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知识汇总
(健康管理师)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知识点汇总1、健康管理A 概念: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C 健康管理的宗旨: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1)其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2)客体是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3)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
(4)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主要任务是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2、健康管理的目标与特点A 健康管理目标:1)完善健康和福利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 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8)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B健康管理特点: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3、健康管理基本步骤:1)了解和掌握健康,开始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2)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3)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4、健康管理服务流程:1)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2)健康评估3)个人健康咨询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5)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5、健康管理基本策略:是通过评估和控制健康风险,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
六种基本策略: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1)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2)不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1、生活方式管理1)概念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
是通过健康促进技术,如行为纠正和健康教育,来保护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疾病,改善健康。
[全]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考点总结(附练习题)
![[全]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考点总结(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882dd3a98271fe900ef93b.png)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考点总结(附练习题)1.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健康管理就是在控制健康风险这个需求的基础上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健康管理服务4个特点:标准化、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3.健康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掌握)①完善健康和福利②减少健康危险因素③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④易化疾病早期诊断⑤增加临床效用效率⑥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⑦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⑧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4.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熟悉)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慢性病的两个特点上。
首先,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防医学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
其次,在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大部分是可以干预的,这为健康风险的控制提供了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基础。
5.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掌握)第一步: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
(调查问卷+体检)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②目前健康状况、疾病既往史、家族史;③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和运动、吸烟、饮酒、睡眠、休息;④体格检查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⑤健康知识、信念;定性调查;心理状况等第二步: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
对目前的生活习惯行为、生理(体检)指标及未来患病/死亡危险性进行定性或量化评估。
第三步: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主要内容有: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心理疏导、戒烟限酒。
6.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掌握)①健康体检②健康评估③个人健康管理咨询④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⑤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完整版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1.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健康管理就是在控制健康风险这个需求的基础上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健康管理服务 4个特点:标准化、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3.健康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掌握)①完善健康和福利②减少健康危险因素③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④易化疾病早期诊断⑤增加临床效用效率⑥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⑦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⑧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4.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熟悉)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慢性病的两个特点上。
首先,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防医学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
其次,在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大部分是可以干预的,这为健康风险的控制提供了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基础。
5.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掌握)第一步: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
(调查问卷+体检)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②目前健康状况、疾病既往史、家族史;③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和运动、吸烟、饮酒、睡眠、休息;④体格检查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⑤健康知识、信念;定性调查;心理状况等第二步: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
对目前的生活习惯行为、生理(体检)指标及未来患病/死亡危险性进行定性或量化评估。
第三步: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主要内容有: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心理疏导、戒烟限酒。
6.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掌握)①健康体检②健康评估③个人健康管理咨询④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⑤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师章节知识总结归纳

健康管理师考点健康管理师考点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健康的定义(WHO,1948):“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体格健壮、心理健全、社会适应力好)◆健康管理的定义(含性质、内容、宗旨等):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就是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健康管理的特点:标准化、量化、个性化和系统化。
◆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1)了解你的健康,只有了解个人的健康状况才能有效地维护个人健康(2)进行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分析,用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评估。
(3)进行健康干预。
◆健康管理常用服务流程:(1)健康管理体检;(2)健康评估;(3)个人健康管理咨询;(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5)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健康管理的六个基本策略:(1)生活方式管理;(2)需求管理;(3)疾病管理;(4)灾难性病伤管理;(5)残疾管理;(6)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和现状:(1)市场需要是健康管理行业兴起的基础;(2)理念先进,学术理论与技术研究相对滞后;(3)专业人员匮乏;(4)市场混乱,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尚未建立。
◆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它能帮助医疗机构、企业、健康保险公司以及社区、集体单位采用一种有效的服务手段对个人的健康进行个性化的管理,以达到有效预防疾病、节约医疗支出的良好作用。
(1)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2)健康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3)健康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基本卫生保健的原则:(1)合理布局;(2)社区参与;(3)预防为主;(4)适宜技术;(5)综合利用。
◆基本卫生保健的四个方面:(1)健康促进;(2)预防保健;(3)合理治疗;(4)社区康复。
◆基本卫生保健的八项内容:(1)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2)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3)供应足够的安全卫生水和基本环节卫生设施;(4)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5)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6)预防和控制地方病;(7)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8)提供基本药物。
完整版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1。
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健康管理就是在控制健康风险这个需求的基础上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 4个特点:标准化、量化、个体化、系统化.3。
健康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掌握)①完善健康和福利②减少健康危险因素③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④易化疾病早期诊断⑤增加临床效用效率⑥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⑦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⑧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4。
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熟悉)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慢性病的两个特点上。
首先,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防医学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
其次,在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大部分是可以干预的,这为健康风险的控制提供了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基础。
5.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掌握)第一步: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
(调查问卷+体检)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②目前健康状况、疾病既往史、家族史;③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和运动、吸烟、饮酒、睡眠、休息;④体格检查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⑤健康知识、信念;定性调查;心理状况等第二步: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
对目前的生活习惯行为、生理(体检)指标及未来患病/死亡危险性进行定性或量化评估。
第三步: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主要内容有: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心理疏导、戒烟限酒。
6。
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掌握)①健康体检②健康评估③个人健康管理咨询④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⑤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pdf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1.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健康管理就是在控制健康风险这个需求的基础上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健康管理服务 4个特点:标准化、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2.健康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掌握)①完善健康和福利②减少健康危险因素③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④易化疾病早期诊断⑤增加临床效用效率⑥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⑦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⑧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3.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熟悉)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慢性病的两个特点上。
首先,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防医学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
其次,在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大部分是可以干预的,这为健康风险的控制提供了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基础。
4.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掌握)第一步: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
(调查问卷+体检)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②目前健康状况、疾病既往史、家族史;③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和运动、吸烟、饮酒、睡眠、休息;④体格检查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⑤健康知识、信念;定性调查;心理状况等第二步: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
对目前的生活习惯行为、生理(体检)指标及未来患病/死亡危险性进行定性或量化评估。
第三步: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主要内容有: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心理疏导、戒烟限酒。
5.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掌握)①健康体检②健康评估③个人健康管理咨询④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⑤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6.健康管理基本策略的种类(掌握)①生活方式管理②需求管理③疾病管理④灾难性病伤管理⑤残疾管理⑥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7.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掌握)生活方式管理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
完整版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1。
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健康管理就是在控制健康风险这个需求的基础上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健康管理服务 4个特点:标准化、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3。
健康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掌握)①完善健康和福利②减少健康危险因素③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④易化疾病早期诊断⑤增加临床效用效率⑥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⑦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⑧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4。
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熟悉)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慢性病的两个特点上。
首先,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防医学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
其次,在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大部分是可以干预的,这为健康风险的控制提供了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基础。
5。
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掌握)第一步: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
(调查问卷+体检)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②目前健康状况、疾病既往史、家族史;③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和运动、吸烟、饮酒、睡眠、休息;④体格检查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⑤健康知识、信念;定性调查;心理状况等第二步: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
对目前的生活习惯行为、生理(体检)指标及未来患病/死亡危险性进行定性或量化评估.第三步: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主要内容有: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心理疏导、戒烟限酒。
6.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掌握)①健康体检②健康评估③个人健康管理咨询④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⑤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8。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1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1章节测试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单选题(1~20):1. 健康管理在我国逐步兴起与发展的时间为() [单选题] *A. 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 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后(正确答案)E. 20世纪60年代答案解析:进入21世纪后,健康管理开始在我国逐步兴起与发展。
2关于健康和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的B. 健康社会和个人的资源,是个人能力的体现C.健康是每天生活的目的,并非生活的资源(正确答案)D.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E.通过管理,可以最大地发挥资源的作用答案解析: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的。
3.目前健康管理师的职业特点不包括() [单选题] *A.健康信息提供者B.健康促进推动者的村个错界明C. 知识技能型劳动者个节技敬低D.卫生行业特有国家职业新血本街E.国家正规学历教育(正确答案)4.在健康管理三部曲中,健康管理的前提是() [单选题] *A.健康干预B.健康体检(正确答案)C.健康促进D.健康风险评估E.健康调查答案解析:健康体检是前提,健康风险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
5.在健康管理三部曲中,健康管理的关键是() [单选题] *A.健康干预(正确答案)B.健康体检C.健康促进D.健康风险评估E.健康调查答案解析:落实到健康管理的操作流程,健康体检是前提,健康风险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
6. 健康管理一般不涉及的过程是() [单选题] *A.健康需求的评估B.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C.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正确答案)D.对健康资源的协调与控制E.对个体和群体进行健康监测7.《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在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前提下,卫生改革的发展应该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优先发展() [单选题] *A.疾病康复服务B. 综合医院诊疗服务C.特殊病患需求服务D.基本卫生服务(正确答案)E.三甲医院诊疗服务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单选题] *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性别分布、季节分布、人群分布C.季节分布、地区分布、年龄分布D.人群分布、年龄分布、地区分布E.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正确答案)9. 与一般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同的是,健康管理过程中的健康干预是()的,即根据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由健康管理师进行个体指导,设定个体目标,并动态追踪效果 [单选题] *A.标准化B.个性化C.系统化D.足量化E.综合化(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与一般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同的是,健康管理过程中的健康干预是个性化的,即根据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由健康管理师进行个体指导,设定个体目标,并动态追踪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22个常用概念第一节概述1:目前,对健康管理的含义,存在着不同视角的理解(第1页):1)、从公共卫生角度认为:健康管理就是找出健康的危险因素,然后进行连续监测和有效控制;从预防保健角度认为:健康管理就是通过体检早期发现疾病,并做到早诊断及早治疗;2)、从健康体检角度认为:健康管理是健康体检的延伸与扩展,健康体检加检后服务就等于健康管理;3)、从疾病管理角度认为:健康管理说到底就是更加积极主动的筛查与及时诊治疾病。
健康管理概念内涵的要索与重点:健康管理是在健康管理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服务。
健康管理的宗旨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其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是: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重点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风险因素控制。
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
健来管理的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健康管理的任务是: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2:健康管理的目标与特点(第2页):按照以上对于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的目标包括:1.完善健康和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3:时间点1978年WHO在国际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重申健康概念的内涵,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
《渥太华闲章》中提出:“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1984 年,在《保健大宪章》中进一步将健康概念表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1989 年,WHO又进一步完善了健康概念,指出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
健康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健康管理的特点是: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4: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第5页):第一步:了解和掌握健康,开展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
第二步: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
第三步: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
5、健康管理的操作流程(第5页)健康体检是前提,健康风险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
6:健康管理的常用服务流程(第6页):1):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2):健康评估3):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4):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第二节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7: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包括6(第7页):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害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
几种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不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中间危险因素(生理指标)主要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生活方式管理概念:(第8页)从健康服务的角度来说,生活方式管理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
该定义强调个人选择行为方式的重要性,因为后者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生活方式管理通过健康促进技术,如行为纠正和健康教育,来保护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疾病,改善健康。
与危害的严重性相对应,膳食、身体活动、吸烟、适度饮酒、精神压力等是目前对国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生活方式管理特点: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生活方式9、需求管理概念(第9页)需求管理策略的理念:如果人们在和自己有关的医疗保健决策中扮演积极作用,服务效果会更好。
需求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健康服务,控制医疗成本,促进健康服务的合理利用。
需求管理的目标:减少昂贵的、临床并非必需的医疗服务,同时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
需求管理常用的手段:寻找手术的替代疗法、帮助病人减少特定的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自我保健和干预等。
根治癌前病变10、疾病管理概念(第10页)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病人沟通的系统,它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疾病管理支撑医患关系和保健计划,强调运用循证医学和增强个人能力的策略来预防疾病的恶化,它以持续性地改善个体或群体健康为基准来评估临床、人文和经济方面的效果。
疾病管理必须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病人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以及定期的报告和反馈”。
11:疾病管理具有3个主要特点(第10页):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如糖尿病管理项目的管理划象为已诊断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病人。
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这也是疾病管理与传统的单个病例管理的区别。
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疾病本身使得疾病管理关注健康状况的持续性改善过程,而大多数国家卫生服务系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协调来自于多个服务提供者的医疗卫生服务与干预措施的一致性与有效性特别艰难。
然而,正因为协调困难,也显示了疾病管理协调的重要性。
12:优秀的灾难性病伤管理项目具有以下特征:(第10页)1).转诊及时;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4).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5).尽可能使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13:造成残疾时间长短不同的原因包括医学因素和非医学因素(第11页)。
医学因素(1)疾病或损伤的严重程度;(2)个人选择的治疗方案;(3)康复过程;(4)疾病或损伤的发现和治疗时期(早、中、晚);(5)接受有效治疗的容易程度;(6)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7)年龄影响治愈和康复需要的时间,也影响返回去工作的可能(年龄大的时间更长);(8)并发症的存在,依赖于疾病或损伤的性质;(9)药物效应,特别是副作用(如镇静)。
非医学因素(1)社会心理问题;(2)职业因素;(3)伤残者与同事、主管之间的关系;(4)工作压力;(5)工作任务的不满意程度;(6)工作政策和程序;(7)及时报告和管理受伤事故、旷工和残疾的情况;(8)诉讼;(9)心理因素包括压抑和焦虑;(10)信息通道流畅性。
14:残疾管理的具体目标包括:(第11页)(1)防止残疾恶化;(2)注重功能性能力;(3)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4)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5)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6)与病人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7)有需要时要考虑复职情况;(8)实行循环管理。
第三节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15、健康管理在中国的需求现状(13页)慢性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导致慢性病患病率显著攀升截止2014年年底,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居全世界首位,高血压患病人数超过2亿,“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三低”(知晓率为45%、服药率为28%、控制率为8%)特征明显。
2.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日益严重(1)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快速上升。
(2)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
16、“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15页)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2.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纲要》。
3.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第四节基本卫生保健17:基本卫生保健的真正涵义(第20页):1),从居民角度来看,基本卫生保健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人人都能享有和充分参与的、费用能为国家和人民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
2),从技术方法上看,是切实可行的、学术上可靠的、为社会和社区的个人、家庭所乐于接受的卫生保健。
3),从卫生系统的角度看,基本卫生保健为全体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是最基层的卫生保健组织,是卫生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卫生保健最基础的工作。
4),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基本卫生保健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是各级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心人民健康的重要体现,是各级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卫生保健的有效形式。
5),从社会经济发展看,基本卫生保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基本卫生保健”简明的定义:基本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卫生保健服务。
18:基本卫生保健的原则(第20页)1),合理布局2).社区参与3),预防为主4),适宜技术5)综合利用19: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第21页)1)促进健康2)预防保健3)合理治疗4)社区康复20:基本卫生保健的八项内容(第21页)1).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
2).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
3).供应足够的安全卫生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
4).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5).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6).预防和控制地方病。
7).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
8).提供基本药物。
21:基本卫生保健的特点:(第21页) 1)社会性2)群众性3)艰巨性4)长期性22:基本卫生保健的意义(第22页):1)充分享有健康权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3)提高人人健康水平4)提高精神文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