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第三章

合集下载

钢结构课件-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d高强

钢结构课件-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d高强
Ae—螺纹处有效截面积; fu—螺栓热处理后的最抵抗拉强度;8.8级,取fu =830N/mm2, 10.9级,取fu =1040N/mm2
3、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μ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是通过板件间摩擦力传递内力的, 而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板件间的挤压力(P)和板 件间的抗滑移系数μ ;
板件间的抗滑移系数与接触面的处理方法和构件钢
Nt Pf P A p Ab 1
当板件即将被拉开时: Cf=0,有Pf=Nt,因此:
Pf P Pf A p Ab 1 ( 3 70)
Nt
C-△C=Cf P+△P=Pf
一般板件间的挤压面面积比 栓杆截面面积大的多,近似 取AP/Ab=10,得:
Pf P Pf 10 1 ( 3 71)
N
3 1 2 3
4
4
高强度 螺栓
普通螺栓
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普通螺栓相同。
O
2 1
抗剪承载力: 承压承载力:
N vb nv
d e2
4
δ
f vb
( 3 64)
b Nc d t f cb
(3 65)
b b b 单栓抗剪承载力: N min min N v ,N c


( 3 66)
( 3 78)
N 1Ty
T r1
2 2 x y i i i 1 i 1 n n
T x1
2 2 x y i i i 1 i 1 n n
( 3 79)
由此可得螺栓1的强度验算公式为:
摩擦型连接:
承压型连接:
N
N
2 1Tx
N
1Ty
N 1F

钢结构第三章

钢结构第三章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注意:①要求学生尽量图示;②若无特别说明,焊缝计算长度可不考虑起弧、落弧的影响。

③题中“(考虑荷载分项系数后)”的意思为荷载设计值,时刻提醒学生别忘了结构可靠度理论。

3.1 解:①对接焊缝:3125010208.318550012w t w N MPa f MPa l t σ⨯===>=⨯,不满足要求,改用斜对接焊缝,取切割斜度为1.5:l ,即5.1tan =θ、o 56=θ。

②围角焊缝、双拼接板:设盖板宽2460b mm =,注意拼接板截面面积必须验算:2246050012t ⨯≥⨯,取28t mm =(常用的板厚以偶数居多)。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 f 应根据板件厚度确定:由于此处的焊缝在板件边缘施焊,且拼接盖板厚度t 2=8mm>6mm ,t 2< t 1,则()()max 21~281~26~7f h t mm mm =-=-=min 5f h mm ===取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 f =6mm ,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2/160mm N f wf =,则()f e w f e w f f h l h f b h f N -=-422β代入数据,注意围焊缝只有一个起弧点和一个落弧点,有()31250102 1.221600.7646041600.766l ⨯-⨯⨯⨯⨯⨯=⨯⨯⨯⨯-解、取整得 l =195mm上、下各一块拼接板的长度为 2l 10219510400mm L =+=⨯+= 最后选定的上、下拼接板的尺寸为2—460×8×400。

3.2 解:注意仅腹板在此拼接、翼缘在此无拼接,即翼缘处无焊缝、当然也无需验算,但截面依然是工字形的,不少同学仅按腹板矩形截面计算是完全错误的。

焊缝处1026.375M kN m =⋅、172.5V kN =3394112801032(2808)1000 2.979101212x I mm =⨯⨯-⨯-⨯=⨯ 63x S 280165085008250 3.27610mm =⨯⨯+⨯⨯=⨯ 63x1S 28016508 2.27610mm =⨯⨯=⨯最大剪应力为:3622max9172.510 3.2761023.7N/mm 125N/mm 2.979108w x v x VS f I t τ⨯⨯⨯===<=⨯⨯ 上翼缘和腹板交接处“l ”点的正应力:621191026.37510500172.3N/mm 2.97910x My I σ⨯⨯===⨯ 剪应力:362119172.510 2.2761016.5N/mm 2.979108x x VS I t τ⨯⨯⨯===⨯⨯ 由于“1”点同时受有较大的正应力和剪应力(无需单独验算),故应验算折算应力:22174.7/ 1.1185204/N mm N mm =<⨯=均满足要求。

钢结构第3章(螺栓连接计算)

钢结构第3章(螺栓连接计算)
+ + 2 + + +
e4
+
+ + +
+
+2 1 e2
+
+
+
+
6e1 e4
+
N
+
+
+
+
+
+
除对1-1截面 (绿线)验算外,还 N 应对2-2截面(粉红) 进行比较验算。因此, 在进行该连接的净截 面强度计算时,其中 Ani应取An1和An2中的 较小值。 2-2分红线总长: 扣除螺孔直径后:
1 + + + +2 1 e2 2 + + + + + + +
202
4
140 44kN
90 80 90
90 80 90
50 56 34
b 单个螺栓的最大承载能力:N max min N cb , N cb 36.6kN
b Nc d tfcb 20 6 305 36.6kN
(2)需要螺栓数目 n = 175/36.6=4.8个,取不少于5个。 螺栓布置按错列布置,布置图见上。 同时给出角钢的展开形状及螺栓孔布置,见右图
e4
+
+ + + + + + +
6e1 e4
+ + +
N
2e4 ( n2 1) e12 e2 2
2e4 (n2 1) e12 e2 2 n2 d 0
n2——粉红线截面上的螺孔数

钢结构第三章简答题

钢结构第三章简答题

1. 简述大跨度屋盖结构的形式。

平面结构体系:梁式结构(平面桁架、空间桁架),平面钢架和拱式结构;空间结构体系:平面网架结构、网壳结构,大部分悬索结构,斜拉结构,张拉整体结构等。

2.网架按弦杆层数不同可分为双层网架和三层网架。

双层网架是由上弦、下弦和腹杆组成的空间结构(图1),是最常用的网架形式。

而双层网架的常用形式主要如下:(图2)1)两向正交正放网架:适用于在矩形建筑平面中,网架的弦杆垂直于及平行于边界。

(图3)2)两向正交斜放网架:适用于两个方向网格尺寸不同的情况。

(图4)3)三向网架:三个方向的平面桁架相互交角60°。

比两向网架刚度大,适合大跨度,适用于正三角形,正六三角形平面。

(图5)4)正放四角锥网架:正放四角锥网架空间刚度较好,但杆件数量较多,用钢量偏大。

适用于接近方形的中小跨度网架,宜采用周边支承。

(图6)5)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将正放四角锥网架适当抽掉一些腹杆和下弦杆,如每隔一个网格抽去斜腹杆和下弦杆,使下弦网格的宽度等于上弦网格的二倍,从而减小杆件数量,降低了用钢量。

(图7)6)棋盘形四角锥网架:保持正放四角锥网架周边四角锥不变,中间四角锥间隔抽空,下弦杆呈正交斜放,上弦杆呈正交正放。

克服了斜放四角锥网架屋面板类型多,屋面组织排水较困难的缺点。

(图8)7)斜放四角锥网架:上弦网格呈正交斜放,下弦网格为正交正放。

网架上弦杆短,下弦杆长,受力合理。

适用于中小跨度周边支承,或周边支承与点支承相结合的矩形平面。

(图9)8)星形四角锥网架:星形网架上弦杆比下弦杆短,受力合理。

竖杆受压,内力等于节点荷载。

星形网架一般用于中小跨度周边支承情况。

(图10)9)三角锥网架:受力均匀、整体性和抗扭刚度好,适用于平面为多边形的大中跨度建筑。

(图11)10)抽空三角锥网架:保持三角锥网架的上弦网格不变,按一定规律抽去部分腹杆和下弦杆,可得到抽空三角锥网架。

抽杆后,网架空间刚度受到削弱。

下弦杆数量减少,内力较大。

钢结构第三章习题课后答案

钢结构第三章习题课后答案

钢结构第三章习题课后答案钢结构第三章习题课后答案钢结构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建筑、桥梁、机械等领域。

在学习钢结构的过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解答习题,我们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钢结构第三章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1. 钢结构的设计原则是什么?钢结构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安全性:钢结构在设计中必须满足一定的安全系数,以确保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设计应尽可能节约材料和成本,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 实用性:设计应考虑结构的施工性、可维护性和可拆卸性,以便于施工和后期维护。

- 美观性:设计应注重结构的外观和形象,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有哪些?钢结构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强度设计法:根据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荷载要求,确定结构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以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

- 稳定性设计法:根据结构的稳定性要求,确定结构的稳定性系数,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 构造设计法:根据结构的构造形式和连接方式,确定结构的构造方案和连接方式,以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 疲劳设计法:根据结构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确定结构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极限,以保证结构的疲劳安全性。

3. 钢结构的连接方式有哪些?钢结构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焊接连接:通过焊接将钢构件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强度高、刚度大的特点,适用于大型和重要的结构。

- 螺栓连接:通过螺栓将钢构件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方便、可拆卸的特点,适用于较小和较简单的结构。

- 铆接连接:通过铆钉将钢构件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牢固、工艺简单的特点,适用于一些特殊的结构。

- 槽钢连接:通过槽钢将钢构件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简单、刚度大的特点,适用于某些特殊的结构。

4.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是什么?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强度原则:结构的抗震能力应满足设计地震作用下的强度要求,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中不发生破坏。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
按构造分:对接焊缝、角焊缝。
按工作性质分:强度焊缝(只作为传递内力)、密强焊缝 (除传递内力外,还须保证不使气体或液体渗漏)。
按施焊位置分:俯焊(平焊)、立焊、横焊和仰焊。应尽量避 免采用仰焊焊缝。
焊缝(hàn fénɡ)连接形式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焊缝 形式 (hàn fénɡ)
对接焊缝连接(liánjiē)形式
钢结构的实际连接图片 第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钢结构的连接(liánjiē)方法
焊缝(hàn fénɡ)连接
第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焊缝(hàn 连接 fénɡ)
20世纪初开始在工程结构上较广泛应用。焊接是现代钢结构 最主要的连接(liánjiē)方法之一。
优点
*构造简单,任何形式的构件都可直接相连(xiānɡ lián);
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焊缝 代 (hàn fénɡ) 号
对接焊缝连接的构造(gòuzào)要求
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对接焊缝连接的构造要求
对接(duì jiē)焊缝的坡口形式 对接焊缝的焊件常需做成坡口,又叫坡口焊缝。坡口形式与焊件厚度(hòudù)有关。
对接焊缝的坡口形式
a)直边缝:适合(shìhé)板厚t 10mm b)单边V形、c)双边V形:适合板厚t =10~20mm
缺点:施工条件受限制,不
适用于在风较大(jiào dà)的 地方施焊。
电阻焊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电阻 焊 (diànzǔ)
焊缝(hàn fénɡ)类型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五十七页。
焊缝(hàn 类型 fénɡ)
按被连接构件间的相对(xiāngduì)位置分为对接、搭接 、T形连 接和角接四种。

11钢结构基本原理(3-构件强度09)

11钢结构基本原理(3-构件强度09)

轴心受拉构件强度计算公式 N f An
An 构件净截面面积 f 抗拉强度设计值
轴心受压构件的强度计算---与受拉构件强度计算完全相同, 仍采用以上公式
注意: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式有强度破坏、整体失稳破坏和 局部失稳破坏(设计方法后述)。
——强度计算往往不是起控制作用?
轴心压杆(柱)的设计和计算内容—概述 1. 截面选择
最优截面改变处是离支座1/6跨度处。
b'
≤1:4
M' M1
b
M' M
M
a=l/6 l
1
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h
a=l/6
多层翼缘板的梁,可用切断外层板的方法来改变梁的截面。
双层翼缘焊接梁
梁截面一般只改变一次,对于跨度较小的组合梁,不宜改变截面。
四、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强度计算
压弯(拉弯)构件——同时承受轴向力和弯矩的构件 弯矩的产生
塑性阶 段
弯曲正应力的特点是什么?
受弯构件(梁)的强度

1、正应力—抗弯强度
三种强度准则: 1)按边缘屈服准则
(对需计算疲劳的)

Mx f Wnx
2)按全截面塑性准则
Mx f W pnx
3)按有限塑性准则(规范用公式)
(对一般受弯构件)
Mx f xWnx
梁的抗弯强度计算公式---应用和注意
h he
梁的建筑高度要求决定了梁的最大高度hmax ; 梁的刚度要求决定了最小高度: hmin f l = ; l 1.34 10 6 vT
1
梁的经济条件决定了梁的经济高度:he 7Wx 3 30(cm)
b. 腹板厚度
抗剪要求

钢结构第三章-习题答案

钢结构第三章-习题答案

3.3 影响焊接残余应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措施有哪些?答:在焊接过程中,由于不均匀的加热,在焊接区域产生了热塑性压缩变形,当冷却时焊接区要在纵向和横向收缩,势必导致构件产生局部鼓曲、弯曲、歪和扭转等。

焊接残余变形包括纵、横向的收缩,弯曲变形,角变形和扭曲变形等。

为了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的焊缝设计,包括合理的选择焊缝尺寸和形式;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焊缝、合理的安排焊缝的位置、尽量避免焊缝的过分集中和交叉;尽量避免在母材厚度方向的收缩应力。

2)合理的工艺措施,包括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采用反变形法减少焊接变形或焊接应力;锤击或碾压焊缝;对于小尺寸焊接构件可进行提前预热,然后慢慢冷却以消除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3.8 试设计如图所示的对接连接(直缝或斜缝)。

轴心拉力N=1500 kN,钢材Q345A,焊条E50型,手工焊,焊缝质量Ⅲ级。

解:直缝连接其计算长度:l w=500-2×10=480mm焊缝的正应力为:σ=Nl w t =1500×1000480×10=312.5N/mm2>f t w=265N/mm2不满足要求,改用斜对接焊缝,取截割斜度为1.5:1,即56°焊缝长度l=500sin56°=603mm计算长度l w=603−2×10=583mm 故此时焊缝的正应力为:σ=Nsin θl w t=1500×1000×sin56°583×10=213N mm2⁄<f t w=265N mm2⁄剪应力为:τ=Ncos θl w t=1500×1000×cos56°583×10=144N mm2⁄<f v w=180N mm2⁄满足要求。

故设计斜焊缝,如图所示。

3.10 有一支托角钢,两边用角焊缝与柱相连,如图所示,钢材为Q345A,焊条为E50型,手工焊,已知柱翼缘厚20mm,外力N=400k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一个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N = 0.9nf µP
b v
抗力分项系数的倒数, 式中 0.9——抗力分项系数的倒数,即取 抗力分项系数的倒数 0.9==1/γR=1/1.111; ; nf——传力摩擦面数目,单剪时,nf=1;双剪时, 传力摩擦面数目, 传力摩擦面数目 单剪时, ;双剪时, nf=2;四剪时,nv=4;见图 ;四剪时, ;
2.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表3.9) 对于承压型连接,只要求清除油污及浮锈 对于摩擦型连接,对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有要求 3. 高强度螺栓的排列 要求同普通螺栓,同样要考虑连接长度对承载力的不利 影响。
3.8.2 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1.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b N v = 0.9nf µP
板不发生承压破坏
Nv ≤ N
b c
式中 Nv,Nt—— 一个螺栓承受的剪力和拉力设计值 Nvb,Ntb vb, tb—— 一个螺栓的承剪和抗拉承载力设计值。 一个螺栓的承剪和抗拉承载力设计值。
支托承受剪力: 支托承受剪力:螺栓群只承受弯矩M
N t = N 1M = M y1
m ∑ y i2 ) ≤ N tb (
图7-82 高强度螺栓受拉
撬力的影响:限制抗拉承载力在0.8P以内
高强度螺栓拉力变化
2. 高强度螺栓抗拉连接计算 抗拉承载力: 轴心拉力的螺栓数: 弯矩作用时
N = 0.8 P
b t
n=N N
b t
图3-73 高强度螺栓受弯连接
承载力极限状态 板不被拉开时,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轴在螺栓群形心处; 板可被拉开时,与普通螺栓一样,中和轴在最外排 螺栓形心处。
扭矩作用时,及扭矩、剪力、 2. 扭矩作用时,及扭矩、剪力、轴心力共同作用时 螺栓群受扭矩T、剪力V和轴心力N共同作用的高强度螺栓 连接的抗剪计算与普通螺栓相同, 连接的抗剪计算与普通螺栓相同,只是用高强度螺栓的 承载力设计值。
3.8.5 高强度螺栓的抗拉连接 1. 高强度螺栓的抗拉连接性能
规范规定每个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抗拉设计承载力不得大于0.8P,螺 栓杆内原预拉力基本不变。
N ≤ N 1.2
式中: 高强度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设计值; 式中 Nv,Nt——高强度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设计值; 高强度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设计值 Nvb、Ncb 、Ntb——单个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承压、 单个高强度螺栓的抗剪、 、 单个高强度螺栓的抗剪 承压、 抗拉承载力设计值. 抗拉承载力设计值
N1 =
(N
N 1x
+ N ) + (N
T 1x 2
V 1y
+ N
T 1y
) ≤ N
2
b m in
支托仅起安装作用: 支托仅起安装作用:螺栓群承受弯矩M和剪力V
Nt = N
M 1
= My1
(m∑ y ) N v = V n
2 i
螺栓不发生拉剪破坏
Nv 2 Nt 2 ( b) + ( b) ≤1 Nv Nt
受压
N = My1 ( m∑ y ) ≤ 0.8P
M 1 2 i
3.8.5同时受剪力和拉力的高强度螺栓连接计算 3.8.5同时受剪力和拉力的高强度螺栓连接计算
1.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由于外拉力的作用,板件间的挤压力降低 每个螺栓的抗剪承载力也随之减少 抗滑移系数随板件间的挤压力的减小而降低
Nv Nt + b ≤1 b Nv Nt
3.8.1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
3.8.1.1. 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 施加方法:扭矩法、 施加方法:扭矩法、转角法和扭剪法 预拉力设计值: 预拉力设计值: 0.9 × 0.9 × 0.9
P= 1.2
f u Ae = 0.6075 f u Ae
高强度螺栓预拉力设计值按材料强度和螺栓有效截面积 确定,上式中的几个系数分别考虑了几个影响因素 确定 上式中的几个系数分别考虑了几个影响因素 表3-8 一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设计值P( 一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设计值 (kN)取值时考虑: )取值时考虑:
Nv ≤ N
b c
3.8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和计算 3.8.1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 3.8.1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
栓孔: 栓孔:钻成孔 按受力特征分类:摩擦型连接、 按受力特征分类:摩擦型连接、承压型连接和承受拉力的 连接 级别: 级和8.8级 级别:10.9级和 级 级和 影响承载力的因素:栓杆预拉力、 影响承载力的因素:栓杆预拉力、连接表面抗滑移系数和 钢材种类 高强度螺栓连接和普通螺栓连接的主要区别在于: 高强度螺栓连接和普通螺栓连接的主要区别在于:高 主要区别在于 强度螺栓连接除了材料强度高之外,而且在拧紧螺帽时, 强度螺栓连接除了材料强度高之外,而且在拧紧螺帽时, 螺栓内施加了很大的预拉力,连接件间的挤压力就很大, 螺栓内施加了很大的预拉力,连接件间的挤压力就很大, 因而接触面的摩擦力就很大, 因而接触面的摩擦力就很大,这种预拉力和摩擦力对高 强度螺栓传递外力的机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强度螺栓传递外力的机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8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 工作性能和计算
教学目与要求
了解高强螺栓连接构造 了解高强螺栓连接受力特点 掌握高强螺栓连接计算
教学内容
高强度螺栓的工作性能和螺栓群的计算——重点 重点 高强度螺栓的工作性能和螺栓群的计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2)——难点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难点 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N
e
在扭矩作用下,螺栓 受力 受力: 在扭矩作用下,螺栓1受力:
y1 N =N r1
T 1x T 1
x1 N =N r1
T 1y T 1
在剪力V和轴心力 作用下 螺栓均匀受力: 在剪力 和轴心力N作用下,螺栓均匀受力: 和轴心力 作用下,
N =V n
V 1y
N1N = N n x
则螺栓1承受的最大剪力 应满足: 则螺栓 承受的最大剪力N1应满足: 承受的最大剪力
3.7 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和计算
螺杆受剪兼受拉破坏 螺杆受剪兼受拉破坏
Nv b N v
Nt + b ≤1 N t
2
2
V Nv = n
当连接板件过薄时, 当连接板件过薄时,可 能因承压强度不足而破 坏,需按下列公式计算 螺栓的承压承载力: 螺栓的承压承载力:
3.8.3 高强度螺栓群的抗剪计算 1. 轴心力作用时
螺栓数:
b n = N Nmin
πd 2 b N = nv fv 4
b v
N cb = d ∑ t f cb
对于承压型连接Nbmin按式 按式3-32和式 和式3-33计算,取较小值,只 计算, 对于承压型连接 按式 和式 计算 取较小值, 是其中的fvb 、fcb要用高强度螺栓的强度设计值。当剪切面在 要用高强度螺栓的强度设计值。 是其中的 要用高强度螺栓的强度设计值 螺纹处时式3-32中的 改为 。 中的d改为 螺纹处时式 中的 改为de。
0.9——抗力分项系数的倒数,即0.9==1/γR=1/1.111; 抗力分项系数的倒数, 抗力分项系数的倒数 ; nf——传力摩擦面数目,单剪时,nf=1;双剪时,nf=2; 传力摩擦面数目, 传力摩擦面数目 单剪时, ;双剪时, ; 四剪时, 四剪时,nv=4;见图 ; ;见图3-7; P——一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设计值,见表 ; 一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设计值, 一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设计值 见表3-8; µ——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见表 。 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 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 见表3-9。 2.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 破坏状态同普通螺栓, 破坏状态同普通螺栓,极限承载力由杆身抗剪和孔 壁承压决定,摩擦力只起延缓滑动作用, 壁承压决定,摩擦力只起延缓滑动作用,计算方法 和普通螺栓相同。 和普通螺栓相同。
支托和柱翼缘的角焊缝验算
τ f = αV ( he ∑lw ) ≤ f fw
偏心对角焊缝的影响, 为考虑剪力V偏心对角焊缝的影响,α 取1.25~1.35
例题
3.17、 例 3.17、3.18
小节
1、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 2、理解高强度受剪螺栓连接的受力性能 3、掌握高强度受剪螺栓连接计算方法
作业
1.习题3.8 1.习题3.8 习题
2.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 当发生螺杆受剪和受拉破坏时,应按下式验算承载力: 当发生螺杆受剪和受拉破坏时,应按下式验算承载力:
N v Nt b + b ≤1 N v Nt
2
2
当螺杆与孔壁挤压时, 当螺杆与孔壁挤压时,由于连接件较薄会发生孔壁挤 压破坏时, 压破坏时,尚应按下式验算承载力: b v c
一个受外拉力作用的摩擦型连接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承载力 设计值为: 设计值为:
N = 0.9nf µ(P − 1.25 N t )
b v
式中
Nt≤0.8P
《规范》规定的其承载力的另一种计算公式: 规范》规定的其承载力的另一种计算公式:
Nv Nt + b ≤1 b Nv Nt
N = 0.9nf µP
b v
3.8.1.2.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 试验研究表明,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大 小与构件的种类和连接处构件接触面的处理方法有关。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μ的大小见表3-9 对于承压型连接,只要求清除油污及浮锈 对于摩擦型连接,对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有要求
3.8.1.3 高强度螺栓的抗剪连接的工作性能
3.8.1.4 高强度螺栓抗拉连接的工作性能
一个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取为: 一个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取为:
N = 0 .8 P
b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