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1.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可分为( )酸解法、 ( )酶解法和酸酶结合法三种。

2. 糖酵解途径中的三个重要的关键酶是( )己糖激酶、磷酸丙糖激酶、 ( )丙酮酸激酶.3. 甘油的生物合成机制包括在酵母发酵醪中加入( )亚硫酸氢钠与乙醛起加成反应和在( )碱性条件下乙醛起歧化反应.4.微生物的吸氧量常用呼吸强度;耗氧速率两种方法来表示,二者的关系是( ) .5. 发酵热包括( )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 )辐射热等几种热.6. 发酵过程中调节pH 值的方法主要有添加( )碳酸钙法;氨水流加法和尿素流加法。

7. 微生物工业上消除泡沫常用的方法有( )化学消泡和( )机械消泡两种.。

8. 一条典型的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可分为( )迟滞期、对数期;( )稳定期;衰亡期四个生长时期.9. 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 )斜面保藏法、 ( )沙土管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真空冷冻保藏法等。

10. 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五大营养要素是( )碳源、氮源;( )无机盐; ( )生长因子和水.11. 提高细胞膜的 ( )谷氨酸通透性,必须从控制磷脂的合成着手或者使细胞膜受损伤.12. 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发酵可分为( )有(需)氧发酵;( )厌氧发酵两大类。

13. 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 )自然选育、诱变育种;代谢控制育种;( )基因重组和定向育种等。

14. 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时,产物为( )乳酸;( )乙醇;C O 2。

15. ( )诱导酶指存在底物时才干产生的酶,它是转录水平上调节( )酶浓度的一种方式。

16. 发酵工业的发展经历了( ) 自然发酵,纯培养技术的建立, ( )通气搅拌的好气性发酵技术的建立,人工诱变育种 ( ) 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开辟新型发酵原料时期,与( )基因操作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等六个阶段。

17. 去除代谢终产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的膜的( )通透性来实现。

18. 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 )稀释法,( )划线法,单细胞挑选法,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等方法。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B 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C 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 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2.当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A 加酸B 加碱C 加缓冲液D 加无机盐3. 甘油生物合成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引起()A 尿素B 硫酸铵C 酶D 亚硫酸盐4. 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 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B 生物素对谷氨酸生成无影响C 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D 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5. 为使淀粉和纤维素进行代谢而提供能量,()A 它们必须第一步变成脂肪分子B 它们的葡萄糖单位必须被释放C 环境中必须有游离氧存在D 遗传密码必须起促进作用6. 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B 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C 初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D 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7. 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A 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 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C 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D 机械搅拌与溶氧浓度无关8.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可能是()A 温度控制不适B 通气量过多C pH呈酸性D 溶氧不足9.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A 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 链球菌、大肠杆菌C 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D 大肠杆菌、乳酸菌10.酵母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A.碳源供应太充足B.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C.改变了酵母菌的pH值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二、判断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在微生物杀虫剂中,引用最广泛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他用来毒杀鳞翅目和双翅目的害虫。

微生物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微生物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

除了复习各章节的重点内容(课件)之外,对以下内容要着重进行复习!复习A1. 发醇过程中异常现象(发酵液转稀、发酵液过浓、耗糖缓慢、pH不正常)处理措施?2. Monod(莫诺)方程表明了什么和什么的重要关系?简介Monod(莫诺)方程?3. 补料分批发酵技术的特点, 与分批发酵,连续发酵的区别?4. 通风发酵设备中的机械搅拌发酵罐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5. 发酵液pH对发酵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6. 比底物消耗速率方程?7. 补料分批发酵的适用范围?8. 优良的发酵装置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内容?9. 控制发酵过程pH的方法?10. 生长关联型产物合成动力学方程?11. 简介单罐连续发酵12. 简介灭菌工程中的对数残留定律13. 发酵过程中泡沫的控制?14. 简介部分生长关联型产物合成动力学方程?15. 连续发酵的特点?16. 简介固体、酵母和深层发酵用空气的除菌方法及设施?17. 固体发酵与液体发酵的区别?复习B1.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控制措施?(从供氧和需氧量方面考虑)2.什么是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3.由于基因工程菌具有自身特点,在进行微生物发酵工程时应注意考虑哪些因素?4.什么是高细胞浓度培养技术?高细胞浓度培养技术的原理是什么?进行高细胞浓度培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高细胞浓度培养常用的方法?5.生物反应器的类型,发酵对微生物反应器设计的要求?7.通过Fin和Fex 来介绍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各自的特点?8.大规模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 选择菌种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微生物发酵工程对微生物菌种的要求主要包括哪些内容)9.在灭菌过程中,影响培养基灭菌的因素有哪些?10. 作为生产用基因工程菌应满足的条件?11.为什么说湿热灭菌中高温短时优于低温长时?12.如何提高高产菌的稳定性?13. 提高次级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14. 试述提高初级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15.请列举出40种发酵产品是由什么微生物生产的,并对产品和微生物简介之。

发酵工程复习题

发酵工程复习题

发酵工程复习题《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试卷结构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题,合计12分)二、填空题(每空0.5分,合计20分)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合计20分)四、多选题(每题2分,共6题,合计12分)五、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题,合计10分)六、简答题(18分,3-4题)七、分析题(8分)第一章绪论一、掌握发酵史的六个阶段和四个转折点。

答:六阶段:1、天然发酵时期;2、纯培养技术的建立;3、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 4、人工诱变育种与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5、开拓新型发酵原料时期;6、基因工程阶段四转折:1、纯培养;2、通气搅拌发酵;3、代谢控制;4、化学合成与微生物发酵二、发酵工业有何特点?发酵工业的范围包括哪些?答:特点:原料广;微生物主体;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产物单一,纯度高;投资少,效益好范围:1)以微生物代谢产物为产品的发酵工业2)以微生物酶为产品的发酵工业 3)以微生物细胞为产物的发酵工业 4)生物转化或修饰化合物的发酵工业 5)微生物废水处理和其他3、掌握发酵工业生产流程的6个环节。

答:1) 生产用菌种的扩大培养(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及扩培技术);2) 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发酵原料的选择及预处理);3) 培养基、发酵罐以及辅助设备的消毒灭菌(灭菌技术);4) 将已培养好的有活性的纯菌株以一定量转接到发酵罐中(接种技术); 5) 将接种到发酵罐中的菌株控制在最适条件下生长并形成目的产物; 6) 将产物提取精制(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第二章菌种及扩大培养名词解释:菌种选育:是应用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理论,用一定的方法造成微生物的变异,再经过人工筛选得到人们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种子扩大培养:是指把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固体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摇瓶或静置培养,以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纯种制备过程。

发酵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发酵工程是指通过什么技术手段促使微生物发酵?A. 高温加热B. 低温冷藏C. 化学合成D. 手工搅拌答案:C. 化学合成2. 下面哪个条件对于发酵过程是必需的?A. 光照条件B. 高氧浓度C. 适宜温度D. 高湿度答案:C. 适宜温度3. 发酵酵母菌在酵母发酵过程中主要产生什么?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水D. 氮气答案:A. 二氧化碳4. 下面哪个因素对酵母发酵效果影响最大?A. 初始菌种浓度B. 发酵温度C. 发酵pH值D. 发酵时间答案:B. 发酵温度5. 发酵工程中的底物指的是什么?A. 微生物种类B. 发酵槽C. 发酵产物D. 发酵过程中的原料答案:D. 发酵过程中的原料二、填空题1. 发酵是一种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2.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产物包括二氧化碳、酒精、醋酸等。

3. 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温度范围能够提高微生物代谢速度。

4. 发酵工程中,控制pH值是为了保持适宜的微生物活性。

5. 发酵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是微生物进行呼吸代谢所必需的。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答: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来生产有用物质的过程。

它通过控制底物、温度、酸碱度、氧气供应等因素,促使微生物正常生长和代谢,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所需的产品。

发酵工程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工工业等领域,生产出的产品包括酒精、乳酸、抗生素等。

2. 发酵工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发酵工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

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微生物代谢速度,促进产物的生成;控制适宜的pH值有利于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可以满足微生物的呼吸代谢需求,提高发酵效率。

3. 发酵过程中的菌种选择对发酵效果有何影响?答:菌种选择是发酵工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不同的菌种对底物的利用能力不同,产物的种类和产量也会有所差异。

发酵工程--食品学院期末复习题

发酵工程--食品学院期末复习题

1.发酵是是指利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植物细胞、酵母菌等)的代谢功能,使有机物分解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2.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3.发酵工业特点:1、生产条件温和,设备要求低;2、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3、产物专一,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小和容易处理;4、相对其他工业投资较少,见效较快,具有经济和效能的统一性。

4.发酵工艺过程(1).用作种子扩大培养及发酵生产的各种培养基的配制(2).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灭菌(3).扩大培养有活性的适量纯种,以一定的比例将菌种接入发酵罐中(4).控制最适的发酵条件使微生物生长并形成大量的代谢产物(5) 将产物提取并精制,以得到合格的产品(6).回收或处理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物质5.工业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小,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二)生长繁殖快,代谢能力强(三)遗传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变异6.发酵工业对微生物菌种的基本要求:①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生长,且生成目的产物产量高、易于回收;②生长较快,发酵周期短;③培养条件易于控制;④抗噬菌体及杂菌污染的能力强;⑤菌种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⑥对放大设备的适应性强;⑦菌种不是病原菌,不产生任何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

7.例举常用微生物菌种:1.细菌-枯草杆菌,产物--淀粉酶、蛋白酶大肠杆菌,产物--酰胺酶2 .酵母菌-酵母,产物--甘油啤酒酵母,产物--凝血质3. 霉菌-黑曲霉,产物--柠檬酸、酸性蛋白酶4. 放线菌-灰色放线菌,产物--蛋白酶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8.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1)培养基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培养基的pH要比较稳定,适合菌的生长和发育。

2)培养条件最适温度/ 培养过程中通气搅拌的控制3)种龄对数生长期,菌体量尚未达到最高峰时移种。

4)接种量移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例称为接种量。

发酵工程期末总复习

发酵工程期末总复习

发酵工程-期末总复习第一章概论1.现代发酵工业发酵定义是: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造微生物菌体本身,或其直接代谢产物及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2.应用范围微生物菌体:面包酵母,SCP微生物酶:糖化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直接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代谢物.如氨基酸,维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一般生长活动并不必需的代谢物质,常在微生物停止生长以后才产生.如色素,毒素,抗生素等.微生物的生物转化: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作用于化合物的局部结构。

微生物消除环境污染微生物湿法冶金:利用微生物对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3.发酵的特点=微生物的特点+发酵工程的特点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发酵工程的特点:反应条件温和(常温常压);原料来源广泛并无需精制;众多反应都在同一发酵罐内完成。

4.发酵的基本条件要有某种合适的微生物或其它生物细胞;保证微生物能够进行代谢的各种条件(培养基,温度,溶解氧);微生物发酵的场所;目的产物的提取和精制。

5.发酵工艺组成部分种子培养、培养基制备、产物的提取精制、无菌空气、发酵罐。

6.发展历程①古代发酵:只知现象,不知本质。

米酒啤酒②近代发酵—纯培养技术的建立。

酒精甘油丙酮-丁醇巴斯德发现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使传统的经验发酵变成了一门科学.布雷费尔德1872年创立了霉菌纯培养技术.汉逊1878年创立了酵母纯培养技术。

科赫1881年创立了细菌纯培养技术.③现代发酵:通气搅拌发酵1929弗莱明完成了发酵技术的第二次技术转折;青霉素。

代谢控制发酵1959木下祝郎发展完成了发酵技术的第三次转折;氨基酸、核苷酸。

基因工程菌发酵1970以来引起发酵工程的技术革命;技术特点:可定向改造生物基因,按人们的意志生产产品;人生长素,干扰素,疫苗7.展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优良菌种;采用发酵技术大量培养高等动植物细胞;开发大型节能发酵装置,自动化将成为生产控制的主要手段;应用代谢控制技术生产各种代谢产物;发酵发生产单细胞蛋白,解决粮食危机。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主要包括:A. 异养需氧型B. 异养厌氧型C. 自养需氧型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光照强度3. 发酵罐中通常使用的搅拌器类型是:A. 桨式搅拌器B. 涡轮式搅拌器C. 螺旋搅拌器D. 磁力搅拌器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发酵过程中常用的碳源?A. 葡萄糖B. 乳糖C. 硝酸盐D. 淀粉5. 以下哪个不是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A. 沉淀B. 过滤C. 超滤D. 蒸馏6.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调控?A. 基因工程B. 环境因素C. 酶的抑制D. 以上都是7. 工业发酵中,通常采用的微生物菌种包括:A. 野生型菌种B. 突变型菌种C. 基因工程菌种D. 以上都是8.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呼吸类型主要有:A. 有氧呼吸B. 无氧呼吸C. 微好氧呼吸D. 以上都是9. 以下哪个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消毒方法?A. 热消毒B. 紫外线消毒C. 化学消毒D. 辐射消毒10.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合成有重要影响,其主要原因是:A. 影响酶的活性B. 影响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C. 影响代谢产物的溶解度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改良方法。

2. 描述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及其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3. 阐述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及其原理。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某发酵罐的体积为100升,发酵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速率为0.5升/分钟。

如果发酵罐的氧气浓度从20%下降到15%,计算氧气消耗的总体积。

2. 某发酵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浓度与发酵时间的关系为C = 0.02t^2 + 0.5t,其中C是浓度(mg/L),t是时间(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工程课程复习题
简述发酵工业的特点
发酵工程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营养缺陷型标记、组成型突变株、基因工程
抗反馈调节突变株组成型突变株营养缺陷型
代谢产物的结构类似物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筛选步骤?
菌种保藏原理及措施
分析营养缺陷型在理论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培养基营养成分及来源、作用
速效氮源前体生长因子产物合成促进剂
培养基的类型?
污染杂菌的危害
如何根据溶氧水平的异常变化判断是否感染杂菌?
灭菌彻底的判断标准
对数残留定律
灭菌时间的计算公式
湿热灭菌的优点
分析培养基灭菌不彻底的原因
影响培养基灭菌的因素
分批灭菌定义及工艺流程
连续灭菌的定义及工艺流程
空气过滤除菌定义
写出两级冷却分离油水的过滤除菌流程方框图及操作要点
提高过滤除菌效率的措施
种子培养种龄接种量扩培级数
种子制备的过程?
种子培养基配比的特点
种子扩培的终点在什么时期?
比生长速率呼吸强度稀释率临界稀释率连续发酵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分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要经历的时期。

微生物比生长速率与培养基中残留的生长限制性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莫诺的方程表达式),K S的物理意义。

产物生成速率和细胞生长速率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如何分类?举例
补料分批发酵的优点
连续发酵达到稳定的条件?
临界溶氧浓度呼吸强度
氧的传递速率方程是什么
影响微生物耗氧的因素有哪些?
从操作条件分析影响氧传递速率的主要因素
呼吸商菌体自溶
发酵过程参数分类:直接状态参数、间接状态参数
物理参数、化学参数、生物参数
影响发酵温度的因素及温度的选择
发酵过程中pH变化的因素
溶氧在发酵过程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泡沫的形成原因及泡沫对发酵的影响泡沫的控制方法,消泡剂的种类放罐时间对下游提取的影响
凝胶色谱超临界萃取离子交换树脂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定义及原理优缺点
盐析法定义及原理、优缺点
简述凝胶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发酵工程下游加工特点
简述发酵工程下游加工提取与精制的工艺步骤?
细胞破碎的方法有哪些?细胞破碎的主要阻力?
各种膜分离技术(超滤、微滤、反渗透)的分离孔径大小比较
加粗为名词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