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2005真题

合集下载

近来很多考生朋友问到哪些院校的历史专业比较容易考取

近来很多考生朋友问到哪些院校的历史专业比较容易考取

近来很多考生朋友问到哪些院校的历史专业比较容易考取,考虑到大多数考生的水平还是集中在中游阶段,且考研多是为了提高学历,在此介绍一批具有历史学硕士授予权的非重点院校,方便大家有目标地查询了解。

【吉林】除了三所211,其他都不推荐。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全国排名约100名左右,俄国史有些特色。

哈尔滨师范大学,省内形象不错的高校,明清史为特色。

两校国家线复试,基本不刷人,需要调剂。

都属于有些特色但并不很强的院校东北的考生调剂的时候倒是可以考虑【辽宁】辽宁师范大学,位于大连,具有中国史博士授予权,省内历史学科第一,国家线复试,往年需要调剂。

有个校区就在海边很美不过也有点偏基本上除了吉大东师大之外东北历史实力最强的院校了【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以北方民族史、元史研究为主,国家线复试,基本不刷人,需要调剂。

也就民族史这一类专业接地气一点····【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学科实力很强,世界史为强项,中国古代史某些断代水平也很高唐宋中心的宋史方向很好宋史协会副会长李华瑞目前就在中心做主任其次历史文献所做的敦煌学也不错。

往年一般为国家线复试,偶尔也有专业线,复试会刷些人,总体来看是北京高校中非常好考的一所。

并非好考之前有刷一志愿的嫌疑调剂要一大帮然后刷掉一多半非211院校里面排名很靠前的一个学校【天津】天津师范大学,情况和首师差不多,也是以世界史为强项的省属师大,国家线复试,刷人很少。

特别注意,2012年天津师大上线考生分数特别高,不要担心,因为12年天津阅卷放水厉害,所以大家分都很高,从往年情况来看天师不会太难。

放水是一方面但是报考人数增多是不争的事实【河北】河北师范大学,位于省会石家庄,以中国古代史为主,具备中国史博士授予权,12年复试线约为300,往年国家线复试。

12年报考并非冷门主要以本省学生为主不想去石家庄就别报这个直接报河北大要好得多河北大学,位于保定,虽然这些年老师走的多但宋史中心整体实力还是比较强的,特别推荐,国家线复试,需要调剂。

四川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四川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
│(1)《马克思主义者学原理》王锐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2)《政治学原理》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 │
│(2)《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3)《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复试科目: │
│复试科目:综合(宪法学、行政法学、法律逻辑学、民法学、法理学、诉讼法学相关知识)│
│;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法理学;②行政法学 │
│03方向: │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王锐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版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综合知识;②写作 │
│010103外国哲学: │
│(1)《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哲史室陈来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6)《教育学》刘家访主编 │
│复试科目:理论力学;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量子力学;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③电动力学 │
│(3)《电磁学》梁灿彬著; │
│(4)《理论力学》周衍柏编; │
│(5)《量子力学》周世勋编; │
│(6)《西方现代美学史》朱立元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
│复试科目:①笔试:西方美学史(含当代);②口试:中西哲学史 │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5)《教育统计学》杨宗义主编,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年版; │
│(6)《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
│(7)《中国教育史要略》吴定初编著,巴蜀书社1996年版; பைடு நூலகம் │
│02.03.04.05方向:中国教育史 │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复习参考资料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复习参考资料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现代史复习参考资料一.大事記1915.9.15——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1915——护国运动1916.3.22——袁世凯取消帝制1917.1——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17.7——张勋复辟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中国对德宣战1919.5.4——五四运动1919.6.5——上海“三罢斗争”,运动中心由转移到上海1919.7——“济南血案”1919.11——“福州惨案”1920.11——第二次护法运动1920——直皖战争1921.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8——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1922.1—3——香港海员大罢工“沙田惨案”1922.6——陈炯明叛变1922.7——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1922——第一次直奉战争1923.2——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惨案”1923.6——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1924.1——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5——黄埔军校建立中苏协定1924.9——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北京政变”1925.3.12——孙中山去世1925.5——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五卅运动1925.6—1926.10——省港大罢工1925.6——“沙基惨案”1925.7.1——广州国民政府成立1925.11——“首都革命”1925.11—1926.1——西山会议1926.3.18——“三▪一八”惨案1926.3.20——中山舰事件(三二〇事件)1926.5——整理党务案1926.7——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9.5——“万县惨案”1927.2——收回九江、汉口英租界1927.3.24——“南京惨案”1927.4.12——蒋介石反共政变1927.4.1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4——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1927.5.21——“马日事变”1927.7.15——汪精卫反共政变1927.8.1——南昌起义1927.8.7——八七会议1927.8.13——蒋介石第一次下野1927.9——冯玉祥五原誓师宁汉合流秋收起义1927.12——广州起义1928.1.9——蒋介石复职1928.2——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1928.4——蒋介石第二次北伐中央研究院成立1928.5.3——“济南惨案”(“五▪三惨案”)1928.6.4——皇姑屯事件1928.6——北洋政府垮台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1928.8——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开始实行训政1928.12.29——张学良“东北易帜”1929.3——蒋桂战争1929.5——蒋冯战争1929.7.——中东路事件,中苏断交1929.12——中俄“伯力协定”1930.3—10——中原大战1930.10—1931.1——第一次反“围剿”1931.4—6——第二次反“围剿”1931.7—8——第三次反“围剿”1931.9.18——九▪一八事变1931.9——中共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11—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12.15——蒋介石第二次下野1932.1.28——“一▪二八”事变1932.1—5——淞沪抗战1932.1.21——蒋介石复职1932.3.1——伪“满洲国”建立1932.5.5——中日《上海停战协议》1932.12.12——中苏恢复外交关系1932.12.30——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1932.底——第四次反“围剿”1933.1——中共临时中央政府迁至瑞金1933.1—5——长城抗战1933.5——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1933.5.31——中日《塘沽协议》1933.10—1934.10——第五次反“围剿”1933.11——“福州事变”1934.10.10——红军开始长征1934——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1935.1——遵义会议1935.6——《何梅协定》、《秦土协定》1935.8.1——中共《八一宣言》1935.10.19——红军吴起镇会师1935.11——国民党实行法币政策1935.12.9——“一二▪九”运动1935.12——瓦窑堡会议1935——华北事变1936.1——东北抗日联军成立1936.10——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长征结束1936.11.23——“七君子事件”1936.12.12——“西安事变”1937.2——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7.7——卢沟桥事变1937.8——中共洛川会议1937.8.13——“八▪一三事变”1937.8.13—11.12——松沪会战1937.9——平型关战役1937.10——新四军建军1937.11——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7.12.13——南京陷落1938.1——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1938.3—4——台儿庄战役1938.5——《论持久战》发表1938.7.6——国民参政会成立1938.9—11——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8.10——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38.12.29——汪精卫发表“艳电”1939.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1939.12——“晋西事变”(“十二月事变”)1940.3.30——南京伪“国民政府”成立1940.5—6——枣宜会战1940.8—12——百团大战1941.1——“皖南事变”1941.3.19——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1941.12.9——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2.1.1——《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签署1942.1.3——中国战区成立1942.2—1945.4——延安整风运动1943.11——开罗会议1944.4—12——豫湘桂战役1945.4—6——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1945.8.9——苏联出兵中国东北1945.8.14——《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日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8—10——重庆谈判1945.9.9——中国战区投降签字仪式1945.10.10——双十协定1945.12.1——“一二▪一运动”1946.1——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6——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6.11.4——《中美商约》1946.11—12——国民大会,《中华民国宪法》,宪政实施1947.2.28——二▪二八起义1947.5.20——“五▪二〇运动”1947.10.10——《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发1948.9——济南战役1948.9—11——辽沈战役1948.11—1949.1——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1.22——蒋介石第三次下野1949.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4——国共北平谈判1949.4.23——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基础知识1.1915.9.1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四川师范大学2000-2005非统考教育学考研试题参考答案

四川师范大学2000-2005非统考教育学考研试题参考答案

学君考研教育学考研资料四川师范大学非统考历年真题目录四川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学考研真题 (2)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教育学考研真题 (3)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学考研真题 (3)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学考研真题 (4)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教育学考研真题 (5)四川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6)四川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9)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12)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15)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17)四川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研究方向:教育学各方向通用考试科目:教育学基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义务教育2.素质3.陶冶教育法5.教学评价二、辨析题。

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每小题2分,共24分)1.教育既可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可能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

2.重点中学的双重任务应该侧重升学,如果没有比一般学校高得多的升学率,也就失去了了办重点中学的意义。

3.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构成可学校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4.学校中学生参加的主要活动就是教学活动。

5.讲授法是注入式教学思想的集中表现。

6.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材中。

7.课堂教学如果没有课外活动的配合,就不可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8.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9.一般来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或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家长和教师。

10.在当前的形势下,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单靠学校教育已经无能为力了。

11.教师的劳动比一般人的劳动更具有创造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教育这一社会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那里?2.现代人应具有哪些基本素质?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4.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5.什么样的班级才能成为班集体?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以你自己的成长过程为例,说明哪些因素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作用?这些作用的性质与状态发生过什么变化?2.如何正确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五、综合分析题(16分)从现代教育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说明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复习参考资料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复习参考资料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复习参考资料一.填空题瑞士宗教改革:慈温利1589,亨利四世,南特敕令哥白尼《天体运行论》“长期议会”(1640—1653),革命开始1641,“根枝请愿书”,废除主教制1651,“航海条例”,英荷战争(1652—1654),威斯敏斯特条约1701,王位继承法三十年战争(1618—1648),掷出窗外事件,威斯特法利亚合约法国重农学派:魁奈1789.6,国民议会,巴伊,网球场宣誓社会俱乐部《铁嘴报》1819,北德意志关税同盟1834,德意志关税同盟1838,《人民宪章》,6条俄国开明君主:叶卡特琳娜二世1846,第一部成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1793,惠特尼,轧绵机,149倍1823,门罗宣言1849,英吞并旁遮普美:托拉斯德:卡特尔俄:辛迪加日:康采恩1855、1870,两道枢密院令,文官制度确立1870,英《初等教育法》1873,三皇同盟,俄、奥、德1878,俾斯麦《非常法》1878“欧洲人内阁”,伊斯迈尔,财政部长(英)、公共工程部长(法)1890,《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斯宾塞(英):社会达尔文主义1884,柏林会议,非洲“有效占领”1888,巴西废奴“金法律”1889,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1901,泛美联盟潘恩《常识》二.名词解释1.乌特勒支同盟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北方各省与南方部分城市1579年1月23日在乌特勒支城结成的政治、军事同盟,以此与南方“阿拉斯同盟”针锋相对。

同盟宣告永不分裂,以保卫革命成果。

同盟以各省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议定征税、宣战、缔结合约和颁布根本法等一切重大事宜由三级会议以多数票决定,并规定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

乌特勒支同盟的成立促使了北方的联合作战,有利于摆脱西班牙的统治,奠定了北方共和国的政治基础。

2.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维登堡的卡斯尔教堂门上张贴的宗教改革文献。

《论纲》痛斥出卖“赎罪券”的做法,并且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反对用金钱赎罪的办法,这实际上是否认了教皇的神权。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生成绩单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生成绩单

百分制
100-90
89-85
84-82
81-78
77-75
74-72
71-68
67-64
63-60
<60
Hundred-mark system
绩点 GPA
4.0
3.7
3.3
3.0
2.7
2.3
2.0
1.5
1.0
0
93 Psychometrics 92 发展心理学Ⅱ 9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II 87 管理心理学
08S
R
3.0
08 春 必修
3.0
08S
R
3.0
08 春 必修
3.0
87 Management Psychology
08S
R
3.0
86 体育Ⅳ
08 春 必修
1.0
86 Physical Education IV
College Chinese
08S
R
2.0
体育Ⅱ
08 春 必修
1.0
Physical Education II
08s
R
1.0
影视语音
08 春 必修
4.0
Outline of Contem porary Chinese History
08S
R
4.0
中外音乐
08 春 必修
2.0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Mus ic
84
90 Academic Counseling
09S
E
2.0
84
86 学校心理学
86 School Psychology

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科目及学分

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科目及学分

专业码:D050105 学历层次:本科·本科段 主考学校:四川师范大学
课 码
序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备 注
必考 选考 加考 03708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03709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4 00037
3 美学
6 0053
7 4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00538 5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00539 6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00540 7 外国文学史 6 00541
8 语言学概论 6 00015
9 英语(二) 14 00000 10 毕业论文
10
00814 1 中国历代文论选读 4 此五门课程为选考课,考生任选二门。

不考英语(二)的在其中另加考三门。

00815 2 西方文论选读 4 00816 3 文艺心理学 5 00819
4 训诂学
5 00818 5 文献学
5
00530 1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6 非文学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加考
00532 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一) 6 00536 3 古代汉语 8
总 计
76学分以上。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复习参考资料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复习参考资料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專題一、名词解释商品经济所谓商品经济,就是生产目的直接为市场交换而进行的一种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形态。

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两个方面。

明清时期,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夕,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主要表现在:1.手工业生产门类增多(冶铁、缫丝、采矿、造船等)。

2.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如粮食生产有了专业化地区)。

3.商业信贷有所发展,民间金融活动中出现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自然经济和地区封锁,发展了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社会化大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优惠条件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待遇,被称为“最惠国待遇”。

但在近代史上,中国与外国签订的许多协定中,中方给予外方优惠条款,却得不到外方给予相应优惠条款。

在这种情况下,中方给予外方的优惠条款被称作“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是为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最早条款。

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缺乏平等的国际地位和权益,正处于被侵略、被奴役的状态,给中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租界制度列强根据和中国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在通商口岸和城市租占土地的制度。

1845年,英国最早在中国取得租界。

随后列强纷纷效仿,许多城市相继设立了租界。

列强在租界内行使行政管理和司法管辖权,形成“国中之国”,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但租界的存在也有利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加速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抗战胜利后租界被收回,租界制度也随之瓦解。

官督商办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形式。

所谓“官督”,就是官方保护、扶持,并且委派代表对企业进行监督、稽查;所谓“商办”,就是由商人经理,官不过问,盈亏均由商人承办,与官方无关。

官督商办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兴盛于80年代。

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近代中国新式企业的诞生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