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掌印检验1例

合集下载

浅析变异手印的检验分析

浅析变异手印的检验分析

浅析变异手印的检验分析作者:张婷傅冬兴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22期[摘 ;要]手印痕迹检验是刑侦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对犯罪现场嫌疑人留下的手印线索来锁定犯罪嫌疑人,这样就可以提高案件侦破的速度,而变异手印痕迹检验技术也是目前刑事案件侦破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侦查技术。

[关键词]公安 ;痕迹 ;手印中图分类号:DF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65-011 前言在许多犯罪现场上,嫌疑人既可能留下正常形态手印,也可能留下变形手印。

若在犯罪现场勘查发现和提取了嫌疑人留下的变形手印,在对其检验过程中,必须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有利于痕迹检验人员客观全面地分析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过程、心理活动和个体特征,而且有利于痕迹检验人员客观准确地认定和排除嫌疑人,对打击犯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 变异指纹的形成原因现场变形手印是指案犯作案时手掌接触承痕体部位的乳突纹线结构形态及其细节特征发生明显形变的手印。

它的形成虽然是多种因素决定的。

2.1 受力作用的影响主要是指手在接触物体时用力的方向和大小,这是形成手印变异最主要的原因。

它甚至可以使手印的纹型发生改变。

手的指、掌面皮下有较为发达的脂肪层,其皮肤具有较强的弹性和伸缩性,在力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扭曲、移位现象,引起特征发生各种变化。

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造成特征变异的程度也不同。

在这种因素的作用下,当手触摸客体时遗留下的手印,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变异,甚至会产生纹型的变异,如斗型纹会被误认为箕型纹,而箕型纹会被误认为斗型纹,一些细节特征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如起点会变分歧,同样分歧会变起点,有时由于移位会增加或减少一些细节特征。

2.2 手上附着的物质的影响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手上若粘有较多的汗液、血液等液态物质,或油垢等半固体物质,或粉末、灰尘等固体物质,由于它们的物理性状不同,影响手纹的正常形态在承痕体上的客观反映,且发生形变程度亦不一样,有的使手纹的细节特征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形成新的假象特征,而真实特征却消失了。

2手印检验(1)

2手印检验(1)

指纹学简史
• 手纹在契约中使用有三种方式: 1.指信、节信:以指节间的距离为信——画指为信; 2.指印:直接按指印为凭——按指为信; 3.手印:以整个手印来代表一个人。 (二)手印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 公元前217年 云梦秦简 《封珍式.穴盗》 • 宋代 手印已正式作为刑事诉讼的物证 (三)手印在婚约和休书方面的作用 • 元代 法律规定 仅凭手印不能作为婚书或休书的 凭证
指纹学简史
三、指纹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中国是世界上认识和应用指纹最早的国家,世界公 认中国是指纹学的发源地,但是指纹学兴起于欧洲。 (一)科学家对于指纹学的贡献 • 1684年 英国 植物学家和生理学家内赫米亚.格 鲁 “手指和手掌纹理形式” ——汗孔、乳突纹线 • 1788年 英国 J.C.梅耶 《解剖学及其适当解释》 ——手指脊纹的独一无二性
指纹学简史 长 颈 指 纹 彩 陶 罐
(长颈指纹彩陶罐)
螺 形 纹 彩 陶 壶
(螺形纹彩陶壶)
• 美国芝加哥的菲尔特博物馆 周朝或前汉时期 的泥印 ——世界上最古老的指印凭证
指纹学简史
• 德国人类学家罗伯特.海因德尔
• 1913年 罗伯特.海因德尔 板画 右手纹线 • 公元前2200年 亚述人和巴比伦人 正式文书——指甲印记(supur)
指纹学简史
•1823年 捷克 铂金杰 《触觉器官和皮肤 组织生理检查注解》将指纹分为九种并加以 命名 ——指纹科学正式建立 •1856年 英国 韦尔克(34—75岁) ——指纹终生不变 • 1877年 法国 奥伯特 硝酸银显现手印
指纹学简史
(二)赫谢尔与福尔茨 • 1858年 英国 拉行政首长 • 1877年 《论手之纹线》——19年 • 1873年 英国 亨利.福尔茨 日本教会 • 1880年 《自然》

手印鉴定技术PPT学习教案

手印鉴定技术PPT学习教案
单手拿取较轻的圆拄形物体时拇指指尖与其余四指指 尖方向相对。如水杯上的指印
单手拿取轻而薄的物体拇指印与其余四指印分别在物 体的两面。如纸张上的手印
大而重的物体平面上拇指印与四指印在一个平面,手 指高低的排列较正常。如桌面或保险柜上的手印。
第21页/共86页
根据物体的体积、重量、形状对现场手印的判断
第33页/共86页
手指接触客体时的机械动作对手 印变形的影响
手指重复接触客体表面可使手印 纹线发生重叠。
变化特点:
重叠手印纹线构成一定角度时,两次纹线交叉 部位形成网格状而无法确定细节特征点,出现假纹 形。此处特征点为不可确定特征不可以利用。
两次手印纹线方向基本相同时,手印变形不易分 辨,在手印的某个部位纹线的流向和衔接不自然易 产生并列的虚假特征点,致使真假特征难辨。严重 时手印失去检验条件第。34页/共86页
第17页/共86页
现场手印手别、指位、部位的分析
根据现场手印的大小和形状分析、判 断(一)
在现场手印中,指印的遗留面积较小,多为长圆和半圆 形,纹线排列整齐、弧度较大边沿纹线较实。
掌印的面积比较大,形状不规则,纹线的流程长、弧度 小,伴有屈肌纹或皱纹的出现,边沿的纹线有虚有实。
指节印多为长方形或长条状,纹线短而直,往往伴随着 屈肌纹或皱纹、指印或掌印一同出现,细节特征点密集。
(2)单手拿取轻而细 的客体时,左手拇指多留下左半边的指 印印痕; 右手拇指多留下右半边印痕。
(3)双手 握取笨重或较粗的物体时左手拇指多留下右半边的
指印印痕 ;
右手拇指多留下左半边指印印痕。
第19页/共86页
根据现场手印的大小和形状分析、判断(三)
拇指指尖部位的斜线方向是: 右手拇指印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左手拇指印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 。

手印变形的原理与分析

手印变形的原理与分析

( 1 ) 造痕体——手的影响。 手指和手掌真皮结构呈乳突 和犁沟状 ,痕迹中,手作为造痕体 ,其皮下有较为发达的脂 肪层使其富有较强的弹性和伸缩性 ,深部又有肌 肉,在力的 作用下会发生皮肤花纹组织的“ 自由移位” 现象 ,出现皮纹被
拉长 、缩 短或 挤压 等状 况 ,引起 纹线 特 征 的各种 变化 。 ( 2 ) 手 与 物面 接触 时 , 作 用 力 的大小 、 方 式 、方 向不 同 而 引起手 印 的变形 。 由于 案犯 作案 时往 往 为达 到某种 目的 ,
必须适应现场客观环境和被接触客体形态结构的制约,手会 以适当的方式接触客体 ,从而决定了用力的大小 、方式、方 向, 使具有一定特性的手的接触部位发生不 同程度的“ 自由移
位” , 从 而影 响手 印纹 型 的变化及 其 细节 特征 的变 化 。
以上接触物面形成的印痕会出现纹线增减的情况 ,一般二次
丢 失 ,从 而产 生严 重 变形 。
形变的手印 ,与正常的平面捺印手印相 比,反映在手印的几
何 形 态 、乳 突纹线 的粗细 和密 度 以及 细节 特征等 ,都 产 生 了 较大 的差 别 。事 物本 身每 时每 刻都 是变 化 的 ,即使 同一 事物 在不 同条 件下 也会 有 不 同的表 现 。在实 际 工作 中 ,从 现 场所
形 成痕 迹 的物质 主要 有液 体 ( 汗液 、血 迹 、墨水 )、半 固体 ( 油垢 、泥 浆 、油漆 )、 固体 ( 灰 尘 等 )物质 等 。液 体 物质
提取的手印都有变形 ,只不过是变形的程度 、范围不 同。当 变形的程度不大 ,不足以改变纹线类 型和细节特征时,并不
影 响对其 特征 进行 检 验 、认定 ,但 当其 变形 较 大时 ,就会 给 检验 、鉴 定造 成 困难 。对 这类 手 印进行 检 验 ,我们认 为 首先

对变形指纹的探讨及在指纹识别系统查询中的相应措施 李英荣

对变形指纹的探讨及在指纹识别系统查询中的相应措施 李英荣

刑事技术2006年第1期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研究,最后确认该手印为陈旧性手印,其依据为:(1)该手印为灰汗混合手印,但手印纹线平淡,纹线边沿无棱角呈平溶状态。

(2)手印纹线上已有灰尘的覆盖,且纹线与周围玻璃面色差极弱;(3)该窗玻璃只有室内侧留有手印,而室外侧无手印;手印纹线达到了玻璃边沿,但现场上玻璃边沿镶嵌在窗户木框内的,若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留下手印,因窗框的影响手印纹线不能达到玻璃边沿;该玻璃室内侧4个边缘都留有手印,若为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所留,则留痕动作很别扭,也很困难。

(4)用指纹胶粘取该手印,粘取后胶纸上纹线反映一般,但玻璃上原留手印部位纹线仍有一定反映,故应为陈旧性灰汗混合手印。

根据现场和调查的情况能确定该手印系后勤工人更换窗玻璃时所留,分析其能长时间较好地保存下来,原因是该工人在更换窗玻璃时拿取玻璃的动作留下汗液手印,这也是现场手印纹线达到玻璃边沿和玻璃4边均有手印分布的原因所在;该玻璃靠近排气扇,因排气扇转动引起灰尘运动加快,极易与手印汗液相结合形成灰汗混合手印;重庆9月份气温较高,灰汗混合手印极易干涸固定下来,且室内不受风吹和雨淋的破坏,故手印能清晰地保存半年之久。

而该窗玻璃室外侧受风吹和雨淋的破坏,故无手印遗留。

图1 窗玻璃上灰汗混合指印2 讨 论灰汗手印形成受多方面影响,在判断其新旧程度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灰汗混合手印,一般都是立体或半立体的手印,观察纹线的自身状态,如果纹线清晰,有明显的立体感,凸起的纹线边缘有明显的芒状结构者,一般为新鲜手印;如果纹线平淡,纹线边缘无棱角呈平溶状态者为稍旧或陈旧手印。

(2)观察手印纹线与周围客体面色调的反差,如果纹线与周围客体面色调有鲜明的差别,其上没有飘落的灰尘覆盖者为新鲜手印;纹线上已有灰尘的覆盖,且纹线与周围客体面色差极弱或接近者为稍旧或陈旧手印。

(3)用指纹胶粘取检验,即用指纹胶粘取后对胶纸上粘取的手印和客体上原留手印的部位进行观察。

手印鉴定技术

手印鉴定技术
手印的显现与提取不当对手印变形的影响
可使手印纹线被破坏、花纹形态改变,特征点变化等。
检验变形手印的一般方法
了解现场手印的种类、显现和提取方法及留有手印的客体 情况。
整体看,手印的上下、左右纹线粗细密度是否一致,显现 后纹线颜色的深浅是否一致,手印中是否有其他痕迹。
局部看,各部位纹线的衔接、流向是否自然,特征点的排 列是否有异常,纹线的弧度排列是否整齐,“中心部位纹 线与边缘部位纹线排列是否顺畅。
手印鉴定技术
同一认定的条件
任何客体或客体遗留的痕迹能够作同一认定的 条件必须满足以下两条:(基本条件)
1、 客体本身具有特定性 (能够区别其他任何客体的特性)
2、特定性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任何条件下能够保持一定的时间内或永久不变)
指纹鉴定的科学基础
人各不同各指不同 的特定性
终身不变的稳定性
任何人指纹的花纹结构及所有 细节特征点之间构成的关系作 为一个整体不可能重复出现他 人手指上
掌外侧易出现横箕,花纹面积大三角不明显。
掌内侧多由弧形线组成凸面向掌心并伴有斑块状花纹,个别人出现弓型纹、 箕型纹,斗型纹。
饮水机上经“四甲基联苯胺”显现血手 印
(a)
似掌印指根部
(b)
指印右侧及第二指节
墙壁上遗留的血掌印
左掌内侧血掌纹
右掌内侧血掌纹
“四甲基联苯胺”显现血手印
(a) 右掌外侧
变 形 手 印 (5)
“中心 ”3
“中心”2
“502”熏显塑料盒上指印
“中心”1
指印为多次动作形成
指印出现三个“中心 ”
纹线中的颜色深浅不 一 纹线弧度连接不正常
变 形 手 印(6)
”502“熏显塑料盒指印

法齿学检验侦破命案1例

法齿学检验侦破命案1例

法齿学检验侦破命案1例型重堇生筮塑性,两个不同的事物,无论多么相似,终是两个事物,终有差异存在.检验鉴定过程是人的一项认识活动,对现象认识不够就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其认识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3)残缺,模糊,变形等疑难指印的检验鉴定工作应进一步加以规范.第一,检验鉴定人员要全面掌握现场指印的遗留环境,指印属性,提取和固定方法等要素,要掌握样本指印的采集,固定方式,同时还要重视侦查实验的验证作用.这样才能深入分析手印特征的影响因素,从而排除干扰,得出科学,客观,准确的结论.第二,对指印遗留面积,采用特征数量及质量等提出更高的鉴定标准和要求.通过提高检验鉴定标准和要求来降低风险,如:鉴定采用的现场指印面积不得少于指印整个面积的2./2;特征数量提高到12个以上(当前,国内通行的是8个特征[]);对于高分辨率的残缺指印可利用其汗孔特征进行检验鉴定[2;现场指印和样本指印必须清晰可辨,无明显变形并且来源合法等等.第三,疑难指印的检验鉴定对鉴定人员自身的经验,观察力和细心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于疑难指印的鉴定,应组织多名技术人员从不同角度进行反复论证,同时,最终结果应由资深专家进行复核把关,以进一步确保鉴定质量.(4)建立证据链,加强各种证据的综合利用.指纹证据仅仅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7种法定证据中物证的一种,在实际侦查破案工作中,应综合利用各种刑事证据,使之形成互相印证的完整的证据链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种证据本身应有的证明效力.参考文献:[1]罗亚平.谈指纹鉴定特征数量标准[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3.[2]QijunZhao,DavidZhang,LeiZhang,etc.Highresolu—tionpartialfingerprintalignmentusingpore-valleyde—scriptorsEJ].PatternRecognition,2010(3):1050—1061. 收稿日期:2011-01—09法齿学检验侦破命案1例李礼仁,王祥东(江西省上犹县公安局,341200)关键词:法齿学;查找尸源;法医学检验中图分类号:DF79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3650(2011)03—0067—021案件简介某年12月23日上午8时许,某村民发现在某水库中有一具女尸漂浮,遂电话报警.尸体高度腐败,头部有明显外伤,查找尸源成为侦破本案的关键.办案人员围绕死者衣着,牙齿等明显特征开展查找尸源工作,对本县及周边县市的所有牙科诊所,医院逐一排查,经过9天的走访,确认尸源系60余公里外的吴某.后围绕死者吴某展开调查,最终在3周后抓获嫌疑人陈某.经审查,陈某经常赌博并向吴某借过高利贷,因吴某逼债较紧而陈某却无力还钱,遂起杀心,于12月14日将吴某杀死后抛入水库.2法齿学分析尸体被发现时虽然高度腐败,面目全非,面貌无法辨认,但死者口腔内的牙齿很特别,共有1O颗牙齿进行过修复,修补处理,有较明显的个体特征.法医对死者所有牙齿在口腔内的分布状况,形态学特征及处于上下左右不同部位的特点和区别等,做了详细法齿学分析,特别是对10颗修补过的牙齿进行检查(见图1),对牙位,质地,制作装配等特点进行逐一分析:其中左下第7齿及右下第5,6,7齿均为钢牙,部分做成牙套;左上第5,6,7齿系烤瓷牙;左上第8齿已行根管根治术,且近中面做过圆洞缺损修补(经仔细询问专科医院牙科医生,分析系进口玻璃离子补,这一细目特征相当关键);右上第5齿系隐形义齿,有一根不锈钢丝固定;右上第7齿已行根管根治术.技术人员将修补整复的牙齿全部提取并按照原来牙位放置拍照,后制成彩照分发给各组侦查员用于对照走访,经过对附近4个地区180余家牙科诊所,牙科医院,义齿生产厂家及销售代理商的调查走访,9天后发现一名特征相似的失踪女子吴某.专案组立即到该失踪人员家里调查,发现其失踪时间和死者死亡时间吻合,在吴某卧室内找到了有关牙科诊治病历,对照病历记载有6颗牙齿和死者的修复特征相同,特别是2005年1O月8日吴某的左上第8齿近中面做过进口玻补修复,细目特征完全吻合,当即准确认定死者就是失踪人员吴某(后经DNA检验予以证实).专案组基于法医判定结果,立即围绕吴某的所有关系人开展侦破工作,成功锁定重大嫌疑人陈某并顺利破案.右(左上5,6,7,8;左下7;右上5,7及右-F5;共1O颗牙均系被修复的牙齿)图1死者口腔内被修复的牙齿●767●,6本案中,法医技术工作通过法齿学分析对快速认定尸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收稿日期:2010-08—24DNA分析技术检验罂粟种子1例徐小玉,裴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100038)关键词:DNA检验;罂粟;种属鉴定中图分类号:DF79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3650(2011)03—0068—01罂粟是提取毒品鸦片,海洛因的毒品原植物,在我国除药用科研外,一律禁止种植.由于罂粟与其近缘种如虞美人,鬼罂粟等观赏花卉和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形态相似性,给公安机关缉毒取证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利用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快速准确地判定罂粟成为当前公安禁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罂粟种属鉴别系统是"十一五"课题《毒品原植物DNA检测技术和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基于DNA检测技术建立的罂粟种属鉴别系统能准确识别幼苗期罂粟,罂粟植株残渣,罂粟壳和罂粟的种子,弥补目前化学检验方法和植物形态学分析方法无法判定的不足,为禁毒取证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现将此技术在一起涉毒案件中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1案例资料2008年4月,山西省某县公安局从当地某农户家中查获土制大烟及数包疑似罂粟籽的植物种子. 由于嫌疑人拒不承认,给案件的定性造成了困难.后将种子送至本实验室进行检验鉴定.笔者先用优化硅珠法提取可疑植物种子中DNA,用自行设计的罂粟种属特异性SSR荧光引物(P14)进行PCR扩增(引物序列见表1).IO/~L反应体系;95℃预变5min;94℃变性50s,56℃退火50s, 72℃延伸lmin,循环34次;72℃终延伸lOmin;4~C保温待检.使用ABI-3130xl遗传分析仪进行荧光检测,并与已知罂粟样本,罂粟近源植物,普通植物样本进行比对,结果检出罂粟特异性片段,确定所检可疑植物种子为罂粟籽,为案件的定性提供了线索.DNA检68?型蔓董Q生筮塑验结果见图1.表1大麻性别特异性引物序列引物编号引物序列(5'一3')PI4(正向)FAM—CGTGGAAATTAGGGTTTAATCG (反向)TTCCTGACATGCCAAGTTGA¨f:I涉案检材,r5罂粟图1罂粟种属SSR检测结果2讨论图1中1号为本案样本,从图中可以看出,用罂粟种属特异性引物(PI4)扩增后,经电泳检测,获得约212bp及223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与2号已知罂粟样本(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提供)的特异性条带完全一致.3号的虞美人为罂粟近缘植物,在形态和遗传学上均较为接近,在206bp左右得到一条特异性条带, 从而与罂粟区分开来.作为阴性对照的另一毒品原植物大麻未检测到特异性条带.从而确定所检案件样本为罂粟.现有的判定罂粟种属的方法通常是根据植物形态学,通过观察所检植株是否符合罂粟所具有的某些外表特征来进行判断,通常需要提供较完整的植株, 且要求所检植株生长成熟到一定程度.本案中所查获的检材仅为植物种子,很难通过形态学确认是否为罂粟.而化学检验法主要用于罂粟制品的化学成分检测,也不能直接用于植物种子的种属检测.利用DNA检验技术进行罂粟分子遗传学检测可以不受检材部位,成长阶段的影响,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应用到实际涉毒案件的检验中是十分有价值的,对基层缉毒案件的侦破具有重要的意义.收稿日期:2010—12—23。

刑事技术(手印检验)PPT课件

刑事技术(手印检验)PPT课件

此系统的纹线数量通常在 二三十条之间
纹线的细密程度在中段与
内部系统相近,两侧由上至
下变粗、增疏、接近根基系
统区域其粗细密度与根基系
统相近
-
16
根基系统
位于中心花纹和两侧外 围之下,横向分布的纹 线组
主要由波浪线和横行线 上下层叠构成
根基线的数量多在十条 以下
与中心花纹相比纹线明
显粗疏。
-
17
B、三角
(1)、平弧型纹 中段主要由横行弧形线组成
-
42
(2)、倾斜型纹 中段主要由倾斜直线组成
-
43
(3)、混合型纹
中段由弧形线\倾斜线\弯折线\波浪线等混合而成
-
44
5、手掌乳突花纹的基本形态
指根区
(1)、手掌区域的划分
A、区间界限
横界 纵界
B、区域划分
指根区 内侧区 外侧区
内侧区
外侧区
-
45
A:每个指根部位都有一组凸向掌心的横行弧形线,
顺 时 旋
右 旋
左 旋
-
13
(2)、乳突纹线的组合形态
由几种不同系统的乳突纹线相组合所构成的花纹的整体形态
A、系统
概念:具有相同形态或流向的纹线组及位于某些特定部位(如花纹中心)
的某些纹线组称为“系统”。 中国人指头花纹中,约97.5%三个系统,2.5%两个系统。
据所在位置和 形态不同分为
1内部系统
1、手纹的特点:
➢ (1)、人各不同 ➢ (2)、终身基本不变 ➢ (3)、触物留痕 ➢ (4)、认定个人
-
5
(1)、人各不同
是指乳突花纹的结构,形态,细节特征的种类,数量,位置 ,距离,相隔线数和角度关系等在总体上构成的特定性,亦 即独特性,不可重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变形 手 印检验关 键在 于确定 现 场手 印 “ 中心” 和细节 特征 点 的寻 找 。“ 中心 ” 在 现 场 手 印 纹 线 清 应 晰部位 , 中心” 以是 一 条 乳 突 线 , 可 以是 细 节 特 “ 可 也 征点 , 中心 ” 在 现 场 手 印 的最 明显 处 。寻 找 、 定 “ 要 确 现场手 印 中细节特 征点 的一 般方法 是 , “ 从 中心 ” 向外
图 2 犯 罪 嫌 疑 人 掌 纹样 本
根 据 现 场 勘 查 认 为 , 疑 人 表 现 为熟 知 现 场 情 嫌 况 , 由盗 窃转化 为抢 劫杀 人 的可 能性 较 大 。侦查 中 在 发现 本村 赵某 ( , 4岁 ) 重 大作 案 嫌 疑 , 男 2 有 于是 捺 印
2 讨

() 1 在进 行变 形手 印检验 鉴定 时 首先 要认 真分 析
[ ] 郭 景 元 .实 用 法 医 学 [ .上 海 :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1 M] 科
1 80: 10 11 . 9 1 — 5
E 7 闵建雄 .法 医损 伤学 .北 京 : e 中国人 民公安 大学 出版
社 ,0 1 192 2 2 0 :9—0 .
[ ] 赵 子 琴 .法 医 病 理 学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3 M] 人
刑事技术 2 1 0 2年第 l期
本例 自持电钻钻击头部 自杀实属罕见 。死者头
部 4处创 口造成 颅 脑 损 伤 由浅 人 深 、 后 有 序 , 度 先 程 逐渐 加重 , 且 未损 伤 到运 动 中枢 等 重 要 部 位 , 有 并 具 行 为能力 和 一定 的存 活时 间 , 故可 以 自行 完成 。另外
也考 虑 到 了机体 的代偿 、 神心 理 因素 及个 体 差 异等 精
对损 伤后 行 为能力 也起 到重 要作 用 , 自杀 者在 绝 望心 理状 态 下常会 发生 异 乎寻 常 的行 为 。
参考文献 :
出现任 何差 异点 , 而且 l 细 节 特 征 间 的纹 线 数 和 9个
之 间的关 系及 特征 点之 间 的距 离 均相 吻合 , 同时在 其
20 04: 91 19 . 1 - 5
匕首将 蔡杀 害 , 在逃 跑 的过 程 中, 某 随 手用 竹 棍 将 赵
收 稿 日期 :0 10 — 3 2 1-80
前 门反 撑好 防止外 人进 入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变 形 掌 印检 验 1例
李文辉 陈 林 。 (. , 1 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刑警支
实物 , 反复研 究 现场 竹 棍 上 形 成 的 痕迹 , 果 在 现 场 结 掌 印的对侧 部位 出现 6 指 头 印痕 , 个 充分说 明现 场掌 印不是 一 次形成 的痕迹 , 由于多 次作 用使 纹线 与纹 线
之 间巧合构 成 了倒 箕 , 同时 在 1 吻 合 点 的基 础 上 2个 又寻 找到稳 定特 征 7个 , 1 细 节 特 征之 间没 有 在 9个
特征点 的下 方 由 明显 可见 的 第 一 屈 肌 褶 纹 所 支 撑 。
综 上所 述 , 笔者认 定现 场掌 印是 赵某 所 留 。据 此结 论 迅速将 赵某 抓 获 。赵 某 交代 : 日凌 晨 , 一 人 单 独 某 他 翻到死 者蔡 家盗窃 , 料动作 太大 , 蔡惊 醒 , 不 将 由于受 害人蔡认 识 赵某 , 害怕 事 情 暴 露 , 是 用 随身 携 带 的 于
1 案件 简 介
某 日, 镇 发 生 一 起 杀 人 案 , 者 蔡 某 ( , 7 某 死 女 5
岁 ) 人 杀死 在 自家 卧 室 的 地 面 上 。经 现 场 勘 查 , 被 从 案犯 反撑 前 门 的竹 棍 上 用 胺基 黑 现显 提 取 潜 血 手 掌
印一 枚 , 分析 为右 手指 根部 所 留 。
队 ,0 1 0 2 4 12 ; .湖北省 阳新县公安局刑侦大 队,3 2 0 450)
关 键 词 :变 形 掌 印 ; 纹提 取 ;指 纹 检 验 指
中图 分 类 号 :D 74 1 F 9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图 1 现 场 提 取 血 掌纹 文 章 编 号 :1 0—6 0 2 1 ) 10 6 —2 0 83 5 (0 2 O —0 90
叠 , 变形 的大 小 , 动或重 叠 的次 数 ; 以及 挪 同时 要 了解
现场手 印 的提取方 法是 否最佳 方 法 , 对现 场手 印有 何
影响 。
现 场掌 印相 同 , 二 者 出现 的倒 箕 差 异 明显 , 场 掌 但 现
印 3号特 征 点 已靠近倒 箕箕 头 , 而样 本 掌 印 3号 特征 却 与倒箕 箕 头相距 1 5m , . c 缺少 4 0根乳 突纹 线 ( 图 见 1 图 2 , 检 结果 不 能确 定 现场 掌 印 就是 赵 某 所 留。 、 )初 检材 送往 上 级检验 机 构检验 , 者在 检 验 中发 现 现场 笔
现场手 印形 成 的条 件 , 究 现 场 手 印有 无 变 异 变 形 、 研 挪动 等 。变 形手 印 的 检验 首 先 要 分 析 和研 究 现 场 手
印在现 场 何 部 位 所 留 , 案 犯 作 案 动 作 有 何 内在 联 与 系, 是一 次形 成 的手 印 , 还是二 次 或多 次形 成 的 , 承受 客体对 现场 手 印有 何影 响 ; 根据 乳 突纹线 等 其 它手 并 印 的基 本规 律分析 判 断现场手 印有 无 变形 、 动 或重 挪
其右 手掌 纹样 本 。技术 人员 在初 检 中将 其 否定 , 依 其 据是 现场 掌 印 的中指根 部有 一倒 箕 , 嫌 疑人 的 右手 而
掌纹 样本 出现 的倒 箕却 在环 小指 根 部 , 它们 之 间位 置 不 同 , 倒箕 部位 出现 的细 节 特 征 也 完 全 不 同, 侦 且 使 破工 作一 度形 成 僵 局 。案发 2个 多 月后 再 次 比对 其 右手 掌 印 , 现食 指 和 中指 根 部 有 1 发 2个 细 节 特 征 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