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石症临床分析与治疗方法选择

合集下载

胃结石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胃结石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胃结石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胃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与痛苦。

针对胃结石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本文将探讨相关解决方案。

下面将从疾病的认知、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认知胃结石对于胃结石这一疾病,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认知和了解。

胃结石是胃内产生的结石,一般由胃中的沉积物和胃酸反应形成,通常呈现为小颗粒或砂状物。

胃结石的主要成因是饮食不均衡、长期暴饮暴食以及长期服用胃药等因素。

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

二、胃结石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对于早期胃结石患者,可以尝试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胃药来减少胃酸分泌,并且促进结石溶解。

此外,也可以使用一些消炎药物来缓解患者的胃痛症状。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从医生的指导,并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超声波碎石对于一些较大的胃结石,药物治疗可能效果不佳。

此时,可以考虑使用超声波碎石的方法进行治疗。

超声波碎石是通过使用声波振荡,将胃结石震碎成较小的颗粒,以便于排出。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适用范围有限,因此在治疗前应轻松诊断和评估。

3. 外科手术对于一些严重的胃结石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的目的是将结石完全切除,并修复胃部组织。

手术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但也有其风险和副作用。

在手术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了解手术的相关风险和后果。

三、胃结石预防措施1. 饮食规律饮食规律是预防胃结石的重要措施之一。

应避免长期暴饮暴食,尽量保持饮食的均衡。

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有助于防止结石的形成。

2. 合理用药长期使用胃药可能增加结石的风险。

如果需要使用胃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并尽量避免长期使用。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于早期发现胃结石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出现胃痛、消化不良等相关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胃石临床路径及表单

胃石临床路径及表单

胃石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结石(ICD-10:K31.8809)。

胃结石行内镜下胃石碎石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

1.症状:有大量进食山楂、柿子等诱因,出现上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反酸、烧心,也可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2.体征:可有上腹压痛或上腹部包块体征。

3.辅助检查:胃镜检查发现胃内的结石。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31.8809编码。

没有并发症和严重的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6–7天。

(五)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血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时间和活动度;(3)感染性疾病筛查(HBV、HCV、HIV、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检查;(5)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胃镜检查时如遇可疑病变,应作活检送病理学检查,以除外食管、胃其他病变,特别是恶性病变;(2)胸腹CT。

以上检查可在住院前完成,也可在住院后进行。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

1.一般治疗:禁食,口服碳酸氢钠和消化酶。

2.药物治疗:抑酸剂PPI/H2受体拮抗剂,5%碳酸氢钠和复方消化酶口服3.内镜下胃石碎石术。

4.以上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其他治疗(外科等)。

(七)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1.必要时术前需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并给予一定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2.术前内镜显示合并压力性胃溃疡患者给予抑酸剂(PPI/H2受体拮抗剂)及粘膜保护剂,修复胃粘膜,减低术后穿孔、出血和感染风险。

12例胃石患者的临床分析

12例胃石患者的临床分析
b o d a d u n n G h w d n i i c n l h n e b fr n t rt e te t n . n l so s F o y e , a t c a i l o n r e a d EC s o e o s f a t c a g eo e a d a e h r ame t Co c u i n o d tp s g r c d i n g i y f s iΒιβλιοθήκη 1 胃石患者的临床 分析 2例
张永健 , 吕红 , 吉明柱 , 朱建新
【 要】 目的 探讨 胃 摘 石症的临床特征、 诊断及果胶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 胃 镜证实 1 例 胃石患者资料。 2
患者 口服 果胶 酶 1g 1次/ , 口服奥 美拉 唑 2 g2次/ 。分别 于治疗 2周后 、 , d并 Om , d 1月后 复查 胃镜 , 治疗前 后查肝 肾功
能、 血常规 、 常规 、 电图。结果 2 尿 心 周后 胃镜检查 8 胃石 完全 消失 , 例 1月后 胃 例 4 镜检 查 胃石完全消失 。1 月后渍疡 痊愈 , 原有的症状体征 完全 消失。治疗过 程中患者均 出现 恶心 , 病人 胃纳差 , 4例腹 痛较 前加 重伴 呕吐。肝 肾功能、 常 血 规 、 常规 、 电图治疗前后 无明显变化。结论 食物种 类, 尿 心 胃酸 和 胃动 力是 形成 胃石主要 因素。 由于果胶 酶 治疗 胃石 症方 法简便 , 安全 , 高效 , 因此是 目前治疗 胃石症 的有 效方法之一 。 【 关键词 】 胃 ; 石 果胶酶
【 中圈分类号】 R 7. 【 538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6 (07 0410 2 621 4 20 )21 - 7 20
Cii l n l iol 2C ss f srlhai H N og in L og。I n - u ea. eat etfG s one l. l c ay s i1 ae to ti s n aA s o Ga i s Z A G Yn -a 。VH n J Mi z . 1 p r n o atet o j gh t D m r ro g ,hh uU inH si lfS eze ,hnhn5 8 6 , hn Y S eo n o t hnhn Seze 10 7 C ia o pao

综合治疗胃石临床分析

综合治疗胃石临床分析
碎石 术后 , 以质子泵抑制剂或 H 受体阻滞剂抑制 胃酸 , 予 : 同时 加用 5 %碳酸氢钠 3 l3次/ , 0m , d 服用 。
2 结 果

予 口服 5 %碳 酸氢钠 3 , 0ml 3次/ , 胃液“ d使 碱化 ” 。胃液 p H值
升高 , 让切碎后的 胃石 不再凝 结 , 有利 于 胃石 的排 出。胃石 治 疗的难 易主要 和胃石 的大小和硬度有关 , 软和小 的结 石治疗 不
缠绕沉积而成 』 。主要是 胃毛发石 ( 胃内发 团) 。毛 发进入 胃
内粘着在 胃黏膜上而不 易排 出, 复食入 后 , 反 毛发则 慢慢相 互 粘着缠绕在 胃内形成团块发球 。本组 l 3岁女性 患者 就是有 异食癖 , 喜好 咀嚼、 吞我们采用套 圈套器反复切割的方法 , 术前未使用镇 静剂及 静 脉麻 醉, 患者在清醒 的状 态下 , 以便很 好配合 治疗 。术 后除 给予质 子泵抑制剂或 H 受体 阻滞剂 抑制 胃酸外 , : 全部患 者给
部 的胃内结块… 。植物性 胃石 多 由于 空腹进食 柿 子、 枣类 、 山
胃石主要是由植物、 毛发等在 胃内与 胃酸作 用逐 渐凝结形 成的异物性团块 。巨大 胃石因 占据胃腔 , 胃的容 受功能受到严 重障碍 , 出现上腹 饱胀 、 反酸 、 嗳气 、 空受 阻、 排 上腹 疼痛 等症
状 。严重者引起幽 门梗阻 、 溃疡 、 出血等并发 症。通过 胃镜诊 治, 极大地减少患者 的痛苦 , 避免手术 治疗 , 是~种 安全有效经
楂等引起 。未成熟的柿子其 中鞣质含量 可高达 2 % 。当空 腹 5
进食大量柿子后 , 质在 胃酸 的作用 下 , 鞣 与蛋 白质结 合成分 子 较大 的又不易溶于水的鞣酸蛋 白沉淀在 胃内。而鞣 酸蛋 白、 树 胶、 果胶及矢布 醇在 胃内将柿子皮 、 柿子 核、 植物 纤维等粘合 在

胃镜碎石治疗胃石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胃镜碎石治疗胃石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报 ,0 06 () 2 2 0 ,2 1: . 9
[] 丁 桂 兰, 琛, 4 夏 宋现 兰 . 患者 围手术 期 护理 [ . 山医学 院学 甲亢 J泰 ] 报 , 0 , () 8-9 . 2 3 53: 920 0 2 2
胃镜碎石 治疗 胃石症 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薛 冬梅
( 山东省莱阳市 中医医院 ,山东 莱 阳 2 50 ) 6 2 0
的水洗 澡和蒸汽浴 ,禁止长时 间站立 。保证充足 的睡眠 。定时正确测
定血压,教会患者 自测血压。并保持粪便通畅,以防排便用力使血压
升 高。制定运动计划 ,如行走 、跑步 、游泳等适度运动 。 3小 结 充分而 完善的术前 准备和护理 ,对其进 行心理护理 与药物治疗 , 是保 证 甲状腺瘤 合并高血压患者 手术顺利进行和预 防术后并发症 的关 键 ,术后严密观 察患者生命体 征和并发症 的发生 ,做好术前术后用 药
笔者我 院2 0年 1 至2 1年4 收治 外行 胃镜治疗 上消化道异物 09 月 01 月 患者8例 ,,分别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措施和 胃镜碎石治疗 护理干预措 5 施 ,总结并探讨 胃镜 碎石治疗 胃石症 临床疗效及护理 体会 ,现报道如 下 ,以供参 考。

1 资料 与方 法
后 观察 临床 疗 效 ,并行 两组 患者护 理 满意度 比 较 。结果 本次研 究全部 患 者 经过 胃镜碎 石 治疗 均成 功排 出 胃石 ,治疗 有效率 为 10 0%,其
中一 次粉 碎成 功 患者 7 例 , 两次粉碎 成功 患者 1 例 ;患者腹 痛 、腹 胀 、 胃酸等 症状均 消失 ,无 消化道 出血 、 穿孔及肠梗 阻等 严重 并发 症 1 4
38 ・l 护 理 ・ 3 l 缶

内镜下治疗胃石症20例临床分析

内镜下治疗胃石症20例临床分析

内镜下治疗胃石症20例临床分析作者:孙梅徐鸰鸽王守东周静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17期[摘要] 目的:探讨胃石症的临床特点、并发症、诊断及内镜下的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7年两年间我院消化内科内镜下成功碎石20例,18例并发消化性溃疡,其中15例单纯内镜下碎石,5例联用碳酸氢钠胃石内注射治疗,术后应用抑酸剂。

结果:碎石成功率为100%。

结论:内镜下机械性碎石并联合药物治疗胃石及其并发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并且经济可行。

[关键词] 胃石症;并发症;胃镜;碎石[中图分类号]R57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b)-161-02胃石症,又称为胃内结块,常伴有消化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可危及生命。

以往多采取手术方法解决,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现在于内镜下治疗胃石症已取得了满意效果,近两年我院消化内科对20例胃石症的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内镜下碎石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4~75岁。

20例患者均有进食山楂或进食柿子史,发病时间为2~15 d。

临床表现:上腹不适,饱胀感,部分患者有腹痛、反酸、烧心、呕吐等症状,3例出现黑便,1例上腹部可扪及包块。

2例有毕Ⅱ式手术史,胃镜检查结果:其中1例存在输出袢梗阻;20例患者均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内镜下见胃石为黑褐色或棕色,多为类圆形,表面较光滑。

多发结石2~3块的有12例,大小在2.0~7.0 cm,单发结石8例,其中最大的约9.0 cm×6.0 cm×4.0 cm。

并发消化性溃疡的18例,均为多发、活动期溃疡,表面覆盖血痂的有12例。

1.2 方法20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全部于内镜下直视行机械性碎石,主要器械为圈套器、碎石器、鼠齿钳等,因胃石较硬,单纯机械性碎石困难,联合应用5%碳酸氢钠行胃石内注射者5例。

所有患者于碎石后给予用质子泵抑制剂及黏膜保护剂治疗,促进溃疡及糜烂愈合。

胃石症中医辨治探析

胃石症中医辨治探析

中医:胃石症中医辨治探析王建波山东省中医医院消化内科硕士路广晁山东省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胃石症是指由于某些难以消化的食物或药物以及毛发等异物在胃内留聚形成固体团块,而引起的一种临床较为少见的消化道疾病。

患者常以上腹部疼痛、胀闷、嗳气、恶心、呕吐及纳少为主要表现,如并发有胃溃疡,也可出现呕血、柏油样便。

根据胃石所含的成分不同一般可分为植物性胃石、动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混合性胃石等四类。

其中植物性胃石又称胃柿石,临床最为多见,在我国北方特别是盛产柿子、山楂、黑枣的地区发病率较高。

胃柿石的成因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由于柿子、山楂、黑枣等食物富含收敛性强的鞣酸、果胶等,鞣酸在胃酸作用下,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鞣酸蛋白再与不易消化的植物纤维交织成团,形成稠厚的凝聚物——胃石;二是胃动力障碍,排空延迟在胃石的形成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西医治疗常用药物有抑酸剂和促胃动力药,但疗效不佳。

近年来开展内镜下取石,但存在痛苦较大、患者不易接受的缺点。

中医药治疗该病用药周期短,患者容易接受。

现将辨治胃石症的经验论述如下。

一、发病关键责之于胃气郁滞,失于通降胃石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积聚范畴。

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进食柿子、山楂等黏腻滞涩之品或嗜食其他难以腐熟的异物引起。

正如《景岳全书》所说:“饮食之滞,留蓄于中,或结聚成块,或胀满疼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为之积。

”然而本病虽与饮食有关,但胃腑通降功能的正常与否是决定其发生的关键因素。

《素问·经脉别论》:“勇者气行而已,怯者著而为病也”。

胃为六腑之一,其气以和降为顺,以通为用。

若正气充沛,气血流畅,脾胃功能健运,升降协调,则饮食积滞难以留蓄,故不易发病;相反,如因素体亏虚,脾胃运化乏力,或因痰浊、湿热、血瘀及肝气等邪气侵扰,引起胃腑郁滞,失其通降之性,则极易致食停胃脘,酿生痰浊,痰食与气血相搏结而成石。

胃石症,胃石症的症状,胃石症治疗【专业知识】

胃石症,胃石症的症状,胃石症治疗【专业知识】

胃石症,胃石症的症状,胃石症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摄入某种植物成分或吞入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铋剂等在胃内凝结而形成的异物,称为胃石症(gastric bezoar)。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1.毛球由头发构成的毛球较多见,约占文献上报道的毛粪石病例的55%,本病90%是女性,特别是神经质的女孩常有咬咀及咽下头发的习惯,最容易发生此病。

毛球主要是由多量的长短不一的头发组成,同时尚可能混有羊毛、毛线和植物纤维等。

由于其中含有各种食物的腐败性分解物,其颜色大都是暗绿色或黑色,且常有异常的恶臭。

2.植物球是由各种植物的皮、籽、叶、根和纤维等结团而成,约占毛粪石的40%,其中最常见者是在食柿后形成,也有因食椰子、芹菜和南瓜等纤维而形成者。

食生柿后最易形成植物球,是因为生柿中含大量的柿鞣酸,与胃酸作用即变成一种甚为黏稠的胶状物,就可以把植物的纤维和皮、籽等复合在一起,形成植物球。

3.结石是最罕见的一种,仅占毛粪石的3%~5%。

其中最奇特者是油漆工人因有吮吸漆水(一种虫胶的酒精液)之习惯,可以在胃中因松香或树脂的逐渐沉积而形成巨大的结石。

某些药物如胃肠造影时服下的钡剂,溃疡病患者服下的碳酸镁或铋剂,也可能在胃内形成结石。

二、发病机制1.植物性胃石柿子中含有鞣质(phlobatannin)及树胶、果胶,在胃酸作用下鞣质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后者与果胶、树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而形成胃柿石。

高酸环境是胃石发生的条件。

山楂、黑枣等亦含有大量果胶与鞣质,常可形成胃石。

南方产柿子果肉松、多汁,不易形成柿石。

残胃胃石症一般发生于残胃伴胃动力障碍者,多为植物性结石。

饮食纤维成分高,术后输出口引流减少及食物咀嚼少等原因使植物的根、叶、皮在胃内与黏液凝结成结石。

2.毛石毛发进入胃内附着于黏膜而不易排出,反复食入,因互相交织缠绕而形成发球。

毛发石多呈J形、U形,表面粗糙不平,附有黏液并有腐败臭味。

对胃长期刺激可发生溃疡或穿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控制 。 2 . 结 果
通过统计分析 , 1 3 0份检验标本 中有 加 份 出现错 误 , 检验 不合格率为 1 5 . 4 %, 影响 检验质量 的主要 因素 为检验对 象 自身未做好 准备 工作 、 检验操 作不够严格 、 采集 过程中 受污染 以及存放 时间较 长等。影响检 验质量的因素分析如表 1 所示 。 表 1 影响检验质量 的因素分析
[ 2 ] 张晓华, 封文嫒 , 姚冰 等.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J ] . 中国保 健营养( 下
旬 刊) , 2 0 1 3 , 2 3 ( 1 1 ): 6 9 5 1 .
3 . 讨论
育, 2 0 1 5, ( 3 ) : 1 7 5—1 7 6 .
3 . 1 影 响临床尿常规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从本 次研 究结果 来看 , 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质量 的因素 主要表现 为以下几个方 面 : 1 ) 检验对象 自身未做好准备工作 : 在本次研究中 , 有7 份标本 因检 验对象在采 集之前未 做好相应 的准备工作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误差 , 所 占比例为 3 5 . 0 %, 经进一步分 析发现有 6份标 本为检验对象在采集标本之前服用过 禁用药物 , 1 份为没 有按照 医嘱饮食 。2 ) 操 作 不严格 : 所用尿检试纸存放时 问过 长, 因光照强烈 或环境 比较潮湿 造成其 失效 ; 检验 仪 器养 护工作未做到位 , 没有安排专人进行看管 , 导致仪器准确 度降低 ; 使用试纸 时 , 因 触碰到~些化 学反应模 块造成其受污染 , 继 而使检验结果受 影响 ; 在 检验之前 没有实施 室内质控 , 没有及时纠正所存误差 , 或者纸条槽版没有清洁干净等 【 。本次研究 有 3


果准确性 。 综上所述 , 在l 临床尿常规检验 中 , 加强健康宣教 、 严格按 照操作要求操 作 、 做 好标本
采集指导以及合理储存标本等 , 予 以针对性 预防 , 可有效控 制检验 质量 , 从而为 临床疾 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且合理的参考依据。
参 考 文 献
[ 1 ] 李慧君. 探析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 质量控制相 关对策 [ J ] . 中国继 续 医学教
份因仪器操作不严格导致质量出现差错 , 所 占比例为 1 5 . O %。3 ) 采集 中受 污染 : 尿液标 本一般为患者 自行采集 , 在采集 中女性 阴道分 泌物 或者经期 经血 、 男性前列腺 液或者精 液等混入至标本 中, 均容 易造成检验 结果 出现误差 。本 次研究有 5份 为采集 中受污染 造成结果存在差错。4 ) 检验标本存 放时间较长 : 采集 标本 以后, 应 及时送 检 , 若 存放时 间较长 , 很容易使标本 中相关成分发 生变化 , 继而使检验结果受 干扰和影响 。本次研究 有 5份标本 因存放时间较长 , 而使检验结果 出现差错 。 3 . 2确保和提高尿常规检验质量的控制策略 为确保以及提高尿常规检验质量 , 可采取 以下控 制策略 : 1 ) 在 采集标本之 前应加强 健康宣教 , 使检验对象 对于尿液 检验准确性重要性有 一个 深入的 了解 和认识 , 以此使其 可严格按照医嘱做好采集准备工作 , 严格按 照医 嘱饮 食 以及 用药。指 导患者正 确采集 标本 , 避 免精液 、 经血或者分泌物等混 入至标本 , 使标 本受 污染。同时 尿液标本 最好为 晨尿 , 究其原 因为晨尿浓度 比较高 , 便于检 验 , 可将机体 肾脏功 能所发 生的变化有 效地 反应出来 , 且尿液 中管型、 上皮细胞 、 病理细胞 以及血 细胞等有关 成分形 态结构 也相对 比较完整 。2 ) 采集标 本后 , 应及时送检 , 一般夏季为 1 h内, 而冬 季则为 2 h内, 从而保证 尿液各成分形态完整性 , 如果 由于特 殊情况不 可及时检 验 , 则需冷 藏, 冷 藏环境 的温度 般为 2— 8 ℃L 5 J 。3 ) 规范检验操作 , 对于尿检所 用仪器设 备 , 如尿试纸 以及尿 检分析 仪等做好维护工作与保养工作 , 确保仪器精 确度 以及试 纸有 效性 , 在尿试 纸储存 中, 应 将其保存于 由厂家所提供的容器内 , 坚决不可随意进 行更 换 , 将 容器打开且取 出试纸 以 后应立即封闭 , 根据试 纸保存要求予 以储存 , 试纸 上化学反 应模块 坚决不可 触摸 。 以防 其受污染 , 影响整个 检验结果 。此外 , 还应定期清洁试纸槽版 , 加强质控 , 以确保 检验结
1 . 2方 法
采集标本之前施予常规健康教育 , 嘱咐患者应根据医师要求 饮食 以及 用药 , 根 据要 求采集尿液 。同时做好仪器 的养护工 作 , 定期实 施质控 , 根据 尿常规检 验要求 、 流 程和 各仪器操作标准 实施操作 , 且设好参数 , 记 录好检验结果 , 做好 标本的 回收工作 , 合理进 行处理 , 分析检验结果 , 若检验结果 出现错误或者 和患者 症状表现 、 健康状 况不相符合 , 应对引起质量 问题 的原 因进行分析 。统计影 响质量 的各因素 , 且予 以合理 且有效 的质
2 0 1 5年 第 5期
响尿常规检验质量的因素和相关控制策略予 以分析 。 1 . 资料与方法 1 . 1 基本资料 所选对象为 2 0 1 2 年2 月一 2 0 1 4年 3月期间到我院实施尿检 的患 者 , 收集 1 3 0份尿 检标本 , 均是晨 尿 , 标本男女 比例构成为 : 男7 3例 , 女5 7例 , 年龄在 1 8 — 7 6 岁之间 , 平均 年龄为 4 6 . 8 ± 3 . 4岁。所用检验仪器 和试 剂如下 : G E B一 6 0 0分析仪 、 离心 机 、 显微镜 、 尖底离心管 、 酒精灯 、 冰醋酸 、 一次性尿杯 、 仪器自 带试剂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