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中的障碍设置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的困难与改进方案

环境保护的困难与改进方案

环境保护的困难与改进方案一、引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等。

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困难之一:政府应对能力不足由于环境保护需要跨部门合作和全球协调,而政府机构往往存在监管力量不足、政策执行不彻底等问题。

这使得环境法规实施及其监督成为一个巨大挑战。

加强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1. 提高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水平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沟通协作。

通过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政府解决环境问题的效率。

2. 加强监管执法力量政府应增加环境执法人员数量,并提供更好的培训和装备支持。

同时,建立迅速响应机制,加大处罚力度,以确保环境法规的有效执行。

三、困难之二:企业环保意识不强许多企业在追求短期经济利润时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培养企业环保意识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来督促企业承担更多环境责任,并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奖励力度。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和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环保认知和意识。

同时,在媒体上广泛宣传成功的环保案例,鼓励更多企业投身于环保事业。

四、困难之三:公众参与意识薄弱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然而,目前很多人对于自己能够参与到环保行动中缺乏信心或者意识不足。

1. 加强教育宣传应加大环保教育力度,从学校教育开始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和意识。

此外,定期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

2. 提高公众参与机会政府和社会组织应鼓励并设置更多的平台,让公众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

这可以包括志愿者活动、环境保护项目等。

五、困难之四:多边合作不够紧密在全球化背景下,环境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来解决。

然而目前存在着国际间多边合作不够紧密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困难与问题分析

环境保护的困难与问题分析

环境保护的困难与问题分析引言环境保护是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然而,环境保护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环境保护中的一些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主要困难与问题1. 污染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环境污染源种类繁多,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等。

这些污染源的复杂性导致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困难。

不同污染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难以准确评估,给环境保护带来了挑战。

2. 资金不足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环境监测、治理设备建设、环境修复等方面。

然而,许多地区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受限。

3. 意识和行动的不足尽管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一个积极的趋势,但仍然存在许多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不足。

很多人对环境问题缺乏关注和行动,导致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困难。

4. 国际合作的挑战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

然而,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差异和利益冲突,导致国际合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缺乏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限制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解决策略1. 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通过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提高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的水平,以应对污染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同时,推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 提高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增加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境保护项目,增加资金来源,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环境教育与宣传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形成广泛的环保合力。

4.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国际合作的深入发展,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全球进程。

结论环境保护面临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困难和问题,但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金投入、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克服这些困难,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环境保护事业中存在的困难与对策探讨

环境保护事业中存在的困难与对策探讨

环境保护事业中存在的困难与对策探讨一、环境保护事业中存在的困难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们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气候变化等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挑战。

在环境保护事业中,我们也面临诸多困难。

1. 资金短缺:实施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智能化监控系统等设施和技术。

然而,许多地区和国家由于财政拮据或者优先级低等原因,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2. 技术不成熟:现有的环保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环境问题,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例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太阳能和风能等技术尚未达到高效稳定使用所需的水平。

此外,在废弃物处理和空气污染治理等方面仍需要更加创新和高效的技术手段。

3. 缺乏意识与参与度低:环保问题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然而,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教育,许多人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了解或者无动于衷。

同时在一些企业和政府机构中,环境保护工作也存在一定的惰性和推诿责任现象。

4. 地区差异与相互关系:环境问题往往涉及到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协调。

因此,国际之间存在着环境负荷转移、产业转移等问题。

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利用方式不同,导致了地区差异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5. 国际政治压力:在推进全球环境保护事业时,各国面临着他们自身利益与国际协作的最佳平衡。

例如,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一些国家可能因为其经济依赖某种特定能源技术而对减排行动进行阻挠。

二、应对策略探讨面对以上困难,我们需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来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并通过创新融资机制和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此外,政府还应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支持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研发和创新。

2. 推动技术革新: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的支持力度。

鼓励科研单位、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相关项目,并提供必要的财税优惠政策。

浅谈环境设计中的无障碍设施设计.docx

浅谈环境设计中的无障碍设施设计.docx

浅谈环境设计中的无障碍设施设计1环境设计中增加无障碍设施的原因1.1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改变据统计,全球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总数已达6亿,而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就达1.5亿,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

我国老龄化严重,残疾人数量也在急剧增大。

1.2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无障碍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两次工业革命大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比如蒸汽机的出现为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提供了动力来源;电力的应用让人类从“蒸汽时代”步入“电气时代”。

同时,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死亡率,一些残疾人和老人在接受治疗后生命得以延续,但他们在生活中需要特殊的专用产品和环境来辅助。

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环境设计中应该增加无障碍设施。

1.3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大幅度提高。

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产品功能上,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和人性化。

在环境设计中,残疾人和老人要求通过无障碍设计进一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雄厚,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来维护残疾人和老人的利益。

因此,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环境设计中增添无障碍设施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

1.4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着重保护残疾人、老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对残疾人事业和无障碍环境越加重视。

人人平等、敬老爱幼、扶贫助残的观念得到广泛传播,建设无障碍环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完美体现。

2无障碍设施的主要内容及无障碍设计的原则2.1无障碍设施的内容无障碍设施主要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和信息交流无障碍两大类。

其中,物质无障碍环境侧重建筑、交通、市政等方面,在设计、规划、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到残疾人和老人的需求,方便他们今后的使用。

信息交流无障碍主要是指传播媒体应该全方位覆盖,让残疾人和老人等弱势群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2.2无障碍设计的原则(1)无障碍原则。

无障碍不仅仅是指扫除实体的障碍,还包括弱势群体特殊的需求,无障碍设计一定要遵照无障碍原则,维护残疾人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浅析环境中的障碍设置

浅析环境中的障碍设置

[收稿日期]6 [作者简介]贾德华(),男,河南平舆县人,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与研究浅析环境中的障碍设置 贾德华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摘要]环境中的障碍包括视觉障碍、行为障碍和精神障碍。

在环境规划设计时,合理设置障碍不但能增加景观的层次性,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减少人在环境中的破坏行为,同时可以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关键词]园林;环境;障碍;园林景观[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06)04015803在现实生活中,环境障碍可谓无处不在,如围墙、栅栏、标示性的警示牌等,它们提示着人们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地方不能去。

同时也可看到,人对环境障碍也有很多破坏行为,如栅栏被破坏、警示牌被推倒、草坪被踏出小路等。

通常,人在某些生理和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破坏行为[1],所以,环境的缺陷也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出现。

因此,环境规划设计时,如何规避、引导人的行为,设置合理的、强度适中的障碍,使之做到人性化,这也是园林工作者应该关心的。

1 障碍设置的历史考察障碍的设置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封闭性与超稳定性思维注重内外有别,院与厅、室内外、堂内外皆需障。

广义地说,照壁、隔墙、屏风、帘子,以至盆栽、山石、幕布等皆有障的作用,旧时府第内室前书牌“宾客到此止步”,皇宫大内前立石刻“文武官员到此下马”也是障。

障碍设置在环境中的应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最初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原始人类为保护自己,每当夜幕降临,在居住山洞的洞口燃起火堆,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野兽就不敢来袭击,可见最初的障碍设置有防护和保护功能。

后来这种功能发挥到极致,例如为防外患修建的万里长城,为保护城市修建的城墙、护城河,少数民族为保护自己居住的村寨设栅栏、修高墙、造碉楼等。

现在这些设施虽然失去了原来的功用,但仍然是一到美丽的风景。

环境保护领域的挑战和改善方案

环境保护领域的挑战和改善方案

环境保护领域的挑战和改善方案一、引言在当今世界上,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挑战。

然而,环境保护也为我们提供了改善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领域的挑战,并提出一些改善方案。

二、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1.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等活动都导致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增加。

这些物质不仅直接威胁到我们的呼吸系统,还加速了气候变化的进程。

2.水资源短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过度的用水、水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了许多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这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土地退化过度的农业实践、森林砍伐和城市扩张导致了土地的退化。

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退化也加剧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

4.生物多样性丧失人类活动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森林采伐、工业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和栖息地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仅削弱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改善方案1.加强环境监控和治理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环境监控和治理措施。

建立监测网络,及时监测和报告环境质量数据,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是重要的改善方案。

2.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通过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鼓励节能减排、推广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政府应该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3.提高环境教育与意识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而这需要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

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习惯。

同时,媒体和社会组织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强环境信息的传播和宣传。

环保产业发展中的障碍及对策

环保产业发展中的障碍及对策

环保产业发展中的障碍及对策一、引言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议题之一,而环保产业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然而,在环保产业领域,仍存在着许多障碍,阻碍其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环保产业发展中的障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市场需求不足是主要障碍1. 媒体宣传度不高目前,虽然环保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媒体宣传方面却存在着不足之处。

大众对于环保产业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较低,这导致市场需求无法充分释放。

2. 盈利模式尚未形成与传统行业相比,环保产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盈利模式。

虽然投资者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环保项目,但由于周期长、回报率低等因素限制,导致投资热情不高。

3. 技术创新缺乏支持环保产业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来推动发展,在这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政府应加大对环保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并提供相应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三、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障碍1. 政策缺乏配套支持尽管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环保政策,但在配套支持方面尚有不足之处。

例如,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并不完善,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2. 法律监管力度不够严格的法律监管是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所必需的。

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地区法律体系落后、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使得环境违法行为得以逍遥法外。

四、技术难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 技术成本较高目前,一些环保技术仍然存在着较高的成本,这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降低技术成本,并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 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尽管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保技术领域仍然存在差距。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环保技术的培养与引进力度,提高本土技术创新能力。

五、金融方面的障碍需破解1. 资金缺口问题环保产业需要大量投资支持,但目前还存在着资金缺口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环保项目的财政扶持力度,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环保产业中来。

2. 融资渠道不畅通当前融资渠道并不完善,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难题与解决方法

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难题与解决方法

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难题与解决方法一、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难题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成为困扰人类的头等大事。

在环境保护领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1.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不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消耗已经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大规模的采矿、森林砍伐、土地开垦以及过度捕捞等行为已经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物种灭绝的风险。

2. 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环境保护中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了全球变暖的趋势,这对生态系统、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气候变化不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安全,还加剧了飓风、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3.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污染物的释放和排放是环境保护面临的另一个主要挑战。

工业活动、交通、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等导致了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还对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以上问题是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主要难题,对我们的生存和地球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法以应对这些挑战。

二、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法1. 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通过大规模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释放。

在能源使用方面,提倡节能技术和意识,例如智能家居、高效照明和电子设备的能效改进等,有助于减少对能源的需求。

2. 实施生态恢复和保护计划通过生态恢复和保护计划,可以修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

这包括重新植树、湿地保护和修复、洪水的抑制等措施。

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将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提供清洁空气和水资源。

3. 加强环境监管和合作建立更加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以确保环境保护的执行,并加强监测和执法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1102 [作者简介]贾德华(1978),男,河南平舆县人,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与研究.浅析环境中的障碍设置 贾德华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摘要]环境中的障碍包括视觉障碍、行为障碍和精神障碍。

在环境规划设计时,合理设置障碍不但能增加景观的层次性,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减少人在环境中的破坏行为,同时可以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关键词]园林;环境;障碍;园林景观[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06)04015803在现实生活中,环境障碍可谓无处不在,如围墙、栅栏、标示性的警示牌等,它们提示着人们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地方不能去。

同时也可看到,人对环境障碍也有很多破坏行为,如栅栏被破坏、警示牌被推倒、草坪被踏出小路等。

通常,人在某些生理和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破坏行为[1],所以,环境的缺陷也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出现。

因此,环境规划设计时,如何规避、引导人的行为,设置合理的、强度适中的障碍,使之做到人性化,这也是园林工作者应该关心的。

1 障碍设置的历史考察障碍的设置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封闭性与超稳定性思维注重内外有别,院与厅、室内外、堂内外皆需障。

广义地说,照壁、隔墙、屏风、帘子,以至盆栽、山石、幕布等皆有障的作用,旧时府第内室前书牌“宾客到此止步”,皇宫大内前立石刻“文武官员到此下马”也是障。

障碍设置在环境中的应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最初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原始人类为保护自己,每当夜幕降临,在居住山洞的洞口燃起火堆,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野兽就不敢来袭击,可见最初的障碍设置有防护和保护功能。

后来这种功能发挥到极致,例如为防外患修建的万里长城,为保护城市修建的城墙、护城河,少数民族为保护自己居住的村寨设栅栏、修高墙、造碉楼等。

现在这些设施虽然失去了原来的功用,但仍然是一到美丽的风景。

可见最初设置障碍具有保护意义。

后来,随着风水理论的兴起,障碍设置又具有风水文化意义。

人们通过山体、围墙进行阻隔和围合构成内聚的“场”,用中国的风水理论解释,就是结穴,围合和屏障合于“穴不虚立,必有所倚”之构成。

俞孔坚在《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一书中也提到:理想风水的明堂四周“众山维维如城关所以保障龙气也”,……前有朝山、案山为屏,构成了一个多重围护与屏蔽空间。

除自然的围护与屏蔽结构外,人工构筑的围墙、照壁、穴场四周的风水林,则大大强化了围护与屏蔽功能[2]。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审美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环境中障碍的设置也开始注重其美学意义。

中国人的审美观是建立在传统的文化心态与文化熏陶的基础之上,带有东方文化的特色及审美意识。

中国人审美讲究含蓄、朦胧、模糊,虚、空、静、深[3]。

审美时不喜欢一览无余,希望在审美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从意象、精神、超然之境去领悟外界之形象,既所谓“境由心生”和“心由境生”。

而园林环境景观中的障景尤如“犹抱琵琶半摭面”、“欲语还休”,激发审美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有欲拨开景观的层层面纱以探究竟的冲动。

2 环境中的障碍类型环境中的障碍包括视觉障碍、行为障碍和精神障碍。

环境规划设计时可以单独设置某种障碍,也可以・851・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6年12月第3卷第4期农学卷Journal of Yangtze U niversity(N at Sci Edit) Dec 12006,Vol 13No 14Agri Sci V几种障碍组合设置。

2.1 视觉障碍视觉障碍就是环境中让欣赏者看不见、看不清或看不全而设置的障碍。

在环境中的表现就是障景,可以通过影壁、假山、树丛、绿篱墙、围墙、土丘等形成障景,营造“模糊、虚幻”、“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景观效果,以达到欲扬先抑、增加层次、组织人流、障丑显美等作用,目的是使游赏者莫测深远,致使园内景物引人入胜。

例如大观园入口处的曲径通幽大假山、颐和园仁寿殿后的土石山、苏州拙政园腰门后的叠石构洞的石山等。

2.2 行为障碍行为障碍就是环境中用以限制人、动物的行为而设置的障碍。

如绿篱、围墙、栏杆、水池、路障等。

在园林环境中形成可视而路不直通,利用地形高差、水体、栏杆等,迫使行人改变方向。

行为障碍可形成对行为的强制性限定而不影响对目标的通视,重复被看见的目标不断激起兴趣,在园林环境中,一般意味着将行人不该走的方向遮挡起来,以此来引导他走上设计者为他所选择的路线。

2.3 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通过色彩、声音、形式、光线、符号等外在因素的设置使欣赏者产生某种心理反应,使之不敢或不轻易超越限制等。

如十字路口的人行横线、带刺的植物、警笛声、警示牌等使人们不能随意穿越或跨越。

精神障碍在环境中主要是为了暗示、引导行人沿着合适的路线走或提示行人不受水、陡坡或车辆等危险。

3 障碍设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1 私密性私密是整个人类都具有的一种基本需要,这种需要象喷发水池那样随时可能产生[4]。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价值观念的不断更新,个人需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越来越注意对自己私密性的保护。

私密性意味着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纯粹个人所需的,而旁人无法进入的环境空间。

设计者应当尽量做到使用者所希望的对环境的控制,在不同形式的区域空间内,加进一些具体实在的边界因子形成可防范空间。

实践证明置于隐蔽之处的休息设施非常受人们喜爱。

3.2 保护与防护景观设计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阻止闲人或动物进入私人园地或公共场所造成损害。

对一个地方感到适意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防止危险和生理伤害,尤其要避免由于担心犯罪和交通事故而带来的安全感[5]。

环境规划设计时为了分开行人与车辆,一般采用设置墙、篱、路障或栅栏等有形障碍物取得防护效果。

公园、风景区的一些地方为了不使游人受到伤害也会设置一些障碍物,如观景台的栏杆、动物兽舍的栅栏等。

3.3 增加层次,丰富景观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创作讲究层次美。

一座好的园林,不会让游人一下就看到全园最精华的部分,而是像乐曲一样,有一个风景序列,从发端、发展、高潮到结尾,依次发展。

大观园用假山做为屏障,目的是避免一入园,便对整个园景一览无余,而采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以达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

“曲径通幽”在古代造园中是常常采用的技法,其立意是要为人们营造一个幽静的环境,通过曲折的路径,使人们从嘈杂的环境来到幽静之处。

让人发出“庭院深深深几许”感慨,这在江南园林中随处都可看到,有些园林在某一景区的入口处,还很明白地写出了“通幽”、“幽径”的匾额,以唤起游人的意识。

3.4 组织行为空间园林中组织诱导行为空间的手法之一就是设置障碍,一般情况下利用障碍设置组织人流,按照强制程度的大小,可用3种基本措施,即拦阻设施、使行人感到危险的设施、启发诱导性设施。

拦阻设施包括直立的构件,如墙、屏障、篱笆、花坛或矮树丛以及凹陷的沟渠等;使行人感到危险的设施,其强制程度不及拦阻设施,如高度等膝的栏杆、低的土坡或墙、粗质的路面铺砌等类型,若需软质景观,也可把它做成花床;启发诱导性设施是强迫性最小的一种,具体措施如使用讯号、标志、启发性的地面质感变化或地坪高度的变化,・951・第3卷第4期贾德华:浅析环境中的障碍设置 以及巧妙地布置绿化设施等各种处理手法,引导行人顺着指定的路线走。

环境规划设计时最好是把几种方法同时使用,使之互相补充和加强,否则有些行人会对特设的信号不加注意,而走到不应去的地方甚至迷路。

3.5 障碍设置的可行性“设计必须为人”,这已是当今设计规划师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因此在环境规划设计中设置什么样的障碍为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需要满足何种功能要求,例如,设置障碍是为造景还是限制人的行为,限制行为是否绝对需要把行人限制在某些路线或地区内,是非常需要,还是一般地需要等等;其次是需要什么样的效果,是“温馨提示”或是“坚决制止”,是“庭院深深”或是“柳暗花明”;第三要考虑是什么样的人使用这个空间,是公共空间还是私密住所,是幽静的住宅区还是喧闹的公园;第四要考虑障碍的阻隔强度,强度过大会引起游人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强烈时会产生破坏行为,强度过小起不到阻隔作用;当然设计者还要考虑经费的多少。

这些情况设计者必须全面考虑,使其最终成果在空间和表面的质感、色彩的安排上,既有合理的功能又有达到美观效果。

4 结语环境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因此,不管是对景观意境的追求还是对功能防护的考虑,都应以满足游人行为需求为主要准则。

但是我们也看到公园里的景观被人破坏而让人痛心疾首,由于保护不力而让人紧张,景观由于过于开敞通透而显得平淡无奇,本来用于观赏的草坪被抄近路的行人踏出小路而让人不悦。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行为需求也随之变化,这就要求环境规划设计工作者要综合考虑,在运用人类行为心理学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强度适中的障碍,对游人行为进行引导,同时创造出优美的景观。

[参考文献][1]安 旭.人的破坏行为和园林设计浅述[J ].河北林业科技,2003,(6):33~34.[2]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3~90.[3]刘永德,三村翰弘.建筑外环境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25~26.[4]阿尔伯特・J ・拉特利奇(王求是,高 峰译).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48~152.[5]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75.・061・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年12月Abstract:The changes of floral composition in3age2classes of undergrowt h vegetations in Cu p ressusf unebris plantations in Yichang suburb were st udied.The result s showed t hat,f rom young2age plan2tation and middle2age plantation to near2mat uration plantation,family,genera and species of under2 growt h vegetations present increasing t rend,and herbaceous species,shrub species and arbor species also p resent increasing t rend,but evergreen arbor nearly not increased.U ndergrowt h vegetations of 3age2classes Cu p ress us f unebris plantations were mainly dicotyledon,and t heir species increased ap2 parently,and fern only increased slightly,but had a t rend of being t he dominant species of herba2 ceous layer.Evolution t rend of dist ribution types of genera was from mainly t ropical element s to t ropical element s and temperate element s app roximately equal.K ey w ords:Cu p ressus f unebris;plantations;flora;Yichang149E ffects of Three Plant G row th R egulators and Cutting Date on Softw ood Cuttings of Vibur num awabuki K.K ochZH ANG Y i,MAO Ming2kun (College of Horticult ure and Gardening,Yangtze Universit y,J ingz hou,H ubei434025,China) Abstract:Effect s of softwood cuttings V iburnum aw abuki K.K och in arched plastic shed in different date,soaked wit h NAA,IAA or IBA at concent rations of500,1000,1500,2000mg/L respectively on survival percentage,root numbers,root lengt h and stem height of cuttings were st udied.Survival percentage,root numbers and root lengt h of cutting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 han C K(t reat ment wit h water)wit h3plant growt h regulators soaking t he botto m of cuttings before cutting,but stem height not by t hat.NAA was a better plant growt h regulator as a whole,and could be applied wit h all concentrations(500~2000mg/L).Survival percentage of cutting on May14and J une14were all high,but better o n May14.K ey w ords:V iburnum aw abuki K.K och;plant growt h regulators;softwood cutting;arched plastic shed;survival percentage151Land G ardenization ———The Only W ay of Modern G arden Development in China WANG Wan2xi,J I A De2hua (College of Horticult ure and Gardening,Yangt ze Universit y,J ingz hou,H ubei434025,China) Abstract:The modern garden develop ment has passed t hrough a t raditional p hase for people’s recrea2 tio n and ornament,and entered a new stage of improving inhabitancy environment s and meeting wit h t he landscape effect.Therefore,t raditional garden can not adapt to t he requirement of modern social develop ment.By analysing t he traditional garden,t he essentiality and major content of t he land gar2 denization were elaborated.K ey w ords:landscape architect ure;develop ment;land gardenization;ecology;cult ure154Analysise of Problems of R esidential Area G reenning in Wuhan CityPE NG Feng (College of Horticult ure and Gardemi ng,Yangtze Universit y,J ingz hou,H ubei434025,Chi na)Abstract:Some mistakes t hat existed in t he greenning const ructio n of residential dist rict in Wuhan City were analyzed.It is propo sed t hat t here are several p roblems.Pursuing styles blindly but taking no account of act ual environmental effect,t he unreasonable setting of each green space couldn’t sat2 isfy t he act ual needs of t he persons who use it.The utilization rate of green space was very low.The plant deployment of subdist rict lacked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To solve t hese problems,some sug2 gestions were brought forward.The buildings should be reasonably laid out by co mbining wit h t he green space,t hrough enlarging t he area of green space near t he residence to form ecological corridor and satisfy t he requirement of resident activity,plant disposition should satisfy t he requirement of ecological niche.K ey w ords:styles;ecological greening;green space;use demand;ecological corridor158Discussion on Obstruction Setting in E nvironmentJ I A De2hua (College of Horticult ure and Gardening,Yangtze Universit y,J ingz hou,H ubei434025,China)Abstract:The obst ruction in environment include visual obst ructio n,behavioral obstruction and spir2 it ual o bstruction.Rational obst ruction setting in environment can not only increase gradatio n of gar2den and raise t he aest hetic interest of people,but also can reduce t he destroy behavior in surround2 ings of people.At t he same time,it can also make a beautif ul scenery.K ey w ords:garden;environment;obstruction;view of t he garden161Prediction of Nitrogen Excretion into E nvironment from Lactating Dairy CowsZH ANG Mei2li (College of A ni mal Science,Yangze Universit y,J ingz hou,H ubei434025,China)ZH ANGLi2gang (B aoj i A ni mal S cience and V eterinary Medicine Center of S hanax i Province,B aoj i,S haanx i721000,China) Abstract:In a design of a4×4Latin squares,4multiparous cows were fed t he same amount of forage and different amount of concentrates.After collecting total feces and urine,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k urea nitrogen(mg/dL)and total nit rogen excretion(urinary nit rogen plus feces nit rogen,g/d) in lactating dairy cows was st udied.It was concluded t hat milk urea nitrogen was linearly correlated wit h t he amount of total nit rogen excretion.The result s showed t hat milk urea nitrogen could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to p redict nit rogen outp ut f rom lactating dairy cows.K ey w ords:lactating dairy cows;nit rogen excretion;milk urea nit rogen164E ffect of Organic B lend Acids Preparation on the Performance,Nutrient Constitution Digestibility and pH of Proventriculus of AVIAA ChickenCAO Zhi2hua (College of A ni mal Science,Yangtze Universit y,J ingz hou,H ubei434100,Chi na)OUY ANG2xu (B uereau of L ivestock of J ingz hou Cit y,J ingz hou,H ubei434100,China)WANG J un,CAI H ong2ming (College of A ni mal Science,Yangt ze Universit y,J ingz hou,H ubei434025,China)Abstract:The organic blend acids preparation were supplemented into basal diet of AV IAA chicken by5g/kg、10g/kg、15g/kg.The performance,p H in provent riculus and digestibility of nut rition el2 ement s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 s showed t hat organic blend acids preparation improved average daily gain and decreased feed gain ratio,and t he effect in t he group added5g/kg was better;p H in provent riculus decreased alo ng wit h t he increase of organic blend acids p reparation added in t he basal diet and was relatively stable at fift h days;t here are higher digestibility of protein in t he group added 15g/kg and higher digestibility of dry matter,gro ss energy and p hosp hors in t he group added 5g/kg.K ey w ords:organic blend acids p reparation;AV IAA chicken;performance;p H;digestibility167Study on the Mai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erm of Hemiba rbus maculatus BleekerG U Ruo2bo,X U G ang2chun,WE N Hai2bo W A NG Y u2fang,ZH A NG Shou2ling Key Open L aboratory f or Genetic B reeding of A quatic A nimals and A quaculture Biology,Ministry of A griculture,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ChineseA cadem y of Fishery S ciences,W u x i,J iangsu214081,ChinaAbstract:The healt hy male Hemibarbus m acul ates were employed and t he spermatozoa were collect2 ed f rom t he body by artificial conduction.The sperm was observed under t he scan electron micro2 scope.The spermatozoa motility under defferent temperat ures,p H,salinitys was st udied,and t he sperm concentration of Hemibarbus m acul ates of2years old and5years old were tested.The effect s of water temperapt ure on spermatozoa motility showed t hat t he optimum water temperat ure was 23℃when t he spermatozoa had t he longest life of span(522.7s),and t he optimum range of water temperat ure was19~23℃.When p H was at7~8,t he spermatozoa had t he best motility,and at p H 8,t he spermatozoa had t he longest life span,which was535s.When t he salinity of water was at1‰~7‰,t he spermatozoa have t he best motility and t he spermatozoa had t he longest life span at salini2 ty7‰,which was304.3s.The sperm concent ration of wild Hemibarbus m acul ates of2years old was1.6×1010ind・mL-1high t han5years old.K ey w ords:Hemibarbus m acul ates;sperm;biolgical characteristic170Immunogenicity of Crude Lipopolysaccharide of Three Pathogenic B acteria to Channal C atf ish,Ict alu2 rus punct at usLI U Y ong,WANG Cheng2zhuCHE N Chang2fu College of Fisheries,H uaz hong A gricult ural Universit y,W uhan,H ubei430070,C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