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字词梳理
《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重点实词、重点虚词、句式)

《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重点实词、重点虚词、句式)《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重点实词: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楚歌:名词作动词,唱起楚地的歌曲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拔起;盖:超过直夜溃围南出:名词作状语,向南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随从田父绐曰:欺骗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乃:就;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身:亲身;当:抵挡;破:打败;服:臣服此天之亡我:使动,使……亡今日固决死:固:本来;决:必定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向:名词作动词,向(四面)杀出愿为诸君快战:痛快地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山东:山的东面汉军皆披靡:溃散辟易数里:畏惧退缩,退避亡其两骑耳:失去骑皆伏曰:通“服”,心服乌江亭长檥(打不出来,原字请看课文)船待:通“舣”,使船靠岸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亦足王也:名词作动词,称王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籍:我;西:名词作动词,西征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吾知公长者:有德行的人所当无敌:遇到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独:单独;籍:指项羽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身:自身;被:遭受若非吾故人乎:你吾为若德:为:送;德:人情二、重点虚词:①乃:项王乃大惊曰:于是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就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汉军乃觉之:才②则:项王则夜起:于是③以故汉追及之:因此无以渡:没有……的办法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相当于“而”;为:成为④于是项王大呼:在这时⑤项王瞋目而叱之:表修饰⑥之: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指示代词,代指汉军;之:复指代词,这,这么天之亡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
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为:句末语气词三、句式:①定语后置句: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汉骑追者数千人。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②被动句:然今卒困于此③判断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之死》词语、句式归纳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 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千里, 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 古今异义词 十万人,亦足王 愿大王急渡。 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 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有船,汉军至称王 动, ,无以渡
•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 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译: 部下骑马跟从的壮士八百多人 部下骑马跟从的 骑马跟从的壮士八百多人
骑能属 定语后置)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定语后置) 能跟上的骑兵只剩一百多人了 骑兵只剩一百多人了。 译:能跟上的骑兵只剩一百多人了。 汉骑追者数千人 定语后置 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 数千人 定语后置) 追上来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译:追上来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夜溃围南 平明,汉军乃 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跑 才 率领 •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 项王渡淮,骑能属 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 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陷大泽中。以故汉追 汉追及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追上, 追上,赶上 却 •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东城, 汉骑追者数千人。 只有
项羽之死知识点

《项羽之死》知识点归纳一、词类活用1.项王军壁.垓下2.项王则夜.起3.直(当)夜溃围南.出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二、重点字词1、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3、力拔山兮气盖.世:4、项王泣.数行下:5、平明..(平旦)6,、地方..千里: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乃复引.兵而东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田父绐.曰“左”。
非战之罪.也刈.旗期.山东为三处汉军皆披靡..辟易..数里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若非吾故人..乎吾闻汉购.我头千金瞋目..而叱之吾知公长者..籍独.不愧于心乎?三、虚词:以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赐公汉军至,无以渡乃平明,汉军乃觉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为与其骑会为三处我何渡为吾为若德之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示赵弱且.怯也吾攻赵,旦暮且.下得过且.过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四、翻译句子1.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4.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五、特殊句式: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汉骑追者数千人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3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项羽之死》知识点归纳答案:一、词类活用1.项王军壁.垓下壁,名词作动词,驻扎2.项王则夜.起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3.直(当)夜溃围南.出南名词作状语,向南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名词作动词,东行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王,名词使动用法,让……当王6.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称王,名词作动词二、重点字词1、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慷慨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
盖,胜过、压倒、超过。
项羽之死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项羽之死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项羽之死通假字:骑皆伏曰伏通服,佩服,心服。
乌江亭长檥船待檥通舣,使船靠岸。
一词多义:乃项王乃大惊曰:于是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就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汉军乃觉之:才则项王则夜起:于是以以故汉追及之:因此无以渡:没有??的办法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相当于“而”;为:成为于是于是项王大呼:在这时而项王瞋目而叱之:表修饰之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指示代词,代指汉军;之:复指代词,这,这么天之亡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为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
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为:句末语气词古今异义词:期山东为三处。
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部分项王乃悲歌慷慨。
古义:为情绪激昂,今义:大方的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古义:父老乡亲,今义:父亲,哥哥重点词组: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拔起;盖:超过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随从田父绐曰:欺骗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乃:就;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身:亲身;当:抵挡;破:打败;服:臣服此天之亡我:使动,使??亡今日固决死:固:本来;决:必定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向:名词作动词,向(四面)杀出愿为诸君快战:痛快地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山东:山的东面汉军皆披靡:溃散辟易数里:畏惧退缩,退避亡其两骑耳:失去亦足王也:名词作动词,称王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籍:我;西:名词作动词,西征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吾知公长者:有德行的人所当无敌:遇到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独:单独;籍:指项羽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身:自身;被:遭受吾为若德:为:送;德:人情词类活用:项王军壁垓下壁,名词作动词,驻扎项王则夜起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直夜溃围南出南,名词作状语,向南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名词作动词,东行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王,名词作动词,让??当王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
(完整版)项羽之死文言知识整理.doc

《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重点实词:王壁垓下:名作,本指,此守夜四面皆楚歌:夜:名作状,在夜里;楚歌:名作,唱起楚地的歌曲于是王乃慷慨悲歌:情激昂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拔起;盖:超直夜南出:名作状,向南能属者百余人耳:随从田父曰:欺王乃复引兵而:乃:就;:名作:向行身七十余,所当者破,所者服:身:身;当:抵;破:打;服:臣服此天之亡我:使,使⋯⋯亡今日固决死:固:本来;决:必定乃分其以四,四向:向:名作,向(四面)出愿君快:痛快地期山三:期:定;山:山的面皆披靡:散辟易数里:畏惧退,退避亡其两耳:失去皆伏曰:通“服”,心服江亭檥(打不出来,原字看文)船待:通“ ”,使船靠岸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亦足王也:名作,称王且籍与江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籍:我;西:名作,西征籍独不愧于心乎:道吾知公者:有德行的人所当无:遇到独籍所数百人:独:独;籍:指羽王身亦被十余:身:自身;被:遭受若非吾故人乎:你吾若德::送;德:人情二、重点虚词:①乃:王乃大惊曰:于是于是王乃上:就至城,乃有二十八:副,、只乃之:才② :王夜起:于是③以故追及之:因此无以渡:没有⋯⋯的法乃分其以四:以:相当于“而”;:成④于是王大呼:在⑤ 王瞋目而叱之:表修⑥之: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指示代,代指;之:复指代,,么天之亡我:主之取消句子独立性⑦我何渡:“何⋯⋯”,固定构,用于原因或反。
可“ 什么呢”、“怎么呢”;:句末气三、句式:①定后置句:麾下壮士从者百余人耳。
能属者百余人耳。
追者数千人。
吾我千金,邑万②被句:然今卒困于此③判断句:此天之亡我,非之罪也。
此王也。
④省略句:王夜起,(于)中。
吾此五,所当无,一日行千里,不忍之,以(之)公。
童面之,指(于)王翳曰⑤固定句式:何⋯⋯,表疑:天之亡我,我何渡?独⋯⋯乎:籍独不愧于心乎?四、重点翻译:① 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把楚人都征服了?他那楚人什么么多呀!② 王乃复引兵而,至城,乃有二十八。
《项羽之死》字词解释版

项羽之死(选修P73)项王军壁.【.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楚歌:名词作动词,唱起楚地的歌曲】,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指示代词,指汉军】何楚人之【这、这么】多也!”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被宠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在这种情景下】项王乃悲歌慷慨..【.情绪激昂】,自为【写】诗曰:“力拔.【.拔:撼动、拔起】山兮气盖.【.盖:超过】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奔驰】。
骓不逝兮可奈何【怎么办】,虞兮虞兮奈若何【固定句式,把你怎么办呢?】!”歌数阕【遍】,美人和【应和】之。
项王泣【眼泪】数行下,左右皆泣,莫【否定代词,没有人】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jì,单人乘一匹马】,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译作:部下骑马跟从的壮士有八百余人】,直.【当】夜溃围南.【向南】出,驰.【骑马奔驰】走。
平明..【天快亮的时候,也叫平旦。
3---5时。
也叫寅时、五更。
】,汉军乃.【才】觉之,令骑将灌婴以.【率领】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跟随】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译作:能够跟随上的骑兵】。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农夫】,田父绐.【欺骗】曰“左.”【向左走】。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因此】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率领】兵而东.【向东走】,至东城,乃【只】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译作:追上来的汉将骑兵】。
项王自度.【估计,猜测】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亲身经历】七十余战,所当.【抵挡】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失败】,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最终】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本来】决死,愿为诸君快战..【痛快的作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砍倒,如《观刈麦》】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

《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
项羽之死
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简介
《项羽之死》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史记》中的一篇历史记载,记述了秦朝末年楚汉战争的阶段,以及楚军主帅项羽自刎而死的故事。
二、文言知识点
1. 文言文的字词运用:《项羽之死》以文言文为载体,运用了
丰富的古代汉字和熟悉的词语,展示了古代士人的文化修养和语言
表达能力。
2. 典故的使用:《项羽之死》中穿插了许多典故,如“渡江楚,赴河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展示了古
人的博学多识和引经据典的修辞手法。
3. 意境的营造:《项羽之死》以楚军失败、项羽自刎为主要情节,通过描写战场上的悲壮和主人公的决意,创造了一种激动人心
的战争氛围和壮烈的英雄形象。
4. 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文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项羽胸怀壮志、视死如归的豪情,以及其在战争中的智勇才略,使读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5. 历史价值的关注:《项羽之死》作为记载古代历史的文献资料,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重要性,通过叙述楚汉战争的背景和决战的过程,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背景。
三、
《项羽之死》作为一篇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文言文,通过深入的研读,可以加深对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阅读《项羽之死》也可以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文言文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对于学习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帮助。
司马迁《项羽之死》文言知识梳理-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

司马迁《项羽之死》文言知识梳理: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1、准确认读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其意义:①军壁垓下②美人和之③田父绐曰④斩将刈旗⑤瞋目叱之⑥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讲解】①垓gāi: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是刘邦围歼项羽之地。
②和hè:应和、回应。
③绐dai:欺骗。
④刈yì:砍到。
⑤瞋chēn:瞪眼。
⑥创chuāng:伤、创伤。
2、根据文意推断下列加点词的意义:①力拔山兮气盖世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③愿为诸君快战④期山东为三处⑤亡其两骑耳⑥若非吾故人乎⑦辟易数里⑧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⑨江东虽小地方千里⑩吾知公长者【讲解】①盖:超过;②属:跟随;③快:痛快地;④期:约定;⑤亡:失去;⑥若:你。
⑦辟:通“避”退避;⑧伏:通“服”敬服。
⑨地方:地土地;方方圆、纵横。
⑩长者:忠厚的、有德行的人。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分为四类简要说明分类理由:①令诸君知天亡我。
②亦足王也。
③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④项王泣数行下。
⑤项王军壁垓下。
⑥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⑦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⑧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A.②⑤B.③⑦C.①⑥D.④⑧【讲解】A名词活用为动词:②王读wàng称王、成就霸业;⑤军壁:驻军构筑营垒。
B名词活用为状语:③夜在夜里;⑦南向南。
C使动用法:①亡使我灭亡;⑥王让我称王。
D动词活用为名词:④泣眼泪;⑧楚歌唱楚地的歌谣。
4、下列句子都是省略句请指出省略的成分并将其补出:①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②身七十余战。
③左乃陷大泽中。
④不忍杀之以赐公。
【讲解】①省略介词应为“饮(于)帐中”。
②省略谓语动词应为“身(经历)七十余战”。
③省略主语应为“(项王)乃陷大泽中”。
④省略宾语应为“以(之)赐公”。
5、简要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①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②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③然今卒困于此。
④籍独不愧于心乎?【讲解】①定语后置句应为“部下骑马跟随的壮士……”。
②介词省略句应为“……(以)千金购我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使……跟从
译: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喝酒, 有一位美人名字叫虞,常常受到(项王) 宠幸而跟随(他);有一匹骏马名字为骓, (项王)常常骑着它。
5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 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虞兮奈若何!”
乃:于是 为:作
慷慨:古义:悲愤激昂; 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项王于是再次带兵向东跑, 到了东城,只有二十八骑了。
③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 之罪也。
然而今天我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 要使我灭亡,不是(我的)作战有过错。
④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 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即使江东父老怜惜(我)而让我称王, 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 我难道就不于心有愧吗?
快战:痛快地打一仗
译:今天(我)本来必死(无疑),(但是) 我愿意为各位痛快地打一仗,一定要三次战 胜他们,替各位突围,斩将,砍旗,让各位 知道是上天要让我灭亡,不是(我的)作战 能力有过错。”
14
第二段中的特殊句式
1、麾下壮士骑(qí)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 译: 部下骑马跟从的壮士八百多人
2、骑(qí)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 译:能跟上的骑兵只剩一百多人了。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
在夜里 在四面 唱楚歌
3.项王则夜起 名词做状语,在夜里
3.直夜溃围南出
名词作状语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4、左,乃陷大泽之中
项王复引兵而东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名词作动词,向左走 向东跑 向西征战
5、此天之亡我 使动用法,使……灭亡
6、亦足以王也 怜而王我 名词作动词,称王
8、直夜溃围南出 当夜
9、骑能属者
随从
10、田父绐曰 欺骗
11、以故汉追及之 因此
12、身七十余战: 亲身(参加)
13、然今卒困于此: 最终
14、非战之罪:
过错
15、愿为诸君快战 痛快
16、刈旗
割、砍
17、期山东为三处 约定
18、汉军皆披靡 溃散
19、今日固决死 本来 必定 20、项王瞋目而叱: 呵斥 21、辟易数里: 退避 22、亡其两骑耳:失去 23、纵彼不言: 即使 24、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遭受 25、吾为若德 人情
瞪大眼睛对他大声呵斥,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都
受到惊吓,后退了几里。
17
与其骑(jì)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 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jì) ,亡其两 骑(jì)耳。
译:(项王)同他的骑兵会合为三处。汉军不知 道项王在哪里,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再次包围 了他们。项王于是骑马疾驰,又斩了汉军的一个 都尉,杀了数十上百人。(项王)再次聚集自己 的骑兵,(楚军仅仅)损失了两个人罢了。
18
乃谓其骑(jì)曰:“何如?”骑(jì)皆伏曰: “如大王言。”
何如:“如何”,怎么样
伏:通“服”,心服
如:像
言:话
译:于是(项王)对他的骑兵们说:
“怎么样?”骑兵们都服气地说:“正
如大王所说的那样!”
19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乃:就 欲:想要 东:名作状,向东 译:在此情形下,项王就想东渡乌江。
3、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 译:追上来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15
乃分其骑(jì)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jì)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 四面骑(qí)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四向:向四面(杀出) 期:约 山东:山的东面
译:于是(项王)把他的骑兵分为四队,向 四面(杀出)。汉军重重包围了他们,项羽 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拿下他们的一位 将官”。命令四面的骑兵疾驰退下,约定在 山的东面会合为三处。
于是:在这种情形下。 麾下:部下
直:当
溃:沖破(包围)
南:名作状,向南 走:逃跑
译:在这种情形下,项王于是上马独骑, 部下骑马跟从的壮士有八百多人,当夜 从南面突围杀出,疾驰而逃。
8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qí)将灌婴以 五千骑(jì)追之。
平明:天亮 以:带领
乃:才
译: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觉察到这种 情况,派骑兵将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追 赶他们。
然:然而
卒:终于
于:在
此:这
之:助词,放于主谓 亡:使……灭亡 间,取消句子的独立 性,不译
译:然而今天(我)最终在这里被围困,这是上 天要让我灭亡,不是(我的)作战 能力有过错。
13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 为诸君溃围,斩将,刈(yì)旗,令诸君知 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固:本来 刈:割,砍
拔:撼动 盖:胜过,超过
逝:奔驰 奈何:怎么办 若:你
译:在这种情形下,项王就悲愤激昂地唱起了悲
歌,自己作了一首诗:我的力量可以撼动山河呀
我的气势举世无匹,天时不利啊我的名骓也失去
了奔驰的雄姿!名骓不能奔驰啊我将怎么办!虞姬
虞姬呀我将你怎么安排呢?
6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 泣,莫能仰视。
20
乌江亭长木义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 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木义:通“舣”,使船靠岸 王:名作动,称王 无以:没有……的办法
地方:土地方圆 愿:希望
译:乌江的亭长拢船靠岸等待他,(他)对项王
说:“江东虽然小,土地方圆(尚有)千里,民
众(也有)几十万人,也足够称王了。希望大王
面:面对 邑:封邑
购:买 ,悬赏征求 德:名作动,做好事
译:吕马童面对项王,(把项王)指给王翳 说:“这就是项王。”项王就说:“我听说 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邑万 户,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就自杀身 亡了。
25
通假字
1.骑皆伏曰: 通“服”,心服
2.檥船待 : 通“舣 ”,使船靠岸
乃:就
及:赶上,追上
而:连词,表修饰 东:名作动,向东跑
乃:仅仅,只
译:往左走了,就陷入大片沼泽之中。困此, 汉军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领兵向东跑, 到了东城县,(此时)只剩下二十八骑。 (而)汉军追上来的骑兵有数千人。
11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jì)曰:“吾起 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代词,这样
2.独 (1)今独臣有船 只有
(2)独不愧于心乎 难道 3.泣
(1)项王泣数行下 名词,眼泪 (2)左右皆泣 动词,哭 4.当
(1)所当者破 抵挡
(2)所当无敌 遇到
重要实词
1.汉皆已得楚乎
征服
2.是何楚人之多也 是:代词,指汉军
之:这么,如此
4.力拔山兮气盖世
撼动 超过
5、时不利兮骓不逝: 奔驰 6、莫能仰视: 没有人,没有谁
9
项王渡淮,骑(jì)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属:随从 绐:欺骗
田父:农夫
左:名作动,向左走
译:项王渡过淮河以后,能够跟上的骑 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县, 迷失了道路,询问一个农夫,农夫欺骗 (他们)说:“往左走。”
10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 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 骑(jì)追者数千人。
司马迁
1
翻 译 课 文
2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 围之数重。
壁:本义军垒,名作动,设营驻守
尽:完,没有了。 重:量词,层。
译:项羽的军队在垓下驻扎,士兵很少, 粮食耗尽,汉军及各个诸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译:项王笑着说:“上天要让我灭亡,我还渡江
干什么?况且我和八千江东子弟(一起)渡过乌
江向西征战,现在无一人东还,即使江东的父兄
辈怜惜(我)而让我称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
呢?
22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 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 赐 公。”
纵:即使
赶紧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到了(之后),
没有办法渡江。”
21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 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 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何……为: “还……干什么呢”、"为什么……呢"
且:况且 西:向西征战 还:回来 纵:即使
父兄:古义:父老兄弟;今义:父亲,哥哥。 王:使……为王
虞兮虞兮奈若何
若非吾故人乎
你
吾为若德
固定用法
(1)无以渡 没有用来……办法
(2)独不愧于心乎?难道……吗?
(3)我何渡为?
表疑问或表反问 为什么 还要……呢?
重点翻译
①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汉军已经把楚人都征服了吗? 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啊!
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 十八骑。
一词多义
1. 乃
(1)项王乃大惊曰 于是 (2)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就 (3)汉军乃觉之 才
(4)乃有二十八骑 仅仅,只 (5)无论魏晋,乃不知有汉
竟然
• 一词多义
1.之 (1)常骑之 (2)令骑将灌婴以五千
骑追之 (3)此天之亡我 (4)非战之罪也 (5)是何楚人之多也!
代词,指骓马
代词,指项羽 取独 结构助词,的
度:估计,揣摩 岁:年 当:面对,抵挡
脱:逃脱,逃出 身:亲身,亲自 破:打败,攻克
译:项王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对他的骑兵
说:“我起兵到现在八年了,亲身(参加)七十
多场战争 ,所遇到的对手都被(我)打败,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