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专业排名_西安石油大学专业排行
陕西3所大学的3个专业世界第一

陕西3所大学的3个专业世界第一陕西3所大学的3个专业世界第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了解一个大学的王牌专业:通过大学的官网。
进入大学的官网,可以查看学校概况和专业设置,了解学校的重点学科和王牌专业。
通过教育部的学科评估结果。
教育部会定期对高校的学科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以反映出一个专业的实力水平,也是判断一个专业是否为王牌专业的重要依据。
通过大学的冠名。
从大学的名称可以了解一个大学本身的特色专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差不多吗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在国内排名第一。
20XX年和20XX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此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农学学科排名世界第一。
南京农业大学在兽医学学科排名世界第一。
东华大学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一。
这些专业在中国大学中的排名是多少?专业排名不一定是在大一的专业排名。
一般情况下简历中的专业成绩排名是从大一上至求职时的成绩排名。
比如您想大二结束暑假找实习,那么这时候简历中的成绩排名就是大一上至大二下四个学期的成绩排名。
大四上准备秋招这时候成绩排名就是大学前三学年的成绩排名。
大学毕业后再找工作需要成绩排名的话就是大学四年的成绩排名。
如何知道一个大学的王牌专业是什么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蝉联世界第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学首次位列世界第一。
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其中,陕西省有16所高校179个学科上榜,3个学科摘得世界桂冠,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学。
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已经3年蝉联世界第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学首次位列世界第一。
此外,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陕西高校的整体表现、上榜数量不仅远超去年,更有3个学科摘得世界第一的桂冠。
专业排名是在大一的专业排名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差别较大。
从就业情况对比来看,中国农业大学2021届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为95.91%,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21%;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届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为86.25%,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83%,两所学校差距较大。
【专业介绍】石油工程专业最好的十所大学

【专业介绍】石油工程专业最好的十所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基本信息专业名称:专业代码:门类:学科:学历层次:授予学位:学制:石油工程081502工学矿业类本科工学学士未明石油工程专业前十所大学排名位列低校名表示1西南石油大学2东北石油大学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长江大学7西安石油大学8重庆科技学院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0常州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简介石油工程(本科类)石油工程专业是由原本科专业目录中的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三个专业整合而来的,所以石油工程专业所学习和研究的也主要是这三个方向:1.钻井工程,又称油气井工程,主要利用石油机械设备和技术,将地层钻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园柱形孔眼(即“井”),其目的是确切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正确判断储油构造,并利用“井”来开采油气;2.采油工程,又称油气田开发工程,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开采)目标通过油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其中如何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是油田开发面临的最大挑战;3.油藏工程,主要研究油藏(包括气藏)开发过程中油、气、水的运动规律和驱替机理,拟定相应的工程措施,以求合理地提高开采速度和采收率。
石油工程专业就是我校1990年已经开始录取的首批本科专业之一,由油气井工程和油气田研发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提振,就是学校重点石油主干专业,目前主要存有三个专业方向(即为“课程模块”),分别为油气井工程、油气田研发工程和海洋石油工程方向。
2021年成为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整体上已达到国内同类专业领先水平。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石油工程基本技能,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石油工程的工程设计、生产施工、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油气井工程和油气田开发生产技术难题,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普通地质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油层物理、油田化学工程、渗流力学、钻井工程、完井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提高采收率基础、综合录井技术、石油工程新技术。
西安石油大学关于对徐薇等11名考试违纪学生的处理决定

—1—西安石油大学文件西石大教〔2004〕112号西安石油大学关于对徐薇 等11名考试违纪学生的处理决定各院、系及有关单位:根据举报,经认真核查证实,我校工商学院徐薇等4名学生在2003年12月27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找人替考,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之规定,给予勒令退学处分,成绩按零分记。
名单如下: 学院(系)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工商管理 工商0211 徐 薇 工商管理 工商0211 杨继龙 工商管理 工商0211 刘 杨 工 商 学 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国贸0211王文斌张攀武等3名学生在2004年6月19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找人替考,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之规定,给予勒令退学处分,成绩按零分记。
名单如下:学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市场营销营销001 张攀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会计003 张春娟资源系资源勘探工程勘探0102 张裴李飞等4名学生在2004年6月19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有违纪行为,根据《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三十条之规定,予以留校察看处分,成绩按零分记。
名单如下:学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备注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0101 李飞夹带化学工程与工艺加工0101 崔西岳夹带应用化学应化0101 张剑锋手机作弊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应化0101 冉华手机作弊各院、系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风,为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学习。
二○○四年六月三十日主题词:学生处理决定抄送:校领导。
党政办公室 2004年6月30日印发共印60份—2—。
西安石油大学

化、焊接技术与工程。 7.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资
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8.2020年新增专业:人工智能、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三、科研攻关 学校针对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
力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建有28个国家级、 省部级科研基地,1个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3个陕西高 校青年创新团队。近五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近560项,获国家 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40余项,其中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在2021年中国大学技 术转让收入排名100强榜单中,学校位列全国第20位。
二、特色专业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石油工程、化学工程 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 程、焊接技术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人力 资源管理、英语。 2.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源勘查工程、测控技 术与仪器、油气储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化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网络工 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 视觉传达设计。 3.国家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勘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 器。 4.省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5.本 硕 连 读 计 划 实 施 专 业 : 石 油 工 程 、 资 源 勘 查 工 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 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石油工程、化 学工程与工艺、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
2016陕西省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

地质工 长安大 2程 学 5星级 地质工 西安科 5程 技大学 4星级 电磁场 西安电 与无线 子科技 2 技术 大学 4星级 电气工 程及其 西安交 1 自动化 通大学 7星级 电气工 程及其 西安理 12 自动化 工大学 4星级 电气工 程及其 西北工 54 自动化 业大学 3星级 电气工 程及其 长安大 90 自动化 学 3星级 电气工 程及其 陕西科 90 自动化 技大学 3星级 电气工 程及其 西安工 90 自动化 程大学 3星级 电气工 程及其 宝鸡文 90 自动化 理学院 3星级 电气工 程及其 榆林学 90 自动化 院 3星级
中国区 域一流 专业 中国民 办大学 高水平 专业 中国独 立学院 高水平 专业 中国独 立学院 区域一 流专业 中国高 水平专 业 中国一 流专业 中国高 水平专 业 中国高 水平专 业 中国知 名专业 中国区 域一流 专业
电子信 4 息工程 电子信 41 息工程 电子信 74 息工程
西安电 子科技 大学 5星级 西北工 业大学 3星级 长安大 学 3星级
2016陕西省大学各学科门类最佳专业排行榜
2016综合排名 名次 学校名 称 类型 西安交 1 通大学 综合 西北工 2 业大学 理工 长安大 3学 理工 第四军 4 医大学 医药 西安电 子科技 5 大学 理工 西北农 林科技 6 大学 农林 西北大 7学 综合 西安美 8 术学院 艺术 西安建 筑科技 9 大学 理工 西安科 10 技大学 理工 2016最佳专业 6星级 3 5 5星级 11 全国排 星级排 办学层 名 名 次 7星级 17 5星级 中国一 流大学 中国高 水平大 学 中国高 水平大 学 中国一 流大学 中国高 水平大 学 中国高 水平大 学 中国高 水平大 学 中国高 水平大 学 中国知 名大学 区域高 水平大 学
2023中国石油大学专业排名

2023中国石油大学专业排名名目中国石油高校王牌专业名单中国石油高校专业排名(推举人数)按专业满足度排名中国石油高校王牌专业名单国家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平安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物理学、过程装备与掌握工程、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环保设备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过程装备与掌握工程、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掌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山东重点建设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石油与自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5个):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业催化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1个):石油与自然气工程。
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应用化学、机械电子工程、化工过程机械。
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平安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力学、物理化学、掌握理论与掌握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国石油高校双一流学科名单中国石油高校(华东)有石油与自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2个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序号中国石油高校〔华东〕一流学科名单1石油与自然气工程2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返回名目中国石油高校专业排名(推举人数)以下中国石油高校(华东)学长学姐实名推举的比较好的专业:1、石油工程推举指数: 4.8(515人推举)2、油气储运工程推举指数: 4.8(357人推举)3、资源勘查工程推举指数: 4.7(331人推举)4、化学工程与工艺推举指数: 4.6(281人推举)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推举指数: 4.7(273人推举)6、勘查技术与工程推举指数: 4.7(163人推举)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推举指数: 4.7(155人推举)8、过程装备与掌握工程推举指数: 4.8(110人推举)9、自动化推举指数: 4.7(84人推举)10、地质学推举指数: 4.6(84人推举)11、平安工程推举指数: 4.8(80人推举)12、船舶与海洋工程推举指数: 4.8(76人推举)13、俄语推举指数: 4.4(62人推举)14、经济学推举指数: 4.0(62人推举)15、海洋油气工程推举指数: 4.8(56人推举)1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举指数: 4.5(53人推举)返回名目按专业满足度排名序号专业名称推举指数1音乐学4.9(23人)2俄语4.7(41人)3油气储运工程4.7(191人)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6(195人)5车辆工程4.6(40人)6测控技术与仪器4.6(43人)7石油工程4.5(375人)8环境工程4.5(67人)9热能与动力工程4.5(51人)10自动化4.5(85人) 返回名目。
中国石油大学最受欢迎的专业.doc

中国石油大学2017年最受欢迎的专业中国石油大学2017年最受欢迎的专业中国石油大学最受欢迎的专业1.石油工程石油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地质学、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与石油工程有关的基础知识,受到石油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田钻井与完井、采油及油气开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初步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2.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油气管输工艺、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城市燃气输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受到油气储运管理、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单元操作、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及化工热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
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
4.资源勘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油气地质和现代油气资源勘查及开发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综合分析沉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中国石油大学简介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西安石油大学简介

学校概况:西安石油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石油石化技术干部的学校,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
校本部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园,新校区位于西安市户县西安沣京工业园。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6万余人,外国留学生271人。
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近10万人。
学校设有11个学院、3个直属系。
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49个本科专业中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陕西省特色专业、5个陕西省名牌专业。
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8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73人。
有教授、副教授500余人,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2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620人。
有3个陕西省“教学团队”;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7人、省部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0人、陕西省教学名师4人、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3人,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
学校还聘请了10位国内外院士作为特聘教授。
学校占地2207.15亩,固定资产总值12.7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6亿元。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007年10月,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和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工作先进单位。
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14年保持在92%以上,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
近三年,承担国家863计划、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147项;拥有科研经费2.81亿元,其中2008年科研经费达到1亿多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西安石油大学专业排名_西安石油大学
专业排行榜
2017西安石油大学专业排名_西安石油大学专业排行榜
西安石油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1、石油工程推荐指数: 4.7(401人推荐)
2、油气储运工程推荐指数: 4.5(235人推荐)
3、资源勘查工程推荐指数: 4.4(203人推荐)
4、勘查技术与工程推荐指数: 4.4(190人推荐)
5、机械类推荐指数: 4.3(158人推荐)
6、化学工程与工艺推荐指数: 4.6(91人推荐)
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 4.6(88人推荐)
8、测控技术与仪器推荐指数: 4.4(79人推荐)
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 4.5(77人推荐)
10、海洋油气工程推荐指数: 4.7(73人推荐)
11、会计学推荐指数: 4.7(72人推荐)
12、土木工程推荐指数: 4.5(64人推荐)
13、地质学推荐指数: 4.3(63人推荐)
14、地质工程推荐指数: 4.7(57人推荐)
15、安全工程推荐指数: 4.6(54人推荐)
16、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推荐指数: 4.7(49人推荐)
17、工程管理推荐指数: 4.4(45人推荐)
18、通信工程推荐指数: 4.7(44人推荐)
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 4.4(44人推荐)
西安石油大学专业设置
西安石油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西北地区惟一以石油石化学科为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5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万余人。
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近7万人。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2300余人、本科生1.78万人,外国留学生3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5万余人。
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
近三年,新增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198项;科研总经费3.5亿元,其中2011年科研经费1.27亿元;近五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47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公开、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4项、实用新型专利106项;出版学术专著47部;学术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613篇;1个科研团队荣获2008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