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环绕立体声技术的数字化_史小军

合集下载

3D环绕声技术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体验分析

3D环绕声技术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体验分析

3D环绕声技术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体验分析在音乐欣赏中,声音的环绕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要素,它可以让听众感受到更加逼真和沉浸式的音乐体验。

而3D环绕声技术的出现,为音乐欣赏带来了全新的层次和感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3D环绕声技术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所带来的体验。

首先,3D环绕声技术可以增强音乐的立体感。

传统的音乐播放方式往往只有左右声道,使得音乐的声音来源相对集中。

而通过3D环绕声技术,音乐的声音可以被分成多个不同的声道,使得听众可以感受到声音的更多方向感。

例如,在一个演唱会的现场,3D环绕声技术可以模拟出不同位置的声音,比如演唱者的声音从舞台的左侧传来,乐器的声音从舞台的右侧传来,这种立体的声音让人仿佛置身于现场,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欣赏音乐。

其次,3D环绕声技术可以提升音乐的深度和层次感。

音乐作品通常会有不同的音轨,如主唱、伴奏、和声等,通过3D环绕声技术,这些音轨可以被分别处理,使得听众能够更加清晰地分辨出不同的音轨,从而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深度和层次感。

比如,在一首流行歌曲中,主唱的声音可以从前面传来,伴奏的音乐可以从后方传来,和声的声音可以从两侧传来,这种层次感让人能够更好地体会到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此外,3D环绕声技术还可以增强音乐的空间感。

音乐作品中的不同乐器有不同的音色和音质,通过3D环绕声技术,每个乐器的声音可以被定位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中,使得听众可以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每个乐器的位置和远近。

例如,在一首交响乐曲中,小提琴可以被定位在前方的左侧,大提琴可以被定位在后方的右侧,这种空间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每个乐器的声音。

除了以上几点,3D环绕声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加沉浸式的音乐体验。

传统的音乐播放方式往往局限于一个点源的声音,而通过3D环绕声技术,音乐的声音可以从整个音乐环境中传来,使得听众仿佛完全融入到音乐中。

这种沉浸式的音乐体验可以让听众忘却周围的环境,全心投入到音乐欣赏中,获得更加真实和愉悦的感受。

环绕声技术在3D历史文物类纪录片《国脉》中的运用

环绕声技术在3D历史文物类纪录片《国脉》中的运用

环绕声技术在3D历史文物类纪录片《国脉》中的运用作者:陈晨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10期摘要:在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之际制作完成的3D《国脉》展示了国博建筑的庄重、典雅、恢宏之美和展览陈列的厚重、精深、博大之美。

本文通过3D声像定位、音乐、音响、人声、次低频等角度分析环绕声技术在3D历史文物类纪录片《国脉》中的运用。

关键词:3D纪录片;历史文物;国脉;环绕声技术0 绪论博物馆不仅为国家保藏珍贵的文化财富,还具有文化展示与传播之功能。

目前,利用3D 影视技术全面展示博物馆和历史文物尚不多见。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国家博物馆完成了3D影视系统的建设,并成功运用在文物、非遗的影视制作中。

2012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诞辰百年之际,国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3D人文纪录片《国脉》(30分钟),该片已于2013年5月18日在央视3D频道播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1 3D《国脉》项目综述3D历史文物类纪录片《国脉》摄制工作于2012年10月5日正式启动,历时7个月,由国家博物馆、中央电视台创作团队联合英国、台湾等地的专业技术团队,使用国内精尖3D影视设备,于2013年4月28日整体制作完成。

《国脉》以凝练、厚重、充满历史感的叙事风格,提纲挈领地梳理了国博自1912年创建至今的百年发展历程,为观众首次立体化地展示了《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两大基本陈列,对后母戊鼎、大盂鼎、四羊方尊、红山文化玉龙、人面鱼纹彩陶盆、开国大典油画、“神舟五号”返回舱等数十件国博镇馆之宝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拍摄制作,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经过改扩建工程之后的新国博,以极具冲击力的视听语言体现其“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发展理念。

2 与3D画面相称的环绕声整体设计《国脉》画面立体影像的立体感、方位感、透视感等在模拟现实三维空间视觉层面已达到极高水准,作为纪录片叙事元素重要组成部分的环绕声设计理念也相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随着音频技术的发展,数字环绕声成为纪录影片声音制作的主流,纪录片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更好地得以展现,六个声道的环绕声设计比立体声更为复杂丰富,发挥空间增大,拓展了声音的艺术魅力。

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的研究

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的研究

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

音乐、电影等娱乐媒介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单声道、立体声发展到了今天的环绕声和3D声场技术。

其中,立体声技术的产生为音乐和电影的表现提供了更加真实、立体的体验。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仅用传统的立体声技术很难实现场景的真实还原。

因此,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的研究应运而生。

一、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的定义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是指通过多个扬声器系统,利用目标声音信号的声波参数,再添加合适的算法处理,实现真实场景的立体声音效技术。

具体来说,这是一种将本来只能在现场发生的音频体验还原到传感器或扬声器中的技术。

二、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的研究方法首先,在声学上,需要对目标场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了解声音信号的声波特点和环境的音响特征。

然后,需要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复杂的算法对声音信号进行提取和处理。

最后,将处理后的声音信号通过多个扬声器系统进行还原,使人们具有真实的音效体验。

三、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的应用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影视、游戏、VR、AR、智能家居等领域。

在影视领域中,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可以帮助导演把影片的音效、音乐更好地表现和还原出来,使影片更加立体化,让观众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游戏领域中,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可以帮助游戏开发者让玩家能够更好地感受游戏世界的真实性,提升游戏体验。

在智能家居领域中,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可以让音乐和影视剧更好地融入房间的空间,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捷。

四、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的未来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在音乐领域中,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可以帮助音乐人更好地表现出他们想要表达的音乐语言,让听众更贴近音乐的本质。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真实、立体、还原的音效技术。

总之,立体声声场重建技术为现代娱乐、智能家居等领域带来了更加真实、立体、体验的音效技术。

浅谈2021总台春晚新媒体三维声音频直播制作系统

浅谈2021总台春晚新媒体三维声音频直播制作系统

扬声器布局具体数值如下:◆左扬声器(L):水平角为30°;◆右扬声器(R):水平角为-30°;◆中置扬声器(C):水平角为0°;◆低频效果扬声器(LFE):无需角度;◆左环扬声器(Ls)水平角为+110°;◆右环扬声器(Rs)水平角为-110°;◆左上前扬声器(Ltf)水平角为:30°,俯仰角为:30°;◆右上前扬声器(Rtf)水平角为:-30°,俯仰角为:30°;◆左上后扬声器(Ltr)水平角为:110°,俯仰角为:30°;◆右上后扬声器(Rtr)水平角为:-110°,俯2021总台春晚摘要本文对首次在新媒体端直播的三维声春晚音频制作系统进行解析,包括三维声的监听环境与主系统搭建、主要话筒介绍、三维声制作等,全面展现了在新媒体端提升观众沉浸式体验的制作过程。

Advanced T elevision Engineering057从而实现主备调音台任何单一设备出现问题时,输出。

以上系统的备份方案基本避免了三维声制作区单点故障带来的我们还制定了灾备措施。

考虑了当整个三维声制作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时,将一信号送至主编码器,第二部分:三维声制作区与一号厅立柜机房之间3三维声制作区立柜2特约专题INDUSTRY TOPICS058调音台上图形式3D PAN(如图7),能对每一路信号实时调整X、Y、Z 轴,直观地显示出它在声场中的位置。

播出时,我们使用三维声矢量表来监看信号情况(如图8),利用它包含的电平表、响度表、下层和上层的声像表和相位表来把握播出标准。

周边系统中,还有以下两台辅助设备:◆WAVES 插件服务器(如图9),与调音台核心机箱通过MADI 连接,再由一台笔记本通过网络访问并进行控制。

在三维声制作时,我们把需要添加效果的通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内部运算后返回调音台。

按照这样的方式,利用了它对部分信号进行各类在搭建系统这部分的最后,有一些朋友不太了解电视音频技术工作者的工作内容。

3D环绕声技术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体验分析

3D环绕声技术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体验分析

3D环绕声技术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体验分析3D环绕声技术是一种通过在音频处理过程中模拟立体声声场的技术,让听众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获得更加立体、逼真的听觉体验。

这种技术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在家庭影院、游戏和影视制作领域得到了普及,也在音乐领域中开始受到重视。

通过3D环绕声技术,音乐可以在听众耳边产生更加立体和生动的效果,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

首先,3D环绕声技术可以让音乐声音更加立体。

传统的音乐录制是在左右声道上进行的,听众只能感受到音乐声音的左右分布。

而通过3D环绕声技术,音乐可以在前后、上下方向上产生移动,使得听众仿佛置身于音乐现场之中,能够感受到更加真实的三维声场。

这种立体声音效不仅可以增加音乐的逼真感,也可以提升音乐的沉浸感,让听众更加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之中。

其次,3D环绕声技术可以增强音乐的层次感。

在传统的音乐录制中,音乐声音的层次感有限,听众很难感受到音乐中不同声部之间的层次和分离度。

而通过3D环绕声技术,音乐可以在不同的音轨上进行处理,使得不同的声部有不同的位置和深度,让听众更加清晰地听到每一个声部所呈现的内容。

这种层次感不仅可以提升音乐的听感体验,也可以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的内涵和结构。

此外,3D环绕声技术还可以增强音乐的情绪表达。

通过调节声音的位置、深度和大小等参数,音乐制作人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音乐表现效果,使得音乐更加生动、动感和真实。

在听众欣赏音乐时,这种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感染力,能够更好地触动听众的情感共鸣,让听众更加深入地体验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综合来看,3D环绕声技术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体验是非常丰富和有趣的。

通过这种技术,音乐不再仅仅是声音的传递,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听众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更加立体、逼真的声音效果,听到更加清晰、层次明显的声部分离,体验到更加直接、感染力强的情感表达。

因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3D环绕声技术必将在音乐领域中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为听众带来更加丰富、深入的音乐享受体验。

3D立体声音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D立体声音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D立体声音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音乐和声音的追求也不断在升级。

而3D立体声音效技术就是其中一项最新且受欢迎的技术。

随着此项技术的日益成熟,它不仅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前所未有的音乐和声音体验。

一、 3D立体声音效技术的背景立体声音效的概念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而目前所说的3D立体声音效技术是一种更加完美的提升。

3D立体声音效技术的研发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在这一时期,立体声音效主要采用的是基于干涉和波束模式的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为听众创造出一种模拟的3D音效体验。

但是,由于音效的传输介质的限制(如CD、磁带等),以及设备的限制(如扬声器等),导致其效果并不十分完美。

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看到了一些基于头跟踪和全景声的发展。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制作和游戏开发领域,并且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不过,同样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完全3D音效体验,所以这个提升阶段并没有持续太久。

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如今,我们已经见证了3D立体声音效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中一个主要的变化,是安装在记录、传输、和播放设备的处理器所带来的增强。

这些处理器可以在原本的2D基础上,更加准确地识别和重现声音的3D层次变化和定位,从而获得了更真实而完美的体验效果。

二、 3D立体声音效技术的特点其实,3D立体声音效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听众真正获得“身临其境”(immersive)的体验。

这个词的含义是指在听觉上也能收到全方位的刺激,就像是在现场参加演出或观看电影一样。

3D立体声音效技术不但可以感知音效的空间定位,还能体验音效的深度、高度和声音的远近距离,从而为听众打造最真实的3D立体声音效效果。

这些特点也使得3D立体声音效技术被广泛用于电影制作、游戏开发、音乐倾听和虚拟现实等领域。

三、 3D立体声音效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未来,3D立体声音效技术的发展将越来越普及和直观化。

演出现场3D声像定位与跟踪系统及应用

演出现场3D声像定位与跟踪系统及应用

演出现场3D声像定位与跟踪系统及应用作者:彭妙颜周锡韬来源:《演艺科技》2016年第01期【摘要】结合 BOA、TiMax、D-Mitri、Iosono、WFS 和TTA等3D声像定位与跟踪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特点,举出工程应用实例。

【关键词】 3D(立体)环绕声系统;声像定位;实时跟踪系统;演出现场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6.01.003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Performance Scene 3D Sound Image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PENG Miao-yan1, ZHOU Xi-tao2(1.Institute of Audio Video and Light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2.Central South Audio Video Light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Guangzhou 510006, 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introduced the constituents,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3D sound image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incluing BOA, TiMax, D-Mitri, Iosono, WFS and TTA, and gave some examples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Key Words】3D (stereo) surround sound system ; sound image localization; real time tracking system; live performance演出现场3D声像定位及跟踪系统技术近年在欧美获得较快发展,特别在歌剧院、音乐厅、主题乐园和实景主题剧场(或称为旅游主题剧场)等表演模式中的应用效果突出。

浅谈3D声音技术及在音乐类节目录音实践中的运用

浅谈3D声音技术及在音乐类节目录音实践中的运用

浅谈3D声音技术及在音乐类节目录音实践中的运用曹勐【摘要】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eatures of 3D sound, the writ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3D sound technology based on "sound track" and "object", analyzes the 3D sound recording scheme of music programs, and predicts that the 3D sound production will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基于3D声音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了基于“声道”和基于“对象”的3D 声音技术原理,分析音乐类节目的3D声音录制方案,并预见音乐类节目的3D声音制作将成为研究热点。

【期刊名称】《演艺科技》【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6页(P15-20)【关键词】3D声音技术;沉浸式声音;3D音乐录制【作者】曹勐【作者单位】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北京 100101【正文语种】中文3D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个热门词汇,以3D电影、3D电视、3D游戏、3D投影等为代表的3D影像技术已经成为视频领域的发展热点。

而音频方面,3D声音(也称沉浸式声音)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近两年音频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如AES(Audio Engineer Society)会议、德国录音师会议(Tonmeistertaguang)等,都将3D声音作为会议研讨的一项重要议题;各国科研机构和设备厂商也在着力研发针对3D声音的新技术、新设备。

笔者从3D声音基本概念和特点入手,介绍一系列目前常见的3D声音技术方案,并且针对音乐类节目的3D声音录制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3D(3-dimensional),通常被译为三维,通常指空间维度,即具有长、宽、高三个向量的立体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5-9490(1999)04-0306-3123D 环绕立体声技术的数字化①史小军 苏玉钰(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 南京 210096) 摘要 SRS 3D 环绕立体声技术充分利用“耳廓效应”,只需两只音箱,就能从任何音源(无需杜比编码)中恢复出3D 环绕立体声,故SRS 环绕声效处理器在市面上倍受欢迎。

文中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心理声学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以V isual C ++为工具开发出了一播放器软件。

该播放器可对W ave 和CD 音频实时地进行处理播放,产生SRS 环绕声效处理器所具有的3D 环绕立体声效果,成功地实现了3D 环绕立体声技术的数字化,从而克服了模拟技术带来的局限性。

关键词:耳廓效应 HR T F SR S中图分类法:TN 79 文献标识码:A1 引 言 传统的声源定位理论主要基于“双耳效应”,它只能解释沿二维弧线对声音的定位问题,无法解释在三维空间对声源的定位问题,因为在三维空间中,在两耳处能引起相同耳间时差(I TD)和耳间声级差(ILD)的声源可以有无数个。

因此,在营造3D 环绕声时在理论上遇到了较大的问题。

尽管,在实践上采用了以Do lby 环绕立体声系统为代表的多声道系统,明显地改善了声效,但是细究其声场的基本组成,每个扬声器播出的仍然都是平面声场,只有两次元的信息。

原因是在录制音场信息时,采样的话筒收集到的就是平面两次元信息。

这样,不经处理,播出的当然是平面二元信息。

同时,为了在家庭中营造出真实的临场感,除了购置杜比环绕声解码器和功放以外,还需要在房间四周摆放4、5只音箱,这对居住面积较小的家庭来说,使本来已相当拥挤的房间更显杂乱。

一套杜比环绕声家庭影院系统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使许多喜欢家庭影院的一般工薪家庭望而生畏。

3D 环绕声系统的出现则给寻常家庭带来了福音。

3D 立体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人类听觉系统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对声音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双声道立体声系统来再现3D 声场的声学和空间特性,使人产生被声场包围的感觉。

在多种3D 立体声技术中,代表技术有3种:(1) 美国Desper Products 公司的Spatializer;(2) 加拿大Qsound 实验室的Qex pander ;(3) 美国SRS 实验室的So und Retrieval System ,简称SRS 。

而其中的SRS 3D 环绕立体声技术充分利用“耳廓效应”,其再现的3D 环绕立体声场更自然逼真,比同类技术具有更多的优点,故SRS 环绕声技术已广泛用于广播电视、音响系第22卷第4期1999年12月 电 子 器 件Jo urnal o f Electron Devices V ol.22,No.4Dec.1999①来稿日期:1999-04-28.统、家庭影院、电子游戏及Inter net 网。

然而,市场上的3D 环绕立体声技术都是通过模拟技术加以实现的。

虽然模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模拟电路的一些固有缺陷使其无法更进一步发展。

而近年来随着数字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数字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系统正逐渐地被广泛采用。

数字系统较之模拟系统的优越性在于其高精度、高可靠性、高集成度,设计灵活方便,可获得高性能指标,可大批量生产,成本低等。

将数字系统应用于音响产品中,可使音响产品品质有很大提高。

因此,数字化音频设备组成的视听(AV)一体化系统,将成为家用立体声系统的发展趋势。

本文充分把握该趋势,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心理声学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以Visual C ++为工具开发出了一播放器软件。

该播放器可对Wav e 和CD 音频实时地进行处理播放,产生SRS 环绕声效处理器所具有的3D 环绕立体声效果,成功地实现了3D 环绕立体声技术的数字化,从而克服了模拟技术的局限性。

2 “耳廓效应”与HRT F 人们在80年代初期开始重新研究人类判断声源方向的机理时,发现人类在辨别4k Hz 以上的声音方向时,主要依赖一种早在40年代就被发现了的“耳廓效应”。

“耳廓效应”是指不同空间发出的声音经人类不对称的耳廓反射后,使到达耳膜处的声波频谱特性与声源方向有关。

大脑便根据声音到达耳膜时的频谱特性来辨别三维空间中的声源方向。

“耳廓效应”也称为“单耳效应”,它说明单只耳朵也具有对声音定位的能力。

这说明人类的听觉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耳廓效应”来判断声音方向。

“耳廓效应”说明人类的听觉系统在功能上相当于一个与声音空间方向有关的滤波器,对不同空间方向声音的频谱进行了修改。

人类听觉系统的这一频率特性在心理声学上被称为与头关联的传递函数(Head Rela ted Transfer Functio n,简称HRTF)。

HRT F 是耳道中信号与特定方向上自由声场信号的傅利叶变换之比,可用式(1)表示:H (w )=Y (w )/U (w )(1)其中,U(w )为自由声场信号u(n)的傅利叶变换,Y(w )为耳道中测量信号y(n)的傅利叶变换,H(w )即为HRTF,是冲激响应h(n)的傅利叶变换。

显然,u(n)、y (n)和h(n)存在式(2)的关系:y (n )=u (n )○×h (n )(2)此处○×表示卷积运算。

3 SRS 3D 环绕立体声技术的原理为了真实地再现声音的3D 空间方向特性,SRS 技术发明人的Arno ld Klayma n(阿诺·凯尔曼)从1980年起,就开始研究人类在3D 空间对声源方向的判别机理。

发现普通双声道立体声系统不能营造3D 立体声场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由于只使用了两个通道或两只音箱,而是,因为拾音话筒不具备像人类的耳廓结构,故在录音时无法按HRTF 规律改变各个不同空间方向声音信号的频谱特性,只能以同一频率响应将所有空间方向的声音信号记录307第4期 史小军、苏玉钰:3D 环绕立体声技术的数字化 下来,收录下的声音信号便成为平板的二维声场。

由于录音信号中没有大脑识别声音方向时所需的频谱信息,因此,在重放时不可能使人产生三维空间感。

于是,他根据人耳的频率响应函数,即HRTF 函数,对从记录在普通立体声信号中提取出来的环境声信号频谱做相应的改变。

经SRS 处理后的信号仍为双声道音频信号,将其送入普通的功放后,就可用两只音箱重现逼真的3D 声场。

SRS 环绕声虽然来自前方的扬声器,但是在重放过程中,SRS 系统根据已获专利的SRS 透视曲线对环绕声的频谱进行修改,补偿与人类听觉系统频响之间的差异。

利用心理学中的耳廓效应,大脑中就会产生处于实际3D 环绕声场的包围之中的感觉。

SRS 在心理上和主观感觉上恢复了实际声源在两耳处造成的声波状态,再现实际声场中各个声源的方位和空间分布,消除了传统立体声只能在有限的局部位置聆听到立体声效果,即消除了“皇帝位”,营造出的3D 环绕声场非常自然逼真,使人具有身临其境的强烈感觉。

4 SRS技术的电路处理方框图图1 SRS 电路处理方框图SRS 技术的电路处理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中L 、R 分别为立体声左、右声道信号。

在一般的立体声重放环境中,背景辅助声被强大的正面声音掩蔽,S RS 将被主声掩盖的各种环境反射声和混响声提取出来。

图中的左右声道信号之差R -L 、L -R 蕴涵着这些空间信息,但R -L 、L -R 中的这些信息并不突出,需要予以强化。

为此,SRS 根据HRTF 构成的听觉曲线对R -L 、L -R 信号进行滤波,R -L 、L -R 信号在某些频段上得到提升,从而恢复出被主声掩盖的各种空间信息。

另外,仅有空间声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中置分量(如对话,歌声或独奏),以便在需要时突出主角。

这可用左右声道之和R +L 来表示,事实上R +L 中,包含所有的直接声和中置声。

把经过修正处理的(L +R )、(L -R )、(R -L )信号分配混合到L 和R 中,可使中间声和环绕声得到加强,从而让人脑更准确地确定声源,增强空间感。

最终得到SRS 左声道输出信号L ′L ′=(n +1)L +nR +(L -R )p(3)SRS 右声道输出信号R ′R ′=(n +1)R +nL +(R -L )p (4)308 电子器件 第22卷系统中,HRTF 是通过频率补偿实现的。

在SRS 系统中,通过调整放大倍数n ,可使中置声道即对白声与聆听者间的距离发生改变;而调整频率补偿范围,则可改变包含反射声在内的环境声的方向和强度,从而改变空间感和扩大聆听范围。

在(R +L )信号通路上,设置中央声控制器,则可改善声像定位和前置声场的效果;在(R -L )信号通路上,设置空间声控制器,可改善环绕声空间感和移动感。

让聆听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SRS 技术不但是M-S(主-副信道)现场拾音的逆向过程,更为主要的是它利用人类的“耳廓效应”,即HRT F 函数对环境声进行了处理,从而使经过处理的声音效果更趋于现实中人耳所收听到的声音,使听众置身于一个来自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声音的包围中,空间感和现场感大大增强。

5 数字化过程下面将参照SRS 电路方框图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3D 环绕立体声技术的数字化。

由于SRS 系统的透视曲线已获专利,文中的频率补偿曲线不同于该曲线。

Micro soft Windo w s 多媒体系统为开发者提供了开发多媒体应用程序的高层和低层服务能力,如:控制媒体服务的媒体控制接口(M CI)、支持多媒体相关服务的低级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我们正是借助这些接口来对Wave 和CD 音频进行操作处理的。

由于Windo w s 对Wav e 音频提供了低层音频服务,而对于CD 音频没有相应的低层音频服务,故对二者的操作处理上不尽相同。

5.1 相同点对于SRS 的电路处理方框图中的频率补偿过程,二者采取的方法是:开辟几块大小相等的缓冲区用于存储待处理的信号,而缓冲区一块接一块地按先后顺序,经事先准备好的频率补偿曲线进行补偿处理,然后,将处理过的信号送入波形输出设备进行播放。

只要处理每块缓冲区中的信号所需的时间不超过信号填满一块缓冲区所需的时间,那么通过缓冲区一块接一块地顶上播放,就可保证处理后的音频能顺畅地播放,即很好地满足实时性。

本软件中,开辟了50个大小为3588字节的缓冲区。

5.2 不同点二者的不同在于如何将信号送入缓冲区。

由于Windo ws 对Wav e 音频提供了低层音频服务,可直接使用多媒体I /O 函数(m mio )将W av e 音频文件读入缓冲区;而Window s 对于CD 音频没有提供低层单频服务,故只能采用高层音频服务,即使用M CI 。

但是,采用M CI,CD 播放时的数据流对用户来说是封闭的,用户无法对数据流进行各种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