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介绍

合集下载

第五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第五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呈现出不 断增长的发展趋势。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 开市场操作累计回笼基础货币4 899亿元,投放 基础货币7 951亿元,净投放基础货币3 052亿元。
第五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黄金外汇储备 业务
•一、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备的 • • •三、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备应注意的两 • 个问题 59
1.05
1976
5.81
1993
211.99
1960
0.46
1977
9.52
1994
516.2
1961
0.89
1978
1.67
1995
735.97
1962
0.81
1979
8.4
1996
1050.49
1963
1.19
1980
-12.96
1997
1398.9
1964
1.66
1981
27.08
一、再贴现和贷款业务的重要性
★中央银行再贴现和贷款业务的重要性集中 体现在以下两点: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 融通和支付保证,是履行“最后贷款人” 职能的具体手段。
●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再贴 现和贷款,是其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第五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二、再贴现业务
(一)再贴现业务的概念
第五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 储备的目的及意义
(一)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备的目的
由于黄金和外汇是国际间进行清算的支付 手段,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备的目的是在国 际收支发生逆差时,用来清偿债务。
第五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第6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第6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构成 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和普通提款权。 (二)外汇储备的管理 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 但应该灵活运用。 1、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 2、安全性优先; 3、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结构和币种结构,防范 市场风险; 4、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外汇储备资产经营模式。 (1)日常储备 (2)战略储备
3、申请和审查 (1)商业银行提出申请票据贴现; (2)中央银行对票据的合法性和申请者资金运用状 况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再贴现条件。 4、再贴现率 短期利率。 此利率可以保持在比货币市场利率高一些的水平 上,作为“惩罚性利率”,也可以作为“基准利率” 发挥作用。
5、再贴现金额 再贴现金额=票据面额 票据面额—再贴现利息 再贴现金额 票据面额 再贴现利息 再贴现利息=票据面额 日再贴现率× 票据面额× 再贴现利息 票据面额×日再贴现率×未到期日数 例如: 有一张银行承兑票据,面额为100万元,年再贴 现率为7.2%,尚有25天到期,要求再贴现,再贴现 金额是: 100万元-(100万元× 7.2%÷ 360×25)=99.5万元 注意: 注意: 再贴现金额仅仅与票据面额和再贴现率有关, 与票据原来的利息无关。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与储备资产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的概念 中央银行作为市场参与者的一员,在公开市场进 行证券的买卖。 中央银行用自己发行的货币买入证券,实际上 是通过市场向社会投放货币;反之,卖出证券等于将 流通中的货币收回。 二、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方式及有关规定 (一)方式 两种:买(卖)断和回购 回购:在卖出(买入)证券的同时,约定在将来的 某个时候进行反向操作,即买入(卖出)该证券。 正回购:先卖后买; 正回购 逆回购:先买后卖 逆回购
6、再贴现额度的规定 7、再贴现款的收回 票据到期,中央银行通过票据交换和清算系统 向承兑单位和承兑银行收回资金。 (三)再贴现业务的作用机制 中央银行买进商业银行的票据——改变商业银 行的资产构成(可用资产增加)——商业银行可以用 于贷款或购买证券——银行体系资产负债的倍数扩 张——调控社会货币量。

05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05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3、特别提款权(SDRs)
GO!
安全又灵活兑现,但不能随意购入
4、IMF储备头寸(GDRs)
同上 36
保管和经营黄金外汇储备应注意
确定合理的黄金外汇储备数量 保持合理的黄金外汇储备的构成
37
38
有关国家特别提款权分配与使用情况
(截止2001年8月31日) (单位:百万特别提款权)
发达国家 美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贷款业务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业务
1
IMF公布的简化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国外资产
储备货币
对中央政府债权
定期储蓄和外币储蓄
对地方政府债权
发行债券

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
内 资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
区别: 贴 现 转 贴 现 再 贴 现
5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
再贴现业务的一般规定 1、再贴现业务开展的对象
在中央银行开立了账户的金融机构
2、再贴现业务的申请和审查
商业银行开具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 票据申请再贴现;中央银行审查票
据的合理性和资金营运状况。 背书
6
3、再贴现金额的确定
贴现时实付的金额按原承兑汇票票 面金额扣除再贴现利息计算
1、就融资效果而言,中央银行买进实际上
是以自己创造的负债去支付,这就相当于
中央银行的贷款;而卖出证券,则相当于
收回贷款,其效果是相同的。
相 2、就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言,中央银行 同 买进证券同发放贷款一样,实际上都会引 点 起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从而引起货币

市场营销第六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市场营销第六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证券买卖的作用机制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能够引起自身负债的变化。例: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10亿元债券
二、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特点目的是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三、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异同相同之处:都可以改变央行资产和负债,影响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工具。不同之处:依据不同、主动性不同、收益不同、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不同。
李振勤等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推测,2003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的近似组合大体为:美元70%、欧元15%、日元10%、英镑5%。到2004年9月底,美元比例降低至60%,我们依据上边的权重,估计欧元、日元、英镑的比例分别上升为20%、13%和7%。 外汇储备构成中美元仍占绝大部分。美元资产比重过大隐含着巨大的汇率风险。在过去三年,美元持续下跌,对欧元平均下跌了35%,对日元平均下跌24%,而且据相关研究,美元将进一步走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如果美元贬值25%,美元资产的持有者遭受的损失将达到美国GDP的10%,其中,东亚各经济体因持有美元储备遭受的损失将占美国GDP的1.5%。从短期来看,东亚地区高额外汇储备稳定了美元下跌的趋势,并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美国的利率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使得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样的格局给东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占东亚地区的1/3,这种影响对中国来说尤其大。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一、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概念和规定概念:是中央银行作为市场参与者的一员,在公开市场进行证券的买卖。由此可以进行基础货币的投放或回笼。规定购买对象:政府债券、国库券等流动性高的安全资产。美联储——政府债券;英格兰银行——商业票据和政府债券;证券买卖市场:二级市场买卖方式:买(卖)断和回购——正回购repurchase、逆回购reverse repurchase

中央银行资产类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类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类业务中央银行资产类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管理和运用资产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业务活动。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管理货币政策工具,还需要管理和运用各种资产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

中央银行的资产类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央银行的外汇资产管理。

中央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机构,通常会持有大量的外汇资产,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汇率稳定和外汇储备安全。

中央银行需要根据外汇市场的情况和国家经济的需求,合理管理和配置外汇资产,确保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其次,中央银行的政府债券投资。

中央银行通常会持有大量的政府债券,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一部分。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和出售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经济状况,灵活管理和运用政府债券投资,确保货币市场的稳定和流动性。

另外,中央银行的金融资产管理。

除了外汇资产和政府债券,中央银行还可能持有其他类型的金融资产,如国内外银行存款、金融衍生品、股票等。

中央银行需要根据资产的种类和风险特征,合理管理和配置金融资产,确保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同时实现资产的增值和保值。

最后,中央银行的资产管理还包括金融市场操作和贴现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和贴现等方式,管理和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

中央银行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经济的状况,灵活开展金融市场操作和贴现业务,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的资产类业务是中央银行在履行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职能的过程中,管理和运用各种资产来实现其政策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业务活动。

中央银行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国家的经济状况,合理管理和配置资产,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流动性,同时实现资产的增值和保值,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作出贡献。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及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及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及国家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比较摘要:中央银行,一贯作为国内经济调控的重要机构的位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在国际间的位置也日益凸显了,而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更是决定和主宰中央银行重要性的因素。

下面就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进行介绍,并对主要国家的资产业务进行比较,分析其集体影响国际经济的因素。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银行的资产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国际储备业务及其它一些资产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

再贴现也叫“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由贴现取得的商业银行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对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提高或者降低再贴现额度,从而调节信用规模。

再贴现业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急需资金周转时,将其由贴现而取得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再贴现金额和利率的确定:再贴现实付金额=票据面额—贴息额贴息额=票据面额*日贴现率*未到期天数日贴现率=(年贴现率/360)=(月贴现率/30)(二)贷款业务中央银行的贷款是商业银行基础货币的重要来源,它对于维护金融体系安全,抑制通货膨胀,调节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业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国家财政,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对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

1.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款2.对政府放款3.对非货币金融机构放款4.其他放款(三)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1)买卖的对象: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流动性高的有价证券。

(2)买卖方式:直接买卖与回购协议(3)买卖的限制1.只能在二级市场购买2.不能买流动性差的有价证券3.一般不能买国外的有价证券(四)黄金外汇储备业务其中国际储备的种类构成有黄金、IMF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学第7章

中央银行学第7章
3、再贴现和贷款业务量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之前,
再贴现和贷款在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中一直占很高比重;70 年代以来,随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比重逐步下降,证券 买卖业务和黄金外汇储备业务比重上升。虽然这一比重逐 步下降,但绝对量却一直上升,其重要性并未改变。
二、再贴现业务
(一)再贴现业务的概念
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 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从而 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商业银行未到期的商 业票据→ 中央银行。
---
净回笼
---
基础货币
本外币有效 --对冲比率%
短期国债 ---
63
105 124 46
---
2694 6690 13848 10240.7 4288
37.28 44.39 49.67 28.04 10.62
---
---
---
2121.8 2261.5
中国的国债市场
1. 发行市场。1981年恢复国债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发行方式、 期限结构和规模等方面有很大变化。
现券交易 现券卖断
央行票据
现券买断 发行 到期
回笼基础货币
投放基础货币 回笼基础货币 投放基础货币
长期 单向 重大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实践
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和货币政策工具改革 二、公开市场业务的制度框架和实践 三、公开市场业务的基本经验 四、公开市场业务的展望
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和货币政策 工具改革
1、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2、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3、对政府的贷款。 4、其他贷款。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一、中央银行证券业务的概念和规定 1、概念: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买进证

中央银行学3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学3资产业务
➢到期时,中央银行通过票据交换和清算 系统向承兑单位或承兑银行收回资金。
贷款业务
对金融机构的放款
➢最后贷款人 ➢多采取抵押贷款的形式
对政府的放款
➢短期、信用放款
其他放款
➢对非金融部门的贷款 ➢对外国政府和国外金融机构的贷款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意义
➢直接投放和回笼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 应量
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再贴现和贷款业务 证券买卖业务 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和贷款业务
重要性
➢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 ➢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资产比例
➢不发达国家:再贴现和贷款比重大 ➢发达国家:政府债券比重大
公开市场业务依赖于发达的金融市场
再贴现和贷款相对比例
发达国家:再贴现比例大 不发达国家:贷款比例大 再贴现业务依赖于发达的商业票据市
政策性银行
所谓政策性银行,是指那些多由政府 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 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 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 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 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 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央银行买卖债券的交易对手
交易对手:公开市场上的交易商
商业银行对再贴现率的变动不敏感
➢商业银行一般尽量避免去中央银行融资, 会被人怀疑财务有问题
➢商业银行在急需资金的情况下,不在乎 再贴现率的高低
再贴现率调整作为货币政策变动的一 个信号
再贴现业务
再贴现票据的规定
➢必须是确有商品交易为基础的真实票据
再贴现额度的规定
➢对再贴现总金额加以限制
再贴现的收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之间的关系

业央
务银

19
4.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 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 币市场的供应与需求,从而调节 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业央
务银

20
(二)内容
1. 调整再贴现率,引导市场利率走向
2.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资格的 票据

货币政策目标 经济金融形势 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商业银行贷款
公司、个人
组织的存款
长、中、短期 存款的数量 存款的结构
以盈利为目标
5
二、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内容
(一)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二)对政府的贷款 (三)其它放款

业央
务银

6
(一)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1.贷款的目的:
解决临时性的资金需要,补充其流动 性不足。
资金供求状况
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
社会平均利润率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中 业央
国际利率水平
务银

23
(四)再贴现利率政策的 作用及局限性
作用:
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
对市场利率起到引导和指示的作用
执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引导信贷资金的流向

业央
务银

24
局限性:
处于被动的地位 缺乏灵活性 时滞性较强
2、种类
按对象分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款、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放款、对政府放款
和其他放款。 按是否有担保分信用贷款、担保贷款

业央
务银

4
中央银行再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比较
项目
中央银行再贷款
贷款对象不同 商业银行、政府
资金来源不同
基础货币
贷款期限不同
短期
制约贷款总量
的因素不同

业 务
央 银贷款目标不同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介绍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业务
一、概念、种类和特征 二、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内容 三、中央银行再贷款的管理

业央
务银

2
一、概念、种类和特征
1、中央银行再贷款——中央银行 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及政 府为了弥补其资金周转困难或临 时性资金不足而发放的贷款

业央
务银

3
一、概念、种类和特征
3.规定再贴现的额度,控制再贴现的总 规模。

业央
务银

21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作用过程图
再贴现率 ↑ ↓
借款成本 ↑ ↓
存款准备金 ↓ ↑
贷款规模 ↓ ↑
银行传
市场利率 ↑ ↓
导作用
社会投资 ↓ ↑


22
(三)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 需要考虑的因素
物价总水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金 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神,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再 贷款100亿元支持春耕备耕,并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管好 用好支农再贷款 支持扩大“三农”信贷投放的通知》,对管好 用好支农再贷款,支持扩大涉农信贷投放作出部署。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支持“三农”、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措 施和有效手段。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加大了支农再贷款支持 的力度,并进一步改进管理,充分调动了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 融机构使用支农再贷款扩大涉农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业央
务银

28
合法票据——
根据购销合同约定进行延 期付款的商品交易所开具 的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商 业票据。

业央
务银

29
审查:
A 审查票据的合法性; B 申请人的资金营运情况; C 票据所反映的交易行为是否 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业央
务银

30
(三)再贴现的发放与收回
1.再贴现的实付金额
实付金额=票面金额-贴息额
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

业央
务银

17
2.转贴现——
商业银行以其持有的已经贴现 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另一 家商业银行申请转让,以融通 资金的一种行为。
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

业央
务银

18
3.再贴现——
商业银行以通过贴现业务而持有 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 银行申请再转让,以融通资金 的一种行为。
2011年,人民银行新增支农再贷款额度500亿元,期末全国支农
再贷款余额1094亿元,年累计发放额1708亿元,支农再贷款的
中使用创历史最高水平,对于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业 务
央 银 行22041.19%年,末比,同全期国各金项融贷机款构增涉速农高贷9款.2余个额百1分4.点6万。亿元,同比增长
14
第二节 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
一、再贴现政策简介 二、再贴现业务的一般规定

业央
务银

15
一、再贴现政策简介
(一)几个相关概念
(二)内容
(三)调整再贴现率的影响因素
(四)再贴现利率政策的作用及局限性

业央
务银

16
(一)几个相关概念
1.贴 现——企业或公司以其 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 向商业银行申请转让,以融 通资金的一种行为。
贴 息 额=票面金额×日贴现率×未到期的天数
日贴现率=年贴现率/360

=月贴现率/30
帮助陷入困境的商业银行,恢复信誉,
中 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业央
务银

7
2.中央银行再贷款的方式
信用贷款——中央银行根据商业银行的信誉 而提供的一种贷款。
担保贷款——商业银行以其客户签发的合格 的商业票据为担保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的 一种方式。

业央
务银

8
(二)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贷款
贷款方式:
一是采用透支的方式

业央
务银

25
二、再贴现业务的一般规定
(一)对象 (二)申请与审查 (三)再贴现的发放与收回

业央
务银

26
(一)对象
——只有在中央银行开立了 存款准备金帐户的商业银 行,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

业央
务银

27
(二)申请与审查
商业银行必须以已经办理贴现 的尚未到期的合法票据才能 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

业央
务银

12
近年来我国再贷款主要用途
金额(亿元) 用途
12236 10557
四大金融管理公司购买国有商行不良 资产
支农再贷款
1411
关闭中小金融机构
300
提供证券公司周转贷款
270
偿还被关闭或被托管的证券公司债务
业 中 央100
务银 行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启动资金
13
中国人民银行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 元支持春耕备耕 2012-03-07
二是采取直接贷款的方式
三是对国库券和国债的投资

业央
务银

9
(三)其它放款
中央银行对外国政府、中央银行、 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贷款;
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 作社等发放的紧急贷款。

业央
务银

10

业央
务银

11
三、中央银行再贷款的管理
(一)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审查 (二)再贷款的发放 (三)再贷款的收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