘士健(北京正博和源科技有限公司)糕点由于具有品种多样、组织松软、易消化、便于携带、食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大多家庭的早餐主食以及外出旅游的主要食品。
但是由于糕点在制售过程中易受微生物、包装物等污染,易导致产品不合格,影响消费者健康安全。
根据某地2009年检查结果表明,糕点类产品常见不合格项目依次为:铝残留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胭脂红(上彩装部分)、山梨酸、霉菌、甜蜜素等。
本文就这些常见糕点质量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以期帮助企业把好质量关,维护消费者利益。
一、微生物指标微生物超标是糕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据某市对193 份不合格样品原因分析,微生物超标不合格175 份, 占%。
其中,冷加工糕点因其添加辅料后不再加热,相对而言更易超标。
糕点微生物超标原因主要是糕点原料选择存贮不当,在加工或销售环节受到外界污染,以及工作人员不注意食品卫生等所致。
1.原料选择或存贮不当作为糕点主要原料之一的鸡蛋,是沙门氏菌的主要来源,部分企业和作坊由于所使用的原料蛋未经挑选、清洗和消毒,很容易造成糕点沙门氏菌的污染。
据报道,干净蛋壳外表细菌约有400-500万个, 而不洁蛋壳可高达亿个。
国家《蛋卫生标准》规定:蛋壳应清洁完整,打开后蛋黄凸起、完整、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稀稠分明,无异味。
随后再经过浸泡、杀菌、冷藏并沉降杂质之后,才能用来加工蛋糕和面包。
作为糕点原料的奶及奶油, 未经巴氏消毒,奶油原料未在低温条件下贮存等也是导致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之一。
2.加工工具、容器未定期清洗消毒加工过程中若未定期彻底清洗消毒,糕点制作使用的工具和容器藏污纳垢后也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
经某此实验检测,面包切片机及包装机未消毒前, 全麦面包的细菌总数为8500个/g,经消毒剂彻底清洗消毒后,细菌总数下降为10个/g,由此可见工具及容器消毒的重要性。
但长期单纯使用一种药物, 微生物易产生耐药性,故应多种消毒药物如过氧乙酸、高锰酸钾、漂白粉等交替使用,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
饼干生产中常见问题处理

饼干生产中常见问题处理----工艺类 1第一个问题:饼干粘底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1 饼于过于疏松,内部结合力差,此时应减少膨胀剂用量;〔2 饼干在烤炉后区降温时间太长.饼干坯变硬,此时应注意烤炉后区与中区温差不应太大,后区降温时间不能太长。
第二个问题:饼干凹底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1 饼干胀发程度不够此时可增加膨松剂尤其是小苏打用量 2 饼干上针孔太少,应在饼干模具上有较多的针; 3 面团弹性太大,此时可适当增加面团改良剂用量或增加调粉时间,并添加适量淀粉面粉的5%一10% 来稀释面筋量。
第三个问题:饼干收缩变形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1 在面带压延和运送过程中面带绷的太紧,此时,应调整面带,在经第二和第三对轧辊时要有一定下垂度,帆布带在运送面带时应保持面带呈松驰状态; 2 面团弹性过大,可适当增加面团改良剂用量或增加调粉时间,并添加适量淀粉面粉的5%一10% 来稀释面筋量。
3 面带始终沿同一方向压延,引起面带张力不匀,此时应将面带在辊轧折叠时不断转换90°方向。
第四个问题:饼干起泡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l 烤炉前区温度太高,尤其面火温度太高,此时应控制烤炉温度不可一开始就很高,面火温度应逐渐增高; 2 面团弹性太大,烘烤时面筋挡住气体通道不易散出,使表面起泡,此时应降低面团弹性,并用有较多针的模具; 3 膨松剂结块未被打开.此时应注意对结块的膨松剂粉碎后再用; 4 辊轧时面带上撒面粉太多,应尽量避免撒粉或少撒粉。
第五个问题:饼干不上色产生的原因可能是配方中含糖量太少,此时需增加转化糖或怡糖用量。
第六个问题:饼干冷却后仍发软、不松脆产生的原因可能有:〔1〕饼干厚而炉温太高,烘烤时间短,造成皮焦里生,内部残留水分太多,此时应控制饼干厚度,适当调低炉温,增加烘烤时间,使成品饼千含水量<6%; 2 烤炉中后段排烟管堵塞,排气不畅,造成炉内温度太大,此时应保持排汽畅通,排烟管保温,使出口温度不低于100℃,以免冷凝水倒流人炉内注:水分只是一个指标而已, 水,奶,油脂等液体原料多了,会使得饼干发硬,少了反而酥脆第六个问题:饼干易碎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1 约饼干胀发过度.过于疏松,此时应减少膨松齐j用量; 2 配料中淀粉和饼干屑用量太多,此时应适当减少其用量。
糕点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

糕点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王建晖刘士健(北京正博和源科技有限公司)糕点由于具有品种多样、组织松软、易消化、便于携带、食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大多家庭的早餐主食以及外出旅游的主要食品。
但是由于糕点在制售过程中易受微生物、包装物等污染,易导致产品不合格,影响消费者健康安全。
根据某地2009年检查结果表明,糕点类产品常见不合格项目依次为:铝残留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胭脂红(上彩装部分)、山梨酸、霉菌、甜蜜素等。
本文就这些常见糕点质量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以期帮助企业把好质量关,维护消费者利益。
一、微生物指标微生物超标是糕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据某市对193 份不合格样品原因分析,微生物超标不合格175 份, 占%。
其中,冷加工糕点因其添加辅料后不再加热,相对而言更易超标。
糕点微生物超标原因主要是糕点原料选择存贮不当,在加工或销售环节受到外界污染,以及工作人员不注意食品卫生等所致。
1.原料选择或存贮不当作为糕点主要原料之一的鸡蛋,是沙门氏菌的主要来源,部分企业和作坊由于所使用的原料蛋未经挑选、清洗和消毒,很容易造成糕点沙门氏菌的污染。
据报道,干净蛋壳外表细菌约有400-500万个, 而不洁蛋壳可高达亿个。
国家《蛋卫生标准》规定:蛋壳应清洁完整,打开后蛋黄凸起、完整、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稀稠分明,无异味。
随后再经过浸泡、杀菌、冷藏并沉降杂质之后,才能用来加工蛋糕和面包。
作为糕点原料的奶及奶油, 未经巴氏消毒,奶油原料未在低温条件下贮存等也是导致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之一。
2.加工工具、容器未定期清洗消毒加工过程中若未定期彻底清洗消毒,糕点制作使用的工具和容器藏污纳垢后也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
经某此实验检测,面包切片机及包装机未消毒前, 全麦面包的细菌总数为8500个/g,经消毒剂彻底清洗消毒后,细菌总数下降为10个/g,由此可见工具及容器消毒的重要性。
但长期单纯使用一种药物, 微生物易产生耐药性,故应多种消毒药物如过氧乙酸、高锰酸钾、漂白粉等交替使用,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
饼干常见质量缺陷及控制办法.

饼干收缩变形
(一)原因分析 在面带压延和运送过程中面带绷得太紧。 面筋筋力过强,面团弹性过大。 面带始终沿同一方向压延,张力不均。 (二)控制方法 调制面带,在经第二和第三对轧辊时要有一 定下垂度,帆布带在传输面带时应保持面带呈松 弛状态。 可适当增加面团改良剂的用量或增加调粉时 间,并适量增加淀粉。 面带折叠时不断转向90度角。
(一)原因分析 面筋筋力过小,面团持气能力较差,成型时 易断片,产品易破碎。 加水量太少,面团过硬,压延后面片结合力 差,容易断面片、断面头,成型后生坯延展性差, 烘烤时饼坏不易起发,饼干表面光泽较差。 油脂少时会造成产品严重变形,口感差,表 面干燥无光泽。 (二)控制方法 增加使用面筋含量高的面粉。 增加水和油脂用量。
饼干起泡
(一)原因分析 烤炉前区温度太高,尤其面火温度太高。 面团弹性太大,在烘烤时面筋挡住气体通道 而引起表面起泡。 膨松剂分布不均匀。 辊轧时面带上撒粉太多。
(二)控制方法 控制烤炉温度,不可一开始就很高温度,面 火要逐渐提高。 降低面团弹性,并用带较多针孔的模具。 注意使膨松剂分布均匀,对已结块的膨松剂 应粉碎过筛后再用。 尽量不撒粉,或控制尽可能少撒粉。
饼干表面不上色
(一)原因分析 饼干中糖用量太少。
(二)控制方法 增加转化糖或饴糖的用量。
饼干冷却后不松脆
(一)原因分析 饼干太厚而炉温太高,烘烤时间短,造成皮 焦里生,内部水分太多。 烤炉排气不畅,造成后段炉温太高。
(二)控制方法 控制饼干厚度,适当调低炉温。 保持排气畅通。
饼干易碎、裂缝、表面无光泽
பைடு நூலகம்
加水量太少面团过硬压延后面片结合力差容易断面片断面头成型后生坯延展性差烘烤时饼坏不易起发饼干表面光泽较差
饼干常见质量缺陷及控制办法.

(一)原因分析 面筋筋力过小,面团持气能力较差,成型时 易断片,产品易破碎。 加水量太少,面团过硬,压延后面片结合力 差,容易断面片、断面头,成型后生坯延展性差, 烘烤时饼坏不易起发,饼干表面光泽较差。 油脂少时会造成产品严重变形,口感差,表 面干燥无光泽。 (二)控制方法 增加使用面筋含量高的面粉。 增加水和油脂用量。
饼干收缩变形
(一)原因分析 在面带压延和运送过程中面带绷得太紧。 面筋筋力过强,面团弹性过大。 面带始终沿同一方向压延,张力不均。 (二)控制方法 调制面带,在经第二和第三对轧辊时要有一 定下垂度,帆布带在传输面带时应保持面带呈松 弛状态。 可适当增加面团改良剂的用量或增加调粉时 间,并适量增加淀粉。 面带折叠时不断转向90度角。
饼干起泡
(一)原因分析 烤炉前区温度太高,尤其面火温度太高。 面团弹性太大,在烘烤时面筋挡住气体通道 而引起表面起泡。 膨松剂分布不均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辊轧时面带上撒粉太多。
(二)控制方法 控制烤炉温度,不可一开始就很高温度,面 火要逐渐提高。 降低面团弹性,并用带较多针孔的模具。 注意使膨松剂分布均匀,对已结块的膨松剂 应粉碎过筛后再用。 尽量不撒粉,或控制尽可能少撒粉。
饼干粘底
(一)原因分析 饼干过于疏松,内部结合力差。 饼干在烘烤后区降温时间太长,饼干坯变硬。 (二)控制方法 减少膨松剂用量。 烤炉中区与后区温差不宜太大,后区降温时 间不能太长。
饼干凹底
(一)原因分析 饼干胀发程度不够。 饼干上针孔太少。 面团弹性太大。 (二)控制方法 增加膨松剂用量,特别是小苏打用量。 在模具上增加打孔器。 增加面团改良剂的用量或增加调粉时间,并 适量添加淀粉。
饼干表面不上色
(一)原因分析 饼干中糖用量太少。
糕点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

糕点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王建晖刘士健(北京正博和源科技有限公司)糕点由于具有品种多样、组织松软、易消化、便于携带、食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大多家庭的早餐主食以及外出旅游的主要食品。
但是由于糕点在制售过程中易受微生物、包装物等污染,易导致产品不合格,影响消费者健康安全。
根据某地2009年检查结果表明,糕点类产品常见不合格项目依次为:铝残留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胭脂红(上彩装部分)、山梨酸、霉菌、甜蜜素等。
本文就这些常见糕点质量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以期帮助企业把好质量关,维护消费者利益。
一、微生物指标微生物超标是糕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据某市对193 份不合格样品原因分析,微生物超标不合格175 份, 占90.7%。
其中,冷加工糕点因其添加辅料后不再加热,相对而言更易超标。
糕点微生物超标原因主要是糕点原料选择存贮不当,在加工或销售环节受到外界污染,以及工作人员不注意食品卫生等所致。
1.原料选择或存贮不当作为糕点主要原料之一的鸡蛋,是沙门氏菌的主要来源,部分企业和作坊由于所使用的原料蛋未经挑选、清洗和消毒,很容易造成糕点沙门氏菌的污染。
据报道,干净蛋壳外表细菌约有400-500万个, 而不洁蛋壳可高达1.4-9亿个。
国家《蛋卫生标准》规定:蛋壳应清洁完整,打开后蛋黄凸起、完整、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稀稠分明,无异味。
随后再经过浸泡、杀菌、冷藏并沉降杂质之后,才能用来加工蛋糕和面包。
作为糕点原料的奶及奶油, 未经巴氏消毒,奶油原料未在低温条件下贮存等也是导致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之一。
2.加工工具、容器未定期清洗消毒加工过程中若未定期彻底清洗消毒,糕点制作使用的工具和容器藏污纳垢后也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
经某此实验检测,面包切片机及包装机未消毒前, 全麦面包的细菌总数为8500个/g,经消毒剂彻底清洗消毒后,细菌总数下降为10个/g,由此可见工具及容器消毒的重要性。
但长期单纯使用一种药物, 微生物易产生耐药性,故应多种消毒药物如过氧乙酸、高锰酸钾、漂白粉等交替使用,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
烘焙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烘焙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烘焙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烹饪技艺,它能给我们带来美味和温暖。
然而,在烘焙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成品质量。
本文将带您了解烘焙中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助您成为一位更好的烘焙师傅。
问题一:蛋糕下陷了首先,让我们来解决常见的问题之一:蛋糕下陷了。
这可能是由于蛋糕面糊含气量不足或者烤箱温度不正确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检查食谱:确保准确地按照食谱中的指导进行操作,包括使用正确的分量和步骤。
2. 使用新鲜的发酵剂:如果食谱中需要发酵剂,确保使用新鲜的材料,过期或过老的发酵剂效果可能不佳。
3. 控制烤箱温度:使用烤箱温度计来确保烘焙温度与食谱一致。
如果温度不正确,调整烤箱的控制开关或修理烤箱。
问题二:饼干过焦另一个常见问题是饼干过焦。
这可能是由于烤箱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或者饼干面团中糖分含量过高导致的。
以下是解决方法:1. 调整烤箱温度和时间:降低烤箱温度并缩短烘焙时间。
试着将温度降低10摄氏度并减少一两分钟的烘焙时间。
2. 减少糖分含量:如果你发现饼干的糖分含量过高,可以适量减少糖的用量,或者尝试使用低糖食谱来制作。
3. 使用防黏烤盘:选择有防黏涂层的烤盘可以帮助减少饼干黏附在烤盘上的可能性,减少过焦的机会。
问题三:面团发酵不良面团发酵不良是烘焙中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温度不合适、发酵时间不足或者发酵剂质量差导致的。
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法:1.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酵母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来促进发酵。
确保面团处于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的环境。
2. 增加发酵时间:如果面团没有完全发酵,可以增加一些发酵时间,使其得到充分的发酵。
但要注意,过长的发酵时间也可能导致面团过度发酵。
3. 更换高质量的发酵剂:使用新鲜的发酵剂可以提高发酵效果。
购买品质可靠的发酵剂,并注意存储方式以保持其新鲜度。
问题四:面包不松软最后一个常见问题是面包过于致密,不够松软。
饼干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

饼干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
饼干
(1)风险隐患因素
①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限量超标;
②质量指标:水分、酸价、过氧化值超标;
③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添加柠檬黄等着色剂,山梨酸等防腐剂;铝的残留量超标。
(2)原因分析
①生产过程灭菌工序控制不严格;
②贮运条件不符合控制要求;
③油炸过程温度控制不当;
④配方管理、配料环节控制不严格;
⑤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
⑥出厂检验落实不到位。
(3)防控措施
①严格落实生产工艺,保证灭菌工序执行到位;
②严格控制烘烤工序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油脂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
③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
④加强配方管理,严格落实配料工序质量控制;
⑤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
⑥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期,有读者询问饼干油脂酸败、二氧化硫超标等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焙烤食品技术专家金大海高级工程师。
金大海高工认为,保障卫生安全是饼干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措施,针对不同的质量问题,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了解饼干产品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对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饼干产业发展,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油脂酸败问题及预防措施
油脂酸败和哈败是饼干生产和销售中的一类重要问题,防止油脂酸败和哈败显得尤为重要。
油脂氧化是导致油脂哈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油脂氧化包含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诱发因素有很多,例如,生产中的高温会加速油脂氧化。
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需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来预防。
1.面粉对油脂酸败的影响。
据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会员金大海高级工程师介绍,小麦胚芽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活性酶等物质,这些物质容易引发脂肪水解、氧化等问题,从而导致脂肪酸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引进了提取麦胚技术,通过提取麦胚,可延长面粉的保质期;但同时麦胚中的维生素E也被提走,从而降低了饼干中油脂的抗氧化性。
为预防油脂酸败和哈败,可在饼干用油中加入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
但是在应用抗氧化剂时,要遵守食品添加剂方面的国家标准。
2.面粉改良剂对油脂酸败和哈败的影响。
增白剂等面粉改良剂也会造成油脂的酸败。
如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加热到100℃后,会分解并挥发;但若用于含油食品,则会迅速使油脂氧化,导致食品氧化酸败。
对此,金大海高级工程师认为,改良剂、专用面粉等上游产品的技术改进必须考虑到对下游产品的影响,并将不良影响通过适当的渠道进行通报。
技术人员要考虑到改良剂可能对相关产品造成的影响,禁止供应商在用于含油食品的面粉中使用增白剂,同时也不可将含增白剂的面粉混用在含油食品中。
3.油脂本身的酸败问题。
现在,很多饼干企业对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要求很严,供应商为了达到企业要求,通过碱洗等手段降低油脂的酸价,造成油脂
的抗氧化能力下降。
另外,冬季油温偏低时,油会在管道中凝结,堵塞管道而引发生产不畅的问题。
为防止油因温度过低而堵塞管道的问题的发生,冬季可以对饼干用油适当加热和保温;但不能使油长时间处于高温条件下,否则会引起油脂氧化酸败。
二.异物混入问题及预防措施
在饼干生产及原辅料供应链中,操作人员的头发、塑料毛刷、包装物及其封口线绳、针等异物的混入,都可能造成质量事故。
金大海高工认为,为消除异物混入的问题,须对上述各环节加强管理,特别要格外注意针等危险性杂质的混入。
建立检查、领用、检修等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关键部位要使用磁铁或金属探测仪器等工器具。
技术改进是避免异物混入的最佳方法,我国已经有从小麦清洗直至饼干包装,由连续管道、罐车、筒仓储存、输送、饼干烘烤组成的连续生产线,大大降低了混入异物的可能性。
在使用未出厂的次品饼干时,应确保无异物混入,并按比列添加,否则会影响正常生产。
三.二氧化硫超标及预防措施
饼干中残留的二氧化硫主要是改良剂焦亚硫酸钠的分解产物,在饼干生产中,食品企业为改善面团的延伸性和可塑性,可能会超量添加焦亚硫酸钠,造成二氧化硫超标。
为预防饼干中的二氧化硫超标,首先,应该对面粉供应商加强管理,选择产品品质稳定、信誉良好的面粉供应商,为配料时减少焦亚硫酸钠的使用量而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其次,应该按照法定标准使用焦亚硫酸钠,从而杜绝焦亚硫酸钠的超标使用问题。
第三,使用生物酶制剂替代焦亚硫酸钠。
酶制剂的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酶制剂推广范围的扩大,其生产成本也会有所降低。
四.添加剂的乱用问题及预防措施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部分饼干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口感,在生产过程中,超范围和超量使用香精等添加剂。
乱用和滥用了添加剂的饼干,很难通过肉眼观察出来,这种饼干很可能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伤害。
为预防这种问题的发生,一方面,饼干生产企业应加强自律,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不超量和超范围使用添加剂。
另一方面,食品监管部门需加大管理力度,严惩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五.微生物超标问题及预防措施
金大海高工告诉记者,菌落总数、霉菌等微生物超标,是困扰很多饼干厂特别是中小型饼干企业的一大难题。
对于这类问题,媒体也不断做过报道。
为防止饼干产品的微生物超标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1.加强生产过程的环境、设施的卫生控制。
2.注意烘烤后产品包装区的卫生管理,避免交叉污染。
3.加强操作人员的卫生意识的培训,促使员工养成自觉的卫生习惯。
4.加强对供应商的卫生管理力度。
现在,部分包装材料生产企业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包材企业应加大这方面的管理力度。
由于饼干的制作工艺并没有太多难度以及技术,导致饼干生产企业在国内迅速发展,而由于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技术并不是很先进,饼干卫生状况出现问题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生产饼干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容易,设备投资少,收益快,所以发展得非常迅速,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生命力。
正是由于在这种发展情况下,中小型企业饼干的卫生状况都存在问题。
这种主要问题是产品的菌落总数超标。
消费者食用菌落总数超标的饼干后,会引起腹泻等肠道疾病。
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一是生产管理松懈,消毒不严,没有严格贯彻食品卫生法的要求;二是生产设备落后,采用间歇式生产,设备清洗不干净或存在死角,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三是包装不严密,手工操作较多造成污染;四是输送流通领域环节把关不严,造成二次污染;五是一些私营的小型企业根本不具备生产条件,卫生状况较差,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直接污染。
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还是在于空气二次污染,在各种饼干的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生产环节都需要严加注意。
在冷却、内包等环节由于产品需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受到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对中小型企业而言,企业要发展必须要走产品质量路线。
应在冷却,内包等环节多注意消毒卫生,建议在产品暴露在空气中的生产环节内使用NICOLER动态空气消毒的方式来保障产品安全,减少二
次污染发生的可能性。
Nicoler杀毒是一种对人体无毒的杀菌方式。
在车间中使用能有效杀灭有害细菌,经国家专业测试能有效灭杀空气中的霉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含菌空气;开机90分钟后,沉降菌≤15 CFU/皿•30MIN、空气洁净度≥30万等级,可让加工车间低成本达“无菌无尘”标准;确保食品在这些生产环节中受菌落污染影响不超过国家标准。
六.包装标识的不正当使用
部分饼干生产企业不适当地夸大产品的其他功效,或在包装上标识含有法规不允许的图案或文字。
另外,饼干包装上还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生产日期打印不规范,或提前打印等,企业在日常检查时应格外注意。
也有少量企业在包装上印制“本产品不含防腐剂”,这是纯粹的商业炒作,因为,在含水量很低的饼干类产品中,只要包装完好,就不会发生微生物引发的腐败变质的情况,根本用不着添加防腐剂。
大多数饼干的含水量在2%-4%之间,水分活度值(Aw 值)很低,在0.65以下,霉菌等微生物几乎不可能生长和繁殖。
2008年5月1日,我国首部饼干国家标准《饼干》(GB 20980—2007)正式实施。
该国标规范了饼干产品的分类、指标要求、检测规则、标签及包装等,对饼干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贮存及运输要求、检验方法等也做了详细的规定。
尽管实施此国标在短期内会增加饼干企业的成本,且代价不菲,但从长远来看,国标要求越严格,就越能将一些不规范的小企业淘汰出局。
同时,国标对一些靠打“擦边球”违规宣传和生产的小企业,也将产生较强的限制作用。
这些都有利于整个饼干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