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M点和N点共有的离子只有一种

C.检验M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Na2CO3,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

D.检验N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的Cu(NO3)2,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

2.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①取一块订书钉(40 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13.4g;

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④ 5.8min 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 7.8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 P 点纵坐标 X 值为 0.36

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

C.1.7min 后溶液颜色为无色

D.0~0.2min 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3.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氖气B.氧化汞C.水银D.硫酸铜

4.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KCl溶液(K2SO4):Ba(NO3)2溶液

B.CaCl2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

C.CO2(CO):NaOH溶液

D.Cu粉(Fe屑):CuSO4溶液

5.“侯氏制碱法”过程中涉及反应:CO2 + NH3 + H2O + NaCl = X↓ + NH4Cl(已配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由四种元素组成B.X属于酸类物质

C.医疗上X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饱和X溶液可用来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借助其他试剂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紫色石蕊、HCl、MgSO4、NaOH

B.H2SO4、FeCl3、NaOH、NaCl

C.NaCl、Ba(OH)2、Na2CO3、Na2SO4

D.K2SO4、Na2CO3、BaCl2、HCl

7.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8.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9.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除去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氢氧化钙溶液D.稀盐酸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

A 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B盐酸硫酸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1.现有w g含有CuO和ZnO的固体粉末,欲测定CuO的质量分数。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已知ZnO在进行下述化学反应时,原理与CuO相似)

A.将混合物与足最H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a g

B.将混合物与足量CO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出NaOH溶液的质量增加值为b g

C.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所得固体质量为c g

D.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d g

12.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或提纯中,所选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

A.CH4+2O2点燃

CO2+2H2O B.3Fe+2O2

点燃

Fe3O4

C.NaOH+HCl═NaCl+H2O D.H2CO3═CO2↑+H2O 14.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

B.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

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15.可以将AgNO3、Na2CO3、MgCl2三种物质的溶液一次性区别开来的试剂是()A.HNO3B.HCl C.NaCl D.KNO3

1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

1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CuCl2NaNO3Na2SO4B.BaCl2Na2CO3HCl

C.FeCl3HCl Na2SO4D.NaHO3Na2SO4HCl

18.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钙的化合物,小明同学将稀盐酸滴在鸡蛋壳上,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鸡蛋壳一定含有

A.Ca(OH)2B.CaCO3C.CaCl2D.CaO

19.以下是四位同学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后的结果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

20.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①NH3+CO2+NaCl+X=NaHCO3↓+NH4Cl,

②2NaHCO3=Na2CO3+CO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足()

A.X的化学式为H2O

B.NaHCO3受热易分解

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21.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和组内物质就可相互鉴别的一组是

A.FeCl3、Na2SO4、NaOH、AgNO3

B.CaCO3、Na2CO3、K2CO3、BaCl2

C.NaOH、KNO3、CuSO4、NaNO3

D .BaCl 2、CuSO 4、MgCl 2、NaCl

22.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 2O 3+3CO

高温

2Fe+ 3CO 2 置换反应

B .用NaOH 检测溶液中的FeCl 3:3NaOH + FeCl 3== Fe(OH)3↓+3NaCl 复分解反应

C .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 3

2

MnO Δ

2KCl+3O 2↑ 化合反应

D .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O 2

点燃

CO 2 分解反应

2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SO 42﹣、OH ﹣ B .H +、Cl ﹣、CO 32﹣ C .Cu 2+、Cl ﹣、OH ﹣ D .Na +、NO 3﹣、SO 42﹣

24.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 .NaHCO 3固体与稀HCl B .SO 3与KOH 溶液 C .CuSO 4溶液与MgCl 2溶液 D .Al(OH)3固体与稀HNO 3

25.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A .石灰石和盐酸

B .氧化铁和盐酸

C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D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26.某溶液由HCl 、MgCl 2、Na 2CO 3、Na 2SO 4中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液中滴入Ba (OH )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 (OH )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可能含有HCl

B .一定含有Na 2SO 4

C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MgCl 2

D .一定不含Na 2CO 3

27.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A B.B C.C D.D

28.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NaOH、NaCl、KNO3、MgCl2

B.NaOH、Na2CO3、NaCl、H2SO4

C.NaCl、Na2SO4、AgNO3、HNO3

D.FeSO4、NaNO3、KCl、HCl

29.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A.纯碱 Na2CO3碱、制玻璃

B.生石灰 CaO氧化物、补钙剂

C.食盐 NaCl盐、除铁锈

D.火碱 NaOH碱、生产橡胶

30.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2)2B.KCl

C.Ca3(PO4)2D.KNO3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D

【解析】

【详解】

A、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B、M点和N点的溶液中均含有氯化钠,共有的离子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两种,故选项说法错误。

C、M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检验M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Na2CO3,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无法确定氯化钠是中和反应生成的,还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N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NaOH和NaCl,先滴加足量的Cu(NO3)2,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B

【解析】

【详解】

A、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被吸收,样品和酸反应减少的质量为:213.4g-

213.22g=0.18g,所以图丙中P点纵坐标X的值是0.18g,故错误;

B、5.6g的订书钉和酸反应生成0.18g的氢气,每40份质量的钙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18份质量的铝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铜不会生成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该金属可能是Zn,故正确;

C、分析图可知,1.7min 后的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是浅绿色,故错误;

D、订书钉表面有少量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会先与酸发生反应,所以0→0.2min不产生氢气,故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A、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氖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水银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K2SO4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故A错误;

B、CaCl2溶液和稀盐酸均能与AgNO3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将主要原物质除去,故B错误;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将主要物质除去,故C错误;

D、铜不能与硫酸铜反应,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B

【解析】

【分析】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1个碳原子、1个氮原子、5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反应后出现了1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尚缺的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存在于X中,则X 的化学式为NaHCO3。

【详解】

A、由分析可知,X是由钠、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X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中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X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溶液能与HCl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除杂的原则:

1、不能引入新杂质;

2、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

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6.C

【解析】

【分析】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详解】

A、紫色石蕊溶液是紫色的,首先鉴别出紫色的石蕊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是盐酸,不变色的是硫酸镁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A不正确;

B、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红褐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硫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B不正确;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Ba(OH)2溶液与Na2CO3、Na2SO4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C正确;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K2SO4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7.C

【解析】

【分析】

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则不能生成气体、沉淀。

【详解】

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不发生成反应,故A不正确;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减小,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质量不发生改变,故C正确;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质量减小,故D不正确。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以推测出水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从而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选项A正确;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氧化铜和氢气反应变成铜,质量减少16份,玻璃管内有水会导致实际减少质量偏小,算出来氧化铜偏小,铜的质量分数偏大,选项B不正确;

C、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不能还原CuO,但是可以将铜氧化,也可以测量质量变化,从而推测出铜的质量,选项C正确;

D、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的质量,可推算出Cu2(OH)2CO3的质量分数,选项D正确。

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与杂质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B、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产生了新的杂质,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符合除杂质的条件.故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

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A

【解析】

A、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过量的碳酸钙通过过滤除去,故正确;

B、引入了氯化钡杂质,故错误;

C、引入了过量的硝酸银杂质,故错误;

D、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故错误。故选A。

11.D

【解析】

【详解】

A、氢气可以还原氧化铜,也能还原氧化锌,所以剩余固体均为铜和锌,可以通过差量法推导出氧化铜的质量和质量分数,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的增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不同质量的氧化铜和氧化锌与一氧化碳反应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同,它可以推算出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进而确定其质量分数,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C、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所得固体质量。利用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差量,它可以推算出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进而确定其质量分数,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D、因为铁过量,所以剩余固体既有铁,又有铜,无法测定铜的准确质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解析】

【详解】

A、鉴别硝酸铵与氯化铵,都属于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都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无法鉴别;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铵,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铵,可以鉴别;只有一种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鉴别棉线与羊毛线;点燃,闻气味,观灰烬的方法可以鉴别,棉线有烧纸的气味,羊毛有烧焦的羽毛味;两者均为白色,观察颜色无法鉴别;只有一种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碳酸钾,加入适量盐酸,盐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能够把碳酸钾除去,且加入盐酸适量,不引入新的杂质,提纯方法可行;加适量氯化钙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钾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把碳酸钙沉淀过滤,能够把碳酸钾除去,且加入氯化钾适量,不引入新的杂质,提纯方法可行;两种方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除去氧化铜中含少量碳粉,两种物质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加足量的水,过滤,不能除去杂质;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使被提纯的物质反应了,最终得到的固体是碳粉,提纯方法不可行;两种方法均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鉴别物质时,一定要利用两种物质与同一种试剂反应的现象有明显的差别才能起到鉴别的目的;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二是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简单记为:不增(不增加杂质)不减 (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13.C 【解析】 【详解】

A 、CH 4+2O 2===点燃

CO 2+2H 2O ,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3Fe+2CO 2===点燃Fe 3O 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NaOH+HCl ═NaCl+H 2O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D 、H 2CO 3═CO 2↑+H 2O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换成分,价不变)是正确解析本题的关键。 14.D 【解析】 【详解】

A 、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硫酸铜和稀硫酸不能是酚酞变色,所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 可能为酚酞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 、盐酸与硫酸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气体,所以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 可能为稀盐酸,该选项说法正确;

C 、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铜、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沉淀,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所以反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 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D 、由于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 不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 15.B 【解析】 【详解】

A 、取样品,加入硝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另外两种物质中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A 错误;

B 、取样品,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硝酸银,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镁,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 正确;

C 、取样品,加入氯化钠,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硝酸银,另外两种物质中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C 错误;

D、取样品,加入硝酸钾,三种物质中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B。

16.C

【解析】

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指的是离子之间不能结合成水、气体、沉淀。A. CO32-不能在稀盐酸中大量共存,Ba2+与CO32-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 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能大量共存,正确;D. 硫酸铵溶液中含有NH4+,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错误。故选C。

点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指的是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

17.B

【解析】

【分析】

【详解】

可以随便取一种溶液,往另外两个里加,记录三次的实验现象,如图

钠,只有一个气体产生的是盐酸。故选B。

18.B

【解析】

澄清石灰水通常用来验证二氧化碳,将稀盐酸滴在鸡蛋壳上,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鸡蛋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证明蛋壳中含有碳酸根,结合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说明蛋壳中含有碳酸钙。故选B

19.D

【解析】

A. “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正确;

B.纯碱也可以出去油污,可用纯碱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正确;

C.纯碱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正确;

D.纯碱、食盐都易溶于水,错误。故选D。

20.C

【解析】

【分析】

A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 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H 2O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由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可知,NaHCO 3受热易分解,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CO 2和Na 2CO 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均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 、反应②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由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由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A 【解析】 【详解】

A 、分别溶于水,FeCl 3溶液是黄色的,可以与FeCl 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 溶液,与FeCl 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色沉淀的是的是AgNO 3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硫酸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B 、分别加入水中,不溶于水的是碳酸钙;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两种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该溶液为BaCl 2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 、分别溶于水,CuSO 4溶液是蓝色的,可以与CuSO 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 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D 、分别溶于水,CuSO 4溶液是蓝色的,可以与CuSO 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的是BaCl 2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A 。 【点睛】

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 22.B 【解析】 【分析】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详解】

A 、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 2O 3+3CO

高温

2Fe+ 3CO 2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不正确;

B 、用NaOH 检测溶液中的FeCl 3:3NaOH+ FeCl 3=Fe(OH)3↓+3NaCl ,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 正确;

C 、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 3

2

MnO Δ

2KCl+3O 2↑,属于分解反应,故C 不

D、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O2点燃

CO2 ,属于化合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

2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4.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碱盐的水溶液间若两两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反应能够进行,据此解答即可。A、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B、三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故B不符合题意;C、硫酸铜与氯化镁交换成分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不能反应,故C符合题意;D、氢氧化铝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考查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碱的化学性质

25.D

【解析】

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氧化铁是红色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液呈黄色;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故选D。

点睛∶只有那些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方可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石蕊或酚酞,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才能判断反应发生。

26.D

【解析】

【详解】

在滴加的Ba(OH)2溶液达一定体积时,才开始出现沉淀,此现象说明原混合溶液中含有能与Ba(OH)2反应但却不生成沉淀的物质,该物质是盐酸,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故一定不会含有碳酸钠,故A选项错,D选项正确;硫酸钠和氢氧化钡能够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符合题目要求,故B错误;氢氧化钡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能溶于盐酸,只有当盐酸反应完了之后才会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溶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镁,故C错误。

故选D。

27.C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除杂质的原则:所加的物质只与杂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通入氧气,点燃,不会燃烧,无法除去,错误,B、除去氯化氢中的氢气,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不行,因为氯化氢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错误,C、除去氯化钾中二氧化锰,利用氯化钾能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即可得到固体氯化钾,正确,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

CaCl2+Na2CO3=CaCO3↓+2NaCl,虽然能除去碳酸钠,但由于所加氯化钙溶液是过量,引入了新的杂质,错误,故选C

考点:物质的除杂

28.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透明,错误;

B、碳酸钠、氢氧化钠都和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钠,硫酸和碳酸钠还会产生无色气体,但是最终溶液是无色透明溶液,正确;

C、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是沉淀,不透明,错误;

D、四者之间不反应,但硫酸亚铁溶于水呈浅绿色,错误。

故选B。

29.D

【解析】

试题分析: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补钙剂;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食盐不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不能用于除铁锈,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可用于生产橡胶,故选项正确。故选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30.D

【解析】

【详解】

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

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B错。

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C错。

KNO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

D、3

故选:D。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