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课后题参考答案样本

合集下载

发酵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温州医科大学

发酵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温州医科大学

发酵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发酵工业的发展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下列产品中属于发酵第三个阶段代表性的主要产品是()A:酒精 B:青霉素 C:甘油 D:枸橼酸 E:胰岛素答案:青霉素2.下列不属于发酵过程常利用的微生物的选项是()A:霉菌 B:酵母细胞 C:放线菌 D:大肠杆菌 E:CHO细胞答案:CHO细胞3.发酵工程主要涉及内容包括()A:菌的代谢与调控 B:产品的分离纯化和精制 C:发酵反应器的设计与自动控制 D:培养基灭菌 E:菌种构建与筛选答案:菌的代谢与调控;产品的分离纯化和精制;发酵反应器的设计与自动控制;培养基灭菌;菌种构建与筛选4.根据微生物的发酵产物不同分为()A: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 B:微生物酶发酵 C:基因工程细胞发酵 D:微生物菌体发酵 E: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答案: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酶发酵;基因工程细胞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5.维诺格拉斯基(Winograsky)和贝杰林克(Beijerink)建立丙酮-丁醇单菌发酵,实现真正的无杂菌发。

()A:错 B:对答案:错6.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转折时期,是现代发酵工业的开端。

()A:错 B:对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初级代谢产物的是()A:核酸 B:核苷酸 C:色素 D:脂肪酸 E:酒精答案:核酸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一种抗生素只有一种组分 B:一种菌只能产生一种抗生素 C:次级代谢产物在菌体生长阶段大量产生 D:L-氨基乙二酸是青霉素合成底物答案:一种菌只能产生一种抗生素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底物只能被一种酶催化 B:次级代谢产物不需要酶催化 C:次级代谢而产物的合成酶对底物要求的特异性不强 D: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不能共用前体答案:次级代谢产物不需要酶催化4.下列属于青霉素构建单位的是()A:L-缬氨酸 B:L-半胱氨酸 C:L-α-氨基乙二酸 D:L-谷氨酸 E:L -组氨酸答案:L-缬氨酸;L-α-氨基乙二酸;L-谷氨酸5.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后的修饰包括()A:氨基化 B:羟基化 C:酰基化 D:甲基化 E:糖基化答案:氨基化;羟基化;酰基化;甲基化;糖基化6.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常见的调节蛋白活性的方式,即在蛋白质的丝氨酸和蛋氨酸残基的羟基进行磷酸化。

【课后训练】第1章 发酵工程 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课后训练】第1章 发酵工程 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新人教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课后训练1.3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酵工程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B.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中提取一些酶C.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D.发酵工程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菌体答案:C解析:单细胞蛋白是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的微生物菌体。

2.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答案:D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繁殖快,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如果从开始便持续通入无菌空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不产生酒精。

3.啤酒是发酵工程的主要产品。

下列关于啤酒发酵的说法,错误的是()A.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B.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在主发酵阶段完成C.主发酵阶段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D.后发酵阶段是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进行的答案:C解析:在啤酒生产的主发酵阶段,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4.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菌体,则进行分离提纯时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过滤B.过滤、沉淀C.萃取、离心D.沉淀、萃取答案:B5.下列产品不属于发酵工程产品的是()A.味精B.啤酒C.豆浆D.人生长激素答案:C6.现代工业生产中往往采用规范的流程进行发酵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

下图是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培养的,①是;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培育的,②是。

(2)④表示,⑤表示。

(3)整个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发酵,在此环节需要随时取样、检测等,以了解发酵进程,还要及时添加,同时严格控制等发酵条件。

(4)若发酵所得产品是单细胞蛋白,则往往采用的方法进行提取。

发酵工程_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发酵工程_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发酵工程_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发酵工程的目标不包含()答案:无污染2.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本征动力学参数?答案:微生物比生长速率μ3.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底物消耗速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不包括()答案:细胞得率4.下列发酵产物属于非生长相关型的是()答案:抗生素5.下列不是分批发酵优点的是()答案:发酵设备外的外围设备利用度高6.下列关于分批发酵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分批发酵过程中碳源耗尽时需进行补料维持发酵7.连续发酵处于流动状态,不属于稳态过程。

答案:错误8.底物比消耗速率qs是指单位质量细胞在单位时间内的底物消耗量。

答案:正确9.乙醇发酵按照Ganden的分类方法属于非生长相关型。

答案:错误10.分批发酵过程中如果目的产物为初级代谢产物,则可设法延长稳定期获得更多的产物。

答案:错误11.发酵液pH的改变会对发酵体系产生很大影响,影响菌体生长和产物代谢方向。

答案:正确12.根据氧传递方程的推导,在氧传递过程中的主要阻力是()答案:液膜阻力13.关于气体溶解过程双膜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答案:气膜内气体分子和液膜内液体分子以对流状态流动14.发酵过程中的氧传递方程式OTR=KLa(C*-CL)中,C*-CL代表()答案:氧浓度推动力15.以下不是通过影响氧饱和浓度来改变推动力的因素是()答案:微生物的耗氧能力16.通气准数Na与搅拌转速、通气线速度以及搅拌桨直径相关。

通气搅拌功率和搅拌轴功率的比值PG/P=1-12.6Na与PG/P= 0.62-1.85Na成立时,要求Na分别满足()答案:<0.035;≥0.03517.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对KLa的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答案: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a上升至最大值后保持不变18.一般来说高产菌具备的特点是呼吸强、生长快、代谢旺盛、产物专一。

答案:错误19.对好氧微生物的发酵过程进行温度控制时,应该在保证最适酶活的温度范围内尽可能选择较低的温度,以提高氧传递的推动力。

发酵工程课后题参考答案样本

发酵工程课后题参考答案样本

发酵工程课后题参考答案样本发酵课后题参考答案1.试述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答: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无聊和设备中所有生命无知的过程。

灭菌是用无力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空气, 地表以及容器和器具表面的微生物。

消毒和灭菌的区别一方面在于消毒仅仅杀死生物体或非生物体表面的微生物, 而灭菌是杀死所有的生命体。

另一方面在于消毒一般只能杀死营养细胞, 而不能杀死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等, 适合于发酵车间的环境和发酵设备, 器具的无菌处理。

2简述染菌的检验方法及染菌类型的判断。

答: 生产上要求准确, 迅速的方法来检查出污染杂菌的类型及其可能的染菌途径, 当前有一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1.显微镜检查法。

一般见简单的染色法或革兰氏染色法, 将菌体染色后镜检。

对于霉菌, 酵母发酵, 先用低倍镜观察生产菌的特征, 然后用高倍镜观察有无杂菌的存在。

根据生产菌与杂菌的不同特征来判断是否杂菌, 必要时还可用芽胞染色或鞭毛染色。

2.平板划线培养检查法。

先将待检样品爱无菌平板上划线, 根据可能的染菌类型分别置于37或27摄氏度下培养, 8个小时后可观察到是否有杂菌污染。

对于噬菌体检查, 可采用双层平板培养法。

3.肉汤培养检查法。

将待检样品介入无菌的肉汤培养基中, 分别置于37或27摄氏度下进行培养, 随时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并取样镜检, 判读是否有杂菌污染及杂菌的类型。

4.发酵过程的异常现象观察法。

发酵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如溶解氧, PH, 尾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发酵液的粘度等的异常变化, 都可能产生染菌的重要信息, 也根据这些异常现象来分析发酵是否染菌。

3 发酵工业用菌种应具备哪些特点?①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生长, 且生成的目的产物产量高、易于回收;②生长较快, 发酵周期短; ③培养条件易于控制; ④抗噬菌体及杂菌污染的能力强; ⑤菌种不易变异退化, 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⑥对放大设备的适应性强; ⑦菌种不是病原菌, 不产生任何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

发酵工程(潍坊医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潍坊医学院

发酵工程(潍坊医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潍坊医学院

发酵工程(潍坊医学院)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潍坊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第一章测试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B: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C: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D: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答案: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2.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实现以下哪项的关键环节A:社会化B:商品化C:产业化D:安全化答案:产业化3.发酵过程的灭菌范围不包括A:发酵设备B:培养基C:操作人员D:发酵工程提供的空气答案:操作人员4.下列不属于发酵工程应用的是A:生产啤酒、果酒和食醋等B:用于化学检测和水质监C:生产抗生素、维生素、药用氨基酸等D: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和添加剂答案:用于化学检测和水质监5.如果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是菌体,菌体分离采用的方法是A:萃取B:过滤C:蒸馏D:离子交换答案:过滤6.巴斯德效应是指A:乳酸对微生物的抑制B:氧气对发酵作用的抑制C:酒精对葡萄糖分解的抑制D:氧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答案:氧气对发酵作用的抑制7.发酵生产所用的原料主要以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为主,因为这些生物质原料具有可再生的优点。

A:对 B:错答案:对8.发酵过程一般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

A:错 B:对答案:错9.目前,人们把利用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称为发酵。

A:对 B:错答案:对10.发酵过程的灭菌范围包括:培养基、发酵设备、发酵工程提供的空气。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细菌、放线菌生长繁殖一般要求的环境是A:中性B:偏酸C:偏碱答案:偏碱2.透明圈法即在平板培养基中加入溶解性较差的底物,使培养基A:不变B:澄清C:浑浊答案:浑浊3.诱变处理时的所用的出发细胞应处于菌株A:延迟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亡期答案:对数生长期4.工业菌种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遗传性状稳定B:生长迅速C:经诱变产生变异和遗传D:不能长期保存答案:不能长期保存5.以下属于化学诱变剂剂的是A:快中子B:紫外线C:X-射线D:甲基硫酸乙酯答案:甲基硫酸乙酯6.平板划线分离法不需要下面哪个物品或设备A:电泳仪B:琼脂培养基平板C:超净工作台D:接种环答案:电泳仪7.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

《发酵工程》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发酵工程》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发酵工程》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延迟期:pH值基本不变;对数生长期:pH值下降;产物生产阶段:pH变化较小,基本趋于稳定;菌体自溶阶段:随着基质的耗尽,菌体蛋白酶的活跃,培养液中氨基氮增加,致使pH又上升。

参考答案:对2.是菌种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参考答案:连续传代3.使用高压锅灭菌时,打开排汽阀的目的是参考答案:排尽锅内冷空气4.大多数芽孢细菌形成芽孢在哪个时期参考答案:对数期5.从自然界中筛选菌种时,采样后通常会对样品进行预处理,请问如果采集到的目的微生物在样品中的含量非常少时,就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方法,即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

参考答案:富集培养6.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7.菌种分离方法常用的有、、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等。

参考答案:稀释分离法###划线分离法###涂布分离法8.我们在选择培养基的灭菌温度时,一般采用参考答案:高温快速9.什么是富集培养法?参考答案: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特点,通过控制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或培养条件,使目的微生物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以利于分离到所需要的菌株。

10.通过影响微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是参考答案:pH11.如果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经检验发现耐热的芽孢杆菌,则导致染菌原因的最大可能是参考答案:培养基或设备灭菌不彻底12.高温对培养基成分的有害影响,表现在参考答案:形成沉淀###破坏营养###提高色泽###改变培养基的pH值###降低培养基浓度13.通气搅拌强度大,泡沫就会减少参考答案:错14.最适氧浓度是指最适合产物合成的溶解氧浓度范围。

参考答案:对15.抗生素的合成是在微生物生长的参考答案:稳定期16.能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参考答案: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机械搅拌###水分蒸发###发酵罐散热17.使用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时,通常会对原料进行蒸煮,蒸煮的过程是淀粉的和过程、参考答案:糊化###液化18.菌种的选育方法包括2大类,分别为:、参考答案:自然选育###菌种改良;遗传选育19.发酵过程中污染杂菌的途径可能有参考答案:种子带菌###无菌空气带菌###设备渗漏###培养基和设备灭菌不彻底###操作不当20.生产酒精的原料有参考答案:淀粉###糖蜜###纤维素###工业废液21.补料有利于控制微生物的中间代谢,补料的内容有参考答案:碳源###氮源###微量元素或无机盐###诱导酶的底物22.()、()参考答案:连续灭菌###分批灭菌23.目前发酵过程已经实现在线测量和控制的参数是参考答案: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消泡###流量24.在生产中,连续灭菌也叫()参考答案:连消25.菌种分离方法常用的有、、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等。

发酵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信阳农林学院

发酵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信阳农林学院

发酵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第一章测试1.20世纪前,人类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发酵过程来生产酒、醋、酱的过程属于发酵工业的()。

A:现代发酵工业阶段 B:原始天然发酵阶段 C:发酵工业初创阶段 D:发酵工艺全盛阶段答案:原始天然发酵阶段2.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一转折时期是指()。

A:基因工程技术 B:通气搅拌技术 C:纯培养技术 D: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答案:纯培养技术3.发酵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对外排放。

()A:对 B:错答案:错4.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打破了以厌氧发酵为主的工艺,实现了深层通风培养的划时代飞跃。

()A:对 B:错答案:对5.微生物药物是由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低微浓度下具有生理活性的初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

()A:错 B:对答案:错6.发酵工程由()三部分组成。

A:上游工程 B:酶工程 C:中游工程 D:下游工程答案:上游工程;中游工程;下游工程7.根据微生物发酵操作方式的不同,将发酵方式分为()。

A:连续发酵 B:补料分批发酵 C:分批发酵 D:半连续发酵答案: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分批发酵第二章测试1.下列属于次级代谢产物的是()。

A:蛋白质 B:多糖 C:抗生素 D:核酸答案:抗生素2.分批发酵时,产生菌生长周期分为三个时期:菌体生长期、产物合成期和()。

A:稳定期 B:衰亡期 C:菌体自溶期 D:对数生长期答案:菌体自溶期3.酶活性调节可通过改变代谢途径中一个或者几个关键酶的活性来调节代谢速度调节方式。

()A:对 B:错答案:对4.协同反馈抑制指的是当某一终产物的合成需要两种前体时另一前体物的大量存在可能激活受终产物抑制的酶的活性。

()A:错 B:对答案:错5.诱导酶是细胞为适应外来底物或其结构类似物而临时合成的一类酶。

()A:对 B:错答案:对6.酶活性调节方式有()。

A:同工酶调节 B:前馈作用 C:终产物抑制 D:补偿性激活答案:同工酶调节;前馈作用;终产物抑制;补偿性激活7.反馈抑制有哪几种类型()。

(完整版)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

发酵工程部分题库及答案1、举出几例微生物大规模表达的产品, 及其产生菌的特点?A.蛋白酶表达产物一般分泌至胞外,能利用廉价的氮源,生长温度较高,生长速度快,纯化、分离及分析快速;安全性高,得到FDA的批准的菌种。

B.单细胞蛋白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能利用廉价的培养基或生产废物。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

安全性高,得到FDA的批准的菌种。

C. 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温度较低,安全性高,能利用廉价的碳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D.抗生素生产性能稳定,产量高,不产色素,,能利用廉价原料F. 氨基酸代谢途径比较清楚,代谢途径比较简单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A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B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C.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D. 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E. 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F. 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4、讨论: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何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对遗传信息作选择性的表达,实现代谢的自动调节。

代谢的协调能保证在任何特定时刻、特定的细胞空间,只合成必要的酶系(参与代谢的多种酶)和刚够用的酶量。

一旦特定物质的合成达到足够的量,与这些物质合成有关的酶就不再合成了。

并且,已合成的酶的活力受到许多调节机制的控制,以确保新陈代谢全面协调,、为细胞的经济运行提供保证。

因此,细胞固有的生产关系支持细胞自身的增殖(生产细胞),不支持(人的)目的产物的过量生产(生产特定的初级代谢产物)。

而工业化生产要求特定表达某种或某类物质,只有正常代谢被打破,代谢协调失常的微生物才能达到要求5、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样品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初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6、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培养?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课后题参考答案
1.试述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答: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无聊和设备中所有生命无知的过程。

灭菌是用无力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空气, 地表以及容器和器具表面的微生物。

消毒和灭菌的区别一方面在于消毒仅仅杀死生物体或非生物体表面的微生物, 而灭菌是杀死所有的生命体。

另一方面在于消毒一般只能杀死营养细胞, 而不能杀死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等, 适合于发酵车间的环境和发酵设备, 器具的无菌处理。

2简述染菌的检验方法及染菌类型的判断。

答: 生产上要求准确, 迅速的方法来检查出污染杂菌的类型及其可能的染菌途径, 当前有一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1.显微镜检查法。

一般见简单的染色法或革兰氏染色法, 将菌体染色后镜检。

对于霉菌, 酵母发酵, 先用低倍镜观察生产菌的特征, 然后用高倍镜观察有无杂菌的存在。

根据生产菌与杂菌的不同特征来判断是否杂菌, 必要时还可用芽胞染色或鞭毛染色。

2.平板划线培养检查法。

先将待检样品爱无菌平板上划线, 根据可能的染菌类型分别置于37或27摄氏度下培养, 8个小时后可观察到是否有杂菌污染。

对于噬菌体检查, 可采用双层平板培养法。

3.肉汤培养检查法。

将待检样品介入无菌的肉汤培养基中, 分别置于37或27摄氏度下进行培养, 随时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并取样镜检, 判读是否有杂菌污染及杂菌的类型。

4.发酵过程的异常现象观察法。

发酵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如溶解氧, PH, 尾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发酵液的粘度等的异常变化, 都可能产生染菌的重要信息, 也根据这些异常现象来分析发酵是否染菌。

3 发酵工业用菌种应具备哪些特点?
①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生长, 且生成的目的产物产量高、易于回收;
②生长较快, 发酵周期短; ③培养条件易于控制; ④抗噬菌体及杂菌污染的能力强; ⑤菌种不易变异退化, 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⑥对放大设备的适应性强; ⑦菌种不是病原菌, 不产生任何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

4.防止菌种退化的方法有: 减少传代, 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用单细胞移植传代及科学保藏等措施
4.如何实现使微生物合成比自身需求多得多的产物? 试举例说明。

育种工作者的任务是设法在不损及微生物的基本活动的前提下,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以及各种工程学方法, 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结构, 打破其原有的代谢控制机制, 使之成为”浪费型”菌种。

同时, 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设计安排, 进行目的产物的过量生产, 最终实现产业化的目的。

分为以下育种方法: 常规育种, 细胞工程育种, 基于代谢调节的育种技术, 基因工程育种, 蛋白质工程育种, 代谢工程育种, 组成生物合成育种, 反向生物工程育种。

常规育种包括诱变和筛选, 其理论基础是基因突变, 新的诱变技术如: 低能离子束诱变, 激光辐射诱变和微波电磁辐射诱变, 原生质体诱变等。

细胞工程包括杂交育种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代谢工程育种是经过特定突变型的选育, 达到改变代谢通路、降低支路代谢产物的生产或切断支路代谢途径及提高细胞膜的透性, 使代谢流向目的产物积累的方向进行。

基因工程能创造新的物种, 能赋予微生物新的机能, 使微生物生产出自身原来不能合成的新物质, 或者增强它原有的合成能力。

蛋白质工程主要是寻找新的物种, 再从中分离筛选新的蛋白, 或经过对天然功能蛋白进行改造。

5设计一个从自然界中筛选高温淀粉酶产生菌的实验方案, 说出主要步骤及基本原理。

答: 欲从自然界中筛选高温淀粉酶产生菌, 最好在温度较高的南方, 或温泉, 火山爆发及北方堆肥中采集样品。

将采集来的样品经过预处理( 如高温加热) , 减少杂菌量, 然后进行富集培养, 富集培养以淀粉为唯一碳源, 这样形成的优
势菌种即为以为能产生淀粉酶的一类菌株, 然后采用平板筛选, 经过初筛与复筛, 最终获得性能优越的高温淀粉酶产生菌。

第三章
6、什么是培养基? 简述发酵培养基的特点和要求。

培养基是指用于维持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物形成的营养物质。

发酵培养基的特点和要求:
○1单位培养基既能够产生最大量的目的产物;
○2能够使目的产物的合成速率最大;
○3能够使副产物合成的量尽可能少;
○4所采用的培养基应该质量稳定、价格低廉、易于长期获得;
○5所采用的培养基尽量不影响工业好气发酵中的通气搅拌性能以及发酵产物的后处理等。

7简述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与要求及一般步骤。

目的: 为每次工业规模的发酵生产提供相当数量的代谢旺盛的种子。

要求:
①菌种细胞的生活力强, 转种之发酵罐后能迅速生长, 延迟期短
②菌种生理壮大稳定, 如菌丝形态、菌丝生长速率和种子培养液的特性等符合要求。

③菌种浓度及总量能满足大容量发酵罐接种量的要求。

④无杂菌污染, 保证纯种发酵。

⑤菌种适应性强, 能保持稳定的生产能力。

第六章
8微生物的发酵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 次级代谢产物一般在什么阶段开始合成?
微生物的发酵一般分为延滞期、对数生长期、衰减期、稳定期( 静止期) 和衰亡期五个时期。

次级代谢产物一般在稳定期开始合成。

9根据无抑制细胞生长动力学( Monod 方程) , 试述μ与Cs( 基质浓度) 之间的关系。

限制性底物的减少使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减小, 这里的Monod 方程能够表示成:
S S S
max C K C +=μμ其中, KS 是底物亲和常数, 表示的是微生物对该底物的亲和力。

在分批培养的中后期, 由于底物浓度的下降成为微生物生长的限制性因素, 培养中前期比生长速率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直到底物浓度下降到KS 水平, μ迅速下降, 最后跌倒零。

( P89图6-4)
卫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有计数、 重量和生理指标等方法。

计数法中有间接计数法和直接计数法。

直接计数法例如细菌计数板和血
10什么是Monod 方程? 其使用条件是什么? 请说明各个参数的意义。

Monod 方程是S S S
max C K C +=μμ, 它的使用条件是: 当培养物中只有一种限制性基
质而不存在其它生长因素的限制时。

其中, μ是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 μmax 是最大比生长速率, KS 是底物亲和常数, 表示的是微生物对该底物的亲和力, 其数值相当于μ处于μmax 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CS 是限制性底物的浓度。

11什么是初级代谢产物? 什么是次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经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 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物质, 如氨基酸、 核苷酸、 多糖、 脂类、 维生素等。

次级代谢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 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 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 这一过程的产物, 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12微生物生长中呼吸强度和摄氧率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各有哪些? 答: 在培养初期, 呼吸强度Qo2逐渐增高, 此时菌体浓度很低。

在对数生长期初期呼吸强度达到最大值, 即, 但此时菌体浓度还较低, 摄氧率并不高。

随着细胞浓度的迅速增高, 培养液的摄氧率也迅速增高, 在对数生长期的后期达到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