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同步北师历史必修三新突破讲义:第2单元+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和答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课件共41张PPT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课件共41张PPT

郑板桥 《墨竹图》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 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 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 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 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 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 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 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 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 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 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 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 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分青衣、花旦、武旦、 刀马旦、老旦、贴旦、闺 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小篆
文字发展到小 篆已经是相当规范, 偏旁有统一的样式, 笔画委婉曲折,粗 细匀称,字形狭长。
汉隶
1,改变了篆书狭长的 字体,结构上呈横长竖 短,字形变得扁宽。2, 点画由匀称的弧笔变为 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直 笔。并在用笔上出现 “蚕头燕尾”,曲折处 由圆转改为方折
3,象形意味大大减少
欧 阳 询 《 化 度 寺 碑》
张旭 《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
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奔放跃动,任情纵性

《 兰 亭 序 》
飘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既工整清晰又飞 若浮洒活泼。
云 、 矫 若 惊 龙 ”
怀素《千金帖》
自幼出家为僧,刻苦临池, 采蕉叶练字,秃笔成冢,经 禅之馀,从事艺文,喜好草 书。好饮酒,酒酣与发,於 寺壁裹墙,衣裳器具,无不 书之,与张旭合称“颠张狂 素”。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课件共41张PPT优质课件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课件共41张PPT优质课件

张旭 《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
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奔放跃动,任情纵性

《 兰 亭 序 》
飘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既工整清晰又飞 若浮洒活泼。
云 、 矫 若 惊 龙 ”
怀素《千金帖》
自幼出家为僧,刻苦临池, 采蕉叶练字,秃笔成冢,经 禅之馀,从事艺文,喜好草 书。好饮酒,酒酣与发,於 寺壁裹墙,衣裳器具,无不 书之,与张旭合称“颠张狂 素”。
郑板桥 《墨竹图》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 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 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 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 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 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 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 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选择题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
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B
C.颜真卿
D.柳公权
新石器《鹳鱼石斧图》
这幅帛画反映了先民们 对人死后灵魂不灭,乘龙 天游或乘龙升天的愿望。
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先民 们征服自然的浪漫主义气 质《洛神赋图》(局部)
唐代顾恺之《步辇图》
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代的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盛唐气 象。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民间年画
木刻版画
剪纸
『学生探究』
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如何影响当 时绘画特点的?
答案: 1、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第一单元学过这个时期,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课件共17张PPT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课件共17张PPT

元王冕《墨梅图》 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讨论:中国绘画的特点
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文人画增多 不断吸收外来风格
意志力是人的一条救生索,它可以帮助我们脱离困境,引导我们走向胜利。
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罗曼·罗兰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舞动的北京
思考:这一标志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哪些元素?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
一、汉子的起源与演变
图画
象形字符号化 汉字
甲骨文
大篆
楷 书
小篆
隶 书
总趋势:
由繁到简
二、独特的汉字书写艺术
1、两个阶段:自发(实用)自觉(审美) 2、楷书的兴衰
又称正书,正楷,真书,因其字形方正,笔画平稳, 结构均匀,具有较强的书写规范,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创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 到隋唐时达到顶峰。
A.
B.
C.
D.
三、写意传神国画魂
特点: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原料:笔、墨、矿物颜料;纸、绢 类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从萌ຫໍສະໝຸດ 芽走向成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驭龙帛画》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 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是了 解北宋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生活的史料。
无所求则无所获。
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浪费生命是做人的最大悲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北师大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北师大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北师大版必修3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书法艺术的起源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2.了解书法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楷书、行书、草书的特点;3.理解书法艺术的审美意义和价值;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相关文章,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书法发展历程、各种书体的特点、书法艺术的审美意义和价值;•难点:书法艺术的审美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内容1. 前置知识梳理通过开展课堂活动或完成预习任务,复习并梳理以下相关知识:1.书法的概念及其分类;2.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2. 课堂教学1) 书法艺术的起源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书法艺术的起源;•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书法的发展历程•甲骨文与金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3) 各种书体的特点•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特点。

4) 书法艺术的审美意义和价值•书法艺术的审美意义;•书法艺术的价值。

3. 课后练习1.阅读相关文章,分析文章中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特点、审美意义和价值,并写一篇分析文章;2.选取一位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并介绍其生平及其代表作品的特点,进行书法作品分析,并进行评价。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法: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书法艺术的图片和视频;2.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深对书法艺术的认识;3.导读法:运用导读工具,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4.个案研究法:引导学生对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进行研究分析。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2.相关书籍或资料:《中国书法史》等。

六、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状况;2.学生作品:评价学生的文章分析和书法作品分析。

七、拓展延伸1.了解书法艺术的国外发展状况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2.观赏国内外著名书法家的作品;3.参观书法艺术展览并进行学习和研究。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学案: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学案: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依时间顺序,了解汉字、绘画的发展脉络。

掌握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主要成就,理解其艺术特征。

认识古代中国书画艺术是古代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探究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起源: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和四五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都发现了有简单刻画符号的陶器,这种刻画符号是中国古文字的萌芽。

2.演变字体时间特点甲骨文商朝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金文商朝后期、西周、春秋时期篆刻在青铜器上,又称钟鼎文大篆战国时期柔婉美化的长线条文字小篆秦统一后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隶书始于秦朝,定型于东汉末年书写比较简便,成为官定的标准书体草书与隶书同时兴起书写更为便捷省事行书形成于东汉末年,兴盛于魏晋楷书东汉后期出现,定型于魏晋“羊”的八种字体独特的汉字书写艺术1.起源:先秦时期中国从有文字起便有了书法艺术,最早的应当是甲骨文和金文。

2.开始走向繁荣:秦汉代表作:秦朝的泰山、琅玡、会稽三大刻石和汉代的《熹平石经》。

3.第一个辉煌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1)钟繇的《宣示表》,“领楷书之先”。

(2)“书圣”王羲之把行书推进到成熟的高峰,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洛阳龙门所刻的碑石题记《龙门十二品》是当时的书法精品。

4.繁盛时期:唐代代表: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5.多样性发展时期:宋元明清时期(1)代表:①“北宋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

②元代的赵孟,明清的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郑板桥等。

(2)特点:宋元明清时期的这些书法家大都擅长各种书法,诗文与书画兼通,又大都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挥洒,气象万千。

写意传神国画魂1.起源:原始社会岩画和彩陶画是当时的主要画种,《鹳鱼石斧图》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步课时训练: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Word版含答案

第7课同步课时训练1某些书法家传世的作品中,不论单一线条的造型,还是不同线条间的组合变化,文字的可读 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情绪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跃、连绵环绕之中。

这类作品的字体形式是 ()A.篆书B.隶书C.草书D.行书2、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 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 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3、下面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 的主要因素是()A. 文字的频繁使用 C.各国变法的实施4、 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 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 ,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

这反映了 ( )A. 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 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 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 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 促成这一变化B.书写材料的不同 D •“书同文”的推行5、元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居赋》(局部)。

下列对该作品介绍最准确的是()A. 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B. 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C. 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D. 结构简省,勾连不断,纵任奔逸6、有人评价某书法大家在醉酒后创作的书法作品:笔飞墨舞,其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犹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

与之风格相一致的是下列哪一书法作品()F 图是他的作品《闲if卜;I I )7、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 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三历史讲课课件: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ppt课件(A版)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三历史讲课课件: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ppt课件(A版)
书法艺术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 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 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的境界。
楷书 草书 行书
特点
笔画详备, 结构严整
笔画简约, 钩连不断, 线条流畅, 任情纵性 兼具楷书的 规矩和草书 的放纵
发展时期 始于东汉, 魏晋成熟, 唐代鼎盛
始于汉初, 东晋成熟
始于东汉, 西晋成熟
元 王冕的《墨梅》
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时期
特点
原始社会 战国时期 魏晋南北朝
岩画、彩陶画 开始走向成熟 注重写意传神
隋唐五代
璀璨繁盛
两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风俗画是最大亮点 文人画成就突出
代表人物或作品
《鹳鱼石斧图》
《妇女凤鸟图》《御龙图》
顾恺之《女史箴图》等 展子虔《游春图》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隶书的出现是秦代书法发展
器 碑
的结果,大小篆的笔划由圆转
改为方折。这个变化使得书写
速度提高。
楷书到唐 代已相当成熟, 无论结构,用 笔都已达到完 善成熟的境界。 完全摆脱了隶 书的痕迹。
唐 颜真卿 多宝塔碑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 术形式,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汉字的书写真正 成为一门艺术。
甲骨文
金 文
特点:这种字体多是铸在青 铜器上,故称为铭文或钟鼎 文,也叫金文。这种字体盛 行于西周。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是

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的
样式,笔画委婉曲折,粗

细匀称,字形狭长。
相传是西周周宣王太史籀

所创,是一种较为统一的文

字,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三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三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设计1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策划一场虚拟的书画展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要求为每幅作品撰写简要的鉴赏文字,并对整个展览进行设计说明。
5.拍摄一段短视频,分享自己在本章节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内容包括:学习书画艺术的意义、鉴赏方法的运用、创作实践的体会等。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要求语言表达清晰,内容具有感染力。
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三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特点,如: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等;
(2)近现代书画艺术的转型与变革,如:海派、岭南派、新安派等;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2)书画鉴赏的基本方法及其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3)著名书画家及其艺术成就的评价。
2.教学难点:
(1)书画艺术风格特点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2)书画鉴赏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对作品内涵的挖掘;
(3)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讲解书画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幅书画作品进行分析讨论;
2.讨论内容: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艺术价值,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艺术成就;
3.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各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鉴赏,解答学生的疑问。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知识点一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起源中国文字萌芽于原始社会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2.成熟商朝出现的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

3.演变(1)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

(2)大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字异形,统称为战国文字,都属于大篆。

(3)小篆:秦统一后,把各国文字统一成标准字体——小篆。

(4)隶书:隶书是秦朝时与小篆同时使用的一种字体,汉朝时普及,东汉末年定型,成为官定标准书体。

(5)草书:与隶书同时兴起的草书体,书写便捷省事。

(6)行书:东汉末年行书体出现,至魏晋时兴盛。

(7)楷书:东汉后期出现,魏晋时大体定型。

独特的汉字书写艺术1.秦汉:书法艺术开始走向繁荣。

(1)代表作:秦朝的泰山、琅玡、会稽三大刻石和汉代的《熹平石经》。

(2)人称“草圣”的张芝,被后世称为草书的创始者。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1)三国曹魏的钟繇,被公认为“领楷书之先”的书法大家,代表作《宣示表》。

(2)“书圣”王羲之把行书推进到成熟的高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南北朝遗留下来的书法名作《龙门二十品》等,是当时的书法精品。

3.唐代:书法艺术的繁盛时期。

(1)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极负盛名。

代表作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人称“颜筋柳骨”,代表作以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最为有名。

4.宋元明清时期:书法向多样性发展。

(1)代表:“北宋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元代的赵孟,明清的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郑板桥等。

(2)特点:擅长各种书体;诗文与书画兼通,追求个性解放。

1.原始社会:起源。

(1)岩画和彩陶画是主要画种。

(2)代表作:《鹳鱼石斧图》。

2.战国: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代表作:长沙楚墓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帛画。

3.魏晋南北朝:全面繁荣。

(1)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

东晋顾恺之最为著名,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等绘画理论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4.隋唐五代:璀璨繁盛,画家辈出,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各有千秋。

(1)人物画:最负盛名的人物画家是尉迟乙僧和阎立本以及“画圣”吴道子。

①尉迟乙僧:专画佛像、神鬼人物,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②阎立本的代表作有《秦府十八学士图》《步辇图》。

③吴道子的画被称为“吴带当风”,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等。

(2)山水画: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最为有名。

(3)动物画:唐朝曹霸和韩以擅长画马知名,薛稷善画鹤,韩滉善画牛。

(4)壁画: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集中展现了中国绘画的突出成就。

5.宋元明清:达到新高度。

(1)宋代①人物画家以李公麟最为知名,他发展了“白描”画法。

②风俗画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最为知名。

③花鸟画家以宋徽宗为代表。

(2)元朝:赵孟,代表作《秋郊饮马图》。

(3)明代:董其昌、徐渭、唐寅最为知名。

(4)清代:郑板桥与同时代的金农等七位画家,合称“扬州八怪”。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史料一图一《兰亭序》(局部)图二《多宝塔碑》(局部) [解读]对此种图片类史料,要注意结合图片中作品名称与字体的形状来判断属于何种字体及有何特征。

[思考]史料一中两幅书法作品的作者分别是谁?各自体现怎样的书法特点?【提示】《兰亭序》的作者为王羲之,体现了行书虚玄灵动的特点。

《多宝塔碑》的作者为颜真卿,体现了楷书讲究法度与规范的特点。

史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我书意造本无法”。

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

[解读]抓住史料二中关键信息“我书意造本无法”“入神”来分析苏轼和黄庭坚二人的主张。

[思考]根据史料二,分析宋代书法的特点。

【提示】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史料三明代,同时生活于苏州的祝允明、文征明虽为好友,但书法情态迥然有别,祝允明书法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文征明书法则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

[解读]根据史料三中两人“书法情态迥然有别”分析得出明代书法的个性化特征。

[思考]根据史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书法发展的趋势。

【提示】明代书法随着社会发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1)魏晋时期发展到自觉阶段:对汉末社会动乱的深刻反思,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隋唐时期达到新高峰:一统盛世,书法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3)宋元时期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4)明代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加强: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书法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征(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例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繁荣、城市兴旺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风格看,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印章)为一体。

(4)从绘画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

到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作品成为商品。

[课堂小结]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楷书→篆书→隶书B .篆书→隶书→楷书C .隶书→篆书→楷书D .篆书→楷书→隶书B [商朝时汉字形成完整体系,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的频繁使用B .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A[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项。

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B项不是主要因素;C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项是秦统一后推行的。

]3.《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珍宝,普通百姓根本无缘一睹其真容,现藏于故宫。

该画()A.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B.以文人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以风俗画为特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C[《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品,属于风俗画,故选C项;A项是隋唐时期绘画发展的特点,故排除;B项是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特点;故排除;D项中的时间“唐朝”错误,故排除。

]4.根据古代文人画的特点,请判断下列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人画往往以诗词配图,表达文人的精神和意趣,故C项符合题意。

]5.绘画是人们历史生活的反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隋唐时期的绘画,山水、花鸟成为主题,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宋朝绘画中,表现人民生活的世俗场景大量出现。

这些绘画共同之处是()A.佛教开始传入我国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C.古代绘画博大精深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D[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反映社会动荡人们寻找精神寄托;隋唐时期的绘画突出享受和娱乐,反映的是隋唐盛世的生活特色;宋朝绘画世俗场景反映了经济发达状况下市民生活的特点。

A项本身错误,是汉代传入的;B项是艺术表象;C项是综合特点。

]6.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

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B[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是注重写意的文人画,是艺术家感情的流露;二是注重写实的宫廷画、民间风俗画等。

宋代时期商品经济发达,风俗画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故B项符合题意。

] 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脉相承的汉字,以汉字“车”的字体演变为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当代简体材料二唐代铨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

对书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美”。

朝廷又开创性地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形成书学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比肩并立的格局……唐代书法承袭隋而来,而隋代书法集南帖、北碑之大成,“大开唐风”。

——据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整理(1)请你从材料一中汉字“车”字的变化中总结文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并简要分析文字演变的原因。

(2)中国书法艺术从魏晋时期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到唐朝达到高峰。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书法艺术走向鼎盛的原因。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从汉字“车”的演变总结由繁到简的演变规律。

第(2)问要从材料二中概括中国书法从魏晋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到唐达到高峰的原因。

[答案](1)规律:由复杂到简单,由具体到抽象,由不规则到规则。

原因:社会发展的需要,便于人们之间的交流。

(2)科举考试重视书法;政府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学习前代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