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师大网上作业语言学概论二答案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第三章 语 音

语言学概论第二次作业第三章语音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1分)1.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2.音节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3.音素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4.音标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5.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6.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7.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8.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方法。
9.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10.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11.自由变体一个音位包含多个变体,各个变体出现需要一定条件,这样的音位变体就是自由变体二、填空(9分,每空0.5分)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三、判断正误(8分,每小题0.5分)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是音重不同。
(×)3.儿童的声音和成人的声音差别是音长不同。
(×)4.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5.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此章内容属于新课切入和引导部分,不安排习题。
第二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填空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而且人类有,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语言中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而且也是思维的。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5.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6.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7.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言语是个别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
8.人和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最主要的方式是进行交际。
9.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信息论的角度可以将其理解为和的过程。
10.文字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旗语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
二、辨析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
()4.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一匹马,只能找到一匹具体的具有某种色彩、某种体态等等特征的马。
()5.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都可以算是代表语言的符号。
()6.现代社会,随着沟通方式的日益增多,语言的重要性也在日渐削弱。
()7.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一种客观的纯自然现象。
()8.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就像聋哑人那样。
()三、分析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语言”,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言语”,哪些是其他说法的代替?1.杨朔散文的语言真美!2.你这个人真不会说话。
3.他会说好几国的话。
4.两个人熟了,自然也就有了共同语言。
2014福师大网上作业语言学概论二答案

一简答1人们说话有自己的自由,但能说“月亮吃月饼”,“不桌子”吗?为什么?答:虽然人们说话有自己的自由,可是却不可以这样说。
这是由于,首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思维和音译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其次,“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再次,如果说“月亮吃月饼”,“不桌子”那么这仅是指“言语”,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人们也没有办法听得明白。
因而,不可以说“月亮吃月饼”,“不桌子”。
2“友爱”的“友”实际调值是多少?这是属于语音的什么现象?试再举出几例说明。
答:友爱”的“友”实际调值是35."这是属于语音的连续变调现象。
如“不去”和“不会”中的不。
3汉语各方言的差别较大,所以国外有些语言学家把汉语方言看成是不同的语言,这种划分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划分是不正确的。
首先,要弄清楚方言是如何产生的。
方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其次,方言从属语言。
汉语是一种语言,不是方言。
是汉民族识别与其民族的重要标志。
再次,方言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其次是词汇词义和语法语序上。
可是,不同的汉语方言都是从汉语里分化出来的。
第四,语言又会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因而会产生共同语,而汉语中的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就是“民族标准语”。
因此,国外有些语言学家把汉语方言看成是不同的语言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二论述如何理解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实际上这个特点应具体地,分阶段地看待:1符号在创制过程中带有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开头用这个声音代表这个意义时是任意的,如现代汉语的hua•代表“花”这个义,“ren”代表“人”这个义,为什么用这个符号代表这个意义,•不能不带有某种任意性或偶然性。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15春满分答案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15春满分答案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兵器”是“兵”的:
A. 本义
B. 中心意义
C. 派生意义
D. 唯一意义
正确答案:A
2. 下列短语结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哥哥弟弟是联合短语
B. 牛皮鞋子是偏正短语
C. 管理公司是动宾短语
D. 说得明白是主谓短语
正确答案:D
3. 元音和辅音的本质区别在于:
A. 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
B. 紧张与否
C. 气流强弱
D. 舌位高低
正确答案:A
4. 现代语言学建立于十九世纪初,以()的产生为标志。
A. 结构主义语言学
B. 转换-生成语言学
C. 历史比较语言学
D. 共时语言学
正确答案:C
5. 关于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核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
B.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结合而成的统一体。
C. 语言符号系统中的一切要素都处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
D. 语言学有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之分,历时比共时重要。
正确答案:D。
《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0126)《语言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6:第六批次1:[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A:社会的因素B: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C: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参考答案: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2:[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
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A:组合规则的发展B:聚合规则的发展C:结构关系的变化D:语法范畴的变化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3:[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A:意译词B:仿译词C:借词D:方言词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4:[单选题]4、"洋泾浜”()A:可以作为母语为学习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C:可以作为第一语言进行交际D:不可以用作书面语形式参考答案:B5:[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语音B:词汇C:语法D:语义参考答案:A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6:[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A:都是语素B:都不是语素C:是同一个语素D:是不同的语素E: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参考答案:AD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7:[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
从中可以看出()A:两个字原先同音B:两个字原先不同音C: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相同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参考答案: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8:[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A:用拉丁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B:中美洲的马雅文C:用阿拉伯字母作为文字符号的文字D:古埃及的圣书字E:汉字参考答案:BDE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9:[判断题]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参考答案:正确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 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A.文字学B.语音学• •C.词汇学D.语法学•2. 汉语属于( B )•A.屈折语B.孤立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3.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B )••A.音素B.音位 ••C.语素D.音节•4. 文字的前身是( C )••A.结绳记事B.手势 ••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5. 派生词中包含( B )••A.词尾B.词根 ••C.虚词D.根词•6.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C )••A.音素B.义素 ••C.语素D.音位7. 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C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8.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A.土话B.客家话 •••C.客套话D.黑话9. 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 )•••A.初B.视 •••C.人D.民10.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语素是音位与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也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
()A、错误B、正确2.语言的社会功能表现在()。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思维工具。
C、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形式和组成部分。
D、语言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3.名词主要的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但也可作定语,还可作谓语、状语。
动词主要功能是做谓语,但也可作定语、状语,还可作主语宾语。
名词在作定语,或者动词在作主语、宾语的时候,它本身的词性随之发生改变,因为充当了其他成份,功能特点也发生了变化。
()A、错误B、正确4.元音和辅音的本质区别在于:()A.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B.紧张与否C.气流强弱D.舌位高低5.世界上一些古老的文字最后都被拼音文字所代替,而我们的汉字却保存了下来,有其原因,主要在于汉字与汉语特点相适应,表现在:()A、适应于汉语语素单音节、音少义多的特点B、适应于记录古今汉语C、便于方言区的书写交际D、汉语比英语优越6.普通话中的“好”用国际音标记为()。
A、[ hɑo ]B、[ xɑu ]C、[ hɑu ]D、[ xɑo ]7.洋泾浜是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
它的发展前途不外两个:()A.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失B.发展为混合语C.发展为社会方言D.发展为地域方言8.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A、汉藏语系B、印欧语系C、南亚语系D、高加索语系9.“兵器”是“兵”的:()A.本义B.中心意义C.派生意义D.唯一意义10.下列短语结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哥哥弟弟是联合短语B.牛皮鞋子是偏正短语C.管理公司是动宾短语D.说得明白是主谓短语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ABC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ABC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B8.参考答案:AB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D。
福师14秋《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答案

福师14秋《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答案语言学概论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1.普通话中的“好”用国际音标记为()。
A。
[ hɑo ]B。
[ xɑu ]C。
[ hɑu ]D。
[ xɑo ]正确答案:B2.关于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核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
B.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结合而成的统一体。
C.语言符号系统中的一切要素都处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
D.语言学有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之分,历时比共时重要。
正确答案:D3.语音的本质属性是:A.生理属性B.物理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正确答案:D4.借词“XXX(soda英)”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A.音译B.音译加意译C.半音译半意译D.意译正确答案:A5.北京话“友好”中的“友”实际读音声调是XXX,这种现象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
A.同化B.异化C.弱化D.零落正确答案:B6.世界上的语种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A.英语B.汉语C.俄语D.法语正确答案:B7.语言开展的内部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开展,生产关系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开展B.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C.语言体系内部的各类身分相互关系、影响D.社会开展正确答案:C8.元音和辅音的本质区别在于:A.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B.严重与否C.气流强弱D.舌位高低正确答案:A9.与“看片子”相同组合类型的短语是()。
A.看一本B.看一回C.看一次D.看一遍正确答案:A10.下列选项中属于偏正式的是:A.眼花B.酡颜C.地动D.雪白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词义的特点有:A.一般性B.模糊性C.全民性D.精确性正确答案:ABC2.语言发展的特点是:A.渐变性B.不平衡性C.稳定性D.平衡性正确答案:AB3.常见的词形变革:A.附加词尾B.内部屈折(语音交替)C.异根D.时正确答案:ABC4.历史上存在过和直到本日仍然存在的表意笔墨:A.古埃及的圣书字B.汉字C.中美洲的XXX文字D.我国纳西族的东巴笔墨正确答案:ABCD5.符号的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A.味觉符号B.听觉符号C.视觉符号D.触觉符号正确答案:BCD6.词语深层义的读解的方法有:A.依据语境考察词语深层的信息容量B.依据语境辨析词语表层义与深层义的反差C.依据语境欣赏寻常词语的内蕴乐趣D.依据语境揣摩人物形态心理正确答案:ABCD7.汉语大量吸收借词的两个历史时期:A.秦汉B.汉唐C.明代D.晚清到“五四”前后正确答案:BD8.汉语语音审美形态主要施展阐发在文学语言,具体施展阐发在以下方面:A.均衡美B.错落美C.顿挫美D.回环美正确答案:ABCD9.洋泾浜语的特点是:A.语法较为简朴B.划定规矩减少到最低限度C.语音也因受当地语言系统的影响而大走样D.词汇量也有限正确答案:ABCD10.笔墨开展的几种趋向:A.体系完善化的趋向B.构形符号化的趋向C.笔画简便化的趋向D.体制的表音化趋向正确答案:ABCD11.表意文字的特点:A.字量多B.字形有表示意思的结构成分C.字的笔画比较复杂D.管音节或语素表达的意义如何,相同的音节或音素(位),用同一的符号来书写?正确答案:ABC12.变换常使用的手段:A.移位B.增加C.删减D.替代正确答案:ABCD13.地域方言是同一个民族语言里的地域分支,它的形成有三个具体原因:A.地理条件B.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C.语言系统内部的变化D.社会内部不同年岁、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施展阐发出来的一些变异?正确答案:ABC14.词语的特殊组合有:A.转义组合B.反义组合C.歧义组合D.变形组合正确答案:ABCD15.人类语言和所谓植物“语言”的区别:A.人类语言具有单位明晰性特点B.人类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C.人类语言是一种开放体系D.人类语言具有布局的二层性正确答案:ABCD16.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A.语序的变革对语法布局和语法意义起严重影响B.实词的应用对语法布局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C.汉语词类跟句法成份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应的关系D.短语的结构与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正确答案:ABCD17.名词的语法范畴:A.体B.性C.数D.格正确答案:BCD18.作为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不同,主要有两点:A.随意约定B.这些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对地存在C.复杂性D.XXX成性正确答案:CD19.语言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带有:A.任意性B.强制性C.稳定性D.可变性正确答案:CD20.语法的特性:A.抽象性B.生成性C.稳固性D.民族性与普遍性正确答案:ABCD21.语音演变的规律性有几个明显的特点:A.条件性B.工夫性C.地区性D.随意性正确答案:ABC22.词语搭配的语义前提主要施展阐发在以下几个方面:A.受到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关系的制约B.受到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限制C.要考虑到社会使用惯的制约D.完全按照理性来判断正确答案:ABC三,判断题1.国际音标大多采用希腊字母,不够用又补充采用拉丁字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
1人们说话有自己的自由,但能说“月亮吃月饼”,“不桌子”吗?为什么?
答:虽然人们说话有自己的自由,可是却不可以这样说。
这是由于,首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思维和音译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其次,“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再次,如果说“月亮吃月饼”,“不桌子”那么这仅是指“言语”,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人们也没有办法听得明白。
因而,不可以说“月亮吃月饼”,“不桌子”。
2“友爱”的“友”实际调值是多少?这是属于语音的什么现象?试再举出几例说明。
答:友爱”的“友”实际调值是35.这是属于语音的连续变调现象。
如“不去”和“不会”中的不。
3汉语各方言的差别较大,所以国外有些语言学家把汉语方言看成是不同的语言,这种划分对不对?为什么?
答:这种划分是不正确的。
首先,要弄清楚方言是如何产生的。
方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其次,方言从属语言。
汉语是一种语言,不是方言。
是汉民族识别与其民族的重要标志。
再次,方言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其次是词汇词义和语法语序上。
可是,不同的汉语方言都是从汉语里分化出来的。
第四,语言又会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因而会产生共同语,而汉语中的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就是“民族标准语”。
因此,国外有些语言学家把汉语方言看成是不同的语言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二论述
如何理解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实际上这个特点应具体地,分阶段地看待:
1符号在创制过程中带有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开头用这个声音代表这个意义时是任意的,如现代汉语的hua•代表“花”这个义,“ren”代表“人”这个义,为什么用这个符号代表这个意义,•不能不带有某种任意性或偶然性。
与征候不同,如前所述。
“粉笔”、“黑板”、“公路”似乎可从组合知义,但“粉”、“笔”等创制时是任意的。
汉语的量词丰富,但人用“个”,“马”、“牛”用“匹”、“头”也说不出什么道理,只能是约定俗成。
当然任意是就单个的符号最初产生时候的情况之来说的。
一旦已经约定俗成,那就不是任意的了。
如花已经是"花",任何人就不能任意改变,除非得到全社会的承认。
而这在实际生活中是办不到的。
如有些是国际性的,“SOS ”是国际紧急呼救信号,语言中的国际术语通用于全世界。
任何人企图改变语言的发展方向,改变整个语言的基本规律,哪怕是改变一个字的意义和用法,也是办不到的。
语言符号被非语言符号所代替,它也具有约定俗成的道理。
2、在使用过程中带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需要有稳定的成分。
但稳定并不等于排除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
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
中,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范的用法。
例:意义--帅呆了,酷毙了。
组合--吃食堂,救火,打扫卫生,恢复疲劳。
您们。
出现了规范与突破的抗衡,谁胜谁负,看最后的约定俗成。
此外,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符号有时突破了约定俗成的使用规律,产生一种临时用法。
如文学语言:
①等绕到丹桂商场,老李自己种在书摊面前。
老舍《离婚》
②……只见一皮鞭抽下去,屁股上陡然暴起两道红印!国杀猪一般叫着,哭得鲜艳而热烈!李佩甫《无边无际的早晨》③小村没有绿色邮亭,她喜欢缘小路,去投寄羞涩。
冯静辉《邮亭》
④滚圆的月亮,滚圆的诱惑,滚圆的温馨,滚圆的欢乐,中流《滚圆的诱惑》
有人将此称为“文学的狂欢节”。
这种语言的狂欢不但表现在文学语言中,而且表现在网络语言中。
有人说,网络是一个没有过滤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语言的变异表现得无以复加。
如“gg哥哥”、“mm妹妹”(读上声),以隐身的面目出现在聊天室的网虫们,为自己起了一个个能吸引人上前攀谈的网络名字,如四海为家的面条,大尾巴狼等等。
这种变异现象在英美早已出现。
英美一些青少年在用移动电话传递讯息时用了一些稀奇古怪、去头截尾的文字,早已形成风气。
如RUOK(are you OK--你还好吗?) CULE(see you later--再见)。
对这些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关系的变异,能指符号形式的变异,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这是语言污染,有损祖国语言的纯洁,是语言的危机。
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方言,是语言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把这种现象看成语言的危机是神经衰弱的表现。
歌词例:
《牵手》、《很受伤》、《你王菲所以我王菲》
此外,在广告用字中也常见超常规的变异,如:咳不容缓,随心所浴,衣衣不舍,信誓蛋蛋,一触而就,一网打尽,痔者必得等等。
这些用法有表达效果还是有负面作用,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