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想的力量

合集下载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2)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2)

4、启蒙运动的影响: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 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启蒙思想促进了人
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
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 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运动。
5.较接近伏尔泰主张政体的国家:英国。 符合孟德斯鸠主张政体的国家:美国。
知识拓展
文艺复兴
时间 范围 核心 批判 14—16世纪(萌芽期) 意大利—欧洲 人文主义 天主教神学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
17、18世纪(成长期) 欧洲—世界 理性主义 封建专制,天主教会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2.批判天主教会。
孟德斯鸠
地位: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主张:三权分立学说 主要观点: 1.他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集体享有,
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
2.三种权力相互独立而又相互监督。 其核心是:制约和平衡。
卢 梭
地位:法国著名的启蒙思 想家 主要观点:否定封建王权, 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
一、启蒙运动 1.时间:18世纪 2.中心:法国 (正当法国旧制度衰败的时候) 3.代表人物:① 伏尔泰:反对封建制度,主 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与平 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与腐朽,但他不反对 宗教(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 比作“文名恶棍”,说天主教是“一群狡猾的 人不知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②卢梭:否定封建王权。 ③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说;天赋人权说。
3.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①.主要贡献: 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②.意义: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 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课件 新人教版
1. 伏尔泰一生致力于抨击封建专制制 度,尤其是天主教会的腐朽黑暗(两 只脚的禽兽、文明(wénmíng)的恶棍) 。2. 主张开明君主执政,抨击天主教会,
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zìyóu)和平等。
第五页,共40页。
卢梭(lú suō)的思想 主张: 提出社会契约论
第六页,共40页。
孟德斯鸠的思想 (sīxiǎng)主张: 提出立法权、司法权、 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 则,倡导天赋人权学 说。
第二十三页,共40页。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 表(dàibiǎo)。出生于贵族家庭, 曾求学于喀山大学,1844年从 军,同年发表处女作《童年》。 他的主要创作是从1861年俄国 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第一 次资产阶级革命,这正是俄国 社会大变动时期。代表 (dàibiǎo)作有《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第十七页,共40页。
近代文学与艺术(yìshù)成就
音乐(yīnyuè)
贝多芬(德) ——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 (zuòjiā) (代表“作乐:圣《英”雄、交响“曲交》响(《乐第三之交响王曲》”)、)
《田园》、《命运》、《致爱丽丝》等
第十八页,共40页。
哪一首乐曲标志(biāozhì)着贝多芬 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第十六页,共40页。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爱因斯坦是近代(jìndài)科 学技术的终结者和现代科
学技术的开拓者,他提出 的相对论是物理学的一场 重大革命.
A=X+Y+Z
A:成功
X:
艰Y耐会:苦心得正和到(j恒报i确ā心酬n方(的khǔ法é。n)g劳xīZ动n):总 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凡高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ppt4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ppt4

科 学 的 力 量
威斯敏斯特教堂内景,图中左侧为牛顿墓,右侧为达尔文墓
19世纪末,师生的一段对话:
生:老师,我准备把我的一生都献给物理理论 学! 师: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学科, 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把一生都献给这门学科, 太可惜了。
1915年相对论原稿
1879-1955 物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现代 物理学
A=X+Y+Z
成 功 艰 苦 劳 动 正 确 方 法 少 说 空 话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历史教案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历史教案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学和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及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科学与思想的力量概述2.科学与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3.科学与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4.科学与思想的力量在现代社会的体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及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讲述一个科学或思想改变历史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认为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是什么?它们对社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二、新课1.科学与思想的力量概述a.解释科学和思想的概念。

b.阐述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2.科学与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a.古代:古希腊哲学、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法家等。

b.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c.近现代:工业革命、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等。

3.科学与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a.促进社会制度的变革。

b.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c.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有哪些特点?2.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在现代社会的体现有哪些?二、新课1.科学与思想的力量在现代社会的体现a.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b.科学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

c.我国在科学和思想领域的成就及挑战。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和思想的力量a.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b.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c.引导学生将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课堂小结2.强调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科学和思想的发展。

四、作业1.阅读有关科学和思想的历史资料,了解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随堂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随堂练习(有答案)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知识讲述】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同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因此,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成为时代的要求。

于是,在思想领域由资产阶级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兴起。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

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如: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离不开启蒙思想广泛的思想动员。

启蒙运动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这个时期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且在政治制度和思想理论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上更取得了辉煌成果,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新时代。

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以往所有时代的综合。

这一时期产生的科学巨匠之多,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的,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其中的突出代表。

【能力拓展】启蒙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伏尔泰主要主张: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主张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③认为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自由和信仰上帝。

九年级历史上册《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历史上册《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历史上册《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九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中,《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这一章节至关重要,它揭示了近代科学和思想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章节的核心内容,本教学案例将围绕“科学革命与思想启蒙”的主题,通过生动实例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索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启蒙的历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担当和责任感。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本内容,本案例将侧重于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启蒙运动等核心知识点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牛顿的生平及其科学成就,特别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解释这些成就如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2.讲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包括他的科学考察历程、物种起源的论点,以及这些理论如何挑战了当时的宗教观念,推动了科学和思想的进步。
3.引入启蒙运动的概念,详细介绍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的主要观点,探讨启蒙思想如何影响了现代政治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形成。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和思想的尊重,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2.通过学习历史,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不断探索、创新、反思和超越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3.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献的研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ppt 人教版课件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ppt 人教版课件

为什么 说爱因斯 坦是旧时 代的终结 者,新时 代的开创 者?
再见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 力量
一、启蒙运动 1、时间 2、代表人物
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泰 卢梭 孟德斯鸠 3、影响
我不同意 你说的每 一个字, 但我誓死 捍卫你说 话的权利
卢梭的代表 作:
《论人类不 平等的起源》
《社会契约 论》
《爱弥儿》
权力产 生腐败, 绝对的 权利产 生绝对 的腐败
二、科学成就 牛顿 达尔文 爱因斯坦
“如果我看得 比别人更远 些,那是因 为我站在巨 人的肩膀上” 那些时时能 说明牛顿站 在巨人的肩 膀上?
达尔文划时 代的巨著是 什么?主要 内容是什么? 你从达尔文 身上学到了 什么?

关于人教版初中历史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案范文

关于人教版初中历史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案范文

关于人教版初中历史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思想成果,认识科学和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思想观,认识科学和思想的力量,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科学和思想的重要成果,科学和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 教学难点:科学和思想的发展规律,科学和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科学和思想的重要成果,引发学生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科学和思想的重要成果,掌握科学和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科学和思想的发展规律,探讨科学和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历史知识测试:通过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科学和思想的重要成果和科学和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2. 课件:科学和思想的重要成果,科学和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 史料:与科学和思想相关的史料,如论文、著作、图片等。

4. 网络资源:科学和思想的最新研究动态,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科学发现和思想成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2.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科学发现和思想成果的异同,深入理解科学和思想的发展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测不准关系: ---双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 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 (玻尔语) 对于量子客体,我们只有通过测量来加 以认识,由测量所记录的仅仅是量子的现 象,而量子力学也就是帮助我们把可观测 的现象关联起来的一种工具,或更具体地, 一种有用的解释和预言工具。
2)科学思想: ---自然界中的有些现象遵循因果决定律。 ---自然界中的有些现象遵循统计决定律。 ---自然界中的有些现象在本质上是具有偶 然性和随机性的。 ---自然界从总体上来说,偶然性、随机性、 非决定论是起基本的、主导的作用的,而 必然性、决定论是起次要的、辅助的作用 的
3、案例分析B
2)关于达尔文(1809-1882) ---1831年,达尔文跟随“小猎犬号”开始了 为期5年的环球航行。 ---1838年,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思想,但 没有公开发表。 --- 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 --- 1871年,发表《人类的由来》
3)自然选择的思想(达尔文语):
“当一个物种内的个体数量超过环境可接受的程度时, 个体间就会为了生存而竞争。在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里, 如果一个个体以某种方式发生了哪怕很轻微的有益于生存 的改变,它就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几率,成为自然选择的 ‘宠儿’。根据遗传定律,任何由大自然选中的变异特征, 都倾向于以经过改良的新形式传递给后代”。 “在人类的整个身体上,都存在着无法擦除的低等起源 印迹”。(转引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2期 第18-19页)
4)思想的发展:1936年-1947年,结合了达尔文进化论和孟 德尔遗传理论的现代进化综合论的出现 5)力量(增殖力)的分析 ---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的基本思想框架 ---产生大量新的科学问题:例,自然选择有多普遍?自然 选择是通过测试单个基因或个体或种群的适应能力而起作 用?如果人类有能力严格控制环境,甚至自身生物特性, 自然选择是否同样适用? ---向新的研究领域的扩展:如神经达尔文主义,量子达尔 文主义,等 --- 造成新技术的产生。例,计算机中的遗传算法,利用进 化分子时钟锁定犯罪分子,等。
第二,系统内部应有一种非线性机制。例如, 一些化学系统内部的自催化、正反馈就属于非线 性机制。线性律和非线性律之间的一个明显区别 就是叠加性质是有效还是无效。在一个线性系统 里,两个不同因素的组合作用只是每个因素单独 作用的简单叠加。但在非线性系统中,一个微小 的因素能导致它的幅值无法衡量的戏剧性结果, 如导致突变或跳跃。线性系统内的性能从其性质 上说类似于平衡态的性质,甚至在很强的非平衡 约束时仍是如此,如在近平衡态的非平衡态就是 如此,因此在近平衡态,系统内部仍然只有线性 相互作用。
2)EPR实验
单一的粒子因炸裂而分成两块完全相同的碎片A和B
说明:假定A和B反向飞行足够长的时间,彼此的空间距 离拉得足够大,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定域因果性,任何物理 信号的传播速度不可能比光速更快,这样,对B实行的一 次测量至少不会立刻对A产生影响。在上述的情况下,依 据B处的观测者的选择,通过对B的位置的测量就可预言A 的位置值,因而,A必定具有一个真实的位置;同理,A 也必定具有一个真实的动量。因此,A的位置和动量都是 物理实在的要素,它们在测量前客观上都具有确定值。 然而,根据量子力学理论,A的位置和动量是一对彼 此不可对易(不相容)的力学量,在对A进行测量之前它 处于一种不确定的叠加态,位置和动量都不具有确定的值, 只有当对B进行测量后,我们才能够知道A处于何种确定 的状态。这表明,量子力学理论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不完 备的。
6)对进化论思想的挑战
---缘由: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 --- 一种假设:智能设计假设 ---可能回应:需要新原理?
4、案例2:认知作为计算 1)基本思想:认知是一种计算
说明:认知---包括知觉、推理、学习和思维等的过程 或行动。 计算---对表征的基于规则的操作。
2)思想起源:
---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我们的心智所做的一切都是计算”。 ---莱布尼茨 的“机械推理者”:一个无需人的帮助就可以执行逻辑 推理的机械系统。两个重要的思想支持这种可能性:“一个是推理包 括符号表征的操作,另一个是逻辑可以看作形式的演绎系统,推理以 演绎的形式根据规则加以展开”。
从方法(手段)到思想:计算机实验带来的科学新思想。
1) 元胞自动机:A cellular automaton (abbrev. CA) is a
discrete model studied in computability theory, mathematics, physics, theoretical bi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modeling. It consists of a regular grid of cells, each in one of a finite number of states, such as "On" and "Off". The grid can be in any finite number of dimensions. For each cell, a set of cells called its neighborhood (usually including the cell itself) is defined relative to the specified cell. For example, the neighborhood of a cell might be defined as the set of cells a distance of 2 or less from the cell. An initial state (time t=0) is selected by assigning a state for each cell.
一、科学思想的内涵
1、科学思想的含义(大致上): 体现在理论、模型或方法中的关于研究对象的 基本假定或预设 2、基本类型: 1)与理论相关的本体论预设 2)由普遍概念形成的基本原理 3)具有启发性的隐喻 4) 其他 说明:具有相对性
二、科学思想的力量
1、科学思想的力量之体现: 1)改变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 2)催生新学科、新理论和新方法等 3)导致科学发现和问题形成 4)充当理论评价、科学解释等的依据 5)促成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案例分析 1)案例1: 进化论的思想 2)案例2: 认知作为计算 3)案例3: EPR思想实验
3、案例1:进化论的思想
1)地位: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思想 之一 ---对生物学而言:“如果不按照进化论思想 思考问题,生物学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 (美国 遗传学家多布赞斯基语) ---对人类而言:改变了对我们在自然中的 地位的看法
---技术的:量子隐形传态、量子信息编码和量子
通讯等。
---哲学的:整体性思想
三、科学思想的来源
1、科学思想的来源
1)从科学知识和理论中提升 2)运用新的方法而获得 3)借鉴其他科学领域的思想 4)由技术所提供 5)来自哲学学说
2、案例分析A 从知识到思想:普里高津的系统演化的认知图 式 1)试图从物理学的角度来揭示自然界系统演 化的一般规律。 这方面的第一个成功尝试是克劳修斯的“热 力学第二定律”。这条定律告诉人们,在孤立 系统中,系统的熵变化总是大于零的,也就是 说,系统内部有个增熵作用,而且这个过程是 不可逆的。
这方面的第二个成功尝试是“玻尔兹 曼有序原理”。这条定理告诉人们,在封 闭系统中,只要温度降低到某一个临界值, 系统便会产生平衡有序结构。
第三个例子: 普里高津认为:系统演化或系统形成新 的耗散结构需具备下列具体条件: 第一,系统必须处于非平衡态,“非平 衡是有序之源”。因为,熵是无序的一种 量度,熵增加这个定律就是组织无序化的 增大律。高熵对应于无序化增大,低熵对 应于有序化增大,若平衡态对应无序,则 非平衡就是有序的起源。
2)EPR思想实验 (1)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孙在1935年发表 论文 “Can quantum 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 关于物理实在的判据:“在不以任何方式干扰 一个系统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确定地(即几 率为1)预言一个物理量的值,那么就存在着一个 对应于该物理量的物理实在要素”。
“更一般地说,在远离平衡的状态下我们发现,非常小 的扰动或涨落,可以被放大成巨大的破坏结构的波澜。而 这就带来了一切种类的‘本质’的变化过程或‘革命’的 变化过程。当人们把这种得自对远离平衡态的研究的新见 解与非线性过程结合起来,并考虑到这些复杂的反馈系统 时,便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使得我们能把所谓硬科学 和较软的生命科学关联起来,甚至还会和社会过程关联起 来。(这些发现至少对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现实观有 类比的意义。诸如‘革命’、‘经济崩溃’、‘技术高涨’ 和‘范式更迭’等术语,当我们开始用涨落、反馈放大、 耗散结构、分叉,以及普里高津概念词汇中的其他词语去 思考它们的时候,便有了新的含义。)”
5、EPR实验
1)背景知识:
---薛定谔方程: --- 叠加原理: 简单地说就是:设一个系统处于u1描述 的状态下,测量某力学量A所得结果是一个确定值a1;又 假设在u2描述的状态下,测量A的结果为另一个确定值a2, 则它们的线性叠加 ψ=c1 u1+ c2u2 (c1,c2为常数) 也是系统的一个可能的状态,并且在ψ所描述的状态下, 测量A所得结果可能为a1,也可能为a2,而测得为a1或a2的 相对概率分别由∣c1∣2或∣c2∣2所确定。
科学思想的力量
引言: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十大社会科学问题 1. 怎样引导人们关注健康? 2. 社会如何建构灵活高效的机构,如政府? 3. 人类如何增加自身的集体智慧? 4. 如何弥补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技术鸿 沟”? 5. 我们怎样才能集合每个人所拥有的信息来 作出最佳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