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常用公式及作图介绍
420个excel公式释义及示例大全

Excel表格软件是办公室中常用的工具之一,而公式则是Excel表格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熟练掌握Excel公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420个Excel公式的释义及示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工具。
一、基础公式1. SUM公式:用于求和示例:=SUM(A1:A5) 求A1到A5的和2. AVERAGE公式:用于求平均值示例:=AVERAGE(A1:A5) 求A1到A5的平均值3. MAX公式:用于求最大值示例:=MAX(A1:A5) 求A1到A5的最大值4. MIN公式:用于求最小值示例:=MIN(A1:A5) 求A1到A5的最小值5. COUNT公式:用于计数示例:=COUNT(A1:A5) 统计A1到A5的非空单元格数二、逻辑判断公式1. IF公式:条件判断示例:=IF(A1>60,"及格","不及格")2. AND公式:多条件与示例:=AND(A1>60,A2>70) 判断A1大于60并且A2大于703. OR公式:多条件或示例:=OR(A1>60,A2>70) 判断A1大于60或者A2大于704. NOT公式:取反示例:=NOT(A1>60) 判断A1是否不大于605. VLOOKUP公式:垂直查找示例:=VLOOKUP(A1, B1:C10, 2, FALSE) 查找A1在B1:C10中对应行的第二列的值三、文本处理公式1. CONCATENATE公式:连接文本示例:=CONCATENATE(A1, " ", B1) 连接A1和B1的文本2. LEFT公式:提取左边字符示例:=LEFT(A1, 3) 提取A1中的前三个字符3. RIGHT公式:提取右边字符示例:=RIGHT(A1, 3) 提取A1中的后三个字符4. LEN公式:计算字符长度示例:=LEN(A1) 计算A1中的字符长度5. MID公式:提取中间字符示例:=MID(A1, 2, 3) 提取A1中第2个字符开始的3个字符四、日期时间公式1. DATE公式:生成日期示例:=DATE(2022, 3, 15) 生成2022年3月15日的日期2. TIME公式:生成时间示例:=TIME(9, 30, 0) 生成9点30分的时间3. NOW公式:当前日期时间示例:=NOW() 显示当前日期时间4. DATEDIF公式:计算日期差示例:=DATEDIF(A1, B1, "y") 计算A1和B1之间的年差5. EOMONTH公式:月末日期示例:=EOMONTH(A1, 1) 计算A1所在月的月末日期五、数学计算公式1. ROUND公式:四舍五入示例:=ROUND(A1, 2) 对A1进行小数点后两位的四舍五入2. POWER公式:幂运算示例:=POWER(A1, 2) 对A1进行二次幂运算3. SQRT公式:平方根示例:=SQRT(A1) 对A1进行平方根运算4. MOD公式:取余示例:=MOD(A1, B1) 对A1除以B1的余数5. RAND公式:生成随机数示例:=RAND() 生成0到1之间的随机数六、统计分析公式1. AVEDEV公式:平均绝对偏差示例:=AVEDEV(A1:A5) 计算A1到A5的平均绝对偏差2. BINOMDIST公式:二项分布示例:=BINOMDIST(3, 10, 0.5, FALSE) 计算n=10, p=0.5时x=3的二项分布概率3. CHISQ.DIST公式:卡方分布示例:=CHISQ.DIST(0.1, 2, TRUE) 计算自由度为2时累积概率小于0.1的卡方分布值4. CORREL公式:相关系数示例:=CORREL(A1:A5, B1:B5) 计算A列和B列的相关系数5. GROWTH公式:指数增长示例:=GROWTH(A1:A5, B1:B5) 用指数函数拟合A列和B列的数据以上就是420个Excel公式的释义及示例大全,希本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子表格常用函数公式及用法

电子表格常用函数公式及用法1、求和公式:=SUM(A2:A50) ——对A2到A50这一区域进行求和;2、平均数公式:=AVERAGE(A2:A56)——对A2至(J A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3、最高分:=MAX(A2:A56) ——求A2到A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4、最低分:=MIN(A2:A56) ——求A2到A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5、等级:=IF(A2>=90,"优〞,IF(A2>=80,"良〞,IF(A2>=60,"及格","不及格")))6、男女人数统计:=COUNTIF(D1:D15,男") ——统计男生人数=COUNTIF(D1:D15,女")——统计女生人数7、分数段人数统计:方法一:求A2至U A56 区域100 分人数:=COUNTIF(A2:A56,"100")求A2至U A56 区域60 分以下的人数;=COUNTIF(A2:A56,"<60")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90分的人数;=COUNTIF(A2:A56,">=90")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80分而小于90分的人数;=COUNTIF(A1:A29,">=80")-COUNTIF(A1:A29," =90")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60分而小于80分的人数;=COUNTIF(A1:A29,">=80")-COUNTIF(A1:A29," =90")方法二:(1) =COUNTIF(A2:A56,"100") ——求A2到A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A57单元格;(2) =COUNTIF(A2:A56,">=95") -A57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95而小于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A58单元格;(3) =COUNTIF(A2:A56,">=90") - SUM(A57:A58)——求A2至U A56 区域大于等于90而小于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A59单元格;(4) =COUNTIF(A2:A56,">=85") - SUM(A57:A59)——求A2至U A56 区域大于等于85而小于90分的人数;8、求A2到A56区域优秀率:=(COUNTIF(A2:A56,">=90"))/55*1009、求A2到A56区域及格率:=(COUNTIF(A2:A56,">=60"))/55*10010、排名公式:=RANK(A2 A$2:A$56)——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11、标准差:=STDEV(A2:A56) ——求A2到A56区域(55人)的成绩波动情况(数值越小,说明该班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较小,反之,说明该班存在两极分化);12、条件求和:=SUMIF(B2:B56,"男",K2:K56) ——假设B列存放学生的性别,K列存放学生的分数,那么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该班男生的成绩之和;13、多条件求和:{=SUM(IF(C3:C322="男",IF(G3:G322=1,1,0))) } ——假设C列(C3:C322区域)存放学生的性别,G列(G3:G322区域)存放学生所在班级代码(1、2、3、4、5),那么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一班的男生人数;这是一个数组函数,输完后要按Ctrl + Shift + Enter组合键(产生“{……}〞).“{}〞不能手工输入,只能用组合键产生.“1,1,0〞中的第一个1表示班级,第二个1表示计算次数(倍数).14、查找重复内容公式:(1)标记重复两次以上的全部数据=IF(COUNTIF(A:A,A2)>1,"重复","")."重复〞可以根据需要更改为其它数据.A2表示此栏结果对应的是第二行.(2)标记超过一个以上的其它重复数据(只留一个)=IF(COUNTIF(A2:A56,A2)=1,""," 重复")(3)提取不重复数据方法1:将A列的姓名查找重复,并提取到C列.C2单元格输入公式:=OFFSET($A$1,MATCH(,COUNTIF($C$1:C1,$A$2:$A$17),),)&"",然后按ctrl+shift+enter 三键结束.方法2:将A列不重复数据标识到C列,单击数据一一高级筛选完成. 选择操作的数据区域,设置数据的复制位置,最重要的就是勾选上“选择不重复的记录〞.方法3:用数据比对公式=COUNTIF($A$9:A9,A9)通过筛选,筛选出“1〞的数据,然后复制粘贴到其他的单元格中即可. 这样C列提取到的就是A 列不重复数据.(3)多行多列提取不重复数据,如下:D2输入公式: =INDIRECT(TEXT(RIGHT(MIN(IF(COUNTIF($D$1:D1,$A$2:$B$,4八8, ROW($2:9)*100+COLUMN(A:B)*10001)),4),"r0c00"),)&"",然后按 ctrl+shift+enter 三键结束.这样就把AB 列不重复数据提取到D 列15、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DATEDIF(A3,TODAY(),"y")或=口人丁£口历63,“2021-8-24","『') =TRUNC((DAYS360(D3,NOW( )))/360,0) 16、用身份证来计算年龄公式: =DATEDIF(TEXT(MID(A2,7,8),“0000-00-00"),TODAY(),"y")17、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18、从输入的身份证号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公式:=IF(LEN(C2)=15,IF(MOD(MID(C2,15,1),2)=1," 男 "," 女"),IF(MOD(MID(C2,17,1),2)=1,"男","女"))19、在Word 中三个小窍门:A ]_B C] D 销售人员2房天琦 3王学敏 4王腾宇 5周德宇 6王腾宇 7 _王学敏 8周德宇 徐航 周德宇 王学敏 王腌宇 周德宇 刘敬堂 房天埼 王学钺 王膝宇 曹泽鑫 馀航连续输入三个“〜〞可得一条波浪线.连续输入三个“-〞可得一条直线.连续输入三个“=〞可得一条双直线.20、excel中当某一单元格符合特定条件,如何在另一单元格显示特定的颜色比方:A1〉1时,C1显示红色0<A1<1时,C1显示绿色A1<0时,C1显示黄色方法如下:1、单元击C1单元格,点“格式〞> “条件格式〞,条件1设为:公式=A1 = 12、点“格式〞-> “字体〞,“颜色〞,点击红色后点“确定〞.条件2设为:公式=AND(A1>0,A1<1)3、点“格式〞-> “字体〞,“颜色〞,点击绿色后点“确定〞.条件3设为:公式=A1<0点“格式〞-> “字体〞,“颜色〞,点击黄色后点“确定〞.4、三个条件设定好后,点“确定〞即出.21、EXCE叶如何限制每列数据的长度并防止重复录入〔1〕用数据有效性定义数据长度.用鼠标选定你要输入的数据范围,点"数据"->"有效性"->"设置"," 有效性条件"设成"允许""文本长度""等于""5"〔具体条件可根据你的需要改变〕. 还可以定义一些提示信息、出错警告信息和是否翻开中文输入法等,定义好后点"确定".〔2〕用条件格式防止重复.选定A列,点“格式"->"条件格式",将条件设成“公式=COUNTIF 〔$A:$A,$A1〕>1',点"格式"->"字体"->"颜色",选定红色后点两次"确定".这样设定好后你输入数据如果长度不对会有提示,如果数据重复字体将会变成红色.22、在EXCE冲如彳^把B列与A列不同之处标识出来?〔一〕、如果是要求A、B两列的同一行数据相比拟:假定第一行为表头,单击A2单元格,点“格式〞,“条件格式〞,将条件设为:“单元格数值〞“不等于〞=B2点“格式〞-> “字体〞,“颜色〞,选中红色,点两次“确定〞.用格式刷将A2单元格的条件格式向下复制.B列可参照此方法设置.〔二〕、如果是A列与B列整体比拟〔即相同数据不在同一行〕:假定第一行为表头,单击A2单元格,点“格式〞,“条件格式〞,将条件设为:“公式〞=COUNTIF($B:$B,$A2)=0点“格式〞-> “字体〞,“颜色〞,选中红色,点两次“确定〞.用格式刷将A2单元格的条件格式向下复制.B列可参照此方法设置.按以上方法设置后,AB列均有的数据不着色,A列有B列无或者B列有A列无的数据标记为红色字体.23、EXCE叶怎样批量地处理按行排序假定有大量的数据(数值),需要将每一行按从大到小排序,如何操作?由于按行排序与按列排序都是只能有一个主关键字,主关键字相同时才能按次关键字排序.所以,这一问题不能用排序来解决.解决方法如下:1、假定你的数据在A至E列,请在F1单元格输入公式:=LARGE($A1:$E1,COLUMN(A1))用填充柄将公式向右向下复制到相应范围.你原有数据将按行从大到小排序出现在F至J歹限如有需要可用“选择性粘贴/数值〞复制到其他地方.注:第1步的公式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数据范围)作相应的修改.如果要从小到大排序,公式改为:=SMALL($A1:$E1,COLUMN(A1))24、巧用函数组合进行多条件的计数统计例:第一行为表头,A列是“姓名〞,B列是“班级〞,C列是“语文成绩〞,D列是“录取结果〞,现在要统计“班级〞为“二〞,“语文成绩〞大于等于104, “录取结果〞为“重本〞的人数.统计结果存放在本工作表的其他列.公式如下:=SUM(IF((B2:B9999="二")*(C2:C9999>=104)*(D2:D9999=" 重本"),1,0))输入完公式后按Ctrl+Shift+Enter 键,让它自动加上数组公式符号"{}" 025、如何判断单元格里是否包含指定文本?假定对A1单元格进行判断有无“指定文本",以下任一公式均可:=IF(COUNTIF(A1,"*"&"指定文本"&"*")=1," 有","无") =IF(ISERROR(FIND("指定文本",A1,1)),"无","有") 求某一区域内不重复的数据个数例如求A1:A100范围内不重复数据的个数,某个数重复屡次出现只算一个.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利用数组公式:=SUM(1/COUNTIF(A1:A100,A1:A100))输入完公式后按Ctrl+Shift+Enter 键,让它自动加上数组公式符号"{}".二是利用乘积求和函数:=SUMPRODUCT(1/COUNTIF(A1:A100,A1:A100))26、一个工作薄中有许多工作表如何快速整理出一个目录工作表1、用宏3.0取出各工作表的名称,方法:Ctrl+F3出现自定义名称对话框,取名为X,在“引用位置〞框中输入:=MID(GET.WORKBOOK(1),FIND("]",GET.WORKBOOK(1))+1,100) 确定2、用HYPERLIN函数批量插入连接,方法:在目录工作表(一般为第一个sheet)的A2单元格输入公式:=HYPERLINK("#'"&INDEX(X,ROW())&"'!A1",INDEX(X,ROW()))将公式向下填充,直到出错为止,目录就生成了.。
excel表格的公式大全详细说明

excel表格的公式大全详细说明Excel是一款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公式是Excel的核心功能之一,它能够帮助用户快速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Excel表格中常用的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Excel。
一、基本运算公式Excel支持四则运算和取余运算,使用简单的数学公式即可完成。
1. 加法公式:使用"+"符号将两个或多个单元格相加,如=A1+B1+C1。
2. 减法公式:使用"-"符号将两个单元格相减,如=A1-B1。
3. 乘法公式:使用"*"符号将两个或多个单元格相乘,如=A1*B1。
4. 除法公式:使用"/"符号将一个单元格除以另一个单元格,如=A1/B1。
5. 取余公式:使用"%"符号获取两个单元格相除后的余数,如=A1%B1。
二、常用统计公式Excel提供了许多方便的统计函数,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1. SUM函数:对一列或多列数据求和,如=SUM(A1:A10)。
2. AVERAGE函数:计算一列或多列数据的平均值,如=AVERAGE(A1:A10)。
3. MAX函数:找出一列或多列数据中的最大值,如=MAX(A1:A10)。
4. MIN函数:找出一列或多列数据中的最小值,如=MIN(A1:A10)。
5. COUNT函数:统计一列或多列数据中非空单元格的个数,如=COUNT(A1:A10)。
三、逻辑函数逻辑函数用于逻辑判断和条件处理,常用于复杂条件下的数据筛选和计算。
1. IF函数: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并返回相应的结果。
形式如=IF(条件, 真值, 假值)。
2. AND函数:判断多个条件是否都为真,如果都为真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形式如=AND(条件1, 条件2, ...)。
3. OR函数:判断多个条件是否有一个为真,如果有一个为真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Excel公式教程常用公式及其使用方法介绍

Excel公式教程常用公式及其使用方法介绍Excel公式教程:常用公式及其使用方法介绍Exce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电子表格软件,而公式是Excel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掌握常用的Excel公式,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本教程将介绍一些常用公式及其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一、基础公式1. SUM(求和)SUM函数用于计算一列或多列数字的总和。
使用方法如下: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SUM(数字1,数字2,...)”或“=SUM(起始单元格:结束单元格)”。
例如,要计算A1到A5单元格中的数字之和,可以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SUM(A1:A5)”。
2. AVERAGE(平均值)AVERAGE函数用于计算一列或多列数字的平均值。
使用方法类似于SUM函数。
例如,要计算A1到A5单元格中数字的平均值,可以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AVERAGE(A1:A5)”。
3. MAX(最大值)和MIN(最小值)MAX函数用于找出一列或多列数字的最大值,MIN函数用于找出最小值。
使用方法如下: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MAX(数字1,数字2,...)”或“=MIN(数字1,数字2,...)”。
例如,要找出A1到A5单元格中的最大值,可以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MAX(A1:A5)”。
二、常用的统计公式1. COUNT(计数)COUNT函数用于统计某一列或某些列中的单元格个数。
使用方法如下: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COUNT(单元格1,单元格2,...)”。
例如,要统计A1到A5单元格中的非空单元格个数,可以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COUNT(A1:A5)”。
2. COUNTIF(条件计数)COUNTIF函数用于按照条件统计某一列或某些列中符合条件的单元格个数。
使用方法如下: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COUNTIF(范围,条件)”。
例如,要统计A1到A5单元格中大于100的单元格个数,可以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COUNTIF(A1:A5,">100")”。
Excel最常用的八个函数公式示例

Excel最常用的八个函数公式示例在日常办公工作中,Excel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分析和报表制作等方面。
其中,函数公式是Excel强大功能之一,通过合理运用函数公式,可以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下面就介绍八个Excel中最常用的函数公式,并提供示例以便读者更好理解和运用。
1. SUM函数•功能:对一列或多列数字进行求和计算。
•示例:=SUM(A1:A5)这个示例将对单元格A1到A5中的数字进行求和计算,得到结果显示在目标单元格中。
2. AVERAGE函数•功能:计算一列或多列数字的平均值。
•示例:=AVERAGE(B1:B10)通过该示例,我们可以得到B1到B10单元格中数字的平均值。
3. IF函数•功能:根据条件判断返回不同的值。
•示例:=IF(C2>80, "及格", "不及格")在这个示例中,如果C2单元格中的数值大于80,则返回“及格”,否则返回“不及格”。
4. VLOOKUP函数•功能:在表格中查找指定值,并返回对应行中的数据。
•示例:=VLOOKUP(D2, A1:B10, 2, FALSE)该示例将在A1:B10区域中查找D2单元格的值,并返回对应行的第二列数据。
5. COUNTIF函数•功能:统计满足指定条件的单元格个数。
•示例:=COUNTIF(E1:E100, ">50")这个示例将统计E1到E100单元格中大于50的数量。
6. CONCATENATE函数•功能:将多个单元格中的内容合并为一个文本。
•示例:=CONCATENATE(F1, " - ", F2)通过上述示例,F1和F2单元格中的内容将以“ - ”符号连接在一起。
7. MAX函数•功能:返回一列或多列数字中的最大值。
•示例:=MAX(G1:G20)这个示例将返回G1到G20单元格中的最大值。
8. SUMIF函数•功能:根据指定条件对一列或多列数字进行求和计算。
EXCEL常用的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

EXCEL常用的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Excel是一款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提供了许多常用的函数公式,可以帮助用户处理和分析数据。
下面是Excel中常用的函数公式及其举例。
1.SUM函数:用于计算一系列数字的总和。
例:=SUM(A1:A5)表示计算A1到A5单元格中的数字总和。
2.AVERAGE函数:用于计算一系列数字的平均值。
例:=AVERAGE(A1:A5)表示计算A1到A5单元格中数字的平均值。
3.MAX函数:用于找出一系列数字中的最大值。
例:=MAX(A1:A5)表示找出A1到A5单元格中的最大值。
4.MIN函数:用于找出一系列数字中的最小值。
例:=MIN(A1:A5)表示找出A1到A5单元格中的最小值。
5.COUNT函数:用于计算一系列数据中非空单元格的个数。
例:=COUNT(A1:A5)表示计算A1到A5单元格中非空单元格的个数。
6.IF函数:用于根据条件判断返回不同的值。
例:=IF(A1>10,"大于十","小于等于十")表示如果A1大于10,则返回"大于十",否则返回"小于等于十"。
7.VLOOKUP函数:用于在一个数据范围中查找一个值,并返回相应的值。
例:=VLOOKUP(A1,B1:C5,2,FALSE)表示在B1到C5的范围中查找A1的值,并返回与之对应的第二列的值。
8.HLOOKUP函数:用于在一个数据范围中查找一个值,并返回相应的值。
例:=HLOOKUP(A1,B1:E5,3,FALSE)表示在B1到E5的范围中查找A1的值,并返回与之对应的第三行的值。
9.CONCATENATE函数:用于拼接多个文本字符串。
例:=CONCATENATE(A1,"和",B1)表示将A1单元格中的文本和B1单元格中的文本拼接在一起。
10.LEFT函数:用于返回字符串的左边指定字符数的子串。
例:=LEFT(A1,3)表示返回A1单元格中字符串的前三个字符。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1.SUM函数:计算一组数值的总和。
示例:=SUM(A1:A10)可以计算A1至A10单元格范围内的数值总和。
2.AVERAGE函数:计算一组数值的平均值。
示例:=AVERAGE(A1:A10)可以计算A1至A10单元格范围内的数值平均值。
3.MAX函数:找出一组数值中的最大值。
示例:=MAX(A1:A10)可以找出A1至A10单元格范围内的最大值。
4.MIN函数:找出一组数值中的最小值。
示例:=MIN(A1:A10)可以找出A1至A10单元格范围内的最小值。
5.COUNT函数:计算一组数值中的非空单元格数量。
示例:=COUNT(A1:A10)可以计算A1至A10单元格范围内的非空单元格数量。
6.IF函数:根据给定条件返回不同的值。
示例:=IF(A1>10,"大于10","小于等于10")如果A1的值大于10,则返回"大于10";否则返回"小于等于10"。
7.VLOOKUP函数:在数据表中查找一些值,并返回与之对应的值。
示例:=VLOOKUP(A1,B1:C10,2,FALSE)在B1至C10的数据表中查找A1的值,并返回对应的第二列的值。
8.CONCATENATE函数:将多个文本字符串合并为一个字符串。
示例:=CONCATENATE("Hello", " ", "World") 可以将字符串"Hello"、空格、字符串"World"合并为"Hello World"。
9.LEFT函数:从左侧开始提取指定数量的字符。
示例:=LEFT(A1,3)可以从A1单元格中提取左侧的3个字符。
10.RIGHT函数:从右侧开始提取指定数量的字符。
示例:=RIGHT(A1,3)可以从A1单元格中提取右侧的3个字符。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大全及举例1.SUM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字或单元格的总和。
例子:=SUM(A1:A10)表示计算A1到A10这些单元格的总和。
2.AVERAGE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字或单元格的平均值。
例子:=AVERAGE(A1:A10)表示计算A1到A10这些单元格的平均值。
3.COUNT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字或单元格中的非空单元格的数量。
例子:=COUNT(A1:A10)表示计算A1到A10这些单元格中非空单元格的数量。
4.MAX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字或单元格中的最大值。
例子:=MAX(A1:A10)表示计算A1到A10这些单元格中的最大值。
5.MIN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字或单元格中的最小值。
例子:=MIN(A1:A10)表示计算A1到A10这些单元格中的最小值。
6.COUNTIF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字或单元格中满足指定条件的单元格的数量。
例子:=COUNTIF(A1:A10,">50")表示计算A1到A10这些单元格中大于50的单元格的数量。
7.SUMIF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字或单元格中满足指定条件的单元格的总和。
例子:=SUMIF(A1:A10,">50")表示计算A1到A10这些单元格中大于50的单元格的总和。
8.AVERAGEIF函数:用于计算一组数字或单元格中满足指定条件的单元格的平均值。
例子:=AVERAGEIF(A1:A10,">50")表示计算A1到A10这些单元格中大于50的单元格的平均值。
9.VLOOKUP函数:用于在一个区域中查找一些值,并返回对应的值。
例子:=VLOOKUP(A1,B1:C10,2,FALSE)表示在B1到C10这个区域中查找A1的值,并返回相对应的第二列的值。
10.HLOOKUP函数:用于在一个区域中查找一些值,并返回对应的值。
例子:=HLOOKUP(A1,B1:C10,2,FALSE)表示在B1到C10这个区域中查找A1的值,并返回相对应的第二行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组公式(三)
或许有人说有一个SUMPRODUCT普通公式可以达到同样计算效果,没错。 SUMPRODUCT可以实 现普通公式中,二维数组的元素计算。 如果再增加一维数组元素的参与计算。还有哪个普通公式可以达到计算功能呢?反正,我目 前还不知!
11
数据透视表(一)
相对不擅长运用EXCEL函数,公式的人而言,数据透视表是也可以提供另一种分类、汇总、组合 等很好的计算功能。
/thread-1007718-1-1.html 一个专业EXCEL介绍网站
21
关于EXCEL运用其他问题
22
感谢您的倾听
23
AVERAGE:对选定的区域数值算平均值;
MAX:找出选定的区域数据的最大值; MIN:找出选定的区域数据的最小值; LARGE:找出选定的区域数据的第N最大值; SMALL:找出选定的区域数据的第N最小值; YEAR\MONTH\WEEKDAY\DAY\TODAY\HOUR\MINUTE\NOW:学会用几个英文单词,时间随你折腾.
EXCEL常用函数及图表介绍
物资管理部 江南 5/19/2014
认识EXCEL工作界面,了解EXCEL术语
与EXCEL合作多年,它们的名字叫得上来吗?
功能区
编辑栏 单元格 区域
工作表标签
2
EXCEL常用功能排序与筛选
多条件排序也不是很难;筛选功能更强大; 就也不同颜色都能筛选出来
3
快速设置表格格式(一)
1. 条件格式该功能是快速的帮用户设置选中表格的格式。
4
快速设置表格格式(二)
5
常用函数(一)
VLOOKUP\HLOOKUP 将一个表中的信息对应到另一个表中
查找的对象 对象在查找区域中相对
查找区域 精确还是模糊查找
6
常用函数(二)
如果函数参数,不足以让你掌握运用,还可点击有关该函数的帮助,EXCEL帮助会弹出相关文 章,语法,例子供你参考。
8
数组公式(一)
数组公式是相对于普通公式而言的。普通公式(如=SUM(AA2:AA1630),=B2+C2+D2等),只 占用一个单元格,只返回一个结果。而数组公式可以占用一个单元格,也可以占用多个单 元格。它对一组数或多组数进行多重计算,并返回一个或多个结果。 现举例要计算采购金额,一般公式,需要借助辅行或列计算后,再求和才能达到目的。
从外部获取数据的提前必须是连接:数据源是未加密或你有密码;另外EXCEL不能导入图片。
15
从外部获取数据(三)
当收到文本格式资料作为数据源, 作为分析对象时是不是很郁闷?
16
图表制作(一)
选中数据源,在插入菜单中,可以很方便的插入需要的图标类型
选中插入的图标,右键菜单中有选择数据选项,可以在原表的基础上修改。
9
数组公式(二)
你有发现数组公式与普通公式有什么差别?数组公式不需要多次计算而直接算出。 数组公式的标志,在Excel中数组公式的显示是用大括号对“{}”来括住以区分普通 Excel公式。在编辑栏输入公式,然后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锁定数组公式, Excel将在公式两边自动加上括号“{}”。
选中数据区域,进入选项卡插入->数据数据透视表
12
数据透视表(二)
可以按汇总显示,也可 按分页显示
可以进行分类汇总数据也可以取消
13
从外部获取数据(一)
/domestic/MyToolBox/Default.aspx
14
从外部获取数据(二)
查看从外部获取数据的结果,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刷新。
17
图表制作(二)
选中图表,点击“设计”,有许多图表呈现方式供选择。
18
图表制作
2007版EXCEL没有建立双坐标轴图模版。如要作双坐标图,可以选中对图数值,右击鼠标,在 系统选项,有次坐标轴供你添加。平面图可以添加次坐标轴,但柱状图不推荐一个EXCEL免费介绍,培训网站
7
常用函数(三)
SUM :对选定的区域数值求和;
SUMIF:对选定的区域,满足特定条件的数值求和;
CONUT:对选定的区域对象计数; COUNTIF:对选定的区域,满足特定条件的对象计数; IF:如果;如果对象为xxx ,则A,否则就B; 例IF(C2>80%,“达成”,“未达成”),如果 单元格C2大于80%,则显示“达成”; AND:和; IF(AND(E2=0,R2=0),0,R2/E2),例:E2=0,且R2=0,返回0,否则返回R2/E2值; OR:或者,IF(OR(E2=0,R2=0),0,R2/E2),例:E2=0,或R2=0,返回0,否则返回R2/E2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