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课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2017年全国新课标Ⅱ卷)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携带基因G和g的两条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携带基因H 和h的两条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的基因型为GGHH、gghh或GGhh、ggHH,A、B正确。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细胞中,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细胞的基因型为GH、GH、gh、gh或Gh、Gh、gH、gH,C正确、D错误。
2.(2017年海南卷)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配对,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B错误;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D正确。
3.(2017年天津卷)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
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由于A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aBd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上B和b所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B(b)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基因)组成互补配对
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 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或基因)与由次级卵母细胞形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项目 着丝点 染色体数目 DNA数目 染色体主要行为 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不分裂
2n→n,减半 4n→2n,减半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有
减数第二次分裂 分裂
n→2n→n,不减半 2n→n,减半 染色单体分开 无
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 (1)数量变化(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知识点二 受精作用
[课前导学] 1.受精作用:受精作用是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为___合__子_(受精卵)的 过程。 2.受精作用的实质:精子、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为一个___细__胞__核_。 3.过程:精子、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卵细胞的膜发生生 理作用,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 卵。
次级精母
次级卵母
4 4
1
[小题通关] 1.思考判断: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2)哺乳动物精子形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均存在四分体。( ) (3)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是体细胞的两倍。( ) (4)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能产生四种类 型的精子。( ) (5)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 对。( ) 【答案】(1)√ (2)× (3)× (4)√ (5)×
[小题通关] 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 D.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课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课件新人教版(1)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斯大林逝世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 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 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尼克松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一方面,他是一个敢于向社 会主义旧政治、旧经济模式 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 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影响 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他改革中出现许 多错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导致改革的成效不大,所以 又是失败的改革家。
勃列日涅夫改革
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
讨论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 为“世界经济的奇迹”。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二、苏联的解体
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
改革重点:经济改革
结果:……
苏联食品短缺,人民排长队购买食品
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不仅彻底否定
了斯大林模式,进而否定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否定
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队开入莫斯科。
在西方国家支持下,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接管俄
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指责副总统等违背宪法,并要求军民
反对政变。在国内外压力之下,历时不到60个小时,政变遂
告失败。但此后,苏联形势却急转直下,叶利钦及其支持者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

思考辨析 1.判断正误。 (1)玉米体细胞中有 10 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 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5 对。( )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 )
(3)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 离。( )
1 个卵细胞、___ 3 个 ___
结果
↓ ___ 4 个精子
极体
(3)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叉互换。 ②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_________
3.受精作用
受精卵 (1)概念: 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 融合成为________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 程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
考纲要求
细胞的减数分 裂 (Ⅱ ) 动物配子的形 成过程(Ⅱ) 动物的受精作 用 (Ⅱ ) 实验:观察细 胞的减数分裂
全国卷近五年考题 统计 — 2017·卷ⅡT1, 2013· 卷ⅠT2 — —
考点 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的概念
解析: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不伴随着着丝点分 裂,A 错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所 以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后,B 正确;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中的染色体减半前,C 正确; 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 交叉互换; 染色体主要行 ________________
为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___________分离, __________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相同点
染色体的变化行为相同
3.减数分裂的概念
范围 时期
进行_有__性__生__殖__的生物 原始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只复制_一__次__,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 特点
程中连续分裂_两__次__
结果 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可以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二)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的比较
项目 着丝粒 染色体数目 DNA数目 染色体主要行为 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Ⅰ 不分裂
2n→n,减半 4n→2n,减半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有
减数分裂Ⅱ 分裂
n→2n→n,不减半 2n→n,减半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无
(三)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的比较
答案:C
[归纳拓展] 细胞分裂过程中引发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四大原因
微课题(二)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辨析比较 [系统深化知能]
实质
精子和卵细胞二者的_细__胞__核___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体__细__胞__中的数目
一、判断正误——从微点上澄清概念
1.染色体易位和数目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
观察到。
( √)
2.人类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粒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 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场所 时间 细胞质分裂 是否变形
睾丸(曲细精管) 初情期 均等分裂 _变__形__
卵巢 胎儿时期(性别分化以后)和初情期以后 卵母细胞_不__均__等_分裂;极体_均__等_分裂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四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Ⅰ)

第 2 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Ⅰ)
[最新考纲]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3.动物 的受精过程(Ⅱ) 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考点一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的概念
有性
成熟生殖细胞
一
二
2.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题组四 根据染色体或基因组成确定配子的来源 7.(2016·安徽蚌埠模拟)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 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核 DNA 的复制
B.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 了交换
C.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 成的
4种
4 种(YR、yr、Yr、yR)
一个卵原细胞 一个雌性个体
1 种(YR 或 yr 或 Yr 或 4种
yR)
4种
4 种(YR、yr、Yr、yR)
考点二 (实验)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一、实验原理 (1)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 减数 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 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 二次分裂。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 形态 、 位置 和数 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解析:选 A。由图可知,甲表示减Ⅰ前期,乙表示减Ⅰ后期, 丙表示减Ⅰ末期,丁表示减Ⅱ后期。甲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A 正确;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 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组成不同,B 错误;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减Ⅰ前的间期和有丝分裂间期,C 错误;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不能发生在丁中,D 错误。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二讲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课件苏教版201806254130

题组 2 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3.下列有关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个体基因型
配子基因型
异常发生时期
A
DD
D、d
有丝分裂前期
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
C
XaY
XaY、XaY
减数第一次分裂
AAXBXb、XBXb、a、
D
AaXBXb
减数第二次分裂
a
3.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 自由组合 。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 交叉互换 。
三、受精作用
助考技巧启动高考长句应答模式 1.DNA 数量加倍与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DNA 数量加倍的原因是 DNA 复制,发生在间期,染 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一分为二,发生在有丝分裂的 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CD 段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加倍; 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同一精原细 胞形成的两个细胞 HI 段基因型不同;基因组成为 Ttr 的配子 含有等位基因,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发生在 FG 段;处于 AB 段所对应分裂期的细胞中 DNA 数目是体细胞的 2 倍。 答案:B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二讲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C目录 ONTENTS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考纲要求]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Ⅱ)。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哪类功能, 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提示:精卵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其融合则依 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高考生物复习必修一教案—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考生物复习必修一教案—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考情研读·备考定位考点展示核心素养考点一减数分裂过程和受精作用自主回顾·素养储备基础梳理1.减数分裂的概念概念剖析――→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一半2.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4.受精作用的概念概念剖析—⎪⎪⎪⎪⎪――→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意义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十分重要。
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细胞周期( × )(2)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 )(3)减数第一次分裂中,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4)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彼此分离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样,但不是同源染色体( √ ) (5)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是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完成的( √ )延伸探究1.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提示]①同源染色体联会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基础;②联会时可导致交叉互换及非同源染色体随机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实现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从而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
2.卵细胞产生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其意义是什么?[提示]保证卵细胞有较多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物质的需要。
3.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重组所指的基因分别指的是哪些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别发生在什么过程中?[提示]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指基因分别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重组所指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
高效演练·创新预测
预测点1.减数分裂图像分析
1.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有关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动物体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B.图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根据图中有关细胞无法确定该动物的性别
D.图丙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解析】选C。
分析四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可知,该动物体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正确;图丙细胞染色体正在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可以判断该动物为雄性,C错误;丙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未分裂,每条染色体均包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丙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D正确。
【加固训练】
如图甲、乙、丙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二倍体生物是雌性动物
B.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C.若丙细胞为乙细胞的子细胞,则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甲细胞着丝点分裂前形成2个四分体
【解析】选D。
由于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二倍体生物是雌性动物,A 正确;根据三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可知,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B正确;根据乙、丙细胞中染色体大小和颜色可知,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C正确;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形成四分体,D 错误。
预测点2.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
2.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如图①~④代表该生物体内相关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一定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
B.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图①所示的过程中
C.图中②、③分别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可用图④表示
【解析】选A。
图中①染色体数减半,一定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分子数目加倍,应发生在图④所示过程中,B错误;图中②可表示间期DNA分子复制前的时期,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应用图①表示,D错误。
3.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或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E段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
B.图中代表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是实线
C.F~I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B点和G点都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解析】选D。
图中C~D段同源染色体对数是体细胞的两倍,所以A~E段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A正确;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子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因此实线代表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其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F~I段,B、C正确;G~I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未发生着丝点分裂,D错误。
预测点3.减数分裂综合分析
4.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请回答:
(1)该生物细胞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__________(时期),如果甲代表Y染色体,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
________。
(3)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________。
(4)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生物细胞含有0对同源染色体,理由是每条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各不相同。
(2)图示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如果甲代表Y染色体,则说明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3)该细胞的下一个分裂时期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变为子染色体,因此染色单体数是0。
(4)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1)0 每条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各不相同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精细胞(3)0
(4)基因突变交叉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