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原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经典的小学语文课文,下面是课文原文:小松树静静地立在草地上;它很想长得高大,但是细长的躯干,像一个细长的大箩筐似的,抬不起它微弱的根儿。
大松树像一个巨人,伸手摸过了小松树的头,它高高地长着,四肢强壮。
小松树心里有一股嫉妒:为什么大家都和大松树玩耍呢?它想让自己变得强壮。
突然,小松树听到了大松树说话的声音:“你也可以强壮。
”小松树震惊地看着它:“我怎么能变得像你一样呢?”大松树微笑着回答:“你只要努力,庇护着小小的希望,那么,太阳、空气、雨,每一个微小的力量,都会助你成长为旺盛的大树。
”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原文;2.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不同之处;3.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4.关注小松树的成长,学会尊重他人。
二、教学内容1.课文原文;2.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形象比较;3.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4.小松树的成长。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看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图片,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2. 预习(10分钟)老师给学生分发教材,让学生先预习一下《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原文,然后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的词语、生词进行解析。
3. 阅读(15分钟)分别让两位同学轮流朗读全文两遍,掌握文意。
4. 比较(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对比小松树和大松树之间的差异,并画出简单的形象图表。
5. 思考(10分钟)老师问学生对于小松树的成长有何感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6. 练习(10分钟)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如何培养意志品质。
7. 小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强化记忆。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流畅朗读课文;2.学生能够对比小松树和大松树的不同之处;3.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于小松树的成长的感想;4.学生能够探讨如何培养意志品质。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形象比较有趣,并且很容易理解。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课件ppt

tuō 托起 拜托 托人
以小组为单位,一个读叙 述、一个演小松树、一个演大 松树、一个演风伯伯。分角色 表演读,选出最佳表演组。
写出与带点字意思相反的词。
1.山上有一棵小松树。
2.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
(
)
) )
3.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
我会认
sōnɡ duō ne huí dá
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小松树骄傲自大、自我炫耀。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 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 方,你呢?
小松树的骄傲,没有礼貌,大松树 都没有去理会他——没有回答。可是小 松树的话被天上的风伯伯听到了,他又 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风伯伯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 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 “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 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 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kē
山上有一 棵 小松 树,山下有一 棵 大 松树。
长得多高哇!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很远很远 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你呢?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 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1)自己读读,你觉得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小 松树非常骄傲、得意? (2)小松树觉得自己比大松树长得高,看得远, 瞧不起大松树。听了它的话,大松树生气了吗? 如果你是大松树,你会怎么想呢?
松 多 呢 回 答
松树 多久 你呢 回家 答案
我会认
bó hái yé tuō
伯
伯父
孩
孩子
爷
爷爷
托
托运
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 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 把你托起来的呀! 你是怎么理解风伯伯的话的? 读读风伯伯的话。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范文三篇

【导语】《⼩松树和⼤松树》是苏教版⼀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的⼀篇寓⾔故事,讲的是⼭上的⼀棵⼩松树觉得⾃⼰长得很⾼,瞧不起⼭下的⼤松树。
风伯伯批评了⼩松树缺乏⾃知之明,盲⽬骄傲⾃⼤的⾏为。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懂得做⼈要谦虚谨慎,不可盲⽬⾃满,看不起别⼈。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并能为课⽂的动画⽚配⾳ 教学难点: 理解课⽂内容,懂得做⼈要谦虚谨慎,不可盲⽬⾃满,看不起别⼈。
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现在⽼师就来弹⼀⾸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师的琴⼀起唱,好吗?(教师电⼦琴弹奏歌曲〈⼩松树〉)刚才我们唱的歌的名字是什么 ?对,是〈⼩松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篇课⽂,就与⼩松树有关系,课题就是〈⼩松树和⼤松树〉。
(教师板书课题,学⽣书空) ⼆、初读课⽂、整体感知 1、学⽣⾃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不多字,不少字。
2、检查学⽣⾃由朗读情况。
指名读——指名评价 3、采⽤⾃⼰喜欢的⽅式再读课⽂。
要求:在读准字⾳的基础上把课⽂读通顺。
三、品读课⽂、指导朗读 1、学⽣配乐默读课⽂。
要求:看看⽂中共有⼏个⾓⾊。
2、教师指名学⽣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教师随机将“⼩松树”、“⼤松树”、“风伯伯”的图⽚贴在⿊板上) 3、“⼩松树”、“⼤松树”、“风伯伯”他们的位置分别在哪⼉?(指导学⽣读课⽂的第⼀段话) 4、学⽣再⼤声朗读课⽂,看看⾃⼰喜欢这三个⾓⾊中的哪⼀个。
5、集体分⾓⾊朗读课⽂。
(喜欢⼩松树的同学读⼩松树的话,喜欢风伯伯的同学读风伯伯的话,全体同学和⽼师都读旁⽩的话) 6、在集体分⾓⾊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指导学⽣把课⽂读得有感情,并且做到声情并茂。
同时师⽣共同解决“惭愧”⼀词的含义。
(在朗读第三段话的时候,指导学⽣表演这段话) 四、配⾳朗读、再次激趣 1、全体通读课⽂。
苏教版一下8《小松树和大松树》

这两棵松树长在什么地方?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 有一棵大松树。
从这段话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
?
小松树想:我能看到( 我长得( )!
),
长得多高哇!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很远很远 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你呢?
大松树你不能( ),你长 得没有我( ),你长得( )!
sōnɡ
sōnɡ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 1、标自然段序号。 2、自学生字词。 3、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 课文大意。
风伯伯
bó bo
小松树
yé ye
sōnɡ
大山爷爷 大松树
sōnɡ
1、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 下有一棵大松树。
kē sōnɡ
一棵松树
山上有(
)
山下有(
( (
)
)长在山上。
)长在山下。
2、小松树对大松树说: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 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 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 回答。
一棵大松树
喂
多高 低头
没有回答
风伯伯
摸着
孩子 高多了
大山爷爷
托起来
松手 多少 人呢 回头 口答 大伯 小孩 爷爷 托人 放松 多次 你呢 回放 问答 伯父 孩子 太爷 托大 松口 多时 回声 对答 伯母 女孩 王爷 枪托
这两棵松树长在什么地方?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 有一棵大松树。
从这段话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
) )
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作业。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着 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 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 呀!”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请同学们说说,这两棵树分别 长在什么地方?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第5页
你以为这是一棵什么样小松树?从 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来?
小松树骄傲自大、自我炫耀。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 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地方, 你呢?
第6页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 看到很远很远地方,你呢?
(1)自己读读,你以为哪些词语最能表达小 松树非常骄傲、得意? (2) “你呢?”是什么意思? (3)小松树以为自己比大松树长得高,看得远, 瞧不起大松树。听了它话,大松树生气了吗?假 如你是大松树,你会怎么想呢?
我会认
sōnɡ duō ne huí dá
松 多 呢回 答
松树 多久 你呢 回家 答案
第2页
我会认
bó
hátuō
爷托
爷爷 托运
第3页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说说每 段讲了什么。
第一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 第二段讲小松树向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第三段讲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行为。 第四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话后感到很惭愧。
小松树终于知道自己错了, 他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时小松树会想些什么呢?
第10页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 个什么道理呢?
我明白了做人要谦虚慎重,不 可骄傲自满。
第11页
以小组为单位,一个读叙 述、一个演小松树、一个演大 松树、一个演风伯伯。分角色 演出读,选出最正确演出组。
第12页
写出与带点字意思相反词。 1.山上有一棵小松树。 ( ) 2.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 ) 3.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 )
第13页
第14页
第7页
小松树骄傲,没有礼貌,大松树都 没有去理会他——没有回答。可是小松 树话被天上风伯伯听到了,他又是怎么 做,怎么说呢?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件

随着人们对绿化的需求增加,小松树和大松树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参考文献
1. XXXXXX 2. XXXXXX 3. XXXXXX
外观特征
小松树高约2-5米,大松树高可达 30米。
叶子特征
小松树叶子较短而细,大松树叶 子较长而粗。
木材特征
小松树木材质地轻且细腻,大松 树木材坚硬耐用。
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用途及价值
小松树的用途及价值
小松树木材可用于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等,并具有草 药的医疗价值。
大松树的用途及价值
大松树木材广泛应用于建筑、造船、纸浆等行业,也 是重要的绿化植物。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ppt课件介绍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定义、生长环境和分布情况, 以及它们的特征对比、用途及价值,养护及病虫害防治,以及结论和发展前 景。
介绍小松树和大松树
定义小松树和大松树是Fra bibliotek种常见的松树品种。
生长环境和分布情况
小松树多生长在高山地区,大松树分布更广泛。
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特征对比
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养护及病虫害防治
土壤要求及施肥方法
小松树和大松树喜欢酸性土壤,施肥要合理搭配不同养分。
灌溉及剪枝方法
保持适当的湿度和定期剪枝可以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小松树和大松树常见的病虫害有XX,防治可采取XX方法。
结论
1 小松树和大松树的优缺点
小松树生长速度较快,但木材质地较轻脆;大松树高大坚硬,但生长时间较长。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通用16篇)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通用16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 1本课是一篇生动、浅显的童话故事,语言活泼,讲的是山上的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通过小松树和风伯伯的对话,让学生明白做人不要盲目自大的道理,课文融情于理,充满童贞童趣。
而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我首先给本课定下这两点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诵读小松树和风伯伯说的话。
2、在品读中体会小松树的骄傲自大,感受风伯伯的和蔼可亲,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
确定了教学目标,我便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效果较好。
首先读懂“小松树”的话,我采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小松树的表情、神态、动作等,让学生读读“喂”这个这个语气词,很多学生就轻轻地“喂”了一下,没有读出小松树的.趾高气扬,面对这种情况,为了能让学生加深体验,提高朗读效果,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指着一个孩子说:“喂,把你的铅笔借给我用一下!”学生听后便笑了起来,但是很快便安静下来,他们知道我的用意,于是纷纷举手:“老师,你平常教育我们不能和人家没礼貌的说话,你这种说话的态度,如果是问我借,我肯定是不会借给你的。
”又有一个学生说:“是呀,借东西要有礼貌,说话的语气不能这么说,所以我也不借。
”……看着学生们的精彩回答,我一看时机已到,便乘热打铁,说:“那读小松树说‘喂’的时候,该怎么读,知道了吗?”这下学生们个个举起小手,小脸发光,说:“知道”。
接下来的朗读便水到渠成,不仅能读出小松树说话的语气,体会出了小松树对大松树的傲慢无礼,个别学生还能加上动作自演自说,课堂顿时推向高潮。
接着就是理解风伯伯说的话了,用同样方法,我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说说平时谁会摸着你的头,什么时候,并和你说了什么,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况下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与亲切,体会到其中的温暖,之后我便让学生也来体验体验风伯伯对小松树的关爱,并让学生用朗读表现出来,学生也能有模有样的学着风伯伯的语气读了出来,加上我及时的鼓励与肯定,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对文本的理解再次等到了升华。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生动、浅显的寓言故事。
让学生明白做人不要盲目自大的道理,课文融情于理,充满童真童趣。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原文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很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
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2.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知道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知道课文内容,知道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song)。
领读。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
指名读课题,领读课题。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1)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2)他们之间产生了什么故事啊?(3)这个故事告知我们什么道理呀?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
要求:(1)画诞生字词,圈诞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知道生字词的意思。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读,相互交换。
2.检查自读情形。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齐读生字词。
(2)课文中的词语,估计学生都能知道,可采取下列办法解决有关词语:指名回答:低头(动作表示)听(动作)摸(动作)回答(联系课堂提问与学生的回答)《蘑菇该奖给谁》一课中,哪个词的意思和“惭愧”一样?(难为情)(3)视察生字特点,想出记住生字的方法。
小组内交换。
(4)朗诵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健
教案来源
审阅人
第(8)课第(2)课时
课题
8.小松树和大松树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一共四个自然段,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在风伯伯语重心长的劝说下,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让树、风如人一样能思会讲,富有儿童情趣。故事用对话形式,把一个深刻的道理蕴涵在故事之中,能启发孩子的感悟。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朗读,从自己的角度来体会小松树开始时的自满,后来受到的教育,最后感到惭愧的转化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课前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大小两棵松树,小松树在大山上,大松树在山下。
2、指图复习朗读第一自然段。
3、这两棵松树,一上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好好地来学习第8棵。
4、指读、齐读课题。
(读出松树的大小之分)
活动一:读对话-3段2-3遍,认读词语。
朗读展示(教师相机指导)
(展示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提示学生朗读出小松树和风伯伯的不同语气,)
活动二:补留白,悟道理
1、读读下面两句话:
①大松树没有回答。
②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2、想象:
大松树没有回答,心想
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心想
。
3、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组内交流以上问题。
第(8)课第(1)课时
课题
8.小松树和大松树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一共四个自然段,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在风伯伯语重心长的劝说下,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让树、风如人一样能思会讲,富有儿童情趣。故事用对话形式,把一个深刻的道理蕴涵在故事之中,能启发孩子的感悟。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朗读,从自己的角度来体会小松树开始时的自满,后来受到的教育,最后感到惭愧的转化过程。
2.记字形。(认识部首:口)
3.学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教师范写。
(2)描红。
4展示、点评
【检测反馈】
1.在拼音本上练字、组词。
2.展示、点评。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媒体使用
PPT
板书设计
简笔画大山、松树和风伯伯
作业布置
与设计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描红。
教学反思
学情反馈: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PPT
板书设计
简笔画
作业布置
与设计
习字册
教学反思
学情反馈: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主备人
吴健
教案来源
审阅人
(二)合作探究
1、组长指名读黑板上的词语。
松树回答孩子爷爷托起来摸着
惭愧低下多么伯伯喂一棵
2、组内按小节读一读课文。
3、组内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展示交流
1、用小组内选择的方式把词语朗读给大家听。
2、交流不懂的词语。
3、抽号读课文。
活动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观察文中的插图,说说小松树和大松树分别长在哪儿?
活动三:学生字,练书写
(一)自主学习
1、看清“伯孩爷托”四个字的结构,想一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
2、对照课本第48页笔顺表书空这四个字。
3、给每个生字分别组两个词。
(二)展示交流
1、扩词。2、记字形。3、学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教师范写。
(2)描红。
4、展示、点评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媒体使用
2分别读三个角色说的话,口头填一填:
的小松树
的大松树
的风伯伯
2、小组交流:
①分角色朗读对话,组内点评。
②组内交流填空题,并说说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如:我从这个词(句话),感觉到小松树。
补充词语练习:很()很()
小松树和大松树到底谁高呢?站在一起比一比吧!
我觉得大松树,因为。
我觉得风伯伯,因为。
3、班级交流展示。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松树)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十分有趣的故事。
2.板书课题。
3.老师范读课文。
二、新课展开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学习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对照生字表,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及二类字,并读读黑板上的词语。
3、思考: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2、大声朗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找出两对反义词。
大—小上—下
3、在组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好!
4、全班朗读展示。
活动三: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一)自主学习
1、看清“松、多、呢、回、答”五个字的结构,想一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
2、对照课本第48页笔顺表书空这五个字。
3、给每个生字分别组两个词。
(二)展示交流
1.扩词。
教学目标
及
重难点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2.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3.继续学习本课生字,能端正、匀称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学习小组活动
在朗读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讨论感受人物的特点,领悟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目标
及
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会“松”“多”“呢”“回”“答”这5个生字,认识6个二类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学习小组活动
小组内合作探究认读词语、通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