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徐志摩婚变中成长的张幼仪
张幼仪:在徐志摩一生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1 9 2 0 年 , 张 幼 仪 前 往 欧 洲 与 丈 夫 团 聚 ,此
时 的 徐 志 摩 正 痴 恋 林 徽 因 不 能 自拔 , 向 张 幼
仪 提 出 离婚 后 不 久不辞 而 别 。1 9 2 2 年 徐 志摩
正 式 与 她 签 署 离婚 协 议 。
1 9 2 6 年张 幼仪 回 国,并于1 9 2 8 年 担 任 上 海
把 他 的寿衣换 掉也 是 。他 的身体 怎 可能再 承受更多折磨 ?
我不 想见 陆小曼 ,也 不想跟 她 话 ,更 不想跟 她吵架 ,就 下 了个 结
内容 :哀痛 、难过 、悔恨 。他 把脸 别
过去说 : “ 好 吧 ,那就算 了吧 。”
后来 ,有支 搜索 队被 派到撞 机 的 山边 寻找尸 体 。徐 志摩 的遗体 在离撞
说完 我 就离 开 了,后来我 听说 们 还是让 徐志摩穿 着 中国寿 衣躺在 国棺材 里 。我 搞不懂 陆小 曼 ,难 道 志摩洋化到需要在死的时候穿 西服 吗 不 管 他 的 思 想 有 多 西 化 或 多
他的 遗体先 放在 济南 ,中国银行
在 当地为 他举行 了公 祭和 丧礼 ;其 中
阿欢一起料理后 事。
步 ,我都认 为他 是 中国人 。去年我 读 到他死前 写 给陆小曼 的信 。徐 志
从 没跟她 一起过 过家庭 生活 。她拒
虽 然我 连去 参加 上海公 祭 的打算 都没 有 ,不过还 是准 备 了一件黑 色旗 袍 ,以备 不时之 需 。公祭那 天下 午 ,
家里电话 铃响 了。 “ 你 一定 要来一 趟 。 ”一 个朋 友 说 。我问为什么 。 “ 你 来就 是 了 。”他说 。于是 我 去了公祭礼堂一趟。徐志摩的灵柩 已经 打开 ,安置在花朵 中,他的脸被黑丝袍 衬得 十分 白浮肿,一点儿也不像他。 我深 深鞠 了三个 躬 ,向他致 敬 。他 才 3 5 岁 ,这么年轻 ,又这么有才气 。 我从 灵柩 旁走 开 以后 ,打电话 给 我 的那个 朋友 出现 在我 身边 。他强调 说: “ 你 一定 要帮 忙 ,陆小曼 想把徐 志 摩 的寿衣换 成西 装 ,她也不 喜欢那
篇名 小脚与西服─张幼仪的婚变与蜕变 作者 张庭瑜。国立苑里

篇名:小腳與西服─張幼儀的婚變與蛻變作者:張庭瑜。
國立苑裡高中。
高一2班詹晏茹。
國立苑裡高中。
高一2班指導老師:王秀瑛老師壹●前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是徐志摩的作品〈再別康橋〉。
還記得國文老師在上課時便小提了一下他的生平和故事,以及擺脫傳統、追求自我和不受父母牽制的勇氣。
於是本組對他的愛情故事開始感興趣,又在一次的機緣當中接觸了《小腳與西服》這本書,因此對他又更加的了解,也開始注意起他的元配夫人-張幼儀。
對於兩人的婚姻及幼儀婚變後的蛻變,是本組此次著力的重點,小論文將藉由傳統與新式的對比,道出兩人關係的開始與結束,與傳統婦女在婚變之中的自處之道。
貳●正文一、人物介紹1、小腳-張幼儀:西元1990年出生於寶山縣的一個小村子裡,家裡有12個孩子-8男4女,排行第6,是張家第2個女兒。
在3歲那年的灶神節,奶奶叫幼儀吃掉一整顆湯圓,說是有助於把她「變軟」,直到第二天早上她才明白「變軟」這意思。
幼儀的母親和奶奶帶著一盆溫水和白棉布條到她房裡,要幫她裹腳,當她看見自己裹著白布條的腳慢慢的滲出鮮血,『雙腳好像縮成了小蟲一樣,於是她開始尖叫。
纏腳那天起,只要有力氣,她就尖叫,整間屋子都是她的聲音』(註一),可想而知「纏足」過程是多麼的疼痛。
但為什麼她卻是大腳?原因出在幼儀的二哥,他請母親將布拿掉,母親告訴他:「如果她不纏足,誰要娶她這個大腳婆?」二哥又說:「要是沒人娶她,我會照顧她。
」於是她的「小腳」只裹了3天。
在所有兄弟裡她最喜歡二哥,他滿腦子夢想,聰明過人,常告訴幼儀有關她出生時,那動盪年代所發生的大事,那些她無法清楚表達但從小就感受到的事情,也因為二哥使幼儀有了些新式的想法,有別於一般的傳統女性。
2西服-徐志摩:生於1896年,比張幼儀大4歲,生肖屬猴。
才氣縱橫,志向和氣魄都不同凡響,四歲時學習古文,且很早就表現出這方面的可堪造就。
11歲時進入新式中學就讀,同學都稱他「神童」,而15歲時已儼然是個成人學者。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

张幼仪张幼仪(1900——1988)名嘉玢。
1900年出生,原籍江苏宝山,后移嘉定。
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名祖泽,是当时县里的巨富。
张祖泽有八子四女,张幼仪排行第八,为其次女。
她的二哥张君劢,在近现代史上颇有影响,是民社党创立者。
四哥张嘉璈曾任中国银行总裁、国民政府交通部长。
张幼仪15岁时奉父母之命曾嫁给徐志摩。
名门望族之女张幼仪生于1900年,她的家庭是上海宝山的一个大户人家。
在张幼仪14岁那年,张嘉璈奉命视察杭州一中,看到了徐志摩的考卷,颇为赞赏,主动向徐家求亲,当然这里也有经济政治联姻的意思,当时徐家以二妹相许。
张幼仪比徐志摩小4岁。
徐家当时已是江南富商,家中开办有灯泡厂、蚕丝厂、布厂、徐裕丰酱园、裕通钱庄等,和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张家联姻,对徐志摩父亲来说,是求之不得,他一口答应,并送了聘礼。
聚少离多的婚后生活1915年10月,张幼仪和徐志摩结婚,徐志摩并不喜欢她。
婚后,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话说,张幼仪个性沉默坚毅,帮助公公理财,甚为得力,但这些老人眼中的优点,在活泼飘逸、热情奔放的诗人眼里,就是呆板无趣、僵硬乏味。
1916年秋,徐志摩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
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
由妻兄张君劢介绍,徐志摩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
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
1920年9月,他由美国来到英国留学。
婚后4年,两人在一起的日子只有4个月。
张幼仪足不出户,总是长时间跟着婆婆坐在院子里缝缝补补。
婚后她也曾写信给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希望能完成中断的学业,但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公婆这些事情,使得读书的愿望成为泡影。
1920年初秋,徐志摩在伦敦见到17岁的林徽因,一见钟情,陷入单相思。
是年冬,林去苏格兰上学,不久后随父回国。
团聚后的别离1920年底,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先到马赛再到伦敦。
据说张幼仪出国与徐志摩相聚,是公公婆婆安排的,为的是让徐志摩知道要对家负起责任。
徐志摩一生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徐志摩的爱情,最先提到的就是张幼仪了,虽说他们在徐志摩中学毕业之后就结婚了,那时的张幼仪才15岁,他们在结婚之前素未谋面,可以说得上是靠人介绍而结婚的,当时大多都是听命于父母,而他们的结婚时两家人都是十分满意的,因为两个人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也可谓是门当户对。
张幼仪18岁时给徐志摩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没过多久徐志摩就留学在外,张幼仪也就随着爱人到了英国,去那边陪伴着他。
但是好景不长,徐志摩遇见了他的第二段爱情,也就是林徽因,他们一见倾心,想要尽快的结婚,组成一个家庭,于是徐志摩向怀孕两个月的张幼仪提出了离婚,于是,他们的婚姻也因此走到了尽头。
当徐志摩转身回来找林徽因的时候,林徽因也回了中国,也就不了了之了。
就在他心灰意冷感到孤寂的时候,他遇到了他的最后一段爱情。
他最后遇到了陆小曼,没有过多久他们便结婚了,可谓好景不长,陆小曼用钱十分的阔绰,挥霍无度,不仅在家里面与徐志摩大吵大闹不知悔改,还在外面与别人整天厮混在一起不务正业,徐志摩只好在外努力工作补贴家里的用钱,直到徐志摩因一场意外逝世,陆小曼才顿然醒悟,改过自新,这便是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可以说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波折,直到他飞机失事而死,他的爱情都是不圆满的。
徐志摩和赛珍珠的爱情坊间传闻赛珍珠徐志摩曾经有一段暧昧关系。
两人的相识还跟泰戈尔有关系。
1924年,泰戈尔接受孙中山的邀请来到中国。
徐志摩不仅精通英文法文,也非常尊敬泰戈尔。
因此,徐志摩充当泰戈尔中国之旅的翻译,同时照顾他的起居。
泰戈尔到达南京后前往东南大学演讲。
徐志摩的翻译让大家赞叹不已。
而赛珍珠也早就来到了现场,此次她是专门为徐志摩而来。
赛珍珠早就通过徐志摩的诗集了解他。
在晚上的欢迎宴会上,赛珍珠主动到徐志摩的跟前,与他交谈。
有人向徐志摩介绍赛珍珠。
在徐志摩的眼中,赛珍珠身材高大,虽然说不上漂亮,但具备一种神秘的魅力。
徐志摩在与赛珍珠的谈话中知道她在两年前因为想要补贴家用才开始写作,他衷心地劝诫只有热爱写作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在徐志摩有限的辉煌的35年人生里,曾与三名女子间有着斩不断的情愫。
第一就是,一生的夫人张幼仪。
他们俩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当时的徐志摩被迫和大家闺秀张幼仪结婚。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封建社会的陋习,可这段感情其实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婚姻。
张幼仪自幼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成为夫妻。
婚后次年,徐志摩便外出求学。
知书达理的张幼仪则在家里面照顾徐志摩的父母,并且帮助公公打理好家里的一切。
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和徐志摩度过了一段一生中可谓是最幸福的时光。
不过,在徐志摩看来,他想要的是。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于是在遇到林徽因之后,徐志摩认为他幸运的寻觅到了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这时候的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十四岁的他与林徽因相比大了八岁,是真正的老一辈的人物了。
然而虽说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徐志摩还是对林徽因发动了情爱上的告白,林徽因那看似牢不可破的防线也挡不住徐志摩这个浪漫的“渣男”攻势,她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
于是乎,徐志摩立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
张幼仪虽然感到不可理解,但仍然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前去德国留学去了。
其实当时的张幼仪已有了身孕,她为徐志摩怀上了另一个孩子,可徐志摩只是冷冷地表示,打了吧,离婚吧。
第二,"唯一之灵魂伴侣"林徽因。
他们的感情在今天看来最为狗血,活脱脱就是狗血剧的剧本。
有了家室的徐志摩遇到了才貌双全的林微因,于是决然的抛弃妻子和孩子,执意要追求他所爱的女子林徽因。
然后林徽因就这样成为了第三者,让徐志摩和张幼仪离了婚。
不过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被她的父亲许配给梁思成。
然而,当时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竟然同意了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交往,全然忘记了自己已经把林徽因许配给了梁思成。
张幼仪作文素材

张幼仪作文素材
张幼仪是一个有主见、思想独立的新女性,她和徐志摩的婚姻可以说是包办婚姻。
但徐志摩喜欢的却是林徽因那样有才华的女子,并且为了能与林徽因在一起,竟然抛弃怀孕中的妻子,与张幼仪离婚,当时徐志摩已经结婚。
之后徐志摩便追求自己所爱的女人去了。
在徐志摩飞机失事后,张幼仪被徐家父母赶出来,没地方住只好回到娘家居住。
由此看得出张幼仪也是很坚强的,即使遭遇如此多磨难依旧保持乐观心态。
随后张幼仪与苏纪之结婚,生活过得幸福美满。
而徐志摩最终却死于空难,张幼仪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因为徐志摩曾承诺要让她做一位德才兼备的女士。
张幼仪先是在柏林找到一份工作,因经济拮据无法维持,她又转到巴黎去打工。
后来张幼仪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了服装设计,开创了自己的品牌,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代商业巨头。
虽然她的身边不乏追求者,但她都一一拒绝了,并告诉自己的儿子,永远不要忘记徐志摩,更不能让他成为你们的榜样。
接着他说道:“我从前对于她的为人处世不大相信,现在总算亲眼看见了,而且无可否认,那的确是一个严肃的女子,我现在对于她十分敬佩,因为她经得起人生的种种变迁。
”后来张幼仪收养了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孩子,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怀。
张幼仪在晚年选择皈依佛门,潜心礼佛,以求内心平静。
其实她在徐志摩飞机失事后就有意放下往日恩怨,希望彼此各自安好。
毕竟她也早已释怀,尽管仍心存芥蒂,但毕竟相逢一笑泯恩仇,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吧!
而且还称赞这个徐志摩不够成熟,太理想化,缺少实际行动力。
如果不是这次飞机失事,张幼仪或许会选择徐志摩吗?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一切都是天意弄人罢了。
小脚与西服 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

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照
1926年新婚照
1931年11月19日, 徐志摩空難喪生
徐志摩1931年遇難是乘坐的同型號飛機和登機牌
(胡適題字的徐志摩墓地) (2008年7月英國劍橋大學為徐志摩立純中文詩碑)
分別 1930 - 1937年張幼儀在上海
與
爺
爺
張幼儀與兒子--少年時代的徐積鍇
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申
如
幼儀和她的孫輩攝於上海。 小孩名,從左至右:
Margaret, Angela, Fern and Tony
張幼儀與徐志摩四嫡孫合影
1961年拍攝的徐家全家福,坐者為張粹文(左)和張幼儀, 後排左起分別為徐善曾、徐放、徐行、徐稘、徐積鍇
• 我沒辦法說甚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
次子彼德上海雲裳服裝公司由她的孫女徐稘女士保存1926年新婚照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照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空難喪生徐志摩1931年遇難是乘坐的同型號飛機和登機牌張幼儀與徐志摩四嫡孫合影幼儀和她的孫輩攝于上海
Bound Feet & Western Dress:
A Memoir 《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
的家變》
張邦梅 : Chang Pang‐Mei
• 美籍華裔作家。張幼儀 的八弟張禹九的孫女
• 出生於美國波士頓 • 本書是她的第一本著作。
從1983年起直到1989年 張幼儀去世前,張邦梅 長期的與姑婆張幼儀訪 談了五年;
「姑婆看過 我的論文, 卻來不及看 這本書。」 是張邦梅最 遺憾的事
• 張幼儀1986年耶誕節在其紐約公寓與作者在一起
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
【2018-2019】张幼仪人物生平介绍_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简介_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张幼仪人物生平介绍_徐志摩原配夫人张幼仪简介_当人们都在为徐志摩的浪漫、热诚、痴心和执著着“摩”时,回看当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张幼仪吧。
张幼仪人物简介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众所周知他们两人属于包办婚姻,徐志摩并不爱她,在徐志摩爱上林徽因后,他要张幼仪打胎并且离婚。
最终张幼仪在生下孩子后两人正式离婚,之后她去了德国攻读幼儿教育,回国后在东吴大学教授德文。
1928年开始,张幼仪进军商业,从事职业经理人工作,后移居香港,嫁给了第二任丈夫苏纪之医师。
张幼仪人物生平1912年7月,江苏都督程德全在苏州创立“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2岁的张幼仪在二哥张君劢(嘉森)和四哥张嘉璈的帮助下到该校读书。
该校首任杨达权,重视女子教育,张幼仪在此受到了先进教育。
但三年后,尚未结业的张幼仪就被接回家成亲了。
替她作媒的正是她的四哥张嘉璈,在当时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在巡视学校时他发现杭州一中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学生,这就是徐志摩。
徐家当时已是江南富商,和有着庞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张家联姻,对徐志摩的父亲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于是徐父申如定下了二人的婚约。
于是15岁的张幼仪就辍学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
徐志摩的态度:“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
”1918年生长子徐积锴(阿欢),不久徐志摩就留洋去了,1920年徐志摩收到张君劢的信,被迫不耐烦地把张幼仪接到他身边,张幼仪回忆当时徐志摩的态度“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
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
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
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
可是我晓得那是他。
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与徐志摩婚变中成长的张幼仪
在与徐志摩婚变中成长的张幼仪
徐志摩和张幼仪
提起徐志摩,人们想到的除了《再别康桥》,就是他与林徽因、陆小曼的爱情故事,却忽略了风流诗人背后的另一位女性——其发妻张幼仪。
当徐志摩为自己成为依据《民法》西式文明离婚第一人而自豪的时候,历尽磨难的张幼仪终于浴火重生,活出了人生的别样精彩……
我是一把秋天的扇子
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姻缘,是其四哥张嘉璈一手促成的。
1913年,时任浙江都督府秘书的张嘉璈在视察学校时,发现一个学生的作文颇有梁启超的文风,且书法俊秀,让人过目难忘。
一打听,得知该生出自海宁县硖石镇名门望族,为富商徐申如独子徐志摩。
出于对徐志摩的欣赏,张嘉璈托人做媒,将二妹张幼仪许配徐志摩。
张家乃江苏宝山的书香世家,拥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地位,能攀上这门亲事徐申如倍感荣幸,却忽略了儿子徐志摩的感受。
徐志摩是追求恋爱自由的新式青年,对包办婚姻非常反感,尽管张幼仪容貌姣好,身条优美,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仍以嫌恶的口气说:乡下土包子!张幼仪12岁入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知书达理,秀外慧中,怎会成了土包子?
1915年12月5日,张幼仪嫁入硖石徐家,她并不知道徐志摩对她的嫌弃,洞房花烛夜徐志摩没有进屋,才感到不对劲。
她把苦水咽进肚子,第二天一早仍面带微笑、恭恭敬敬地给公婆请安。
如此知书达理的媳妇,徐家二老怎能不喜欢。
当晚,他们将睡在奶奶房里的徐志摩赶走,一对新人总算圆了房。
1917年徐志摩进入北大,拜梁启超为师。
1918年张幼仪诞下一子,取名积锴,同年徐志摩自费赴美留学。
考虑到小两口的关系,徐家父母担起抚养孙子的义务,催张幼仪去英国(此时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与徐志摩团聚。
这是1920年冬,当乘坐的轮船停靠在法国马赛港后,张幼仪几乎一眼便看到了人中的徐志摩,他身穿黑色毛呢大衣,脖子上系着白围巾,儒雅倜傥,风度翩翩。
但他脸上毫无表情,看她的眼神冷冰冰的,张幼仪充满喜悦的心情一下凉了半截。
来到位于英国沙士顿的小家,面对徐志摩的冷淡,张幼仪仍全心全意照顾他的生活。
有天徐志摩忽然说:我有个女朋友要来家里吃饭,你去准备一下。
这个女朋友就是林徽因。
当林徽因走进家门时,张幼仪第一次看到徐志摩充满温柔的目光,这对她是从未有过的。
席间,看着丈夫殷勤地为林徽因夹菜,与林徽因温情对视;听着两人的喁喁软语,张幼仪万分惊讶,心中备感凄凉。
林徽因走后,张幼仪惴惴不安地告诉徐志摩,自己怀孕了。
徐志摩不耐烦地说:赶紧打掉!丈夫的态度,让张幼仪万分失望,但她表示不打胎。
岂料一周后,徐志摩不告而别。
张幼仪怀着身孕,被孤零零扔在一个陌生环境里,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
十几天后,徐志摩的朋友黄子美来到家中,带来徐的口信:离婚。
晴天霹雳,张幼仪想到了死,我可以一头撞死在阳台上,或是栽进池塘里淹死;也可以关上所有窗户,扭开瓦斯……
人生的完美蜕变
张幼仪没有死,她想到父母、儿子和腹中胎儿,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向在巴黎求学的二哥张君劢和在德国求学的七弟求助。
在兄弟们的帮助下,她来到德国柏林,在出租房里生下了儿子彼得。
未出满月,张幼仪就收到徐志摩的来信,信中只字不提儿子,只是催张幼仪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在张幼仪的坚持下,他们在一个朋友家中见了面,张幼仪说:你要离婚,等禀告父母才能办。
徐志摩态度强硬:不行!我没时间等!你一定要现在签字!
见无圜余地,张幼仪不再多说,拿起笔在离婚协议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抬头坦然正视徐志摩,以局外人的口吻说:你去给自己找个更好的太太吧!
这一刻,徐志摩眼中写满惊异。
签字离婚后,张幼仪带徐志摩去医院看望了儿子,徐志摩仍未提儿子的抚养问题。
1922年3月,徐志摩写了一首《笑解烦恼结》送给张幼仪,并将该诗与《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发表在《新浙江》上。
徐志摩潇洒离去,为自己成为依据《民法》西式文明离婚第一人感到自豪;张幼仪却难掩心中凄凉,叹道:我是一把秋天的扇子,是个被人遗弃的妻子。
经历了这一番痛苦,张幼仪已决定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双脚站起来!从此,她边工作边学习,很快学会一口流利的德国话。
由于徐家二老仍给她寄生活费,她请了保姆照顾儿子,自己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
1925年,又一个打击袭来,刚过完3岁生日的儿子被腹膜炎夺去了生命,张幼仪悲痛欲绝。
她刚刚23岁,为了两个儿子,她拒绝了五四运动的命名者罗家伦的求爱,放弃重组家庭,可是,次子却夭折了……
紧接着,又一个消息传来:徐志摩要结婚了!对象并非林徽因,而是刚刚离婚的陆小曼!其实,徐志摩与谁结婚已与张幼仪无关,可是徐志摩因林徽因而离婚,却被林徽因抛弃,令张幼仪愤愤不平。
1926年10月,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举行了婚礼,婚后回到硖石徐家居住。
张幼仪也已回国,她回硖石看望儿子,提出带儿子到北京读书。
为了让他们母子在北京生活得舒适些,徐家二老将家产的三分之一分给张幼仪和儿子徐积锴,另两份家产二老一份,徐志摩和陆小曼一份。
但不久,二老便离开家乡来到天津,张幼仪带着儿子前去看望,才知二老与陆小曼处不来,更看不惯他们的做派。
比如陆小曼当着二老的面发嗲,要徐志摩抱着上楼。
说起这些,徐母气愤难平:这是个成年女子啊,竟然要我儿子抱她上楼,她的脚连缠都没有缠过啊!
张母在沪逝世后,张幼仪带着儿子来到上海,住在徐父赠送的海格路125号,不久到东吴大学教授德语。
张幼仪出身名门,又留过洋,性格沉稳随和,很快在上海妇女界占有一席之位。
此时其四哥张嘉璈已是中国银行副总裁,濒临倒闭的上海女子商业银行找到张幼仪,请她出任银行总裁,帮助银行走出困境。
在张幼仪的努力下,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很快扭亏为盈,张幼仪声名鹊起,成为中国第一个女银行家。
与此同时,她还出任了中国第一个新式服装公司——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经营能力得到极大发挥,并做股票生意,也是收益颇丰。
说不定我最爱他
由于徐家二老和儿子的关系,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关系也渐渐改善。
张幼仪住在海格路125号时,徐志摩也住在附近,朋友们常看到徐志摩进进出出,张幼仪对他嘘寒问暖,落落大方。
就在1931年11月的一天,徐志摩到云裳服装公司找张幼仪询问定做衬衫的事,张幼仪得知他将乘飞机赴北平的消息后,告诫他说:不要乘坐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徐志摩则哈哈大笑道:放心,我不会有事。
然而没过几天,噩耗传来: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徐志摩罹难!张幼仪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前几天还活生生有说有笑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她悲痛万
分,不知如何将这个噩耗告诉徐家老人。
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闻讯昏死过去,根本无力主持徐志摩的丧葬。
与之相比,张幼仪是坚强的,她先遣儿子去山东为父收尸,然后操办了徐志摩的整个后事。
张幼仪一直以义女身份侍奉徐家二老,此前徐母过世,她即以晚辈身份为老人料理后事;徐志摩罹难后,她以义女身份操持徐家事务,为徐父养老送终,按时给陆小曼邮寄生活费,并策划出版了《徐志摩全集》。
上海解放前夕,张幼仪去了香港,在那里结识了医生苏纪之。
在徐志摩去世22年后的1953年,53岁的张幼仪有意再嫁,她给定居美国的儿子写信征求意见,儿子的回信饱含深情:母孀居守节,逾30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综母生平,殊少欢娱,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1972年苏纪之逝世后,张幼仪也来到美国纽约,于1988年病逝。
张幼仪生前,多次有人问她爱不爱徐志摩,她回答说: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
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
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
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