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工厂题库(含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是()。

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种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A. 液体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气体培养基答案:D3. 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B. 增加产物的稳定性C.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 促进产物的生成答案:D4. 在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

A. 增加罐内压力B. 调节温度C. 提供氧气D. 调节pH值5.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不包括()。

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化学灭菌D. 辐射灭菌答案:C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发酵产物?()A. 酒精B. 乳酸C. 抗生素D. 维生素答案:D7. 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在于()。

A.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速率B. 影响产物的稳定性C. 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度D. 以上都是答案:D8. 发酵工程中,接种量的大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是()。

A. 无影响B. 影响发酵速度C. 影响产物产量D. 影响发酵周期答案:D9.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发酵罐类型包括()。

B. 静态罐C. 气升式罐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

A. 厌氧代谢B. 好氧代谢C. 兼性代谢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发酵工程中,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包括()。

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营养物质答案:ABCD2. 发酵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A. 光学显微镜检测B. 电子显微镜检测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 气相色谱分析答案:ABCD3.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

A. 温度控制B. pH值控制C. 氧气供应控制D. 营养物质供应控制答案:ABCD4. 发酵工程中,产物的提取方法包括()。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38877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38877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名称解释1、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2、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3、菌浓度的测定是衡量产生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一般前期菌浓增长很快,中期菌浓基本恒定。

补料会引起菌浓的波动,这也是衡量补料量适合与否的一个参数。

4、搅拌热: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

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5、分批培养:简单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

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

6、接种量:接种量=移入种子的体积/接种后培养液的体积7、比耗氧速度或呼吸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氧气,mmol O2•g菌-1•h-18、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9、实罐灭菌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

10、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11、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

12、倒种:一部分种子来源于种子罐,一部分来源于发酵罐。

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知识分享

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知识分享

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知识分享发酵工程部分题库及答案1、举出几例微生物大规模表达的产品, 及其产生菌的特点?A.蛋白酶表达产物一般分泌至胞外,能利用廉价的氮源,生长温度较高,生长速度快,纯化、分离及分析快速;安全性高,得到FDA的批准的菌种。

B.单细胞蛋白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能利用廉价的培养基或生产废物。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

安全性高,得到FDA的批准的菌种。

C. 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温度较低,安全性高,能利用廉价的碳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D.抗生素生产性能稳定,产量高,不产色素,,能利用廉价原料F. 氨基酸代谢途径比较清楚,代谢途径比较简单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A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B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C.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D. 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E. 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F. 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4、讨论: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何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对遗传信息作选择性的表达,实现代谢的自动调节。

代谢的协调能保证在任何特定时刻、特定的细胞空间,只合成必要的酶系(参与代谢的多种酶)和刚够用的酶量。

一旦特定物质的合成达到足够的量,与这些物质合成有关的酶就不再合成了。

并且,已合成的酶的活力受到许多调节机制的控制,以确保新陈代谢全面协调,、为细胞的经济运行提供保证。

因此,细胞固有的生产关系支持细胞自身的增殖(生产细胞),不支持(人的)目的产物的过量生产(生产特定的初级代谢产物)。

而工业化生产要求特定表达某种或某类物质,只有正常代谢被打破,代谢协调失常的微生物才能达到要求5、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样品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初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6、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培养?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完整word版)发酵工程题库及试题要点

(完整word版)发酵工程题库及试题要点

发酵工程部分题库及答案一、名称解释1、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2、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3、菌浓度的测定是衡量产生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一般前期菌浓增长很快,中期菌浓基本恒定。

补料会引起菌浓的波动,这也是衡量补料量适合与否的一个参数。

4、搅拌热: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

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5、分批培养:简单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

6、接种量 : 移入种子的体积接种量=—--—---——接种后培养液的体积7、比耗氧速度或呼吸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氧气,mmol O2•g菌—1•h-18、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9、实罐灭菌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

10、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11、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12、倒种:一部分种子来源于种子罐,一部分来源于发酵罐。

发酵工程试题与答案

发酵工程试题与答案

1.名词解释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集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

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同步培养:指使细胞的分裂周期为同步的培养方法。

同步化方法的原理是在使所有细胞都处于大体相同的分裂周期的处理后,才使增殖同时开始进行。

摄氧率:摄氧率即单位体积培养液每小时消耗的氧量基因重组:是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DNA分子的过程基因的直接进化:在分子水平上,对目标基因直接处理,然后通过高通量的筛选方法,提高目标蛋白的性能。

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溶液中的较小胶粒聚合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分批发酵:在发酵中,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出,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外,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

补料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不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

搅拌热: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

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

分批培养:简单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

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

2.简答题1.工业化菌种要求A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B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C.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D. 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E. 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F. 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2.什么是半连续培养?优缺点答:在补料分批培养的基础上间歇放掉部分发酵液(带放)称为半连续培养。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1、单选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OA、发酵工程的产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B、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品种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环境(江南博哥)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正确答案:C2、名词解释液体发酵正确答案:液体发酵是相对于固体和半固体发酵而言,是从培养基的状态对发酵的一个分类。

当然,由于培养基状态不同也影响了发酵过程的很多因素,如发酵的条件,发酵设备等。

3、问答题优良酿造大麦的特点.正确答案:大麦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的水解酶类;大麦种植遍及全球;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大麦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的水解酶类;大麦种植遍及全球;大麦的化学成分适合酿造啤酒;大麦是非人类食用主粮。

(1)色泽:良好大麦有光泽,淡黄;受潮大麦发暗,胚部呈深褐色;受霉菌侵蚀的大麦则呈灰色或微兰色。

(2)气味:良好大麦具有新鲜稻草香味。

(3)谷皮:优良大麦皮薄,有细密纹道。

(4)麦粒形态:以短胖者为佳。

(5)夹杂物:杂谷粒和沙土等应在2%以下。

4、名词解释基因克隆正确答案:经无性繁殖获得基因许多相同拷贝的过程。

通常是将单个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复制而成5、名词解释半连续发酵正确答案:(在补料分批培养的基础上间歇放掉部分发酵液(带放)称为半连续培养。

某些品种采取这种方式,如四环素发酵)6、单选下列营养物质中,不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OA.牛肉膏B.蛋白陈C.生物素D.酵母粉正确答案:C7、名词解释诱导多能干细胞正确答案:通过向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几种胚胎干细胞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化成的类多能胚胎干细胞。

8、名词解释Strainbreeding(菌种选育)正确答案:从分离筛选获得的有价值菌种中经过人工选育出各种突变体以大幅提高了菌种产生有价值的代谢产物的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去除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或产生新代谢产物9、名词解释末端代谢产物阻遏正确答案:由于某些代谢途径中的末端产物过量积累而引起酶合成的阻遏称为、10、名词解释酵母双杂交系统正确答案:是将待研究的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分别克隆到酵母表达质粒的转录激活因子(如GA1.4等)的DNA结合结构域基因和GA1.4激活结构域基因,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从表达产物分析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系统。

(完整版)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

发酵工程部分题库及答案1、举出几例微生物大规模表达的产品, 及其产生菌的特点?A.蛋白酶表达产物一般分泌至胞外,能利用廉价的氮源,生长温度较高,生长速度快,纯化、分离及分析快速;安全性高,得到FDA的批准的菌种。

B.单细胞蛋白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能利用廉价的培养基或生产废物。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

安全性高,得到FDA的批准的菌种。

C. 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温度较低,安全性高,能利用廉价的碳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D.抗生素生产性能稳定,产量高,不产色素,,能利用廉价原料F. 氨基酸代谢途径比较清楚,代谢途径比较简单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A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B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C.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D. 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E. 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F. 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4、讨论: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何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对遗传信息作选择性的表达,实现代谢的自动调节。

代谢的协调能保证在任何特定时刻、特定的细胞空间,只合成必要的酶系(参与代谢的多种酶)和刚够用的酶量。

一旦特定物质的合成达到足够的量,与这些物质合成有关的酶就不再合成了。

并且,已合成的酶的活力受到许多调节机制的控制,以确保新陈代谢全面协调,、为细胞的经济运行提供保证。

因此,细胞固有的生产关系支持细胞自身的增殖(生产细胞),不支持(人的)目的产物的过量生产(生产特定的初级代谢产物)。

而工业化生产要求特定表达某种或某类物质,只有正常代谢被打破,代谢协调失常的微生物才能达到要求5、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样品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初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6、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培养?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工业发酵基础试题及答案

工业发酵基础试题及答案

工业发酵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业发酵中常用的微生物包括以下哪类?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所有以上选项2. 下列哪个不是工业发酵过程中常用的碳源?A. 葡萄糖B. 乳糖C. 甲醇D. 淀粉3. 在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形成有重要影响,以下哪个pH值范围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A. pH 4-5B. pH 6-7C. pH 7-8D. pH 8-94. 工业发酵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在于?A.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速率B. 影响产物的稳定性C. 防止微生物死亡D. 所有以上选项5. 下列哪种设备常用于大规模工业发酵?B. 摇瓶C. 发酵罐D. 显微镜6. 工业发酵中,通气的目的是什么?A. 提供氧气B. 调节温度C. 增加压力D. 调节湿度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工业发酵中常用的氮源?A. 硫酸铵B. 尿素C. 硝酸钠D. 蔗糖8. 在发酵过程中,下列哪种操作可以提高产物的产量?A. 增加发酵时间B. 减少接种量C. 降低温度D. 增加底物浓度9. 工业发酵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微生物菌体的自溶?A. 营养物质过量B. 营养物质不足C. pH值过高D. 温度过低10.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作为工业发酵过程中的诱导剂?A. 葡萄糖C.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D. 甘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工业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________是影响产物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12. 发酵罐中常用的搅拌器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 在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测量单位通常是________。

14. 工业发酵中,为了提高产物的纯度,常采用________技术进行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15.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分为________代谢和________代谢。

16. 工业发酵中,________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发酵微生物题库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菌落:菌落( colony)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3.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群落。

病毒 : 是一类核酸合蛋白质等少数集中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4.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微生物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的培养基。

5.最适生长温度:某菌分裂代时最短或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6.巴氏消毒法: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

7.温和噬菌体: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

8.噬菌体:原核生物的病毒。

9.溶原性细菌:温和噬菌体侵入的宿主细胞。

10.噬菌斑生成单位(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二、填空题1.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其特点是个体微小、构造简单和进化地位低。

2.微生物主要有三大类群:①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②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③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3.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其中最主要的共性应是体积小,面积大。

4.细菌的形态主要有杆状、球状状和螺旋状三种,此外,还有少数丝状和棱角状等。

5.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质膜、核区、间体、和各种内含物等,而特殊构造则有糖被、鞭毛、菌毛、性菌毛和芽孢等。

6.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的特有成分,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7.芽胞除了可长期休眠外,还是生命世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例如抗热、抗化学药物和抗辐射等。

8. 根据进化水平和形态构造等特征上的明显差别可把微生物分成三大类,即原核类、真核类和非细胞类。

9.支原体突出的形态特征是无细胞壁,所以对青霉素不敏感。

10. 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包括了三个时期,即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

1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能形成菌落和菌苔。

12.细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是裂殖,包括二分裂、三分裂、复分裂三种形式,少数细菌还能进行芽殖。

13.可以在光学显微镜油镜下看到的细菌特殊结构有鞭毛、芽胞、糖被。

14、病毒的主要组成为核酸和蛋白质。

15、噬菌体的特点是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多为 DNA。

16、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增值、成熟、裂解五个步骤。

17、微生物类群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病毒以复制方式繁殖;细菌以分裂繁殖为主;而放线菌以分生孢子和孢囊孢子两种方式形成无性孢子;霉菌较复杂,已有了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两种繁殖方式和半知菌特有的准性生殖。

18、真菌细胞的线粒体是_能量代谢的细胞器。

19、真核微生物包括有:真菌,粘菌,藻类,原生动物.20、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中最常见的是芽殖,少数种类具有与细菌相似的裂殖方式。

21、构成丝状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22、真菌菌丝具有的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和进行繁殖。

23、真菌生长在基质内的菌丝叫基内菌丝,其功能主要是吸收营养物质,伸出基质外的菌丝叫气生菌丝,其功能主要是转化成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填空题(二)1、微生物的营养要素有__碳源 _、 _氮源 _、 _能源 _、_无机盐 _、 _生长因子 __和_水 __六大类。

2、营养物质通过渗透方式进入微生物细胞膜的方式有_单纯扩散、促进扩散 _、主动运送、基因移位 _等四种。

3、化能自养微生物以无机物为能源,以无机碳源为碳源,如硝化细菌属于此类微生物。

4、化能异养微生物的基本碳源是有机碳源,能源是有机物,其代表微生物是__酵母菌 __和 __乳酸菌 _等。

5、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的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及微生物的固体研究和大规模生产等方面。

6、液体培养基适用于实验室和生产实践以及微生物的研究。

7、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于细菌的动力观察、趋化性研究及细菌和酵母菌的菌种保藏等。

8、琼脂是配制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它的熔点是____96摄氏度 _____,凝固点是___40摄氏度 ____ 。

9、培养基的主要理化指标通常有pH、渗透压、水活度和氧化还原势等。

填空题(三)1、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4个生长时期。

2、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常用的方法有单细胞计数、细胞物质的重量、和代谢活性。

而测定微生物数量变化常用的方法有培养平板计数法、膜过滤法、液体稀释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以生物量为指标来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比浊法、重量法和生理指标法。

3、获得细菌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1)机械法和( 2)环境条件诱导法,其中(1)中常用的有过滤法、密度梯度梯度离心法和膜洗脱法。

4、控制连续培养的方法有恒浊法和恒化法。

5、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营养物质、水活性、温度、pH6、对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物品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或干热灭菌法般采用超高温灭菌灭菌,其温度为135~150 ℃,时间为2~6s 和氧气等。

进行灭菌;而对牛奶或其他液态食品一。

7、通常,细菌最适 pH的范围为7.0~8.0,酵母菌的最适pH范围为 4.0~5.8,霉菌的最适pH范围是 3.8~6.0。

8、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有温度、辐射作用、过滤、渗透压、干燥和超声波等。

9、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有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胞质膜、作用于呼吸链以干扰氧化磷酸化和抑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

三、判断题(“√ ”表示对;“╳ ”表示错)1. 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的细胞生物的总称。

(╳)2.因为细胞壁是细菌的基本构造,故细菌都有细胞壁。

(╳)3.菌落必须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上形成。

(╳)4.支原体是已知的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的原核微生物。

(√)5.因支原体的细胞大小接近病毒,故具有滤过性。

(╳)6.古生菌也是一类原核生物。

(√)7.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层的脂多糖(LPS)就是它的内毒素成分。

(√)8.所有病毒均不能在光学显微镜油镜下看到。

(√)9.产生芽孢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

(╳)10.巴斯德最早使用了自制的单式显微镜观察了细菌的个体。

(╳)11.由一步生长试验所得病毒的裂解量等于稳定期病毒效价与潜伏期病毒效价之比。

(╳)12.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不会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

(√)13.病毒一般对抗生素和干扰素均敏感。

(╳)14.放线菌属于多细胞原核微生物。

(√)15.放线菌的菌丝是假菌丝,而霉菌的菌丝是真菌丝。

(╳)16.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是复染。

(╳)17.微生物和其他各界生物中共有的特征是都有细胞骨架。

(╳)18.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细胞膜的特有成分。

(╳)19.支原体和原生质体均不具有细胞壁,但都能在培养基中生长。

(╳)20.蓝细菌以往被称作蓝藻或蓝绿藻,它是一类含叶绿素,具有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判断题(二)1、真菌是不含叶绿体、化能有机营养、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含有线粒体、以孢子进行繁殖、不运动的典型的真核微生物。

(√)2、真核微生物细胞中的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细胞器。

(√)3、目前所知的真菌都属化能异养型。

(√)4、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化能有机营养。

(√)5、真菌细胞壁自外至内的分布次序是甘露聚糖、蛋白质和葡聚糖。

(√)6、酵母菌以芽殖或裂殖来进行无性繁殖,不产生子囊孢子。

(×)7、裂殖是酵母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

(×)8、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都是单细胞微生物。

(×)9、酵母菌有性繁殖时产生接合孢子。

(×)10、酵母菌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有性孢子是孢囊孢子。

(×)11、所有的酵母菌都是有机营养型的微生物。

(√)12、酵母可借助于子囊和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13、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都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结构的真核微生物。

(×)14、假丝酵母子代细胞连在一起成为链状。

(√)15、酵母细胞内含有较大的液泡,其中含有一些水解酶和代谢中间产物。

(√)16、酵母菌落与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表面湿润,膏状,易被挑起。

(√)17、霉菌菌丝直径比一般细菌和放线菌菌丝的大几倍到几十倍。

(√)18、霉菌是分类学上的名词,是丝状真菌的统称。

(×)19、霉菌的繁殖方式仅包括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生殖。

(×)20.霉菌的菌落和放线菌的菌落一样,均是由粗而长的分枝状菌丝组成,菌落疏松,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 ×21、霉菌的有性繁殖不如无性繁殖那么经常和普遍,多发生在在自然条件下,在一般培养基上不常见。

(√)22、分生孢子是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无性孢子。

(√)23、孢囊孢子是接合菌亚门的无性孢子,着生在孢子囊内。

(√)24、一种真菌通常产生一种类型的无性孢子。

(×)25、接合孢子是接合菌的有性孢子。

(√)26、子囊孢子是子囊菌的有性孢子。

(√)27、卵孢子是鞭毛菌亚门的有性孢子,着生在藏卵器内。

(√)28、担孢子是担子菌的无性孢子。

(×)29、真菌锁状联合结构的存在保证了菌丝体的双核特征。

(√)30、桔子皮上经常生长的霉菌是毛霉。

(×)31、青霉区别于曲霉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具有帚状分生孢子头。

(√)32、准性生殖是半知菌存在的一种现象。

(√)33、准性生殖是真菌的有性生殖方式之一。

(×)34、因为不具吸收营养的功能,所以,将根霉的根称为“假根”。

(×)35、根霉的帚状分生孢子梗着生在足细胞上。

(×)36、曲霉的分生孢子梗长在足细胞上。

(√)37、丝状真菌的营养菌丝具有繁殖能力。

(√)38、真菌的每一段菌丝都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菌体。

(√)39、切下真菌的任何一段营养菌丝,都能独立生活,因此,营养菌丝也有繁殖能力。

(√)40.曲霉的分生孢子梗顶端不膨大,而青霉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有顶囊,且分生孢子梗的基部有足细胞,故两者很容易区别。

(×)41、青霉区别于曲霉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具有帚状分生孢子头。

(√)42、有隔多核的菌丝产生帚状分枝的分生孢子梗是曲霉属在形态上的典型特征。

(×)43、自然界存在的个体最大的微生物属于真菌界。

(√)判断题(三)1、培养自养细菌的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一种有机物。

(X )2、异养型微生物都不能利用无机碳源。

(X)3、碳源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很重要的,它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也是提供能源的物质。

(X)4、在微生物学实验室中,蛋白胨、牛肉膏和酵母膏是最常用的有机氮源。

(√ )5、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是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之一。

(√ )6、需要消耗能量的营养物质运输方式是促进扩散。

(X )7、按照所需要的碳源、能源不同,可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