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叙事作文: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想象篇作文300字

起初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着《二泉映月》的题目,我以为它是描绘一处优美的风景,淙淙的泉水倒映出了晚上的明月。
后来老师让我们听了《二泉映月》,我才知道它是一首优美的二胡曲,乐声时而高亢,时而悲伤,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悲伤的故事。
有一个孩子,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父母,他还患有眼疾,从小就双目失明,为了生活,他拉着二胡走街串巷地献艺,以此谋生,曲声就像是他的心声一样诉说着他的不幸命运,过往的路人纷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我想,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首先我要给他画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让他能够看清前方的道路。
其次我要给他画一座漂亮的房子,让他舒舒服服地生活。
最后我还要给他画出他的父母让他不再是孤儿。
今后我还要向他学习不畏艰苦、不屈不挠,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
重庆万州区鸡公岭小学二年级:吴劲林。
赏《 二泉映月 》的作文

赏《二泉映月》的作文
哎呀,这月光洒得可真像水一样,静悄悄的夜晚里,听得一首《二泉映月》。
那旋律,就好像是清泉在石头上蹦跶,又像月光在湖面上晃悠。
音乐里头不只是音符那么简单,它就像是心里的声音在说话。
这二胡的声音啊,有点哀伤,有点深沉,听得我都感觉有故事在里面。
每一个音符,就像是一个尘封的记忆,被时间轻轻吹拂,然后随着音乐飘到耳朵里。
我仿佛能看到那二泉的水,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高潮部分来了,那音乐就像泉水突然爆发,激动得让人心跳加速。
这曲子真是绝了,让人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二泉映月作文精彩9篇

二泉映月作文精彩9篇《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
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9篇二泉映月作文,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泉映月作文篇一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世界第二泉,阿炳曾在这儿创造过《二泉映月》,我第一次听到还是在一个月前。
那时老师带我们了解了《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还当堂给我们欣赏了这首二胡曲。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犹如山泉从幽静的山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让我不禁想到了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
渐渐的,旋律升腾跌宕,悲惨凄切,如涛如雨。
在悲凉的曲调中,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叹息,一种倾诉与呐喊的声音早已跳出音符,我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苦难和抗争,听着听着我便流下了眼泪。
当我回到家里又听起了《二泉映月》,但这次,我仿佛与琴声融为一体,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阿炳那个年代,我看到了无比美丽的惠山二泉,又望见了阿炳坐在石头上,全神贯注地拉着二胡,我走了过去,握了握他那沧桑的大手,摸了摸他那饱经风霜的脸。
阿炳,本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生于清光绪19年,江苏无锡人。
他幼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到8岁随父亲在殿中当小道士,12岁能演奏多种乐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2岁时父亲去世,后因交友不慎沾上恶习。
34岁双目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古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
后又患上肺病,57岁时离世。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来到阿炳家,录制了阿炳的六首曲子:《二泉映月》、《寒春风曲》、《清柳》、《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当然,还有很多曲子可以录,但遗憾的是阿炳却在这之前逝世。
这样一位老人,带着一生的音乐才华,离开了人世。
但那二泉的琴声,在艺术的天空中久久不能散去……泉映月作文篇二在离我家不远的公园里,每年到了夏夜,都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拉二胡。
那沧桑悲凉的乐音,伴随着月光流淌在汩汩的悬泉溪水中,穿透到婆娑的斑竹丛里,又荡漾在烟雾朦胧的杨柳岸边……一些情侣,嬉笑着说那是要饭乞丐的声音,听了恼人。
高三写景作文:倾听二泉映月走进阿炳的世界_1200字

倾听二泉映月走进阿炳的世界_1200字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弋,山下有一清泉被誉为“天下第二泉”。
一首响遍全中国人耳边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它的创始人是一个名叫阿炳的瞎子,他的原名华彦钧。
他的世界是悲惨的,他的遭遇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在一个中秋夜,阿炳跟着师傅来到了二泉。
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淙淙的流水声一直萦绕在他耳畔,他突然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
师父说:“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听到不同奇妙的声音。
十年里阿炳跟着师父相依为命,在阿炳心里师傅早已成了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可是忽然有一天,师傅驾鹤西去了,这时阿炳的心灵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他每天在师傅的灵位前回忆以前师傅在的日子,阿炳每天以泪洗面,是啊!师傅是唯一关心阿炳的人,只有他才会在意阿炳,自己最亲的人已经离开了人世,厄运又悄悄降临了,阿炳因为身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他每天自己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子,整天想:“哎,我是个废人,师傅已离我而去,那我还苟活在世上干什么呢。
”可是,突然他想:“不行!我不能再这么意志消沉下去,我要振作,如果师傅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不希望我这样生活。
师傅,您放心,我一定会振作起来的!”阿炳对音乐的热爱超过了一切,生活穷困,和病魔根本不算什么:“我即使看不见了,但我对光明的无限向往和对音乐的热爱是任和东西都泯灭不了的!”这是阿炳心里的呐喊。
阿炳整天戴着一副墨镜,操着古琴,卖艺度日,阿炳每天天不亮就出去,在街上卖艺。
夏天,火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阿炳还在街头,他冒着中暑的危险在街上卖艺,拉二胡已经拉得大汗淋漓,身上没有一块地方是干的。
他想如果师傅在肯定会说:“阿炳走咱别拉了,回家去,看你大汗淋漓的。
”一边说一边擦汗。
可现在已没人去关心阿炳的死活了,每想到这个,阿炳的心就撕心裂肺地痛。
冬天,在大雪飘飘的街上,阿炳没有棉袄,只有一件单薄的小背心冻得瑟瑟发抖,嘴唇已变成紫色。
拿二胡的两只手已经在颤抖。
二泉映月散文

二泉映月散文二泉映月散文二泉映月散文1深蓝色的夜幕中,从无锡惠山泉边婉约飘来这首凄美的曲子,如如诉的旋律萦绕着夜空,花月无声,虫鸟静谥。
那曲子愁肠百转,似有泪水盈盈,却深埋心里,流转于血液之中。
此刻,阿炳正坐在泉边,面对映着苍白月光的涟漪微漾的泉水,用那把磨去岁月痕迹,浸满人世沧桑,常年伴随他的二胡,倾诉着心中的故事。
那故事里,有母亲丢下年幼的他撒手而去的忧怨,有妻子用一根竹杆牵着他走在繁华街道的茫然,有生活在社会底层食不裹腹的无奈,有对达官显赫草芥平民却无法伸张的愤懑。
生活潦倒,衣着却依然整洁、傲骨铮铮的阿炳,每天因背着琵琶而僵直着上体,在妻子的搀扶下行走于大街小巷,在灰白色的琴弦上撩拨着心底的声音。
没有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却有做人的尊严,没有明亮清澈的眼睛,却有洞悉世事的心灵。
他用二胡作笔,以音乐为字,抒写了那个时代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
读来哀婉、凄绝,怅然喟叹。
漫天雪花无声地摇落,偶尔传来几声狗因惧冷而发出的微弱的哀鸣。
昏暗的路灯下,阿炳坐在小巷租住屋的门前,低矮的凳子让他的长衫拖在了地面。
雪花落在他半白的发上,落在他低垂的眉上,落在他冻红的手上,落在他哀婉的琴音里。
二泉映月,这是阿炳每有闲暇便反复揣摩的曲子,无关夏虫冬雪,无关天朗风清,只为,那惠山泉里依依约约、随水光漾动、阅尽人间形色的银色的月光。
二泉映月散文2鱼,人所欲也,渔,亦人之所欲也,二者可皆得,谓人生之所幸也。
一山,一水,一池,一亭,一人,一棋,一琴,一茶……可清心,可怡神,可垂钓,可抚琴,可醉月,可依云,可约三五好友,可邀清月煮酒,可把米酒临风,鱼在池中乐,人在画中游,物我两忘,天地皆空。
悠然入梦田园地,怡然赏心山水中!鱼者,其乐无穷也,渔者,亦其乐无穷也,鱼之趣如遇涓涓二泉,渔之趣如二泉映月,悠然自得矣。
附二哥修建鱼塘时曾作小诗一首如下:我想活成一条鱼的模样二哥在新挖鱼塘引来的是山泉水计划喂鲜美的鱼草计划投放6个品类400尾鱼苗突然就想做一条鱼活在青山绿水里住新楼新家交新朋新友一天到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啥事都不干不需要赚钱养家只负责貌美如花只想活成一条鱼的模样一天到晚游来游去一天到晚闲庭阔步只想活成一条鱼的模样只想没有刀光剑影的伤害只想世间自由自在只想天天看到家乡屋顶的炊烟袅袅升起只想家乡在五谷丰登的茶余饭后如一条鱼游在天空的`模样二泉映月散文3深蓝色的夜幕中,从无锡惠山泉边,婉约飘来这首凄美的曲子,如诉的旋律萦绕在夜空,花月无声,虫鸟静谧。
聆听《二泉映月》作文

聆听《二泉映月》作文聆听《二泉映月》作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聆听《二泉映月》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聆听《二泉映月》作文1每一首乐曲都有着它们独特的风格,并且包含着不同曲作家意识深处的情感。
在他们烦躁不安时奏出的旋律带给听者的也是愤怒与躁动,包括伟大的贝多芬、莫扎特。
有时,平凡中也能绽放出绚烂的烟火,一如荒漠中盛放着娇艳欲滴的花朵一般,奇迹也会恩顾普通的游者。
在他们身上,也有着常人不易察觉的音乐星光在闪烁着,神秘而又美丽。
而这其中,又有一位伟大的二胡演奏家——瞎子阿炳,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的奇迹。
一个盲人乞丐,是如何创作出如此登峰造极的二胡乐曲的呢?在寒冷腊月之时,他又是以怎样的心情来面对当时的世界?初听时,我们也许并没有什么感触。
但在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后,却可以看见它背后的凄凉苦楚。
委婉流畅、跌宕起伏的曲调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配合苍劲的运弓处理,将他内心中的悲怆和苍凉完美地呈现了出来,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般的真切感受。
阿炳将毕生的悲哀和凄苦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上了。
从琴弓飘洒出的乐符,曲折悠扬,如同苦涩的泪水从脸颊上滑落,带着无尽的哀恸,从冥冥的暗空中落下来;又如同哀伤的白雪,飘落在无人问津的寒冷荒川上,无声无息地被埋没。
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悲哀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如诗如画。
在这一幅画卷中,我看到了阿炳坐在街边的石阶上,拉奏着这首《二泉映月》,怀着对昔日美好景色的回忆,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在白雪纷飞的严冬悲歌着。
我可以听见曲中悲怆的情愫,听见那位乞丐艺人对人情冷暖,世态严凉的评诉,看见他早已快冰冻的,哀伤的心。
在这段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后,我也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让我觉得耐人寻味。
散文:二泉映月

一盏油灯,一把二胡,一件长衫,一个清瘦的背影。
萧瑟街头,寒风凛冽。
寂寞的街灯,孤单的影子,音符飘在夜空,静静倾诉,淡淡诉说。
失明的双眸,明净的心灵。
隔世的古寺,带着远古的气息。
二泉,那可是你两只失明的双眸?在黄昏里静听那琴声幽幽,看到了斜阳慢慢地拉长了如弓的影子。
在淡淡的月光下,倾听那悠悠琴声,如初蛹变蝶慢慢轻舞,拉着细细的丝,抖长个个音符。
那灯火微抖隐华丽,提琴的人步履沉沉,似问知音何处有?声声低吟频回首只见斜月清照。
琴音绕屋檐。
憔悴的琴魂背着沉重流浪街市。
内心的伤口,随音符如泉水般缓缓流入心田,在共鸣的心头栖落。
风雨兼程,怎堪泥泞与沉浮。
琴声诉离愁,琴弦解悲痛。
细细琴弦是琴心,颤抖声声诉悲情。
常伴晨昏的二胡,苦乐总相守,直到散余韵幽。
那缕缕清风,吹动着青衫,正慢慢飘出巷口。
阿炳,流浪的人,唱着流浪的歌,弹尽悲,道尽苦。
一把琵琶在背,一把二胡在肩。
闭上双眼,只为了能专注聆听,只为能收藏喜乐的脸庞。
只为不再看苦痛,不看贫寒。
不再有可怕的颜色印染眼睛。
捂上双耳,只为能更好地凝视美好。
把恒久的音符永远收藏。
莫说古道,有身影走过。
莫道壮志千仇藏心中。
一曲悲歌,唱尽千愁。
个个音符,搀扶着把爱牵引。
圣洁的声音从凝露的花瓣中,带着怜惜牵着崇敬款款而来。
清凉的泉,凄凉的月。
流动的水,留住了行走的月。
清幽的山中伫立孤独的古寺,树影婆娑依偎孤寡的影子。
一把弓,斩不断新愁与旧恨。
两条弦,走不完坎坷与沧桑。
一支曲,诉不尽辛酸与缠绵。
悲从风中的指间流出。
情从雨中流尽。
黑暗中的叹息,印染着肃穆的沉寂。
哀怨的愁绪,一路走一路行。
如隔世的农夫,两条弦,一把弓,耕耘着渴望。
繁华如浮云,往事如风。
水中月,无力拥有。
亘古明月,不竭之泉。
千古明训。
宿命注定流浪,二胡如伴侣真实地相伴不曾离弃。
无数次地跋涉,掩不去沉重。
黑色的灵魂,浸湿凄迷,胸中的呐喊,惊醒了沉默的血液。
鲜血淋漓的脚底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身心,已无力寻求。
终于回归,伴泉水汩汩,伴明月皎皎,两行清泪化成两泓泉。
《二泉映月》—_议论文

《二泉映月》—大家都知道瞎子阿炳是一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他一生中创作的最伟大的曲子就是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的《二泉映月》。
有许多人都喜欢他创作的二胡曲子,我是一个二胡迷,当然更喜欢《二泉映月》了。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曲调舒缓,优雅动听,曲子里有对美丽的江南风光的描述,有对自己的悲惨生活的诉说,有对自由和光明的热烈追求。
听了这首曲子,我不由得想起了作曲家的一生。
阿炳生在山清水秀的太湖之滨的无锡。
从小有一位师父,师父很喜欢阿炳,对他恩重如山,阿炳也很尊重师父。
在一个中秋夜,师父带着阿炳来到锡惠山下的二泉边赏月,师父问阿炳:“现在你听到了什么?”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也没听见。
师父笑眯眯地说:“你还小,长大了就会从这泉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阿炳看着饱经风霜的师父,似有所悟。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他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贫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边,月光似水,水波映月,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环绕在他的耳边。
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渐渐的,渐渐的,他似乎听见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不就是音乐吗?阿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拿起二胡,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琴弦上滑动着……于是一首闻名遐迩的《二泉映月》诞生了。
我之所以讲这个小故事,之所以喜欢这首曲子,是因为我欣赏了这首乐曲后明白了,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地受折磨,都不能后退,要前进,前进,再前进!要学习阿炳那种顽强不息、向往光明的精神!啊,《二泉映月》,我最爱的二胡独奏曲!啊,《二泉映月》,我离不开你!<b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泉映月
夜阑人静,泉清月冷,悲悲怨怨,时起时伏,似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诉他的坎坷的一生,凡是喜欢民族古典音乐的人,一定猜得出这是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流传在中国乐坛上的二胡独奏曲不计其数,但我惟独喜欢这首用血和泪谱写,用心拉出的“自度曲”──《二泉映月》。
我父亲是一个音乐爱好者,能拉一手漂亮的二胡。
那时侯家里穷,惟一值钱的家什就是父亲的那把二胡。
记得我几岁时,一到夏天的晚上,父亲就拿上他心爱的二胡,坐在临街的门口石凳上,悠闲地拉上几段小曲,有些好乐的村民还会时不时地唱几口。
有一次,我听到父亲演奏这首《二泉映月》,乍一听简直喜欢得不得了,那如泣如诉的旋律从父亲那满是老茧的指间滑出,是那么动人心魄,我不由得被它紧紧地吸引了。
那时侯,我不懂音乐,冥冥中只觉得自己好象融入了乐曲中,情绪随主人公变化。
以后的日子里,每当听到父亲演奏
这首曲子,我就立刻静静地凝神平息倾听。
但是,这首乐曲真正打动我,却是在我上师范的
那一年秋天。
记得那是一个下午,音乐欣赏课,音
乐老师拎着录音机来上课,当我得知要欣赏阿
炳的《二泉映月》时,激动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音乐开始了,乐曲继短小的引子后,旋律上行,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第二乐句从高八度音开始,打破了前面的
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旋律在高音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
主题从开始的
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
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这
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的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
所表达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抒发,深化了主题。
音乐时起时伏,忽强忽弱,凝神倾听
这仿佛天籁之音,空灵、轻柔;细细品位每一
个感觉,飘逸、低回,阿炳用心灵抒写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