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救助操
深井(洞穴)救助方法

(四)、搞好警戒,防止围观人员涉险。 (五)、对涉险救援人员的吊升,重要部位做 好保护,防止击伤。 (六)、尽可能与医疗部门联系,将受伤人员 交医务人员处理,切忌盲目医治。 (七)、往返途中注意安全,特别是夜间和山 区救援,切记行车安全(驾驶员)。
(三)危险因素 1、缺氧。多数洞穴深达几十米,上百米,有的更深, 且一条独径深入其中,无岔道,有的洞穴常年积 累有蚀烂物质形成一定有害气体,导致洞内空气 稀少,多数洞穴约在5~10米左右。表面有足够 空气可供人员呼吸,超出10米空气逐渐减弱,缺 氧情况严重。
2、垮塌。有的洞穴的洞壁为松散型结构,特别 是人为型洞穴的这一现象比较突出,因在其施 工过程中,距洞口部位3~4米左右用混凝土紧 固,再往下紧固较少或没有紧固,加上地下水 的作用或下雨积水浸泡,以及救援人员在救援 过程中的碰撞或发出的振动都有可能导致松动 的岩石泥土垮塌和掉落。
深井(洞穴)救助
深井(洞穴)救助是指人们进入人为坑洞 作业、深入洞穴探索寻求奇石怪景或野外 跌落坑洞,发生人员被困和眼满的现象。 公安消防部队参与洞穴、坑、井、道救人 任务日趋增加,处置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 情况新问题解决起来比较辣手。
一、深要指天然洞 穴或废弃的枯 井,洞口周围 有树或草遮挡, 不易被发现, 若人蓄接近极 易落入其中。
1. 2.
3.
4.
与下井人员确定联络信号; 对下井人员下放的速度不宜太慢(由于耽误 的时间太长,容易造成救援人员缺氧); 把落井儿童用绳子栓牢,并抓住其胳膊,井 上人员听到信号后,立即迅速向上拉; 到达地面,立即把被救者抱往“120”急救车 (急救车在等待中)
(五)现场清理
1、在确定被困人员已被全部救出后,实施现场 清理: 2、集合清点参加人数,检查有无受伤或失踪的 人员,特别是大型救援现场。 3、对携带的器材装备进行清点、上车,如有遗失 或损坏的,应及时报告。 4、待人员、装备清点完毕后,注意归队途中安全。 5、归队后要对使用过的器材装备进行清洗、消毒, 并及时补充器材装备,立即恢复备战状态。
深井作业缺氧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深井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对缺氧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缺氧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模拟某公司在进行深井作业过程中,由于通风不良导致作业人员缺氧昏迷,需要立即进行应急救援。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公司安全总监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演练的全面领导和指挥。
2.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下设以下小组:- 疏导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和人员疏散。
- 检测组:负责现场气体检测和数据分析。
- 通风组:负责现场通风设备的操作和通风效果评估。
- 救援组:负责实施救援行动,包括人员救助和现场救护。
- 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和转送医院。
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模拟深井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缺氧症状,现场监护人员发现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演练步骤:- 现场发现:作业人员出现缺氧症状,现场监护人员立即报告。
- 启动预案: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小组就位。
- 疏导警戒:疏导警戒组对现场进行警戒,确保无关人员远离事故区域。
- 气体检测:检测组立即对现场进行气体检测,确认缺氧原因。
- 通风处理:通风组启动通风设备,改善现场通风条件。
- 救援行动:救援组穿戴防护装备,利用救援工具和设备实施救援。
-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将其送往医院。
3. 演练评估:演练结束后,指挥部组织各小组进行总结评估,分析演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演练要求1. 参与人员需熟悉应急预案和相关操作规程。
2. 演练过程中,各小组应密切配合,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3. 演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
六、演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提前确定演练时间,确保演练效果。
七、演练地点选择具备深井作业条件的场地进行演练。
八、演练物资1. 通风设备:小型通风机、风扇等。
深井救援规范化处置

井下救援规范化处置
一、操作规程
(-)划定警戒范围,清理无关人员,消除安全隐患;(二)询问知情人员,查明被困原因,掌握相关情况;(三)持续仪器检测,明确检测区域,迅速降毒增氧;(四)确定营救方案,明确施救人员,规定使用装备;(五)全程呼吸保护,确定防护等级,明确紧急信号;(六)下放双绳保护,上提确保安全,优先使用支架;(七)禁绝周边火源,谨慎破拆作业,确定应急方案。
抢险救援服、防化服、绝缘服等空气呼吸器、移动供气源、排烟机等有毒、可燃气体探测
仪,热成像仪等救援支架、拉梯、防坠落部
件、绳索等凿岩机,机动、手动破拆工具组等
(-)可选用直立、悬垂倒立、机械挖掘等方法
进行救援;
(二)除井下外,现场周边及井口应设置仪器
检测;
(三)现场需设置多名安全员,井口井壁应及时加固;
(四)优先使用移动供气源,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护装具,
(五)营救被困人员时,应对被困人员给予呼吸保护;
(六)应全程不间断与施救人员联系,应急队员随时待命;
(七)救援结束应对施救人员医学检测,及时补充体能。
二、可用装备(-)防护类(二)供气类(三)侦检类(四)救援类(五)破拆类三、注意事项。
救援三角架操讲解示范

救援三角架操讲解示范课口:救援三角架操U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救援三角架的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方法。
时间:10分钟。
方法:有我讲解示范,大家配合。
场地:训练场。
要求:同志们在训练中认真听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救援三角架使用方法。
以上要求大家能否做到?下面,由我给大家讲解示范:这具救援三角架,产地为德国,该支架高2-3. 18m,自重23.4公斤,线缆长度为30m,斜式三角支架最多能控出15公分。
救援三角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救援(洞口)敞口上方撑起伸缩支架,装上带有上升、下降自锁装置的手动绞盘。
地角装防滑边橡皮,链子穿过每根支架的底角,使三角支架有很好的稳定性,它主要用于深井救助等垂直救援。
下面我讲一下操作规程①场地器材:在平地上标出起点线,距起点线1米处为器材线,在器材线上放置三脚架一个,底座固定带一根,速差式自控器一台。
②着装要求:参赛队员着抢险救援服和抢险救援鞋,戴抢险救援头盔、系安全带。
③操作程序:参赛队在起点线一侧3米处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前三名”的口令,三名队员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答”是”,并跑至起点线处成立正姿势。
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队员检查所用器材,完毕后返回原位,立正站好。
听到“预备一一开始”的口令,第1名在前,和2名在后抬三脚架至操作区放下,第1名拿三脚架其中一个脚,取下脚上的固定插销,然后将三脚架的升缩角杆拉出至3个脚同一长度后,插上固定插销。
笫2名放下三脚架,迅速将三脚架的三个脚分开。
第3名取速差式自控器1台,底座固定带1根,跑至操作区放下。
第1名托起三脚架的前端,第2名左脚踩住三脚架下面的一个脚,双手拿起其中一个脚向后拉起,笫3名拿另外1个脚向后拉。
当三脚架竖起后,第1名控制手动卷扬器,第2名拿底座固定带固定三脚架的三个脚,笫3名取速差自控器挂于三脚架上,第1名逆反方向摇动卷扬器,当卷扬器的钢丝绳摇下一定长度后,举手示“好”。
听到“收操”的口令,战斗员收回器材,放于原处,立正站好。
深井救助操.doc

深井救助操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战斗员熟练掌握不同的深井场所所采用的救助要领及操作方法,救助伤员时上升防护与上面队员互相配合的能力。
场地器材:模拟竖井救生平台一架,在距平台5米处标出器材线,器材线前1米处为起点线,在器材线上放置长管移动供气推车1部、三角支撑架1架(附有保护钢丝绳),救生安全吊带组1套,导向绳1根,全身式安全带1套、安全钩2个。
|--1米--|------------5米----------------|a b ca起点线 b器材线 c竖井平台操作程序:战斗班在起点线一侧3米处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前四名”的口令,同时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答“是”,并跑至起点线处成立正姿势。
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1号员系上全身式安全带,配戴好长管移动供气推车面罩,并将全身式安全带的挂钩挂在三角架保护绳的安全钩上,携一根扁带做好下井的准备;2、3号员架设三角支撑架并做好保护准备;4号员负责长管移动供气推车,并协助1号员佩戴救助器材。
听到“准备救助”口令,1号员将身体移入洞口,双手握住保护绳,在2号员操作绳索卷盘摇柄将其缓慢放入竖井。
到达井底后,利用导向绳发出到达信号,2号员停止放绳并固定摇柄,1号员迅速帮利用长扁带从其被救者腋下绕过,连接救助绳索,检查绳索各连接点牢固后,利用导向绳发出“救助信号”。
听到“救助开始”的口令,2号员操作摇柄将1号员、被救者同时缓缓上升;到达井口时,3号员和4号员负责将其转移至安全地点,并由1号员举手示意“好”。
听到“收操”的口令后,战斗员收回器材,放于原处,立正站好。
听到“入列”的口令后,战斗员答“是”,然后按出列的相反的顺序入列。
操作要求:1、在实施井下救助时,首先确定井壁和周边情况是否会影响坍塌,必须佩带好个人防护装备方可救人;2、根据现场情况,必须作对井内处理,如供氧、排烟、排水,确保井下无危险,方可下井救人;3、根据现场情况,井口周围减少多余人员,预防井口上的土、杂物落入井内、发生危险。
利用三脚架救助井下人员操

利用三脚架救助井下人员操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利用三脚架救助井下人员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方法。
场地器材在训练场上标出起点线,起点线前1m标出器材线和操作区,操作区5m*5m。
器材线上放置坑道送风机1台、救援三角架1套、全身吊带1副、手腕提升带1根,长30mΦ12.7mm的救助绳1根。
操作区内设模拟竖井1个,竖井入口处设220v电源1处、移动供气源1套,井内底部设被困人员1名,如图2-8-7所示。
a:起点线b:器材线c:操作区图2-8-7 利用三脚架救助井下人员操场地示意图操作程序参训人员在起点线一侧3m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前四名出列”的口令,前四名参训人员答“是”,并跑至起点线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听到“准备”的口令,参训人员检查器材,做好操作准备。
听到“开始”的口令,一号员会同二号员携带救援三角架、救助绳至竖井一侧,按“救援三角架操”组装三角架后,将其移至竖井上方。
并将救助绳一端穿过三角架顶部铁环后,连接四号员的全身吊带,做好联络保护。
二号员协助一号员架设好救援三角架后,待四号员下井时,操作手动绞盘,缓慢将其下放至井内,并根据一号员的指令,操作手动绞盘。
三号员将坑道送风机连接电源,向井下施放送风管,并启动送风机向竖井内送风,做好三角架的保护,待被救者被救助井口时,协同四号员将被救者救出。
四号员穿戴好全身吊带,开启移动供气源气瓶阀,待三号员送风后,将钢丝绳保险扣、联络保护绳与全身吊带相连接,并佩戴好面罩,携带手腕提升带,采取倒置式方法下井,当接近被救者时,用绳语通知一号员停止下降,待下降停止后,将手腕提升带套在被救者手腕上,并与全身吊带相连接,利用绳语通知一号员吊升。
待上升至井口后,协同三号员将被救者救出,举手示意喊“好”。
听到“操作完毕”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面向指挥员喊“好”。
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跑步入列。
操作要求1.参训人员着抢险救援服、抢险救援靴,佩戴抢险救援头盔、抢险救援手套;2.明确联络信号,拉一下到达、拉二下吊升、遇紧急情况连续拉绳;3.井下作业时,严禁卸下面罩;4.控制好下降和上升速度,保持动作平稳。
V5深井遇险事故应急救援

深井遇险事故应急救援一、城市排水管道人员被困的应急救援(一)事故特点1.管道走向复杂,被困人员位置难以确定在排水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排水纵断的变化最多。
这是由于地形(道路纵断)、服务区域、地下管线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一般原则是:满足服务区域的排水要求(管道埋深合理),管径变化少(设计简洁,施工管理方便),管道交叉方式合理(减少埋深,方便施工,降低造价)。
由于被困人员深埋地下,设备难以使用,故被困人员位置难以确定。
2.管道内缺氧,易造成人员中毒多数管道约在5~10米左右表面有足够空气可供人员呼吸,深入其中只有靠送风或补氧来解决被困和救援人员的吸氧问题。
由于受环境条件、无装备等诸多因素制约,只能靠有限的空呼或氧呼来解决,送风和供氧的难度都比较大。
而管道内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易形成有毒气体,给抢险者带来危险。
而且排污管道废水量大,常年积存有毒有害气体,井下毒害气体(硫化氢、一氧化碳等)的散发,加之井下缺氧,致使作业人员中毒。
3.空间狭小封闭,行动困难管道内空间范围小,深入路径窄,救援人员在作业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和施救器材,活动空间范围小,操作受到很大限制。
消防部队在参与的多起管道救援中,几乎每起救援都要反复几次,至少都要在两次以上才能完成救援任务,且时间跨度要达几十分钟乃至几个小时,战斗人员非常疲惫,器材装备损失严重。
4.易使被困人员产生恐惧心理由于被困环境复杂,而且管道地下氧气稀薄,救援行动非常困难,被困人员容易失去信心,一般救援需要较长的时间,困久之后,面对死亡的威胁,被困人员会产生恐惧心理。
(二)救援措施1.合理出动救援力量①在接警时,要问清事故情况,向辖区中队或特勤大(中)队下达救援的命令,并告知出动抢险救援车,携带相关的救援器材。
确保第一出动人员充足,以备梯次轮换救援需要。
②根据被困人员情况,迅速调集抢险救援车到场实施救援,同时根据现场救援的实际需要,调集下列器材:A.搜索类器材。
主要包括生命探测仪、热成像仪、金属探测器、有毒气体检测仪、救生照明线、强光手电等。
深井救援安全演练方案

深井救援安全演练方案引言深井救援是一项危险且充满挑战的任务,它要求救援人员具备出色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为了确保深井救援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必须进行系统的演练和训练。
本文将介绍深井救援安全演练的方案,旨在提高救援人员的能力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一、演练目标深井救援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并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因此,深井救援安全演练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救援人员的救援技能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此外,演练还应重点展示团队合作、沟通协调以及应急响应的能力。
二、演练内容1. 系统培训在进行深井救援安全演练之前,救援人员必须接受系统的培训,以了解相关的救援原理、操作规程和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培训应包括但不限于:- 深井救援装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下井前的安全准备,包括检查装备和环境风险评估;- 救援策略和步骤的讲解;- 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应急指挥的培训。
2. 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是深井救援安全演练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模拟真实的困难情况,训练救援人员的应对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模拟训练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深井爬行和攀爬技巧的训练,以提高救援人员在狭小空间中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模拟各种突发情况,如坍塌、火灾等,培养救援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团队合作演练,包括沟通、协调和指挥能力的训练。
3. 实地演练实地演练是深井救援安全演练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地演练,救援人员能够亲身体验深井救援的真实环境和情况,了解真正的困难和挑战。
实地演练的重点包括:- 深井救援装备和工具的实际操作;- 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救援行动,如模拟救援被困人员等;- 评估和改进演练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
三、演练管理为确保深井救援安全演练的顺利进行,必须进行合理的演练管理。
演练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包括演练目标、时间安排、参与人员等;2. 分配专人负责演练过程的组织和协调;3. 准备充足的救援装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4. 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的制定,确保演练过程中的安全性;5. 演练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井救助操
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战斗员熟练掌握不同的深井场所所采用的救助要领及操作方法,救助伤员时上升防护与上面队员互相配合的能力。
场地器材:模拟竖井救生平台一架,在距平台5米处标出器材线,器材线前1米处为起点线,在器材线上放置长管移动供气推车1部、三角支撑架1架(附有保护钢丝绳),救生安全吊带组1套,导向绳1根,全身式安全带1套、安全钩2个。
|--1米--|------------5米----------------|
a b c
a起点线b器材线c竖井平台操作程序:战斗班在起点线一侧3米处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前四名”的口令,同时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答“是”,并跑至起点线处成立正姿势。
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1号员系上全身式安全带,配戴好长管移动供气推车面罩,并将全身式安全带的挂钩挂在三角架保护绳的安全钩上,携一根扁带做好下井的准备;
2、3号员架设三角支撑架并做好保护准备;4号员负责长管移动供气推车,并协助1号员佩戴救助器材。
听到“准备救助”口令,1号员将身体移入洞口,双手握住保护绳,在2号员操作绳索卷盘摇柄将其缓慢放入竖井。
到达井底后,利用导向绳发出到达信号,2号员停止放绳并固定摇柄,1号员迅速帮利用长扁带从其被救者腋下绕过,连接救助绳索,检查绳索各连接点牢固后,利用导向绳发出“救助信号”。
听到“救助开始”的口令,2号员操作摇柄将1号员、被救者同时缓缓上升;到达井口时,3号员和4号员负责将其转移至安全地点,并由1号员举手示意“好”。
听到“收操”的口令后,战斗员收回器材,放于原处,立正站好。
听到“入列”的口令后,战斗员答“是”,然后按出列的相反的顺序入列。
操作要求:
1、在实施井下救助时,首先确定井壁和周边情况是否会影响坍塌,必须佩带好个人防护装备方可救人;
2、根据现场情况,必须作对井内处理,如供氧、排烟、排水,确保井下无危险,方可下井救人;
3、根据现场情况,井口周围减少多余人员,预防井口上的土、杂物落入井内、发生危险。
成绩评定:
动作熟练,符合操作程序要求的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