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阶层分化对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影响的研究——来自广东省江门
有限理性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意愿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有限理性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意愿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情况下,由土地使用权人与其他人通过租借、转让等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并以此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流转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益。
在实际操作中,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障碍。
为了了解农村土地流转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文进行了调查分析。
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有100位农村居民参与。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居民对土地流转持有积极态度,表示愿意将闲置土地流转出去,以获取租金等经济收益。
也有一部分农村居民表达了不愿流转土地的意愿,主要原因是担心土地被流转后无法得到回收,进而影响家庭的生产经营。
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农村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的相关性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以下几个因素对农村土地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1. 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收入水平是决定土地流转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达家庭更愿意流转土地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而收入较低的家庭则更倾向于保留土地用于自家农业生产。
2. 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对农村土地流转意愿也有一定影响。
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居民更容易接受新观念和理念,更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而缺乏教育背景的农村居民对土地流转存在一定的疑虑和不认同。
3. 土地承包期限:土地承包期限是衡量农村土地流转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短期承包期限的农村居民更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以获取短期内的经济收益。
而长期承包期限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保留土地用于家庭种植和传承。
4. 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程度: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程度也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流转意愿。
如果土地流转市场发展不成熟,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农村居民会对土地流转持有怀疑态度,从而影响其流转意愿。
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土地承包期限和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程度都是影响因素之一。
农民分化、市民化意愿与土地产权诉求——对广东农民的问卷调查

农民分化、市民化意愿与土地产权诉求——对广东农民的问卷调查傅晨;曾亿武;张琦;王建浩【摘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客观依据是农民分化及其市民化意愿和土地产权诉求变化.对广东的调查显示,农民已分化为非农农民、务农农民和兼业农民三种基本类型,构成比例大约为5∶4∶1.不同类型分化农民均有市民化意愿,市民化意愿与非农化程度正相关.分化农民的土地功能重要性结构不同,土地产权诉求存在差异.承包地和宅基地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核心问题.如果给予城市户籍,仅有10%左右的分化农民愿意放弃.如果给予城市户籍、土地和房产赔偿,再给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子女读书、住房等综合补偿,35%的务农农民和近50%的非农农民愿意放弃.【期刊名称】《城市观察》【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9页(P22-30)【关键词】农民分化;市民化意愿;土地产权诉求【作者】傅晨;曾亿武;张琦;王建浩【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1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党的十八大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在国外市场经济国家,没有城乡二元制度,农民进城就“自动”成为城市市民,农业人口转移与市民化同步(刘传江,2006)[1]。
在我国,计划经济年代实施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管理制度,城乡人口隔绝,农业人口转移和市民化凝固。
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市场经济,农业剩余劳动力大举转移进城,但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滞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城没有城市居民户籍,不具有城市居民的经济社会权利,被称为“农民工”,受到制度性歧视,处于“半城市化”状态(王春光,2005)[2],我国农业人口转移与市民化不同步。
农户的职业分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

过将农户分化的维 度 进 一 步 扩 展 发 现,以 家 户 收 入
业工作来衡量,主要分成六种类别:第一类是农业劳
[
1]
的农户
者身份的家庭 越 可 能 发 生 转 出 土 地 [2],有 的 研 究 通
的垂直分化对转出和转入均具有正向影响
.但也
[
3]
有研究指出兼 业 分 化 并 不 一 定 发 生 土 地 流 转
土地转出具有正 向 影 响,其 中 城 镇 务 工、乡 镇 干 部、
表 1 变 量 的 描 述 性 统 计 分 析
个体私营这三种非农程度较高的类型倾向于大规模
转出;在转入方面,只有城镇务工类型对土地转入及
变量名
变量解释
均值
标准差
流转类型
1= 转 出 ,
2= 转 入 ,
3= 不 流 转
2.
65
0.
66
的快速流动,一方面显著提升内在的人力资本,另一
据,其中时间间隔为 2 年,通过筛选 29 个省份,共获
方面也间接影响农 户 家 庭 的 结 构 分 化,从 而 致 使 农
流转行为及流转规模的影响.
和发展.近些年来,农 村 劳 动 力 要 素 在 不 同 产 业 间
户与土地供需的 矛 盾 愈 发 突 出. 一 些 研 究 认 为,在
标,不断促进农户分化分流.第三,重视地区农业发
展优势,灵活运 用 农 业 产 业 政 策. 对 于 自 然 禀 赋 优
势较好的地区,要通 过 产 业 发 展 政 策 与 土 地 功 能 的
匹配对位,实现土地其他诸多功能的收益变现;对于
整体发展较为一般 的 地 区,要 注 意 避 免 因 为 农 业 收
736
农民职业分化对土地流转影响研究综述

一、引言土地是农民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从事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也有农民单纯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或选择既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也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我国农民已经由纯务农劳动者分化为农业劳动者、非农职业劳动者以及兼业者,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职业分化正在加速发展。
近年来,学术界逐渐开展有关农民职业分化对土地流转影响的研究,现有研究成果还很局限,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农民职业分化对土地流转有一定的影响。
二、农户兼业程度对土地流转影响相关研究学术界对农民职业分化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而农民职业分化对土地流转影响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对此内容的研究也不是很多。
通过学者对农民职业分化对土地流转影响的研究发现,农民职业分化对土地流转产生影响。
不同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有学者从农户兼业程度的角度出发研究农民职业分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按照农户兼业程度的不同将农户分为纯农户、兼业农户(一兼农户和二兼农户)和从事非农工作农户。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农户兼业会推动土地流转,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研究方法研究农民职业分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研究发现,不同兼业程度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存在显著差异。
纯农户流入意愿相对较强,一兼农户转入土地的可能性较大,二兼农户流出意愿相对较强,非农户转出土地的可能性比较大。
同时,研究还发现年龄、社会养老保险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会降低兼业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家庭土地经营规模和被雇务农收入对纯农户流转意愿具有一定影响,而兼业用工量所占比重则对一兼农户意愿影响显著;影响二兼农户流转意愿的因素相对较多,主要包括婚姻、农用固定资产存量、年生活开销、土地流转制度规定及被雇务农收入。
与此同时,发现其他因素对土地流转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农户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户主文化程度、非农收入比重、家庭成员、有无非农就业技能、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然而,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存在着差异,影响着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因此,研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深化土地流转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经济因素是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农户在决定是否流转土地时,会考虑到土地流转对其经济收益的影响。
如果土地流转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农户更倾向于将土地流转出去;相反,如果土地流转带来的经济收益较低,农户则更倾向于保留土地。
因此,流转价格、流转方式、流转周期等经济因素都会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产生影响。
其次,土地政策因素也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重要因素。
政府出台的土地流转政策,直接关系到农户的流转意愿。
如果政府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补贴、扶持措施等,农户更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相反,如果政府政策不够健全,农户则会对土地流转持谨慎态度。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以促进农户的流转意愿。
此外,农户自身因素也会对土地流转意愿产生影响。
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土地面积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土地流转的态度和意愿。
一般来说,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土地面积较小的农户更容易接受土地流转,而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土地面积较大的农户则更难以接受土地流转。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农户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增加土地流转的可行性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济因素、土地政策因素以及农户自身因素都会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提高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推动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选择研究

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选择研究
陈成 文 ,赵 锦 山
(. 1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长 沙 4 0 8 ;2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 5 10 ) 10 1 . 40 4
摘要 : 农村社 会阶层 的土地流 转意愿和 行为 选择 是农村 土地 流转顺利进行 的基础 。 实证研 究的结 果表明 : 农 村社会 阶层 的土地 流转 意愿、 为选 择各 不相 同 ; 行 阶层 意识和 阶层 特点是 影 响农 村社 会 阶层 土地流 转的 意 愿 和行 为选择的主要 原 因。要 实现土 地流转 的有序性 , 策层 面来 看 : 是要 区分 阶层特 点 , 从政 一 遵从 不 同阶层 土 地流转 意愿 , 实现 土地 流转 的 自愿性 ; 是要 区分 阶层 特 点 , 二 合理 选择 土地 流 转形 式 , 实现 土地 流转 的 多样
且雇工 在 8人以上的企业 主 ; 企业管 理者阶层 , 指乡村集体
所有制企业的经理、厂长 以及 主要科室领导和供 销人员 ; 农
村管理者阶层( 乡镇管理者群体和村级管理者群体 )指农村 , 政治 、 经济 、 会生 活的组织者 、 社 管理者 ; 农业 大户 , 指在农村
作 者简介 : 文 (9 , 湖 南师 范大 学社会 学 系教 授 , 士生 导师 , 陈成 16 一)男, 博 系主任 。赵锦 山(9 o一 , , 西师 范大 学社会 学 18 _ ) 男 广
系讲 师。
基金 项 目: 国家社会科 学基 金 项 目“ 农村 土地 流转 的社会 学研 究 : 个 阶层 分析 的视 角” 的阶段 性 成果 。项 目编号 : B H 3 一 0 S 03 4
农民分化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

移 , 民就业 多样 化 , 农 收入 多元 化 , 这使 得原 来 高度 同质 的
农 民整 体 开始 出现 了分化 , 已经 成为 异质 的农 民整体 。 农 民分 化 的主要 特点 就是 职业 的差别 , 职业 差 别 进一
步影 响 着不 同 阶层 的收入来 源 , 以分化 后 的农 民收入 水 所
响也是 不 同的 。从事 风 险 高 的 职业 的农 民可 能 和 收入 水 平 较低 但没 有风 险 的农 民~ 样 依然 对 土 地 有 一定 的依 赖
性。
认 知程 度 等 , 些变 量 不便 于直 接 观察 与测 量 , 是 可 以 这 但 用一 些 外显 指 标去 间接 测 量 。传统 的统计 分 析 方 法不 能
妥善 处 理这 些 潜在 变 量 , 结 构 方 程 模 型 却 能 同 时处 理 而
潜 在 变 量及 其 指标 。其 具 体 的估计 方 式可 用 如 下 三个 方
程式表达 : 测 量方 程 : A +6 Y:A T : , y1+ s 反 映潜 变 量和 可测变 量 间的关 系 ;
改革 开放 以前 , 国的 农 村 处 在 一种 “ 阶 层 化 ”的 我 去
状态 之下 , 这一 时期 农 村 阶 层单 调 , 民处 于一 种 高 度 同 农 质 的状态 。土 地 对 所 有 农 民而 言 , 是 其 生 活 的 主要 来 既
2 研究方法 与数据来源
2 1 研究 方法 与模 型选择 .
对农 户农 地 流转意 愿意愿 的调 查 , 很难 获得 连 续性 数 据 , 文反 映农户农 地 流转 意愿 的数据 也主 要是 以分 类 数 本
源, 又是 社会 保 障的 主要依 赖对 象 他们 对土 地 价值 的认
农民职业分化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

农民职业分化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农民职业分化是指农村劳动力在农业、非农业和非劳动就业等多种职业领域的分化现象。
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使得农村劳动力在职业方面向多样化发展,从而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然而,农民职业分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
影响一: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减弱农民职业的分化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方面都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对于那些已经脱离农业的农民来说,土地流转并不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必要条件。
而对于那些直接从土地耕作中获取收入的农民,土地流转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收入下降和生计失衡。
因此,农民职业分化减弱了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从而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范围和规模。
影响二:土地流转主体偏向资本由于职业分化的影响,农村非农企业和城市资本的参与度不断增加,在农村土地流转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体。
这些新兴的投资者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会在土地流转的时候对农民提出非常苛刻的要求,并且给土地流转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导致部分农户对土地流转采取观望态度。
同时,对于一些农村资本家来说,他们认为地区的经济生产力增加的不仅是农业收益,在资本家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流失到区域间的其他企业并对农业流转农村道路造成压力。
影响三:可能加剧土地集中度随着各类农业企业的崛起,新型土地经营平台的探索,土地集中度也就愈发明显。
农民职业分化是导致这种现象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农民脱离农业的比例逐渐增加,经济的中心化也加速。
虽然土地流转能够提高人均耕地面积,但更可能加深乡村土地资源集中程度、土地与权益的偏向和不平衡。
因此,农民职业分化对于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十分复杂。
土地流转在经济的发展和土地整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非常谨慎和周密的规划。
农户土地流转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协作来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如在流转过程中应该鼓励农民参与、满足农民的需求,化解负面影响,减少农户的不安。
同时,也需要在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上做好工作,提高流转的效率以及流转平台的信任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租 、 人股 、 转包 、 信托等土地流转模式与实践 , 实现 了农村 土地有序与适度 流转 , 促进现代农 业集约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但是 , 我 国农村
很 多 地方 出现 了土 地 流转 纠纷 , 如土 地 流转 不 规范 , 没有签 订合 同或者 只有 口头协议 ; 在 现实
的土 地 流转 过 程 中 , 有 意无 意 违背 农 民的 意愿
场要 素 开始 流动 , 越 来 越 多 的农 村 人 口开 始 离 开 土 地 而 进 入 到 城 市 中来 。
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使得农 民土地越来越纳人到城市的范畴中, 土地 的性质 发生 了很 大 的变 化 , 一些 土地 不再 单 纯扮 演提 供 农 副产 品角 色 而成为 城市
【 收稿 日 期】 2 0 1 5 — 0 2 — 0 4
流转意愿与行 为的主要原 因, 越是远 离农业经营者身份及非农 收入 占家庭 收入越 高 的农户土 地流 转意愿越 强。 同
时, 农 户家庭个 体特征 、 土地流 转途 径 与社会保 障等 因素也对土地流 转意愿产 生 了显著 的影 响。最后 , 在研 究结论
的基础上 , 提 出了政府 引导构建和 谐利益关 系, 促 进农地流 转的对策建议 , 为地 方政府 科学 制定 农地流 转政策和农
( 2 0 1 0 ) 基于 1 0 3 2户农 民 的 调 查 问卷 , 发 现 农
有 的土 地制 度 很 难 适 应 , 基 于 市 场方 向 的土 地 变革 成 为一 种 新 的要 求 , 而 农 村 土地 流 转 就是 对 这种 新 要 求 的 一 种 回应 … 。近 年 来 , 广东 、 上海 、 浙江 、 重 庆等地 在 坚持 家庭 联 产承包 责 任
制 的基础 上 进 行 了各 种形 式 创 新 , 出现 了土地
民的年 龄 对 土 地 流转 具 有 显 著 的负 向影 响 , 另 外, 男 性 土地 流转 意愿 高 于女性 , 健康 状况越 差 的农 民土 地 流人 意 愿 越 弱 , 所 处村 庄 的经济 状 况越 好 、 越 是 处 在平 原 地 区 的农 民 土地 流 出意
愿越强 。周靖祥等 ( 2 0 1 1 ) 基 于对重庆农 村土 地流转 实 践 的调研 , 认 为城 市化 、 农 民非农就 业 和农 业 规 模 经 营 要 求 是 土 地 流 转 的动 力 - 8 ] 。 徐旭等( 2 0 0 2 ) 认为受 比较利益驱动 , 农 民村集 体、 政 府 和 工 商 业 主 会 推 动 农 村 土 地 流 转 j 。
土地历来是社会财富分配的核心 , 在我国, 土地资源是农 民最重要的 自 然物质 , 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 , 直接影 响资源配置效率和农民收 入的提高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 , 作为农村 和农 民问题核 心的土地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 的焦点。其 中 , 农村土地流转改革 更是成为被特别关注的对象 , 如何迅速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效率并让农村共 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已成为当今 中国政府一项重要课题 。随着改革开放 以来 市场 经 济 的发展 , 城 乡 隔离 的状态 逐 渐被 打破 , 土地 日益 成 为一种 重要 的市
【 基金项 目】 教 育部人 文社会科 学规 划青年基金项 目 “ 地方政务服务 中心 的运 作机 制研 究” ( 1 3 Y J C 8 1 0 0 1 6 ) ; 广 东省 哲学社会 科学“ 十二五” 规 划学科共建项 目“ 城 乡二 元土地 制度 下农 户参 与分 享集体土 地增值 收益研 究” ( G D1 3 X Z Z 0 5 ) ; 2 0 1 4年 五 邑大 学校级青年基 金项 目“ 我 国城镇 化对 城 乡收入 差距 的空 间溢 出效应
■
土
地
农 户 阶 层 分 化 对 土 地 流 转 意 愿 与 行 为 影 响 的研 究
来 自广 东 省江 门市 2 1 7份 农 户 的 数据 口王 小斌 , 2 邵 燕 斐 , 。 郑 学 迁 邓彪 权
问 题
研 究
[ 内容提 要 ] 文章选取广 东省江 门市 2 1 7户农 户为研究对象 , 通过 理论 研究 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运用 L o g i s t i c模 型分 析 了农户参- 9农地 流转的影响 因素和决策行 为机 制。研究结果 显示 : 职业 多样 化和农 户阶层分 化是影响 农户土地
【 作者简介】 王小斌( 1 9 7 8一 ) , 男, 福建漳州人,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
方 向: 政府规 制 ; 邵 燕斐( 1 9 7 9一 ) , 女, 山东德州人 , 五 邑大 学经济 管理 学院讲 师, 华 中科技 大学公 共
管理 学院博士研 究生 , 研 究方向 : 科技管 理政 策。
研究” ( 2 0 1 4 s k 0 2 ) 。
【 作者单位】 1 . 五 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 江门, 5 2 9 0 2 0 ; 2 .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广东 广州, 5 1 0 6 3 2 ; 3 . 华中科技
大学公共 管理学 院, 湖北 武汉 , 4 3 0 0 7 4
地退 出机制 , 引导农村土 地承包经 营权 有序流 转提供 了借鉴 。
[ 关键词] 土地流转; 职业分层; 收入; 意愿 [ 中图分类 号] F 3 2 1 . 1 [ 文献标识 码 ] A
[ 文章编 号] 1 0 0 8 — 8 0 9 1 ( 2 0 1 5 ) 0 2— 0 0 0 1 — 0 6
1
一
土 地 问 题 研 究
建设 用地 的一 部分 。在 这 种 新 的 变 化 面前 , 原
权 偏好 对 土 地 流 转 决 策具 有 显 著 的正 向影 响 , 年龄 越 大 的农 民土地 流 出意 愿 越弱 , 但 农业 劳 动力 人 数 、 土地 的养 老 保 障作 用 以及 是 否具 有 抵押权则对土地流转没有显著影响 [ 7 】 。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