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工程题库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微生物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工程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发酵的基本条件?A. 营养物质B. 温度C. 氧气D. 压力答案:D2. 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必需的?A. 碳源B. 氮源C. 无机盐D. 维生素答案:D3.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发酵过程生产抗生素?A. 链霉菌B. 酵母菌C. 放线菌D. 青霉菌答案:B4.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技术不是用于微生物的筛选?A. 选择性培养基B.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C. 基因工程D. 显微镜观察答案:C5. 在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不是用于发酵过程的?A. 发酵罐B. 离心机C. 干燥器D. 显微镜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光照答案:ABC2.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作为碳源?A. 葡萄糖B. 蔗糖C. 乳糖D. 尿素答案:ABC3. 在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些微生物可以用于生产酒精?A. 酵母菌B. 乳酸菌C. 醋酸菌D. 曲霉答案:A4.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微生物的基因改造?A. 基因克隆B. 基因编辑C. 基因沉默D. 基因表达答案:ABC5.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发酵产物的产量?A. 菌种的选择B. 发酵条件C. 营养物质的供应D. 污染控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微生物工程中,所有的微生物发酵过程都需要氧气供应。

(错误)2. 微生物工程中,发酵罐的设计和操作对发酵过程的效率和产物质量有重要影响。

(正确)3. 微生物工程中,发酵过程的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没有影响。

(错误)4. 微生物工程中,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不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错误)5. 微生物工程中,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提高微生物的发酵效率和产物产量。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微生物工程中发酵过程的基本步骤。

微生物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工程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发酵设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搅拌罐B. 空气压缩机C. 生物反应器D. 离心机答案:D2.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对发酵效果有重要影响,以下哪种微生物对pH值变化最敏感?A. 酵母菌B. 细菌C. 霉菌D. 放线菌答案:C3. 在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培养基的组成部分?A. 碳源B. 氮源C. 无机盐D. 抗生素答案:D4. 以下哪种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最广泛?A. 乳酸菌B. 酵母菌C. 霉菌D. 放线菌答案:B5.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技术不是用于提高发酵效率的?A. 基因工程B. 酶工程C. 细胞培养D. 抗生素筛选答案:D6.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以下哪种因素不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A. 温度B. 氧气C. 光照D. 营养物质答案:C7. 在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发酵过程生产的?A. 酒精B. 抗生素C. 维生素D. 塑料答案:D8.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不是用于微生物分离纯化的?A. 离心机B. 过滤器C. 培养箱D. 色谱柱答案:C9. 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微生物代谢产物?A. 酒精B. 乳酸C. 二氧化碳D. 纤维素答案:D10.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发酵过程生产的?A. 酒精B. 抗生素C. 维生素D. 塑料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工程中,发酵过程的控制包括对温度、pH值、________和________的控制。

答案:氧气供应、营养物质2. 微生物工程中,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微生物可以提高其生产________的效率。

答案:目标产物3. 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________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因素。

答案:环境条件4. 微生物工程中,________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本条件之一。

答案:营养物质5. 微生物工程中,通过________技术可以提高微生物的发酵效率。

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名词解释1.富集培养:分为分批式富集培养和恒化式富集培养。

分批式富集培养指将富集培养物转接到新的同一种培养基中,重新建立选择性压力,如此重复转种几次后,再取此富集培养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以获得单菌落。

恒化式富集培养是通过改变限制性基质的浓度,来控制两类不同菌株的比生长速率2.自然选育: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

3.诱变选育:用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人工诱发的基因突变4.杂交育种:将不同菌株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重组,使不同菌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重组体中,得到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5.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包括种间、种内及属间)融合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6.前体: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后,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而有较大的提高。

7.促进剂: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8.抑制剂: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抑制剂会抑制某些代谢途径的进行,同时刺激另一代谢途径,以致可以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9.合成培养基:用化学成分和数量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可减少不能控制因素。

10.天然培养基:采用化学成分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各种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浸出物、水解液等物质制成的。

11.孢子培养基:制备孢子用的培养基,营养不太丰富。

12.种子培养基:满足菌种生长用的。

营养丰富,氮源、维生素比例较高。

13.发酵培养基:满足大生产中大量菌体生长和繁殖以及代谢产物积累的营养物质。

14.发酵热: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15.生物热: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本身产生的大量热。

16.搅拌热:搅拌器的机械搅拌的动能以摩擦放热的方式使热量散发在发酵液中17.生理碱性物质:被微生物利用后,使PH上升的物质18.生理酸性物质:被微生物利用后,使PH下降的物质19.OTR: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的氧传递速率[mol/(m3·s)]OTR=K L a(C*-C L)K L——以氧浓度为推动力的总传递系数(m/s)a——比表面积(m2/m3)K L a——容积传递系数(s-1)C*——与p平衡的液相氧浓度(mol/m3)C L——液相主体氧浓度(mol/m3)20.摄氧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量21.临界氧浓度:在好氧发酵中,满足微生物呼吸的最低氧浓度。

微生物工程题库参考答案

微生物工程题库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微生物工程原理第一、二章微生物工程概论、生产菌种的来源SOS生色检测法:利用DNA损伤时,可活化yecA蛋白,进而分解噬菌体的阻遏蛋白,再引起sifA(sulA)基因启动子启动LacZ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检测能损伤DNA的抗肿瘤药物的目的。

生化诱导分析法(BIA):采用测定溶原性λ噬菌体阻遏物支配下的启动子控制的转录和表达的酶活性的方法。

1、微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有?(1)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微生物技术最早开发应用的领域,至今产量和产值仍占微生物工程的首位。

食品加工、含醇饮料、发酵乳制品、调味品等(2)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生物制品、酶抑制剂(3)在轻工业中的应用糖酶、蛋白酶、果胶酶、脂肪酶、凝乳酶、氨基酰化酶、甘露聚糖酶等(4)在化工能源中的应用醇及溶剂、有机酸、多糖、清洁能源等(5)在农业中的应用生物农药、生物除草剂、生物增产剂等(6)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污水处理(厌气法、好气法)(7)在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各种工具酶等2、抗肿瘤药物产生菌的分离原理临床上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是直接作用于核酸或抑制核酸生物合成的物质,大部分具有抗菌或抗真菌的活性,现发展出利用微生物筛选作用于DNA 的抗肿瘤药物的方法,如生化诱导分析法、 SOS生色检测法生化诱导分析法(BIA):采用测定溶原性λ噬菌体阻遏物支配下的启动子控制的转录和表达的酶活性的方法。

将E.coli lacZ 连接在λ噬菌体的PL启动子下,当DNA损伤时,诱发λ阻遏蛋白CI分解, PL启动子启动lacZ 基因转录,表达出β-半乳糖苷酶。

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可检测能损伤DNA的抗肿瘤药物的存在X-Gal。

作显色底物;反应后呈蓝色SOS生色检测法:利用DNA损伤时,可活化yecA蛋白,进而分解噬菌体的阻遏蛋白,再引起sifA(sulA)基因启动子启动LacZ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检测能损伤DNA的抗肿瘤药物的目的3、利用DNA修复能力突变株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原理生物--两个以上的DNA修复基因,一个DNA修复基因损伤或变异,仍能存活,但对能引起DNA损伤的化合物十分敏感,易发生死亡4、抗病毒药物产生菌的筛选分离方法(1)作用于核酸的方法--药物毒性高;(2)小平板测定由病毒引起的细胞变性效果(CPE);(3)病毒复制中特有的DNA复制酶和核酸合成酶的酶抑制剂第三章优良菌种的选育结构不稳定:由于重组质粒DNA发生缺失、插入或重排引起的质粒结构变化。

微生物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试题库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难以观察的生物,主要包括哪些类群?A. 病毒、细菌、真菌B. 细菌、真菌、原生动物C. 病毒、真菌、原生动物D. 细菌、真菌、病毒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特点?A. 体积小B. 种类繁多C. 代谢类型多样D. 个体大答案:D3.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B. 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C.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D. 细胞膜、核糖体、细胞核答案:A二、填空题4.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异养、自养、共生5.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们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答案: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三、判断题6. 所有微生物都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错误(不是所有微生物都需要氧气,有些微生物是厌氧的)7.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8. 简述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作为病原体的研究对象,用于疫苗的开发;在抗生素的发现和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益生菌改善人体肠道健康;以及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等。

9.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包括发酵过程的控制,如在酸奶、啤酒、面包等食品的生产中;同时,微生物也被用于食品的保存,例如通过发酵产生抗菌物质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五、论述题10. 论述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对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们参与自然界中物质循环,如碳、氮、硫的循环,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在环境保护中,微生物被用于生物修复,例如污水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另外,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库的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微生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它们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试卷及答案

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试卷及答案

四川理工学院试卷(A 试卷)课程名称: 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对发酵液pH 值进行调节的主要方法是 、 、 。

2.微生物的呼吸强度2O Q 与耗氧速率 r 之间的关系是: 。

3.工业发酵产物分为 、 、 。

4.通风过程中,氧传递从供氧方面来看,其主要阻力来自于 。

5.大规模工业生产常用的培养方法可分为: 培养、 培养、 培养、 培养。

6.发酵工业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一般包括: 、 和 。

7.淀粉糖酸水解的分解反应是由葡萄糖分解为 、 以及 等非糖产物。

8.在糖酵解(EMP )途径中,对磷酸果糖激酶的酶活性起抑制作用的的物质主要有 、 等。

二、选择题 供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干要求,选出将其番号填入“()”中。

(每小题3分,共15分)9.属于发酵工艺过程控制的是( )①培养基控制; ②搅拌器转速控制; ③发酵液体积控制; ④发酵液pH 值控制10.以下所列发酵产物提取精制方法中,不涉及膜分离技术的是( )①电渗析; ②薄膜蒸发浓缩; ③超滤浓缩; ④反渗;11.下列处理属机械消泡的是( )①添加高碳醇; ②添加聚硅油; ③超声波共振; ④添加植物油;12.下列因素中,不会明显影响凝胶层离法分离效果的因素是( )①洗脱液离子强度; ②样品浓度;③洗脱液流速; ④洗脱操作温度;13.影响离子交换树脂交换速度的因素是( )①溶液的体积; ②树脂的使用量; ③操作温度; ④树脂的强弱;三、解释概念 (每小题3分,共15分)14.培养基:15.化学消泡:16.淀粉水解糖制备的酸酶法:17.葡萄糖效应:18.浓差极化:四、判断正误 在叙述正确题后的“(√)”中划“”,在叙述错误题后的“()”中划“×”;(每小题1分,共5分)19.培养基灭菌中,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常用热阻来表示。

( )20.发酵过程中pH 一般不会变化。

( )21.结晶过程是物理变化过程。

( )22.微生物工程分为两大部分:发酵部分和提纯部分。

微生物工程考试试题

微生物工程考试试题

微生物工程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微生物工程的核心是()A 微生物菌种选育B 发酵工艺控制C 下游分离提取D 设备选型2、以下哪种微生物常用于工业发酵生产抗生素?()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放线菌3、发酵培养基中碳源的作用是()A 提供能量B 构成细胞成分C 调节渗透压D 以上都是4、微生物发酵过程中,pH 值的控制非常重要,通常采用()来调节 pH 值。

A 氢氧化钠B 盐酸C 缓冲液D 以上均可5、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微生物菌种的保藏?()A 斜面低温保藏法B 液体石蜡保藏法C 冷冻干燥保藏法D 以上都是6、好氧发酵过程中,溶氧的控制至关重要,增加溶氧的方法不包括()A 增加通气量B 提高搅拌速度C 降低发酵温度D 增加罐压7、发酵过程中泡沫的产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消除泡沫的方法有()A 机械消泡B 化学消泡C 两者结合D 以上都不对8、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温度对发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影响微生物生长B 影响产物合成C 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D 以上都是9、以下哪种发酵类型属于厌氧发酵?()A 酒精发酵B 谷氨酸发酵C 青霉素发酵D 柠檬酸发酵10、工业发酵中,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是()A 获得足够数量的纯种细胞B 缩短发酵周期C 降低生产成本D 以上都是11、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积累通常遵循()规律。

A 生长偶联型B 部分生长偶联型C 非生长偶联型D 以上都有可能12、以下哪种设备常用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搅拌?()A 桨式搅拌器B 涡轮式搅拌器C 推进式搅拌器D 以上都是13、微生物发酵生产中,灭菌的目的是()A 杀死所有微生物B 杀死芽孢和孢子C 杀死细菌D 杀死真菌14、以下哪种分离方法常用于发酵液中细胞的分离?()A 离心分离B 过滤分离C 膜分离D 以上都是15、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染菌的主要原因是()A 设备渗漏B 空气过滤不彻底C 种子带菌D 以上都是16、以下哪种发酵产品是通过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获得的?()A 氨基酸B 核苷酸C 抗生素D 维生素17、微生物发酵过程的优化通常包括()A 培养基优化B 培养条件优化C 菌种改良D 以上都是18、以下哪种微生物可以用于生产酸奶?()A 双歧杆菌B 枯草芽孢杆菌C 大肠杆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19、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曲线通常包括()A 延滞期B 对数生长期C 稳定期D 以上都是20、工业发酵中,发酵罐的类型有()A 机械搅拌式发酵罐B 气升式发酵罐C 自吸式发酵罐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微生物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特定,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一门技术。

微生物工程模拟考试题+答案

微生物工程模拟考试题+答案

微生物工程模拟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微生物工程中,菌种选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菌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B. 提高菌种的生长速度C. 提高菌种的产量D. 提高菌种的抗病能力答案:C2.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菌种的保藏?A. 液氮冷冻保藏B. 高温保藏C. 干燥保藏D. 液态氢保藏答案:A3. 在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培养基的成分?A. 碳源B. 氮源C. 生长因子D. 抗生素答案:D4. 微生物工程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发酵过程中菌种的扩大培养?A. 液态培养法B. 固态培养法C. 流加培养法D. 种子罐培养法答案:D5. 微生物工程中,发酵罐内的气体交换方式主要有哪两种?A. 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B. 自然对流和文丘里效应C. 强制对流和文丘里效应D. 自然对流和离心式通风答案:A6. 微生物工程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发酵过程中产物浓度的测定?A. 紫外分光光度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B7. 微生物工程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菌种的分离和纯化?A. 平板划线法B. 液体稀释法C. 凝胶渗透色谱法D. 高效液相色谱法答案:A8. 微生物工程中,哪种设备用于发酵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控制?A. 发酵罐B. 空气压缩机C. 温度控制器D. 压力控制器答案:C9. 微生物工程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菌种的遗传改造?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转移D. 基因编辑答案:B10. 微生物工程中,哪种物质可以用于抑制杂菌的生长?A. 抗生素B. 消毒剂C. 生长因子D. 碳源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微生物工程中发酵过程的基本原理。

答案:发酵过程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生有用的物质的过程。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利用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代谢,产生目标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微生物工程原理第一、二章微生物工程概论、生产菌种的来源SOS生色检测法:利用DNA损伤时,可活化yecA蛋白,进而分解噬菌体的阻遏蛋白,再引起sifA(sulA)基因启动子启动LacZ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检测能损伤DNA的抗肿瘤药物的目的。

生化诱导分析法(BIA):采用测定溶原性λ噬菌体阻遏物支配下的启动子控制的转录和表达的酶活性的方法。

1、微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有?(1)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微生物技术最早开发应用的领域,至今产量和产值仍占微生物工程的首位。

食品加工、含醇饮料、发酵乳制品、调味品等(2)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生物制品、酶抑制剂(3)在轻工业中的应用糖酶、蛋白酶、果胶酶、脂肪酶、凝乳酶、氨基酰化酶、甘露聚糖酶等(4)在化工能源中的应用醇及溶剂、有机酸、多糖、清洁能源等(5)在农业中的应用生物农药、生物除草剂、生物增产剂等(6)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污水处理(厌气法、好气法)(7)在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各种工具酶等2、抗肿瘤药物产生菌的分离原理临床上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是直接作用于核酸或抑制核酸生物合成的物质,大部分具有抗菌或抗真菌的活性,现发展出利用微生物筛选作用于DNA 的抗肿瘤药物的方法,如生化诱导分析法、SOS生色检测法生化诱导分析法(BIA):采用测定溶原性λ噬菌体阻遏物支配下的启动子控制的转录和表达的酶活性的方法。

将E.coli lacZ 连接在λ噬菌体的PL启动子下,当DNA损伤时,诱发λ阻遏蛋白CI分解,PL启动子启动lacZ 基因转录,表达出β-半乳糖苷酶。

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可检测能损伤DNA的抗肿瘤药物的存在X-Gal。

作显色底物;反应后呈蓝色SOS生色检测法:利用DNA损伤时,可活化yecA蛋白,进而分解噬菌体的阻遏蛋白,再引起sifA(sulA)基因启动子启动LacZ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检测能损伤DNA的抗肿瘤药物的目的3、利用DNA修复能力突变株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原理生物--两个以上的DNA修复基因,一个DNA修复基因损伤或变异,仍能存活,但对能引起DNA损伤的化合物十分敏感,易发生死亡4、抗病毒药物产生菌的筛选分离方法(1)作用于核酸的方法--药物毒性高;(2)小平板测定由病毒引起的细胞变性效果(CPE);(3)病毒复制中特有的DNA复制酶和核酸合成酶的酶抑制剂第三章优良菌种的选育结构不稳定:由于重组质粒DNA发生缺失、插入或重排引起的质粒结构变化。

分裂不稳定:由于细胞分裂过程中质粒缺失分配到子细胞中而导致整个质粒丢失准性生殖:指真菌不通过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过程。

准性生殖过程包括异核体的形成、二倍体的形成和体细胞的重组.互变异构效应:指四种碱基第六位上的酮基或氨基的瞬间变构,会引起碱基错配。

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变效应:指在自然环境中存在低剂量的宇宙射线、各种短波辐射、低剂量的诱变物质和微生物自身代产生的诱变物质等的作用引起的突变。

自然选育: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1、提高质粒稳定性的方法?两阶段培养法:一增加菌体、二诱导外源基因表达适当培养条件:温度、pH、培养基组分和溶解氧等2、质粒不稳定的产生原因?质粒不稳定---分裂不稳定的两因素:①含质粒菌产生不含质粒子代菌的频率;②这两种菌的比生长速率差异的大小低拷贝---产生不含质粒子代菌频率高;高拷贝---比生长速率低拷贝数与工程菌本身特性、培养条件有关3、影响外源基因在酵母中表达的因素?因素:外源基因的拷贝数、表达效率、外源蛋白糖基化、宿主菌株的影响(1)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应协调---稳定性、拷贝数、细胞生长量、表达效率(2)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与启动子、分泌信号和终止序列有关①启动子:上游激活序列+近端启动子(TATA序列、起始密码子),分为组成型、诱导型②启动子(可改变表达效率)③分泌信号:信号肽、前导肽部分编码序列,分泌过程--加工切割--正确产物④终止序列:保证适当终止.加Poly(A)尾巴---mRNA比较稳定(3)外源蛋白的糖基化糖基化---N-糖苷键、O-糖苷键氨基末端修饰---二硫键形成---蛋白质折叠---糖基化---分泌(4)宿主菌株的影响菌特点:生长能力强、源蛋白酶弱、菌株性能稳定、分泌能力强等4、酵母菌的载体系统?酵母载体多为穿梭载体---同时有细菌和酵母的复制原点和选择标记---能在细菌和酵母中--复制和表型选择(1) 克隆载体的复制序列---四类①酵母附加体质粒(YEp类)复制序列---酵母源2um质粒成分,拷贝数约为5-50②酵母复制型质粒(YRp类)复制序列---非2um来源的自主复制序列(ARS),来自酵母染色体或其他生物;稳定性差,拷贝数少③酵母着丝粒质粒(YCp类)复制序列---ARS,有酵母染色体中心粒成分,以一种类似染色体的单位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稳定性好,拷贝数一个④酵母整合型质粒(YIp类)载体有与酵母染色体重组的序列---整合到染色体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拷贝数—个(2) 表达载体在克隆载体中插入酵母的表达盒和终止子等调控序列,即可构建成酵母的表达载体。

表达盒包括酵母菌强启动子多克隆位点的3’端非编码区。

5、在大肠杆菌中真核基因的表达形式三种表达方式:即融合蛋白、非融合蛋白、分泌型表达蛋白(1)融合蛋白:指蛋白质的N端是一段原核DNA序列,C端接上真核基因序列。

优点:基因操作简便、表达蛋白较稳定、可高效表达;缺点:因有原核序列---免疫原性---只能作为抗原用;切除---原核多肽---具有生物活性的真核蛋白(2)非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真核蛋白mRNA的ATG密码子为起始表达的蛋白质,保持蛋白质原有的生物活性,但易被蛋白酶降解。

N末端有甲硫氨酸,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

(3)分泌表达:通过将外源基因连接到编码原核蛋白信号肽的下游来实现。

常用信号肽:碱性磷酸酶(phoA) 、膜外周质蛋白(OmPA) 、霍乱弧菌毒素B亚单位(CTXB)等及大白鼠胰岛素原信号肽。

6、真核表达系统包括①酵母: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最有效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基因组小,仅为大肠杆菌的4倍;世代周期短;有单倍体、双倍体两种形式;生长繁殖迅速,容易培育,不产生有毒物质,基因工程操作方便,与原核生物相似;表达产物能够糖基化;②丝状真菌:特点是有很强的蛋白质分泌能力,能正确进行翻译后加工---剪切和糖基化等转录和翻译--进入周质---信号肽酶识别---切掉信号肽--生物活性7、影响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因素(1)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基因拷贝数增加---基因表达产物产量----增加(2)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①影响表达效率因素:启动子的强度、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有效性、SD序列和起始密码子ATG之间的距离、密码子的组成②启动子---转录水平上影响基因表达;有强弱之分;下游应有转录终止子;③SD序列和起始密码子ATG之间的距离及序列----mRNA翻译成蛋白质的效率有明显影响④消除核糖体结合位点及其附近的潜在二级结构⑤密码子组成影响翻译效率----偏爱性(3)表达产物的稳定性提高稳定性----避免蛋白酶降解:产生融合蛋白;表达在胞浆周质的空隙;改变真核蛋白二硫键的位置;选用蛋白酶缺陷型菌(4)细胞的代负荷减轻负荷:将细胞生长和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成两个阶段8、原生质体制备与融合方法(1)原生质体制备:酶解出发菌的细胞壁---高渗溶液中---释放原生质体革兰阳性细菌---用溶菌酶;革兰阴性细菌---EDTA+溶菌酶;链霉菌---在含甘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后用溶菌酶;酵母---巯基乙醇+EDTA的溶液中培养,用蜗牛酶或纤维素酶;霉菌---几丁质酶、纤维素酶(2)原生质体融合和再生A. 融合方法:化学因子(聚乙二醇)、电场诱导、生物因子(仙台病毒);B. 再生:涂布在高渗培养基上培养(3)融合子的检出在选择性培养基上检出,通过两个遗体标记互补确定9、原生质体融合的优越性①受接合型或致育型的限制小,两亲株没有供体和受体之分,有利于不同种属微生物的杂交②重组频率高于其他杂交方法:原生质体剥离了细胞壁,去除了细胞间物质交换的主要障碍,也避免了修复系统的制约;再加上促融剂的诱导作用,重组频率显著提高③遗传物质的传递更加充分、完善,既有核配又有质配。

④可以采用温度、药物、紫外线等处理纯化亲株的一方或双方,然后使其融合,筛选再生重组子菌落,提高筛选效率⑤用微生物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可明显提高诱变频率10、酵母菌交配方式孢子与孢子、单倍体细胞与孢子、细胞间11、原核表达系统包括①大肠杆菌:最常采用的原核表达系统;有细胞不溶性表达(包含体)、胞可溶性表达、细胞周质表达;无信号肽;不存在翻译后修饰作用;存在毒素。

②枯草芽孢杆菌:分泌能力强;不形成包含体;有很强的胞外蛋白酶,会对产物进行不同程度的降解③链霉菌:不致病、使用安全;分泌能力强,可将表达产物分泌到胞外;有糖基化能力等12、霉菌的杂交步骤①异核体形成:在基本培养基上接种两个营养缺陷型亲本,强迫其进行营养互补②双倍体的检出:A. 扇面--挑出孢子--分离纯化--双倍体。

B. 异核体菌丝打碎--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分离异核体菌落--原养型扇面分离纯化。

C. 异核体孢子--涂布基本培养基--原养性菌落中分离纯化--杂合双倍体。

③分离子的检出:杂合双倍体单孢子--完全培养基平板—菌落成熟--从斑点处挑取孢子--完全培养基斜面--纯化和鉴别--分离子13、组成型突变株的筛选调节基因或操纵基因发生突变,都有可能获得组成型突变株筛选原则:设计某种有利于组成型菌株生长,并限制诱导型菌株生长的培养条件,造成组成型菌株生长优势或适当的分辨两类菌落的方法,选出组成型突变株14、诱变后的突变菌株包括?营养变异、抗性变异、代变异、形态变异、生长繁殖变异和发酵温度变异等15、优良菌种的基本特性①菌种的生长繁殖能力强,具较强的生长速率,产生孢子的菌种应具有较强的产孢子能力。

②菌种的培养基和发酵醪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尤其对发酵原料成分的波动敏感性较小。

③对需要添加的前体物质有耐受能力,且不能将这些前体物质作为一般碳源利用④菌种应具有在较短的发酵周期产生大量发酵产物的能力。

⑤能高效地将原料转化为产品。

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竟争力。

⑥在发酵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与目标产品性质相近的副产物及其它产物。

⑦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泡沫要少,这对提高装料系数,提高单罐产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⑧具有抗噬菌体感染的能力。

⑨菌株遗传特性稳定,以保证发酵能长期、稳定进行,有利于实施最佳工艺控制。

⑩菌种纯粹,不易变异退化,不产生任何有害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以保证安全。

16、简述放线菌的四种遗传体系和杂交方法(1)遗传体系①异核现象:菌丝间的接触和融合形成异核体,在同一条菌丝或细胞中含有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