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过程例题与习题集
生物分离工程习题集整理

生物分离工程习题一、名词解释3x10=30'1、双电层:偏离等电点的蛋白质的净电荷或正或负,成为带电粒子,在电解质溶液中就、吸引相反电荷的离子,由于离子的热运动,反离子层并非全部整齐的排列在一个面上,而是距表面由高到低有一定的浓度分布,形成分散双电层简称双电层。
2、stern层(吸附层):相距胶核表面有一个离子半径的stern平面以内,反离子被紧密束缚在胶核表面。
3、扩散层:在stern平面以外,剩余的反离子则在溶液中扩散开去,距离越远,浓度越小,最后达到主体溶液的平均浓度。
4、超临界流体萃取:物质均具有其固有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在压力-温度相图上称为临界点。
在临界点以上物质处于既非液体也非气体的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流体。
利用超临界流体为萃取剂的萃取操作。
7、细胞破碎:指利用外力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包括目的产物成分释放出来8、凝聚:在化学物质(铝、铁盐等)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大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
9、絮凝:絮凝剂(大分子量聚电解质)将胶体粒子交联成网,形成10mm大小絮凝团的过程。
10、错流过滤:液体的流向和滤膜相切,使得滤膜的孔隙不容易堵塞。
被过滤的发酵液在压力推动下,带着混浊的微粒,以高速在管状滤膜的内壁流动,而附着在滤膜上的残留物质很薄,其过滤阻力增加不大,因而能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变的过滤速度。
11、道南(Donnan)效应:离子和荷电膜之间的作用即相同电荷排斥而相反电荷吸引的作用。
12、胶团:向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下降。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将发生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缔合或子聚集,形成胶粒大小的聚集体,这种聚集体就称为胶团。
14、截留率:表示膜对溶质的截留能力,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在实际膜分离过程中,由于存在浓度极化,真实截留率为R。
=1-Cp/Cm Cp-透过液浓度Cm-截留液浓度。
15、截断曲线:通过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球形蛋白质或水溶性聚合物的截留率,可获得膜的截留率与溶质相对分子质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分离过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分离过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分离方法不属于传统的分离技术?A. 蒸馏B. 萃取C. 离心D. 膜分离2. 蒸馏过程中,沸点较低的物质会:A. 先蒸发B. 后蒸发C. 不蒸发D. 与沸点无关3. 在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的选择依据是:A. 萃取剂的密度B. 萃取剂的沸点C. 与被萃取物质的亲和性D. 萃取剂的溶解度4. 离心分离的基本原理是:A. 利用重力场B. 利用离心力场C. 利用磁场D. 利用电场5. 膜分离技术中,常用的膜类型不包括:A. 反渗透膜B. 超滤膜C. 微滤膜D. 离子交换膜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蒸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7. 描述萃取操作中萃取剂的选择原则。
8. 解释离心分离技术的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9. 假设有一组混合物,其中包含50%的乙醇和50%的水,乙醇的沸点为78.37°C,水的沸点为100°C。
如果使用蒸馏方法分离这两种物质,请计算在乙醇开始蒸发时,混合物的温度是多少?10. 给定一个萃取系统,其中被萃取物质A的分配系数(Kd)为2,萃取剂B的体积为100mL,原溶液C的体积为200mL,且A在原溶液中的浓度为0.01mol/L。
计算萃取后,A在原溶液中的剩余浓度。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1. 论述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及其优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膜分离2. A. 先蒸发3. C. 与被萃取物质的亲和性4. B. 利用离心力场5. D. 离子交换膜二、简答题6. 蒸馏操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
在工业中,蒸馏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精炼、酒精生产、食品加工等领域。
7. 萃取剂的选择原则包括:与被萃取物质的亲和性高,与原溶剂的亲和性低,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8. 离心分离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场产生的不同大小的离心力,使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按密度分离。
分离过程学习指导和习题集.docx

例题详解1. 填空题(1)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
K i z i 1,z i1(2)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Ki )条件即 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2. 简答题(1) 什么叫露点,精馏塔顶温度如何处理?露点温度(压力)是在恒压(温)下冷却气体混合物,当气体混合物开始冷凝出现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压力) ,简称露点。
精馏塔塔顶温度即为对应塔顶汽相组成的露点。
(2) 怎样判断混合物在 T ,P 下的相态,若为两相区其组成怎样计算?对进料作如下检验。
= 1TT B进料处于泡点, 0k i Z i > 1T >T B 可能为汽液两相区, >0< 1T <T B进料为过冷液体,= 1TT D进料处于露点,1Z ik i> 1T <T D可能为汽液两相区,<1< 1T >T D进料为过热蒸汽计算时,所指定的温度应在泡露点温度之间,这样才会出现汽液两相, 否则只会是单相不必进行等温闪蒸的计算。
只有(Z i k i ) > 1 和k i Z i < 1 时,混合物始处于汽液两相区( 0< <1),需要进行等温闪蒸的计算。
(3) 用逐次逼近法进行等焓闪蒸计算时,什么情况下汽化率作为内循环,温度T作为外循环,为什么?宽沸程混合物的闪蒸计算, 所谓宽沸程混合物, 是指构成混合物的各组分的挥发度相差悬殊, 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 易挥发组分主要在蒸汽相中, 而难挥发组分主要留在液相中。
进料热焓的增加将使平衡温度升高,但对汽液流率V和L几乎无影响。
因此宽沸程的热量衡算更主要地取决于温度,而不是v。
根据序贯算法迭代变量的排列原则,最好是使内层循环中迭代变量的收敛值将是下次内层循环运算的最佳初值,因此的宽沸程闪蒸,由于 v 对 T 的取值不敏感,所以 v 作为内层迭代变量较为合理。
分离工程习题集

第二章习题一、填空题1.衡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来表示。
2.分离过程分为( )和( )两大类。
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和()两大类。
下列属于机械分离过程是(),速率分离过程是(),平稳分离过程是()。
(吸收、萃取、膜分离、渗透、过滤、离心分离、蒸馏)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
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它是()压力。
4.气液相平衡常数定义为()。
理想气体的相平衡常数与()无关。
5.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
在多组分精馏中塔顶温度是由()方程求定的,其表达式为( )。
在多组分精馏中塔釜温度是由()方程求定的,其表达式为( )。
6.低压下二元非理想溶液的对挥发度α12等于( )。
7.泡点温度计算时若∑Kixi>1,温度应调()。
泡点压力计算时若∑Kixi>1,压力应调()。
8.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xi>1,且∑KiZi>1时,其相态为()。
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xi<1时其相态为()。
若组成为Zi的物系,∑Zi/Ki<1时,其相态为()。
9.绝热闪蒸过程,饱和液相经节流后会有()产生,节流后的温度()。
二、选择题1.溶液的蒸气压大小()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2.对两个不同纯物质来说,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物质沸点()a.越低b.越高c.不一定高,也不一定低3.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4.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a.两相间组份的浓度相等b.只是两相温度相等c.两相间各组份的化学位相等d.相间不发生传质5. 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 )系统温度大于露点时,体系处于( )系统温度小于泡点时,体系处于( )。
分离过程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计算题1. 已知第一脱甲烷塔的进料组成及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要求甲烷的蒸出率为98%,乙烯的回收率为96%,试分别按清晰分割和不清晰分割方法计算馏出液和釜液的解: 取100Kmol 进料为基准,选取甲烷为轻关键组分,乙烯为重关键组分。
按清晰分割的概念,组分1为轻组分,全部从塔顶馏出液在采出,组分4、5、6、7为重组分,全部从塔釜液中采出。
由于甲烷的蒸出率为98%Kmol D 684.598.08.52=⨯=; Kmol B 116.0684.58.52=-=乙烯的回收率为96%Kmol B 872.3196.02.333=⨯=;Kmol D 328.1872.312.333=-=或Kmol B B i i 188.5970.030.050.07.25872.31116.072=+++++==∑=828.0812.408.3311===D D x D ;139.0812.40684.522===D D x D 002.0188.59116.022===B B x B ;538.0188.59872.3133===B B x B 434.0188.5970.2544===B B x B ;008.0188.5950.055===B B x B005.0188.5930.066===B B x B ;012.0188.5970.077===B B x B不清晰分割物料衡算 由iiH K =α由于氢气的相对挥发度很大,该组分全部从塔顶馏出液中采出。
由333B DB D m N i i i α=和i i i B D F +=分别计算组分4、5、6、7的分布。
对组分4:0074.0872.31328.1643.092.333444===B D B D m N α;而447.25B D += 由此计算得189.04=D ;511.254=B 对组分5:00001.0872.31328.1118.092.333555===B D B D mN i α;而555.0B D += 由此计算得0.05≈D ;50.05=B 2. 要求在常压下分离环己烷a.(沸点80.8℃)和苯b.(沸点80.2℃),它们的恒沸组成为苯0.502(摩尔分数),共沸点77.4℃,现以丙酮为恒沸剂进行恒沸精馏,丙酮与环己烷形成恒沸物,共沸组成为0.60(环己烷摩尔分数),若希望得到几乎纯净的苯,试计算: ①所需恒沸剂量。
2012分离工程习题解答及思考题

xD ,i = d i / D
xB ,i = bi / B
0.0113 0.5412 0.1919 0.1891
0.00 0.00 0.00 0.00
分离工程习题及解答
-4-
分离工程习题及解答
-5-
第二部分: 1) 组分 Xf i Xd i Xb i 丙烯 0.7811 0.997 0.05 丙烷 0.2105 0.003 0.914 异丁烷 0.0084 / 0.037
对丙烯物料衡算: FXf i = DXd i + BXbi 100×0.7811 = 0.997×D + (100-D) ×0.05 解得:D = 77.2 mol B = F – D =22.8 mol
=
lg(
0.997 0.914 × ) 0.003 0.05 = 76块 lg1.12184
4)求实际回流比(R)
理论板数不变:N = 96 块
吉利兰关联式(2 −140) 已知:Rm , N , N m ⎯⎯⎯⎯⎯⎯⎯ → R = 25
5)能耗
V2 ( R2 + 1) D2 (24.53 + 1) × 77.2 = = = 1.195 V1 ( R1 + 1) D1 (20.3 + 1) × 77.4
分离工程习题及解答
-1-
第一章 多组分精馏
1、欲分离苯(1) 、甲苯(2)和二甲苯(3)的三元混合物,精馏塔的进料、塔顶产品和塔 底产品的组成如下: 组分 塔顶产品 塔底产品 进料 塔于常压下操作。试求: (1)塔顶分凝器和塔釜温度。 (2)若进料温度为 92oC,确定进料相态。 假设液相服从拉乌尔定律,汽相可作为理想气体。三个组分的蒸汽压分别用下列各式计算: 苯 0.995 0.005 0.600 甲苯 0.005 0.744 0.300 二甲苯 0 0.251 0.100
分离过程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计算题1. 已知第一脱甲烷塔的进料组成及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要求甲烷的蒸出率为98%,乙烯的回收率为96%,试分别按清晰分割和不清晰分割方法计算馏出液和釜液的组解: 取100Kmol 进料为基准,选取甲烷为轻关键组分,乙烯为重关键组分。
按清晰分割的概念,组分1为轻组分,全部从塔顶馏出液在采出,组分4、5、6、7为重组分,全部从塔釜液中采出。
由于甲烷的蒸出率为98%Kmol D 684.598.08.52=⨯=; Kmol B 116.0684.58.52=-=乙烯的回收率为96%Kmol B 872.3196.02.333=⨯=;Kmol D 328.1872.312.333=-=或Kmol B B i i 188.5970.030.050.07.25872.31116.072=+++++==∑=828.0812.408.3311===D D x D ;139.0812.40684.522===D D x D 002.0188.59116.022===B B x B ;538.0188.59872.3133===B B x B 434.0188.5970.2544===B B x B ;008.0188.5950.055===B B x B005.0188.5930.066===B B x B ;012.0188.5970.077===B B x B不清晰分割物料衡算 由H iiH K K =α由于氢气的相对挥发度很大,该组分全部从塔顶馏出液中采出。
由333B D B D mN i i i α=和i i i B D F +=分别计算组分4、5、6、7的分布。
对组分4:0074.0872.31328.1643.092.333444===B D B D m N α;而447.25B D += 由此计算得189.04=D ;511.254=B 对组分5:00001.0872.31328.1118.092.333555===B D B D mN i α;而555.0B D += 由此计算得0.05≈D ;50.05=B 2. 要求在常压下分离环己烷a.(沸点80.8℃)和苯b.(沸点80.2℃),它们的恒沸组成为苯0.502(摩尔分数),共沸点77.4℃,现以丙酮为恒沸剂进行恒沸精馏,丙酮与环己烷形成恒沸物,共沸组成为0.60(环己烷摩尔分数),若希望得到几乎纯净的苯,试计算: ①所需恒沸剂量。
分离工程计算题

分离工程习题四、计算题:1、已知某混合物含0.05乙烷,0.30丙烷和0.65正丁烷(摩尔分率),操作压力下各组分的平衡常数可按下式进行计算,试求其泡点温度。
乙烷: K=0.13333t+5.46667 丙烷: K=0.06667t+1.13333 正丁烷: K=0.02857t+0.08571 (t 的单位为℃)解:设温度为10℃, 用泡点方程∑=1x K i i 进行试差,不满足泡点方程, 设温度为7.2℃,重新试差,满足泡点方程,泡点温度为7.2℃,结果见表。
2、已知某混合物含0.05乙烷,0.30丙烷和0.65正丁烷(摩尔分率),操作压力下各组分的平衡常数可按下式进行计算,试求其露点温度。
乙烷: K=0.13333t+5.46667 丙烷: K=0.06667t+1.13333 正丁烷: K=0.02857t+0.08571 (t 的单位为℃)解:设温度为24℃, 用泡点方程∑=1K /y i i 进行试差,不满足露点方程, 设温度为23℃,重新试差,满足露点方程,露点温度为23℃,结果见表。
3、一轻烃混合物进行精馏塔的计算,求得最小回流比Rm=1.45,最小理论板数Nm=8.6,现取操作回流比 为R=1.25Rm ,全塔平均板效率为n=0.60,求所需的实际塔板数。
解:R=1.25Rm=1.25×1.45=1.8125R R R m -+=-+=118125145181251013.... 由图查得,N Nm-=053.实际板数为=19.43/0.6 =32.4=33块4、某多组分精馏塔的原料组成、产品组成(组分1为轻关键组分)及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如表所示,已知提馏段第n 板上升的气相组成,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x n+1,i =0.8y n,i +0.2x w,i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x y x n i n i D i ,,,..=--12021。
试求离开第n+2板的液相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二甲苯: ln P3s 20.9891 3346.65 /(378.47 57.84) ; P3s =38.23Kpa Wilson 方程参数求取
12
v1L
v
L 2
exp(
答:渗透压 π=RTC/M=8.314×298×0.035/31.5=2.753kPa。
所以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 2.753kPa。
5. 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求:
(1) 总变更量数 Nv;
(2) 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 Nc;
(3) 设计变量数 Ni; (4) 固定和可调设计变量数 Nx ,
固定设计变量Nx:有 C+2个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 Na:有 0
6. 满足下列要求而设计再沸汽提塔见附图,求:
(1) 设计变更量数是多少?
(2) 如果有,请指出哪些附加变
量需要规定?
解: Nxu 进料
c+2
压力
9
c+11=7+11=18
Nau 串级单元
1
传热
1
进料,227K,2068kPa
CO2+蒸汽
蒸 Tb 出 Pb 塔
水蒸气
V-3
(1) 固定设计变量数和可调设计变量数; (2) 指定一组合理的设计变更量 解: Nxu 进料 c+2
压力 N+M+1+1+1
全凝器
液
M
产品1
c+N+M+5
汽
Nau 串级
4
进料
分配 1 侧线 1
产品2 汽
传热 4
液
2
10
再沸器
习题14附图
产品3
3
www.khd课后a答w案网.com
5
www.khd课后a答w案网.com
根据安托尼方程:
P1s 0.2 0 7M5 P a ; P2s 8.693 104 Pa ; P3s 3.823 104 Pa 由式(2-38)计算得:
K1 1.88 ; K2 0.834 ; K3 0.375 如视为完全理想系,根据式(2-36)计算得:
(3) Ni = N v – Nc = c+3
(4) Nxu = ( c+2 )+1 = c+3
(5) Nau = c+3 – ( c+3 ) = 0
思路2:
输出的两股物流看成是相平衡物流,所以总变量数Nv=2(C+2)
独立方程数Nc:物料衡算式 C个 ,热量衡算式1个 ,共 C+1个
设计变量数 Ni=Nv-Ni=2C+4-(C+1)=C+3
分离工程学习指导和习题集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习题贯穿目前已出版的相 关教材,有解题过程和答案,部分题目提供多种解题思路及解题过程,为学生的 课堂以及课后学习提供了有力指导。
编者 2006 年 3 月
www.khd课后a答w案网.com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单级平衡过程 ........................................................................ 5 第三章 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 ....................................................... 18 第四章 气体吸收.............................................................................. 23 第五章 液液萃取.............................................................................. 26 第六章 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27 第七章 吸附..................................................................................... 33 第八章 结晶..................................................................................... 34 第九章 膜分离 ................................................................................. 35 第十章 分离过程与设备的选择与放大............................................ 36
相平衡组成关系式C个
1个平衡温度等式
1个平衡压力等式 共2C+3个
故设计变量Ni
=Nv-Ni=3C+6-(2C+3)=C+3
固定设计变量Nx=C+2,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
可调设计变量Na=0
解:
(1) Nv = 3 ( c+2 )
(2) Nc 物
c
能
1
相
c
内在(P,T) 2
Nc = 2c+3
答:当被分离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很小,必须采用具有大量塔板数的精馏塔才能分
离时,就要考虑采用萃取精馏(MSA),但萃取精馏需要加入大量萃取剂,
萃取剂的分离比较困难,需要消耗较多能量,因此,分离混合物优先选择能
量媒介(ESA)方法。
3. 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这两种膜分离过程有何区别?
答: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式两种正在开发应用中的膜技术。气体分离更成熟些,
分离工程课程的改革主要包括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开发、分离工程例题与 习题集、分离工程试题库的编写等工作。目前全国各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使 用的教材一般均为由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化工分离过程(陈洪 钫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其他类似的教材已出版了十余部。这些教材有些还 未配习题,即便有习题,也无参考答案,而至今没有一本与该课程相关的例题与 习题集的出版。因此编写这样一本学习参考书,既能发挥我校优势,又符合形势 需要,填补参考书空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8.314
378.47
=0.629 同理: 13 0.838
23 1.010
; 31 1.244 ; 32 0.995
由 Wilson 方程 ln i 1 ln ij x j
j
k
ki xk : kj x j
j
1 0.9184 ; 2 0.9718 ; 3 0.9930
1. 计算在 0.1013MPa 和 378.47K 下苯(1)- 甲苯 (2)- 对二 甲苯 (3) 三元 系,当 x 1 =0.3125,x 2 =0.2978,x 3 =0.3897 时的 K 值。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 理想溶液。并与完全理想系的 K 值比较。已知三个二元系的 Wilson 方程参数。
(1) 设计变量数;
(2) 指定一组合理的设计变量。
尾气
解: Nxu 压力
N+M+1+1
进料 合计
c+2 N+M+c+4 (c=3)
吸
收 Ta 塔 Pa
V-2
加热器
换热器
Nau 串级
6
冷却器 E-2
分配器 1
V-1
侧线
3
传热
2
10
泵
E-1
习题7附图
Nvu = N+M+3+4 = N+M+19
8. 利用如附图所示的系统将某混合物分离成三个产品。试确定:
第一章 绪论
www.khd课后a答w案网.com
1. 列出 5 种使用 ESA 和 5 种使用 MSA 的分离操作。
答:属于 ESA 分离操作的有精馏、萃取精馏、吸收蒸出、再沸蒸出、共沸精馏。
属于 MSA 分离操作的有萃取精馏、液-液萃取、液-液萃取(双溶剂)、吸收、
吸附。
2. 比较使用 ESA 与 MSA 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www.khd课后a答w案网.com
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改革系列参考书
分离过程例题与习题集
叶庆国 钟立梅 主编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教研室
www.khd课后a答w案网.com
前言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在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属于山东省“重中之 重”学科,一直处于山东省领先地位,而分离工程是该专业二门重要的必修专业 课程之一。该课程利用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等基础 基础知识中有关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分子及共聚集状态的微观机理,传热、 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分离和提纯技术。传统的教 学方法的突出的弊端就是手工计算工程量大,而且结果不准确。同时由于现代化 化学工业日趋集成化、自动化、连续化,学生能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少。所以,传 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对高水平工业工程师的需求,开展分离工 程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对我们的学生能否承担起现代化 学工业的重任,与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关系重大,因此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 有深远意义。
K1 2.0 4 8 ; K2 0.858 ; K3 0.377 解 2:在ln P1s 20.7936 2788.5 /(378.47 52.36) ; P1s =207.48Kpa
甲苯: ln P2s 20.9065 3096.52 /(378.47 53.67) ; P2s =86.93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