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研制用于FLNG装置的紧凑高效换热器”等两个项目启动会在江苏镇江召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薄型中空玻璃及节能外窗系统开发与应用”启动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薄型中空玻璃及节能外窗
系统开发与应用”启动
佚名
【期刊名称】《江西建材》
【年(卷),期】2024()2
【摘要】近日,由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薄型中空玻璃及节能外窗系统开发与应用”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据介绍,该项目针对建筑外窗洞口保温、密封薄弱环节,研
究薄型中空多因素作用下荷载传递行为及变形机理、薄型中空玻璃及外窗系统热工性能影响规律,开发薄玻璃表面增强及制备工艺、电致变色智能调光薄型中空玻璃、薄型中空玻璃及外窗系统制造技术,建立气密膜结构—功能一体化多尺度设计平台、薄型中空玻璃及外窗系统综合评价体系。
【总页数】1页(P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
【相关文献】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经济型建筑节能外窗系统及关键材料与评价技术研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木材工业节能降耗与生产安全控
制技术”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
重点专项“S波段高功率微波源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启动会在京成功召开4.“十
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基弹性体项目在玲珑轮胎启动5.应急管理部天津
消防研究所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稳定性环保泡沫灭火剂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推进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兰林锋在研发中攻坚克难 变中突破

的新达人|INNOVATING TALENTMill i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兰林锋:在研发中攻坚克难变中突破■文/王洋“显示产业是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大产业,而薄膜晶体管(TFT)是显示面板的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
目前TFT 面板的关键材料、技术和设备基本上被国外掌握,我国以引进生产线为主,缺少自主的核心技术。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美国正对我国全面遏制打压,通过“实体清单”政策限制我国企业或机构釆购釆用美国技术、设备和软件制造的产品,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被“卡脖子”的局面。
面对这种紧迫的局面,我们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主动作为,把这一风险挑战转化为科技发展的重大机遇。
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就前瞻性地提出:“要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要有决心、恒心、重心,树立顽强拼搏、刻苦攻关的志气,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导师兰林锋研究员一直以科技创新、学以致用为目标,在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中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并进一步探索新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在OLED显示、柔性显示、透明显示及印刷显示中的应用。
变中求新研制国内首块氧化物TFT阵列基板2008年,来自福建省武平县的兰林锋开始进行氧化物(基于ZnO)TFT的研究。
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因为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人研究氧化物TFT,更没有公司提供掺杂氧化物12♦中国高新科技2020年第18期INNOVATING TALENT|创新达人的靶材,在做靶材方面就已经费尽周折。
在实验中,兰林锋发现了稀土离子与氧空位电子的温度互补偿效应,据此发明了稀土掺杂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体系LnxInl-xZnO4(简称:Ln-IZO),解决了氧化物TFT在光热及偏压下面临的阈值电压严重漂移问题,同时IZO突破了传统IGZO的迁移率瓶颈,阵列迁移率最高可达50cm7Vs(传统IGZO的阵列迁移率难以突破20cm2/Vs)o此外,也打通了TFT阵列制备工艺,制备出国内首块氧化物TFT阵列基板。
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迎来发展新机遇

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发的机构数量较 强大的产业竞争力。中国、美国高性
多,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 能金属基复材企业多为军工服务,在
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北方 成本控制上处于劣势,在民用领域的
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北 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的瓶颈。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固态法
液态法
气态法
粉末冶金法
放电等离子烧结法 喷射沉积法 (固液两相)
搅拌鋳造法 压力浸渗法(真空 压力浸渗、自排气
压力浸渗)
真空吸铸法
气相沉积法(化 学气相沉积、物 理气相沉积)
图 3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其他先进技术
原位合成法 增材制造 搅拌摩擦焊
升,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器件的 (Advanced Composite)和联合材
1 性能优势显著,金属基复材 助力新一代热管理方案
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 o m p o s i t e s,M M C)是以金属为基 体,无机非金属的纤维、晶须、颗粒或 纳 米 颗 粒 等 为 增 强 体,经 复 合 而 成 的 新 材 料。根 据 基 体 材 料 不 同,金 属
铝、铜、镁 因 其 相 对 较 高 的 热 导 率、较低的密度以及优异的加工性,目 前已经成为热管理用金属基复材的 主流基体(如图 1)。其中,Al/S i C、镁 (M g)/ S i C体 系 具 有 密 度 低、热 导 率 高、热 膨 胀 系 数 可 调 等 优 势,在 航 空航天和电子封装领域已有成熟应 用 ;铝石墨(Al/Gr)、铜石墨(Cu/Gr) 体 系 除 具 有 密 度 低、热 导 率 高、热 膨 胀 系 数 可 调 等 优 势 外,还 具 有 成 本 低、易 加 工 的 显 著 优 势,更 具 产 业 化 潜力 ;铝金刚石(A l / D i a)、铜金刚石 (Cu/Dia)体系具有最高的热导率〔> 700W /(m·K)〕,在一些高附加值产 业领域如雷达TR组件、功率半导体器 件上有望大面积推广。
FLNG发展及应用初探

FLNG发展及应用初探杜庆贵;谢彬;谢文会;朱小松;王俊荣;冯加果【摘要】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外输装置(FLNG)是海洋工程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之一.介绍了FLNG的概念及关键技术,分析了FLNG的发展历程及工程应用,总结了在中国南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期刊名称】《石油矿场机械》【年(卷),期】2016(045)008【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外输装置;海洋工程;LNG【作者】杜庆贵;谢彬;谢文会;朱小松;王俊荣;冯加果【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52我国南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石油地质资源量230亿~300亿t,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16万亿m3,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其中70%位于中远海[1-2]。
南海中远海气藏离岸300 km以上,水深1 500 m以上,周边海域没有可依托开发设施,若采用传统的“生产平台+长距离海底管道”的开发模式开采,成本高昂,流动安全难以保障,技术实施风险较大(目前最长的水下海管位于挪威海域,长约140 km)。
南海中远海气藏的开发需要新的开发模式和浮式装置。
随着澳大利亚西北海域Prelude气田开发的推进,一种全新的浮式生产装置——FLNG,从概念走向现实,如图1所示。
该装置具备天然气的开采、处理、液化储存及外输功能,可实现对传统气田开发模式的替换[3]。
笔者对该装置的发展历程、装置构成及其特点、关键技术、工程应用等展开讨论,为我国FLNG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外输装置(Floating,LNG production,storage and offloading system,FLNG),其概念类似于FPSO,存储介质为LNG。
FLNG技术在海上岩石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FLNG技术在海上岩石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陆上油气资源逐渐减少,工业界正在集中精力开发远海油田和气田。
无论是地中海,北海还是南海等海域,气田和油田的开发活动都在快速发展。
然而,远海油气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和经济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如何有效地开发远离岸岛的岩石油气田。
本文将重点讨论FLNG(Floating Liquefied Natural Gas,浮式液化天然气)技术在海上岩石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一、FLNG技术简介FLNG技术是一种将天然气从岩石油气田中提取后,在海上直接液化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陆上的液化天然气(LNG)厂,FLNG设施独立于陆地,并且可以直接部署在岩石油气田附近,极大地方便了远离陆地的油气田的开发。
二、FLNG技术的优势1. 提供更高效的开发方式:FLNG技术可以将油气田的开发过程集成到一个设施中,通过直接在海上液化天然气,避免了传统的陆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需求,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2. 降低环境风险:由于FLNG设施独立于陆地,岩石油气田的开发不会对岸上的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
同时,FLNG设施还能够处理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海洋气候,保证设施的运行稳定性。
3. 增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FLNG技术能够根据油气田的可行性进行定制化设计,在节约建设和运输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4. 利用海洋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是当今世界上的重要课题之一。
FLNG技术通过利用海洋资源,满足了能源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陆地资源。
三、FLNG技术在岩石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案例1. Prelude FLNG项目(天然气田开发):Prelude FLNG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FLNG项目之一,位于澳大利亚的麦坚伦海域。
该项目由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开发,预计可生产3.6百万吨液化天然气(LNG)和1.3百万吨液化石油气(LPG)每年。
该FLNG设施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部署的浮式液化天然气(FLNG)设施。
FLNG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FLNG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的应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精细化工领域对于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在这个背景下,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FLNG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首先,FLNG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海上油田开发方面。
由于海上油田的开发具有复杂的环境条件和高投资成本,传统的陆地油田开采方式往往难以应对。
而FLNG技术则具备将天然气在海上加工、储存和转运的能力,可以直接将天然气从井口通过管道输送到FLNG设施中进行处理。
这种在海上进行一体化处理的方式节省了海上油田开发的时间和成本,并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
其次,FLNG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天然气加工过程中。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石化原料,在石油精细化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FLNG技术可以将天然气在海上进行液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液态天然气(LNG)。
相比于传统的陆地液化天然气工厂,FLNG设施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移动性,可以在不同的油气田之间迅速转移。
这种灵活性使得FLNG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石油精细化工中对天然气的快速供应需求。
此外,FLNG技术还在石油精细化工中发挥着重要的环保作用。
石油精细化工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废气和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而FLNG技术可以将天然气在海上进行处理,减少了陆地上的污染和安全隐患。
FLNG设施通常配备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可以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净化,降低了石油精细化工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FLNG技术还能够减少废水的排放和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为石油精细化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FLNG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的应用还体现在能源供应方面。
石油精细化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而传统的陆地能源供应方式存在着诸多不便之处。
FLNG技术可以将液化天然气从海上转运到陆地,为石油精细化工过程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
GH4096_合金固溶冷却方式对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

GH4096合金固溶冷却方式对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白云瑞1*, 付 锐2, 李祚军1, 李福林2, 孟令超2, 毕中南2(1.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成都 610500;2.中国钢研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1)摘要:为了在保证GH4096合金主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薄壁类零件用锻件的内部残余应力,提高零件加工过程的尺寸控制精度,研究空冷,风冷,油冷,盐浴等固溶冷却方式对GH4096合金环锻件析出相的尺寸和形貌、主要力学性能和内部残余应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采用传统油冷的试件相比,空冷试件的二次、三次γ′相较为粗大,蠕变性能和高温拉伸性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风冷试件的二次γ′相尺寸略有增大,三次γ′相尺寸相当,蠕变性能和拉伸性能有小幅降低,盐浴冷却试件的二次、三次γ′相尺寸相当,蠕变性能和拉伸性能相差较小。
采用风冷的试件内部残余应力可控制在±100 MPa 以内,比油冷和盐浴冷却的试件降低50%以上。
GH4096合金环件固溶处理冷却方式采用风冷与传统的油冷和盐浴冷却方法相比,可以明显降低锻件内部残余应力,蠕变和高温拉伸等性能只有小幅降低,有助于改善GH4096合金薄壁零件冷加工过程的变形问题,提高尺寸控制精度。
关键词:GH4096;固溶冷却方式;力学性能;残余应力doi :10.11868/j.issn.1005-5053.2020.000009中图分类号:TG1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053(2022)01-0074-07GH4096合金是基于粉末冶金FGH4096合金的成分,采用我国原始创新的定向凝固铸锭变形工艺研发的先进航空发动机用盘件合金[1-4],主要性能与粉末冶金FGH96合金相当,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750 ℃。
由于采用了新型定向凝固铸锭变形工艺,从根本上避免了大尺寸夹杂物带来的使用风险,且生产成本降低40%左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科技成果——高端装备关重构件激光焊接制造技术

科技成果——高端装备关重构件激光焊接制造技术成果简介
面向高端装备发展对先进激光焊接技术的迫切需求,围绕大型薄壁关键构件激光焊接制造过程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展开研究,突破了大型薄壁构件激光焊接的关键共性技术,解决了大型薄壁构件激光焊接过程稳定性、质量一致性和可靠性难题,开发出关键功能部件和成套技术装备,构建了大型薄壁构件激光焊接制造理论和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项目成果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应用于北京地铁14 号线地铁列车制造
应用简介
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轻量化免涂装地铁列车、杀手锏武器装备、高效节能型离子膜电解槽、国际大科学工程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等高端装备的大型关重构件激光焊接制造,显著提升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推动了产品升级换代,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膜电解槽极网激光焊接成套技术与装备,支撑国内唯一的离子膜电解槽制造企业——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离子膜电解槽制造技术跃升到国际领先水平。
投资规模及效益分析
投资规模500万元,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提升生产效率,节能降耗,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部社发司 )
14
江苏科技大学在致辞中指出,学 校瞄准国家战略重点,在全国较早成 立了海洋装备研究院,海洋装备增材 制造研发中心建设全面完成。本次启 动的项目是学校作为项目牵头单位首 次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学校 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深海专项 “新兵”,学校将积极发挥牵头承担 单位作用,搭建良好的校企沟通平 台,为项目进展提供完善服务和大力 支持,共同促进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 产业的发展,为国家海洋强国做出应 有的贡献。
会上,21求、坚持问题导向、强
调系统思维、营造良好学风四个方面对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了希望。社发 司代表介绍了“十三五”国家科技计划改革总体情况,希望项目单位继 续沿袭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的优秀传统,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攻坚克 难,做好项目各项工作。江苏省科技厅代表希望项目能够带着强烈的荣 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项目管理,科技厅也将做好指导与服务工 作,积极推进项目实施。项目主管对深海专项布局和过程管理工作作了 介绍,并在项目一体化实施、规范化管理、法人责任制等方面提出具体 要求。
部委发布 深度
Ministries Release In-Depth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研制用于FLNG装置的紧凑高效换热器”
等两个项目启动会在江苏镇江召开
前不久,由江苏科技大学牵头承 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 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基于增材制造 技术研制用于FLNG装置的紧凑高效 换热器”、“船载无人潜水器收放系 统”两个项目会在镇江召开,标志着 项目研究工作全面启动。科技部社发 司、21世纪中心、江苏省科技厅、镇 江市科技局有关代表,项目咨询专 家、项目启动承担单位科技主管领导 和项目研究骨干等近百人参加了会 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