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说课稿
人教版春日说课稿

人教版春日说课稿春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对人教版《春日》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能够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描述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作者情感的体会,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使用描述性语言。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课文录音、PPT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字新词,准备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小物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情感。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印象,为学习课文内容做铺垫。
2. 课文学习- 听录音,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 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春天的美景。
- 小组合作,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段进行深入讨论,并准备展示。
3. 情感体验- 学生尝试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心中的春日景象。
- 分享学生的作品,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4. 拓展延伸- 观看与春天相关的诗歌朗诵或短片,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春天的变化,并记录下来,准备下一次的分享。
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强调描述性语言的重要性。
- 总结学生在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方面的进步。
-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春天的小短文。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抄写和造句练习。
2. 写一篇关于春天的小短文,要求使用描述性语言,表达个人对春天的感受。
春日说课稿人教版

春日说课稿人教版春日说课稿——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说课内容概述本次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春日》。
本课旨在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能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
-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春天的特点,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来描绘春天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积极生活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课文中的生动描绘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 春天景象的具体描述,以及如何通过语言传达春天的气息。
2.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春天景象转化为生动的文字表达。
- 对课文中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 准备相关的词汇卡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新词汇。
2.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课文,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 准备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物品,用于课堂讨论和分享。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
-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印象。
2. 课文学习:-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和练习。
-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不懂的词汇或句子,教师适时进行解释。
3. 词汇与句型学习:- 教师呈现新词汇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 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新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三年级下册《春日》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春日》说课稿三年级下册《春日》说课稿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春日》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日》说课稿1一、说教材《春日》是一首表现喜爱、赞美春天的千古名篇,作者宋代诗人朱熹。
春天来了,东风扑面,万千春色,作者兴致勃勃,去寻芳赏春。
以“胜日寻芳”开篇,奠定全篇喜悦之情,激发兴奋情感,再以“一时新”收束上联,表现春景来临之快范围之广,喜悦之情更上一层楼。
此时作者已是满怀激情,千古赞春之词便脱口而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上联喜春,下联赞春,字字珠玑,步步升华,读者无不身临其境,涌现喜春爱春之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了解有关诗人的文学常识。
3、能感情诵读、背诵默写诗歌。
4、理解诗句内容,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能感情诵读、背诵默写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遵循“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原则,主要采用引导、点拨法。
学法上,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阅读课、读书课,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读自悟为主。
因此,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想象情境,体会意境。
并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尽量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为达到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激情导入,以旧引新(二)范读激趣,初读正音(三)入诗境,悟诗情(四)读诵深化,谈感受,拓展阅读(五)作业。
第一环节:激情导入,以旧引新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古诗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美,我饱含深情地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最灿烂精美的诗的国度,多少诗人光照千秋,多少名句千古流传,他们是历史天空最美的星辰,永远让我们惊叹赞美!”老师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春日》教案(优秀5篇)

《春日》教案(优秀5篇)小学《春日》教案篇一教案设计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会赞叹春天的生命。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学者赞颂过春天,留下过千古名篇,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
在本册教材中,作者在第一组安排了2首赞美春天的古诗。
南宋诗人朱熹写的《春日》是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
在教学这首诗前,我在考虑能否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给学生新奇感呢?更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呢?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位同行的设计,从关键词入手,自我探究,层层展开,效果极佳。
受其启发,就有了这个设计的定稿,教下来也感觉不错。
主要有这些收获:一、精心设计导入,为教学做好铺垫春天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
每到这个季节,人们喜欢踏青去赏春、绘春、画春。
在设计时我就收集了大量与春有关的词语诗歌语段。
授课之前,我组织学生朗读了关于“春”的词语诗歌,如二字词语“暮春、阳春、春辉、春景、春华”等,然后过渡到四字词语“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意盎然、春花似锦”等,大量词语的诵读,让学生感到春天的奇妙,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在此基础上,出示佳句名诗进行吟诵:“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等。
大量诗歌的呈现,让学生领悟到诗人笔下的春天是那么美,与现实对照,啊,原来春天真的很美很美,这种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快乐的心情溢于言表。
这为全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以心情为主线,层层展开春天是那么令人赞叹。
南宋诗人朱熹在这样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来到郊外,写下了《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示《春日》),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当时的心情吗?当我一抛出这个问题时,学生们争先恐后,“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一个接着一个。
春日说课稿

四、绘春:将春情化为诗情,将诗情化为画 意,描绘春天,赞美春天。(作业)
【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 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 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 络。
【说学法】
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说教学过程】
一、读春:从我们以前学过的词语、 诗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积累。
二、咏春:从朱熹的《春日》中享受万紫千 红的春天,感受春天的喜悦。
教学准备:
搜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古诗。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划出横线,便于学生板书。 2、 ppt课件准备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 3、课前分好学习小组 。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学 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 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
【说教法】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 • • • • • • 1、激情导入,引出课题。 2、理解题目的意思。 3、结合注释,自由读诗。 4、猜测诗人的心情。 5、从诗中找出相应的词句来体会诗人的心情。 6、带着感情自由、大声读诗。 7、明诗意,配乐读。
三、惜师补充朱熹求学的故事。)
春 日
巩义市西村镇第一小学 张良燕
【说教材】
第一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第2课《古诗两首》——《春日》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 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春日》说课稿(通用5篇)

《春日》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日》说课稿(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日》说课稿1说教材《春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中一首,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叙述了诗人寻春的所见所感: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诗人来到泗水河边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处处焕然一新。
为什么?因为和煦的东风催的百花齐放,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这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
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一时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
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气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考,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课时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过程: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
(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1、出示四字词语: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色无边、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深如海、春寒料峭、春满人间、四季如春、春风和煦、春和日丽、春风送暖、春风浩荡、春风化雨、春潮滚滚春花怒放、春意正浓、春苗茁壮、百花争春、春到人间、百鸟鸣春、春花烂漫、春桃吐蕊、枯木逢春、春水盈盈、春风轻拂春风拂面、春和景明、春风荡漾、春风徐来、春江水暖、春雨丝丝、春雨绵绵、红杏闹春、春花似锦2、出示佳句名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春日》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春天主题的绘画、写作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和拓展语文能力。
5.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6.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1.针对学生已有的语文基础,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巩固和拓展他们的知识体系。
2.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4.通过对春天的感知和欣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醒学生加强课后复习。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巩固和拓展语文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课后朗读课文《春日》三遍,要求读音准确、流利、有感情,家长签字确认。
2.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生词,每个字词写三遍,注意笔画、结构,做到规范、美观。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
3.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欣赏春天的美好。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相关的课堂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
2.分步教学,循序渐进:
(1)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认读生字、生词,教师进行辅导和纠正。
人教版春日的说课稿

人教版春日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一篇来自人教版教材的课文——《春日》。
这篇课文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生机的诗歌,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力。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春日》这首诗歌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一篇经典的写景抒情诗。
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非常适合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韵律美。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情感。
2. 朗读诗歌:学生跟随录音或老师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内容:教师讲解诗歌的意境和内容,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4. 情感体验: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5. 创作练习: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小诗或短文,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6.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总结诗歌的学习方法和鉴赏技巧。
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将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左侧书写诗歌的标题《春日》,右侧用简笔画勾勒出春天的景象,下方列出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意境关键词,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一目了然地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春日》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古诗。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寻春的所见所感: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诗人来到泗水河边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处处焕然一新。
为什么?因为和煦的东风催的百花齐放,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诗人赞美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春天的源头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的品读古诗,体会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古诗。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划出横线,便于学生板书。
2 ppt课件准备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
2、课前分好学习小组
【说教法】启发式教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
【说教学过程】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
(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ppt出示)
1、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色无边春意盎然春暖花开
2、出示佳句名诗:
春风杨柳万千条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
一年之计在于春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
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
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
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学生板书题目
3、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读的时候结合注释。
4、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5、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
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
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
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
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
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
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
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
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
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
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
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
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
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
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都是春天,一定是春天。
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6、春天真美呀!诗人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春天,心中又是……又是……
总之,太好了!让我们自由的大声地读一读,你想用什么样的心情去读你就怎么去读。
7、明诗意,配乐读。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
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
诗人悠闲自得,
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享受着万紫千红的艳丽和芬芳,不禁诗兴大发…….(师生共诵《春日》)
听,远处传来了春的声音,让我们和着春的旋律,一起来读读。
(师生配乐读,师先读,生再读)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春天真美呀!春天啊,你永远在我们身边该多好呀!可是春天你的脚步总是那样的匆匆,你能否为我多停留一会儿?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处在人生的春天,看你们的眼睛如春水一般清澈,你们的脸颊如花朵般艳丽,你们的思想如春光般明慧,亲爱的同学们,你打算怎样度过你生命中的春天呢?
(生交流,教师补充朱熹求学的故事)
四、作业:绘春
1 真好!读着朱熹的诗,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边,春天似乎已来到我们的眼前,融入我们的心田。
同学们,春天是否到过你的家乡,到过你每天经过的小路旁,小河边,田野上……是否也来到我们的中心小学?同学们,拿起笔,画画你心中的春天?
2 默写《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