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复习知识清单(4)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考生物复习知识清单(4)细胞的生命历程

1.细胞周期的概念:2.细胞分化的概念:3.全能性的概念:4.干细胞的概念:5.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的概念:6.癌细胞的概念:7.减数分裂的概念:8. 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概念:9.受精作用的概念: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两个原因:2.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3. 以体细胞染色体数2N=4 为例,画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简图:4.画出细胞中的核DNA 数目、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含量变化:5. 比较高等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点:4. 比较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在有丝分裂过程的作用:5.有丝分裂的意义:6.无丝分裂的特点:7.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8. 以体细胞染色体数2N=4 为例,画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简图:9.画出细胞中的核DNA 数目、染色体数目在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含量变化:10. 比较动物精子形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点:11.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名称:1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发生时期及变化:13. 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原因是:14.从父本和母本的角度,比较受精卵中DNA 和染色体的来源:15.细胞分化的特点:16.细胞分化的原因(实质):17.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18.细胞表达全能性的两个条件:19.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20.在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中,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分别是:21.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22.细胞衰老的主要假说:23.列举动物胚胎时期和成熟生物体中细胞凋亡的实例:24.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意义:25.癌细胞的三个主要特征:26.致癌因子的种类:27.致癌因子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28.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29.癌症的诊断措施、治疗措施:1. 大小不同的动(植)物同类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体积差异(明显、不明显),器官大小取决于(细胞体积、细胞数量)。

2025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2025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单元检测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处于正常细胞周期中的体细胞,在细胞周期的循环中严格受到检验点的调控。

检验点包括G1/S期检验点、S期内检验点、G2/M期检验点、S/M期检验点和M中—后期检验点。

其中M 中—后期检验点对应的事件最可能是( )A.营养物质是否足够B.纺锤体是否连在着丝粒上C.DNA复制是否受阻D.中心粒是否完成复制2.细胞周期在调控因子的严格调控下沿着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和M期(细胞分裂期)四个阶段有条不紊地运行。

为了探究细胞周期运行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取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了融合实验,获得如表所示结果。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细胞融合的组合方式融合细胞中的现象S期细胞和G1期细胞原G1期细胞核中DNA进行复制M期细胞和G1期细胞原G1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S期细胞和G2期细胞原G2期细胞核中DNA没有启动复制M期细胞和G2期细胞原G2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A.S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DNA复制的调控因子B.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C.若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则原S期细胞中染色质会出现凝缩D.若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则原M期细胞染色体DNA会复制3.在观察某植物(2n)根尖分生区细胞时,拍摄照片如图所示,a、b表示细胞。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a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时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混合液对根尖进行解离C.细胞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D.根尖培养过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a、b所占比例升高4.如图表示某二倍体植物根尖细胞周期中的三个阶段(用①②③表示)示意图,每个阶段内绘有相应的流式细胞仪分析图谱。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DNA复制发生在①阶段且易发生基因突变B.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①→②→③过程C.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处于图中的②阶段,染色体数目加倍D.细胞周期中处于③阶段的细胞数量最多5.(2024·桂林高三模拟)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如图所示的检验机制,SAC蛋白是该机制的重要蛋白质,其对染色体复制后能否正确分离进行检测并作出应答。

专题06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梳理)2024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专用)

专题06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梳理)2024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专用)

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考点01细胞的增殖考点02细胞的分化考点03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考点01 细胞的增殖一、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意义:(1)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2)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过程: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1)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

(2)物质准备—细胞分裂—物质准备—细胞分裂······4.增殖方式:(1)原核生物:二分裂。

(2)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二、细胞周期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细胞周期的几种表示方法:柱形图A:DNA合成前期(G1期)B:DNA合成期(S期)C:DNA合成后期(G2期)及分裂期(M期)三、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过程时期特点植物细胞图像动物细胞图像分裂间期间期可以分为:G1、S、G2三个时期G1: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DNA的复制做准备;S:主要进行DNA的复制;G2:又称DNA合成后期,发生的是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整个时期的特点是: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1)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2)核仁解体,核膜消失(3)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注】秋水仙素作用于该时期中期染色体清晰可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问】赤道板是否是真实存在的?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向两极移动【问】该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2.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3.有丝分裂的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 ,因而在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细胞周期受到一系列功能蛋白的调控。

如p53蛋白是一种由抑癌基因控制的蛋白质,可以判断DNA损伤的程度。

若损伤小,该蛋白能促使DNA自我修复;若DNA损伤大,则诱导细胞凋亡。

蛋白激酶CDK2被周期蛋白CyclinE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蛋白激酶CDK1被周期蛋白Cyclin B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则细胞不能分裂B.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缩短C.抑制Cyclin B基因的表达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交界处D.Cyclin E可能与细胞内染色质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密切相关答案:C分析: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

细胞的有丝分裂需经前、中、后,末期,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由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A、p53蛋白是一种由抑癌基因控制的蛋白质,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则细胞分裂更旺盛,A错误;B、如p53蛋白是一种由抑癌基因控制的蛋白质,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延长,B错误;C、蛋白激酶CDK1被周期蛋白Cyclin B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抑制Cyclin B基因的表达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交界处,C正确;D、蛋白激酶CDK2被周期蛋白Cyclin E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胞内染色质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在前期,D错误。

故选C。

2、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如图是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阻断I需在培养液中添加毒性较强的DNA复制抑制剂,不可逆的抑制DNA复制B.解除阻断时应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大于S即可C.阻断Ⅱ处理与阻断I相同,经过处理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D.理论上阻断I处理后,处于S期(非G1/S期临界处)细胞占S/(G1+S+2G2+2M)答案:D分析:根据图示,阻断I会导致细胞停留在S期,当解除阻断I时,细胞周期可以正常进行,说明阻断I是抑制DNA的复制。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单选题1、图表示动物细胞生命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B.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③过程中细胞含水量增加,代谢降低D.④过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答案:C分析:细胞增殖增加细胞的数量,细胞分化过程中增加细胞的种类。

A. ①过程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正确;B. ②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增加细胞的种类,B正确;C. ③过程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含水量减少,代谢降低,C错误;D. ④过程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正常死亡,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D正确。

故选C。

小提示:本题的易错点:细胞衰老的特点: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等。

2、对生物体而言,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都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都是由基因控制的B.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C.动物体内仍然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D.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稳定性差异答案:B分析:1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 .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项详解(原卷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项详解(原卷版)

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2020年】1.(2020·山东卷)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

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

大麦黄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

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 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 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 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2.(2020·山东卷)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

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

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 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C. 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 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3.(2020·天津卷)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

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 基因突变B.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 染色体变异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2020·浙江卷)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增加,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B. 高等动物衰老细胞的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呼吸变慢C. 高等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编程性细胞死亡实现的D. 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5.(2020·浙江卷)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 核糖体的增生和环沟的形成B. 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C. 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D. 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6.(2020·浙江卷)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DdEe,其1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图所示,图中细胞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

第11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1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分裂期:为研究方便将其分为 前期、中期、后期和 末期 。
问题梳理
1.生物体生 长的原因:
细胞水平
(1) 细胞生长 ,使构成生物体的细胞体积增大; (2) 细胞分裂 ,使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代谢:同化作用 大于 异化作用。
2.细胞不能无限 长大的原因?
(1) 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 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 效率就越低。
复制
高度螺旋
在纺锤丝牵引 下,排列到赤
道板附近
因着丝粒分 裂,姐妹单
体分开
解螺旋
知识整合
2.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三者之间的关系:
(1)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粒分裂之前):染色体∶ 染色单体∶核DNA=1∶2∶2。
(2)当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复制前或染色体复制后又经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染色单体∶ 核DNA=1∶0 ∶1。
(3)坐标图:
问题梳理
(4)柱状图:
问题梳理
5.细胞分裂后的三种状态:
思考回答:(必修1 P111图6-1拓展)在生物体内,细胞分裂后产生的 下列子细胞的分裂状况
a.根尖分生区细胞 b.根尖成熟区细胞 c.茎形成层细胞
d.芽生长点细胞 e.B淋巴细胞
f.记忆细胞
g.浆细胞
h.叶肉细胞
i.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11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
2023-07-22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和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建模)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有丝分裂的意义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重点归纳笔记(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重点归纳笔记(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

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答案:B分析:1 .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通过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2 .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

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

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的装片,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观察不到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前期逐渐消失,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据以上特点,可以在图像中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C正确;碱性染料易于与染色体结合,而不易与其他结构成分结合,D 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小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以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再根据题意作答。

2、某种干细胞中,进入细胞核的蛋白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色质蛋白,诱导这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影响异染色质上的基因的表达,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考虑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分离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X染色体与X染色体的分离
C.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细胞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种器官中
D.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Y染色体可能是0、1或2条
答案:C
2.(山西“晋商四校”联考)为研究冬虫夏草提取物和鬼臼类木脂素的抗癌机理,科研小组做了大量实验,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种物质含量和细胞数目,结果如表.且研究发现Bcl­2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凋亡的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培养液中物质的相对量肝腹水癌细胞
数目
Bcl­2蛋白相对量
胸腺嘧啶尿嘧啶葡萄糖
A +++++++++++
B
++++

+++
++
++++
C +++++++++++++
A
C:生理盐水(注:+的数量越多,表示物质的相对量越大)
A.据实验结果分析,Bcl­2蛋白是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质
B.设置C组的目的是对照,三组培养液中葡萄糖的相对量是因变量检测指标之一
C.冬虫夏草提取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导致癌细胞死亡
D.鬼臼类木脂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癌细胞对T、U的摄取,抑制DNA和RNA合成
答案:A
3.(湖南长沙模拟)如图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0期细胞可暂时不进行增殖,但在适当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B.干细胞能够分裂和分化,可以无限增殖
C.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绝对不可逆性
D.细胞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细胞中,核DNA、mRNA和蛋白质一般不同
答案:A
4.下图为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2n的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①③表示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4n
B.②含2个染色体组,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m
C.①③每条染色体上相互分离的两个DNA上的基因均有可能出现差异,但①出现差异的概率明显大于③的
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答案:B
5.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答案:B
6.北大邓宏魁团队仅使用四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体细胞进行处理就可以成功地逆转其“发育时钟”,实现体细胞的“重编程”.使用这项技术,他们成功地将已经特化的小鼠成体细胞诱导成了可以重新分化发育为各种组织器官类型的“多潜能性”细胞,并将其命名为“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CiPS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小鼠体细胞诱导成CiPS细胞是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B.与小鼠成体细胞相比,诱导形成的CiPS细胞全能性较低
C.这一过程类似于植物细胞的脱分化过程
D.将小鼠成体细胞诱导成CiPS细胞,细胞周期会变长
答案:C
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成熟后一般不再分裂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过程对于生物体发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C.浆细胞能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它已经产生了分化
D.癌症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
答案:C
8.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B.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异常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异常都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C.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有两次,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只有一次
D.DNA复制和染色体复制分别使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答案:D
9.(四川达州诊断)将经32P充分标记的某动物精原细胞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先进行了一次有丝分裂,紧接着再连续进行了两次细胞分裂(第2次和第3次),若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比例、含32P的核DNA比例均为1/2,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 )
A.第2次分裂(有丝分裂)后期
B.第2次分裂(减Ⅰ分裂)后期
C.第3次分裂(有丝分裂)后期
D.第3次分裂(减Ⅱ分裂)后期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0.放射线治疗(放疗)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方法.科研人员用T细胞白血病病人的T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研究.
(1)正常人体内,T细胞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细胞,最终在________(器官)中发育成熟.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2)T细胞白血病病人的T细胞是正常人的几十倍,但其免疫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这是由于其T细胞________________.
(3)放射线诱导的DNA损伤能使细胞周期产生暂时的阻滞,研究者探究不同放射剂量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________,分裂间期分为包括G1期(蛋白质合成)、S期(DNA复制)和G2期(蛋白质合成).据图分析,低于1.0 Gy的放射剂量处理下,细胞凋亡百分率无显著变化,而________细胞比例增加,推测低剂量射线使细胞周期产生暂时的阻滞,有利于DNA损伤的________,细胞周期能正常进行.大于1.0 Gy剂量的放射剂量处理下,细胞凋亡百分率逐渐变高,说明若________________,则细胞凋亡.
答案:(1)(骨髓)造血干(或“淋巴干”)胸腺基因
(2)功能降低或丧失
(3)分裂期S期和G2期修复DNA损伤不能修复
11.(安徽宣城联考)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人类单个卵细胞高精度基因组测序.请回答:
(1)人类的遗传信息存在于每一个细胞的________分子中,组成该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4种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人体卵细胞的成熟过程中,伴有极体的形成.通过对极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可推断出受精卵中来自________方的基因组情况.假设由某杂合子的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其基因组为Ab,在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卵细胞和另外极体中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________.
②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
答案:(1)DNA 脱氧核苷酸
(2)母Ab AB或aB或ab
(3)①睾丸Ⅰ、Ⅱ②A、a、B、b 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12.人类各种癌症中的关键基因之一是原癌基因.研究发现,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X编码,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的________和________可判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现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苦马豆素(SW)因从灰苦马豆中分离出来而得名,被认为是“未来的肿瘤治疗药物”.以下是相关的实验研究过程及结果.
a.将等量的小鼠肝癌He pal­6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若干个含有等量培养液的培养瓶中;
b.将培养瓶放于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静置、去除上清液;
c.分别加入等量但含不同浓度SW的培养液,于37 ℃、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d.分别在24 h、48 h、72 h时吸取培养液,观察结果,得到不同浓度SW对细胞存活率影响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c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c中每个实验组设置5个培养瓶同时进行培养,计数后统计平均值,这是为了__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答案:(1)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mRNA 蛋白X 原癌基因X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3)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4)加入等量不含SW的培养液(或只加等量培养液) 减小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