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5页word资料
历任007邦女郎盘点

历任007邦女郎盘点自从第一部007系列电影问世以来,每次在影片中出场的香艳女主角都会受到世界的瞩目,她们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邦女郎”。
而今年恰逢007公映50年,随着最新一部的《007之大破天幕危机》在伦敦正式公映,一股007热又开始席卷全球。
而这50年里,究竟哪些邦女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呢?1、乌苏拉·安德丝Ursula Andress1936年3月19日生于瑞士出演007电影:《诺博士》(Dr. No,1962)007扮演者: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第一个确实就是最好的一个。
这位瑞士美女的身影也许已经在过去无数的作品中被模仿,但她却是如此无可替代,无法复制。
她踏着波浪款款而出的曼妙身姿成为后来健康而性感的邦女郎们的标杆,后来哈莉·贝瑞在《择日而亡》中就有对她“赤裸裸”的致敬。
2、丹妮拉·碧安琪Daniela Bianchi1942年1月31日生于意大利罗马出演007电影:《来自俄罗斯的爱情》(From Russia withLove,1963)007扮演者: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这位金发碧眼的大美女在电影之外是1960年的意大利小姐及当年的环球小姐亚军,容貌身材都堪称上品。
不过相对于电影本身在007系列中的地位,丹妮拉的演艺事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而是在演完几部影片后(且都与007有联系),在1970年就息影嫁人了。
3、雪莉·伊顿Shirley Eaton1937年2月12日生于英国伦敦出演007电影:《金手指》(Goldfinger,1964)007扮演者: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比起她的名字,她浑身涂满金漆的银幕形象显然更加为人熟知,这也让从50年代初就开始混迹演艺圈而无所成的她登上事业巅峰,当年她登上杂志封面,都是这个造型。
不过她在1969年就选择退隐而专心家庭。
曾有传言称因为涂金漆而让她患上皮肤病并死亡,她特地在2003年的某电视剧中客串出演,以正视听。
女郎

邦女郎,指曾在各集007系列电影中扮演与詹姆斯·邦德有着情感纠葛的女性角色。
从第一位“邦女郎”现身银屏的那刻起,“邦女郎”就成为了性感美丽的代名词,也奠定了“邦女郎”在007电影中的重要地位,因为全世界的影迷都知道,只要詹姆斯·邦德出现,就必有美女相随。
简介早期邦德女郎多由模特或不知名女演员出演,其在影片中的作用也类似于花瓶。
但是在冷战结束之后,邦德女郎在影片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一些成名女演员也纷纷应邀出演邦德女郎。
不过,好莱坞巨星皮尔斯·布鲁斯南开始主演詹姆斯·邦德后,“007女郎”们的命运出现了转机。
他出演的《纵横天下》、《明日帝国》、《择日再死》等,不再选择无名女演员担纲“007女郎”,而是换成了大红大紫的女星,比如杨紫琼、苏菲·玛索等。
即便如此,“007女郎”们依旧只是“花瓶”:既不能消灭野心家,也无法拯救世界。
她们只能以4种形象示人:第一种,落入凡间的“天使”,通常头脑单纯、善良天真;第二种,不慎被坏人利用的“纯洁女郎”;第三种,可以同邦德并肩作战的“好伙伴”;第四种,与邦德上过床,却要施计将其置于死地的“坏女人”(如苏菲·玛索扮演的伊莱克翠·金)。
<正>“邦女郎”这个词足够引发我们无穷的想象力。
她一定是一个灿烂华丽、让人惊艳的性感女郎。
总是在关键时刻穿得很少,并且少得很有创意。
不管她是花瓶,还是不可缺少的武器,每每为我们带来的惊艳,让我们不愿去追究她存在的理由。
自从安德里斯穿着比基尼从海上走来,自从伊顿呈现那涂着金粉的裸体,自从布莱克曼那充满暗示意味的自我介绍,邦女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涵盖了那么多的我们对于完美的理想了。
40年了,邦德依旧——正义、英俊、风流、善战、冒险、智慧。
而邦女郎延续了她们的惊艳。
与此同时,她们增加了更多的独立精神,性格的刻画与从前相比也更加复杂深入了。
“谋女郎”是指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捧红的电影女明星,这个称呼也成为娱乐圈流行语之一。
细数24部007电影中的邦女郎,都是倾国倾城的美人

细数24部007电影中的邦女郎,都是倾国倾城的美人近日,007系列又有两个新消息,第一则消息是第25部007电影或许仍由发誓“宁愿割腕也不再演邦德的”丹尼尔·克雷格出演詹姆斯·邦德,这将会是丹尼尔·克雷格第5次饰演詹姆斯·克雷格,第二则消息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有望执导007电影,或许007电影重振辉煌就指望诺兰了。
我们常常关注到谁谁谁又将出演詹姆斯·邦德,却很少关注到谁谁谁将出演邦女郎,但邦女郎的存在对于邦德风流倜傥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这些美人相助,邦德就使不出美男计,就无法拯救世界了。
今天就为各位盘点24部007电影中的邦女郎,看看都有哪些倾国倾城的美人。
▍01 诺博士Dr.No - 乌苏拉·安德斯Ursula Andress作为第一部邦德电影的邦女郎,乌苏拉·安德斯或许没有想过她几乎奠定了邦女郎的形象,尤其是她穿着白色比基尼泳衣,在蔚蓝的加勒比海海水中芙蓉出水的画面,从此以后邦女郎便成为了“性感尤物”的代名词。
▍02 来自俄罗斯的爱From Russia with Love - 黛妮拉·比安奇Daniela Bianchi1960年的意大利冠军和当年的环球小姐亚军,相比较于第一位邦女郎更漂亮,007系列开始注重邦女郎除了要有魔鬼身材,还要有天使容颜了。
▍03 金手指Goldfinger - 雪莉·伊顿Shirley Eaton这位邦女郎最出名的就在于她全裸且涂满金漆的死亡场景,被评委了十佳电影死亡镜头(待查?),且是第一个被邦德爱死的邦女郎。
▍04 霹雳弹Thunderball - 克劳迪娜·奥格尔Claudine Auger这是一个跟邦德没有感情戏的邦女郎。
▍05 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 - 若林映子Akiko Wakabayash & 滨美枝Mie Hama007系列第一次出现了亚裔邦女郎,而且还是两位日本姑娘,一位是若林映子,一位是滨美枝。
女特工在以男性为主体的美国特工电影中的形象分析

女特工在以男性为主体的美国特工电影中的形象分析作者:支婧茹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2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以美国特工电影《碟中谍》为例,分析了女特工在美国特工电影中的形象塑造。
认为她们百变性感,以美色诱惑完成任务;同时女性情感和内心的柔弱引发出特工电影中温情的一面;并且相对于男性表现出适当的示弱或牺牲。
证明了电影中塑造的女特工形象同样有其精彩之处。
【关键词】女特工;美国电影;碟中谍;形象塑造美国的特工电影年份长远又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无非是007系列,碟中谍系列,霹雳娇娃系列等,但无论是更换时代背景(《黑皮书》二战期间),还是更换时空背景对现实进行了超科幻的改变(《X战警》),亦或是改变以男性为主体的特工世界(《霹雳娇娃》、《赤裸特工》——女性,《特工神童》——孩子),甚至改变人们对特工形象的冰冷、独立的刻板印象,有了“特工夫妻档”——《史密斯夫妇》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又增添了特工平凡的家庭生活,而《憨豆特工》则完全幽默化了特工的职业生活。
所以,不管特工电影的主体结构和叙事元素,特工电影以其独有的职业神秘感、正义感以及充满新鲜刺激的情节受到各国观众的追捧。
特工形象在人们心中一直以男性形象为主体,硬朗强势、身手不凡,荧幕中的女性形象似乎更乐于展现女性高贵典雅、性感温柔的一面。
但随着时代发展,女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从简单的家庭角色中逐渐丰富,不止是妻子、母亲,还可以成为政客、商人等社会各领域的女强人。
由此,荧幕上一些男性的专属形象也可以由女性所扮演,女特工、女杀手除了具有男性强硬、冷酷、身手好等的职业特质外,女性所特有的狂放特质、百变性感及坚强外表下内心的情感流露也成为女性特工电影的不二法宝。
一、《碟中谍》内容梗概《碟中谍》I-IV系列,围绕男主人公伊森•亨特(Ethan•Hunt)一系列任务所讲述,不可能任务情报局 (IMF:impossible mission force)是一个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底下非官方的组织,伊森•亨特是IMF其中一个队伍的队员,从第一部中伊森•亨特在执行任务中幸存被污蔑为叛徒,伊森踏上洗刷罪名之路;第二部中IMF小组的任务是寻找回一盒丢失的病毒,为了铲除敌人,伊森被迫将心爱的人送到敌人的身边,信心和毅力支撑着他们去完成这个几乎除牺牲外不可完成的任务;到第三部中超级特工伊森•亨特准备淡出IMF原有的工作,隐姓埋名,并开始筹备婚礼。
007电影中的女神、女汉子

007电影中的女神、女汉子作者:暂无来源:《海外星云》 2015年第7期羊年春节联欢晚会,引起人们对“女神”、“剩女”、“女汉子”之类概念的热议。
其实,英国社会也曾深思这个话题,要论收视率高、知名度响的影视节目,咱们可以来看看邦德片里,游走于“剩女”和“女神”之间的钱班霓小姐。
(英国)朱洁超级英雄片里的超级秘书007 系列电影中,詹姆斯·邦德是极致男性化的角色。
高大英俊的主角英雄,不断深入敌腹大破阴谋,沿途征服各种美貌女性,自始至终都是“男神”一般的存在。
钱班霓小姐(Miss Moneypenny)则是英国情报机构总管的私人秘书。
每个科学家、官员和特工,包括邦德在内,必须要经过她的办公室才能到达权力中心,因而被戏称作“英国的最后防线”。
每位“邦女郎”艳光四射而昙花一现;钱小姐与邦德的对手戏才是常驻戏份,你来我往五十多年,成为银幕上维持在调情阶段时间最长的一段关系。
钱小姐一直未婚,不甘做厨房花园里的贤妻良母,而在重要机构里承担抛头露面的工作。
尽管如此,许多年来她只是个“传奇背后的男人背后的女人”,坐在玻璃天花板下、玻璃墙里,可以看见帝国权力的运作,却不能够驾驭它。
“剩女”还是“女神”肖恩·康纳利时代的早期邦德片中,钱小姐与男主角同龄,并能进行平等而诙谐的交流互动。
即便是这样,《诺博士》(Dr No)里她被戏称为“政府财产”;《金手指》中,她也隐晦地表达了对邦德“左手第三指上的黄金”的向往。
到了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罗杰·摩尔主演的中期邦德片里,钱小姐角色有所削弱,时常沦为情节的工具。
《太空城》里的钱小姐通过妆容和服装被增加了年龄感。
《最高机密》里造型更显老相,并在镜头中化妆,突出了面容上的弱点,与年轻、肌肉感、晒成古铜色的邦德相形见绌。
《八爪女》里,钱小姐对自己的办公室愈发失去了控制,邦德试图挑起她与年轻的金发新助手之间的嫌隙。
钱小姐变得像一位阿姨,而非邦德的佐伴。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间第二波女权运动正在英国愈演愈烈。
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从0到1——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觉醒

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从0到1——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觉醒周玉琳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女性主义自20世纪产生以来,不仅在推动社会平等与女性思想觉醒方面有着巨大的成效,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影响也同样体现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壮大。
在电影行业女性角色的地位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女性主义在不断的演变。
本文将从好莱坞动作类型片中的女性角色演变入手研究,探究女性形象的变、女性角色的被动觉醒与主动觉醒,意在梳理出女性意识/地位在电影中的变化。
关键词:女性主义;动作类型片;女性形象;意识觉醒作者简介:周玉琳(1993-),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电影方向。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145-02“她要么体面地屈从于那一命令:父和律法之名,要么,就得挣扎着把自己的孩子和她一起留在想象界的微光之中。
因此,女人在父权文化中是作为男性的另一个能指,被象征秩序所约束,而男人在这一秩序中可以通过那强加于沉默的女性形象的言语命令生活于他的幻想和沉迷之外,而女人却依然被束缚在作为意义的承担者而不是制作者的位置。
”[1]——劳拉•穆尔维类型电影占据着20世纪2、30年代好莱坞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是好莱坞电影在其全盛时期所发展的一种规范化的影片创制模式。
电影创作成为了“流水线”式的规范化过程,与各大制片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电影或电视作品具有强烈文化输出原则,视听语言与政治文化的相互作用为好莱坞电影带来的文化霸权搭建了传播桥梁。
“人类学家雪莱•奥特娜言,文化来自于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又来自于文化。
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而电影则成了反映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载体。
”[2]伴随类型电影发展、创新与衰微,上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兴起的女性主义思想,也在电影进程中不断体现着自身的演变。
一、类型电影大环境下动作类型片中的女性形象变迁美国学者洛伊斯•班纳概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女性主义是“比先前任何时候都更为激进的”[3],这被欧美各国女性主义团体普遍视为“第二次浪潮”。
詹姆斯·邦德背后的女人们

詹姆斯·邦德背后的女人们史上最长寿且无敌的特工是谁?符合这两个关键词的人选只有一位:詹姆斯·邦德。
今年是007系列电影50周年,最新一部《007天幕杀机》日前在海外公映,并有望于明年1月引进国内。
有人总结过,007之所以风靡全球,靠的是三件宝:长得帅,装备好,女郎俏。
每部007电影里都少不了“邦女郎”的倩影,她们有的充当花瓶,也有些内涵相当丰富。
不过,就算是花瓶也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来盘点一下邦德先生几位有代表性的女友,看她们凭什么让观众鼻血长流。
一代:乌苏拉·安德斯开风气之先1962年的首部007电影《诺博士》里,有位金发美女从加勒比海面上出现,身着泳装,身材火辣,腰间挎着猎刀,宛如出水芙蓉。
来自瑞士的乌苏拉·安德斯是第一位出现在电影里的007女友,此后每部007影片必有固定的“英雄配美女”模式。
她算得上邦女郎中永恒的“师奶”,可惜当时只有寥寥几句台词,完全靠小鸟依人的相貌衬托邦德先生的神勇.五代:浜美枝和邦德假结婚的东洋妹邦德先生实际上结过婚,但他有真假两位妻子,假的这位出现在1967年的《雷霆谷》中,演员名叫浜美枝,日本人,她被安排与邦德举行了一场婚礼,然后以新婚妻子身份随行。
戏外的情形是浜美枝小姐英文很差,制片方一度想把她换下,但她竟以自杀相要挟,最终如愿成为邦女郎。
她还是第一位登上《PLAYBOY》杂志的亚洲人,号称日本的碧姬·芭铎。
六代:戴安娜·瑞格唯一的正室style五十年来邦德采花无数,只有在1969年的《女王密使》里带出了自己的合法妻子——戴安娜·瑞格饰演邦德的老婆特蕾西,她因此成为007唯一的家眷。
当然,像邦德这样彩旗飘得过多的男人,家里的红旗是一定要倒的。
特蕾西这个角色最终必须死掉,才能给后来的邦女郎腾出生存空间。
不知是不是为了补偿苦命的她,1994年戴安娜·瑞格因为在戏剧与电影方面的杰出成绩,被英国女王赐予爵士封号。
007《金手指》女演员:别再叫我们邦女郎

Posing alongside Daniel Craig, they are the women who provide the glamour, action and intrigue in the new James Bond film Spectre.站在丹尼尔·克雷格身边一起合影的这些女人就是为詹姆斯·邦德系列最新电影《幽灵党》增添魅力、曲折的情节和阴谋诡计的存在。
But if you're thinking of referring to Monica Bellucci, 51, Lea Seydoux, 30, and Naomie Harris, 39, as Bond girls, then think again.但如果你打算用邦女郎来指代51岁的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30岁的蕾雅·赛杜(Lea Seydoux)和39岁的娜奥米·哈里斯(Naomie Harris),那你不妨重新考虑一下。
Honor Blackman – who memorably played Pussy Galore to Sean Connery's 007 in 1964's Goldfinger – revealed that she thinks the phrase is derogatory to women and added: 'Stop calling us Bond girls, we are women and actresses!'霍纳尔·布莱克曼(Honor Blackman)在1964年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版007电影《金手指》中饰演的角色普斯·格洛(Pussy Galore)相当令人难忘,她日前表示,她认为邦女郎这个称呼是对女性的贬低,并说“不要再叫我们邦女郎了,我们是女人、女演员!”Miss Blackman was 39 when she appeared as Pussy Galore, making her the oldest Bond girl until the casting of Miss Bellucci in Spectre, which will be released on Monday. Current 007 Craig is 47.布莱克曼39岁出演普斯·格洛,她一直是所有邦女郎中年龄最大的,直到贝鲁奇出演《幽灵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0 引言
“007”身边的女性在60年代只是作为摆设出现在银幕上,给主人公提供为她们排忧解难的机会。
随时间的流逝,她们的作用也一一发生了变化。
但有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就是“007”系列电影中的“邦德女郎”一定是性感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在“007”系列电影中的形象已得到很大改善。
但不容回避的是,某些传统影响仍然根深蒂固,甚至还有许多日久弥新的发展,性感女性形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她在电影中为何如此的“经久不衰”,这就是本文试图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答的问题。
1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简介
七十年代以来,受女性主义理论启发而产生的影片分析,借助“凝视”等观看理论、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符号学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逐渐形成。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主要是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电影作品的内部构成、观众的反应以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来分析电影作品。
女权主义电影理论围绕“女性在电影中是什么”这样一个中心问题,得出了四点思考性的结论:女性是被“典型化”了的;女性是“符号”;女性是“缺乏”;女性是“社会建构”的。
2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认为在男权主义话语下传统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只有两种类型:天使型和妖女型。
形象批评模式分析一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包括不同的角色、典范、刻板印象的建构证据,即“女性形象是什
么样”。
通过对好莱坞“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发现,“007”系列电影塑造的女性确实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妖女型,以玛丽?璧克馥塑造的形象为代表;一种是天使型,以塞塔?巴拉塑造的形象为代表。
妖女型的女性原形是夏娃。
她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她自身容易受到撒旦的蛊惑,容易走上邪恶之路;二是她对男性富有影响力,能够使得无辜的男人走入歧途。
这一个女性形象表达了男性把对人性某些破坏性力量的恐惧和将这些力量归罪于女性的思路。
这一种恐惧心理和归罪思路源远流长,形成了男性文本中的“妖女形象”。
她们破坏男性社会中固有的秩序,令人望而生畏,最后往往都不得善终。
以厌憎、恐惧的态度设置这类女性形象,表现的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生命力、女性自主精神的压抑。
圣母玛丽亚则是与夏娃相反相承的另一类天使女性形象。
她贞洁温驯、恬静安宁、富有母性,对男权世界非但不构成挑战,而是一种庇护。
圣母是贞女与母亲这两类男性最渴求的女性形象的整合。
她的美貌与男性世界认可的贞洁美德、母性美德相结合,是一种没有危险性的美。
男性以赞美的态度塑造出这类女性形象,实际上是剔除了女性身上任何与男性价值世界不和谐的东西,是根据男性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根据女性自我的生命逻辑来塑造女性榜样的。
男性文本中的“天使形象”便是男性对女性的贞洁、美貌、母性情怀的渴望的产物。
然而无论是天使还是妖女的形象设置,都意味着一种通过对于女性的剥夺而达到的对于男性自身的拯救,表现了一种“阉割的忧虑”。
3 性感的“邦女郎”解读
事实上,“007”系列电影屏幕上性感女性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美国文化的影响。
正如人类学家雪莱?奥特娜所言,文化来自于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又来自于文化。
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而电影则成了反映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载体。
对女性的看法在美国文化中,女性就代表了性本身,同时她也是性的煽动者。
作为美国文化重要渊源的基督教创造了夏娃,作为女性的前辈,成功地引诱男人去做他们禁止做的事。
她们的策略也大致就是使用女性固有的魅力。
既然文化中已有过先例。
电影也就理直气壮地跟着使用性感女性的形象来吸引观众,这基本上是由男性对女性的观点所决定的。
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男子气概的符号是星占学中的♂。
它象征着马尔斯,即希腊文化中的战神。
碰巧西方文化中男性气概的精髓是勇士精神:勇敢、独立、坚强、战则必胜。
这是男人的首要任务。
这一勇士精神要求男子摒弃那些不利于对作战的品格,如追求享乐、儿女情长等。
因为“性”代表了肉欲和享乐,它自然而然地被当成是勇士精神的敌人而不允许在男子身上存有。
如果“性”不存在男性身上.那它就得在女性身上存有。
因而男性的这种勇士精神把“性”划给了女性。
从而女性也就等同于“性”了。
这种把女性等同于“性”的观点与男子如何看待性伴侣有关。
同时,在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的理论被引入美国。
它重塑了人们对性的观念。
它大声地告诉人们:性不仅是生活的一个自然部分,它还使人精力充沛、富有想象力。
而且,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拥有本能的性冲动的说法也很快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承认。
她们开始以新的形象出现:超短裙、短发、抽烟喝酒、毫无顾忌地谈论性。
电影屏幕所塑造的性感女性的形象反过来又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具有挑逗性的行为模式。
还有一个决定了电影屏幕上性感女性形象的因素是男性的视角。
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永远是男人的附属物,供人欣赏的“花瓶”。
电影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乐趣,其中包括为人们提供窥看上的愉悦,即把她人当成是引起性刺激的对象,通过窥看得到愉悦。
根据著名电影理论家劳拉?莫尔维的观点,在一个以男女性别不平等为特征的社会里,这种窥看上的娱悦明显的区分开男性和女性:男性是旁观者、鉴赏者、评论者,他是主动时而女性则处于被观看的地位.被男人欣赏和评论。
男性和女性在看与被看的关系中暗含普主动与被动,强势与弱势的关系:女性的魅力只有通过男性来赋予。
男性把对女性的各种幻想投射到女性身上,女性被当作是性对象,被男人观看以迎合男人的欲望。
男性是父权社会的主宰者,是主体而女性则是客体。
大众传媒业也是从男性的视角来看待女性形象的。
因而女性越性感,男性就越愉悦。
这种社会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性感女性形象的长盛不衰。
总之,“007”詹姆士?邦德之所以魅力永存,离不开漂亮迷人的邦德女郎。
一方面,美国文化把女性等同为性,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使得人们对性的观念愈来愈开放宽容。
电影作为反映美国文化和社会的工具,自然会反映出其中的男女关系和地位。
本文从特定的角度对电影屏幕上的性感女性形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在跟随时代进步的同时,仍保留粉刻画女性的传统思维方式。
要改变这种方式.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