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攀登者观后感十篇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10篇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十篇篇一由吴京主演的电影《攀登者》将在9月30号上映,距离上映已经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了,那么预售票你买了吗?你会在国庆当天去电影院看《攀登者》吗?我要说我会去!《攀登者》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从开拍以来就倍受关注,而三个月前的预告片也是燃爆网络,播放量数十亿次,观看者无不热血澎湃,热泪盈眶,而该片一直在传播就是将语文课本中《攀登第一高峰》搬上了大荧幕,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先烈的英雄事迹!而该片的主演吴京也是备受观众瞩目的演员,导演,他的战狼系列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元,也让他从一个功夫小子顺利转型导演,可谓是如今国内含金量最高的一个演员,而今年贺岁片中的成功逆袭的《流浪地球》,也再一次证明作为演员和投资人的吴京的眼光!而《攀登者》这部电影作为新中国70周年的献礼,演员阵容自然是群星闪耀,除了吴京还有被誉为拥有教科书般演技的演员张译,国际著名女星章子怡,实力派男演员胡歌,以及华语功夫巨星成龙。
这些人都是娱乐圈备受瞩目的演员,更是集口碑和演技于一身的演员,他们无论是哪一个提出来都可以撑起一个影片,可是如今汇聚在一部电影内,那么这部电影的质量就毋庸置疑了!历年来的国庆档都是各类影片厮杀的主战场,而今年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应景的影片也不在少数,而和《攀登者》能够相提并论的唯有《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从三部影片的预售上来看,《攀登者》以6500万的预售位列第一,而《攀登者》想看人数也超过了30万人,这就是《攀登者》已经预定了爆款大片的席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祖国有着深沉的爱意对于革命先烈更是怀着无比的崇敬之情,在1960年那个装备落后的时代,中国三人登山队完成冲刺,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拉玛峰,足以振奋国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楷模!而如今被搬上荧屏自然值得每个人观看,也值得我们学习攀登精神,可是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更值得我们每个人观看!篇二9月23日,电影《攀登者》发布了一款国际版预告,宣布电影在9月30日于中国、美国和英国同时上映。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攀登者观后感1今天下午,天空下着毛毛细雨,爸爸带我去看由吴京主要的电影《攀登者》。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一九六零年我们国家的一支登山队要登顶珠穆拉玛峰的故事。
经过全体队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登山队只剩下了方五洲、曲松林、杰布三个人成功登顶珠峰。
然而,因为在登山途中他们的摄像机不慎丢失,没有保存下登顶时的影像资料。
所以外国人不相信我们国家的这次登顶。
为了证明给全世界看,我们国家决定重新组建登山队。
登山队由曲松林任副总指挥,方五洲担任突击队队长,杰布担任后勤保障队长。
全体登山队员经过前期刻苦训练,终于向珠峰出发了。
然而,因为受到珠峰恶劣天气的影响,前两次登顶都没有成功。
而且还有多名队员受伤甚至牺牲。
可是,我们的登山队没有被困难吓倒,决定第三次向珠峰峰顶前进。
最终,在登山队只剩下九人的情况下成功登顶。
而且还把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插上了珠峰顶部,成为第一个从珠穆拉玛峰北部成功登顶的国家。
同时他们还在峰顶留下了完整的影像资料。
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成功登顶的实事!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不管做任何事只要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攀登者观后感2强烈推荐《攀登者》,真的太好看了,本来没打算看这个电影,但是别的场子基本就都满就看了这个,说实话刚看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本身对这个题材没有多大兴趣,而且前几天的微博热搜也让我对这部电影存在一点质疑,但是今天看完真香了!!真的很好看,首先这部电影的阵容非常强大,吴京,章子怡,张译…哪个单独拎出来都能扛起电影票房,演技更是毋庸置疑的,吴京跟章子怡就不用说了,张译演的曲松林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人物刻画的及其细腻,收放自如,多一分会夸张少一分又没有感觉!总之很棒了!井柏然和胡歌的加持也让我眼前一亮,之前并不知道他们也有参演,所以看到他们还是有点惊喜的,跟这些大佬飙戏也没有被压很多,看的很过瘾!再来说说剧情吧,没看这部电影之前在我眼里的登珠峰都是一些冒险家,一些热爱挑战的人,从来没把他们跟国家大义联系起来,但是这个电影又一次打破了我的固有想法,看着登山队一次次的遇到各种危险,看的我也是胆战心惊,生怕下一秒又要雪崩,又要有牺牲!总之,这绝对是下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大家千万别错过了!攀登者观后感3今天晚上,刚刚观看了《攀登者》,一如吴京主演的其他片子,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场面非常浩大,视觉冲击力十足。
《攀登者》观后感(集合15篇)

《攀登者》观后感(集合15篇)《攀登者》观后感1今天和家人一起去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着实被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
虽然我们在1960年已经登上珠穆朗玛峰了,但是由于摄影机丢了的缘故而没有拍到珠峰顶。
这使的我们虽然登了顶,但是没有被国际上承认,这成为许多人心中的遗憾。
于是在1975年,国家又一次组织登山活动,这一次大家充满信心,一定要让全世界的人民知道中国人的决心。
于是在这一年我们中国人又一次成功的登上顶峰。
在这期间,攀登者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大风暴,遇到强气流,遇到雪崩,但是中国队员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最终又一次成功登顶,使得观众们热泪盈眶,为中国人感到自豪。
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有许多想法。
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为中国人民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不仅如此,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无比强大,为了祖国而争光,为了祖国而奋斗。
我们中国人不怕任何困难,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努力奋斗,拼搏,这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
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攀登者》观后感2今天晚上,刚刚观看了《攀登者》,一如吴京主演的其他片子,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场面非常浩大,视觉冲击力十足。
影片想表达的东西很中心,就是为了荣誉而坚持!从1960年中国登山队一行人冒着生命,历经种种困难,最终有3人成功登顶珠峰。
但因当时情况危机,相机半道丢失,导致当时虽登顶,却无力证明从而不能赢得国际上的认可。
为了得到这份认可,更为了证明珠峰也有中国的一份,登山队在15年后,也就是1975年重新组队,为了荣誉再战珠峰。
影片在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中展开故事,有悲壮的牺牲,有凄美的爱情,还有伤残的无奈和惊心动魄的大自然的不可抗拒的恶劣条件中,让观众始终悬着心。
最终吴京饰演的方队长带领9名队员终于成功登顶。
中国人终于有机会将上次登顶埋下的五星红旗高高地悬挂在珠峰之巅,中国人也终于第一次测得了珠峰的高度8848.13米。
通过这部影片,我感受到了责任、毅力和坚持。
《攀登者》电影感悟心得_攀登者观后感及影评【10篇】

《攀登者》电影感悟心得_攀登者观后感及影评【10篇】献礼祖国70华诞的电影《攀登者》正式上线各大影院,而《攀登者》这部电影主要讲述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
15 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的真实故事,所以关于观看《攀登者》电影的观后感悟,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攀登者》观后感悟【1】《攀登者》,是我20xx年最期待的电影,没有之一。
期待这部电影,自然是因为吴京。
两部战狼,吴京的努力、坚持、痛苦、骄傲,都在里面了。
他是娱乐圈的一股正能量,他是实干家,演技派,他让我们在电影院除了娘炮和流量明星以外,还有其他的选择。
他的战狼和小破球,把中国娱乐圈的小白脸和流量巨星的自尊打的粉碎。
我等不及30号全国公映了。
可是当我观看了点映之后,却是非常的尴尬。
这是部比较普通的电影。
姑且给上7分。
首先,演员们的表现真的非常好。
特别是章子怡,当得上一句中国一姐。
此外,吴京,胡歌,张译,井柏然等都演的很好。
我也是娱乐圈优质演员胡歌的粉丝,可是胡歌的戏份确实不多,而且感觉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不影响主线的发展那种,有些遗憾。
还有那个叫不起名字的小黑妹表现的也不错。
其次,电影的拍摄据说是实地拍摄,特效也很好。
反正作为普通人的我来说,观影登山过程很享受,没有感觉很假。
道具服装也比较走心。
可是剧情,实在是有些尬了。
难道就不能按照史实拍么?难道现在的导演,在电影里没有一两场的谈情说爱,就不会拍电影了么?这是北坡攀登珠峰啊,难度系数sss+,8000多米的冰崖上,你还有心思谈恋爱?编剧可是阿来啊,《尘埃落定》的阿来啊!不知道怎么会加两条感情线进去。
第二,口型对不上。
又不是外国片,感觉有些怪异。
第三,吴京大哥在影片中化身冷锋,在珠穆朗玛峰上飞奔纵跃,往来翕忽,数次往来救人,救设备,背扛巨冰,手臂骨折超强回复速度,我以为万达拿错了片子正播放战狼第三部呢。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挑战不可能,看夏老先生登珠峰43年终于在69岁戴双假肢登顶成功有感。
执着、真心真的是“可怕”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它们的威力有多大可以激发你多大的潜能,“夏老说,这毕竟是我一直奋斗的目标”。
著名的登山者乔治·马洛里曾在别人问他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登山时也说过因为山就在那儿。
人总要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献身一次才不白走这一趟(这是我家朱一龙老师说的)。
43年来,夏老遭遇了截肢、癌症,风暴、地震,可这些都不及他的决心。
夏老用自强不息,一撇一捺写好了一个人字,那么我们呢?你热爱的是什么?你又有什么目标?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人总要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献身一次才不白走这一趟。
所以你还等什么,别说明天要怎么怎么样就做好今天吧!《攀登者》观后感21960年我国登山队,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郎玛峰,但是,在爬珠穆朗玛峰的半路中,一位登山队员的相机掉进了悬崖。
很遗憾没有记录到到达顶峰的那一刻,导致无法证明中国人到达过珠峰的峰顶。
中国为了证明中国人到达过珠峰的峰顶,然后又举行了一次,登珠峰的任务。
接着,中国青年们,自告奋勇的要参加这次登珠峰任务。
在15年的努力里中国成功拍下珠峰三百六十度景象,然后还插上了国旗,那是一九七五年五月十四日十四时三十分,有九人登珠峰成功。
用15年的时间,再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九位英雄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伟大,同时也捍卫了中国的尊严,我感受到了这九位英雄的伟大和祖国的富强,我为祖国和这九位英雄感到骄傲和自豪!《攀登者》观后感3很感人的一部影片,有很多令人紧张的时刻,伴随影片的起伏观众情不自禁的发出叹息、欢呼、抽泣、笑声。
张译扮演的角色很有张力,他除了在影片开头跟随队伍一起攀登珠峰之外,其余出镜的情节都是在指挥的后方,但其实他的内心活动应该是最波澜的,情感丰富溢于言表,有悔恨、怨恨、懊悔、不舍、坚定、疼爱、释怀,这个角色演得很好,吴京和子怡的感情戏也为影片增添了美好的爱情元素,可歌可泣。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电影《攀登者》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并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确测量。
是一部气势恢宏、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大片。
在1960、1970物质匮乏年代里,中国登山队员实现首次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峰的壮举本身蕴含了大量看点,极寒气候、缺氧环境、险峻的大山、陌生的征途、瞬息万变的极端天气,构成阻挡主人公登顶的重重障碍,使得影片在呈现人与自然搏斗的视觉奇观之外也拥有饱满的情节张力。
《攀登者》真正动人之处却并非情节和画面,而是全片洋溢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攀登者精神。
这种精神贯穿全片、荡气回肠,让我们走出影院仍激动不已。
所谓攀登者精神,首先是一种不畏艰险、排除万难、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
众所周知,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常年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登上它需要超强的体力、耐力和高超的技巧,这是一座让人望而生畏的神山。
而从常年得不到日照的大山的阴面,也就是位于我国境内的珠峰北坡登顶更是难上加难,前无古人。
然而,没有什么困难能吓到英雄的中国人民。
1960年,在国家还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条件下,中国登山队员硬是以简陋的登山装备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北坡登顶。
此后,又在1975年再次登顶,并完成了首次觇标测绘,测得珠峰的高度为8844.43米,这一高度后来为世界采用。
看完这个电影,让我深有感触,不管在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
这个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希望影片可以让更多观众看到登山前辈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攀登者精神。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种精神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攀登者》观后感2十月二号,很荣幸能看到电影攀登者,这一部给了我多感动的电影。
1960年,我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欠收,人民食物供应不足;苏联单方面决定撤走专家、撕毁经济建设合同,更加重了我国经济困难。
《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15篇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攀登者》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攀登者》观后感1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并看过《攀登者》这部电影,中国攀登队为登珠穆朗玛峰经过和努力。
有许多为此奋斗努力的人,吴京饰演的方五洲也是他们其中断一员,他们为了祖国的荣誉不断前行。
他们为自己的祖国奋斗;他们为自己的祖国努力;他们为自己的祖国奉献。
他们内心有一股为国捐躯的勇气。
1960年五月二十五日北京时间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却被外国否认。
中国再次宣布要登顶,登山训练营再次开工,许松林担任副指挥,方五洲担任队长,梁国栋担任摄影师。
许松林训练登山队员,其中最重要信念的是梁国栋,我看出来是因为在上次登山没有在峰顶留下照片。
第一次登山,并不是很顺利,因天气变化原因,导致队员陷入大风暴,为此方五洲也受了伤;第二次登山,依然是失利,由梁国栋但任队长并策划方案,但是死伤惨重,徐松林感到责任的重要性;第三次登山,遭遇雪崩,方五洲差点丢失性命,登山队费尽全部力气登上峰顶,并用相机拍摄插上中国国旗的视频。
在这部电影中,我明白了中国使命的重要性,我们要懂得奉献。
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知道要爱国,我们身上不仅被负责各自的生命,更是中国的使命!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并看过《攀登者》这部电影,中国攀登队为登珠穆朗玛峰经过和努力。
有许多为此奋斗努力的人,吴京饰演的方五洲也是他们其中断一员,他们为了祖国的荣誉而不断前行。
他们为自己的祖国奋斗;他们为自己的祖国努力;他们为自己的祖国奉献。
他们内心有一股为国捐躯的勇气。
1960年五月二十五日北京时间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却被外国否认。
中国再次宣布要登顶,登山训练营再次开工,许松林担任副指挥,方五洲担任队长,梁国栋担任摄影师。
许松林训练登山队员,其中最重要信念的是梁国栋,我看出来是因为在上次登山没有在峰顶留下照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电影《攀登者》,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明星吴京主演的,电影讲述的是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电影很精彩,看完以后我觉得:《攀登者》第一,攀登者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险、排除万难、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
电影中登山队员们在登山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大风、雪崩、冰裂缝等困难,但是他们都努力克服了这些困难,他们用登山镐固定住自己,需要有很强的力量。
第二,攀登者精神是一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电影中气象局预报登山的“窗口期”已经消失了,决定已经要撤退了。
但是电影中的女科学家发现还有希望,她和吴京演的登山队长都没有放弃,最后在克服了恶劣天气的困难之后,终于成功登顶。
第三,攀登者精神是一种甘为人梯、甘于奉献的自我牺牲精神。
电影中当登山队员到达第二台阶的时候,山壁几乎是完全垂直的,而且全是冰,这个时候中国的队员们用叠罗汉的方式搭了人梯,最终成功登顶。
第一次登顶的时候,队员为了避免把当人梯的队友踩上,他把有钉子的登山鞋脱了,光脚爬山,最后脚冻伤了。
第四,攀登者精神是一种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共克难关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登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风口,队员们用绳子把每个人都系在一起,这样队伍就不至于被风吹散。
有一次大风来的时候,把一块大石头都吹落下来了,差点砸到队员,他们合力把梯子移开,成功躲过了石头。
最后,攀登者精神更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
电影的最后,队员们在珠穆朗玛峰的最高处插上了五星红旗,代表着这座山真正是属于中国的,因为中国人成功地从北坡攀登上了顶峰,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
我爱我的祖国,我更为我的祖国而感到骄傲!《攀登者》观后感2在假期最后一天我去电影院看了攀登者。
他主要讲了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留影像资料。
于是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700字_攀登者最新影评及感悟10篇范文一地点珠峰,海拔8800多米,没有补给,氧气消耗殆尽,有人艰难攀爬,最后登顶珠穆朗玛峰。
你一定会觉得这种剧情只会在好莱坞电影里出现:“氧气瓶都不够续命的,居然还带那么多累赘,嫌自己命长吗?太扯了。
” 但如果说这是史实呢? 这就是史实,真的有那么几个人在体力,补给,氧气都消耗殆尽的情况下,带着一大堆非补给品登顶珠峰,他们是中国第一支珠峰登山队,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的登山队。
只存在于电影中的剧情却早在几十年前就被前辈们实现。
而且登顶珠峰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挑战人类的极限,更在于他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也必须是中国国土。
珠穆朗玛峰差点不属于中国,珠峰的主权是争来的,只因五星红曾旗飘扬在珠峰8844.43米的巅峰,中国才拿到珠峰北坡的归属权。
这便是《攀登者》的故事背景,《攀登者》国内定档9月30日,第二天便是建国70周年庆典,与《建国大业》,《建军大业》这类致敬英雄、致敬时代的电影不同,《攀登者》像一道杠杆,用一群“小人物”的故事,撬动了一个大时代,更重要的是,它的故事本身就足够精彩,堪称国民级“免检电影”。
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
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
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换言之,登顶珠峰,成为一个势在必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任务。
1961年10月5日,边界谈判结束,中国得到了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归属权。
这几年来,国内的电影市场开始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多的商业大片遭遇滑铁卢,甚至投资多少钱,亏本多少钱,时代终于站在了愿意用心拍电影的人的身边。
主演阵容中,有拍出《战狼》和《流浪地球》的吴京,有影后章子怡,有《红海行动》的张译,有实力演员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甚至连成龙大哥都来友情出演,有这么多愿意用心拍电影的演员背书,加之厚重的故事背景,对于《攀登者》这部电影,或许我们可以期待它将成为又一个爆款作品。
更让我心中为之一暖的是,《攀登者》关机仪式已经在珠峰大本营成功落幕,特别邀请了1975年第二次登顶珠峰的登山英雄桑珠,两代“攀登者”合影,一起讲起了过去的故事。
2019年,同时也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对于我们来说,《攀登者》或许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是一次国民精神和商业大片的完整重合,因为这个故事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能够从积贫积弱再度走向强大。
既然已经知道那些近乎泯灭在历史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又怎能忘记呢?范文二攀登珠峰与核试验对于人类发展并没有起到推进作用,把它们放到一块来说,发现它俩有一共同点:人活着便是为了挣口气。
这口气太难挣了,为了这口气太多人牺牲,太多妻离子散,太多太多。
但是他们有退缩吗?没有。
很多人看到有吴京在的电影,就觉得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没有错,有多了解中国的过往,必然会爱中国更多些。
而且不仅仅是爱国主义,是人性,人性即能黑暗到一定地步,亦能光辉到一定境界。
中国是一个在苦难中壮大的国家,拿命搏才有今天的辉煌。
人会不惜命吗?不会,但他们知道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做。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国际上最后采用了中国标准,用命换来的数据,终于把这口气给挣着了。
脱离历史背景,单看这部电影,如此选材,必然得与恶劣天气对抗,假如单单是要宣扬所谓的爱国主义,大可以选择相对舒适环境的题材,唯有这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吸引着这帮拥有赤子之心的人,这珠峰精神,不就是中国精神吗?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
我们的国家没那么完美,但又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呢?有问题,去解决,去完善。
最后,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范文三说来也很巧,15年在西安培训的时候爬过一次“雪山”,记忆中的那座山叫太山?因为当年爬那座山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阴影,在今后的将近四年的时间了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山之类的活动。
而四年后的19年正好有机会去了一趟西藏,这次西藏之行又让我重新爬起了雪山(那座山的名字我也记不太清楚了),可能是因为山下有解放军吧,才给了我这次爬山的勇气。
这次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脚下开始爬山的,可能因为爬的时候太兴奋了吧,当时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缺氧反应。
但晚上回到宾馆后,吃饭的时候缺氧的反应就越来越剧烈了,头开始又晕又疼,晚上也因为缺氧而导致睡眠很不好,在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头疼得感觉要炸掉,最后不得不吃药;据说剧组拍戏的时候也在西藏那边拍,真的很敬佩。
再说一下那边气候,据说西藏二月份的时候,那边气候是真的冷,有的路都要被封掉。
虽未亲身经历过西藏的冬天,但经历过西藏的七月份就知道冬天的冷是真的难以想象的,例如:我当时爬完山后,因为踩到泥坑中,而不得不导致自己去从山上融化成水的河流中洗脚,本来觉得不会太冰冷,但我脚放进去的瞬间就后悔了,真的太冰冷了吧。
不过山上的景色真的很不错,登的过程中真的值了。
更巧的是这周一,我被领导辞退,正好有一周的时间无所事事,然后失意的我逛B站,看到这个《攀登者》主创见面和放映活动,就不抱太大希望的报名了,没想到被选中。
之前的一些“雪山”和西藏的经历吧,让我对这部电影的题材特别感兴趣。
可能最近经历的挫折比较多吧,自己的泪腺就很发达,在看的过程中几经泪目,并且提心吊胆、咬牙切齿地为剧中的人物生命安全担忧。
剧情就不剧透了,在看的过程中就觉得这次票房又稳了,啊哈哈哈哈哈哈。
emmm...放映后的主创见面会,对吴京路转粉,感觉剧外的吴京更亲切随和,没有一点大牌的感觉;剧中的吴京有点超神,可能剧情需要吧。
范文四一部登山片子大家肯定都知道登上去了,只能剧透人物走向了咯。
标明了有剧透,点进来说我剧透就没意思了咯)超级开心能参加b站的点映会提前看到了攀登者这部影片!!整部电影虽然主旋律较重,但是还是把整个故事完整的展现给观众,能够震撼感动到观众。
我旁边的汉子和姑娘们哭的稀里哗啦的。
影片上半部分就我个人而言哈感觉节奏有些不大对,省略或者着重的地方有些不太妥当,但是到了后半部分感觉慢慢的出来了,人物的性格逐渐开始显露。
在这里我真的要表达一下对张译老师的爱意,他的角色真的是这部电影里最饱满的一个角色,人物性格的塑造与变化是最完整的一个。
我最感动的点就是他开始哭的时候qaq,超级带动我,完全忍不住。
当然章子怡的演技也没的说哈,一开始演一个少女完全不出戏,在她所能发挥的空间里完成的很好。
吴京演的也很出色,虽然还是有点战狼的感觉,大家可以数一数他在电影里飞扑了多少次哈哈哈。
胡歌啊井柏然啊陈龙啊大家的演技都挺不错。
至少让观众感受到了当时登峰的困难,大家的决心。
井柏然角色李国梁的死从电影开始就有在铺垫。
倒是章子怡饰演的徐缨的牺牲让我措手不及,原本还以为她与吴京扮演的方五洲的爱情会是he.......不过牺牲了倒是令人更加深刻。
然后当然不足之处还是有的,稍微我觉得缺少一些当时那个年代的特色,没有与当时的背景太融合。
其次bgm真的太多了哈哈哈哈哈哈,没有背景音乐的片段太少,而且都是那种气势磅礴恢弘的音乐,有种强行将观众带入爱国感人的情绪,会有点疲惫。
最后参演人员也挺多的,主要篇幅都在主角身上,配角们的刻画就稍微欠缺了些。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也是国产片里的佼佼者了,能感动观众,讲好故事,值得一看。
范文五《攀登者》,是我2019年最期待的电影,没有之一。
期待这部电影,自然是因为吴京。
两部战狼,吴京的努力、坚持、痛苦、骄傲,都在里面了。
他是娱乐圈的一股正能量,他是实干家,演技派,他让我们在电影院除了娘炮和流量明星以外,还有其他的选择。
他的战狼和小破球,把中国娱乐圈的小白脸和流量巨星的自尊打的粉碎。
我等不及30号全国公映了。
可是当我观看了点映之后,却是非常的尴尬。
这是部比较普通的电影。
姑且给上7分。
首先,演员们的表现真的非常好。
特别是章子怡,当得上一句中国一姐。
此外,吴京,胡歌,张译,井柏然等都演的很好。
我也是娱乐圈优质演员胡歌的粉丝,可是胡歌的戏份确实不多,而且感觉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不影响主线的发展那种,有些遗憾。
还有那个叫不起名字的小黑妹表现的也不错。
其次,电影的拍摄据说是实地拍摄,特效也很好。
反正作为普通人的我来说,观影登山过程很享受,没有感觉很假。
道具服装也比较走心。
可是剧情,实在是有些尬了。
难道就不能按照史实拍么?难道现在的导演,在电影里没有一两场的谈情说爱,就不会拍电影了么?这是北坡攀登珠峰啊,难度系数sss+,8000多米的冰崖上,你还有心思谈恋爱?编剧可是阿来啊,《尘埃落定》的阿来啊!不知道怎么会加两条感情线进去。
第二,口型对不上。
又不是外国片,感觉有些怪异。
第三,吴京大哥在影片中化身冷锋,在珠穆朗玛峰上飞奔纵跃,往来翕忽,数次往来救人,救设备,背扛巨冰,手臂骨折超强回复速度,我以为万达拿错了片子正播放战狼第三部呢。
可实际上我一个普通人都知道,在珠峰上迈出的每一脚,都要格外小心翼翼。
这明显太假了。
有些跳戏。
第四,不得不佩服章子怡。
60年到75年转瞬即逝,章子怡的气质有明显得改变,有岁月流过的沧桑,可是吴京和张译,就长了点儿胡子,也太不走心了。
而且后面登山吴京胳膊的瞬间恢复,都让人很跳戏。
第五,登山是主角,可是登山的过程却简化的没多少了。
我没有登山经验,可看完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果没有遇到雪崩和大风,攀登珠峰是没什么困难的。
而攀登过程中的寒冷,缺氧,补给,同伴的死亡,天气的骤变,心理的压力,却含糊其辞一笔带过。
第六,背景渲染不够。
攀登珠峰的意义之大,足以让每个中国人铭记。
可是电影却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奋斗牺牲,是那个时代人特有的精神。
这个娱乐时代的导演,却是理解不了的。
范文六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年国庆节的电影市场非常火爆,值得关注的就是国庆献礼片,今天我们来说说说《攀登者》。
这部电影的参演者很多,最让我们熟悉的就是吴京、章子怡、胡歌等人。
9月30号影片就将全国上映,相信到时候一定会口碑爆棚。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
时隔59年,由徐克监制、李仁港执导、阿来编剧,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陈龙、刘小锋、曲尼次仁、拉旺罗布、多布杰主演,成龙友情出演的电影《攀登者》袭来。
在致敬海报中,五位演员神情坚毅、目光坚定,传递出一往无前的信念和决心。
电影《攀登者》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并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确测量。
电影《攀登者》剧组为了真实还原这段历史故事,影片的主创团队在前期筹备阶段做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工作,无论是影片中富有历史年代感的场景搭建,还是1960年、1975年中国登山队员所使用的冰镐、冰爪、氧气瓶以及登山服等装备与服装道具,都遵循史料记载,做到真实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