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光的色散
第5节 光的色散

紫 外 线
红 外 线
红外线
• 只要物体有温度就会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
越强。我们利用这个特点可用用来诊断疾病。
• 利用只要能物体有温度就会有红外线我们制造了红 外夜视仪
• 红外线的穿透能力很强。我们利用它的这一特性做了遥控器
紫外线
• 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可以用来玩手机、玩电脑屏幕能显示各种颜色的光,其实就是 用到了三原色可以按比例混合成其他颜色的现象做成的。
• 美术上也有三原色的说法,美术上以红、黄、青为三原色。
生活中除了我们能看见的七种颜色外还有些是我们看不见但却是存 在的光。 我们把人眼看不见在光谱是是红色以外的叫做红外线。
• 紫外线能够杀死细菌有的消毒柜就是用的紫外线消毒
• 紫外线对人体的作用也很大。紫外线能够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从
而促进钙的吸收。人的皮肤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合成黑色素。
• 紫外线对人体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皮肤长时间暴露在 紫外线下会加大的皮肤癌的概率。地球大气层上部有一层臭氧层 能阻挡大部分的紫外线。但因为人们现在大规模使用冰箱、空调
排放了大量使得臭氧破了个洞。
•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希望各位同学在使用空调的时候可以把温度调
高点或者在没必要的时候不开空调
• 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C ) A、是光的折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 C、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中有小水滴而形成 的
绿 色 • 如图所示为色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的区域1应标_____
• 例二:小红在做光的色散实验的时候在三棱镜和白色光屏之间加了 一块红色玻璃。问在光屏上能不能看到光的色散现象?
第五节 光的色散

1
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
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 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3.探究色光的混合
4.知道物体的颜色
2
多彩的世界
3
彩虹是怎么产生的?
红花绿草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4
一、光的色散
5
靛
6
结论:
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依次是
色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17
人生所缺的不是才干,而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向;换言之, 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奋的意志。
18
8
二、色光的混合
9
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 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10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 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11
练一练
1.色光的三原色是 红 、 绿 、 蓝 . 2.黄色光是由 红 色光和 绿 色光合成的,白光是 由 红 、 绿 、 蓝 三种色光合成的.
12
三、物体的颜色
15
四、颜料的混合 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它们按不同的比例可以调出不同的颜色。
16
色散: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
光 的
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颜 色
三原色光:红、绿、蓝
光
色光的混合
的
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透过的光的颜色
散 物 相同。
体 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反射的光的颜
颜 色相同。
红、橙、黄、绿、蓝、靛、紫.
7
练一练
1.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用三棱镜使太阳光发 生色散. 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成 红 、 橙 、黄 、 绿 、 蓝 、 靛 、 紫 七色光带,这就是_光__的__色__散_ 现象. 3.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各__种__色__光__混合而成 的。 4.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被空中水滴 色散 而产生的.
第四章 第5节 —— 光的色散课件

三、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征:
1.杀菌、消毒 2.荧光效应 3.促进人体合成VD
照相底片感光——化学作用强
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紫外线验钞机—荧光作用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荧光效应,可以鉴别古字画、人民币、商标的真伪
紫外线灭菌灯—生理作用
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紫外线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练习:
1.有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明体的颜色由它
透过的色决光定,有色的不透 决反定射. 的色光
2.对各种颜色的色光都能吸收的物体颜色是 黑色.
3.对各种颜色的色光都能反射的物体颜色是:( A)
A.白色.
B.无色.
C.黑色.
D.不存在这种颜色.
4.一束光照到一张纸上,看到这张纸呈现红色,那么这束光和
三种色光合成的.
3.电视机屏幕上的各种颜色都可由
_红____、 绿 、 蓝三种颜色合成.
透明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
1、 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由它透过的色光决 定的。
相同的色光透过, 不同的色光吸收。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白色可以反射各种色光。 黑色可以吸收各种色光。
这张纸是:( D)
A.红色的光,白色的纸 B.白色的光,红色的纸
C.红色பைடு நூலகம்光,红色的纸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这一节我们学到了什么? 一、光的色散:太阳光能分解成七色光 二、色光的混合:三原色是红、绿、蓝
透明体 三、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体
四、光具有能量。
黄 蓝 四
、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
、
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

注意: 1.红外线、红光、紫外线、紫光是不同的,红外线、 紫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而红光、紫光是可见光。
2. 红外线和紫外线也是光,也遵循光的传播规律。在 均匀的同种介质中,红外线和紫外线也是沿直线传播 的;若遇到反射面,也会发生反射,且反射时都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色散的概念 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
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在太阳光下吹出的 泡泡是色彩缤纷的
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 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 这些小水珠上,经反射、折 射后发生色散形成绚丽的彩 虹。
如果这些色光刚好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 看到彩虹了。
做一做:太阳光的色散 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 行光的色散实验。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 平面镜,使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 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观察墙壁或 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
大海和天空的颜色
海水本身无色透明,但太阳光进入海水中时,因 为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会被水中粒子阻挡、反射而 均匀地发散到各个方向,其它色光则被吸收,所以我 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被散射出来 的蓝光、紫光,因而大海看上 去呈碧蓝色,同理,天空呈蔚 蓝色也是大气散射了太阳光中 的蓝光、紫光造成的。
新知探究 跟踪训,它们按照
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形成太阳 的可见光谱。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在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 外线,人眼都看不见,这部分光叫做不可见光。
1.概念:
第五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光的色散色散与三原色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1、光谱:如图所示,让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通过三棱镜偏折后照到白屏上,出现一条不同颜色依次排列的光带。
这条光带叫做光谱。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色散实验。
2、光的色散说明光是由各种光混合而成的。
3、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其中也包括白色,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4、品红、黄、青三色颜料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其中也包括黑色,因此把品红、黄、青三种颜色叫做颜料的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的区别:(1)它们的原色组成不同: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它们的混合规律不同: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为白色。
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为黑色。
(3)它们的混合原理不同: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产生另一种色光。
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后是它们能反射的色光,其余都被这两种颜色吸收掉了。
看不见的光一、光谱三棱镜色散,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这是可见光光谱,在红光以外还有红外线,紫光以外有紫外线,红外线、紫外线灯一般叫做不可见光。
二、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的频率范围在1×1012Hz~5×1014 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
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红外线有以下三个特性:(1)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
(3)红外线可用来进行遥控。
三、紫外线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紫外线。
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Hz~5×1016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汞灯气体放电如日光灯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
第5节 光的色散

1)红外线
太阳的能量以光的
形式辐射到地球。我们
蓝靛
Hale Waihona Puke 把红光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
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尽管看起来外表还跟 原来一样,但它辐射的红外线却会增强。
①通过对红外线胶片拍摄的“热谱图” 的对比,有助于诊断疾病。
②红外线夜视仪。 ③电视摇控器。
2)紫外线
在光谱的紫端以外, 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 紫外线。
雨过天晴,一条美丽 的弧状光带悬挂在天空, 十分壮丽。彩虹是如何产 生的?
太阳发出的光,照亮了 地球,使万物生辉。17世 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 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 太阳光(光的色散实验), 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彩虹就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 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 (即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白光(太阳光)通过 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 顔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 光的色散。
如果用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 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太阳光(白光)不是单纯颜色的光,而是由各 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想想做做
太阳光的色散:
太阳光
镜 子 水
光 屏
二:色光的混合 原
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
的 色散
。
2、红 、绿 、蓝 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人们把 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 三原色 。
本课知识归纳:
光的色散
1: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出 现从上到下红、橙、黄、绿、蓝、靛、 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 光的色散。
白光是复合光。
蓝靛
物理光学-第五章-光的色散

在不同介质中,光的折射率随波长变化,导致不同颜色光传播
速度不同,从而发生色散现象。
柯西色散公式
02
描述了折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定量关系,是理解色散现象的重要
基础。
折射率与温度、压力关系
03
介质折射率还受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影响,进而影响色散现象。
光线在介质中传播路径分析
1 2
光线折射定律
斯涅尔定律描述了光线在不同折射率介质间传播 时的折射规律。
干涉仪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精确测量光的波长、折射率等物理 量,是光学精密测量中的重要工具。
显微镜
光的色散现象对显微镜的成像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显微镜的设计和 使用中需要充分考虑色散的影响。
通信技术领域应用前景
波分复用技术
利用光的色散原理,将 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同 一光纤中传输,可以大 大提高光纤通信的容量 和效率。
思路。
智能化校正技术
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光学设计软件, 实现对透镜组合的自动优化设计 和校正,提高色散校正的效率和
精度。
集成化校正技术
将多个透镜或透镜组合集成在一 个光学系统中,通过整体优化设 计和加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色 散校正,提高光学系统的整体性
能。
05 实验方法与技术手段
实验设计思路和步骤安排
偏振现象
反射和折射过程中,光线的偏振状态可能发生改变,导致偏振现 象的产生。
复杂系统中光线传播特性分析
多层膜系统中的光线传播
多层膜系统中,各层膜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
光纤中的光线传播
光纤利用全反射原理将光线限制在纤芯内传播,具有低损耗、高带宽等优点。
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传播
第5节 光的色散

利用红外线跟踪目标
3.紫外线
(1)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①紫外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 光。
验钞机
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用于检 验钞票的真伪。
②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 紫外线灭菌灯
紫外线消毒柜
消毒柜 紫外线杀菌过滤器
(2)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
少量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 过量的紫外线可使皮肤灼伤,甚至致癌影响动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5节
光的色散
一.色散
太阳发出的光,照 亮了地球,使万物生辉。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 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 色。直到1666年,英国 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 棱镜使太阳发生了色散, 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 谜。
三棱镜
白纸屏
太阳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色散原因
太 阳 光
检测反馈
1.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光的色 散的是( D ) A.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传播路径是弯曲 的 B.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向 上折了 C.通过河面观赏岸边各种颜色灯光的 倒影 D.雨后的彩虹
2.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 你将看到的色光是( A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紫 D.黄、绿、紫
红外线的发现
1800年英国物理 学家赫谢耳,用温度计 测量由紫光到红光的温 度,发现温度逐渐增加 ,可是当温度计放到
红光以外的部分时, 温度仍持续上升,多
现象:
温度计示数上升了
次反复实验都是这样, 因而断定有看不见的光 存在。
2 .红外线
光谱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人 眼虽看不到,但可以用灵敏温度计来检验它们 的存在,属于不可见光。 (1)红外线的特点: ①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 热; ②太阳的热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辐射的形 式传送到地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示:重做光的色散实验,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在红纸上被红光照射的地方很亮,其他地方较暗,如果用绿纸贴在白屏上做上述演示实验,则绿纸上被绿光照射的地方很亮,其他地方较暗。
实验结论: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不透明体反射什么色光就呈现什么颜色。
演示:重做光的色散实验,在白屏上贴一张黑纸,可以看到不论什么色光照射的地方都是黑的。
屏山县金江初级中学校
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编号NO:
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
科目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课题
第五节光的色散
上课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常识性了解光的色散现象,透明体和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2.提高学生解答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要点记忆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有什么决定。
教具、学具准备
三棱镜、凸透镜、红色玻璃、蓝色玻璃、红纸绿纸、黑纸、圆形红、绿、蓝三色板、作画用的颜料、调色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前提问:
1.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别是哪些。
2.透明物体颜色由什么决定,不透明物体颜色由什么决定。
接着演示:用凸透镜(口径要大些)在三棱镜与白屏间正对着彩色光带移动,直到彩色光带重新会聚成白光。
实验结论: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2.物体的颜色
演示:用红色玻璃盖在狭缝上重做上述演示实验,可以看到白屏上只出现一条红光带,如果用蓝色玻璃盖在狭缝上做上述演示实验,则白屏上只出现一条蓝光带。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2.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有什么决定。
教学难点
了解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道理;了解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的道理不同。
问题探讨
怎样准确地判断物体在不同色光照射下呈现的颜色
二、导入新课
教师:衣服、花朵、图画、彩色电视节目里各种各样的颜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了很多,但是物体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节课的学习将为我们同学解开这个谜。
三、新课教学
1.光的色散
演示:将开狭缝(缝宽4—7毫米)的盖板盖在投影仪的平台上,三棱镜横放,让投影仪从盖板狭缝中射出的光束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面上,适当转动三棱镜,直到墙上白屏出现从上到下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
3.色光的混合
演示:把圆形红、蓝、绿三色板装在小电动机上,通电让小电动机快速旋转,让学生观察纸板上的颜色。
4.颜料的混合
演示:教师取红、黄、蓝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在调色板上调出几种颜色,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看封页彩图。
告诉学生颜料调出各种颜色的道理与色光的混合不同,每一种颜色的颜料,在阳光的照射下,除了反射跟它相同的色光以外,还反射一些其他的色光。
学生课后做颜料混合的实验。
板书
设计
光的色散
1、色散(颜色之迷)。
2、色光的混合。
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迁移拓展训练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__;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_________现象。
四、本章知识小结
根据提问,大胆地进行猜想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归纳:白光由哪几种单色光组成?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决定透明体颜色的因素。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决定不透明体颜色的因素。
观察现象后,思考电视里面的彩色画面是怎样调制出来的?
根据各种颜料反射各种色光的特点的不同,做课后练习题。
本课最大特色
通过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的过程,初步了解有关色光的知识,体验探究物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