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批)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2024年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面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这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实践这一原则。
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以下是具体理解及实践方法:1.理解:(1)教师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通过讲解、示范、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2)学生主体: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体验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实践方法:(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探究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注重师生互动:教师应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
(5)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
举例:在讲解《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展示荷塘美景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如何描绘荷塘月色。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荷塘月色”的感悟,实现教学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初中语文教学原则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实现教学相长。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附答案.doc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附答案.doc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附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附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
接下来,我为你分享。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伤仲永》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初中语文《伤仲永》主要教...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
接下来,我为你分享。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伤仲永》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初中语文《伤仲永》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
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
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
(二)整体感知1.结合课下注释通读全文。
2.教师泛读,纠正读音、句读。
3.学生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4.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鼓励。
5.师生一同总结规律:要想把文章读懂,必须看注释。
看注释之后仍然有问题,要讨论交流。
要想把文章读得流畅,就要多读,反复读。
【设计意图】本文注释较为详细,学生先结合书下注释,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反复的朗读来读准字音,理解文意。
(三)深入研读通过多遍的"读"之后,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下面结合原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问答比赛,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1)我们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篇文章写出了王安石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天生聪慧的人还是非常需要后天的教育的。
勤奋出天才,不管原先你多么聪慧,你都得接受后天的教育。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
第二题题目:请阐述一下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并举例说明。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
第四题题目: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五题题目:如果你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频繁分心,对于这位学生的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第六题题目:请阐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七题题目:以下是一位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遇到了以下情况: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时,有学生提出了关于“背影”这一主题的理解问题,认为文章中的“背影”只是父亲的形象,而非文章的主题。
请问,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第八题题目:请你阐述一下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具体的教学方法。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
第十题题目:请你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要求:请根据以下教学要求,设计一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教学要求:1.教材内容:《背影》2.教学年级:初中八年级3.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题题目:请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设计一堂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主题的语文课。
这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及其对自然的热爱,并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描写手法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020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面试真题2

2020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面试
真题(2)
【小学语文】
1.小公鸡和小鸭子
2.聪明的小裁缝
3.不懂就要问
4.花的学校
5.孔子拜师
6.画杨桃
7.小池
8.拼音zcs
9.四个太阳
10.小毛虫
11.祖先的摇篮
12.蜘蛛开店
13.春日的狗
14.《掌声》
15.小兔运南瓜
16.兵马俑
17.青蛙买池塘
18.《咏柳》
19.《鹿角与鹿腿》
20.《棉花姑娘》
21.二年级《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2.三年级《花钟》
23.二年级《黄山奇石》
2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初中语文】
1.雨的四季
2.论语十二章节选
3.《逍遥游》
4.《沁园春》
5.《狼》
6.《散步》
7.《安塞腰肢》
8.《海燕》节选
9.《苏州园林》
10.《陋室铭》
11.《范进中举》
12.《济南的冬天》
【高中】
1.滕王阁序
2.烛之武退秦师
3.拿来主义
4.《登高》杜甫
5.林黛玉进贾府
6.《采薇》
7.《装在套子里的人》
8.《鸿门宴》带三段项庄舞剑
9.归去来兮
10.《念奴娇·赤壁怀古》
11.《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题
12.苏武传
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4.素描画苹果
15.雨霖铃。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初中语文《藤野先生》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之前我们学习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鲁迅少年时期的老师,而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期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读,一睹这位藤野先生的风采。
【板书:藤野先生】(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2.学生默读,交流讨论: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明确:目睹印象——治学严谨;耳闻亲见——生活俭朴的学者形象。
(三)深入研读1.学生朗读,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明确:①添改讲义———认真负责;②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③关心实习———热情诚恳;④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板书:添改讲义———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关心实习———热恳;了解裹脚———求实】2.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明确:这篇回忆性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赞美了他正直热情、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经历,文中洋溢着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板书:怀念、赞美】3.通过这几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②叙事应该有详略;③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四)拓展延伸交流分享,说一说让你们印象最深刻的老师。
(五)小结作业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感受了这份跨越国籍的师生情。
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地照耀着人们,给人以精神和力量。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解析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0年下半年真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名著阅读课后,教师安排学生积累国内外作家创作的文学部曲”,下列整理正确的是()。
A.巴金“爱情三部曲”:《家》《春》《秋》B.茅盾:《春蚕》《秋收》《午夜》C.但丁“神曲三部曲”:《地狱》《炼狱》《天堂》D.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高中》《我的大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
A项,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应是《雾》《雨》《电》,“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A项有误。
B项,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B项错误。
C项,但丁的“神曲三部曲”是《地狱》《炼狱》《天堂》,C项正确。
D项,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D项错误。
故本题选C。
2.古诗词专项复习课,学生整理诗词中运用的典故,下列句运用典故的是()。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B.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C.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D.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2.【答案】D【解析】D项“九万里风鹏正举”用典,典出《庄子·逍遥游》,原文“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着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诗人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
故本题选D。
3.学习《木兰诗》,教师讲解“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联系其他诗句,赏析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下列句子不合适的是()。
A.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参考答案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参考答案一、单选选择题1. [答案] A。
《学记》2. [答案] C。
教育3. [答案] A。
生产力4. [答案] D。
分支型学制5. [答案] B。
个人本位6. [答案] D。
从小学到高中7. [答案] 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8. [答案] A。
特朗普制9. [答案] B。
形成性评价10. [答案] C。
品德评价法11. [答案] D。
疏导原则12. [答案] B。
注意分散13. [答案] B。
行为主义学习观,14. [答案] C。
附属内驱力15. [答案] D。
形式运算16. [答案] B。
心理自我17. [答案] A。
理性情绪疗法18. [答案] D。
完成作业后玩游戏19. [答案] C。
寻求认可20. [答案] C。
消极21. [答案] A。
教学操作二.辦析题22.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
此观点错误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猴子不是人,所以不是教育。
2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是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工作。
此观点错误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组织的活动、班会、校会、周会、晨会、事实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
而思想品德课只是其中一种, 德育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两外老师的任务:教书育人,除了育人还要教书.24.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
此观点错误顺向迁移:是按方向来分类正迁移:是按迁移的结果和性质划分的所以不是一一个维度,错误25.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此观点正确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心理定势使人们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
消极的心理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所以是正确的。
三、简答题2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交流、融合文化的作用2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一)班主任的常规工作(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4)组织班会和课外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操行评定(7)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二)个别教育工作.(1)优等生的个别教育(2)中等生的个别教育(3)后进生的个别教育28.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谈谈你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题题目:你认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题题目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何妥善处理这些事件,不仅考验着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反映了教师的职业素养。
假设您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一位学生突然情绪激动,大声抱怨自己总是记不住古诗文,认为学习古诗文没有意义,甚至开始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氛围。
问题:作为教师,您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目标的认识,并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上实施这一目标。
第六题题目答案与解析第七题题目:请谈谈你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尤其是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实施。
第九题题目: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对课堂内容表现出明显的不感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绪,作为教师,你会如何应对这种情况?请具体阐述你的处理方法。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设计一份根据《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愚公移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诵读、默读、讨论),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章的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持之以恒、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分析愚公的崇高精神和斗争的艰难。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下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批)
2017下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批)
初中语文《木兰诗》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下午广东省深圳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
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
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
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
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基本要求:
1.熟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3.合理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请问你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
2.请简要介绍一下乐府诗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随后讲故事: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
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
芳百世,流传海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板书
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诗歌诵读
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帮助学生疏通文义。
(重点点拨: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等词语。
)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情感。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胜利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1.用PPT展示如下问题,请学生在同桌之间讨论,教师点名回答并进行点拨。
①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
d.“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不慕荣华富贵,甘愿过普通百姓的生活。
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机智、谨慎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是既有女儿情怀,更具有英雄气概,是古代杰出巾帼英雄的代表,从代父从军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品味语言
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例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教师总结: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
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
(四)拓展延伸
详略手法: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教师总结明确。
(五)小结作业
1.描写家人团聚场面,字数300字。
2.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木兰诗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答辩题目解析】
1.请问你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
【参考答案】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三维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首先是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能自己阅读、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所以通过学习课文,学
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知识是我这节课的基本目标。
其次是过程和方法目标:首先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赏析花木兰的人物形象;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儿女情怀和英雄气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本文详略的安排,体会作者用意及表达效果。
最后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花木兰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民一直称颂的女中豪杰,体会她替父从军的刚毅勇敢的性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品读,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和爱国精神。
2.请简要介绍一下乐府诗。
【参考答案】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两汉的“乐府”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
汉武帝采诗,除为考察民隐外,亦在丰富乐府的乐章,以供娱乐;魏晋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