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微生物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工程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发酵的基本条件?A. 营养物质B. 温度C. 氧气D. 压力答案:D2. 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必需的?A. 碳源B. 氮源C. 无机盐D. 维生素答案:D3.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发酵过程生产抗生素?A. 链霉菌B. 酵母菌C. 放线菌D. 青霉菌答案:B4.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技术不是用于微生物的筛选?A. 选择性培养基B.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C. 基因工程D. 显微镜观察答案:C5. 在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不是用于发酵过程的?A. 发酵罐B. 离心机C. 干燥器D. 显微镜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光照答案:ABC2.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作为碳源?A. 葡萄糖B. 蔗糖C. 乳糖D. 尿素答案:ABC3. 在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些微生物可以用于生产酒精?A. 酵母菌B. 乳酸菌C. 醋酸菌D. 曲霉答案:A4.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微生物的基因改造?A. 基因克隆B. 基因编辑C. 基因沉默D. 基因表达答案:ABC5.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发酵产物的产量?A. 菌种的选择B. 发酵条件C. 营养物质的供应D. 污染控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微生物工程中,所有的微生物发酵过程都需要氧气供应。
(错误)2. 微生物工程中,发酵罐的设计和操作对发酵过程的效率和产物质量有重要影响。
(正确)3. 微生物工程中,发酵过程的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没有影响。
(错误)4. 微生物工程中,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不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错误)5. 微生物工程中,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提高微生物的发酵效率和产物产量。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微生物工程中发酵过程的基本步骤。
微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微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病毒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特点?A. 体积小B. 种类繁多C. 代谢类型多样D. 寿命长3. 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核糖体D. 真核4. 酵母菌属于哪一类微生物?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原生动物5.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A. 形态特征B. 生化特性C. 分子生物学特征D. 所有以上选项6. 以下哪个是革兰氏染色的阳性细菌?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大肠杆菌C. 绿脓杆菌D. 肺炎链球菌7. 微生物的培养基通常分为:A. 固体和液体B. 酸性和碱性C. 有氧和无氧D. 营养和非营养8.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A. 异养B. 自养C. 厌氧D. 所有以上选项9.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大肠杆菌C. 乳酸菌D. 绿脓杆菌10. 微生物的基因工程应用不包括:A. 生产胰岛素B. 制备疫苗C. 制造生物武器D. 基因治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微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 微生物的培养条件通常需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14. 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 微生物的致病性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7. 简述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微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的最小单位是: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答案:A2. 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核糖体D. 叶绿体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的分类?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植物答案:D4.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A. 有性生殖B. 无性繁殖C. 孢子生殖D. 卵生答案:B5. 微生物的培养基通常不包括以下哪种成分?A. 水B. 碳源C. 氮源D. 氧气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和__________。
答案:遗传特性2. 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
答案:核糖体3.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异养、自养、好氧和__________。
答案:厌氧4. 病毒的组成主要包括核酸和__________。
答案:蛋白质外壳5.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主要有平板培养法、__________和液体培养法。
答案:固体培养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发酵乳制品、酿造酒精饮料、生产酱油和醋等。
它们通过代谢过程产生特定的酶和有机酸,从而改变食品的风味和质地。
2. 什么是微生物的抗生素抗性,它是如何产生的?答案:微生物的抗生素抗性是指某些微生物能够抵抗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这种抗性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或通过水平基因转移获得抗性基因,使得微生物能够代谢或排除抗生素,或者改变抗生素的作用靶点。
3.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分解有机废物、净化污水、生物修复土壤等。
它们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微生物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工程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发酵设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搅拌罐B. 空气压缩机C. 生物反应器D. 离心机答案:D2.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对发酵效果有重要影响,以下哪种微生物对pH值变化最敏感?A. 酵母菌B. 细菌C. 霉菌D. 放线菌答案:C3. 在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培养基的组成部分?A. 碳源B. 氮源C. 无机盐D. 抗生素答案:D4. 以下哪种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最广泛?A. 乳酸菌B. 酵母菌C. 霉菌D. 放线菌答案:B5.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技术不是用于提高发酵效率的?A. 基因工程B. 酶工程C. 细胞培养D. 抗生素筛选答案:D6.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以下哪种因素不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A. 温度B. 氧气C. 光照D. 营养物质答案:C7. 在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发酵过程生产的?A. 酒精B. 抗生素C. 维生素D. 塑料答案:D8.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不是用于微生物分离纯化的?A. 离心机B. 过滤器C. 培养箱D. 色谱柱答案:C9. 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微生物代谢产物?A. 酒精B. 乳酸C. 二氧化碳D. 纤维素答案:D10.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发酵过程生产的?A. 酒精B. 抗生素C. 维生素D. 塑料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工程中,发酵过程的控制包括对温度、pH值、________和________的控制。
答案:氧气供应、营养物质2. 微生物工程中,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微生物可以提高其生产________的效率。
答案:目标产物3. 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________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因素。
答案:环境条件4. 微生物工程中,________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本条件之一。
答案:营养物质5. 微生物工程中,通过________技术可以提高微生物的发酵效率。
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名词解释1.富集培养:分为分批式富集培养和恒化式富集培养。
分批式富集培养指将富集培养物转接到新的同一种培养基中,重新建立选择性压力,如此重复转种几次后,再取此富集培养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以获得单菌落。
恒化式富集培养是通过改变限制性基质的浓度,来控制两类不同菌株的比生长速率2.自然选育: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
3.诱变选育:用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人工诱发的基因突变4.杂交育种:将不同菌株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重组,使不同菌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重组体中,得到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5.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包括种间、种内及属间)融合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6.前体: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后,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而有较大的提高。
7.促进剂: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8.抑制剂: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抑制剂会抑制某些代谢途径的进行,同时刺激另一代谢途径,以致可以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9.合成培养基:用化学成分和数量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可减少不能控制因素。
10.天然培养基:采用化学成分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各种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浸出物、水解液等物质制成的。
11.孢子培养基:制备孢子用的培养基,营养不太丰富。
12.种子培养基:满足菌种生长用的。
营养丰富,氮源、维生素比例较高。
13.发酵培养基:满足大生产中大量菌体生长和繁殖以及代谢产物积累的营养物质。
14.发酵热: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15.生物热: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本身产生的大量热。
16.搅拌热:搅拌器的机械搅拌的动能以摩擦放热的方式使热量散发在发酵液中17.生理碱性物质:被微生物利用后,使PH上升的物质18.生理酸性物质:被微生物利用后,使PH下降的物质19.OTR: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的氧传递速率[mol/(m3·s)]OTR=K L a(C*-C L)K L——以氧浓度为推动力的总传递系数(m/s)a——比表面积(m2/m3)K L a——容积传递系数(s-1)C*——与p平衡的液相氧浓度(mol/m3)C L——液相主体氧浓度(mol/m3)20.摄氧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量21.临界氧浓度:在好氧发酵中,满足微生物呼吸的最低氧浓度。
微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微生物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A. 球形B. 杆状C. 螺旋形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共同特征?A. 体积小B. 繁殖快C. 个体大D. 需要氧气3.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通过什么实验证明了微生物只能来源于微生物,而不是自然发生?A. 煮沸实验B. 巴氏杀菌法C. 微生物发酵实验D. 微生物培养实验4. 以下哪个不是病毒的传播途径?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直接接触D. 光合作用5. 以下哪个是真菌的典型代表?A. 细菌B. 酵母C. 病毒D. 原生动物6.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A. 异养厌氧型B. 异养需氧型C. 自养厌氧型D. 以上都是7. 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不包括:A. 疫苗制备B. 抗生素生产C. 食品加工D. 疾病治疗8. 以下哪个是微生物的分类单位?A. 种B. 属C. 科D. 目9.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A. 基因重组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变异D. 以上都是10.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包括:A. 分解者B. 生产者C. 消费者D. 调节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微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2. 微生物的细胞结构通常包括细胞壁、细胞膜、______和______。
3.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5.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 描述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抗生素的发现对医学的影响。
2. 讨论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1. 描述如何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微生物工程考试试题

微生物工程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微生物工程的核心是()A 微生物菌种选育B 发酵工艺控制C 下游分离提取D 设备选型2、以下哪种微生物常用于工业发酵生产抗生素?()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放线菌3、发酵培养基中碳源的作用是()A 提供能量B 构成细胞成分C 调节渗透压D 以上都是4、微生物发酵过程中,pH 值的控制非常重要,通常采用()来调节 pH 值。
A 氢氧化钠B 盐酸C 缓冲液D 以上均可5、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微生物菌种的保藏?()A 斜面低温保藏法B 液体石蜡保藏法C 冷冻干燥保藏法D 以上都是6、好氧发酵过程中,溶氧的控制至关重要,增加溶氧的方法不包括()A 增加通气量B 提高搅拌速度C 降低发酵温度D 增加罐压7、发酵过程中泡沫的产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消除泡沫的方法有()A 机械消泡B 化学消泡C 两者结合D 以上都不对8、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温度对发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影响微生物生长B 影响产物合成C 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D 以上都是9、以下哪种发酵类型属于厌氧发酵?()A 酒精发酵B 谷氨酸发酵C 青霉素发酵D 柠檬酸发酵10、工业发酵中,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是()A 获得足够数量的纯种细胞B 缩短发酵周期C 降低生产成本D 以上都是11、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积累通常遵循()规律。
A 生长偶联型B 部分生长偶联型C 非生长偶联型D 以上都有可能12、以下哪种设备常用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搅拌?()A 桨式搅拌器B 涡轮式搅拌器C 推进式搅拌器D 以上都是13、微生物发酵生产中,灭菌的目的是()A 杀死所有微生物B 杀死芽孢和孢子C 杀死细菌D 杀死真菌14、以下哪种分离方法常用于发酵液中细胞的分离?()A 离心分离B 过滤分离C 膜分离D 以上都是15、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染菌的主要原因是()A 设备渗漏B 空气过滤不彻底C 种子带菌D 以上都是16、以下哪种发酵产品是通过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获得的?()A 氨基酸B 核苷酸C 抗生素D 维生素17、微生物发酵过程的优化通常包括()A 培养基优化B 培养条件优化C 菌种改良D 以上都是18、以下哪种微生物可以用于生产酸奶?()A 双歧杆菌B 枯草芽孢杆菌C 大肠杆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19、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曲线通常包括()A 延滞期B 对数生长期C 稳定期D 以上都是20、工业发酵中,发酵罐的类型有()A 机械搅拌式发酵罐B 气升式发酵罐C 自吸式发酵罐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微生物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特定,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一门技术。
微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人类答案:C2.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B. 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C.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D. 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答案:A3.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 病毒B. 细菌C. 酵母D. 支原体答案:C4.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形态、生理、生态B. 颜色、大小、形状C. 重量、密度、体积D. 温度、湿度、光照答案:A5.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A6.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哪些?A. 厌氧型和好氧型B. 光合型和异养型C. 异养型和自养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B8.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A. 有丝分裂B. 无性生殖C. 孢子生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9.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A. 消费者B. 生产者C. 分解者D. 寄生者答案:C10. 微生物的培养基通常由哪些成分组成?A. 营养物质、水分、pH调节剂B.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C. 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界、门、纲、目、种12.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滞后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13.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_______。
答案:DNA14. 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多项或单项)
1.发酵工程得前提条件就是指具有( A )与( E C)条件
A、具有合适得生产菌种
B、具备控制微生物生长代谢得工艺
C.菌种筛选技术D、产物分离工艺E.发酵设备
2.在好氧发酵过程中,影响供氧传递得主要阻力就是( C )
A.氧膜阻力 B.气液界面阻力 C.液膜阻力 D.液流阻力
3.微生物发酵工程发酵产物得类型主要包括: ( ABC )
A、产物就是微生物菌体本身
B、产品就是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
C、产品就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D、产品就是微生物代谢得转化产物
E、产品就是微生物产生得色素
4.引起发酵液中pH下降得因素有:( BCDE )
A、碳源不足
B、碳、氮比例不当
C、消泡剂加得过多
D、生理酸
性物质得存在E、碳源较多
5.发酵培养基中营养基质无机盐与微量元素得主要作用包括: (ABCD )
A、构成菌体原生质得成分
B、作为酶得组分或维持酶活性
C、调节细胞渗透压
D、缓冲pH值
E、参与产物得生物合成6.在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技术中,加入5%二甲亚砜与10%甘油得作用就是(B )
A 营养物
B 保护剂
C 隔绝空气
D 干燥
7.发酵就是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得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得乳酸发酵属于( A )
A、厌氧发酵B.氨基酸发酵C.液体发酵D.需氧发酵
8.通过影响微生物膜得稳定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得因素就是( B )
A、温度
B、pH
C、氧含量D.前三者得共同作用
9.在发酵工艺控制中,主要就是控制反映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得工艺控制参数,其中物理参数包括:( ABCD )
A、温度
B、罐压
C、搅拌转速与搅拌功率
D、空气流量
E、菌体接种量10.发酵过程中较常测定得参数有:( AD )
A、温度
B、罐压
C、空气流量
D、pH
E、溶氧
二、填空题
1、获得纯培养得方法有:固体培养基分离、液体培养基分离、显微操作等方法。
得目得通常就是为了_中与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不断产生得酸2、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
3
_。
3、发酵过程满足最低通气条件就是供氧与好氧至少必须平衡。
4、微生物工业上消除泡沫常用得方法有机械消沫与化学消沫两种。
5、按发酵工艺流程来区分,工业发酵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与补料分批发酵三种类型。
按菌体生长与产物形成关系分为生长偶联型 , 部分生长偶联型 , 非生长偶联型三种类型。
6、发酵工业上常用得微生物有细菌、酵母、霉菌与放线菌四大类群。
7、生物素影响谷氨酸发酵主要就是影响谷氨酸得生物合成与氮代谢。
8、紫外线照射能使DNA 产生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导致DNA 复制产生错误;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应在红光条件下进行,以防止光复活现象得产生。
9、在谷氨酸得生产中,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得比为4:1时,_菌体大量繁殖,而谷氨酸积累却很少__,当碳源与氮源比为3:1时,__产生大量得谷氨酸__,谷氨酸得合成过量时,就会抑制_谷氨酸脱氢酶_得活性;当谷氨酸合成下降时,__反馈抑制__解除。
为了使谷氨酸生产中解除产物谷氨酸对_谷氨酸脱氢酶__得抑制作用,提高谷氨酸得产量,因此采取一定得手段,改变_细胞得通透性_,使谷氨酸迅速排放到细胞外面。
10、代谢调节就是指在代谢途径水平上酶活性与酶合成得调节。
酶活性调节包括酶激活作用与酶抑制作用两方面。
酶合成调节包括酶合成得诱导作用与酶合成得阻遏两方面。
三、问答题
1.、一般情况下,典型得发酵过程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答:典型得发酵过程可以划分成六个基本组成部分:
(1)繁殖种子与发酵生产所用得培养基组份设定;
(2)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得灭菌;
(3)培养出有活性、适量得纯种,接种入生产得容器中;
(4)微生物在最适合于产物生长得条件下,在发酵罐中生长;
(5)产物萃取与精制;
(6)过程中排出得废弃物得处理。
2.pH对发酵得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发酵过程得pH控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pH对微生物生长繁殖与代谢产物形成影响得主要表现在:
(1)影响原生质膜得性质,改变膜电荷状态;
(2)影响酶得活性,影响新陈代谢;
(3)影响营养物质与中间代谢产物得解离,从而影响对营养物得吸收及代谢物得泄漏;(4)影响代谢产物得合成途径。
发酵过程得pH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培养基得组分
(2)在发酵过程中进行控制
①添加CaCO3: CaCO3+有机酸→有机酸鈣+H2O+CO2↑;②氨水流加法;③尿素流加法(3)在补料与调pH没有矛盾时,采用补料调pH
如①调节补糖速率,调节空气流量来调节pH
②当NH2-N低,pH低时补氨水;当NH2-N低,pH高时补(NH4)2SO4
(4)当补料与调pH发生矛盾时,加酸碱调pH
3.发酵液泡沫产生得原因及消泡得基本方法。
答:发酵液泡沫产生原因:①外界引入,在通气过程中,伴随机械搅拌、空气被分成细
能充分得小得气泡,从溶氧得角度讲,气泡越细越好,使空气中得氧与发酵液中得CO
2
进行交换,这些气泡升到发酵液面形成泡沫。
②由发酵液内部产生微生物在进行发酵活
,这些代谢气体凝结形成气泡,冒出到发酵液面,成动时,往往产生一些气体,如CO
2
为发酵泡沫,菌体代谢越旺盛,这部分泡沫得产生量越多。
消泡就是基本方法:化学消泡、机械消泡。
其中机械消泡法有多种,一种就是罐内消泡:在发酵罐内将泡沫消除;另一种就是罐外消泡:将泡沫引出发酵罐外,泡沫消除后,液体再返回发酵罐内。
4.比较分批培养与连续培养得优缺点。
答:分批培养:
优点:①操作简单;②操作引起染菌得概率低;③不会产生菌种老化与变异等问题。
缺点:①非生产时间较长、设备利用率低。
连续培养:
优点:①能维持低基质浓度;②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与单位时间得产量;③便于自动控制。
缺点:①菌种发生变异得可能性较大;②要求严格得无菌条件。
5.发酵过程温度得选择有什么依据?
答:(1)根据菌种及生长阶段来选择;微生物种类不同,所具有得酶系及其性质不同,所要求得温度范围也不同。
(2)根据培养条件选择;温度选择还要根据培养条件综合考虑,灵活选择。
(3)根据菌生长情况。
菌生长快,维持在较高温度时间要短些;菌生长慢,维持较高温度时间可长些。
培养条件适宜,如营养丰富,通气能满足,那么前期温度可髙些,以利于菌得生长。
6. 溶氧对发酵有何影响。
提出几种有效提高溶氧得方法。
答:(1)供氧与微生物呼吸代谢产物得关系;(2)微生物得临界氧浓度(C 临界);
(3)溶氧浓度对产物合成得影响。
有效提高溶氧得方法:主要就是设法提高氧传递得推动力与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KL α。
(1)搅拌,增加溶氧、促进微生物悬浮混合;(2)可以通过增加发酵罐罐压;或增加空气中氧得含量,进行富氧通气操作,即通过深冷分离法、吸附分离法及膜分离法制得富氧空气,然后通入培养液。
四、计算题
1、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测定实验数据如下:
求(1)在该培养条件下,大肠杆菌得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 ,饱与常数K S
(2)比生长速率为μMAX 时得倍增时间τd 。
解:(1)根据莫诺方程:
max s S K S μμ=+ 由题意得:
其中,μmax=0、9976,K S =48、5394
因此,在该培养条件下,大肠杆菌得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 为0、9976;饱与常数K S 为48、5394。
(2当比生长速率为μmax 时,倍增时间τd=0、693/0、9976=0、6947
五、名词解释
临界溶氧值:菌体进行某种生理活动时,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得最低要求。
氧传质方程:在稳定情况下,氧分子从气体主体扩散到液体主体得传递速率即为氧得传质方程。
发酵热:伴随发酵得进行而产生得净热量叫发酵热。
生理酸性物质:无机氮源被菌体作为氮源利用后,培养液中就留下了酸性或碱性物质,这种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得无机氮源叫生理酸性物质。
次级代谢:某些微生物为了避免代谢过程中,某种代谢产物得积累造成得不利作用,而产生得一类有利于生存得代谢类型。
连续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连续地向发酵罐中加入培养基,同时以相同流速从发酵罐中排出含有产品得培养基,这种操作方式称为连续培养。
六、判断题
1、对数生长期得细胞浓度变化率与细胞浓度成正比。
(√)
2、在生产中,要保证最高产物产量,供氧时必须使溶氧浓度大于临界溶氧浓度。
(×)
3、、发酵工业中常用得消泡剂就是天然油脂与聚醚类。
( √)
4、进行紫外线诱变时,要求菌悬液浓度:细菌约为108~1010个/mL。
(×)
5、温度对发酵过程得影响就是很大得,因此整个发酵过程中应只选一个培养温度。
(×)
6、发酵过程中,影响Ka得因素主要就是通风与搅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