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_理综(物理部分)_word版

合集下载

山东省2012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2012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2年市高考模拟考试理 科 综 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0小题,其中第1小题至第13小题每小题4分,第14小题至第20小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O 16 Na 23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命物质和生命活动的阐述中,正确的是A .抗体、受体、酶、tRNA 都具有专一识别的特点B .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C .老年人体内不存在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D .个体发育过程中,在细胞分化的同时不会发生细胞编程性死亡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两实验中的作用相同B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可观察到细胞由分裂前期进入中期的动态变化C .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四周边缘,轻轻盖 上盖玻片后镜检D .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3①若甲图中a 和b 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则c 可代表细菌,d 可代表原核生物 ②若乙图中3个圆圈分别代表3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则最容易绝灭的生物是b ③若丙图代表溶菌酶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则a 表示溶菌酶,b 表示免疫系统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B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C .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D .下丘脑能调控垂体相关激素的分泌,进而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a bc d5.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t 1~t 3时间内,甲、乙种群均呈“S ”增长 B .t 3~t 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 .t 4~t 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D .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 6.下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A 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 代表兔摄入的食物,则b 、c 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 摄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动途径B .若A 代表叶绿体基质,a 代表光,则b 、c可分别代表该场所产生的[H]和ATPC .若A 为调节中枢,a 为渗透压升高,则b 、c 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减少和产生渴觉D .若A 代表人体B 细胞,a 为抗原刺激,则b 、c 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相同数目的H 318O +和D 2O 分子中的中子数相等 B .5424Cr 为铬的一种核素,其核外电子数为30C .标准状况下,22.4L 氦气与22.4L 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1.204×1024D .Na 2O 2与H 2O 反应生成氧气,反应中水作还原剂8.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结构中的一小部分,甲~戊是短周期元素,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乙<丁<戊B .金属性:甲>丙C .戊可能是第ⅢA 族元素D .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H 3PO 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B .烷烃C 4H 10中有4个C —C 键和10个C —H C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荡静置后观察下层几乎无色D .所有的糖、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1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B .工业合成氨及用NH 3制化肥(NH 4)2SO 4都属于氮的固定C .一定条件下,镁能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铝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D .玻璃中含有硅酸钠和二氧化硅1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可加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对应选项错误的是12.化学平衡常数(K )、电离常数(Ka 、Kb )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与催化剂无关B .K a (HCN)<K a (CH 3COOH)说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C .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先产生BaSO 4沉淀,则Ksp(BaSO 4)>Ksp(BaCO 3)D .当温度升高时,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Ka 、Kb )变大 13.足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1mol/LNaOH 溶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溶液中Na +离子个数为N A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B .溶液中的CO 32-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 C .微热反应后的溶液,溶液的pH 会升高D .当恰好生成Na 2CO 3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存在以下关系:c (Na +) + c (H +) =c (HCO 3-) +2 c (CO 32-) + c (OH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等效替代”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应用非常广泛,此方法在下列选项中得到应用的是A .建立“质点”概念B .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C .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D .研究串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15.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顺利升空,在离地高度343 km 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山东省泰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pdf

山东省泰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pdf

(第一课时)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步骤1: 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演示:“覆杯”实验 步骤2: 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水不流出. 步骤3 : 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 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水不流出. 1.为什么在空玻璃杯口放上一张硬纸片,将装置倒置过来,发现硬纸片下落? 因为杯内有空气,杯外也有空气,这样会使纸片上下压强平衡,纸片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而下落. 2.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过来,水不流出来,纸片不掉下来.这是为什么? 由于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将纸片压在杯口,支承上面的水. 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大气存在压强: 1.大气压强(大气压): 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在空可乐瓶里先倒入热水,再将热水倒掉,然后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实验: 你有办法让鸡蛋整个进入瓶里? F压 =P下 · S 由于棉花燃烧使瓶内气压降低,当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时,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瓶内。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吗?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会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饮料是怎样进入口中的? 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其实都是大气压强将液体“压”上来的过程。

1954年,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公开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将两个直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让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直到两边的马各增加到8匹时,才把半球拉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回顾历史: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很大。

人腿髋关节的X光片 髋骨 股骨 为什么股骨不从髋骨中掉出来? 股骨和髋骨之间没有空气,两者构成一个天然的“马德堡半球”,股骨主要是靠外界周围的大气压与韧带一起连在身体上。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理综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泰安二模,物理部分,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理综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泰安二模,物理部分,含解析)

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240分,考生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题,共87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二、选择题(本题包捂7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的规律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A【解析】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的规律,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选项ABC错误。

本题应选A。

15.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置于水平面上,物体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

则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小于B、C的总重力【答案】CD【解析】设A、B的重力分别为G A、G B.若G A=G B 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为零;若G A≠G B 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不为零,故A错误.以BC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知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f=Tcosθ=G A cosθ,方向水平向左;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N=(G B+G C)-Tsinθ=(G B+G C)-G A sinθ<G B+G C,故B错误C、D正确。

2012泰安二模

2012泰安二模

山东省泰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基本能力试题2012.5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按考生实际得分的60%计入总分。

2.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用黑色签字笔或蓝黑钢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

3.本试卷全部为选择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在答题卡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上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干净,再重新选择。

答案写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共70分)共70小题。

每小题1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伟大的民族铸造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祖国抚育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事业筑成伟大的政党。

(完成1—6题)1.《延河边上》为钟涵于1963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尺寸为180×360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下面论述不正确的是A.作品是革命历史题材B.延安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性气候C.作品表现了领袖和人民和谐感人的场景D.作品以冷色调为主,表现了黄土高坡傍晚时的景色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七大”上B.《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C.遵义会议上D.中共“八大”上3.新中国诞生后,新一代画家把丰富的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使具有千年传统的中国水墨人物画焕发出了时代新的风采。

对下面的作品论述不正确的是A.这三幅作品都是写意中国画B.《庆丰收》表现了内蒙人民丰收后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C.《祖孙四代》表现的是陕北高原的农民形象D《总理和人民》左边三角形的空白,使画面不显得拥挤,更突出了总理的形象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中。

山东泰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山东泰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山东省泰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能力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8页,满分240分,考生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题,共87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t=0时刻物体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像是15.如图所示,边长为L、匝数为N,电阻不汁的正方形线圈ahcd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转轴OO'转动,轴OO'垂直于磁感线,在线圈外接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和n2。

保持线圈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U1:U2=n1:n2B.电压表V1示数等于NBωL2C.当可变电阻R的滑片P向上滑动时,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D.变压器的输入与输出功率之比为1:116.2012年2月8日,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号探测飞船利用雷达探测到火星表面有海床沉积物的迹物,为证明火星表面曾经被海洋覆盖提供了有力证据。

如图所示,“火星快车”号探测飞船到达火星附近后,先沿椭圆轨道I运动,P是近地点、Q是远地点,变轨后沿圆形轨道Ⅱ运动。

A.飞船在轨道I上从P到Q过程中,动能减小B.飞船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C.飞船沿轨道I经P点时的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速度D.飞船沿轨道I经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加速度17.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用压缩的轻质弹簧连接静置于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体上,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甲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B .物体甲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 .物体乙所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D .水平面对斜面体无摩擦力作用18.有一静电场,其电势随x 坐标的改变而改变,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若将一带负电粒子(重力不计)从坐标原点O 由静止释放,粒子沿x 轴运动,电场中P 、Q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m 、4mm 。

【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分别经历等温变化和绝热变化的p-V图像如图所示,E A、E B、E C分别表示状态A、B和C时气体的内能,W AB、W AC分别表示两个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Q表示气体在等温变化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则( )A.E A<E B B.E B<E C C.W AB<W AC D.W AC<Q第(2)题如图,四根完全相同的均匀带正电绝缘长棒对称放置在长方体的四条长边a、b、c、d上。

移去a处的绝缘棒,假定另外三根绝缘棒电荷分布不变。

关于长方体几何中心O点处电场强度方向和电势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方向垂直指向a,电势减小B.电场强度方向垂直指向c,电势减小C.电场强度方向垂直指向a,电势增大D.电场强度方向垂直指向c,电势增大第(3)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为波在t=1s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平衡位置在x=1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t=2s时,平衡位置在x=4m处的质点Q的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负方向C.该简谐横波的波速为2m/sD.t=3s时,P、Q两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第(4)题转笔(Pen Spinning)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

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上的某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B.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而被甩走C.若该同学使用的是金属笔杆,且考虑地磁场的影响,由于笔杆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金属笔杆两端一定不会形成电势差D.若该同学使用的是金属笔杆,且考虑地磁场的影响,那么只有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时,金属笔杆两端才会形成电势差第(5)题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半圆形轨道MN竖直放置,MN两点等高,一个小滑块m从M点正上方高h处自由下落,恰好进入半圆轨道,从N点竖直上升的高度为,空气阻力不计。

【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拉第提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由它产生的电场这一观点B.电子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的C.牛顿利用扭秤装置成功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第(2)题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固定于水平面,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一端固定的水平轻弹簧连接,气体温度为T1时弹簧处于原长。

现使气体温度由T1缓慢升高到T2,用E p表示弹簧弹性势能,U、p、V分别表示缸内气体的内能、压强和体积,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B.C.D.第(3)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球形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容器内P点,O点为容器的球心,已知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木块与容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B.容器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是mgC.桌面对容器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大小是Mg第(4)题如图,使甲、乙两条形磁铁隔开一段距离,静止于水平桌面上,甲的N极正对着乙的S极,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两者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

现同时释放甲和乙,在它们相互接近过程中的任一时刻( )A.甲的加速度大小比乙的大B.甲和乙的动量之和为零C.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D.甲的动量大小比乙的小第(5)题舞蹈《只此青绿》表演中,需要舞者两脚前后分开,以胯部为轴,上半身缓慢后躺,与地面近乎平行,在舞者缓慢后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舞者对地面的压力就是舞者的重力B.地面对舞者的支持力和舞者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舞者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前D.舞者处于失重状态第(6)题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可达米级,如图P是纬度为的地球表面上一点,质量相同的北斗导航卫星A、B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B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地球卫星)。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理综物理Word版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理综物理Word版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试卷类型:A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物理试题2014.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7页,满分300分,考生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题,共107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I卷共20小题,l~13题,每小题5分;14~20题,每小题6分,共107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下面四个物理量表达式中,属于比值法定义式的是A.导体的电阻L RSρ=B.加速度F am =C.电场强度F Eq =D .电容器的电容Q C U = 15.人类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

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如图。

关于这颗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在三个轨道运动的周期关系是:T 1<T 2<T 3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l 上的角速度C .卫星在轨道l 上经过Q 点时的动能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动能D .卫星在轨道2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可能等于它在轨道3上运动时的机械能16.如图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2:1,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u=2202sin100t πV 时,灯L 1、L 2均正常发光,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电表,不计导线电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t=0时刻物体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15.如图所示,边长为L、匝数为N,电阻不汁的正方形线圈ahcd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绕转轴OO'转动,轴OO'垂直于磁感线,在线圈外接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和n2。

保持线圈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U1:U2=n1:n2
B.电压表V1示数等于NBωL2
C.当可变电阻R的滑片P向上滑动时,电压表V2的
示数变大
D.变压器的输入与输出功率之比为1:1
16.2012年2月8日,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号探
测飞船利用雷达探测到火星表面有海床沉积物的迹物,为证明
火星表面曾经被海洋覆盖提供了有力证据。

如图所示,“火星
快车”号探测飞船到达火星附近后,先沿椭圆轨道I运动,P
是近地点、Q是远地点,变轨后沿圆形轨道Ⅱ运动。

A.飞船在轨道I上从P到Q过程中,动能减小
B.飞船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
C.飞船沿轨道I经P点时的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速度
D.飞船沿轨道I经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加速度
17.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用压缩的轻质弹簧连接静置
于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体上,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物体甲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
B.物体甲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物体乙所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D.水平面对斜面体无摩擦力作用
18.有一静电场,其电势随x坐标的改变而改变,变化
的图线如右图所示,若将一带负电粒子(重力不计)从坐标原
点O由静止释放,粒子沿x轴运动,电场中P、Q两点的坐
标分别为1mm 、4mm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经过P 点和Q 点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粒子经过P 点与Q 点时,动能相等
C .粒子经过p 点与Q 点时,电场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D .粒子在P 点的电势能为正值
1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 ,导轨间接有一定值电阻R ,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

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现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金属棒下落高度为h 时开始做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
A .导体棒的最大速度为gh 2
B .通过电阻R 的电量为
r
R BLh
C .导体棒中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BL
mg
D .重力和安培力对导体棒做功的代数和等于导体棒动能的增加量
20.某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测得发动机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和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电动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试时该电动汽车所受阻力为1.0×103N
B .该电动汽车的质量为1.2×103kg
C .在0~110s 内该电动汽车的牵引力做功为4.4×106J
D .在0~110s 内该电动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2.44×106J
【必做部分】
21.(1)(4分)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已测出滑块的质量为M ,钩码的总质量为m .
①实验时,该同学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滑块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除平衡摩擦力外,还要满足 。

②如图乙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 、B 、C 、D 、E 、F 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相邻计数点间距离已在图中标出,从打B 点到打E 点的过程中,为达到实验目的,该同学应该寻找)(432x x x mg ∆+∆+∆和 之间的数值关系。

(2)(8分)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3.8V 、0.5A ”的字样,现要描绘这个灯泡的伏安特性图线。

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 .电压表(0~5V ,内阻约为10k Ω)
B .电流表(0~0.6A ,内阻约为0.5Ω)
C .电流表(0~3A ,内阻约为0.1Ω)
D .滑动变阻器(0~10Ω,2A)
E .滑动变阻器(0~1k Ω,0.1 A)
F .学生电源(直流6V),还有开关、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②实验时要求尽量减少实验误差,测量电压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应选用图甲中 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

③某同学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画出了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若用电动势为3V 、内阻为2.5Ω的电源给该小灯泡供电,则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 。

22.(16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装置A 、B 两点间距离l=7m ,皮带运行的速度v 0=10m
/s 。

紧靠皮带(不接触)右侧有质量M=4kg 、上表面与皮带等高的平板小车停在光滑水平面上,车上表面高h=0.8m 。

现有质量m=2kg 的小物块,无初速地从A 点放到皮带上,物块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5,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已知物块由皮带过渡到平板车时速度不变,物块离开平板车后落在水平面上的C 点,落地速度与竖直方向成37°角,B 、C 间的水平距离S=11.2m(g 取10m /s 2,sin37°=0.6,cos37°=0.8)。

求:
(1)物块在皮带上滑动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 (2)物块离开平板车时,平板车的速度.
23.(18分)如图所示,在平面坐标系的第I 象限内,直线OP 与x 轴正向的夹角θ为4
π,
OP 与y 轴之间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OP 与x 轴之间有方向沿x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粒子(粒子重力不计),从原点O 沿y 轴正方向以速度v 0射入磁场,从x 轴上某处沿与x 轴负向成4
π
角的方向离开第I 象限。

求:
(1)粒子的运动轨迹与OP 的交点坐标. (2)电场强度的大小.
(3)粒子在第I 象限内运动的时间.
(4)若只在第Ⅳ象限中适当区域加一方向垂直坐标平面,磁感应强度为2B 的圆形匀强磁场,使粒子能再次经过坐标原点O 且与y 轴正向夹角为
4
π
进入第Ⅱ象限。

试计算所加磁场的最小面积是多少?
36.(8分)【物理—物理3—3】
(1)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一定可以求出该物质分子的质量
B .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不一定能自发地进行
C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D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2)如图所示,A 、B 两个气缸中装有体
积均为V 、压强均为1atm(标准大气压)、温度均为27℃的空气,中间用细管连接,细管容积不计,管中有一绝热活塞(不计摩擦,可
自由移动),开始时汽缸A 左端的活塞距离其右端底部为L ,现保持A 气缸中的气体温度不
L,若要使细管中的绝热活塞仍停在原位置,则B气缸中的气体温度变,将活塞向右缓慢推
4
应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37.(8分)【物理—物理3—4】
(1)如图a为xy平面内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图b为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时,刻质点p沿y轴负的加速运动
B.t=0到t=2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一定是8cm
C.t=2s时,质点Q运动到x=0.2m处
D.t=3s时,质点Q的加速度为零
(2)由折射率n=2的透明物质做成的三棱
柱,其横截面如图中△ABC所示,一光束SO以
45°的入射角从AB边射入,在AC边上恰好发
生全反射,最后垂直BC边射出,求:
①光束经AB面折射后,折射角的大小.
②△ABC中∠A和∠B的大小.
38.(8分)【物理—物理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当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进行跃迁,能发射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D.原子核的半衰期由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2)如图所示,一质量m1=0.45kg的平顶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

车顶右端放一质量m2=0.2kg的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

现有一质量m n=0.05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00m /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最终小物块以5m/s的速度与小车脱离。

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很短。

g取10m/s2。

求:
①子弹刚刚射入小车瞬间,小车的速度大小.
②小物块脱离小车时,小车的速度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