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唯物论专题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高三政治复习唯物论专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6课标Ⅱ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

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2.(2016上海2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

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持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3.(2016课标Ⅱ2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

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6课标Ⅲ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

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6江苏26)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

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B.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D.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6. (2015•江苏卷31.)“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诗句表明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 (2015•上海卷24.)下列属于意识能动性的有

A. 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趋势导致储蓄、消费结构变化

B. 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理论推动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发展

C. 面临低碳经济的冲击,全球资源、能源需求将趋于减少

D. 国际经济秩序处于新的转型期,全球经济的复杂性上升

8. (2015•全国I卷21.)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

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2015•天津卷9.)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B. 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C. 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D. 意识足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10. (2015•福建卷3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

选项是

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②→③

11.(2015西城期末 5.)正如右图,很多时候“yes”和

“no”只差一个角度。这启示我们

A.价值判断,是导致认识对象变化的原因

B.人具有能动性,思维灵活可能改变心境

C.个体受制于客观环境,应增强其适应性

D.真理与谬误界限分明,认识具有无限性

12. (2015西城一模27.)“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消愁愁更愁”……水,是中国古人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这种从审美的感受出发,去感悟人生、感悟世界的表达,表明

①人不仅认识外部世界,也认识自我②实践处于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

③求索真理往往表现为一个艰苦的历程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13.(2006北京39(3)“世界给我l6天,我给世界5000年”…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在北京燃烧

l6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展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要进行选择,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现方式上,大胆创意、精心策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周密组织,科学实施。

14. (2015西城期末27.)某些城市绿化选用树种一味求新、求变,盲目引进外地树种或国外树种。外

来树种对生长环境往往有较高要求,达不到立地条件就会枯死。每个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处

于相应的气候带,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被种群必然是适应当地地理条件的。因此,乡土树种应该始终是城市绿化的基本树种、骨干树种。

结合材料,说明城市绿化选用树种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分)

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1分)制定

树种选用方案应从本地地理条件出发,充分利用乡土树种。(1分)

②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一种本质联系。(1分)要坚持实事求是,经过调查研究,找到事物本

身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的依据。(1分)制定树种选用方案应尊重生态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避免盲目引进外来树种,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失衡。(2分)

15.(2016天津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3分)

材料三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2010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型升级。

(3)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12分)

【答案】

(3)(12分)①吉利集团的海外并购充分考虑了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吉利集团通过恰当选择对象,科学制定方案,从而成功实施并购,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充分发挥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③吉利集团遵循市场规则,成功并购,实现转型升级。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16.(2016上海34)分析说明题: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是中国制造2025目标,高品质产品是制造强国的标志。有位学者认为,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表现在对工作充满热爱与激情,工作中坚韧执着、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它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金钥匙。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

他论证说,历史上,中国工匠曾经名扬世界。但随着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代替传统手工生产,工匠角色逐渐淡出。

近年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即时效益,忽视产品灵魂——品质,靠“山寨”和低价竞争,造成产品品质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海淘一族不断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产品设计人性化不够,缺乏潮流引领,产品精细化不够,耐用性不强等问题。如何提高品质是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大做强中国企业,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就会到来。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评析这位学者是否完整论证了他的观点。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辩证统一。物质决定意识。该学者依据制造业现状,呼唤工匠精神回归,这一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他提出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以此开启中国制造业高品质时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使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他在论点中提出了“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而在论证中并没有涉及实践主体——匠人。缺少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仅仅倡导工匠精神,中国制造高品质时代还是无法开启。因此,该学者并未完整论证他的观点。

高三政治历史唯物论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政治历史唯物论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政治历史唯物论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一、知识再现 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 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注意两重性)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决定、反作用社会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 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这一趋势通过不断解决人类 社会基本矛盾解决。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 社会历史的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主体 方法论:树立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人民群众) 坚持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意义 二、考点扫描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正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考题训练 1、读表:《问候语的变迁》 上世纪70年代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90年代 2007年 2009年吃了吗下海了吗跳槽了吗买股票了吗买房子了吗 语言是一种味道,人们依靠它传情达意;语言更是一面镜子,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身影。问候语的变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是变化发展的 2、2010年5月,第41届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开幕。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从西雅图的太空时代的人类,到日本爱知的自然的睿智,再到上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历届世博会的主题,反映的都是当时人类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表明: ( ) ①社会存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社会意识能够反映社会存在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许多家庭不愿意自己宝宝属羊,认为生肖属羊的人命运不好。生肖决定人的命运,这是一种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这种思维却依然存在,这主要说明 ( )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迫切需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表明: (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C.生产关系变化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D.改革医药卫生体制就能实现共同富裕

《生活与哲学》唯物论主观题练习及参考答案.doc

《生活与哲学》唯物论主观题练习及答案 1 ?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安全“回家”。我国有关负责人透露,2007年前后, 中国航天员将实现太空行走。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答:(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就体现了这一点。 (2)在客观规律血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二中神六“回家”、实行太空行走以及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都体现了这一点。 2.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2008年全世界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水.飓风.地震等极端天气状况比以往更为严重。据此,有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只有服从它。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以上观点的认识。 答:(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火,具有不可抗拒性。 (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改变规律作用的形式和条件,造福于人类。 (3)题目中的观点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正确的,而认为人们只能服从规律,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有害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屮我们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來。 3?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 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答:(1)从材料一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2)材料二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口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对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

完整版唯物论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政治复习唯物论专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 〔2021课标Ⅱ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特别重视情报工作,实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依据敌我双 方力量的变化,找寻敌方单薄环节,灵巧调换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挣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 用兵如神的神秘在于 ①重视检查研究,依照不停变化的状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谛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擅长在瞬间万变的战场局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21上海2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丛林变为了延绵不停的“秃顶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葱翠的浩大林海,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谋事在人的气派 掌握事物展开规律,预示生态变化的趋向 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遇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在尊敬客观规律根基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2021课标Ⅱ23〕?韩非子·说林上?记录:一年春季,管仲跟从齐桓公去打仗,冬季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边跟着,果真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以下看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重点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表达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究竟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 ②④ 〔2021课标Ⅲ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域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跟着人员交往、文化沟通的增加,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应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应伦敦的阴冷天气和城市风采;“开函喜动色,清楚是君容〞反应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愉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能够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实质上是人的反应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应者就不行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应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本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1 江苏26〕俗语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说明,适量的紧张有利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类激 素能加强身体的免疫力,抵抗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 世界上的全部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没有人脑就不行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关于人体生理活动拥有调理控制作用 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实在 〔2021?江苏卷31.〕“假如你是鱼,不要沉迷天空。假如你是鸟,不要痴心大海。〞诗句说明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追求真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矛盾的广泛性和特别性互相联络 D.要坚持全部从实质出发,脚踏实地 7. 〔2021?上海卷24.〕以部下于意识能动性的有

唯物论复习试题作业含答案

图 唯物论复习试题 1 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堆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 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感性认识是丰富、生动和正确的 C.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D.感性认识有必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2(2011高考安徽卷11)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海淀区2012期中练习)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的内在力量。为进一步增强北京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城市精神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北京精神”提炼培育工作。提炼培育“北京精神”主要是因为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④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起积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4.(海淀区2012期中练习)一项由欧洲研究人员发布的实验结果称的实验距离中,中微子比光速快了60纳秒。若该实验正确,爱因斯坦理论中广为的“光法超越”将被打破;若超光速存在,则将现代物理学彻底颠覆,人类的物理知识将上升到另一个高度。这说明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B.运动是无条件的 C.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性 5.(海淀区2012期中练习)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家,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太空将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1年高三期中) “你是弱势群体吗?”在一系列社会调查中,无伦是扛着编织袋进城的农民工、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过万的白领、工作稳定的公务员,不少人纷纷给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回答6-7题。 6.“弱势心态”是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迅速分化的时代,人们的心灵承受着前所未有冲击、紧张、不安等情绪而产生的心态。这说明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7.弱势心态下,有人破罐破摔,有人堤内损失堤外补……最后可能把整个社会引入人人皆输的困境,这启示我们 ①必须想办法防范消极意识的消磨作用 ②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③要追寻弥散在各个阶层弱势心态的心理根源 ④要引导社会成员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社会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期中考试错题 4、韩愈有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下列诗句中与“草色遥看近却无”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论练习题含答案

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总结以前的4000多年,人类的自然观是把大自然奉为神灵。从15世纪,人类开始主宰自然界。但是实践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在合乎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利用自然。这是因为( ) A.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B.自然界是客观的 C.人与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的 D.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造着自然界的客观性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社会的客观性,A不选。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但并不是始终和谐统一,故C不选。D本身错误。 答案:B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客观的,因为( )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社会地理环境是客观的 ③人口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④社会思想、意识形态是客观的 ⑤生产方式具有客观性 ⑥生产力要素是客观的,而生产关系则是主观的 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②③⑤⑥ 解析:社会意识形态是主观的东西,而生产关系则是客观的,故④⑥不选。 答案:C 3.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解析:即万事万物唯一的共同的特点。 答案:D 4.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共同性表现在( ) A.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相同 B.运动的规律相同 C.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D.构成因素相同 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对物质概念的理解。A、B、D的叙述均是错误的。 答案:C 5.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 A.物质运动的绝对性B.世界的物质性 C.自然界的物质性D.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答案:B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A、C、D三项都是对“物质”的错误理解,世界上不仅存在物质,同时也存在意识现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的是各物质形态的共性,不是指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人脑本身也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一。 答案:B 7.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的理解。①的观点不符合题意,它主要说明自然界具有物质性;②③④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B 8.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没有虚空,世界充满着相互差别的存在物,运动就发生在这些存在物的相互关系之中。这说明(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解析:运动存在于客观存在物中,说明运动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注意不要误选B,B不是

唯物论习题答案解析

唯物论习题答案解析 1、(2012 高考天津卷 4)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 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 A.人的主观随意性 B. 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 C.真理的条件性 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2012 高考浙江卷 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 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 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12 高考江苏卷 28)图 3 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 们办事情要 A. 分工协作 B. 勇于创新 C. 尊重规律 D. 依靠群众 【答案】C 【解析】本题漫画讽刺了现实中一些拆东墙补西墙,从主 观愿望出发,从局部利益出发,而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所以启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答案选C 。 4、(2012高考江苏卷27)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 “今天,花儿喜爱欢悦/ 明天,就会凋谢/ 我们希望长驻一切/ 诱惑你,然后飞逸/ 什么是人间的欢乐/ 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 像闪光一样短 促” 。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5、(2011 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0)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 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④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不应该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题目中的农牧民的做法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②说法错误,尊重自然规律没有问题,但是“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说法不科学;③和④说法正确,且吻合题意。本题选D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 ) 6、(2011 高考江苏卷24)荀子说: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的 D.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7、(2011 高考上海政治单科卷17)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答案】C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要看准是“意识的起源”这个关键词。 8、(2011 高考天津卷6)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 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 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9、(2011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 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 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唯物论对应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二哲学唯物论练习 一、最佳选择题(共20题;共60分) 1.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竟神秘消失了。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到大约600棵树。等人们意识到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时,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人已是回天无力了。材料告诉我们() A. 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B. 自然决定社会 C. 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2.寓言“刻舟求剑”的哲学寓意是()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指空间位置的移动②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的统一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是荒谬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下列观点中属于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是()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表明() A. 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 精神是运动的承担者 D.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5.西藏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西藏古老的语言、灿烂的文化从未改变,这表明() ①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②静止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④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近年来,很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大搞知识教育、“神童”教育,幼儿园“小学化”趋向愈演愈烈。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其错误在于没有看到() A. 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B. 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C.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D.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7.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规律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④绿色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8.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 9.明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一动一静,阖 辟之谓也。由阖而辞,皆动也”。下列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①动即是静,静即是动②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③静中含动,动不含静④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0.有一位画家画了一幅题为《安静》的画,画面上是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从哲理上看,下列选项中与该画意境相一致的是A.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11.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首发后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对雾霾治理的空前关注。近两年浓浓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 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④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 A.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B. 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C.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D. 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 13.提到夸张,李白曾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精彩诗句。语文老师在教我们写作文时,也鼓励我们发挥想象力。其实,人的任何想象() A. 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 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 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臆造 D. 都来源于人脑 14.为了完成“玉兔号”月球车探月的航天壮举,我国科学家做了长期、精心的准备,制订了周密的方案。这说明() A. 人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 B. 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 意识依赖于物质 D.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1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所作《忆江南江南好》中的诗句。诗人谙熟地运用修辞手法,将江南春江的绚丽美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启示我们,诗歌创作A. 主要源自于创作者的主观想象 B. 总是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 要通过改变环境引起思想的变化来实现 D. 要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2020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1辩证唯物论训练(含解析)

专题十一唯物论 1.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于2018年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的哲学家们努力建构哲学反思的公共论域,讨论人类一直关切的生态、正义与和平等重大课题。这说明( ) ①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②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哲学家们讨论人类一直关切的生态、正义与和平等重大课题,体现了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③符合题意;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家们讨论人类一直关注的课题,体现了哲学的任务,④符合题意;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但不一定是正确的、科学的指导,①观点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②观点错误。答案选D。 答案:D 2.近年来,中国科幻又掀起新的热潮。科幻小说作为一种现实主义文学类型,它让读者重新直面影响我们生存的当代尖锐问题,在前瞻性、批判性、建设性上予人以新的启示,提供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新的世界观。由此可见( ) A.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科幻小说让读者重新直面影响我们生存的当代尖锐问题,在前瞻性、批判性、建设性上予人以新的启示,提供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新的世界观,A项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B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3.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见不鲜,未成年人实施的极端恶性暴力事件让人惊心。2019

《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论主观题训练(参考答案)

广州市协和中学2012级《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训练(一) 辩证唯物论——参考答案 1、答: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所以,我们要根据时代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4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所以我们要把雷锋精神转化为环保意识、志愿者精神。(4分) 2、答:(1)①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从材料l可见,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4分) ②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材料2说明,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4分) ③(+世界观)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4分) 3、答: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指导我们的实践。该市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相结合,立足当地客观实际,遵循文化创意产业的客观发展规律,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3分)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该市不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体现了这一要求。(3分) 4、答: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提出建设生态强省,这是我省保护生态环境的客观实际情况决定的。(3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建设生态强省,有利于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分)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生态强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分)

专题一辩证唯物论试题及答案

专题一辩证唯物论试题及答案 专题一辩证唯物论 1.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在这里,列宁所说的“物质”( D ) ①与人的意识关系密切,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②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③由人的感觉、感知决定,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④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生猪饲料不足的问题,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种繁殖力极强的水上浮生植物---水葫芦。如今,这种浮生植物已经泛滥成灾,被称为“绿色污染元凶”。在江河纵横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河难见水,百里水葫芦造成河道、水库、排灌站等堵塞,饮用水源被污染,影响航道运输等,严重影响了农业正常生产和水利排灌。这启示人们( C ) ①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人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时刻听从客观规律的支配 ③人若忽视并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④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物质都是不存在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和人一样都喜欢音乐。音乐是有声波的,声波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的更快。“给植物

放音乐,植物就会长得比较好”进一步佐证了( A ) ①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植物和人对环境的反应有共性规律 ③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反应特性④自然界和人的思维都是主观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梦境是人的一种潜意识,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心理因素以及身体状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上述研究结果告诉我们( C )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是独立于物质的主观能动性 ③离开客观存在,意识就不会产生④大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为提高空气质量,2015年10月16日,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发布《郑州市工业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试行)》】,其中规定市民举报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经环保部门查证属实的,将对举报人给予500元奖励。《办法(试行)》的发布体现了( B ) ①意识活动是对物质世界的能动的反映②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意识能直接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④办事情只要尊重规律或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会成功 A.③④ B. ①② C.①③ D.②④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试卷与答案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谁是历史上的创造者问题上,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认为是() A.历史的发展是天意的体现 B.英雄人物是神意或绝对精神的受托者 C.杰出人物创造社会历史 D.精神的力量主宰历史 2、唯物史观是真理,因为它() A.彻底抛弃了以往的历史理论 B.吸收了人类的一切文化遗产 C.批判地考察了德国古典哲学 D.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 A.唯生产力论 B、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在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问题上,下述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 B.伟人的活动是“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C.“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D.无伟人就无历史 5、生物物种的遗传和变异表明事物内部存在着() A.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B.质变和量变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6、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 A、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 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对立面的相互矛盾 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 7、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 A.均衡点 B.一点论 C.重点论 D.二元论 8、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9、“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A.不可之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0、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社会关系

哲学唯物辩证法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唯物辩证法练习题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份,共80分) 1.在哈尔滨“东北虎林园”,牛虎相斗,虎败牛“手”。<<人民日报>>以文字和图片形象地报道了这个事实。人工喂虎,虎性退化终致“牛胜虎”事实的发生。这一事实表明A.牛和虎是对立的统一 B.事物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 D.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2.“见贤思齐(齐:看齐),见不贤而内省(内省:自我反省,警惕)。”这种修身之道包含的哲理有 ①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③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任用④要具体分析一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3.下列观点体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的是 A.“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人定胜天”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存在即被感知” D.“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与“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 4.“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的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之中,它们的相互联系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这是一种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D.形面上学观点 5.“看不到二十多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就会丧失信心,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就会丧失警惕,是危险的。”这一思想 ①坚持了两点论的观点 ②坚持了矛盾分析的方法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 ④坚持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6.有人在办事以后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果。“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无结果?在你看来正确的是 A.无结果,因为原因和结果没有必须联系 B.有结果,因为相继出现的现象具有因果联系 C. 有结果,因为有时办事情确实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D.有结果,因为原因和结果不可分.有其因,必有其果 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随。”老子的这段话说明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C.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的双方是互相排斥的、互相斗争的

唯物论专题训练答案.doc

唯物论专题训练答案 1、【答案】c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界物质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受到自然的惩罚,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观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2、【答案】C 【解析】选C。本题考查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A、D两项观点错误;物质具有可知性,B项错误;物质是对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所以选C项。 3、【答案】A 【解析】选A④观点错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对实践有指导作用。②不符合题意。 4、【答案】C 【解析】选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答案为C。 5、【答案】D 【解析】选D材料从人类的自然演化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产生的客观性;B错误,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都具有客观性。A、C与材料无关。 6、【答案】B 【解析】选B本题考查运动变化的观点。“公”意为无私无我,体现的是价值观念;“能” 意为实干苦干,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日新月异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点。“繁星纵变” 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点,答案为B。 7、【答案】D 【解析】选D洛阳城的兴衰承载着千古兴亡,即洛阳城是千古兴亡这一运动的载体,答案为D。 8、【答案】B 【解析】选B两者都承认运动,但把运动的主体看成是绝对精神和概念,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9、【答案】C 【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人类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客观世界,①③符合题意;这一发现,也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④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 10、【答案】D

唯物论练习题带答案

高二《生活与哲学》唯物论练习 一、非选择题 1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是宋代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 而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中包含的哲理正确的有() 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③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是劳而无获的 ④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3.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 A.①②⑨ B. ③④⑧ C.⑦⑧⑩D. ②④⑥⑦ 4.漫画“咱的天敌都被人吃光了”说的是,由于人们大量捕杀猫头鹰、蛇等野生动物,失去天敌的田鼠便大量 繁殖,洞庭湖地区就爆发了“鼠患”。这提醒我们 ①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规律 ②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保护自然为前提 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便失去客观性 ④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A.①③ B.①②C.②④D.①④ 5.范蠡拜计然为师学习经商之道,计然告诉范蠡“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主张“贵出如粪土,贱取如 珠玉”,即当货物极贵之时,要能当机立断把货物看成粪土一样尽可能地抛出;当货物极贱之时,要把货物看成珠玉一样尽可能地购进。以下哲学道理最能说明计然经商观点的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客观规律性 D.意识对改造主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6.“海宝”的可爱造形让所有人耳目一新。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 它的设计理念从各个层面反映了东道国的历史发展、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以及社会背景。这说明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艺术作品是对原型审美的直接再现③意识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④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 现 A.①②B.①④ C.②④ D.①③ 7.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有一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B.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创造性 D.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8.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B.认识对实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D.实践能够破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9.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如右图)的主体,既是汉字“心”、 也是英文字母“v”、又是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表达了志

高考政治-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专题练习高三复习后附答案解析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后附答案)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 一.练高考 1.(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29)201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③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④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通联系的有机整体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16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7)针对学生群体中的“拖延症”现象,某校学生“创客”社团设计了一款手机应用软件,该软件具有如下功能: 同学们从哲学角度对这一设计进行讨论,下列分析合理的有()①“目标”强调意识的目的性,能使我心无旁骛,抓紧时间

②“任务拆分”把整体分解成部分,避免因为任务庞大而畏难不前 ③“量化评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④“同伴激励”强调外部矛盾的作用更为重要,大家会因此不甘落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6)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B.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D.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4.(2016年高考上海卷2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5.(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

专题十一哲学与辩证唯物论(含精选高考真题和答案)

专题十一哲学与辩证唯物论 考点展示 l、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高频考点 一、哲学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看:一方面,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2)从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看:一方面,真正的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另一方面,真正的哲学反作用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 (3)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回答,它的产生有真深刻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它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 知识结构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根本分歧: (2)基本形态: 二、唯物论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