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的分类复习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大一知识点

药用植物学大一知识点

药用植物学大一知识点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成分、药用植物及其植物药的应用。

对于药学专业的大一学生来说,药用植物学的知识点是学习和掌握的重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药用植物学大一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别1. 按照部位分类:种子、根、茎、叶、花、果实等。

2. 按照性味分类:辛、苦、酸、甘、咸等。

3. 按照功能分类:清热解毒、止血止痛、养心安神等。

4. 药用植物的鉴别方法:外观特征鉴别、显微镜鉴别、化学鉴别等。

二、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1. 生物碱:可分为单萜生物碱、类胺生物碱等。

2. 鞣酸: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常见于金银花等药材中。

3. 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心血管等多种生理活性。

4. 酚酸类: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三、常用的中药材及其功效1. 当归:活血调经、补血养颜。

2. 银杏叶:改善记忆、抗衰老。

3. 人参:补气养血、提神醒脑。

4. 甘草:润肺止咳、调和药性。

5. 天麻:安神定志、治疗头痛。

四、药用植物的贮藏与加工1. 贮藏方法:通风干燥、避光存放、防潮防霉等。

2. 加工方法:晒干、炒制、蒸制等,根据不同药材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五、药用植物的应用1. 中药煎剂:将药材研磨成粉末后煮沸,常用于中药汤剂的制备。

2. 中药胶囊:将药材提取物或粉末加入胶囊中制成,方便服用。

3. 中药膏剂:药材研磨成细粉,与适量药用油混合制成,常用于外用药物。

4. 中药饮片:将经过炮制和烘干的药材制成片剂,便于携带和保存。

总结:药用植物学大一知识点的学习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通过对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别、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药用植物的贮藏与加工以及药用植物的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药用植物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起源、性能和功效,提高中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能力。

药用植物复习

药用植物复习

(一)、药用植物:具有预防、治疗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植物。

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及生长发育的学科。

任务:(1)鉴定重要的原植物种类,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及开发药物。

(二)、植物细胞由内到外: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胞壁的有无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均由幼小细胞中的前质体分化而来)白色体:含有合成贮藏淀粉的造粉体,合成蛋白质的蛋白质体,合成脂肪和脂肪油的造油体液泡:植物特有细胞,酸碱平衡,水平衡,温度平衡(三)、后含物: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植物细胞中后含物:淀粉,蛋白质,菊糖,脂肪和脂肪油淀粉类型:单粒,复粒,半复粒(乙醇使淀粉失水,层纹消失)脂肪和脂肪油: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遇碱皂化,苏丹3变橙红,红,紫红色,四氧化锇成黑色。

脂肪贮藏营养物质最经济,含能量最高体积最小的贮藏物质。

晶体:碳酸钙晶体、草酸钙晶体(单晶、针晶、簇晶、砂晶、柱晶、)(四)、细胞壁:原生质体分泌的非生活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组成,在原生质体外面,有硬度弹性,使细胞保持一定形态,保护细胞。

(1)细胞壁分层胞间层:亲水性果胶类组织组成初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少量果胶类物质组成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组成(2)纹孔:单文孔、具缘文孔、半具缘文孔胞间连丝:细胞间穿过细胞初生壁上的孔眼,联系相邻细胞的纤细的原生质丝细胞壁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黏液质化、矿质化减数分裂:①有丝分裂:跟尖和茎尖,(1-2个,染色体复制1次,分裂1次,2个子细胞完全一样。

)②无丝分裂:愈伤组织,薄壁组织,不定根,不定芽,生长点,表皮,叶柄。

(1-2个,染色体不复制,分裂1次,两个子细胞完全相同。

药用植物学重点

药用植物学重点

1、木兰科:木本,有香气,单叶互生,在节上留有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两性,辐射对称,花被片3基数,多为6-12,每轮3片;雄蕊与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延长的花托上;每心皮含胚珠1-2枚。

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1)木兰属:厚朴2)五味子属:五味子3)八角属:八角、木莲2、十字花科: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多排成总状花序;萼片4 ,2轮;花瓣4,十字形排列;雄蕊6,4长2短,为四强雄蕊,子房上位,由2心皮合生,侧膜胎座,长角果或短角果,多2瓣开裂。

药用植物:菘蓝(板蓝根)、莱菔(萝卜)、葶苈(独行菜)、播娘蒿、白芥3、蔷薇科:草本或木本,常具刺,单叶或复叶,多互生,常具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与雄蕊合成一蝶状,杯状、坛状、花瓣与雄蕊均着生托杯的边缘;萼片5;花瓣5,分离,稀无瓣;雄蕊通常多数;心皮1至多数,分离或结合,子房上位至下位,每室1至多数胚珠。

蓇葖果、瘦果、核果或梨果。

根据花托、托杯、雌蕊心皮数目,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分为绣线菊亚科(绣线菊)、蔷薇亚科、苹果亚科(山楂、皱皮木瓜、枇杷)和梅亚科(杏、梅、桃)。

蔷薇亚科:灌木或草本。

多为羽状复叶,有托叶,心皮多数,分离,子房上位,周位花。

聚合瘦果或聚合小核果。

药用植物:龙胆草、掌叶覆盆子、金樱子、月季花、玫瑰花、地榆4、豆科:草本、木本或藤本。

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

花序各种;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萼5裂;花瓣5,通常分离,多数为蝶形花;雄蕊10,二体,少数分离或下部合生;稀多数;心皮1,子房上位,胚珠1至多数,边缘胎座,荚果,种子无胚乳。

根据花的对称,花瓣排列,雄蕊数目、连合等分为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和蝶形花亚科。

1)含羞草亚科:二回羽状复叶。

花辐射对称;穗状或头状花序;萼片下部多少合生;花瓣镊合状排列,基部常合生;雄蕊多数,稀与花瓣同数,荚果,有的具次生横膈膜。

药用植物:合欢、含羞草。

2)云实亚科:木本藤本,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

药用植物分类学试题1

药用植物分类学试题1

一.选择题1.侧根属于(B)A.不定根 B 定根 C 主根 D 纤维根2.在径的的节上,有两枚叶的称为叶(B)A 互生B 对生C 簇生D 轮生3.一个母细胞产生四个子细胞的方式为(C)A 无丝分裂B 有丝分裂C 减数分裂D 以上均不对 4.下列植物是裸子植物的是(C)A 石松B 卷柏C 银杏D 无花果 5.何首乌是(B)A 五加科B 蓼科C 豆科D 蔷薇科 6.冬虫夏草属于(B)A 接合菌亚门B 子囊菌亚门C 担子菌亚门D 半只菌亚门7.属于原核生物的藻类植物是(B)A 水棉B 葛仙米C 海带D 石莼8.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C)A 科B 纲C 种D 属 9.以菌核入药的是(B)A 当归B 茯苓C 灵芝D 冬虫夏草 10. 下列哪个药用植物不属于十字花科(D) A 白芥B 萝卜C 卷心菜D 景天11.下列科中属于蕨类植物的是(A)A 木贼科B 桑科C 芍药科D 蔷薇亚科二.填空题1. 植物界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中与药用植物及分类系统上较大的主要有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

2. 地衣植物门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植物。

3. 地衣繁殖的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和有性繁殖。

4. 蕨类植物既是高等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维管植物。

5. 蕨类植物的叶有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种类型。

6. 海带分别有固着器、带柄、带片三部分组成。

7. 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根肥大的科是芍药科。

8. 松科特有的果实类型为球果。

9. 石竹科的花被片和雄蕊各为5或4个。

10. 边缘胎座的科为豆科。

11. 麦角菌寄生在禾本科麦类植物的子房内。

12. 大多数真菌的生活史中,只有核相交替,而没有世代交替。

13. 种子植物是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4.蕨类植物称为原植物植物。

15.雌雄同株的科为松科。

16.百合科子房部分下位。

17.花儿早落的科为罂粟科。

18.具有伞形花序的科是五加科和石蒜科。

19.具有角果的科是十字花科。

20.一般双子叶植物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形。

高一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药用植物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高中生,在高一学年,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基础的药用植物学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我们学习过的重要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方面的知识。

让我们一同探索药用植物的奥秘吧!一、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植物通常可以根据其所含化学成分来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中草药、精油植物、沉香木等。

中草药主要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例如枸杞、当归等。

精油植物则以植物的花、叶、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为药用,如薰衣草、薄荷等。

沉香木则是以其木材中的香气成分为药用,被广泛用于香料和药品制造。

二、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药用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可以通过提取和分离技术进行研究。

常见的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类等。

这些化学成分对人体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例如,生物碱常常具有镇痛、清热解毒等作用,黄酮类物质则具有抗氧化、抗炎的作用,多糖类则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

了解这些成分和作用,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药用植物进行疾病治疗或保健。

三、药用植物的制剂和用途药用植物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民间草药和现代医学中。

中草药常用于中药饮片、丸剂等剂型。

例如,在感冒时可以服用葛根或板蓝根等中草药,以缓解症状。

精油植物主要用于提取精油,可以用于按摩、芳香疗法等。

沉香木则以其芳香成分被用于香薰疗法、香料制作等。

四、药用植物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药用方面,药用植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薰衣草可用于舒缓压力和改善睡眠质量,茶树精油具有抗菌作用,能够用于皮肤创伤的消毒和预防感染。

我们可以尝试在家中种植一些药用植物,用于日常保健和突发病症的处理。

五、药用植物研究的挑战和前景药用植物的研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植物资源的有限性、植物化学成分标准化的困难等。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于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利用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通过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手段,人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药用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并开发出更加高效和安全的药物。

药用植物学分类

药用植物学分类

药用植物学分类根1.桑的根皮【桑白皮】泻肺行水,止咳平喘【桑科】2.何首乌块根入药,生-通便解毒,制-补肝肾,乌须发,强筋骨【蓼科】3.虎杖根茎和根-清热利湿,收敛止血【蓼科】4.乌头,母根【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子根【附子】回阳救逆【毛茛科】5.芍药,栽培种根去栓皮【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野生种根不去栓皮【赤芍】散瘀活血止痛,泻肝火【毛茛科】6.白头翁根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毛茛科】7.中华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根祛风活络,活血止痛【毛茛科】8.菘蓝根【板蓝根】清热解毒【十字花科】9.掌叶覆盆子根-活血消肿10.龙牙草-根芽-去绦虫【蔷薇科蔷薇亚科】11.决明根祛风湿【豆科云实亚科】12.乌拉尔甘草--根及根茎【甘草】调和诸药【豆科蝶形花亚科】13.膜荚黄芪根【黄芪】补气【豆科蝶形花亚科】14.苦参根--清热燥湿【豆科蝶形花亚科】15.野葛根【葛根】解表清热【豆科蝶形花亚科】16.白鲜根皮【白鲜皮】祛风湿,清湿热【芸香科】17.巴豆根治风湿腰腿痛【大戟科】18.大戟根-消肿散结【大戟科】19.乌桕根皮、叶杀虫【大戟科】20.木芙蓉-叶、花、根皮能清热解毒【锦葵科】21.木槿-茎皮和根皮【川槿皮】杀虫止痒止血【锦葵科】22.人参根-补气固脱,生津安神【五加科】23.三七根-活血散瘀【五加科】24.西洋参根-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五加科】25.竹节参根-滋补强壮,散瘀止疼,止血,祛痰【五加科】26.细柱五加根皮【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五加科】27.刺五加根、根状茎、茎皮-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五加科】28.华当归根【当归】补血活血【伞形科】29.杭白芷/达乌里白芷-根【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伞形科】30.重齿当归根【独活/川独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伞形科】31.华柴胡根【北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解表退热【伞形科】32.防风-根祛风解表,解痉【伞形科】33.粗糙龙胆/条叶龙胆【龙胆】根清热燥湿,泻肝胆火【龙胆科】34.大叶秦艽根【秦艽】祛风除湿,退虚热【龙胆科】35.丹参根活血化瘀,养心安神【唇形科】36.贝加尔黄芩根【黄芩】清热燥湿解毒安胎【唇形科】37.宁夏枸杞根【地骨皮】凉血退虚热【茄科】38.浙玄参根【玄参】滋阴降火,生津【玄参科】39.泡桐根消肿止痛【玄参科】40.茜草根凉血止血,活血祛瘀【茜草科】41.巴戟天根补肾壮阳,强筋骨【茜草科】42.红大戟【红芽大戟】块根逐水通便【茜草科】43.苏铁根祛风【苏铁科】44.麻黄根止汗【麻黄科】45.榕树气生根【桑科】46.党参根补脾益气【桔梗科】47.桔梗根宣肺祛痰【桔梗科】48.沙参根【南沙参】养阴清肺【桔梗科】49.珊瑚菜根【北沙参】功同48【伞形科】50.云木香/川木香根健脾【菊科】51.紫菀根润肺【菊科】52.牛蒡【恶实】根茎叶清热解毒【菊科】53.漏芦根清热解毒【菊科】54.麦冬块根入药养阴生津【百合科】55.天冬块根入药养阴生津【百合科】56.温郁金块根【黑郁金】行气破血【姜科】57.姜黄块根【黄丝郁金】功同56【姜科】58.莪术块根【绿丝郁金】功效同56【姜科】茎1.桑的小枝【桑枝】祛风通络【桑科】2.薜荔的茎【络石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桑科】3.槲蕨【骨碎补】根茎补肾强骨【槲蕨科】4.何首乌茎【夜交藤】安神【蓼科】5.药用厚朴树皮,根皮【厚朴】燥湿健脾,化食消极【木兰科】6.延胡索块茎-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罂粟科】7.合欢树皮【合欢皮】安神活血【豆科含羞草亚科】8.紫荆树皮【紫荆皮】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瘀解毒【豆科云实亚科】9.密花豆老茎【鸡血藤】补血活血【豆科蝶形花亚科】10.黄柏树皮,黄皮树树皮,清热泻火【芸香科】11.通脱木茎髓【通草/大通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五加科】12.大叶白蜡树树皮【秦皮】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木犀科】13.暴马丁香-树皮和树枝能宣肺化痰止咳【木犀科】14.紫苏茎【苏梗】利气宽胸,解郁安胎【唇形科】15.喙叶钩藤带钩小枝-熄风镇静【茜草科】16.金鸡纳树树皮抗疟【茜草科】17.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的根茎【大黄】泻热通便,小剂量为收敛剂和健胃剂【蓼科】18.华黄连根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毛茛科】19.川芎根状茎-活血行淤,散风止痛【伞形科】20.藁本根茎-祛风除寒,除湿止痛【伞形科】21.地黄根状茎,生地黄清热凉血;熟地黄补血调经【玄参科】22.胡黄连根茎退虚热,燥湿消疳解毒【玄参科】23.金毛狗脊根茎【狗脊】补肝肾【蚌壳蕨科】24.粗茎鳞毛蕨【绵马鳞毛蕨,东北贯众】根茎清热解毒【鳞毛蕨科】25.贯众,同2426.白术根茎补气,安胎【菊科】27.苍术根茎芳香健胃,祛风除湿【菊科】28.茵陈幼苗清热利湿,治黄疸【菊科】29.白茅根状茎【白茅根】凉血止血【禾本科】30.芦苇根状茎【芦根】清热泻火【禾本科】31.淡竹秆的中层刮下后【竹茹】清热化痰【禾本科】32.半夏块茎炮制燥湿化痰【天南星科】33.天南星块茎燥湿化痰【天南星科】34.石菖蒲根茎开窍豁痰【天南星科】35.独角莲块茎【禹白附】祛风痰【天南星科】36.千年健根茎祛风湿【天南星科】37.百合鳞茎养阴润肺【百合科】38.浙贝母鳞茎清热化痰止咳【百合科】39.七叶一枝花根状茎【重楼】清热解毒【百合科】40.知母根茎清热泻火【百合科】41.黄精根茎补气养阴【百合科】42.玉竹根状茎养阴润燥【百合科】43.光叶菝葜根茎【土茯苓】解毒【百合科】44.姜根状茎温中散寒,止呕【姜科】45.姜黄根茎破血行气【姜科】46.莪术根茎行气破血【姜科】47.天麻块茎熄风止痉【兰科】48.金钗石斛茎益胃生津【兰科】49.白及块茎收敛止血【兰科】叶1.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桑科】2.榕树叶【桑科】3.菘蓝叶【大青叶】清热解毒【十字花科】4.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蔷薇科苹果亚科】5.决明叶-外敷解毒【豆科云实亚科】6.狭叶番泻的干燥叶【番泻叶】通便【豆科云实亚科】7.巴豆叶治蛇咬伤【大戟科】8.一叶萩叶、花-活血通络-一叶萩碱【大戟科】9.女贞叶治口腔炎【木犀科】10.紫苏叶【苏叶】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唇形科】11.莨菪叶解痉镇痛【茄科】12.紫花洋地黄/毛花洋地黄叶能兴奋心肌,改善血液循环【玄参科】13.苏铁叶止痛【苏铁科】14.银杏叶扩张血管【银杏科】15.侧柏枝叶收敛止血【柏科】16.红豆杉叶利尿通经【红豆杉科】17.库拉索芦荟叶汁浓缩干燥物【芦荟】通便【百合科】花1.大麻雌花--止咳定喘,解痉止痛【桑科】2.望春玉兰,玉兰-花蕾【辛夷】祛风散寒【木兰科】3.月季,玫瑰-花活血调经【蔷薇科蔷薇亚科】4.合欢花--安神解郁【豆科含羞草亚科】5.槐花--凉血止血【豆科蝶形花亚科】6.木槿花-清热解毒【锦葵科】7.百花曼陀罗的花【洋金花/南洋金花】平喘镇咳,麻醉止痛【茄科】8.红花管状花冠活血通经【菊科】9.菊花花序【亳菊、滁菊、杭菊、贡菊】疏风解热,清肝明目【菊科】10.旋覆花头状花序止咳平喘【菊科】果实1.桑的聚花果【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桑科】2.薜荔的隐花果【鬼馒头】壮阳固精,活血下乳【桑科】3.无花果的隐花果-润肺止咳。

药用植物学复习提纲:分科鉴别

药用植物学复习提纲:分科鉴别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检索表的书写1.木本/草本2.心皮离生:木兰科、毛茛科、萝藦科、蔷薇科的绣线菊亚科3.子房下位:葫芦科、菊科、伞形科、五加科、蔷薇科的苹果亚科、桔梗科、姜科、兰科4.雄蕊多数:木兰科、毛茛科、蔷薇科、豆科的含羞草亚科,多数指A>105.花左右对称:毛茛科乌头属、翠雀属,豆科的蝶形亚科、苏木亚科,菊科的舌状花亚科,唇形科,玄参科,姜科,兰科6.叶对生:石竹科、唇形科、萝藦科、毛茛科7.果实(唯一性特征)荚果:豆科(1心皮,边缘胎座,1室,子房上位)角果:十字花科(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侧膜胎座,有假隔膜分成假2室)瓠果:葫芦科(子房下位,3心皮合生,侧膜胎座)双悬果:伞形科四枚小坚果:唇形科颖果:禾本科蓇葖果:与离生心皮对应,木兰、毛茛、蔷薇的绣线菊亚科、萝藦科双生蓇葖果蔷薇科的四个亚科由果实类型区别:绣线菊亚科蓇葖果,稀蒴果;蔷薇亚科聚合瘦果或小核果;梅亚科核果;苹果亚科梨果8.胎座类型特立中央胎座:石竹科侧膜胎座:十字花科、葫芦科、兰科9.蓼科的膜质托叶鞘;托叶可区分毛茛科、蔷薇科10.乳汁:桑科、大戟科、萝摩科、桔梗科、菊科(舌状花亚科)尽量使用花部特征、果实,叶芳香木本等次要;乳汁一般不用概念木本,草本,禾本,藤本,乔木,灌木【人为分类法】可以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介乎于二者之间的称为“草木本植物”,如一串红等。

【禾本科植物】草本植物中的小麦、大麦、水稻、高粱、玉米.....称为“禾本科植物”。

【藤本植物】茎不能直立的,如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等植物,俗称为“藤本植物”,但这不是正式分科的依据。

藤本依茎质地的不同,又可分为木质藤本(如葡萄、紫藤等)与藤本草质(如牵牛花、长豇(jiang)豆等)。

【木本植物】因植株高度及分枝部位等不同,可分为:1.乔木(tree) 高大直立的树木,高达5米以上,主干明显,分枝部位较高,如松、杉、枫杨、樟等,它们有常绿乔木(evergreen tree)和落叶乔木(deciduoustree)之分;2.灌木(shrub) 比较矮小,高在5米以下的树木,主干不明显,分枝靠近茎的基部,如茶、月季、木槿等,有常绿灌木及落叶灌木之分;3.半灌木(亚灌木sub-shrub)植物多年生,但仅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如牡丹。

药用植物的分类

药用植物的分类

概述1、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植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多细胞植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的过程;系统发育是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系统发育是建立在个体发育的基础上的,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的环节。

2、种:是指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生物类群。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植物命名:双名法规定植物的名称组成为“属名”+“种加词”(+“定名人”)。

4、检索表是根据法国植物学家拉马克的二歧分类原则编制而成的。

低等植物: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高等植物: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胎藻类、菌类和地衣类植物1、蓝藻门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和藻蓝素。

(蓝藻门植物出现蓝绿色的原因)2、绿藻门的色素类型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四种。

贮藏物质为淀粉。

3、红藻门的光合作用色素有藻红素、叶绿素a、b和叶黄素、藻蓝素等。

4、褐藻门中叶黄素内有一种墨角藻黄素,含量最大,因此植物体常呈褐色。

5、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由几丁质组成,部分低等真菌的细胞壁是由纤维素组成。

子囊菌亚门:有性阶段孢子为子囊孢子;无性生殖特别发达。

担子菌亚门:有性阶段孢子为担孢子;大多数在自然条件下无无性繁殖。

苔藓植物门1、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只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的配子体上具有雌雄两性生殖器官,均有多细胞构成。

蕨类植物门1、大型叶:具有叶柄,有或无叶隙,有多分枝的叶脉,是进化类型的叶。

分为单叶和复叶两类。

多由根茎长出,幼时大多呈拳曲状,以后分化为叶柄和叶片。

2、蕨类植物鉴别的常用依据是中柱的类型。

3、原叶体:蕨类植物的孢子成熟后散落在适宜的环境里萌发成一片细小的呈各种形状的绿色叶状体。

(蕨类植物的配子体)4、蕨类和苔藓植物生活史主要不同点:一为蕨类的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二为蕨类的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弱小,所以蕨类植物的生活史是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型世代交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药用植物的分类第十章植物分类学概述第一节学习植物分类学的目的意义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对植物进行准确描述,命名,分群归类,并探索各类群之间亲缘关系远近和趋向的基础科学。

第二节植物分类史第三节植物分类的等级植物分类等级由大至小主要有: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或基本等级。

在药用植物专著和中草药工具书中最常用的等级是:“科”、“属”、“种”。

第四节植物的命名一、植物种名的组成一种植物的完整学名实际包括属名、种加词和命名人三部分。

二、种以下等级的学名表示第十一章藻类第一节藻类植物概述藻类植物为自养性的原始低级植物,植物体构造简单,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

小者是单细胞。

藻类植物通常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和其他色素。

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

螺旋藻藻体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制成保健食品能防止营养不良症和增强免疫力。

海带海带除大量供食用外,入药作“昆布”用。

昆布第十二章菌类第一节菌类概述菌类是一大群异养性的有机体,菌类包括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三个门的植物。

细菌是微小的单细胞有机体,有明显的细胞壁,没有细胞核结构,与蓝藻相似,属于原核生物。

第二节真菌一、真菌的通性在正常的生长时期,真菌的菌丝一般是疏松的,但在繁殖期或不良环境条件下,菌丝相互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形成各种形态的菌丝组织体,常见的有根状菌索和菌核,某些高等真菌在繁殖时期产生孢子的结构,习称子实体,容纳果的褥座称子座。

子座是真菌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

二、真菌的分类和主要药用种类冬虫夏草带子座的菌核(僵虫)即名贵药材冬虫夏草。

猪苓菌核入药有利尿渗湿之效,猪苓多糖有抗癌作用。

第十三章地衣植物第一节地衣植物概述地衣是植物界一个特殊的类群,它们是由真菌和藻类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

第二节地衣的形态结构和主要药用种类根据地衣的生长形态,可分为三大类: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

松萝全草能祛风湿,通经络,抗菌消炎。

第十四章苔藓植物门第一节苔藓植物的特征苔藓植物是绿色自养性植物,苔藓植物的假根是表皮突起的单细胞或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

植物体内部构造简单,组织分化水平不高,仅有皮部和中轴的分化,没有真正的维管束构造。

叶多数由一层细胞组成,表面无角质层,内部有叶绿粒。

苔藓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我们常见的植物体是它的配子体,是由孢子萌发成原丝体,在由原丝体发育而成,配子体在世代交替中占优势,能独立生活。

孢子体则不能独立生活,须寄生在配子体上,这一点是与其他陆生高等植物的最大区别。

第二节苔藓植物的分类地钱大金发藓全草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第十五章蕨类植物门第一节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具有维管组织,但比较低级的一类群。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在植物体内均具有维管系统,所以这三类植物也总称维管植物。

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

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发达,通常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年生草本,稀一年生。

陆生或附生。

根:通常为不定根,着生在根状茎上。

茎:通常为根状茎。

叶:根据叶的起源及形态特征,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类。

配子体结构简单,生活期短,能独立生活。

第二节蕨类植物的分类重要药用植物卷柏全草含多种双黄酮。

生用能破血,治闭经腹痛,跌大损伤;炒炭用止血,治吐血,便血、尿血、脱肛。

木贼全草能收敛止血,利尿、明目退翳。

问荆全草能利尿、止血、清热、止咳。

紫萁根茎入药作“贯众”用,能清热解毒、祛瘀杀虫、止血。

海金沙粗茎鳞毛蕨根茎连同叶柄残基药用,中药称绵马贯众,可驱条虫和十二指肠虫,止血,并用治流行性感冒等。

贯众根茎在南方作“贯众”用,功用同上种。

石韦第十六章裸子植物门第一节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植物体(孢子体)发达。

2、胚珠裸露,产生种子。

3、配子体退化微小,完全寄生于孢子体上。

4、具多胚现象。

5、裸子植物的化学成分第二节裸子植物的分类银杏种子(白果)有敛肺,定喘,止带,涩精功能。

银杏叶(白果叶)中含多种黄酮及双黄酮,有扩张动脉血管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

侧柏枝叶(侧柏叶)能收敛,止血,利尿,健胃,解毒,散瘀;种仁(柏子仁)有滋补,强壮,安神,润肠之效。

1、三尖杉科本科植物含多种生物碱,其中脂类生物碱,如粗榧碱和三尖杉总碱有抗癌作用,用于治疗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三尖杉从枝叶提取的三尖杉酯碱与高三尖杉酯碱的混合物治疗白血病。

草麻黄茎入药能发汗,平喘,利尿。

并为提取麻黄碱的主要原料。

根能止汗。

第十七章被子植物门第一节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具有真正的花。

2、胚珠包藏在心皮形成的子房内。

3、具双受精现象。

4、孢子体高度发达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类依据的一般原则:以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尤其是花、果实的形态特征更为重要。

第三节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第四节被子植物的分类及重要药用植物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根系直根系须根系茎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具形成层维管束呈散状排列,无形成层叶具网状叶脉具平行或弧状叶脉花通常为5或4基数3基数子叶2枚1枚一、双子叶植物纲1. 蓼科(Polygonaceae):草本,茎节常膨大。

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叶鞘,单被,子房上位,瘦果或小坚果,常包于宿存花被内.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根茎(大黄),掌叶大黄R .palmatum唐古特大黄(鸡爪大黄)R .tanguticum上述3种大黄属植物为正品“大黄”的原植物。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块根入药(何首乌),茎(夜交藤)。

巴天酸模,根2.毛莨科(Ranunculaceae):草本,叶片多缺刻或分裂,花多两性;雄蕊和心皮多数,分离,常螺旋状排列,聚合瘦果或蓇葖果。

黄连Coptis chinensis 三角叶黄连C deltoidea 峨嵋野连C omeiensis 云南黄连C teeta的根状茎亦作“黄连”用。

乌头(川乌)Acomitum carmichaeli 母根入称药“川乌”,子根称“附子”。

北乌头(草乌)A kusnezoffii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能培种的根去栓皮干燥后作“白芍”入药,野生种的根不去栓皮者作“赤芍”入药。

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根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3.十字花科(Cruciferae):草本,单叶互生;花两性,花瓣4,十字形排列;四强雄蕊;子房上位,由假隔膜分为2室,侧膜胎座,长角果或角果。

菘蓝根入药称板蓝根,叶入药称大青叶,白芥Brassica alba 种子(白芥子)能利气,祛痰,散寒,消肿,止痛。

独行菜Lepidium apetaium 种子(北葶苈子)萝卜(莱菔)Raphanus sativus 种子入药称菜菔子。

4.蔷薇科(Rosaceae):常具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托呈各种类型:凸起、平展或下凹;花萼下部与花托愈合成盘状、杯状、坛状、壶状的萼筒;萼片、花瓣多各为5,蓇葖果、瘦果、核果及梨果。

月季R chinensis 花能活血调经。

玫瑰R rugosa 花能行气解郁、凉血止痛。

龙牙草(仙鹤草)A grimonia pilosa 全草能止血,补虚,消炎,止痛。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根能清热凉血,收敛止血。

杏Armeniaca vulgaris 种子(杏仁)能祛痰止咳平喘。

桃Amygdalus Persica 种子(桃仁)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var major 果实(山楂)能消食化,山楂C pinnatifida 果实入药称“南山楂”。

5.豆科(Leguminosae):根部常有根瘤。

也常互生;多为羽状或掌状复叶,多具托叶和叶枕(叶柄基部膨大的部分),雄蕊多为10枚,常成二体雄蕊(9+1,稀5+5),心皮1,子房上位,1室,边缘胎座,荚果。

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树皮(合欢皮)有安神,活血。

决明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果实(皂荚)入药能祛痰开窍,散瘀消肿。

皂荚树上的棘刺(皂荚刺)能活血消肿,排脓通乳。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根及根茎能补脾,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根(黄芪)能补气固表。

槐Sophora japonica L花蕾(槐米)、花(槐花)均能凉血止血,果实称槐角,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野葛Pueraria lobata 根(葛根)能解表清热。

6.伞形科(Umbelliferae):草本,常含挥发油而有香气。

茎中空,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两性或杂性,多辐射对称,复伞形花序或单伞形花序;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2心皮合生,2室,每室胚珠1;花柱2,果实是一种分果,称为双悬果。

杭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根(白芷)柴胡(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根能解表退热。

狭叶柴胡B scorzonerifolium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根能祛风解表,解痉,止痛,止痒。

珊瑚菜(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 根(北沙参)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蛇床Cnidium monnieri 果实(蛇床子)能温肾壮阳,祛风止痒,燥湿杀虫。

7.唇形科(Labiatae)多为草本,多含挥发油而有香气。

茎呈四菱形。

叶对生,花两性,两侧对称,成轮状聚伞花序(轮伞花序),花冠唇形,雄蕊通常4枚,2强,子房上位,2心皮组成,4深裂成假4室,果实由4枚小坚果组成。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根能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养心安神。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根能清热燥湿、解毒、止血和安胎。

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地上部分能活血调经,祛瘀生新,利尿消肿等。

果实(茺蔚子)能清肝明目,幼苗(童子益母草)功效同益母草。

薄荷M haplocalyx Briq 全草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气解郁。

8.桔梗科(Campanulaceae):草本,常具乳汁。

花两性,花冠5裂,钟状或管状,稀二唇形;花药聚合成管状或分离;子房下位或半下位,2~5心皮合生成2~5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稀浆果。

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根能补脾,益气,生津。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根能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杏叶沙参Adenophora stricta 根入药称“南沙参”,能养阴清热,润肺化痰,养胃生津。

轮叶沙参A tetraphylla (Thunb)Fisch、沙参A stricta Miq9.菊科(Compositae):草本,头状花序,外有由1层或数层总苞片所组成的总苞围绕;花萼退化成冠毛状、鳞片状、刺状或缺如;花冠管状、舌状或假舌状,头状花序中的小花有异型或同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