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 康复训练 康复评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 康复训练 康复评定
;应避免腰背部的等张运动训练。 ➢ 恢复期
可用温热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进行腰背肌和腹肌的肌力训 练,改善腰椎稳定性;鼓励适度活动;避免可能加重症状的体位 和姿势;减少腰背受力,改善工作环境,预防疾病复发。
· 三、康复治疗方法
绝对卧床休息 腰椎牵引 物理因子治疗 运动治疗 手法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3. 腰椎姿势异常与活动受限腰椎曲度变直,侧凸甚至后凸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姿势异常,是 为避免神经根受压,患者越年轻,其脊柱侧凸、平直或后凸的程度就越明显。
●4. 直腿抬高与踝背伸试验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价值的试验,其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敏感 性为76%~97%。
● (三)影像学检查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片征象有:脊柱腰段外形的改变,正位片上可见腰椎侧弯、旋转、小关节
2.神经系统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
康复评定
● (一)感觉受限 ●1. 腰痛与腰腿痛临床上经过CT、MRI检查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并不少,因为没有症状,不称为
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最初症状是腰痛,但难以与其它原因的腰痛区别,因 此只有同时伴有下肢放射痛时才可能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放射痛是突出的椎间盘挤压或 刺激 相应的神经根的神经反射性疼痛。 ●2. 压叩痛及放射痛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压叩痛点通常位于其棘突旁2cm处,同时伴有向该侧下 肢特定部位的放射痛。
●3. 交感神经功能受限有少数患者自觉下肢发凉、无汗或出现下肢水肿,这与腰部交感神经根受到刺 激有关。
● (二)运动受限 ●1. 减痛步态疼痛较重者的减重步态表现为跛行,其特点是尽量缩短患肢支撑期,重心迅速从患下
肢移向健下肢,并且患腿常以足尖着地,避免足跟着地震动与牵拉神经根而引起多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引言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它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和无力等症状。

康复计划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恢复功能和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复内容和康复注意事项等。

康复目标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目标是减轻疼痛,提高腰背部和下肢的功能,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具体目标包括:1.减轻腰背部疼痛:通过康复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恢复腰背部和下肢功能:通过针对性锻炼,增强患者腰背部和下肢的力量、灵活性和稳定性。

3.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通过教育和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避免加重腰椎间盘的压力。

康复内容1. 疼痛缓解在康复计划的初期,疼痛缓解是首要任务。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休息: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尽量保持腰背部放松。

•冷热敷:冷敷可减轻疼痛和肿胀,热敷可舒缓肌肉紧张。

•药物治疗: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非处方药物,如止痛药和消炎药。

2. 脊椎稳定训练脊椎稳定训练是康复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通过加强腹肌和背肌的力量,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常见的训练包括:•腹肌训练:如仰卧起坐、腹部平板支撑等,可增强腹肌力量,提供对脊柱的支撑。

•背肌训练:如俯卧撑、划船运动等,可增强背肌力量,改善脊柱的稳定性。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帮助患者改善腰背部和下肢的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适合的训练包括:•拉伸运动:如伸展腿部、后屈和前屈等,可增加腰背部和下肢的柔韧性。

•瑜伽和太极拳:这些运动可以在保护腰椎的同时,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4. 日常生活指导康复计划还包括日常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

建议如下:•姿势和体位:注意正确的站姿和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举重和弯腰:正确的举重和弯腰姿势可有效减轻腰椎的压力。

•睡眠姿势:选择合适的睡眠姿势,如侧卧睡眠,并使用合适的枕头和床垫。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2.腰椎活动度及神经功能。

3.评估有无压痛、反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是否阳性。

4.评估对疾病的认知及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
1.按康复医学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卧床休息(时间不超过1周),卧硬板床,活动时戴腰围。

3.腰椎牵引宜选择合适的体位及牵引重量。

4.遵医嘱予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药物,配合医生、康复师进行手法、物理、运动等治疗,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5.进行腰背肌的训练,在着重锻炼腰背肌的基础上,增加腰部和双下肢功能运动,运动量不可过大。

6.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生活习惯。

三、健康教育
1.饮食以滋阴补肾为宜,多食含钙、维生素C的食物,忌油腻厚味之品。

2.保持正确的姿势,腰背不可过度负重,取物体时应避免深弯扭腰,勿久坐、久站。

3.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背部),避免着凉,控制体重,戒烟。

四、出院回访
1.合理安排休息与工作,劳逸结合,避免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的因素。

2.询问患者锻炼的情况,根据情况予以合理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ppt课件
3 病程久者,多伴有小腿或足的麻木感。 4 腰部活动受限,行走跛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脊柱侧凸,多向患侧凸。 3 压痛和放射痛。 4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 5 腱反射异常。 6 相应区域皮感减弱,肌力减弱。 7 X-ray、腰椎CT、腰椎MRI、脊髓造影。
• 2、吸烟:长期吸烟的人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明 显高于不吸烟的人,吸烟人长期咳嗽导致腹腔压 力增加,腹腔会将此压力传导到纤维环前部,导 致间盘内的压力增加。吸烟可导致血液流变学的 变化,使椎间盘的营养不足,加重退变的产生
• 外因:损伤(急性损伤、劳损),风寒侵 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临床表现 1 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下肢痛与腰痛出
现时间不同,由臀部开始,放射至大腿后 部,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或足趾。
2 行走、站立、咳嗽、喷嚏和用力大小便 时疼痛加重。
• 腰椎间盘突出:因为各种原 因,纤维环变薄或者破裂, 导致髓核从原来密封的装置 中突出到椎管里,从CT和MRI 片子中可以看到椎管内存在 的异常突出物。但是间盘突 出并不一定在临床上产生相 关症状。
• 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环内 的髓核组织突出到腰椎管中 后,刺激或压迫了腰部神经 根,产生相应节段的坐骨神 经症状时,称为腰椎间盘突 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 间盘突出:髓核突出到椎管内,在 CT或பைடு நூலகம்RI上可看到突出影,但没
有临床症状。
• 间盘突出症:产生了与影像学相对 应的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发病机理 椎间盘缺乏血运,修复能力极弱 ,所遭受的挤压和劳损较大,尤以下腰部 为甚。

腰突症的5点康复建议

腰突症的5点康复建议

腰突症的5点康复建议⊙龙口市下丁家镇卫生院 张文东由于社会竞争加剧、现代化程度加强、人们伏案工作时间延长、身体锻炼时间减少等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成为高发病,且患病年龄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到神经根,并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腰痛、腿痛,甚至出现大小便障碍等。

临床上,8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如内服外用药物、卧床休息、持续牵引、物理治疗和按摩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对于规范保守治疗3个月症状不缓解者,可以考虑手术;疼痛症状特别严重,处于一种被动体位,不能走、不能躺甚至不能动,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马尾神经,导致下身麻痹、行走不便、两便失禁者,应尽早手术。

考虑到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可能是长时间站立、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项:1.睡稍硬的床垫睡在太软的床垫上,容易使腰部凹下去,相当于使机体前屈,所以患者应睡稍微硬点的床垫以保持腰部处于伸展位,这样能减少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有利于突出的椎间盘回缩、增加腰椎周围静脉回流,同时也利于椎间盘的营养,再加上脱出的椎间盘自然吸收,可去除水肿,使炎症消退、损伤的纤维环得以修复。

患者发病初期可以增加卧床的时间,并采取垫高小腿、屈髋屈膝的仰卧位,以减少脊柱的压力。

2.避免体力劳动卧床休息约1周后,可逐渐开始正常活动,但要注意避免弯腰、提重物等使腰椎负荷加大的动作,也要避免进行体力劳动。

因为椎间盘是由上下各一的软骨盘、纤维环和髓核组成,髓核是纤维环内的弹性胶状物质,当人弯腰提起重物时第4、5腰椎间盘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提过重的物体或姿势不对,会导致纤维环破裂,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或加重其本身的疾病程度。

正确的弯腰动作是:屈髋、屈膝,保持腰椎生理弯曲的正直。

3.做好保暖工作寒冷不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因素,但腰部如果受到寒凉侵蚀,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腰椎因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而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 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 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康复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 ppt
1
课件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骶核组织 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种综合 征。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同时 可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受累神经根支配区 的感觉、运动和反射的改变。临床常采用 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8
课件
第二阶段:(主要做腰背肌锻炼)
▪ ④飞燕点水法 ▪ 俯卧与硬板床上,头,双上肢,双下肢后伸,腹
部接触床的面积尽量小,呈飞燕状。保持10秒, 重复20次/组,2-3组/天。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 ppt
9
课件
第三阶段
▪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围,避免活动时造成 脊柱扭曲。选择腰围与患者的体型相应, 一般上至上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过紧。 在佩带腰围情况下练习下床活动,站立练 习法,即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 叉于腰部,挺胸凸腹,使腰背肌收缩。行 走时姿势正确,抬头挺胸收腹,坐位时必 须端正,不要弯腰。
▪ ①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及双下肢踩单车式的蹬腿 锻炼:
▪ 防止神经根粘连,初次由 30°开始,保持时间由 15秒开始逐渐增加, 10次/组,2-3组/天。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 ppt
4
课件
第一阶段:(共 3-5天)
▪ ②踝关节背伸背屈运动: ▪ 每个动作保持 10秒,重复20次/组,3-4组/天。
▪ 图3 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 ppt
14
课件
腰部活动时的正确和错误姿势
▪ 图5 正确背物姿势。
▪ 图6 错误搬物姿势
▪ 图7 错误的往高处放腰、椎间取盘东突西出症姿术势后康复锻炼 ppt
15
▪ 图8 正确的晨起洗脸刷牙时的姿课件势

腰间盘突出症的自我康复(奇效,绝版)

腰间盘突出症的自我康复(奇效,绝版)

腰间盘突出症的自我康复
(奇效,绝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体育运动者和办公白领人仕容易发生的一种觉见病。

是由外伤或其他多种原因造成椎盘间纤维环破裂,使髓核突出于椎间盘,从而压迫神经根引起的腰腿痛。

北京国都尚医研究院的大夫,设计了一种沉腰斜板组合手法。

此法对治疗腰椎间突出症有很好的疗效,它的优点是:病人治疗时基本没有痛感,见效快,方法简便,宜于推广。

轻的几次就能使症状消失。

(1)俯卧沉腰法:病人俯卧在胸前三个枕头与大腿部三个枕头上,腰部不加任何压力自然下沉十至十五分钟,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变小,把突出的骨髓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

(2)仰卧沉腰法: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双腿屈在胸前,双手抱住,腰部自然下沉十五分钟以上。

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增大,利用韧带的动力,把突出的骸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

上述两种姿势作为主要锻炼方法,一天至少两次,每次做一至二势。

患者经过自我治疗,腰腿痛基本消失后,再加做加强腰背肌功能的两种姿势。

(1)俯卧鱼跃势:病人俯卧在平板床上,腰部挺在板床上,头、足两头向上翘起十次以上。

(2)站立搁腿:站立势(手可扶杆),患腿伸直搁起五分钟以上。

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做完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以后,请别人帮助,再做一次“斜板使椎体旋转,更有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到椎间盘内。

对于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人或体弱病人,无力做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者,可采用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使腰部自然下沉的方法进行治疗,也能收效。

沉腰锻炼法进能有效地防止久坐造成的腰部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周康复医疗程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周康复医疗程序

椎 间盘 突 出间 隙 , 抬 一 按使 腰 部 后 伸 , 一 重复 数 次 。为
使 受 压 神 经 根 粘 连 松 解 , 者 可 分 别 搬 起 患 者 两 侧 大 术 腿 使 之背 伸并 反复 摇 动数 次 , 后 放松 按 摩 结 束 治疗 。 最
复 医疗 程 序 , 过 9 经 8例 住 院 病 例 的 系 统 康 复 治 疗 , 效 果 非常 显 著 , 将我 们 的康 复 程 序 及疗 效 报道 如 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 临 床 资料 19 . 9 5年 1 1月 一 1 9 9 9年 7月 间 , 科 我 收治的 9 8例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住 院 患 者 ( 中 2例 因 兼 其 患 内科 疾 病 而 收 住 内 科 病 房 ) 由 康 复 医 生 、 疗 师 到 , 治 床 前 治 疗 。 每 个 患 者 均 经 专 科 医 生 检 查 , 做 C 或 并 T 椎 管 造 影 、 椎 正 、 位 X 光 片 等 检 查 , 诊 为 腰 椎 间 腰 侧 确 盘 突 出症 。本组 9 8例 , 中 男 性 6 其 8例 , 性 3 女 0例 , 年
龄 2—6 9 0岁 , 均 4 . 平 9 2岁 。
1 2 方 法 .
② 第 2周 : 经 络 推 拿 之 后 , 数 次 放 松 按 摩 , 后 采 继 做 然
用 人 工 半 倒 悬 法 治 疗 , 按 第 1周 的 方 法 固 定 患 者 胸 即 部 , 者 站 在 床 上 双 手 持 患 者 双 足 将 其 身 体 提 离 床 面 术 呈 4 。对 牵 并 抖 动 1 — 1 5, 0 5次 , 着 用 一 脚 跟 反 复 撞 击 接 腰 椎 间盘 突 出 之 间隙 1 一 1 O 5次 。 ③ 第 3周 : 过 以 上 经 2周 治 疗 多 数 患 者 症 状 可 缓 解 。 对 一 部 分 症 状 未 缓 解 的患者 , 采 用 俯 卧腰 后 伸 法 , 促 使 髓 核 全 部 还 纳 , 可 以 解 除 粘 连 。 其 操 作 方 法 为 : 者 取 俯 卧 位 , 者 一 手 托 患 术 住 健侧 膝 部 , 上 抬 起 , 一 手 按 压 腰 部 , 抬 一 按使 向 另 一 患 者 腰 部 被 动 后 伸 , 后 换 患 侧 施 以 同 样 手 法 ; 而 术 然 继 者 用 一 手 臂 托 患 者 双 膝 部 , 起 下 半 身 , 一 手 按 压 腰 抬 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诱发因素有退行性变、职业、吸烟、心理因素、医源性损伤、体育 活动以及寒冷、肥胖等。
?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突出的位置,程度,方向,退变程度与神 经根的关系及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有多种分型方法,多是病理分型 的演变。病理上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脱 出后纵韧带下型,脱出后纵韧带后型和游离型。前 3型为未破裂型 ,大约占 73%,后3型为破裂型,约占 27%。根据以上分型法,前 4 型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后 2型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影像学检查
? 腰椎X线平片:
? 腰椎片检查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患者乐于接受。其最大优点不单 是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提供依据,最重要的是能除外腰椎的 各种感染、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椎弓崩裂及脊柱滑脱等许多能 引起腰腿痛的其他疾病。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X线片征象有:①脊柱腰段外形的改变,正位片 上可见腰椎侧弯,椎体偏歪,旋转,小关节对合不良。侧位片腰椎 生理前凸明显减小、消失,甚至反常后凸,腰骶角小。②椎体外形 的改变,椎体下缘后半部浅弧形压迹。③椎间隙的改变,正位片可 见椎间隙左右不等宽,侧位片椎间隙前后等宽甚至前窄后宽。
体征
? 疼痛较重者步态跛行,又称减痛步态,其特点是尽量缩短患肢支撑 期,重心迅速从患侧下肢移向健侧下肢,并且患腿常以足尖着地, 避免足跟着地震动疼痛,坐骨神经被拉紧。突出间隙,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及棘旁压痛,慢性患者棘上韧带可有指下滚动感(可定位 进行小针刀),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价值。压痛点也可出现在 受累神经分支或神经干上,如臀部,坐骨切迹,腘窝正中,小腿后 侧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出现腰椎曲度变直,侧凸和腰骶角的 变化,这是为避免神经根受压机体自我调节造成的,患者越年轻, 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脊柱侧凸,平直或后凸的程度就越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
湘潭市中心医院中西结合科 谭峰
概述
? 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主要是指腰椎,尤 其是 L3-L4 ,L4-L5 ,L5-S1 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 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 L4-L5,L5-S1突出占90%以上,年龄 以20-50岁多发,随着年龄的增大, L3-L4,L2-L3 发生突出的危险性 增加。
? 腰椎间盘压力坐位最高,站位居中,平卧位最低。在卧位状态下可 去除体重对腰椎间盘的压力。制动可减轻肌肉收缩力与椎间诸韧带 紧张力对椎间盘所造成的挤压,使椎间盘处于休息状态,有利于椎 间盘的营养供应,使损伤的纤维环得以修复,突出髓核回纳,有利 于椎间盘周围静脉回流,消除水肿,加速炎症的消退,避免走路或 运动时腰骶神经在椎管内反复移动对神经根的刺激。卧床休息是非 手术疗法的基础。
直腿抬高试验:为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医师一手置于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正常人可抬高70度以 上,如抬高不到30度,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或腰骶神经根炎等。为增加坐骨神经牵拉强度可被
动使踝关节背屈,如有椎间盘突出症时,坐骨神经的串痛将明显加剧,此方法称直腿抬高加强试验(Bragard征)
? MRI:
? 椎间盘退行性变后,由于水分丢失和胶原与非胶原蛋白的变化,髓 核从一黏性流体静力学结构变成干燥纤维团块。在 T2加权图像上, 这种退变表现为髓核与纤维环之间的信号差别消失,而且椎间盘也 失去了正常的高强度信号,信号明显降低。在 T1和T2图像上都可显 示椎间隙变窄,但 T2加权图像对椎间盘退变的诊断较佳。
? 椎间盘突出 MRI表现:①椎间盘突出物与原髓核在几个相邻矢状 层面上都能显示分离影像。②突出物超过椎体后缘重者呈游离状。 ③突出物的顶端缺乏纤维环形成的线条状信号区,与硬膜及其外方 脂肪的界限不清。④突出物脱离原椎间盘移位到椎体后缘上或下方 。如有钙化,其信号明显减低,特别是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的患 者卧床休息可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逐步消失。
? 直腿抬高试验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价值的试验,其诊断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敏感性为 76%-97% 。直腿抬高试验也可出现于急性腰
扭伤,强直性脊柱炎,腰骶椎肿瘤,骶髋关节和髋关节病变中,但 阳性率很低,此时直腿抬高加强试验是区分真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有效办法。 L4-L5和L5-S1突出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最高,而高 位腰椎间盘突出,则阳性率较低。
症状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多表现为下背痛,影响到腰背部及患侧臀部 。腰痛是最早的症状,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突出以前的椎间盘退行性变即可出现腰 腿痛。坐骨神经痛是由于神经受到刺激放射至患侧下肢引起的,这 种疼痛多表现为股后部,小腿外侧,足跟,足背外侧及拇趾。麻木 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的。有少数患者自觉 下肢发凉,无汗或出现下肢水肿,(需要与下肢血管的血栓性疾病 ,结核,肿瘤等相鉴别),这与腰部交感神经根受到刺激有关。中 央型巨大突出者,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困难,男 性阳痿,双下肢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较重者,常伴有患侧下 肢的肌萎缩,以拇趾背屈肌力减弱多见。
康复评定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腰椎活动受限 ,腰痛和下肢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侧下肢的肌肉萎缩 和麻木,影响行走能力和工作能力,巨大突出者影响排便和排尿等
? 康复评定主要包括疼痛评定,下肢肌力和感觉评定,步态分析,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神经电生理评定等,但临床症状,体征和影 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评定内容。
? CT扫描:
? 由于CT分辨率高,能清楚地显示椎管内的各种软组织结构。腰椎间 盘突出的 CT征象:①突出物征象,突出的椎间盘超出椎体边缘,与 椎间盘密度相同或稍低于椎间盘的密度,结节或不规则块,当碎片 较小而外面有后缘韧带包裹时,软组织块影与椎间盘影相连续。当 突出的块较大时,在椎间盘平面以外的层面也可显示软组织密度影 ,当碎块已穿破后纵韧带时,与椎间盘失去连续性,除了在一个层 面移动外,还可上下迁移。②压迫征象,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变形 ,移位,消失。③伴发征象,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赘,小关节 突增生,中央椎管及侧隐窝狭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